公元2017年12月7日 夏曆丁酉十月二十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循環往復,返本開新
文/編輯部
秋去冬來,時序很快就邁入夏曆十月下旬,冬至轉瞬即至,冬至一過,陽氣就開始回復,生機開始萌發。天地運行不息,奉元的事務也是不斷往前,沒有停息。來自北京的國際易學聯合會孫晶會長率團於 11 月 30 日來訪奉元書院進行交流,對毓老師講學特色與書院弘揚夏學傳統文化大為讚嘆。蔡耀慶老師近期開辦個展——「人間 50 年 蔡耀慶書法篆刻展」,展場在高雄市明宗書法藝術館,展期從 11 月 30 日起,至 12 月 17 日止。劉君祖理事長將於 12 月 10 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辦「《易斷全書》新書發表暨主題講座」。歡迎同門一起前往觀展、聽講!
本期刊載劉君祖理事長為《夏學論集(壹)》所寫序文〈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文中強調《易經》復卦,代表末亂世不絕如縷的一線生機,返本開新,表示奉元之學在亂世當中,依循傳統來開創新局。本期接續上期,摘錄李淑珍老師所整理的〈毓老時代的開闔與起落〉一文,本次討論毓老師學問特重實學,在講學時 毓老師強調《大易》中講的「否極泰來」,在亂世中不要絕望,並且以窮變通久、生生不息的觀念,鼓舞學生奮進向上,進而可以「知周萬物,道濟天下」。本期刊登黃兆強教授文章,〈文化.閱讀.朱子.錢穆〉,文中講述閱讀的重要與方法,並且引用朱子、錢穆的讀書之法,說明掌握讀書方法,就掌握了做學問的門徑,學習雖不限於單一形式,但是讀書絕不可廢。本期收錄陳明德老師〈老子與管理──企業文化,質在文先〉一文,闡述企業文化要先有優良的本質,企業的文化在建立初期必定先有好的本質,但久而久之,隨著制度儀式慢慢繁瑣之後,逐漸只重表面文飾而喪失本質,這時又要返璞歸真,找回失去的核心價值,因此文、質兩者之間,周而復始,循環無端,要能相輔相成,企業才得以永續發展。本期繼續登載秋季班的課程心得,對許仁圖老師「一字一義讀四書」的感想,文中點出許老師強調「一字一義」是 毓老師做學問的獨門之秘,且用「一字一義」來讀《論語》有四大理念:講思想、講實用、講源頭、講結論之語,而其中「思想」與「實用」兩項應可以「時」字貫通,思想要靈活而不拘泥形式,不僅要瞭解時代,更要通時達變,順時而動,如此才能生生不息。本期還收錄劉君祖理事長即將發表之新書《易斷全書》的自序〈感而遂通,極數知來〉,序中談到著書緣起乃是自古即有「演卦容易斷卦難」之說,藉此機緣全面探討,除了對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做逐爻的詳細解讀,劉理事長更精選四十餘年研易蒐集的占卦實例,作為斷卦的說明,而占卦實例中的多爻變,就反映了人事時局的多變,而現實的多變「正是學《易》用《易》的最好素材」。
《易經》說:「窮變通久」,如此往復循環,天地以此運行不息,人事也是如此,編輯部期望在不斷推陳出新的過程中,帶給讀者同好多元形式和各種主題的文章,結合時代脈動,與時俱進,返本開新!在此,編輯部亦誠摯地歡迎同門先進與各界同道友人,能夠共襄盛舉,提供個人無論是讀書、教學、工作、生活上的感懷,或是經典智慧應用的心得,在奉元電子報的園地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兩岸奉元】有朋自遠方來──記北京國際易學聯合會來臺交流
文/秘書處
來自北京的國際易學聯合會,由現任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科研處長研究員孫晶會長一行四人於 11 月 30 日上午九時許,來訪奉元書院進行交流,由中華奉元學會劉君祖理事長和熊羿秘書長接待。
劉理事長首先帶領來賓們參觀了書院裡外的環境、毓老師的對聯、毓老師的相片與平日的課程活動,並針對奉元書院的成立經過、創辦宗旨以及毓老師生前講學一甲子的緣起都做了簡要地介紹,現場更致贈每人一份「奉元精神」的簡介文宣。在參訪的過程中,孫晶會長一行對奉元書院弘揚毓老師「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的講學精神以及「依經解經」的研經方法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對奉元書院長期、持續地開設國學課程、弘揚夏學並推廣毓老師學說,表示由衷的讚嘆。
臨走之前,劉君祖理事長代表中華奉元學會致贈孫晶會長《毓老師講易經(卷一)》和《夏學論集(壹)》作為來訪的紀念。雙方成功進行思想文化上的交流,並期待未來有機會共同合作推動夏學活動。
【奉元活動】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文/劉君祖
- 編按:奉元學會於上月年度會員大會中,結集出版〈夏學論集〉(壹)以嚮讀者。論文集整理 2016 年夏學研討會論文,並收錄新增數篇新文,本刊特選劉理事長序文,與同門分享。
2016 年 10 月 15 日、16 日兩天,中華奉元學會在臺灣大學文學院國際會議廳主辦了首屆「夏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又逢 愛新覺羅毓鋆大師百歲晉十冥誕,紀念會 一併舉行。會議召集人為徐泓教授,總協調為黃德華學長,邀集了臺灣、香港、大陸與美國、韓國等地的學者專家參與,蒞會演講或提供論文。議程大致規劃為五個子題,而中心理念由兩場主題演講亦已凸顯:首場由我報告「因貳以濟民行──倚易傳貫通大易與春秋」,這是講明夏學核心的經術,也是 毓老師繼往開來的精蘊所在。次場請曾任閣揆的江宜樺學長研討「儒家政治思想何去何從?」奉元書院以師訓「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為宗旨,由學而至為政,因內聖通外王,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雖真正不易,恆是華夏儒者亙古不滅的嚮往。
這次首辦的國際會議,籌辦時間短,預算也不寬裕,卻因海內外同道熱誠支持和參與,成果差強人意。一般兩天的學術會議,熬到次日閉幕時都餘人無多,而我們這會卻貫徹終始人氣熱騰。世局時勢在劇烈而快速變動,天災人禍幾乎無日無之,華夏文明可能有千載難逢的振興機遇,也可能因我們這一代人的迷癡怠惰而坎陷困頓。個人身心小宇宙和家國天下大宇宙,有待盡心調理處甚多,而講明正學、敦篤實踐,仍是儒者不可旁貸的天職與志業。
《易經》的復卦,繼剝卦之後,代表末亂世不絕如縷的一線生機,〈彖傳〉讚稱:「復,其見天地之心乎?」正是張載膾炙人口「橫渠四句」的出處。《禮記》更直接 指出「人為天地之心」,故而「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 世開太平。「復」不是復古,而是返本開新,故稱「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繫辭 下傳〉第七章論「憂患九卦」,稱「復,德之本也;復,小而辨於物;復以自知。」
「以夏學奧質」為返本,「尋拯世真文」即開新。
復卦有閉關修行之象,七日來復休養生息之後,還得出關下山行道,就是卦序在後的无妄卦。〈大象傳〉稱:「天下雷行,物與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民胞物與, 化育萬物,正是王道襟懷,《中庸》所稱致中和則「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淑世之志雖大,真正功德圓滿者少,為何?卦辭明示:「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人間世充滿誘惑與業障,感染无妄之疾,持志不堅、大違初衷者比比皆是,精英人物墮落,拖累大眾倒楣,就是无妄之災。剝卦稱「不利有攸往」,復卦撥亂反正,利有攸往。无妄卦妄念、妄想、妄動,又回到災異充斥的末亂世了!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必須下精一功夫,才不致偏離中道,无妄後的大畜卦,精修實練以期於成。〈大象傳〉稱:「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其指自己,後學者得從前言往行的典籍與典範中汲取智慧,以開發造就我們當代的智慧。〈雜卦傳〉稱:「大畜時也,无妄災也。」學而時習之,才能經世致用,學些死知識食古不化,不能與時俱進,反而造業釀災。
无妄還有調和「自外來」與「固有之」的問題,文化慧命似有機體,不斷得吸收消化外來思想文化的刺激,習人之長補己之短而益發茁壯。但絕不能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固有文化的精蘊就像生命基因,特色所在,往往也是我們後代須固守的,隨便雜交混血不成,雌馬雄驢可交配生騾,騾子卻無生育能力,獅虎或虎獅亦然,無法演化永續,就是一代而亡。恆卦也是憂患九卦之一,稱「德之固」,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數千年歷劫不毀,天長地久必有道理。這並非抱殘守缺,而是消化異文明的能力強,佛教本是外來文明,經過上千年的互動辯證,已變成中華傳統的一部分。胡琴純屬外來樂器,現在是國樂團不可或缺的要角。无妄卦〈彖傳〉稱:「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後世認為固有的,甚至一開始就是外來的,器量大的人絕不會局限於本土與外來之爭而放棄進步發展,不是嗎?
大畜卦辭:「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大畜格局開闊,無所不畜,但前提 是先固守住原先家底,再擴充規模至天下世界。前五爻都在自養養人階段,最後的上 爻畜極則通,爻變成泰卦,爻辭稱:「何天之衢,亨。」〈小象傳〉:「道大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由復而无妄而大畜,真的體現圓成了橫渠四句的精神猛志,最終為萬世開太平!
毓師解釋「多識前言往行」,「識」字唸誌,同「默而識之」的識,不是簡單記住,而是心會神通,觸類通達,活學活用。佛家唯識講心之妙用,受想行識的第八識,或稱藏識、阿賴耶識,讀書入藏識才能永誌不忘啊!
欣逢夏學論集正式在臺出版,總結了多少同門同道的辛勤努力,衷心感謝大家,悠悠亂世,貞一實難,開拓不易,願與仁人志士共勉之。
【奉元書摘】華夏之學──毓老時代的開闔起落(三)
文/李淑珍
- 編按:本文摘自學會出版新書《夏學論集》中李淑珍教授的文章〈毓老時代的開闔起落〉。李教授以為毓老立傳的心情,耙梳相關記載毓老的書籍,對毓老一生作鳥瞰式的回顧。因此,本刊將分四次摘錄介紹,本次為第三次刊出,方便後學認識這位一代儒師的風範和思想。《夏學論集》係105年第一屆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百秩晉十紀念會的論文結集,已於今年十月出版,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屆時可到學會參考選購。
華夏之學
(一)逆風而作
毓老師「以春秋公羊學之微言大義為用,以大易為歸,貫徹群經」,[1] 他對中國學術傳統有獨到見解,對自身的學問追求也有清楚自覺。他早年反傳統,中年以後回歸傳統:「我不是說啊,我也是從時髦轉回來了,『兔子繞山跑,終究歸老窩』,不歸老窩,沒有不滅亡的。」[2]
天德黌舍以《大易》與《春秋》為主經。《大易》講「否極泰來」,在亂世中不絕望;「不恆其德,或承之羞」,重點不在卜筮,而在修德。[3]《春秋》講「微言大義」,借齊桓、晉文之事明「新王」制度,建立孔子的理想國。[4] 毓老師標榜「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也是從這二部經典而來。
所謂「奧質」即「元」,含乾、坤二性,能化生天地萬物。《大易》、《春秋》都講「元」,《大易》言體元之道,是知;《春秋》言奉元之道,是行。[5] 而他所謂「真文」即「一」,止於「一」即正,不嗜殺人者能一之,故天下一家,天下安仁。[6] 「一」的境界比「元」來得高,「一」有始有終、但有所侷限,而「元」則終而復始、生生不息,孔子修《春秋》最大之功,即「變一為元」。[7] ⋯⋯
這些帶著形上意味的學說,構成了毓老夏學的基本價值體系。在這樣的基礎上,他祈嚮一個民胞物與、群龍無首、人人皆可為堯舜的世界,並以窮變通久、生生不已的世界觀,鼓舞後學奮進向上,「知周萬物,道濟天下」。[8]
根據春秋公羊學所蘊含的民族大義、民主思想,從孔子開始,毓老師對傳統中國學術演變有一套獨特的看法。
他說:「同學讀書必要平擺著去看、去悟,不要有神秘感,孔子也不是傻呆呆守分的人。」[9] 孔子之志見於《春秋》,他要撥亂反正,改變夏商周三代的世襲制/小康世,回歸堯舜禪讓大一統/大同世。[10] 其思想經歷三變:第一階段是「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此時還是承襲前人。第二是「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把周公否定了;到最後,「吾其為東周乎」,孔子連他的時代都否定了,具有革命性。[11] 可惜孔子死後,其說即失去本來面目。「中國這幾千年的積弱,罪不在孔子,不是孔子造成的。從秦漢開始,中國就沒見過真。」[12]
毓老師認為,先秦子書多為救世而作,值得參考,只是諸子本人大多無法自保。[13] 秦漢時代沒有太多進步,[14] 最糟的是鄭康成,他混同今古文,把思想的不同說成文字的不同,可以說集「小康」之說之大成。[15]。漢朝最值得讀的是《史記》、《春秋繁露》、《論衡》。漢魏以後,千古文章一大抄,[16]少有可述者。到了宋朝,司馬光《資治通鑑》沒有民族、民主思想,純粹以帝制思想為根據,揆之《春秋》,聖人必惡之,然其書終不可不讀。[17] 至於朱熹,則令毓老師深惡痛絕。他認為朱學是偽學、愚民思想,所以帝王樂於利用。[18] 朱子沒有「道濟天下」,對社會貢獻不大,只是空談誤國![19] 他還說,朱子就只注了一部書,以外都是弟子幫忙做的;「還好他沒都注,如果都注了,中國再二千年還不能翻身。」[20]
孔子之外,身為滿人的他最欽佩王船山,雖然王船山反滿。「就那時代來說,他的反滿是對的。那時節,王船山不反滿就不配是王船山。那是民族大義,也是做人的根本。他最了不起的地方,是經由整個國家民族的腐爛、衰敗、滅亡,徹底做文化的全面反省。」[21] 船山晚年躲在湖南鄉下的悲痛,和船山對文化所作徹底反省,使毓老師心有戚戚。在他看來,船山的苦難、政治經驗、在社會的奮鬥,都比朱子深刻。其精力之強、立論之高,絕非普通人所能比。但船山並沒達到最高境界,因為他畢竟是生在專制時代的人物,[22] 令毓老師若有憾焉。
談到近代中國學術人物,從經世致用的立場來看,有清三百年的思想界,只出了一個魏源。[23] 對幾位太老師,毓老師都有批評。康有為有帝王之智,而無帝王之德;[24]「利用公羊學做政治主張護符,講學有目的,必偏」。[25] 同樣的,梁啟超能議政而不能建樹,當法務部長、財政總長都不滿三個月就下臺。[26]而王國維雖飽學但忽略致用,被自己所學逼死,「多愚!」[27]
五四運動為中國帶來災難,五四之後又接著馬列主義,中國整個完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第一要義要成就天下為公的華夏文化,所以毓老師要建設「長白又一村」。[28]
毓老師最為推崇的當代學人,首推熊十力。歷代註解都是為帝王服務,熊氏為第一個中國文化革命者,使毓老師大為欽服。[29] 「光復後,我沒事幹,叫人有書就買」,他在1945年以後開始接觸到熊氏著作,如《讀經示要》、《新唯識論》、《體用論》等。[30] 雖然他對同時代的學者如梁漱溟、張君勱、張東蓀、金岳霖思想也如數家珍,[31],但對他而言「民國就熊十力一人而已!」[32]
為什麼毓老師這麼佩服熊老夫子?我們可以在熊十力的著作中發現,那裡有吸引毓老師的大同、民主思想。熊氏說:《禮記.禮運篇》顯示,孔子外王之學反對「大人世及以為禮」,即是不容許統治階級與私有制存在;而且孔子同情天下勞苦小民,獨持天下為公之大道,欲蕩平階級、實行民主,以臻天下一家、中國一人。[33] 這些詮釋都深得毓老師共鳴。 熊十力綜述群經言治之道,也和毓老師想法若合符節:
一曰仁以為體,二曰格物為用,三曰誠恕均平為經,四曰隨時更化為權,五曰利用厚生本之正德,六曰道政齊刑歸於禮讓,七曰始乎以人治人,八曰極於萬物各得其所,九曰終之以群龍無首。[34]
這些都是天德黌舍弟子耳熟能詳的觀念,可見毓老師受其影響之深。不過毓老師自認為和熊十力並非一路,因為毓老師自「元」開始,重視「元」的文化;他依經解經,不完全接受古人註解,[35] 這和熊十力援佛入儒的路數畢竟有所不同。
毓老師和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等新儒家都深受熊十力影響,就肯定中國傳統文化、批評國民黨威權方面,毓老師的立場也和他們相似,那麼他們是否可以歸為一類?──這個說法,毓老師一定期期以為不可。因為,就講學內容而言,新儒家偏向學院派知識傳授,而毓老則強調實學,特別是政治智慧。他認為唐、牟太高深,只影響知識份子,與老百姓無關;「學問得給外行人看得懂,才叫學問。」[36] 他尤其不喜歡新儒家援引西方哲學來詮釋中國思想,「中國學問與康德半點關係都沒有」。[37] 他甚至說:「中國自從鴉片戰爭以後,最大的亂就是國人失去了自信心。『新儒』根本是『夷儒』!」[38]
事實上,毓老師慨嘆,中國近代就是因為西化而失敗。中國人要現代化,而不要西化。[39] 中國今天在思想上沒有樹立,不論哪個主義(包括三民主義、馬克斯主義),都是完全洋化,因此中國百姓難以接受。[40] 經過新文化運動,知識份子為了強國而無所不用其極,中國成為所有外國思想的實驗廠,馬克斯主義更使中國死了一億多人。[41] 「中國這一百多年的亂,亂在知識份子淨是胡扯」。[42] 民國初年高唱「萬惡孝為首,百行淫為先」,結果1924年便有女子在上海租借地裸奔,聲言「打破廉恥」。自此以降,社會不復講傳統道德,許多人便成為人家政治上的過河卒子,終於到了今天。[43]
身為滿人的毓老師自嘲是「夷狄」,但是他已經完全認同漢人文化。他說,有生以來,中國人的敵我華夏夷狄觀念特別強,用外國那一套,老百姓很不容易接受。倡西化的少數菁英不覺得刺耳,正是因為他們本身「狄化」太深。[44] 除了馬克斯主義之外,受西方影響的三民主義在中國移植試用並不成功,所以我們得重視中國幾千年來的智慧文化。雖然專制是不好的制度,可是中國幾千年的為政之道也並非一無可取之處。[45] 既然他們的「狄化」都沒成功,毓老師就來個「土化」,看成不成功,但必要深入才行。[46] 我們的對象是老百姓,要「使百姓宜之」。大家要重視本身文化,往前「接著走」,不要「照著走」。[47]
- 與時偕行
毓老主張研究中國從古至今演變的歷史,整體地來認識中國文化,以中國文化為本位,再取法西學。[48] 他感嘆:
我年輕時,人家認為我太前進,現在人家認為我太舊,但是我認為我是先進,愈來愈真。五四帶來現代的災難還沒完了。[49]
他重視中國本位,但是也強調「時」的觀念,使他的思想富有新鮮的時代氣息。
他認為:中國今天強不強,在於是否合乎時。生在二十世紀,要作二十世紀的事,不要再想復古。[50] 「中國今天思想,照別人的改,不行;照著改,不健全。」[51] 「讀古書,必與時偕行,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大易和春秋就是時之用」。[52] 研究學問必得面對真理,不必做衛道之士。中國文化並非萬靈丹;它的藥力不變,但藥方要因時地人而調。[53]「窮則變,變則通,這才叫學統。誰叫你一成不變?」[54]
政治家講究「先時」、「治時」、「因時」、「違時」:「先時」,先天下之憂;「治時」,對現時所需絕對能把持得住;「因時」,因時制宜,被動;「違時」,逆時、落伍。要能「先時」才能強國。[55]
聖人不能生時,時至而不失之。不失其時,就能乘時,時乘六龍以御天。[56]
時代過去即過去,切不可空用情、空留情,要用智慧做主人,支撐此乾坤。[57]
孔子是聖之時者,而他自稱為「聖時者」:「這時代不夠聖,我們得把此時代洗一洗。──我們是這時代的清潔工」[58]
在這樣的前提下,他提出「夏學」的觀念。「夏」是中國最早的稱呼(非指夏朝),稱夏學,意指只要中國人的東西都吸收。[59] 因此諸子與聖人平等,經史子集不分高低。[60] 他勸學生讀諸子時,不必忘不了儒家,應接受各家思想。舊社會不喜百姓讀子書,實為愚民政策;要人先讀四書,再讀子書,此仍受道統觀影響。「你們接受太晚,不分頭並進,來得及嗎?此何時也,還談道統?」[61] 要把別人想過的當肥料(夏學),以培養種子(元)。[62] 研究夏學,不是為學問而學問; 他的一生之志,即在「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63] 希望能從中提出一個長程計畫,建設一個強盛的中國。[64] 他豪氣地說:「天天喊反攻大陸,只有我能將華夏文化帶回大陸」![65]
毓老實學
毓門之教強調實踐,內外兼修。就內聖之道而言,毓老師提倡人格教育,激勵學生挺立個人的道德主體;就外王之道而言,他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公共事務,道濟天下。解嚴之前,上課重點偏向治國平天下,外王重於內聖。解嚴之後,毓老師對臺灣民主政治失望,更憂心臺灣社會人性淪喪;因此講學轉以修身齊家為重,而鼓勵學生發揮的實踐場域則從政治轉向社會事業。
- 內聖之道
在內聖之道方面,毓老師所教有兩個層面,二者之間有一定的緊張關係。一方面,他要學生做「人」而不要做「聖人」,反對理學家唱道德高調;
一個人必先像個人,學做人,守人的分寸,盡人的責任。如先學聖人,就忘了做人。[66]
他認為:人就是人,不要索隱行怪、孤芳自賞,不要做超人的事,強要人做超人的事最後必定砸鍋。人必走正常的路,不要抱獨身。[67]男人見女人總喜歡,這是聖潔;若說不喜歡,那是騙人的,欺世盜名。「就是要存真,從根上來,不談性善、性惡,要談『率性之謂道』,順著人性去做事就是道。」[68] 裝聖人、英雄,矯揉做作,要吃虧受罪。他笑說:獨身少活十年,好名少活十年。「這不是不要你們做英雄,而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英雄就是英雄。」[69] 既不需以超人的標準自我要求,更不要以聖人標準去衡量別人,「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70]這裡他呼應了熊十力的主張:「理、欲不二。後儒嚴於天理、人欲之分。朱子人欲盡淨、天理流行之說,乃理學諸儒所共宗也。然非孔子之道。」[71]
可是另一方面,毓老師本人又嚴以律己,重視慎獨修身,絕不隨波逐流:
獨,乃喜怒哀樂將發、未發之際,慎獨,即誠己意,慎於意念初起之始。⋯⋯獨,可好,可壞,⋯⋯故必慎獨。[72]
他認為「獨」乃己身所獨有、獨知之處。慎獨,就是「存真」、「去偽」。要知己之獨,又要慎用己之獨,把自己的人性發揚到最高之處。[73] 要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達到「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矣」。[74] 因此他不斷提醒學生「不助人為惡」,[75] 「好名必作偽」,[76] 「嗜欲深者天機淺」。[77]
培養氣質,必自小就打基礎,一舉一動異於常人。要不偶俗才能化俗,作時代的中流砥柱。[78]
什麼叫中流砥柱?眾人皆醉我獨醒之謂。[79]
人要為自己所負的責任而活。[80]
誰也不能感動得了誰,成就完全在乎自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81]
這兩個層面,前者為「低標準」,後者則是「高標準」,乍看似乎自相矛盾。但換一個角度看,「人之外無聖人,人的工夫不同,故分聖人、賢人、君子、善人、士人五等人」,[82] 人的修身境界由基礎到進階,不斷迴旋上升、永無止境。毓老師以低門檻誘導學生踏入成德之門,再懸高目標策勵學生不斷自我提升,夫子果然循循然善誘人!
(二)外王之學
(1) 萬般不與政事同
毓老師所授內聖之學,與一般大儒相去不遠。但是出身帝王之家的他所傳外王之術,則大異於孔孟之道,而為世人所側目。帝王學即中國古代為政之道。他提倡「夏學」,帝王之學也是其中重要一部份。90歲時他感嘆:「我現在是受帝王之學的最後一個,其他已經都死了。」[83] 換言之,他是碩果僅存的帝王學傳人。
毓老師認為:中國從古以來,官學和民學根本不一樣,中國真正的學問在王官。[84] 那麼官學和民學的差別何在?
民間之學:申孝悌之教,被動受教,尚在受教之境。帝王之學:術也,即以孝悌為手段去治天下,至教人之境。帝乃至高無上,王,往也,天下所歸往。故此二學根本不同。帝王之學者,即講如何使天下歸往大同之至高無上之術也。[85]
也就是說,民學被動受教,官學主動教人。對民間而言,孝悌之教本身即是目的;而對帝王而言,孝悌之教只是治天下的手段,而「術」是其中的關鍵字。
經歷過驚濤駭浪的毓老師,其實對政治有相當複雜的情結。他深知政治鬥爭殘酷、權勢如過眼雲煙,但母教和皇族訓練又讓他卸不下「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傳說順治皇帝有修道偈:「朕本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我今撒手西方去,管他萬代與千秋。」毓老師說:「他在那麼小的年紀,就能看破榮華富貴,可能有慧根,境界特別高!我和他是兩種人,我認為人生是有責任的。」 [86] 雖然他曾多次倉皇辭廟、飽受亡國之苦,他依然對世間懷抱責任感,鼓勵學生積極用世,強調事功的重要性:
執教鞭是最沒有用的人,執政是最有辦法的人。[87]
沒有事功的表現,你就不能立功、立德、立言。那些沒出門的聖人,不是要命嗎?[88]
聽到沒有?不能講書,講書不行的!我們不是講書,我們人有人的責任!⋯⋯「聖人貴通天下之志」,「聖人貴除天下之患」![89]
因此他主張學實學,樂見法政乃至理工科學生進入黌舍,而對學文史哲的學生不以為然(雖然他們佔了講臺下大多數)。他經常嘲笑文科生百無一用是書生;老寫文章、無病呻吟、行屍走肉⋯⋯。[90] 他認為有志者才能學文,而且要學到相當境界;否則沒有一技之長,必然謀生困難,只好以騙人為業,只是騙法各有不同罷了。[91] 他更強烈反對學生學藝術:這個時代救死唯恐不暇,哪有心思去學藝術慶昇平![92] 當他疼愛的學生蔣勳考上藝術研究所時,他沈下了臉:「玩物喪志!」加上其他因素,師生自此漸行漸遠。[93]
用世之學中,政治為重中之重。他認為中國人特別長於政事,中國書皆為政書:
《論語》無處不談政治,我們中國人是政治動物。[94]
中國讀書人必談政。中國任何一本書皆政論,中國人最長於政事。社會上,人人皆有兵備、國防,但甚少用上,天天皆用冷戰。[95]
可是,政治有其特殊性,和人生其他領域迥然不同,需要特別的訓練:
「勘破世情驚破膽,萬般不與政事同」。何以「萬般不與政事同」?因為政治是專門的學問,打開歷史,沒有幾個成功的政治家。因何孟嘗君養雞鳴狗盜之徒?即因「萬般不與政事同」。[96]
毓老師從那個時代的政治競技場敗下陣來,「我對你們言之諄諄,因為我失敗經驗豐富,一生沒一件成功。」。[97] 因此他改當「教練」,坐屋講學六十年,殷殷期盼下一代能出治國人才,帶領國家走上康莊大道,代他圓夢。
黌舍所使用的教材中,「大學與中庸是中國兩部最有系統的政治哲學,加上荀子、韓非子與孫子,做普通事就夠了。」。更完整的書單是:法家的《管子》、《商君書》、《韓非》;儒家的《論語》、《孟子》、《大易》、《春秋》、《周官》、〈禮運〉;《孫子》等兵書;墨家《墨子》〈備城門》以下十一篇;還有《資治通鑑》、《天下郡國利病書》、[98] 《人物志》等。 即使是講老莊,毓老師也從用世上著眼,認為老子非講形上,而莊子也不避世。[99] 他常以儒家觀點講道家,又用法家觀點講儒書(「我們是儒家之學,作法家講」)。[100]早期講書,偶以時事為例證;晚期則頻頻借題發揮,以經典做時事註腳,讓學生有強烈的現實感。
毓老師的政治目標很清楚。面對一百多年來的外侮侵凌,「我這一代就『救亡圖存』四個字」:[101]
老師現在就希望學生有成就,救中國,中國有幸福。⋯⋯中國人必要愛國,必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絕不可以政權至上、集團至上。⋯⋯為了國家,中國人可以死光,必出有志之士。[102]
在國民政府黨國教育之下,當年的臺灣學生並不懷疑自己的中國認同,只是他們對空洞的愛國口號感到疲乏。可是對毓老師而言,愛國是刻骨銘心的真實感受:「愛國如同談戀愛,切身之愛,切身之痛!」[103] 一旦中國強大了,應該要為弱小民族謀幸福。「可以用自己的所長,教其耕田、種地養蠶。拿他們當兄弟看,共存共榮,不用槍炮打人。」[104] 但在中國還沒有站起來之前,民族主義還是較大同思想優先。
除了在國際上立穩腳跟,國內政治的目標何在?毓老師愛國又愛民,並非不顧民眾福祉的國家主義者。他認為,「古今治國之道,方針相同」,亦即「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只要健全財經、國防、使人民信服,治國豈是難事?[105] 但是,在保障百姓基本的溫飽、安全、信賴感之後,政治家是否就此垂拱而治?在進階版的儒家理想國中,統治者除了提升民眾物質福祉之外,還有提高社會道德風氣的責任:「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106] 如熊十力釋「新民」時說:「自新其德以作新民,乃聖學根本精神所在。⋯⋯教化者,治之本也,教不修而期長治,是猶緣木求魚也。」[107] 但是這麼一來,政治力對社會的干預程度勢必加強。
如果上述模式可謂儒家式的「有為而治」,則下述模式近乎道家式的「無為而治」。如《老子》所云:「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第49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元德」(第10章)。用毓老師的話來說:「中國講聖賢觀念,領導人不能有主義,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天聽自我民聽,天明畏自我民明威。」[108] 如此一來,執政者就要採取借力使力的方式領導,聆聽民間心聲,任民間社會自由發展,不以「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為政治目標。毓老師引用嚴復對《老子》的批語:
夫黃老之道,民主國之所用也。故能長而不宰,無為而無不為。⋯⋯君主之利器其惟儒術乎?而申韓有救敗之用。[109]
在戒嚴時代講《老子》,毓老師嚮往自由放任、較合乎民主政治的道家模式。然而長遠而言,儒家「明德、新民」、「人人有士君子之行」仍是他的最終理想。不止此也,由於他所身處的時代依然是亂世,有「救敗之用」的法家之術,仍是建立政治秩序的必要之手段,因此他贊成以「法家手段」追求「儒家目標」。在這方面,他的想法延續了中國政治傳統,亦即漢宣帝所謂:「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漢書.元帝紀》)
(2) 行權用術
毓老師對政治鬥爭殘酷的本質有清楚的認識。他的先祖禮烈親王代善,為解決清初皇位爭奪問題,就曾當眾告發兒子、孫子密謀,大義滅親,讓他有「看破世情驚破膽,萬般不與政事同」之嘆。[110] 他從小就學「政治即是鬥爭」,鬥爭得有鬥爭之術,貴精不貴多。[111]「政爭,可不能給敵人留下半點生存的機會。」[112]
社會上經常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吃過很多虧。
壞人絕不做錯事,壞人有超人之智。大家皆知司馬懿壞,但最後三國都被他吃光了,諸葛亮最後也得亡國。壞人都當了皇帝,好人便得掃馬路。[113]
因此他至老不離「四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每天戒備自己,了解時事。[114]
為了在政治鬥爭中自保,必須行權、用術。他常引用辜鴻銘論「權」之語:
權也者,知所以用理之謂也。孔子曰 :「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 ,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蓋天下事非明理之為難,知所以用理之為難。權之為義,大矣哉![115]
此處所謂「權」,是指「權變」而非「權力」。他進一步詮釋:
權,知所以用理 ,放諸四海而皆準,反(返)經而合道,既非詐也非詭,以「時」為標準,用得合乎時,但在智慧。[116]
而所謂「術」,則是「治世之道」。內容包括:計、謀、策、略、韜、猷。[117] 行權的時候,要不著痕跡、隱而不顯,如同易經巽卦(「巽稱而隱」、「巽以行權」)。[118]
他不斷教導學生應世做事的方法:「人做事,不是成,就是敗;不是榮,就是辱。故必用腦,不可以掉以輕心。」[119] 成功是我們的希望、目的,但做事前要先想壞處、先想失敗後如何處理,才可以著手去做。[120] 做事的入手處是「通天下之志」,找志同道合的人,而非以利合,否則「勢利之交,無不凶終隙末」。[121]
應世要如常山之蛇,反應迅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122] 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因為人家誇讚就沾沾自喜,他誇你是要利用你,罵你是因為你不給他當走狗,誹譽無非如此。[123] 辦事的時候,往往得說假話;好說假話固然是欺世,但會說假話,則是應世,懂得隨機應變。[124] 做事必須守口如瓶,即使成功,也不叫人知道我們之所為,「猶兮若畏四鄰」,像是怕四鄰會來進攻。[125] 要「有若無,實若虛」,不要天天顯己強,刺激對方,有肉要埋在碗裡吃,自己香就好,否則被搶就吃不到了。[126] 總而言之,做人要「是而不非」,做事則要「非而不是」,不按正規去走,才能出奇制勝。[127] 他半開玩笑地說:
我活愈久,愈覺外國沒玩意兒。御世之道、壞人之方,絕在中國找。⋯⋯外國的治世之道,微不足道;講禍世、混世魔王,唯有中國人夠資格。[128]
白色恐怖時代的學生謹言慎行、明哲保身,令他看不慣:
讀書不管成聖不成聖,成德不成德,最低也要學幾個壞道道啊!⋯⋯一個人讀書讀成了窩囊廢了,見到什麼都退縮,那就壞了。[129]
行權用術,有時意味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130]越王勾踐為謀復國而嘗吳王夫差之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毓老師認為儒家「無所不用其極」、「無入而不自得」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兩句話,比法家還要法家!」[131] 他認為,「水清無大魚,大魚淌在渾水裡,治國、平天下不能淨看是非。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132]
1949年大批國軍隨中央政府播遷臺灣,有鑑於大兵年富力強、飽暖思淫欲,他在「凱歌歸」(國民黨中央黨部)向蔣介石提議,效法德、日做法,設立「軍中樂園」:
因為兵營距鄉村近,兵不能管則比虎狼可怕。當時反對的皆軍人,我說:「反對的,都比我有經驗。是反對的,都三個老婆。這已經不是色莊的時候,做事必須實事求是。」老蔣說:「值得研究」。⋯⋯因為「食色,性也」,必須正視並解決基本問題。[133]
他反對「偽道學」,主張正視人性、面對事實,才能解決問題,由此可見一斑。這是「反經合道」的例子。
「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在白色恐怖下,他也必須行權用術才能「隱居以求其志」。他能突破當時結社禁忌、建立黌舍私人講學,一方面是靠前國民黨秘書長、中國文化學院院長張其昀幫忙,另一方面也是用三件寶物才換得講學機會。[134]
蔣家沒有說「不」的自由。⋯⋯我是誰的帳也不買。老蔣說槍斃,沒人敢保。誰都罵,就不罵老蔣。社會就這麼簡單。把東西都送能影響老蔣的人,好東西添城門,不添流水溝,會行賄。[135]
箇中辛酸,不足為外人道。
但是,並非所有學生都能接受這樣的做法、說法,蔣勳即不能完全跟從毓老師越來越偏向法家政治的教學,[136] 毓老師必須用很大的力氣去說服學生。1978年他在詮釋老子「智慧出,有大偽」時說:
老子於此但言「大偽」是智慧的產物,並沒有要我們不作「大偽」,不作「大偽」餓死自己而已。⋯⋯人家是「大偽」,我們就是「大偽」的平方,必要幹過他。
老師不叫同學作鄉愿,今天再學鄉愿,講道德,可能就『盜得』了,什麼都沒了。同學千萬不要以為吃點虧可以上天堂,天下沒有那回事。要是沒有天堂,豈不白吃虧了?⋯⋯
教書,最難得、最有良心的,就是說真話,因為年輕人本來頭腦就不靈活,教的人再說假的,那他們一輩子就完了。[137]
黌舍不是以儒家的觀點講子書,不像太老師當年那麼文明。我們恐怕同學不明白,講書已講到血淋淋的地步。今天若是給老先生們聽到我們這樣講法,一定跳腳大罵,因為我們講的比法家還厲害,比法家還法家。原因就在於我們怕同學誤解了,不知道如何用。[138]
他說:雖然天天講「人人皆可為堯舜」、「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但那是理想境界,這輩子不可能達到。既不可能,就要針對理想,作些實際的事。只要能「無入而不自得」,處處能達到目的,那種行為便是「德善」。[139] 不過,懷抱救世熱情的善良學生,很難接受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他只得當頭棒喝:「你們都是大好人,不能了解現實的真面目。今言雖有矯枉過正之處,然其目的亦在讓同學們會用腦筋,怎能傻呆呆的沒用!」[140]
毓老師經歷多次亡國,身處孤臣孽子的絕境,加上高危險性的軍事、情報工作經驗,都使他高度警覺、必須隨機應變,要有「大偽的平方」本領。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是胸懷大志的皇族貴冑,卻在命運的播弄下困居海隅、講學斗室、受人監控;那些驚世駭俗的激烈言語,其實飽含著他的滄桑和對時代的憤怒控訴。
然而這樣赤裸裸揭開政治、社會的潛規則,讓單純的大學生目瞪口呆,也在心中留下重重困惑。為達目的,真的可以不擇手段嗎?目的正當,是否就能讓手段合理化?內聖之學要如何通往外王之道?在德與術之間、修身與治國之間、理想與現實之間,都出現巨大斷裂。再者,既然毓老師反對帝制,何以又主張帝王之學?他嚮往自由民主,卻以專制時代的法家君術為工具,追求儒家教化之目的,這套做法能成功嗎?
其實,與其說毓老師所教「行權用術」是玩弄詭詐權術,不如說他是實事求是、客觀理智地面對人生現實。哲學家牟宗三在討論中國的治道時,談到:較諸「軟心腸」、理想主義的儒家道家,法家是「硬心腸」、事功主義的人物。後者比較實際、能注視現實,有事功應世之才,也都有冷靜的「乾慧」、客觀的理智,故能「為政以法」,認事不認人。戰國前期的法家如李克、吳起、商鞅均是如此。此種法家與儒家並不衝突,亦不對立,[141] 毓老師的法家成份與之比較接近。 至於後期法家如韓非、嬴政、李斯等人,則是抬高君權,強調神秘莫測的君術,乃至反賢、反德、反民智、反性善、反孝悌、反仁義禮智,極端愚民獨裁。[142] 而毓老師除了「神祕莫測的君術」與之相似之外,毓門之教正大光明,其政治目標正是要破除愚民獨裁,與後期法家南轅北轍。
的確,為了自我保護、維持神秘感,毓老師在課堂外與學生保持距離,讓學生敬畏有加。但說來弔詭,如果毓老師真能成功用術,則他豈會在來臺後被老蔣監管近四十年,還為了興學兩度被騙?如果他真的是權術高手,恐怕不會甘於寂寞、屋中講課一坐六十餘年。而他若不是在課堂上對學生這般坦率論世,也不會如此得到學生的敬愛。
在毓老師的課堂上,只有他的獨白,學生不敢也沒有機會提問。但從上課講錄中,我們找到老師的隻言片語,可以部份回應世人的質疑。毓老師認為,「術」的使用有其限制,不可濫用:「政治講術,但必須有應守之道。否則那些條約和法條還有用嗎?」[143] 此外,「術」的必要性在不會隨著專制消亡而消失,「民主時代亦得用術,為公眾利益奮鬥」。[144] 他知道:
我所教⋯⋯偏差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講學必有流弊,為救世不得不這麼講,後人必有以所教而責之者。[145]
學生或外界的批評,他都心知肚明:
大家都罵老師,甚至連老師面都沒見過就批評。老師也是人,心中總有不平之氣。⋯⋯(但)自覺有「大全」的計畫在,「知其分之所在」,心就平了。[146]
那麼,毓老師的「大全」計畫是什麼?──是造就政治領袖,推翻威權統治,創造一個更好的時代。
——————————
[1] 《無隱錄》,xv。
[2]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296。
[3] 《毓老師講易經 卷一》,頁 28。
[4] 《毓老師講孟子》,頁117。
[5]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184 ,187, 189,197。
[6]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185。
[7]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198。
[8]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191,201,207。
[9] 《毓解老子》,頁 506-507。
[10] 《禮元錄-毓老師說》,217-218。
[11] 《毓老師講中庸》,頁 30。
[12] 《毓老師講中庸》,頁 273-274。
[13]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245。
[14]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248。
[15] 《毓解老子》,頁,75。
[16] 《毓老師講孟子》,頁 120;《毓老師講中庸》,頁 280。
[17]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248。
[18] 《毓老師講中庸》,頁 272-274,338。
[19] 《毓老師講易經 卷一》,頁 207。
[20] 《毓老師講莊子》,頁 441。
[21] 尉天驄,〈傲然卓立舊王孫──回憶毓老〉,《文訊雜誌》,第 315 期。
[22] 《毓老師講莊子》,頁 441。
[23] 《毓老師講論語(上)》,頁 212。
[24] 《毓老師講莊子》,頁470。
[25]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218-219。
[26] 《毓老師講莊子》,頁 46。
[27]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153。
[28] 《毓老師講中庸》,頁 332。
[29] 《毓老師講中庸》,頁 276。
[30] 《毓老師講中庸》,頁 172。
[31] 《毓老師講莊子》,頁 577-578。
[32] 《毓老師講論語(上)》,頁 212。
[33] 熊十力,《原儒》,〈原外王卷三〉(臺北:洪氏出版社,1980),頁 67。
[34]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廣文書局,1979),卷一,頁 23-57。
[35] 《毓老師講論語(下)》,頁 146。
[36] 《毓老師講中庸》,頁 79。
[37] 《毓老師講中庸》,頁 172。
[38] 《毓老師講學庸》,頁 71。 他說:「臺灣講理學的,唐君毅不錯,徐復觀也不太壞,牟老師笑話多。」(《毓老師講論語(下)》,頁 24。
[39] 《毓老師講中庸》,頁 15。
[40] 《毓解老子》,頁,76-78。
[41] 《毓老師講論語(上)》,頁 292。《毓老師講中庸》,頁 65。
[42] 《毓老師講論語(下)》,頁 276。
[43] 《毓解老子》,頁 265。
[44] 《毓解老子》,頁 92。
[45]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133。
[46] 《毓解老子》,頁 94252002。
[47] 《毓解老子》,頁 76-78。
[48] 《毓老師講莊子》,頁 575-577。
[49] 《毓老師講中庸》,頁 230。
[50] 《毓解老子》,頁 240。
[51] 《毓解老子》,頁 89。
[52]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82。
[53] 《毓老師講人物志》,頁 230。
[54] 《毓老師講莊子》,頁 580。
[55]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82。
[56]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83。
[57]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91-92。
[58]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82。
[59] 《毓老師講論語(下)》,頁 275。
[60] 《毓老師講孫子》,頁 261。
[61] 《毓老師講孫子》,頁 259。
[62] 《毓老師講論語(下)》,頁 317。
[63] 上文提及,毓老師曾謂「真文」為「一」,但後來他可能另有想法。他告訴弟子呂世浩,他已尋得他心中的「拯世真文」,寫在〈聖時〉和〈權權〉二部著作中(《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340),只是毓老師後來可能焚去書稿。根據弟子陳絅整理的筆記,毓老師在 1978 年講《孫子》時,曾同時提及此二觀念,可以參看。見:《毓老師講孫子》,頁 64。
[64] 《毓老師講莊子》,頁 183。
[65] 《毓老師講莊子》,頁 160。
[66] 《毓老師講孫子》,頁 276。
[67] 《毓解老子》,頁 298。
[68] 《毓老師講中庸》,頁 270。
[69] 《毓老師講莊子》,頁 174。
[70] 《毓老師講中庸》,頁 144。
[71] 《原儒.序》。
[72] 《毓老師講學庸》,頁 101-102。
[73] 《毓老師講中庸》,頁 36,341。
[74] 《毓解老子》,頁 308-9。
[75] 《毓老師講孫子》,頁 318。
[76]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94252002。
[77] 《毓老師講莊子》,頁 422。
[78] 《毓老師講孫子》,頁 62。
[79]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291。
[80]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295。
[81]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99。
[82]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295。
[83] 《毓老師講中庸》,頁 333。
[84] 《毓老師講中庸》,頁 333。
[85]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113。
[86] 《毓老師講學庸》,頁 176。
[87] 《毓老師講中庸》,頁 302。
[88] 《毓老師講莊子》,頁 257。
[89] 《毓老師講易經 卷一》,頁 212-213。
[90] 《毓老師講人物志》,頁 268,305。
[91] 《毓老師講中庸》,頁 251,302。《毓老師講論語(上)》,頁 80。
[92] 《毓老師講中庸》,頁 5。
[93] 蔣勳,〈敬悼毓鋆老師〉,收於:《毓老真精神》,頁 13。
[94] 《毓老師講人物志》,頁 432。
[95] 《毓老師講孫子》,頁 96。
[96]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110-111。
[97] 《毓老師講人物志》,頁 187。
[98]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109-110。
[99] 老子宗旨是「以靜制動、以弱勝強、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毓老師認為,「這完全不是講形而上,都是講用世之學」(《毓解老子》,頁 43)。釋《莊子.養生主》時他說:「養生不光是指養身,我們治國平天下也是養生。各人養各人之生,治國平天下是養天下人之生。」(《毓老師講莊子》,頁263)他又說:「養生的目的不只是為了長壽,而是要擔負起萬鈞之重,但是真的『當』自己所能,則自己不感覺有『重』的感覺。」(《毓老師講莊子》,頁 267)
[100] 《毓解老子》,頁 614。
[101] 《毓老師講學庸》,頁 276。
[102] 《毓解老子》,頁 89。
[103] 《毓老師講孫子》,頁 318。
[104] 《毓老師講學庸》,頁 33。
[105]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115。
[106] 《毓老師講人物志》,頁 318。
[107] 《讀經示要》,卷一,頁 81。
[108]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111-112。
[109] 《毓解老子》,頁 175。
[110] 張輝誠,《毓老真精神》,頁 38-39。
[111] 《毓老師講論語(下)》,頁 323。
[112] 《毓老師講學庸》,頁 152。
[113] 《毓老師講論語(下)》,頁 198。
[114] 《毓老師講論語(上)》,頁 293。
[115] 《毓老師講孫子》,頁 51。
[116] 《毓老師講孫子》,頁 51。
[117] 《毓老師講人物志》,頁 438。
[118] 《毓老師講孟子》,頁 264。
[119] 《毓老師講孫子》,頁 61。
[120] 《毓老師講中庸》,頁 24。
[121] 《毓老師講孫子》,頁 40。
[122] 《毓老師講孫子》,頁 343。
[123] 《毓老師講莊子》,頁 443。
[124] 《毓老師講論語(下)》,頁 283。
[125] 《毓解老子》,頁 205。
[126] 《毓老師講孫子》,頁 59。
[127]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108。
[128] 《毓老師講人物志》,頁 380。
[129] 《毓老師講莊子》,頁 175-176。
[130] 《毓解老子》,頁 492, 580。
[131] 《毓老師講人物志》,頁 318。《毓老師講中庸》,頁 323。
[132] 《毓老師講人物志》,頁 267。
[133] 《毓老師講孫子》,頁 79-80。
[134] 《長白又一村》,頁 83,215。
[135] 《毓老師講人物志》,頁 451。
[136] 蔣勳,〈敬悼毓鋆老師〉,《毓老真精神》,頁 13。
[137] 《毓解老子》,頁 234, 236。
[138] 《毓解老子》,頁 245。
[139] 《毓解老子》,頁 492-493。
[140]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52。
[141]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頁 37-40。
[142]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頁 41。
[143] 《禮元錄-毓老師說》,頁 133。
[144] 《毓老師講孫子》,頁 300。
[145] 《毓老師講莊子》,頁 110。
[146] 《毓老師講莊子》,頁 188。
【奉元中國史專題】文化.閱讀.朱子.錢穆
文/黃兆強
- 編按:這是「奉元中國史專題」第五講,由東吳大學歷史系黃兆強教授就「文化」的意義開展,到朱子、錢穆的讀書方法。黃教授來自香港,畢業於新亞研究所;而錢穆先生來臺之前,在港成立新亞書院。因此,黃教授也可說是錢穆先生的再傳弟子。加上黃教授曾任臺北市錢穆故居執行長、中國歷史學會理事長及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演講中信手拈來,演講中還穿插問題與解答,十分精采。本文特別保留黃教授演講問答等互動,以還原演講實況,以此分享向隅同好。
一、什麼是「文化」?
說到「文化」或「文明」,一般人很可能先分別想到英文的「Culture」、「Civilization」,以為這兩個中文詞彚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其實,中國早有這兩個詞彚。「天文」、「人文」、「文明」及「文化」這些詞彙,可以說皆源自《易傳》。《易經‧賁卦》的〈彖辭〉說:「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又:《易‧乾》:「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孔穎達疏:「天下文明者,陽氣在田,始生萬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後世「人文化成」一詞便據「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語約化而來;而其中已含「文化」和「人文」兩個詞。
至於現今我們所常用的「文化」一詞,它的定義,人言人殊,莫衷一是[1]。就錢穆先生來說,他的專書《文化學大義》、《中國文化史導論》、《民族與文化》等等,對「文化」一詞,都嘗下過定義或作過說明。在我讀書、畢業的香港新亞研究所來說,除錢先生外,其他多位師長,如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和徐復觀先生等等,都經曾對「文化」一詞下過定義或作過說明,現在不展開。
二、閱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臺灣官方單位在今年(2017年)3月下旬曾經公布 PISA[2] 2015 年各國學生表現結果,臺灣「數學素養」數學表現優異、排名第 4,「科學素養」從原本第 13 名大幅提升至第 4 名,「閱讀素養」則退至第 23 名。
我們再看看大陸的公布:北京時間 2016 年 12 月 6 日 18 時整,OECD[3]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佈 PISA 2015 測試結果。在最新出爐的 PISA 報告中,新加坡學生力壓群雄,整體表現獲得 2015 年 PISA 測試的第一。中國大陸這次由北京、上海、江蘇、廣東參加測試,排名大幅下降。發揮最好的 OECD 國家還包括日本、愛沙尼亞、芬蘭和加拿大。
BBC 中文網報導,「國際學生評估專案」測試涵蓋三個部分:科學、閲讀、數學。上一次「國際學生評估專案」于 2012 年舉行,上海學生在科學、閲讀、數學測試中都是名列首位。但今年,北京、上海、江蘇、廣東參加測試,表現比較遜色。
值得指出的是,以上三項測試,作為OECD成員國的西方大國,如英、美、法、德等大國,都沒有進入10大排名。所以我們也不必過分悲觀,妄自匪薄。
作為兩岸四地的老百姓,我們一起來加油,好不好?
我們回過頭來,再來談「文化」。要獲得文化,成為有教養的「文化人」,而不只是「自然人/野蠻人」[4],其途徑可說非常多。(請同學舉例看看。參考答案:各類學習、體會/會悟都是。這都有賴人自身的努力,譬如立志(擺脫有限而追求無限;擺脫無知而追求知識)、模仿(見賢思齊;多聞博識)、參悟、反省、溫故知新等等都是。當然,其他條件也是很重要的。譬如環境優異:家庭(父母兄弟姊妹)、學校(師長、同學)、社會(同學想想看)等等都是;善於利用工具,譬如好好利用五官/六官及科技新產品。就人類在文化上所表現的領域來說,我們似乎可以分為兩個面向:知識上的,德行上的;今天的報告,我們只側重前者來說。[5])。針對成為文化人(上文已說過,今天的演講只偏重知性方面-知識人來說,而略過德性方面)的眾多途徑來說,其中閱讀(讀書,讀報、讀文章,讀雜誌/看雜誌,以至閱讀/瀏覽網上的材料、資訊),恐怕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吧。
上網看東西,我看大家比我頻繁多了[6]。如何透過各種搜索引擎來抓資料,在技術上亦定然比我純熟。所以這方面,我今天就不多談了。我現在只針對傳統定義上的「閱讀」來說;指的就是讀紙本的東西,尤其讀書、讀報方面來跟同學作一個報告。
三、如何讀書?
(一)讀書六到
人們要獲得知識,主要的途徑是透過五官(同學們,何謂五官?)或六官(何謂六官?)。針對閱讀來說,我們都知道是透過眼睛的(盲胞另當別論),這個不必我多說。沒有眼睛,當然閱讀不來。[7]然而,同學們,你們可知道,只透過眼睛來閱讀是絕對不夠的。人的其他官能,都要派上用場,我們的閱讀才真正有效,才稱得上真正的閱讀。讀書要有「五到」,你們聽過嗎?「五到」指的是甚麼?(遲到?不到?煞到?殺到?賺到?)
就是眼到。眼到之外,是手到、口到、耳到、心到。[8](請同學細述之。)我今天要多說一到。就是鼻到。甚麼是鼻到?就是要嗅到書中的味道。書有甚麼味道啊?香味嘛!君不聞「書香世代」一語嗎?恐怕只有紙本的材料(書籍)才有香味吧。透過電腦所看到的網上資料有香味嗎?恐怕不可能吧!為了尋香,其實為了不要多看電腦螢幕(更不要說只有丁方大小的手機、iPad、iPhone的螢幕了)而損耗視力,我今天要特別提倡看書要看紙本的(古代人,甚至二三十年前的人不必如此提倡,原因是?),而盡量減少看電子書。
(二)略讀、精讀
唸文科不能不讀書,尤其不能不多讀書。但書本浩如煙海,又如何可以盡讀或多讀呢?清人有謂:「一物不知,以為深恥/儒者之恥。遭人而問,少有寧日。」(閻若璩語)就今天來說,是要求太嚴苛了。如果要按照這句話來要求的話,我們任誰都蒙羞,任誰都變得無恥!因為根本上無法達到事事物物皆知嘛!!但唸文科總不能不多讀書。那又如何可以辦到呢?市面上補習班的速讀法,我不會。所以不敢多談。但讀書,至少可分為二法:略讀也,精讀也。不略讀,無以多讀書;不精讀,無以出入其內而得其義蘊。就中國書來說,一般而言,傳統的經典,不能不精讀,甚至不能不背誦。再者,假使你是從事研究的,那麼就你個人的研究範圍來說,相關要典,便不能不精讀了。精讀時,便需要運用到上面所說過的五到。其他書,譬如你是研究歷史的,那有關文學的,哲學的,社會科學的,思維方法的,那也得略讀一下。針對你研究的主題的前人研究成果,也必得讀一下(略讀)。不讀原典,研究出來的東西便不踏實;不讀前人相關研究成果,那你研究出來的東西,可能是白費、白研究。(為甚麼?)此外,前人研究成果也很可能刺激你產生新的觀念、觀點與方法。但前人研究成果,常常是非常多的,所以與原典(原典,就歷史研究來說,很多時就是原始材料)比較,也只能略讀。然而,這只是就一般情況來說。有時候,前人研究成果也要精讀的。如研究隋唐政治制度史,陳寅恪的一本書(書名?)恐怕是非精讀不可的。我再多舉一個例。錢穆先生在1930年35歲的時候解決了一個學術史上的大問題,那是今文經學家康有為先生(1858-1927)引發的。康氏「名著」《新學偽經考》(1891年刊行)說:漢時劉向的兒子劉歆偽造古文經書。換言之,古文經書全是漢時劉氏的個人作品,非古代流傳下來而經孔子整理過的著作。這個說法真是大膽之極。錢先生以細緻而慎密的考證並在極具識見的情況下,寫出《劉向歆父子年譜》一書,從生平行誼經歷上證明古文經書不可能是劉歆偽造出來的。康氏大膽而缺乏證據的“創見”,便不攻自破了。錢先生《劉向歆父子年譜》是相關問題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古代的甚麼原典,但要了解古代經書是否漢人偽造而非孔子所承傳下來,錢先生該書是非細讀不可的。(上面說到陳寅恪的書,書名是:《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陳氏另一名著是《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三)錢穆先生論讀書三部曲
說到錢先生,他教導我們讀書非常重要的步驟和方法。這就是有名的讀書三部曲:「讀前構思,讀時對照、比較,讀後掩卷深思(含做筆記、寫心得;記下重點、消化及批判書中的內容)。」[9]茲舉例細說如下:譬如你在某書店(或圖書館)看到近人所寫的研究鴉片戰爭的一本書,而你本身對鴉片戰爭很感興趣。於是很自然的,你定然會把該書從書架上拿下來翻看一下。(同學們,按一般情況來說,我們習慣先看書中哪部份或哪些部份呢?)但是錢先生告訴我們,我們先不要急著這樣做;取而代之的是:先作點構思。構思甚麼?答案是:假設你是該書的作者,你會如何處理相關課題?在這個情況下,你就非得作點構思不可了,而不是馬上翻看手上拿到的書。你要把所構思的各項寫下來。不必很有條理,而是想到甚麼,便寫甚麼。譬如鴉片戰爭發生的年份、地點、牽涉的人物、原因、經過、影響、意義(對參與國、對世界局勢)等等。寫好之後,應稍作分類、歸納、整理。假定你未來真的要寫有關鴉片戰爭的一本書時,這個分類、歸納、整理的結果,便構成你這本書的一個大綱(即書中的章節)了。這是讀書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第二部是把你寫下來的各項(即上文所說的大綱),拿來跟你剛才從書架上拿下來的該書的內容,尤其目錄/目次,作仔細的比較,目的是要發現兩者的異同(相同處和差異處)。看到相同處(即該書作者處理的課題跟你相同),你應該很高興,因為你的想法、構思(即你以後真要寫書時要處理的課題),竟然暗合「古人」(作者)的想法。至於差異處(譬如書中目錄上有的,但你大綱上沒有;或書中目錄上沒有的-即作者不擬處理的,但你卻打算予以處理),那你就要仔細深入思考、推敲為甚麼有此等差異?是你注意不及,孤陋寡聞,所以沒有想到要處理該等課題?或該等課題根本不重要,只是該書作者“多事”、畫蛇添足?這些疑惑,都有待你一一解決。但問題是你該如何解決呢?現在就讓我來和你們分享心得吧。解決之道,其實很簡單:現在才正式詳細翻看書中的內容。因為你現在已有若干問題/疑惑在心中,所以你看該書時,實際上是針對心中的問題找答案。在這情況下,因為你已經有了方向,有了針對性(針對問題找答案),所以你讀該書時,便不會漫無邊際、漫不經心。在這情況下,「答案」便會一個一個的浮現在眼前。萬一答案出不來,即書中根本沒有相應的答案(其實,很多時是你不曾注意到而已,是你粗心大意沒有發現它而已。同學們不妨想想以下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那也不打緊。然而,你該把迄今仍未找到答案的這些問題/疑惑,放在心中,甚至寫下來,留待下一步(即讀書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最後一步)來解決。
讀書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是:掩卷深思。經過讀書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之後,書算是讀完了,但學習該書內容的過程,或所謂求學過程,還早得很呢,一點都沒有完呢。可以說你把該書蓋上之後,學習(至少深度學習)才正式開始。剛才說到的讀書的第二部曲,它的功能其實只是幫助你發現問題(我再提醒一遍,你構思時寫下來的項目和書中目錄上的項目,兩者的差異便是你要特別注意的相關問題)和在書中找答案而已。沒有找到答案的,你固然要多思考為甚麼答案沒有出來。那你得想想是否要透過別的管道(譬如再讀其他書、上網、請教老師等等)來解決相關問題。就算已找到答案了,但也得反思這些答案(書上(紙本上)的答案),是否就是歷史的真際/真相?總之,書讀完之後,真正學習的過程才開始呢。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思考,反覆思考。書中的答案確是真答案而不是假的或錯的答案?就算是真的答案,那它是唯一的答案嗎?就是說,有沒有別的答案也同樣是真的,但該書卻沒有寫出來的呢?又假如書中對同一問題作出不同的答案(如說鴉片戰爭發生在1839-1842年,但又說發生在1857-1860年),是書中有矛盾嗎?錯誤嗎?書中的答案和另一書提供的答案不同,那又如何辦?又譬如很多書都給予相同的一個答案,唯獨只有一本書給予另一個答案。那我們是要採取多數決,以多者為準嗎?這種種問題、疑惑,你都得一一予以解決。以上種種是涉及對該書作批判的層次了。這個對同學來說,也許是比較困難一點的。我不擬再談下去。
對同學來說,比較實用的是,讀的過程中(即讀書的第二部曲)和讀完之後(即讀書的第三部曲),是要做筆記/摘要、寫心得,藉以記住、消化書中的內容。只有筆記/摘要寫好、心得寫好,甚至對書中內容、論點作出批判(含接受、不接受)後,我們才可以說讀完該書;否則書中的內容-所揭示的相關知識,甚至相關資訊[10],好比浮光掠影,一去永無踪影了。廣東人稱這個為「水過鴨背」。(同學們:閩南語叫甚麼?上海話叫甚麼?別的方言又如何說?)
(四)要看整本書,不要只抱個題目去找材料
看書要看整部,不要抱著針對某個題目找材料的心態來看書。這是我的老師,亦即錢穆先生的大弟子嚴耕望先生在其史學方法名著《治史經驗談》中所說的。他意思是說,重要的書,一定要從頭看到尾。譬如你是以做秦漢史作為畢生專業的,所以儘管你現在只打算寫一篇秦漢經濟方面的文章而已,但除了《史記‧貨殖列傳》和《漢書‧食貨志》等篇章一定要細看之外,《史記》、兩《漢書》及《三國志》的其他篇章,也應該要細看。原因有二。一是《史記‧貨殖列傳》和《漢書‧食貨志》之外,應該還有其他篇章可能找到經濟方面的史料的。所以其他篇章便非看不可。另一原因更為關鍵。嚴先生說,因為你是研究秦漢史的,所以秦漢的經濟應只是你要關注的一個點而已。其他點,譬如政治、軍事、教育、宗教、社會、科學成就等等,也可能是你未來要研究或處理的重點。所以你讀《史記》、兩《漢書》及《三國志》時,便應把各項相關資料一一抄錄下來。如時間上來不及,那也應該把相關資料做個記號(即把重點劃下來),好使爾後再抄錄。否則現在做秦漢經濟史,便只抄錄經濟方面的資料,那以後做其他方面,又得把幾本書從頭到尾再看一遍,以便找出其他方面的資料,那豈不是更花時間?!換言之,只針對某一題目找資料(抄錄資料)而不理會其他資料的作法,不要以為是快,其實是慢[11]!再者,看書要看整部,還有一個理由。作者在同一本書中的不同部份,可能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說法。譬如唐朝大史學家劉知幾在《史通》的〈內篇‧表曆篇〉便反對史表。然而在同書的〈外篇‧雜說上〉便很稱頌司馬遷《史記》中的〈表〉。所以如果只看以上兩篇文章中的一篇,便說劉氏的主張如何如何,那是很不周延的。
前面說到重要的書,應要精讀。上一段則說,重要的書,應要整本讀。合而言之,重要的書,應要整本精讀。我在這裡,要稍作補充。精讀整本書,這只是原則。其實某些書的部份內容,我們不妨只略讀,或只需要知道其中的梗概便足夠了。假使你無意研究秦漢和秦漢以前的天文現象(這是專家之業;一般史家沒有這方面的興趣,且能力上亦無法做到),那麼《史記》的〈曆書〉、〈天官書〉,《漢書》的〈天文志〉,你是不必細讀的,且其中不少內容,你也讀不來(不明白其內容)。
四、閱讀的樂趣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女顏如玉。」[12]這是古人以此為誘因(前者是財,後者是色)勸人努力讀書的一種象徵性的說法而已。我們今天不必理會它。就今天來說,情況可能正相反:書讀得愈多,可能愈討不到老婆,愈發不了財。況且就學問來說,知識性的學問只是學問之一而已(同學們,另一學問是甚麼?我上面曾經說過啊)。就傳統中國來說,修德遠重於致知:成就德性,遠重於開拓聞見。再者,就算要追求學問,也不必非讀書不可。古人即嘗云:「何必讀書,然後為學?」[13]意思是說,讀書只是眾多求學問的途徑之一而已;意謂讀書不是唯一的途徑。但聽眾不要誤會,以為古人教我們不要讀書。如果這樣理解的話,那就產生天大的誤會了[14]!
上面第三節說了很多讀書的方法,尤其針對做研究的讀書方法。這也許說得太嚴肅了一點。不以做學術研究為專業的聽眾們,很可能有點受不了。針對一般聽眾,讓我轉個話題,談談讀書本身的樂趣吧。
讀書可以增廣見聞,這不必我多說了。此外,讀書可以怡情悅性。人在林泉間,品一壺香茗,手中書一卷,尚友千古,與古人精神相往來,離開凡塵俗世(至少暫時嘛!!)。我們作為讀者,常會對古人種種的不幸、不快,一灑同情之淚。其實反過來,亦然。我心中的抑鬱,原來古人早已有之;心中的不快,古人早道說之;心中的苦悶,古人亦早言及之。原來你的所謂不快、不幸,實古今所恆有、所恆存。我的種種所謂負面的遭遇,實曠宇長宙中所有人所同有者,同經歷過者。就此來說,我還有甚麼不滿,而產生自怨自艾的呢?你當下就該滿足了,甚至該感恩了。這滿足、感恩,從何而來?朋友們,我告訴你,它就從書中來,即來自你手中的一卷書。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在今日物質不虞匱乏的地方(譬如在臺灣或中國大陸若干大城市)來說,對酒當歌,幾乎每人每天都可以享受到的。所以我要把曹操的詩改寫一下:「對書當章(文章),人生幾何?」在今日電子化極為流行的時代,年輕的一代,他們拿紙本書(甚至電子書)來看的情況,已經愈來愈少了。恐怕不出二三十年,看紙本書的人,必然是稀有動物。所以如果「對書當章(文章),人生幾何?」的說法,在今天來說是稍微誇張了一點的話,那二三十年後,絕對會是事實。二三十年後的世界,也許我來不及見了(聽眾們,你猜我今年幾歲?)。朋友們,你們還年輕。你們就拭目以待吧,希望不要不幸而被我說中啊[15]。
五、朱子論讀書法
南宋朱熹著作極多,但討論讀書方法方面,則沒有撰著過任何一本專書。然而,他的文集和南宋末年人黎靖德所編的《朱子語類》中則收錄了不少他討論讀書方法方面的精言警句。朱子門人輔廣嘗予以輯錄,其後張洪、齊𤇸(兩人同為宋人)又續有輯錄,而成書四卷[16]。四卷書可分為兩部份,各佔二卷。首二卷有如下的標目:〈綱領〉、〈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七項。末二卷標目全同。疑以上七標目乃輔廣原書所訂下者。洪、齊續編乃一仍其舊,是以標目全同。參閱〈循序漸進〉以下六標目,即可以得知朱子讀書法之梗概,不贅。
朱子讀書法對後生小子,甚具啟發性與參考價值。錢穆先生晚年鉅著《朱子新學案》即嘗用不少篇幅予以闡述,成《朱子論讀書法》一文[17]。今為省篇幅,不予細述。惟引錄錢先生書中開首處若干文字以見朱子讀書法之精神所在。先生云:
朱子教人為學,必教人讀書。朱子教人格物窮理,讀書亦是格物窮理中一重要項目。朱子教人讀書法,平實周詳。初視若大愚大拙,實啟大巧大智之鍵。初視若至鈍至緩,實蘊至捷至利之機。學者茍不潛心於此,而徒驚其學問之淵深廣博,與其思理之縝密閎偉,而歎以為不可及。是猶臨淵羨魚,不知歸而結網,亦終無門徑階梯之可尋矣。⋯⋯為學雖不專在讀書,而不廢讀書則斷可知。⋯⋯我心與聖賢心本無二致,聖賢之心見於方策,我之讀書,正為由書以求聖賢之心,亦不啻自求我心也。[18]
錢先生上文重點有三:
- 朱子學問上所以有大成就與其讀書得其法有絕大關係;學者從此契入,則學問之門徑階梯即可自尋。
- 為學途徑固可有多端,但讀書一途絕不可廢。
- 讀書之終極目的,在於讓讀者本人發明其固有之本心。
一言以蔽之,朱子的讀書法連篇而累牘,勝義紛陳。錢先生之闡述尤能揭示其義蘊所在。惟以時間所限,其他要點,恕從略。又:錢先生以《朱子新學案》篇幅過鉅,嘗撰《朱子學提綱》以為撮述。其中亦收錄了先生闡述朱子讀書法的文字,可參看以見朱子讀書法之梗概。
——————————
[1] 有學者統計過,「文化」一詞計有 80 個以上的定義。
[2] Programm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這項測試(評比)是每三年舉辦一次的。前年(2015年)曾經舉辦過一次,去年底才放榜(公布結果)。再上一次的舉辦年度是2012年。
[3] OECD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英文簡稱,1961 年成立,由全球 34 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總部在巴黎。 其主要宗旨是協助會員建立強而有力的經濟實力,提高效率,發展並改進市場體系,擴大自由貿易,並促進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發展。 OECD 原始會員國為歐美先進國家,包括加拿大、美國、丹麥、法國、德國、瑞典、瑞士、英國等,後來增加日本、芬蘭、紐西蘭等國。 會員國雖只有34個國家,卻生產全球三分之二的貨品及服務。以平均每人享有的貨品及服務來看,OECD的人民為非OECD人民九倍之多。
[4] 《孟子.離婁(下)》:「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我們可以說,禽獸是有限的存在(受各種生理欲求的牽絆);而人亦是有限的存在,但人可以由自覺、修養(做工夫)、反省,以超克自然欲求而成為無限。筆者近年苦參,深深體悟到,「自覺」在人生成長途程上,在超克自然欲求上的關鍵地位。陳白沙曾說:「人爭一個覺,纔覺便我大而物小。物盡而我無盡。」《陳獻章集》,卷三,書二,〈與林時矩書〉。然而,自覺必是自己生起的,不假外物的;或可由其他途徑達致之,譬如由後天的教養、機遇等外緣-外在條件達致之,則個人迄今尚未有定見。或兩者相輔相成?
[5] 其實,就中國傳統所側重的來說,看重德行/道德是遠勝看重知識的。但要促使同學們成為有道德的人(或簡單的說,要成為有愛心的人吧),就算我舌燦蓮花,利用僅一二個小時的演講來進行說教(教化),恐怕是絕對無濟於事的。更何況針對德行方面來說,身教永遠勝於言教;多說反而無益,甚至可能產生反效果呢!君不聞「好話說盡,壞事做盡」這句名言嗎?「巧言令色,鮮矣仁。」因此今天的演講,我只偏重知識方面的文化人來說。但這絕不是說有德行,有修養的文化人不重要。大家切勿誤會才好。
[6] 現今,一天上網三、四個小時,甚至五、六個小時,比比皆是。很多年輕的朋友上網已經上了癮,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了。「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今天不少人已成為網路奴隸了。除浪費不少時間之外,在生理上亦受到困擾,如頸脊、背部、指頭都產生疼痛,甚至發生病變。
[7] 以前看過一則電視新聞,說某一異能人士能夠用耳朵來閱讀。但既是異能人士,擁有特異功能,那自當別論。我你都是凡人,異能是天生的,是我們學不來的。今天便不必多談。
[8] 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宋朱熹)
讀書要四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胡適)
讀書要五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耳到(魯迅、周樹人)
[9] 錢先生確切的用語和這三個步驟的出處,我一時找不到。但大意是如此。
[10] 順便一談,“學問”是有很多層次的,由下而上依次是:數據(Data)、資訊-情報(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智慧(wisdom)。
[11] 嚴耕望,〈壹 原則性的基本方法‧(四) 要看書,不要只抱個題目去翻材料〉,《治史經驗談》。
[13] 語出《論語‧先進》,是子路對同為孔門弟子的子羔所說的一句話。其前有二句話,如下:「有民人焉,有社稷焉」。
[14] 孔子大概就是想到子路的話不無問題,會誤導讀書比較少的子羔。所以在子路說出:「何必讀書,然後為學?」這句話之後,便指責子路說:「是故惡夫佞者。」意謂子路是強詞奪理。個人以為,就成德來說,讀書(成就聞見之知)並不是必要條件,但仍係相當重要的條件。就成就知識來說,那讀書更是必要條件。換言之,除非條件不具備-環境不容許,那當然另作別論,否則無論如何,人都應該多讀書的。
[15] 2010 年 4 月的國際讀書日/世界讀書日(4 月 23 日;全稱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乃 1995 年所確立),東吳大學圖書館請我主持一個有關讀書的座談會。座談會的標題是「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這個題目非常有意思。開場白致詞時,我賣弄機巧,給它對了對子,如下:「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讀死書」,不知消化變通也;「死讀書」,天天讀,時時讀,刻刻讀,但不知為何而讀,甚至讀書不得其法;「讀書死」,則用功過度,因太用功而隕命之謂也。針對「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和「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課題,我本來打算進一步做點說明的,但時間關係,也許留待日後吧。
[16] 參《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92,〈朱子讀書法四卷〉條。
[17] 《朱子新學案》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冊 11-15。《朱子論讀書法》則收入冊13,頁691-773。按:錢先生所輯錄者,不盡與前人相同。先生於《朱子論讀書法》開首處即嘗云:「後儒彙集朱子語為《朱子讀書法》者,不止一家。茲篇亦仿其例。惟取捨編排,與加闡說語,則不必與前人相同。」錢先生撰寫完成《朱子新學案》後,「因念牽涉太廣,篇幅過巨,於五十九年初夏特撰提綱一篇,撮述書中要旨,並廣及於全部中國學術史。」錢穆,〈弁言〉,《朱子學提綱》(臺北:三民書局,1971)。按:《朱子學提綱》一書無目次。全書分為32節,約12、3萬字;其中第25節撮述朱子論讀書方法(頁160-168),約4千多字。《提綱》一書亦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中,為其中第11冊的首部份。又:朱子讀書法因為甚具卓識,近人陳仁華嘗針對黎靖德所編的《朱子語類》中的朱子讀書法,予以翻譯和解讀,可並參。黎靖德編,陳仁華翻譯解讀,《朱子讀書法》,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2。
[18] 上揭《朱子新學案》,《錢賓四先生全集》,冊 13,頁 691-693。
【奉元問學之一】老子與管理──企業文化,質在文先
文/陳明德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老子》第十九章
聖智是自作聰明妄然造作,不如返於初心歸守元神,無為而治。從國家的經濟政策而言,要能調動民間的積極性,順應市塲供需調節之自然機能,則民間的勞動力和產業能蓬勃的發展,百業生利,故曰「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去只是好施小惠之仁,拋棄滿口普世價值的義,使人民恢復父慈子孝,德行歸化於純樸,故曰「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聖,則巧詐偽亂不作;棄利,則貪路塞、權門閉。所以上位者以公正之行化民,下面的臣民無邪淫私心,不會做盜竊的壞事,故曰「絕巧棄利,盜賊無有。」上述棄絕「聖智、仁義、巧利」這三事的文句不足以教民。故老子接著囑付我們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當抱素守真,不尚文飾也;要減少欲望,才能公正無私,知足常樂。[1]
王弼注:「聖智,才之善也。仁義,人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而直云『絕』,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屬,無以見其指,故曰,此三者以為文而未足,故令人有所屬,屬之於素樸寡欲。」老子前文教人絕棄「聖智、仁義、巧利」此三者但,但沒有教人修行的方法,故以為這些文字不足垂教,所以最後寫下「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這二句,令修道者有所屬。屬,應有付囑之意。《金剛經》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上正等正覺),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老子對我們的付囑即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修道之人「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毓老師在《毓解老子》解釋「絕仁棄義,民復孝慈」時說:
上章言「大道廢,有仁義」,果能「絕仁棄義」,則恢復道矣。此不言「道」,而言「復孝慈」,由此可見「孝慈」就是「道」之用。《孝經》:「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論語‧學而》:「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由此觀之,儒道二界泯矣。我們老是如此強調,不是說老子和孔子一般無二,而是各家必出於一源,而有其相連性和一貫性,所以我們對於各家不必分得那麼厲害。[2]
毓老師說:「可那百姓呀,每天都用仁和智,但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今天的社會上不是都是許多不知而用的人嗎?那個不知而用的人,有的時候比知的人還腳踏實地去做。那些個孝子,都是不知而做之者。讀書人都知道『孝為德之本』,我問問你們,你們哪個人真行孝了。百姓日用,每天都用(行仁盡孝),但他並不知道這叫什麼是智?什麼叫仁?什麼叫孝?我們大家會講的天天講得是道,但是沒有做到,從內心做了嗎?」[3]
提倡「聖智、仁義、巧利」這三事,易於流於文飾,不足以教化民眾。要去外飾而返回本質,才能令事物皆有所歸屬。返本歸元的方法就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素是質之始,也是文化的基礎。
《論語‧八佾》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子夏問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的深意何在?孔子以「繪事後素」回答[4],這是說要先有好的本質再加上色彩以文飾之,才能相得益彰。子夏有所領悟,以「禮後乎」回應孔子,孔子認為子夏引申其義於禮,這對孔子也有所啟發,故稱讚子夏是可以討論詩教的對象。子夏「禮後乎」的回答非常精簡,要怎麼解讀才通呢?廣義的禮即是文化,企業文化即是企業的禮義之道。禮有外顯易見的「文」和内隱難識的「質」二部份,文的部份有如冰山露出水面的部份,質的部份則是冰山潛藏在海水中的根基。禮後乎應該是「禮之文,後於禮之質」之意,呼應「繪事後素」之說。文繪的畫工要在素色為質的底稿準備好之後才能開始,企業文化的建設也應先務其本質,老子「見素抱樸」之深義在此。這段孔門師生的問答由描述一個美人的詩,談到繪畫的步驟,由繪畫聯想到禮的文質。師生二人高來高去,僅以三或四字答應,有如禪門機鋒,在跳躍式思想下,又自有其一貫之脈絡。
孔子以繪事喻詩,形容美人天生麗質,再上點淡莊就更讓人驚艷,子夏由此而悟禮之質先於文,故曰:「禮後乎」。《禮記‧禮器》:「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甘者調和五味,白色能接受眾彩。禮以忠信為本,學禮儀以有忠信之品性為前提,才能發揮其「和為貴」的作用。不忠不信之人學禮儀,只徒具形式,甚至增其文過飾非的能力。《禮記‧禮器》開宗明義曰:「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本是本質、精神,文是文彩、制度,兩者相得益彰,所以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企業文化可視為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文化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是日積月累逐漸形成,別人很難模仿。企業文化可以從文和質這二個層次來分類,文者外顯而易見,質則内隱而難察。我們可以用冰山來形容企業文化,如圖 1所示。質者為深層文化,如在海水下的冰山,包括企業內不成文的規定、企業核心價值、眾人共同信念等等。海水下的冰山約佔整個冰山體積的 90%。文者為表層文化,如顯露於海水上的冰山,包括儀式、符號、語言、行為。企業的組織、制度則界於文質之間。以質為根本、以文為枝葉,根要深花蒂才得以固,兩者相得益彰。筆者根據各種對文化(包括企業文化)的研究,對文化定義如下:
一群人(家庭、企業、國家)
生活和思維的方式,
集古今眾人之智、應內外環境之所需,
而與時俱進、演生而成,
因而讓個人及群體的生命
更有價值和意義。
企業文化之於企業,有如人的的靈魂,沒有文化的企業,員工無法真心投入事業,共同為公司的發展努力,也將無法因應變局,因而難以永續發展。
每一家優秀的企業都有自己獨到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例如谷歌的「不作惡」、華為的狼性文化、聯想的家文化、諾基亞「科技以人為本」、Zappos 強調以服務給人帶來快樂(Powered by Service and Delivering Happiness)。企業文化不是自我標榜的口號,也不是辦公室牆上貼著的標語。文化是企業成長經歷下自然衍生的產物,而不是被依一定之目的而塑造出來的[5]。聯想的經驗告訴我們,建立和改變企業文化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許多情況下都是由許多微小的變化在無形中推動而成[6]。
子貢欲去告(音古)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7]」告,音古。朔,陰曆每個月的初一。餼,音細。餼羊是活羊。古者天子在季冬,頒發明年十二個月每個月朔日(初一)于諸侯,諸侯接受來年的年曆而放置在祖廟。「告朔」是每月朔日,則以活羊告祭祖廟,然後聽政的儀式,以示慎重。魯國自文公怠惰於施政之禮,開始不親自行告朔祭祀的儀式,但負責祭祀的有司仍供備其羊「行禮如儀」。「子貢蓋惜其無實而妄費。然禮雖廢,羊存,猶得以識之而可復焉。若併去其羊,則此禮遂亡矣。[8]」子貢見其禮儀已廢,故欲去其羊,省下經費。孔子則認為禮之本雖已不復存在,但若表面的儀式仍然保存者,將來有心之人可因為保存下來的禮儀,而識得禮的本質,進而體悟為政之理。禮儀乃表層文化,如海面上顯而易見的冰山,雖非禮之本質,但孔子欲留其文飾之禮儀,以待來者,則復禮之本或許仍有希望[9]。
子曰:「質勝文則野(粗野),文勝質則史(浮誇)。文質彬彬(表裡如一),然後君子。[10]」孔子文質並重,得《中庸》之道,道家欲去文以返於質有所不同。子曰:「禮也者,理也;樂也者,節也。君子無理不動,無節不作。⋯⋯薄於德,於禮虛。[11]」禮者,理也,即企業文化中企業的核心價值。德為禮之本,無德則禮是空虛的,企業倫理(Business Ethics)本於企業文化中的信念。這些都是深層的企業文化,是禮之本質,如藏於海水下之冰山。
企業創辦之初大多樸實不華,質勝於文,故難免在制度和禮儀上有所缺失,「其失也野」。企業有成之後制度慢慢建立,儀式節文亦逐漸繁瑣,久而久之「其失也薄」,只重表面的文飾而喪失其忠厚的本質,於是人心變澆薄、膚淺。物極必反,此時只有回頭反諸質、提倡忠厚之道,返樸歸真才能挽救文之失。企業文化在文質之間,周而復始,循環無端[12]。如何損益之以相輔相成,是關心企業文化者不可不留意的事。
林希逸認為老子此章「蓋謂文治愈盛,世道愈薄。不若還淳反朴,如上古之時也。此亦一時憤世之言。[13]」老子有時確實有憤世疾俗之言論,或有矯枉過正之失,讀者不可不察。然而老子點醒熱衷功利名譽之人,欲反轉世道於純樸之境,其用心可謂良苦。
——————————
[1] 根據河上公註。
[2]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吳克、劉昊整理,《毓解老子》,新北市:養正堂,2015,243~244 頁。筆者引用時對原文稍作了一些修飾。
[3] 愛新覺羅毓鋆,2006年春,講課錄影。本段文字乃根據2017年10月l4日,中華奉元學會第三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播放「永懷師恩影片」文字稿整理而成。
[4] 朱熹注:「素,粉地(畫紙素色的質地),畫之質也。絢,采色,畫之飾也。言人有此倩盼之美質,而又加以華采之飾,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論語正義》引《考工記》認為是先上色再留白:「《考工記》云『畫繪之事,雜五色』,下云:『畫繢之事,後素功』,是知凡繪畫先布眾色,然後以素分布其間,以成其文章也。」
[5] 張肇麟,〈誰說企業文化是老板塑造的?〉,商業評論雜誌,http://www.gegugu.com/2016/12/26/8806.html
[6] Gina Qiao and Yolanda Conyers, The Lenovo Way: Managing a Diverse Global Company for Optimal Performance (《聯想之路:管理一個多元化全球公司以求最佳表現》), August 18, 2014, McGraw-Hill Education.
[7] 《論語‧八佾》。
[8]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
[9] 《論語注疏》邢昺疏:「賜也!爾以為既廢其禮,虛費其羊,故欲去之,是愛其羊也。我以為羊存猶以識其禮,羊亡禮遂廢,所以不去其羊,欲使後世見此告朔之羊,知有告朔之禮,庶或復行之,是愛其禮也。」
[10] 《論語‧雍也》。
[11] 《禮記‧仲尼燕居》。
[12]《白虎通德論‧三教》王者設三教何?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也。三王之有失,故立三教,以相指受。夏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殷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周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繼周尚黑,制與夏同。三者如順連環,周而復始,窮則反本。
[13] 宋‧林希逸,《老子鬳齋口義》。
【奉元問學之二】許仁圖老師「一字一義讀《論語》」上課心得
文/廖鶴群
編按:本講是由許仁圖老師於奉元秋季課程所開之「一字一義讀四書」中《論語》部份,以此為始探究經典的本義與引申義,用心深細、慢慢品味、探討,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回甘 毓老師當年講解四書時的深韻。課程內容十分精采,除將課程視頻保留於奉元臉書外,亦特邀廖鶴群同學整理分享。廖同學文筆細緻、整理詳實,上期繼熊琬老師「中國學術流變史」心得之後,廣獲好評;本次再請廖同學大器分享其上課讀書心得,朋友講習、不亦樂乎。
結論之語
奉元書院在今年的秋季課程中,請到了許仁圖老師主講《一字一義讀四書》,由於本課程從《論語》講起,依許老師所言,也不妨稱之為《一字一義讀論語》。在許老師的課堂上,對於閱讀《論語》的方法,以及《論語》義理的體悟,我都得到了新的啟發。
關於《論語》如何閱讀、理解、定位及詮釋的種種態度或方法,在現代可謂琳瑯滿目。有學者指出,民國以來的「論語學」,大抵可分為四個面向:
一、傳統注疏的繼續發展。
二、發掘新材料而引發新研究。
三、採取新觀點獲得新成果。
四、擴張新視野以開拓新領域。[1]
這四種面向都各有精彩,而按許老師《子曰論語》一書中的自述,「希望解讀的論語既是老師(按:指 毓老師)所說的論語,也是孔子所說的論語」,[2] 則似乎是承所謂「傳統注疏的繼續發展」一路。[3] 然而另一方面,《子曰論語》在著作體例上乃別出心裁,跳脫了傳統注疏的窠臼,捨去了以「集注」、「釋詞」、「譯義」解讀《論語》本文的凡例,改在《論語》章節後接上論述,在文章中直接討論題旨義理,並以「小子曰」補述意見與按語。這樣的體裁或許也正呼應了「一字一義讀論語」的寓意,換句話說,「一字一義」並非刻板單調的逐字逐句註釋訓詁,而是一種獨特的眼光與方法,正如許老師引 毓老師所言,乃是毓門的「獨門絕活」、「不傳之祕」。
我以為,「一字一義」既是本堂課的精神主旨,同時也是一種具體的方法。「一字一義」或許可以說有三個層次。第一,是探究每一字的意義,不輕易放過。除了要瞭解每一字的本義、引申義、分歧義,並且還要從文章脈絡、敘事情境、歷史背景、文本用字習慣、各家學說解釋,乃至其它經史子集的用字等諸多出處把握其意義異同。如此一來,「一字一義」便進入到第二個層次:「一字百義」。而在這「一字百義」中,抉發出最閎深微妙的精義,使其歸於「一」,即是第三層次的工夫所在。但此抉出之「一」,實際上並不就此高懸固化,而是正如許老師所回憶的 毓老師的訓誨:「夏學奧質在『元』,『元』最重要的是在這個字『點上那一點』,積點成一,由一生二。伏羲就因點上元那一點,畫了陰陽二爻,孔子之學也要點上那一點」,[4] 此義也正是如此由一生二,生生不息,不僅要使字句文章活起來,當中蘊含的真義與智慧也更需活用、貫通。
因此,承上所述,「一字一義」的最關鍵處,實際上便是那「抉發精義」的一步。而欲「抉發精義」,除了充足的學養之外,尚不可或缺的便是中心宗旨,或許亦可說是獨具之慧眼。許老師在本課程中「期望繼承 毓老師講學的精神,分享先師講學的獨門之秘,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品味 毓老師講四書時想表達的深意」,特別提出了四個理念作為用「一字一義」講《論語》的主軸:
一、講思想。許老師指出, 毓老師說此一「思想」並非名詞,而要做動詞解,即是要會思會想,能思能想,用古人的智慧啟發自己的智慧。周遍瞭解「一字一義」中每一個活字的深義,並加以思想、體會要義的過程,也就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過程。
- 講實用。講學要講實用之學,要為百姓服務,能讓百姓日用知道,而不只是在故紙堆裡故步自封。許老師引 毓老師言,說明智慧是活的,無古今之別,能解決問題就是智慧,「學問沒有作用,就不是實學,有利於民生,即為實學」。[5]
- 講源頭。此一源頭,實際上即指人的天命之性。儘管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但《論語》談仁知德行,無處不是人的學問。 毓老師說:「生命之德即性德,性含眾德,而仁德尤為眾德之根」、「智慧的大本營是性」。[6] 因此講《論語》,不僅能從中認識人的源頭之性,也需從此源頭之性立足出發談起。
- 講結論之語。許老師說, 毓老師過去講解《論語》時,除了將《論語》解釋為「論道之語」之外,晚年講學時又特別提出「結論之語」的講法,意指《論語》在編纂記錄的過程中,弟子們固然是記錄孔子的精要之言,但可能也會有斷章取義,或因體悟不足而有所遺珠的情形。這使得語錄體的《論語》缺乏系統敘述,有時又欠缺語境,只有結論保留下來。但另一方面,《論語》卻也是孔子集大成,融會貫通諸經夏學後,所下的「結論之語」,實有深意蘊含其中。因此 毓老師講學,教人讀古書先從《論語》入手,讀畢以後,續讀六經、諸子,往後貫彙旁通、依經解經,才能真正透入《論語》中的結論妙義。
在許老師提出的四個主軸中,我以為「思想」與「實用」兩項,特別可以用「時」字貫通。思想要活,也就是要能不拘泥於教條訓示,不僅要瞭解自己身處的時代,更要通時達變,順時而動。生乎今之世而一味求反古之道的人,正如孔子所說,乃是「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而在實用一端,尤其不能忽略「時」的作用及意義。用之則行、捨之則藏是出處智慧,在此之間,同樣也有審時度勢、因時制宜之工夫。 毓老師謂:「孔子是『聖之時者』,是聖人中最懂得時的,他的智慧告訴我們要與時偕行,時乘六龍以御天」,[7] 正明白的訓誨了我們「時」之於思考、實用的重要。
以《學而篇》為例,許老師在講解「學而時習之」時,也依經解經,以《陽貨篇》「四時行焉」,《鄉黨篇》「山梁雌雉,時哉!時哉!」,以及《詩經》、《禮記》等經典,說明孔子所謂「學而時習」,不僅要時習,更要學時。也就是學四時嬗變的天行之道,及鳥兒進退以時,止其所止的真義。過去《論語》各家注疏解「時」字,有經常、按時、時令、時代等說法,未見如毓門解「時」的義理,此義實有獨到精深之處。我以為先儒之中,大約只有焦循《論語補疏》所解最近此義,可備一說。其謂:「當其可之謂時。說,解悅也。『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時也。『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時也。『求也退,故進。由也兼人,故退』,時也。學者以時而說,此大學之教所以時也」;[8] 此也正和許老師自述跟隨 毓老師學習時,所體悟到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當中活思活想的要義,若合符節。[9]
經典貫串、相互輝映
若說「一字一義」、「依經解經」是我在此課堂上所得到對閱讀《論語》的方法的認識,則在義理上的啟發,則多來自於許老師的「結論之語」。許老師曾說,《子曰論語》書中的說法,和在課堂上的講法,經常會有出入,這是為了讓同學們多比較,多思多想。但另一方面,或許也來自於許老師心境上的轉變。許老師在講義中寫道:「我撰寫《子曰論語》,大體是依循『論道之語』的方式,但出版六年後,我才深深覺得,應該依先師指示,通貫經學和先秦諸子,闡發『結論之語』」。[10] 不過,儘管許老師非常謙虛,總是說自己學問不如 毓老師,只是依照 毓老師的教誨來講課,但我以為,作為經典解讀者而言,許老師仍然具備其獨有的「歷史性」[11]。首先,對於《論語》的解讀,許老師的主要經籍依據為《周易》、《尚書》、《禮記》,子書以《孟子》為主,並隨 毓老師,參考引用王夫之、熊十力兩位夫子。許老師在課堂上不止一次提到讀《論語》要特別重視《禮記》乃至《周禮》、《儀禮》,在經籍及觀點的選擇之中,顯然蘊有許老師的獨到之識。其次,許老師在「依經解經」時,特別注重經籍的參考對照,以期瞭解孔子行誼的史實背景,力求還原當時語境。[12] 最後,在以 毓老師的學問與教導為主軸的同時,許老師自身豐富的人生閱歷,多年來對經典的深思默識,以及最重要的:在精神與人格上對經典的體驗與滲透,更是許老師能不只是「照著講」,而能夠「接著講」的關鍵所在。
淺舉一例,《為政篇》「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許老師講此章,喜歡以 毓老師「先做再說!」這一淺近卻直指深義的說法來解釋。在《子曰論語》中,除了也提到 毓老師的直解外,大抵上亦從先儒說法,即君子先行後言,以求言行相符,莫空說不練。此外,又特別引王夫之的說法,反對許多注疏以為孔子乃特地對子貢而戒的「藥病」之說,認為孔子所言乃是徹上徹下的入德教法,非僅一時一地以療一人之權法,確是灼見之言。[13] 不過在課堂上,許老師並不依照書本解讀,而是進一步認為,傳統以行在言先的解法,仍有未當之處,因為君子應講求言行相稱一致,表裡如一。對此,許老師引用《易繫辭》中「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為解,同時又以《論語》中之實例,將子貢所問「君子」解為上位者、有位者,而非僅是成德之人。如此一來,所謂「先行其言」之「行」,即是「發乎邇,見乎遠」之「行」,「先行其言」之「言」,則是「出乎身,加乎民」之言。依此解之,則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或許可理解為:「君子」(上位者)先行其善言(此行見乎遠,此言加乎民),而後「民」從之。許老師此解從未見於先儒注疏,別開生面,又符合《為政》篇旨,同時也與「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一章相呼應,實在足以啟發學生深思。我以為,此一解法或許與許老師的從政經歷有關,這除了是許老師個人作為經典解讀者的「歷史性」,更重要的是,此種透過實際的生命歷練而得出的智慧,與單純就字句考據而得的紙上學問,其輕重之間,實大有分別。
諸如此例,不勝枚舉,此處不能盡說。幸而書院留有課堂的影音檔,許老師又有著作可相互參考發明,可使學生反覆咀嚼,以資學習發明。許老師的秋季課程,尚有數講未完,期望能夠在課上多聞多思,再分享更多心得。鄙言多揣,想有錯漏誤會之處,還請師長及學長姐們不吝指正。
————————————
[1] 參見:陳金木,〈民國以來《論語》的多元詮釋〉《東海中文學報》(2008:20),頁 29。
[2] 參見:許仁圖,《子曰論語(修訂版)・上冊》(高雄:河洛圖書,2014),頁 6。
[3] 「傳統注疏的繼續發展」,若依程樹德《論語集釋》凡例中對傳統注疏的十種分類觀之(即考異、音讀、考證、集解、古注、集注、別解、餘論、發明、按語),則現代的許多「新解」、「新詮」、「譯注」等,其實亦不離注疏之意。參見: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凡例頁 1。
[4] 參見:許仁圖,《哲人孔子傳》(高雄:河洛圖書,2016),自序。
[5] 參見:許仁圖,《哲人孔子傳》自序。
[6] 參見:許仁圖,〈認識源頭的性,才敢一字一義講論語〉《一字一義讀四書・課堂講義》,頁 8。
[7] 參見:許仁圖,〈認識源頭的性,才敢一字一義講論語〉,頁 8。
[8] 參見:焦循,《論語補疏・卷上》(哈佛燕京圖書館掃描光緒本,1876),頁11。
[9] 參見:許仁圖,〈認識源頭的性,才敢一字一義講論語〉,頁 6。
[10] 參見:許仁圖,〈認識源頭的性,才敢一字一義講論語〉,頁 13。
[11] 「所謂解讀者的『歷史性』,是指:任何經典解讀者都不是也不可能成爲一個空白『無自性』的主體。經典解釋者就像任何個人一樣地生存於複雜的社會、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的網絡之中,他既被這些網絡所制約,又是這些網絡的創造者。經典解釋者所生存的這種複雜的網絡,基本上是一種具體的存在,也是一種歷史的存在,因爲這些網絡因素都是長期的歷史的積澱所構成的,所以,我們簡稱爲『歷史性』。經典解讀者的『歷史性』包括解經者所處的時代的歷史情境和歷史記憶,以及他自己的思想系統。在經典解讀的過程中,解釋者以他們自己的『歷史性』進入經典的思想世界,而開發經典的潛藏意義。」參見: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臺大歷史學報》(1999:24),頁 8。
[12] 參見:許仁圖,《子曰論語(修訂版)・上冊》,頁 7。
[13] 參見:許仁圖,《子曰論語(修訂版)・上冊》,頁 99-101。
【奉元薪傳之一】感而遂通,極數知來
文/劉君祖
- 編按:奉元學會劉理事長於本月(12月)於國家圖書館舉行新書《易斷全書》發表會。劉理事長精研易學逾四十餘年,自開占以來收集三千多餘占例,配合經傳文的解說,以預斷、驗證《易經》「明天道、定人事」的奧妙。本刊特蒙劉理事長同意,摘選序文以嚮讀者。
二○○九年歲末隆冬,我應邀赴吉林長春授《易》二日,同行友人建議可寫一部專論斷卦的書,以饗天下習《易》者熱切求知之忱。自古即稱:「演卦容易斷卦難。」占法不一,精斷尤難,我自己習《易》四十餘年,講論《易經》也逾四分之一個世紀,各地各界學生數千,無不深嘆斷占甚難。如能藉此因緣全面探討,與天下同道同好切磋分享,倒是人生一快。其時北國大雪紛飛,室外氣溫冰凍至攝氏零下二十幾度,噓息成霧,我的心思活躍起來。
返臺後,收到友人寄給我的《高島易斷》一書,為日本明治時代易學家高島吞象所著,副標稱:「易經活解活斷八○○例」。我看完全書七十多萬字後,不久即開始自己這部「易斷」之書的撰寫,約兩年成書近百萬字。除了將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全部闡釋透解外,從自己與朋友、學生多年累積建檔的數萬占例中,斟酌選用了三千多例作斷占說明,其中大部分已準確應驗。
大陸簡體字版出書後,反應相當熱烈,時隔五年,大塊文化欲出更新的繁體字版。二年前,郝明義先生即出版了《劉君祖易經世界》一套十冊書,裝幀精美,內容贍富,薈萃我多年易學研習的成果。當時我即以「大塊假我以文章」稱譽且致謝,今日再續因緣,出版百萬字鉅構的本書,嘉惠習《易》後學,我衷心感念。繁簡版間距五年,世勢又有重大變遷,不少事情已幸或不幸而言中,中間又積累了更多占例,可與讀者共享。《易》為隨時應變之書,理當與時俱進。再者,簡體版出書單位難免有許多避諱的考量,這次繁體版中則盡予恢復,以存其真相。一些過時的恩怨早已無感,於世道人心亦未必有益,則大筆勾消。如此刪訂贊修,仍約百萬字篇幅問世,箇中用心,望廣大讀者體會。
〈繫辭上傳〉第十章稱:「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明確將易占列入聖人之道,既而續稱:「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嚮。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人生行事有疑惑,敬慎問占,必能得出反映現實及未來變化的占象,不是天下最精密的學問,怎能達到這個境界呢?「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易經》卦爻關係的錯綜複雜以及千變萬化,若能透徹了悟,解讀占象不是問題。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易占如此神妙,與萬事萬物間的和諧感通有關,占者須滌除雜念凝神靜慮,方易獲致最切合的卦象。至精、至變、至神,〈繫辭傳〉對《易經》理氣象數的高明推崇備至。確實就是如此。
〈繫辭上傳〉第十章前面的第九章,即為古傳正宗的揲蓍之法的說明。取五十根蓍草為大衍之數,用四十九根,經分二、挂一、揲四、歸奇的反覆操作,可得出十八變之後的六爻卦象。成卦法自古無甚爭論,爻變、卦變的決定卻有不少歧異。近代學者高亨所著《周易古經通說》第七篇〈周易筮法新考〉,論證詳密,以「天地之數五十五」測定宜變爻位的說法,相當精彩可靠,我多年實占的經驗也能符驗。本書前有〈導論〉、〈大衍之術〉數篇,以及第四輯後附學生邱雲斌所整理的〈變卦!變卦!〉一文,全面闡析得很清楚,讀者細心品鑒即知。
日人高島應是採用揲蓍之法,但全書只有不變之卦與單爻變的占例,未見二至六爻變動的例證,書中也沒有任何多爻變怎樣衡量判斷的說明,這是該書最大的缺憾。蕞爾小島自以為高,學養不足以蛇吞象,極論易占還得歸於中華。若據本書〈變卦!變卦!〉的機率研究,多爻變出現的可能性約四成六,不是都可簡化為單爻變的情境而獲完整解釋。本書三千多卦例中,即收錄過半的多爻變占例,並予以充分信實的解析說明,讀者用心揣摩,當有深悟。
本書占例中,除個人人生經歷外,還有大量對世局時事的洞察與預斷,跨世紀前後三十年,舉世政經社文各方面的變化甚大,極數通變,定業斷疑,正是學《易》用《易》的最好素材。借占習易、借易修行,我個人樂在其中,獲益甚大,也真誠希望將心得與天下好學深思者共享。中孚卦九二爻辭稱:「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謹以此書獻世,期能功不唐捐。
購書連結
【奉元薪傳之二】日常所為
文/蔡耀慶
莫嫌淡薄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長。
這次展出內容,主要是選自2014到2015年間,所繪製的《菜根譚》;以及2015年以後,每日一篇詩歌和短文書跡。
從童年提筆以來,總是一直寫著字,大學以後加上刻印,偶而也畫畫,雜七雜八的想法,只是將時間塞滿,而毫無長進。近幾年開始訂下一個小功課,每日要求自己留下一點時間,記錄情緒的起伏,作點事讓心可以靜下來。說是「功課」,是藉此作為克服惰性、約束自我的工具。
日昇月恆看似平常,但從不曾相同重複,每天都是新的時空組合,生滅皆為獨特的因緣。即使內心想要觀照廣袤的大千世界,也受限於時間與現實的環境,無從遍遊,只能藉著書寫、塗抹、刻製,記錄自身的感覺與認識,讓時間的流逝留下些許印記。自身能耐有限,太多的要求恐難達到,且要以一年中不間斷為目標,只能選擇簡單的工作讓自己持續來作。我想,簡單如每日飲下一杯白開水,要持之以恆且能奉行,便是克己的工夫了。因為一年時間,世事波舟,真要天天空下一段時光,按下性子重複進行某種相同的行為,初時還輕鬆自在,越往後走便會出現難度,不只是耐性,還是自我要求能否實現的考驗。
《菜根譚》的繪製是一年期執行成果。
大學時首次翻閱這本書,便產生極大興趣,到了中年重次翻讀,書中短行文字,真若菜根,看似平常,咀嚼後越發有味,面對現實社會的貪嗔癡慧,能從中找到契合醒句,給予提醒,真是一劑清心散。於是訂下每天一則的日課,一年恰好可以把《菜根譚》讀過一回。紙上一則文字與一個沙彌的形象,是濃縮的世間某些片段,這樣的選擇,無非是書中的話語並非全是禪語,解決的也是人生問題,所以沙彌們的俯仰姿態,只是日常生活周邊再也平常不過的人。我想,或許可以藉此面貌讓文字猶若佛門偈語,喚人清醒。
日復一日簡單的工作,所能看見的成果很稀薄,初期看不出甚麼樣貌,總得讓時間運轉,隨著每日的步伐,履痕就逐漸出現。刻印、畫畫、寫字、讀書,都是這樣用著片段時間不斷累積,才能看出一點樣貌,廢紙三千便有點規模。「規模」,無非是下筆之時,形象不再恣意放肆,多些謹慎。當然,戒慎恐懼並非想要多加裝飾,也不至於擔心線條疏漏,主要還是在思維的過程,對於線條與造型多點關照而已。
當歲末年終,重新檢點堆疊紙張時,依稀可以感受寫時的情緒,偶而發現自己筆下的線條表情有些長進,還難掩喜悅,越發喜歡這自定的功課。於是乎,新的要求就是靜坐與抄寫。無論身處何地,只要神志還能清醒,就得讀段詩詞、文字,反省當日諸多事件,用筆記錄下來,成為不是日記的日記。
無論是用毛筆或是鋼筆,書寫過程是讓手能動著、保持著與漢字的親密關係。日常書寫不單是記錄事件的功能取向,還有潛藏的感性成份,心情不該只在鍵盤、鉛字上存在,也應該流淌在筆畫與紙張的輕微起伏之間。只要一張紙、一支筆,單純地在紙張上進行書寫動作,便可為人帶來愉悅,甚至於忘卻工作的辛苦。心裡想著要寫些甚麼,似乎感覺到手也正在活動:提、按、轉、折等等細節逐漸出現。有時,讀書過程作筆記,在紙面上錄著,寫著,就把整張紙給塗滿,這些單字的線條與字型樣貌,作為傳遞意義訊息的功能外,組成了一組視覺形象,原出於達意的行為,結果成為一種觀看的對象。
過往聽人說「字如其人」,初學書法急切地透過臨摩的工作想把字寫的好看些,說不得人也可以隨著好看些。不過字寫久了,就發現寫字和長相沒有多大關聯,這句話恐怕是藉由觀看書跡想像出書寫者的個性,意味著筆跡作為書寫的成果,是內在情性的外顯形式。寫字時的疾徐,筆畫的輕重,墨色的深淺,種種細節飽含著書寫者的情緒與態度。唐代張旭寫《郎官石記》的謹嚴與《肚痛帖》豪放狂肆,兩者截然不同,清楚地看到同一作者因應不同的需求,會相對應產生不同的形象。書寫本身是書體形象的落實,是文章訊息的傳遞,更是情性的抒發。是以書寫不會一成不變,隨著年齡、職業和性別等因素,寫出來的面貌也會有所差別。紙上的書寫痕跡,是個人特質、經歷、學養的總成,不用急急焦慮於未見自身風格,只要能夠持續前進,總是好事。
大抵自我的要求總是比外在的限制來的寬鬆,面對幾無圈桎的戒律,反倒像是踩在雲端,更要叫人戒慎恐懼。日常書寫總是順應著自身的習慣,但是不繫之舟東飄西盪,不知何所安適?只能將臨帖、摹帖,作為必要功課,有機會便多多為之。與其說是追求形象的再現,毋寧說是與古人進行對話的一種方式,希望能深入碑帖,學習內在的精神,善用古人書跡構建支架,幫助自己攀爬至高處,以期可以眺望更遠的景色。
當相同之事重複進行,心思可以集中,便多出空閒審視自身。自己所定下的簡單規定,如同戒律的奉行,即使所持不長,所求不高,緩緩的前進,也會因為時間的積累而深刻。日常無意的態度便悄然轉變,向著某種方向邁去。對我而言,臨摹字帖也罷,抄書閱讀也罷,日復一日的書寫,是對經典的追索、傳統文化的學習,也是對未知的探索、自我生命的延伸。如此看來,這次展出不是回顧的處所,而是展望的起點。
【活動快訊之一】《易斷全書》新書發表暨主題講座
文/編輯部
易學大師劉君祖之
《易斷全書》新書發表暨主題講座,歡迎參加。
《易經》是中國最神秘、最古老的智慧,可以上體天道,下察人事,並透過時間淬煉驗證預測的結果;藉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構築的表意系統,精準地提供在表意識與潛意識間豐富、隱微的訊息和剖析、耙梳大宇宙間無可探知的大數據庫。劉君祖老師分享他深研《易經》浩瀚智慧四十多年的經驗與心得,引導您走向更踏實的人生路。
易學大師劉君祖《易斷全書》新書發表暨主題講座,活動資訊如下:
(一) 演講主題:《易斷全書》新書發表暨主題講座
(二) 主講者:劉君祖
(三) 時間:106年12月10日(星期日)下午2點30分–4點30分
(四) 地點:國家圖書館文教區3樓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五) 活動報名網址:http://activity.ncl.edu.tw
(六) 公務人員、教師全程參與者,核發學習認證時數2小時。
活動詳情,請洽國家圖書館:
林冠吟,電 話:(02)23619132轉727,E-Mail:[email protected]
【活動快訊之二】「人間五十年」蔡耀慶書法篆刻展
文/編輯部
「人間五十年」
蔡耀慶書法篆刻展,歡迎參觀。
書寫,可以是修行;看似簡單平常的動作,能夠持之以恆,就是一種成就。所謂「練字、鍊心」,蔡耀慶老師以一年多的時間,用近乎行動藝術的方式,把自己和書寫、篆刻、畫畫聯結在一起,用生命的厚度和時間的累積,堆疊出不同於現代速食社會中的深沉韻味。
展出資訊如下:
(一)時間:106年11月30日(四) 至 12月17日(日) 上午9點–下午5點 (周五、周六例行休館)
(二)地點:明宗書法藝術館 (地點:高雄市湖內區保生路103號)
電話:07-6991065
【活動快訊之三 】冬季課程資訊
文/秘書處
【冬季課程宗旨】
秉承 毓老師「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 」之遺訓,開設夏學課程,堅持傳經與傳道並重的精神,以古書啟發
★冬季課程簡介:
◆週二【孟子】 1/9 ~ 1/30,共 4講
本次課程共計四講,預定分層次講述仁義、明倫、王道、仁者無敵等
講授的內容與主旨,以 毓老師曾提示者為依歸,而特重「時」字。
課程內容將與時事、社會脈動連結,期望與學員們一同「以古人的智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tue1-201801/
報名:https://goo.gl/pJg61r(亦歡迎現場
◆週三【你不知道的老子思想——談張良、劉伯溫、范蠡、諸葛亮的
道家人物,大部分至少能保身。其優者,可以立大功,開一片新世界
兩位開國功臣,一位復國英雄,再加上一位無法復興漢室而抱憾終生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wed-201801/
報名:https://goo.gl/pJg61r(亦歡迎現場
◆週四【臺灣當代文化史】 1/4 ~ 1/25,週五晚上七點至九點,共 4講
臺灣文化具有多元混血的性格,又經歷多次政權轉移造成的斷層,使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歷史斷層?我們應如何接續上一代人的努力?又如
這些問題,還有待大家一起來溫習、思索。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thu-201801/
報名:https://goo.gl/pJg61r(亦歡迎現場
◆週六上午【走入易經的世界】 1/6 ~ 1/27,週六上午十點至十二點,共 4講
易經不是論學術成就,而是論人生成熟度!
《易經・繫辭上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卦是主動、主掌、主導的智慧!而要掌控局面必從「掌控自己
「坤」卦是「相應的智慧與哲思」!當生命處於不優的形勢之時,常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sat-am-201801/
報名:https://goo.gl/pJg61r(亦歡迎現場
◆週六下午【老實寫字】 1/20 ~ 12/27,週六下午三點至五點,共 2講(篆刻+寫春聯,歲末年終公益課程)
書法是門值得長時間接觸的藝術。作為文化象徵,飽含著人文與歷史
提筆臨摹寫字,是藉著面對碑碣法帖的機會,感受漢字的美感,並嘗
同時,藉由靜心寫字,可以調整自己的心緒,也是自我修習的過程。
本課程將結合書法史與練習,臨寫歷代法帖碑碣,逐步認識不同書體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sat-pm-201801/
報名:https://goo.gl/pJg61r(亦歡迎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