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8年9月7日 夏曆戊戌七月二十八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朋友講習,不亦樂乎
文/編輯部
光陰如梭,時序轉眼已近中秋,在這個豐收的季節,奉元學會也將繼續推陳出新,推出秋季課程。奉元學會秉承 毓老師為學的精神,關心時事,特別推出針對時事的評論,發表了屬於奉元的看法。同時,積極推動兩岸交流活動,不久前的 8 月 14 日大陸廣西省賀州市的書法家協會來訪,與奉元進行交流座談,分享彼此的經營現況,雙方互贈禮物,期待更進一步的交流互動。
本期文章,大多圍繞在交流互動和同道切磋的主題上。如果想了解近期熱門話題的課綱爭議,請一定要仔細讀一讀〈去「中國化」(臺獨)的陽謀:用「東亞史」化掉「中國史」〉一文。想要了解書院近期的兩岸交流活動,歡迎參閱〈廣西賀州市書法家協會來訪側記〉的報導。書院最近開辦一個新的研討中國文化與經典的讀書會,相關訊息請見〈設立「中國義理、文化的經典、學術」讀書會之理念〉。你知道《易經》當中其實包含了豐富的兵法嗎?請一定要閱讀〈思患豫防,知機全勝〉一文。你知道毓老師最重視的兩部經典是《大易》和《春秋》嗎?那你知道《春秋》的「微言大義」到底想表達什麼嗎?請不要錯過〈《春秋》書法〉一文。你讀過《老子》嗎?你知道《老子》的智慧要怎麼用在工作職場當中嗎?請一定要看〈夏季班白培霖老師「老子的帝王學」第一講摘要〉。你知道我們所熟知的「武俠」是怎麼來的嗎?你知道張三豐其實沒有發明太極拳嗎?請絕對不要錯過〈夏季班林世奇老師「武俠世界新探」課堂心得〉一文!
最後,編輯部亦誠摯地歡迎同門先進與各界同道友人,能夠共襄盛舉,提供個人無論是讀書、教學、工作、生活上的感懷,或是經典智慧應用的心得,在奉元電子報的園地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奉元時論】去「中國化」(臺獨)的陽謀:用「東亞史」化掉「中國史」
文/徐泓
中華奉元學會 聲明:
自李登輝掌權之後,臺獨有謀略地改造國民的歷史教育,從最早的「認識臺灣」開始,一步一步地進行反中去中的臺獨史觀下的臺灣史和中國史之課綱設計以及課本編纂。此種透過國民的歷史教育來逐步培養自我否認是中華民族而以為自己是虛無的臺灣民族的臺獨教育,近三十年來已達到顯著深刻成效。
蔡英文掌權後,啟動最後階段的徹底去除中國史的歷史教育工程。奪去中國史的主體性而擺入所謂「東亞史」的架構之中,使「中國」成為附屬的、無關主體的一種消極、被動的歷史存有性。
從李氏政權經陳氏政權以及今之蔡氏政權,完全是為了消滅中華民國而建立「臺灣共和國」而設計其臺獨式之國民教育。如今它搞出一種「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的歷史課綱,不是根據教育哲學和歷史哲學而來的規劃架構,乃是赤裸裸的政治意識形態。
先師的夏學宗旨,其「經世之外王大義」源自《春秋》。《春秋》嚴夷夏之防,中國歷史之學與教,不是事實的描述而已,而是從史實中嚴分中國正道和夷狄之路的不能相混。在其中,明白釐正「正史」與「穢史」之天差地別。奉元的史學精神和內容,是先師愛新覺羅毓鋆先生講學垂六十年之久,耳提面命的囑咐。奉元弟子應盡心遵行。
臺獨政權圖窮匕現,終於在國民教育的歷史課綱中,肆無忌憚地去除中國史,它如此弄出來的歷史教育的勾當,正是春秋大義所指斥的穢史。奉元弟子遵奉先師遺教,不能默爾而息,須有嚴正的聲明。
因此,我們商請奉元大師兄,史學大家徐泓教授為文表達正史嚴正之春秋大義。敬請士君子們覽之讀之,願大家心中存志,發為力量,祈望臺灣貞下起元,復其本初。
一、前言
國家教育研究院公佈的 12 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中最受矚目的是高中歷史課綱的變革,必修八學分減為六學分,中國史由一點五冊的內容減為一冊,而且由朝代編年史,改以主題方式呈現,並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脈絡講述。
雖然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說,這只是草案,還要辦公聽會,聽取各方意見後,才會交教育部課程審議會審議後定案,預定108學年上路。這兩天在新教育部部長葉俊榮主持下,正在審議新的歷史課綱,但依照大家都知道的政府教育行政作業模式,這「草案」其實就是既定決策,不會有什麼的改變,辦公聽會和審議會都只是形式。
以下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課綱變革的歷史,就會發現這是個有步驟、有策略的深謀遠慮大計畫。
李登輝執政後,以強調臺灣為政治實體為名,將「中華民國」改稱為「中華民國在臺灣」,進一步再說:「中華民國就是臺灣」,外交部官網正式稱「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於是,空殼化了中華民國,從獨臺走向實質臺獨,最近蔡英文總統在巴拿馬自稱「臺灣總統」,總統府官網也多以「臺灣」代替「中華民國」。
二、部定標準本:
不限於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教育和歷史思維
中學歷史課綱就是配合這一政府發展的教育機制。教育本是近代國家,無論政體之民主或極權,均極為重視的公民教育;透過歷史教育,培養共識,凝聚民心,是培養群體認同和塑造國族認同的最好機制。
為此,政府遷臺後,便於民國41年,修訂國民學校和中學課程標準;43年由國立編譯館,延請臺大、臺師大教授編寫標準本歷史教科書,初中中國史(勞幹教授),初中外國史(夏德儀教授),高中中國史(郭廷以教授),高中外國史(沈剛伯教授)。
這套書寫得很好,內容豐富篇幅較多,中學老師抱怨教不完,後來因此數度刪節。民國五十四年,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初高中歷史課本並未大作更張,只是高三增設中國與外國文化史課本。其後雖有更張,但課程標準基本不變。
改為一綱多本之前的最後一套標準本課本,是民國 85 年開始,由臺師大李國祁教授主編,延請中壯年歷史學者編寫教科書,順應時代變遷與史學發展新趨勢,加入許多學術與文化史的內容。這個版本一直用到民國 88 年。
配合新課本,中學與大學入學考試的內容與題型也大幅調整,不再只注重政治史和背誦式的題型,加入許多學術文化史的題目,和研讀一段文本史料後回答問題的思考推理題型;初步活潑了中學歷史教育。從此,中學歷史教育開始不限於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教育。
三、「88課綱」與《認識臺灣》:
為臺獨意識及日本皇民史觀課綱張本
解嚴後,社會與文化擺脫威權束縛,朝向多元化澎湃發展,部定標準本教科書因此遭到挑戰,反對的聲浪逐步升高。政治上以臺灣為主體的獨臺和臺獨勢力也不斷發展,但執政的國民黨的主流仍是堅持中華文化的老國民黨。
值此社會與文化轉型之際,領導風潮的李登輝是很有權謀的領袖,民國七十七年,接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和中華民國總統之初,勢單力孤,低調行事,暗中利用國民黨內大老間的矛盾,拉一派打一派,先後卸載俞國華、李煥、郝伯村和林洋港等大老在黨政軍的影響力,扶植黨內本土派勢力,鞏固其權位;並扶植民進黨等在野力量,作為側翼與他相呼應。
另外,為安撫民眾與國民黨大老對獨臺和臺獨勢力興起的焦慮,首先制定國統綱領,一再宣示反臺獨,並動員學者與黨內文宣機構,宣揚「文化中國」的論述,請任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的杜正勝先生為文宣稱要建立臺灣為「新中原」。這段時期,歷史課綱表面上率由舊章,看不出太大更動。
民國 79 年,李登輝當選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後,才開始邁出課綱第一步,以自由化、多元化的民主為名,取消國立編譯館標準本,推行中學教科書自由市場化的「一綱多本」政策,出版界可以依教育部部定課綱自行編教科本,送教育部審定後出版。
民國 85 年,李登輝在強大的民意支持下當選直選的第九任總統,才開始真正進行歷史課綱改革,新的課綱依杜正勝「同心圓史觀」,以臺灣為學習歷史的起點,首次成為獨立單元。
民國 86 年,在國中歷史課程推行由杜正勝、林富士、彭明輝編寫《認識臺灣》的國民中學課本,以社會、歷史、地理三部份,整合臺灣相關史地成單一課程。開始宣揚日本殖民統治對臺灣近代化的正面作用,並強調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和外省人臺灣族群分類意識,是為日後「臺獨意識」以及「日本皇民史觀課綱」的起步張本。這就是民國 88 年推動的「88課綱」。
四、「95暫綱」與「98課綱」:
臺獨史觀的展現
民國 89 年,陳水扁總統和民進黨主政,更是配合臺獨黨綱開始在課綱中宣揚臺獨史觀。以因應九年一貫教育課程為名,教育部長黃榮村聘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張元教授主持歷史科課綱修訂。臺灣史脫離中國史,首次獨立成冊,並將明清兩朝併入世界史講授,主張學生應由本土歷史開始學習,進而學習中國史與世界史。92年,這份課綱剛一公開,就受到立法委員及媒體抨擊,張元因此辭去召集人職位,課綱修訂暫停。
民國 93 年,杜正勝出任教育部長重新推動,以「普通高級中學暫行課程綱要」名稱公佈,在民國 95 年開始暫時使用,稱為「95暫綱」。杜正勝部長同時請周梁楷教授接下歷史科召集人,繼續修定課綱。於民國97年通過新課綱,預定 98 學年度開始施行,稱「98 課綱」。
同時,杜正勝部長委託臺灣歷史學會推動《海洋教育與教科書用詞檢核計畫》,以課文用詞應該「中立」為由,對教科書「不當用詞」進行檢核,而其檢核對象含括國小、國中及高中各版本教科書,教育部隨即將該份計畫報告以行政命令函轉各教科書出版社參考。不但「國父孫中山」須改為「孫中山先生」,「我國」須改為「中國」,「國曆」須改為「陽曆」,「中國人崇敬祖先」須改為「漢人崇敬祖先」,大陸地名前一律須加稱「中國」。並且在課綱中淡化日本「侵略」及對日本在臺之「殖民」統治的歷史,將「日據」一律得改稱「日治」,「光復」須改為「戰後」,「抗日戰爭時期」須改為「二戰時期」,「中日戰爭」,須改為「日清戰爭」等,作為審查的參考。
新課綱並否定「開羅宣言」的條約地位,宣揚「臺灣地位未定論」。有效地配合陳水扁總統的「兩國論」,將「臺灣中國,一邊一國」的觀念,反成功地灌輸給學生,形塑了今日臺灣學生與青年的「天然獨」,並且成功地轉移學生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惡感,朝向接受親日的皇民史觀。這個就是廣受爭議的「98 課綱」。
已故著名歷史學者逯耀東教授為此寫〈雪人不見了〉,宣示與主持「98 課綱」修訂的高徒周梁楷斷絕師生關係,轟動海內外。
五、「101課綱」:
未能脫離臺獨史觀的修訂
民國 97 年,人民唾棄陳水扁及其所屬民進黨的氣氛高漲,馬英九以壓倒多數選上總統,民氣可用之際,正是撥亂反正的好時機。有幾位大學師生代表面見馬英九總統,要求盡速修改「98 課綱」,翻轉走向獨臺、臺獨和皇民史觀的歷史教育。
無奈馬總統只想討好和爭取那 34% 沒投他的票之綠營選民,完全不採納建議,反而用了深綠的鄭瑞城為部長,繼續沿用「98 課綱」;引發學界與社會輿論激烈不滿與批評,「98 課綱」的實施才因此擱置一年。
此期間,教育部組成新的課綱小組,但成員多數仍為扁時代原班人馬。新課綱修訂直到民國 100 年上半年才完成,預計 101 學年度施行,稱為「101 課綱」。
新課綱修訂部分有五:
- 說明三國時代以來中國大陸與臺灣的關係;
- 加入日據時代臺灣同胞參與大陸抗日的事蹟;
- 課綱中注明中國史在民國38年之後只寫中共的歷史,而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則寫入「臺灣史」;
- 刪除「臺灣地位未定論」內容;
- 中國史課時增加為一個半學期。
但是,「101課綱」基本上仍維持「98課綱」的舊結構,不脫「兩國論」的框架。《101課綱》公佈後,各家書商多少也考量到重修這用不到二年的新教科書,成本太高,不符經濟效益,僅將舊課本簡單修改送審,「98課綱」的臺獨和皇民史觀的相關論述仍然保留。
有的版本居然稱日本侵華戰爭為「聖戰」,甚至有的版本還為日本的侵略辯白,說日本是一「愛好和平的民族」,只因1929年「經濟大恐慌」,為求生存才向外發展。這種教科書塑造了年輕一代對日本侵略持同情的態度,甚至以慰安婦是「自願」為國奉獻,反對說她們是「被迫」的。
六、「104微調課綱」:撥亂反正的失敗
民國 101 年馬總統到第二任時才驚覺事態嚴重,開始著手修訂「101課綱」。7 月裏,邱毅在中國國民黨上建議應該刪除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皇民化、臺獨化等不宜的內容,臺灣史與中國史應合併稱為本國史,獲馬英九認同,認為這是符合憲法的既定國策。於是,教育部再度著手修改課綱。
但是,此時課綱的修訂,事實上已經無濟於事;因為教材的編寫以及事後的審查,基本上,無法脫除獨派的掌握。負責審查教科書的國家教育研究院的高層中,還有民進黨的教育高官。
而且 102 年 9 月開學前,有 3 個新版本歷史教科書送交審查,因課文使用「明鄭」、「日據」等詞,以及稱臺灣為「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社會」等理由,遭到教科書審查委員會封殺。
專案小組著手「101 課綱」修改之際,綠營一再發動輿論攻勢,質疑新修課綱有「去臺灣化」之嫌,委員中的獨派歷史學者紛紛抗議退出,以致專案小組不斷重組,更換主持人及小組成員。
此時距馬政府任期結束已近,匆促之間,只能「微調」「101 課綱」,進行「錯字勘誤、內容補正及符合憲法之檢核」。103 年 2 月 10 日正式公佈「微調」後的新課綱,預定於 104 年實施,稱「104 課綱」。國家教育研究院總結微調有十七項:
- 「原住民」改為「原住民族」,有消滅平埔族的爭議
- 「國際競逐時期」改為「漢人來臺與國際競逐時期」
- 「鄭氏統治」改為「明鄭統治」
- 「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
- 「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
- 當代臺灣架構從主題式改為依時序脈絡敘述
- 「大航海時代」改為「漢人來臺與大航海時代」
- 「荷西治臺」改為「荷西入臺」
- 新增「臺人與抗日戰爭」
- 「多元文化發展」改為「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發展」
- 刪除濱田彌兵衛事件、麻荳事件
- 「清代治臺政策」改為「清廷治臺政策」
- 鴉片戰爭迫使清廷開港通商的敘述爭議
- 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份,說法有爭議
- 臺灣與甲午戰後晚清變法運動與辛亥革命之互動,包括孫中山來臺尋求臺人支持,以及臺人參與革命及中華民國之建立。
- 新型態本土知識菁英的形成,及其受到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作為
- 「慰安婦」改為「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
- 強調「大東亞共榮圈」是侵略構想﹙教育部於座談會補充﹚
這份對照表公佈後,立刻遭到扁政府時代課綱委員、親綠的教育團體和社運、學運團體的抗議,各大學歷史系與中央研究院歷史學者 139 位(包括中研院 2 位所長、8 位歷史系系主任及 6 位臺灣史相關所長)串連發表共同聲明:「我們反對違背學術專業的微調課綱」。他們反對的焦點:
- 課綱微調檢核小組成員名單未公佈,過程不透明,是黑箱作業。大家懷疑小組成員的政治立場偏統,而且非歷史專業者偏多,已曝光的王曉波是哲學教授,朱雲鵬是經濟學教授。
- 反對「去臺灣化」和「去日本化」,反對有價值批判字眼如:「明鄭」、日本「殖民統治」、日「據」、臺灣「光復」和慰安婦是「被迫」等。
接著抗議活動不斷擴大,中學生也有團體參加,而與太陽花運動合流造成對教育部和行政院龐大壓力。因應反課綱團體的抗議行動,行政院宣示三原則:
- 新舊版教科書並行:微調課綱自 103 年 2 月 10 日公佈後,目前已進入選書階段。教育部完全尊重各校教師自主選書或自編教材,不會有其他行政干預。
- 新舊版教科書差異部分:不列入大學入學考試命題 107 學年度的大學入學考試。
- 針對過去兩年社會各界有關新舊課綱,提出眾多不同意見,即刻依程式啟動「課綱檢討」。
馬英九政府努力掙扎完成之歷史課綱微調就在太陽花和反課綱團體的抗議下,及民進黨、臺聯、社民黨、綠黨、時代力量等政黨反對下,雖有新黨與中華統一黨及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的支援,也只能以表面上以「新舊版教科書並行」落幕。
七、「106課綱」:
中國史是「外國史」,臺灣史是「本國史」
民國 105 年大選,蔡英文及領導的民進黨大獲全勝,完全執政。蔡英文雖信誓旦旦要「維持現狀」,也就是不宣佈法理臺獨,仍會頂著「中華民國」的帽子。但實際上,卻快速進行「去中國化」的「文化臺獨」。新政府 5 月 20 日一上臺,便宣佈要廢除微調課綱。
終於 5 月 31 日,教育部正式廢止 103 年通過的高中社會及國文課微調課綱,並且開始著手修訂新課綱,除一反「微調課綱」的「微調」外,還要強調由朝代編年史,改以主題方式呈現,並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脈絡講述。是為「106課綱」。
臺灣史獨立一冊,中國史納入東亞史中,明白宣示臺灣不是中國,只如日、韓、琉球為東亞文化圈中之一獨立的國家;這是為走曲折路線的「臺獨史觀」。就和杜正勝下臺前,努力推動的「中國圖書分類法」一樣的意識形態,要讓臺灣從中國項下獨立出來。
高中歷史課本,臺灣史原來只是散在中國史的敘述中,課綱改革,首先在「88 課綱」整合成獨立單元,然後在「95 暫綱」擴大篇幅獨立成一冊。另一方面,不但把中國史篇幅縮減,割裂中國史,從「95暫綱」開始將明清兩朝併入世界史講授。
「101 課綱」更規定中國史在民國 38 年之後只寫中共的歷史,而中華民國的部分寫入臺灣史之中;中華民國史散在中國史與臺灣史中,於是中華民國不見了。「106 課綱」更把中國史放入東亞史和世界史中,中國也就不明顯了。
表面上,把中國史放入東亞史和世界史脈絡中講,不自閉地看自己,有全球化視野,實際上卻能達到消滅中國的目的;從此,中國史變成「外國史」,臺灣史成為「本國史」,加上美化被日本殖民經驗的「皇民史觀」,更可以加重日本在東亞史上的地位與份量,拉緊臺日間的紐帶,相對淡化臺灣與閩南及客家的中國大陸「兩岸一家親」關係,使年輕學子徹底擺脫「中國情結」,做一個獨立於中國之外,卻親近「大日本帝國」的新臺灣人。
八、老課綱缺點與功能性的改革
綠營人士在完成這一鉅大的歷史課綱改革計畫,只靠綠營的史學工作者和政客,是不夠的,他們需要借助專業,多方尋求友人襄助。老一派的歷史教學,的確有缺點:
- 1.課本內容充滿編年政治史事,枯燥無味。
- 不注意最近和身邊史事,流於虛無,不切實際。
- 課本多是背誦式題型考試,不利於理解,誤導學生以為學習歷史只是誦鎖碎史實,不值得學習。
因此,史學界出現一批有理想的工作者,致力於歷史教學的改革。其中以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張元教授為佼佼者,他主導「95 暫綱」,把臺灣史獨立成冊,不是「政治考量」,而是希望透過臺灣史課程,培養學生對學習歷史的核心能力。
他一向看重所謂的「歷史思維式的史學教育」希望以學生為本位,從學生的學習角度來重新思考歷史事實與歷史人物點評,從而學習由歷史傳承下來的人生智慧。
臺灣史切近我們,以臺灣史為起點,不但有種特別的親近感,就實際條件而言,由於國小、國中已學過「認識臺灣」課程,學生比較熟悉,找資料也比較容易,可以設計很多不同的教學活動,對他們的歷史思維的發展是最有幫助的。
因此,對張元而言,他將臺灣史獨立成冊,誠如他自己所言,完全是「功能性」的考量。既然有這樣好的機會實現理想,張元教授便接受教育部長黃榮村的邀請擔下重擔。其後,張教授雖然退出課綱的改革工作。但跟隨張元教授的這一群從事歷史教學改革工作朋友和學生,仍然留下來協助課綱改革,其中有些是有政治使命的,也有一些仍相信自己不是為政治,而是純粹為歷史教學作功能性的改革。
功能性的改革是兩面刃,只要我們能用心,一樣可為我用。
民國四十年代初期,有一位從事歷史教學理論的學者說:歷史教學,循序而進,從點發到線,由線發展到面,最後發展到立體。也就是先講某個人物、某件事,進而用時代為經,把人與事串起來,然後發展到探討某一空間內,不同時間,不同的人群、族群關係的史事,或同一時間內,不同空間之間、不同人群、族群關係的史事,或從整體研究某一主題的歷史。這是「106課綱」強調的歷史學習的方式,要由朝代編年史,改以主題方式呈現。
如果初中課本真如課綱所說是以朝代編年講述,有了這個「線」的基礎知識,當然應該發到「平面」與「立體」,由一面的理解,進步到多面多維的立體觀察,也就是選擇專題演講討論,深刻理解某一史事。
因此,這一「106 課綱」改革專案,可以不是為政治,而是純粹為歷史教學的功能性改革。功能性的改革是兩面刃,只要我們能用心,一樣可為我用。
九、因應之道:事在人為
廣招同志運用功能性改革充實認同中華文化論述
當今形勢,政治上綠營完全執政,歷史課綱及課本編寫,也掌控在綠營學者手中,尤其在民國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在學生與年輕人中,獨臺和臺獨已占主導地位。要想撥亂反正,難如登天。但孔夫子訓勉我們:知其不可,而為之。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努力,一為充實論述力量,一為廣招同志,不是敵人。
誠如張元教授所說,歷史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對學習歷史的核心能力,以學生為本位,從學生的學習角度來思考。臺灣史切近我們,當然要注重臺灣史,獨立成冊,又何妨?只是我們以臺灣史為鄉土史,綠營以臺灣史為臺灣民族國家史。能有此覺悟者,可為同志;無此覺悟者,何嘗不能爭取為同志。
「106課綱」把中國史納入東亞史和世界史脈絡中講,注意不同時代,我國與東亞鄰邦的交流關係,本是擴大視野的好事。雖然有把中國史消失在東亞世界的危險,但若我們展開地圖,縱覽史事,至少在甲午戰前,中國是東亞世界的獨強,政治、軍事如此,舉凡文字、文學、史學、經學、藝術等更是如此。
臺灣大學歷史系高明士教授到日本留學,受日本學界論「唐文化圈」的影響,倡論「東亞文化圈」,也就是以中國為中心,把日、韓、琉球納入這個以漢字、儒家經典、律令典章制度等中國文化為主的文化圈。
反中的臺灣史學界成員為助蔡英文政府搞「去中國化」培養「天然獨」的歷史課綱;將此一「東亞文化圈」進一步發展成以「東亞史」,以取代「中國史」,把「中國史」變成「外國史」。
但他們終會發現,這非但無法否定中國在東亞歷史上的主導地位,而且更無法否定臺灣人與文化的中國性與中國成分。以燦爛深厚悠久文化為內容的中國歷史,不是一時掌權的政客可以主導和玩弄的,更不是少數醉心政治的史學工作者和趨炎附勢之徒可以篡改的。
當今蔡英文政府推動文化臺獨的歷史課綱,雖對歷史教學的發展設下局限,但徒法不足以自行;課綱的實踐,編寫課本與教材,課堂講授,還得靠人,何況新課綱中還有些功能性改革可供運用!只要我們不放棄,繼續堅持自己的理想,一樣可在反中臺獨氣氛彌漫的環境中,傳播中華歷史優良傳統。
有志竟成,願與友朋共勉之。
關心歷史教育的老師們、同道們!加油!加油!加加油!
【奉元活動之一】廣西賀州市書法家協會來訪側記
文/秘書處
編按:書院自今年六月時參與「第二屆海峽兩岸書院交流與發展論壇」(相關介紹請按我)後,即冀望能提升對岸能見度,發揚 毓老師所提倡之「奉元」思想。此次藉著接待廣西賀州市書法家協會之機會,期待能將「奉元種子」傳播至每個角落。
【奉元活動之二】設立「中國義理與文化的經典和論著」讀書會之理念
文/潘朝陽
編按:《易經・兌・象傳》:「君子以朋友講習」。為學必需要同門同好互相切磋、互相砥礪,才能一起成長並進。秉持此一理念,也為了傳承 毓老師講學的精神,奉元學會常務理事潘朝陽老師,特別舉辦了一個以研討中國經典為主軸的讀書會,主題為「中國義理、文化的經典、學術」,預計每月舉辦一次,時段為週日上午十點到十二點,地點在學會現址。此讀書會已於上週二(8/28)試辦了第一次,與會的學長們都是學有專精的前輩,分享內容引經據典又切合時事,非常精彩。下一次讀書會預計將於九月十六日(週日)上午舉行,敬請隨時留意學會公告。歡迎各位同門同道一起來研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儒家君子會聚而講道論學,從孔孟時代就已如此,宋明儒家延續並發揚了此種會聚師友而學習講學輔仁的傳統,他們建書院、修宗祠,成立「文社」而定期或不定期在書院、宗祠、寺廟或廳堂中,就經典或文章而進行講論辯證。大儒宗師在世時,主要是大儒宗師為山長,以其為核心,由其開講,而弟子門人提出問題,山長給予解析,此答問集結整理,就是經典,如《論語》、《朱子語類》、《傳習錄》等。若大儒宗師既逝,則弟子門生在各地廣建書院、精舍、廳堂等場所,聚會後學,定期或不定期講論、詮釋、闡揚先師的道德智慧,譬如孔子之後的儒家演述孔子易學而為《易傳》(《十翼》),又譬如陽明子離世後,陽明後學,無論浙中學派、江右學派、泰州學派,都廣興書院和宗祠,隨處隨時講論陽明子之心學,故陽明致良知教自明中末葉後,成為中國四民社會最重要的心性修養和生命實踐的樞機。同時,陽明心學也東渡日本,與日本武士道結合,因而成為日本武士之武德的重要精神。
儒家書院講學論道,民國有兩大儒延續這個傳統,一是梁漱溟先生的勉仁書院,一是馬一浮先生的復性書院。以後者而言,馬先生透過書院山長講學之方式,留給後世《泰和宜山會語》、《復性書院講錄》以及《爾雅臺答問》等具有經典層次和內容的重要著作。另有一位大宗師型的大儒熊十力先生,雖一生無書院,但卻以自宅廳堂為書院,在其中講論以儒為宗而旁通佛道和諸子之當代新儒家之常道慧命,通過此種傳統講學論道方式,熊先生給後儒留下了重要的帶有原創性的著作,如《新唯識論》、《讀經示要》、《十力語要》、《存齋隨筆》等。又,四九年之後,兩岸分治,熊先生最傑出弟子牟宗三先生避赤來臺,在臺灣師大建「人文講會」,類似書院,他為山長,主講中國義理並旁及西方大哲學理,後來由門生蔡仁厚教授等人集結整理而為《人文講習錄》,此番講學的精神和內容,亦是孔門傳承並由宋明儒家弘揚延續而在臺灣興盛的儒家書院型講會。
大儒離開之後,若有弟子門生發心立願,延續香火,在特定場所,創設機構,或闡述前儒先師之遺教,因而有相關系統性講課,或亦有集聚眾人,或就前儒先師的語錄、著作、講義等,加以演繹討論,或者就儒家以及中國三教、諸子學、正史乃至西方、世界重要論著等,加以研讀並進行討論。這即是會講形式的「讀書會」。
先師在臺北始創「天德黌舍」,繼而易名「奉元書院」,直追孔子民間講學傳道之傳統,剛健不已、諄諄教誨地講學六十年,教化弟子門生無數。先師辭世後,弟子門生有重大任務,一是整理、討論、確定先師講學論道而留下來的講義、話語,並加以正式出版,古儒許多垂世永恆的經典,就是這樣留傳而成為中國人文道德之文本典範的;一是弟子門生在書院中開講先師之學,特別是先師重視經世濟民的實學形態之儒學,而先師稱之為「夏學」,此是奉元門下弟子的「照著說」;一是弟子門生依據先師遺教遺訓而既呼應傳統亦呼應現代,同時,又立足華夏之道且又會通西方之哲的但以中國為本位的學術,這即是「接著講」。再者,則是宜有定期的會聚志士仁人的「讀書會」,用以臻及「有朋從四方來論學體道之喜樂」以及「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學習孔子之道的生命踐履。
在奉元書院舉辦的讀書會,已有一些。日前我與奉元學長們和奉元之友閒暇交談時,興發起可以在奉元書院辦一個讀書會,其名曰「中國義理、文化的經典、學術讀書會」,範圍較寬廣,可以先師夏學為主而讀論之,亦可以取古今大儒之經典、著作讀論之,也可以就學術論文、話語以及有文化意義的重要報導而讀論之。此讀書會每月一次,訂在週日的上午十點至十二點,每次由一人主講或兩人主講,每講者講十五分至二十分,後面則隨機順緣而討論之。在會講之前,先訂明會講的講者及其欲講的主題、文章、著作或經典。參與的學長師友們可以先行預讀。
此讀書會實已開始,今年(2018)八月二十八日晚上七時至九時,假奉元書院講堂,進行首次讀書會,邀請學長吳克講「臺灣民間團體推動讀經活動概況」,以及奉元之友陳有志先生講「傳統文化教育與兩岸社會的融合」。與會學長師友,共有九位。
此次會講甚有成果,我將撰述其主要內容,下次借電子報篇幅加以陳述。
第二次讀書會,由我介紹熊十力先生的學問概況,名為「熊十力先生的『明心』」,預訂於九月十六日(週日)上午十時至十二時,在奉元書院講堂會講。竭誠歡迎奉元學長以及奉元之友們,屆時來會,共同暢論華夏之學。
【奉元薪傳之一】思患豫防,知機全勝
文/劉君祖
編按:奉元學會理事長劉君祖老師的新作《新時代的用兵之道》,即將於十月份在臺北出繁體版。本書主要探討以「易」演「兵」的「大易兵法」,用《易經》群經之首的高度來看千古兵家奇書《孫子兵法》,如見高手對談,暢快淋漓,可說是前所未見的創舉。具體的新書訊息將於下期電子報刊出,本期先以劉老師的新書自序以饗同好。
我夙習兵書很久了,在兩岸教授兵法參與研討交流也逾十年,論文寫了不少,出書與廣大讀者分享兵機智慧卻還是第一次。這和我在易學上的著作等身殊不相稱,萬事都需機緣成熟,費心強求無益。人生在世,時來天地偕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繼前些年連續出版了兩大套論《易》的書之後,今年又逢此機緣出兵法書,將多年心得與朋友共,真是歡喜,亦復自在。
本書的特色除了以兵論兵外,還見獵心喜以《易》演兵。《四庫全書總目》指出:「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將易理與兵法結合,似乎自古即有共識。然而翻遍古今相關論述,大多為泛泛比附,不見精采,實在令人失望。《易經》太難,兼通《易》與兵法更難,大概也是重要原因。
簡略來說,以《易》演兵有幾項便利與優勢:
其一,《易》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無不受其深刻影響。「分陰分陽,迭用柔剛」的太極思維,以及錯綜複雜的卦爻結構,數千年來不斷刺激中華學人的創意想像,提供豪傑志士的行動參考。以《易》演兵,可站在總體文化哲學的制高點,透徹了悟兵學在人生經驗中的特殊屬性,以及它與其他專業間的密切關係。例如軍事和外交即息息相關,《易》中以師()、比()二卦相綜一體來說明,發揮得淋漓盡致。師、比又與同人()、大有()二卦相錯,世界大同為王道思想。軍事外交均屬霸道,王霸雖然有分,深層義理上卻可觸類旁通。先霸而後王,可能是歷史進化的必然。孫子倡導「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又稱:「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正和易理相通。
其二,孫子論戰而不黷武,不得已才以戰止戰;易理崇尚和平,主張更是明確。《易》上經明天道,首卦乾()(彖)稱:「萬國咸寧。」下經論人事,首卦咸()(彖)稱:「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這種悲天憫人的指導思想,能規範世間兵法,不入殺戮工具的歧途。
其三,孫子對人情人性及群眾心理的掌握相當精確,懂得以情動眾,對高層領導卻要求他們冷酷無情,不可因個人感情而誤了國家大事。《孫子兵法‧九變篇》有云:「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火攻篇》中亦稱:「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說的太好,為人君將者必須奉為圭臬。至於《易經》,更是曲盡人情,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交織成四千零九十六種變化類型,人情種種靜動之態包羅無遺。各卦居君相高位的四、五爻,爻辭皆強調情緒控制,決策須以大局為重,亦與兵法相通。若能將易理對人情豐富且深刻的認識用於兵法,當可大大拓展義理內涵,推動兵學研究更上層樓。
其四,孫子暢論形勢虛實,機變靈活,讓人大開眼界。「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易經》以變易、不易、簡易立教,正是討論一切變化之書。(繫辭傳)稱:「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又稱:「陰陽不測之謂神。」援《易》演兵,可更添精彩,在形勢判斷和隨機應變上更有把握。
其五,當代戰爭已進入徹底資訊化、集成化時代,從軍事理論、作戰技術到部隊組織,都有革命性的變化。孫子重視資訊,主張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其智慧與時俱進不成問題。《易經》千變萬化的奧妙結構,豐富精微的義理指引,本身就像台超大容量的宇宙大電腦,無論輸入什麼問題,都能解析輸出不錯的答案,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若能善加運用,成效當可預期。
我以「大易兵法」為題綱,獨力從事這方面的探索研究已近二十年,自己深深受益。本書結集出版,也算是多年夙願得償,希望天下學《易》習兵的同修同道不吝賜教。跨世紀以來,世變憂患頻仍,國際間的重大紛爭已不大可能用軍事衝突圓滿解決,而需藉助外交、經貿、金融、資訊情報甚至宗教文化等的鬥智鬥力來綜合較量。孫子兵法中蘊藉深厚的道勝全勝的戰略思維,特能顯其殊勝,發揮大用。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等大業,亦與振興中華文化有密切關係。天下仁人志士,幸留意焉。
本書承蒙台灣傅慰孤將軍與北京吳如嵩先生慷慨賜序推薦,衷心感謝,他們兩位都是名高位尊的兵學前輩。傅將軍空軍中將退伍,歷任軍政要職,貢獻良多,二○○七年首創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邀我入會任副會長,提攜之情難忘。吳先生精研兵法一生,為兵界名宿,現任北京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兼首席專家,學養功深,是我輩後學認真學習的典範。誠邀得他們兩位為拙作賜序,惟望兩岸能和諧相處,攜手同心,振興中華。
大塊出版公司郝明義先生為我多年故舊,當此世亂隳頹之時,盡心盡力投入出版行業,可感可佩,多謝他及出版同仁的盛意支持,「大塊假我以文章」再添新猷,希望讀者朋友喜歡。
劉君祖 於戊戌年八月
【奉元薪傳之二】《春秋》書法
文/林義正
編按:中華奉元學會監事林義正老師的新書《公羊春秋九講》,已於今年(2018)六月問世,書中以淺白方式介紹孔子的《春秋》學,通過三世、內外、五始、一統、居正、譏世卿、倫理、經權、災異等九講,講述孔子一生的志向所在。更從公羊學的經世角度切入,詮釋春秋書法。全書深入淺出,適合初學者入門,本刊特別轉載書中的摘錄內容,讓讀者們先睹為快!
《春秋》有書法,我們來看《公羊傳》是怎麼說的:經: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霣如雨。(莊公七年)傳:恆星者何?列星也。列星不見,何以知夜之中?星反也。如雨者何?如雨者非雨也。非雨則曷為謂之如雨?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復。」君子修之曰:「星霣如雨。」何以書?記異也。我們看到《春秋》經寫作「夜中星霣如雨」,而原來的不修《春秋》寫作「雨星不及地尺而復」,「君子修之,曰:夜中星霣如雨。」為什麼記錄它?為了「記異」。《春秋》傳里不是說「記災」就是說「記異」,為何說記災?為何說記異?背後是有個理由的,這個理由來自它的《春秋》義。
再來看:經:冬,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陳子、莒子、邾婁子、秦人於溫。天王狩(《穀梁》作守)於河陽。(僖公二十八年)傳:狩不書,此何以書?不與再致天子也。魯子曰:「溫近而踐土遠也。」(《公羊傳》)傳:全天王之行也,為若將守而遇諸侯之朝也,為天王諱也。水北為陽,山南為陽。溫,河陽也。(《穀梁傳》)「天子狩於河陽」,《公羊傳》裡面說,「狩」即打獵,是冬天打獵的例行活動,就像每天起居一樣不用重復記錄,但是這裡為什麼偏偏要記錄?因為「不與再致天子」。為什麼「不與再致天子」?因為夏五月僖公等在踐土之會已「致天子」過一次,現又在溫再致一次。
依禮諸侯朝見天子於京師,那能先後在踐土、溫兩地「朝於王所」?顯然是「譎而不正」的晉文公,恐霸業不成,一邊向天子報告說「諸侯不可卒至,願王居踐土」,一邊向諸侯說「天子在是,不可不朝」,迫使「正君臣,明王法」。《春秋》將天王居踐土托辭作天王巡狩四方,目的在掩飾晉文公以臣召君的非禮行徑。「致天子」是指召天子的行為,根本不足為訓,經書「狩」,意在「不與再致天子」。傳文引魯子曰:「溫近而踐土遠也。」有人說這個「魯子」應該是「曾子」。清代阮元就這樣推測,提供這樣的線索,頗富創意。
對這件事,《穀梁傳》怎麼講呢?它說「全天王之行也」,是為了要保全天王的巡行,說這個行動是天王主動來到溫。其實不是,那是晉侯迫來的,以臣召君,不可為訓。「為若將守(狩)而遇諸侯之朝也。」是把它看作天王到溫這個地方來巡狩,召見各方諸侯。這種講法是諱文見義,為天王被召來溫而諱。「諱」就是隱蓋,對這種不對的事情不好直說,天王被召事講出來了,天王就不像個天王,為了維持天王的尊嚴,《春秋》經在這個地方用諱文,臨文循常用「守(狩)」字來掩飾(諱)天王這種被召的窘境。
接著看《史記》對《春秋》經的筆法怎麼講。《史記·太史公自序》上說: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約其文辭,而旨博。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於河陽。」吳、楚之君自己稱王了,可是《春秋》不承認他們是王,只承認他是吳子或楚子。踐土之會,實際上是召周天子,可是「《春秋》諱之,曰:’天王狩於河陽。’」這完全接受《公羊傳》《穀梁傳》的說法。
如前所說,《春秋》經的成立,經由「不修《春秋》」到「已修《春秋》」的過程。「已修《春秋》」為孔子所修,他這一修,其終極的目的是什麼呢,是修史垂鑒呢?還是明義示法?如果是前者,當作修簡明的現代史;如果為了垂鑒,必寓褒貶,那就作為一本史評;如果是後者,就關聯到倫理判斷,那是為了道德教化;如果還有更高的目的,那就是為萬世開太平吧!後世對《春秋》的解讀可能有很多種,但把它看作一本講述如何治國平天下的書,應是《公羊春秋》學的會心所在。
購書連結
京東:https://item.jd.com/12352347.html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544012
三民:http://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6802848
【奉元問學之二】夏季班白培霖老師「老子道德經的帝王學」第一講摘要
文/蔡正道
編按:毓老師曾說:「不讀孔子不知中國文化之博大,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之精深。」奉元學會常務理事白培霖老師,於夏季開講『老子道德經的帝王學』課程,援引 毓老師治學的實用精神,分享老子的領導統御學,以及將這套學問運用在工作及生活當中的體會,頗受學員好評,座無虛席。許多學員反映,課程結束後依然意猶未盡。因此,編輯部特別邀請蔡正道學長幫忙摘錄課堂重點,羅列摘要,以饗同好。
- 《老子》教我們的是「任運自然,什麼事都不做嗎?」其實《老子》是「無為,但是無不為。」所有我們想要做的事,《老子》是告訴我們「一定要做到」,「無所不用其極」,「無入而不自得」。當然,目的不是賺大錢,這樣的目的是給自己找麻煩。
- 儒家出於禮、制度,道家出於史。道家的人看了這麼多歷史,得出一些結論,告訴我們事情如何能達到目的?孔子是「知其不可而為知」,道家是找到方法,讓我們達到想要的目的。
- 先秦諸子能得善終者寡。孔子周遊列國而不得志,毓老師當年問大家,「何以孔子一生無法實現其理想?」這表示孔子學說中一定哪裡有問題!我們要找出問題以避免或解決它,才可能實現孔子的想法。
- 《老子》是能得善終的人。不管我們學什麼,至少學得要能「保身」、「保生」!並進一步達到所想要的目標。所以「悟得老氏妙,商韓亦可調。」
- 毓老師曾說:「不讀孔子不知中國文化之博大,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之精深。」所以儒家、道家非常重要!
- 孔子所定義的「學」,都是管理自己的,不是講這些文章的。
- 本堂課談自修,故先從第十五章開始:「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 做事情,在事情剛剛開始時,就好像冬天要過結冰的河一樣,因為冰的厚薄不一,要戒慎小心。「涉川」是重要的概念,除了《易經》常提,全世界所有大的宗教中,都有這個概念,如基督教的大洪水、佛教的達彼岸。人的一生就像「英雄旅程」,總會覺得活在世上「不應只有這樣」,而應該有更高層次。在這過程中,經歷了困難,最後超過了原本的自己到了更高的境界。而《易經》中的涉大川,也有要我們經過困難洗滌後達到另一個境界的意思。
- 「財散人聚,財聚人散」,財還包括信用、名望、做事情的功效。能把這些分給別人,做事容易成功。
- 「樸」是《老子》中的重要概念。《說文解字》:「樸,木素也。」就是還沒雕刻的木頭。我們人的善性都像璞玉,在石頭裡,但我們每天想要自己更好的方法卻是在上面塗上更多漂亮的東西。玉在石中,如何顯現?不是做加法,而是做減法!
- 「能蔽而新成」很重要!《易經》 64卦是未濟,63卦是既濟,兩者完全相反,所以中國人講「終而復始」,講「終始」而非「始終」。
- 碰到事情,要能「拿出辦法來」!不能只是這對那錯!
- Andrew S. Grove有一本書叫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所以我們平常小心謹慎一點,對只是「活下去」都很重要。
-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在我們頭上貼上標籤。標籤很重要,我們自以為很厲害,可是別人看的是頭上貼的標籤,這就決定了你的價值。在真正看清楚什麼是有價值的事以前,不要隨隨便便給自己貼標籤,更不要隨隨便便被人家貼上標籤。所以平常多講一句話,不如少講一句話,能給我們未來做事少很多麻煩。
- 可以明天做的決定,一定不要今天做。因為到了明天,可能環境改變了,有更新的訊息。而要改變所做的決定,可能很痛苦、很困難。
- 《說文解字》中,靜,審也;徐,安行也;慢,惰也。
- 真正的濁是心亂,所以看世界是亂的。
- 「義」字下面是「我」不是「他」,所以義是拿來管自己的,不是管別人的。而「仁」是兩個人,要看到對方才叫做仁。
- 人在忙碌、疲倦時容易沒耐心,此時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人往往不易看到自己煩惱在起來,所以這時要盡量少說話、少做決定。
- 不管是心裡濁、環境濁,還是世界濁,《老子》的解決辦法是「靜」,慢慢就會清了。姜太公、諸葛孔明在未出山前,不是無所事事,而是每天都在規劃所有的事情,這才是靜的功夫。如何能靜?來自於定。如何能定?知止。止於哪裡?止於一,一在止上則正。
- 百善孝為先,緣心不緣跡,緣跡寒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緣跡不緣心,緣心世上無完人。
- 每一件人生所碰到的好事壞事,很可能都在告訴我們一個訊息,就看我們能否解讀出來。
- 整個《老子》中「去彼取此」有好幾處,重點都是提醒我們這個「此」,要抓住自心。
- 「為腹不為目」,肚子吃飽後再也吃不下,但眼睛想看的欲望是不知足的。
- 從「飛魚」Michael Phelps的故事可以得到一個啟發,人生一件很重要的事是,如何不讓缺點限制了自己,而要把缺點轉化成為人生的優勢。我們的缺點,都是我們的特色。
- 為什麼會被外物所騙?因為欲望太多了!所以才說四十不惑要不惑於欲。
- 毓老師曾說,除了自己要管好外,還要管好家裡的人。很多人自己把自己管得很好,但家裡的人在開後門。當家裡的人拿了東西,做主人的是逃不掉的。
「魚不可脫於深淵」,但怎麼會變成盤中飧?就是因為餌。生活當中有太多的餌,而原因在於貪,使得我們犧牲了自己的理想與未來。任何特別好的機會突然來了,一定要小心謹慎,因為那通常都是釣人上鉤的餌,要思考對自己未來會有甚麼樣的影響。
【奉元問學之三】夏季班林世奇老師「武俠世界新探」心得
文/廖鶴群
編按:今年暑假期間,奉元書院特邀林世奇老師開講『武俠世界新探』課程,講述武俠小說當中的經典美學,同時用輕鬆而不失嚴謹的學術考證,釐清許多武俠故事中長期以訛傳訛的錯誤印象,講課方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又紮實,頗受學員歡迎。本刊特別邀請該課堂的學員廖鶴群撰寫上課心得,以饗同好。林老師的『武俠世界新探』也將於明年(2019)一月的冬季課程繼續,敬請期待!
林世奇老師「武俠世界新探」課程,已於日前暫時告一段落,教人意猶未盡。林老師的課程,在條分縷析、釋疑解惑之外,同時也帶領我認識了許多過去未知的領域。比方說,為了說明武俠世界裡經常可見的一些意象(如「內功」),林老師為我們介紹了「內丹學」的源流,以及丹學如何與武學合流的「援丹入武」的歷史。又比如,林老師也介紹了王重陽、張三丰等人在正史中的表現與事蹟,與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武學的真貌及發展淵源。此外,林老師從中國傳統文化著眼,指出《老》《莊》思想與內丹學二者融會相通的脈絡,並提示我們思索「道」、「術」之間的關係,以及傳統武學作為一種身心合一的生命哲學之意義。這些思路,都使我在重新閱讀武俠小說時,有更深一層的感受與體會。
在林老師所啟示的各種思路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對「武俠小說中的生命安頓」的探討。對人性與生命的追索及描寫,自古至今本來就是文學永恆的命題。以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為例,金庸先生博學多識,對各種文化資源能巧妙的取資揉合,加上嵌合得當的歷史背景,固然造就了一個充滿真實感的武俠世界,但真正讓人沈迷其中的,我以為仍是在於他對「人性」與「世態」入木三分的描寫。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裡,世相百態的展開往往不遜於現實世界的形色,而小說世界中數不盡複雜微妙的糾葛與兩難,除了使我們見到人情世故的迴旋與抉擇,更經常是對人性一而再,再而三的考驗,藉由這些情節,也從中逼問出了人性墮落與昇華的許多可能。而我以為,「武俠」這個獨特的意象,除了帶來文學美的欣賞之外,也以一種衝突對比的方式,重新刺激我們思索人性的本質與歸宿。
正如金庸先生在《神雕俠侶》後記中寫道:「我一直希望做到,武功可以事實上不可能,人的性格總應當是可能的」,換句話說,也就是指武學儘管可以天馬行空,但人物仍然受到人性與情理的限制。林老師在課堂上也為我們指出,武俠小說對武學的描寫,開啟了讀者對身體極限的超越的想像。修習武功者,不僅可以飛簷走壁、於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甚至於能青春不老、反老還童,這無疑是化不可能為可能,打破了肉體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給予人以邁向無限自由的潛力。然而我們不難發現,這種自由的潛力儘管使人無限的嚮往,但其實並無法使人就此獲致真正的自由。林老師提到,武俠世界中那許許多多高手,儘管身懷一身超凡脫俗的武功,但其七情六慾與人性弱點,卻往往與常人無異。同樣的,為了獲得,或是已經獲得絕世武功,反而在此過程中斲喪性情,失去主宰自我生命能力之人,更是屢見不鮮。可見,武學境界並不能直接等同於生命境界,有時武學境界的高深神奇,只是更加襯托出了人性的脆弱與無力。「武俠」這獨特的、瀟灑的意象,正給予了我們一個鮮明的對比,即使「武」可以作為肉體上超越現實的象徵,「俠」可以作為行事上無拘無束的象徵,但「武俠」仍舊無法因此獲得心靈上的真正自由。
因此,「武俠」們究竟如何尋求自己生命的安頓,也就格外使人好奇了。在金庸先生的小說裡,經常有對道家思想與佛家思想的著墨化用,它不僅是書中人物重要的精神資源,也與金庸先生本身的愛好有關,其中意向並不難窺出。值得指出的是,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雖然一方面蘊含著充沛的文化要素,另一方面卻也呈現出反傳統、反文化的傾向,並直接影響了書中人物的立身處世,以及讀者的觀感。譬如,蕭峰的悲劇、袁承志眼中的皇太極、康熙完美聖君的形象,都促使讀者重新反思本是以文化為涇渭,卻經常流為以血統為價值判斷的「華夷之辨」。楊過是「抒寫世間禮法習俗對人心靈和行為的拘束」的人物,而張無忌與趙敏、令狐沖與任盈盈的愛情,彷彿也有著相似的意味。石破天、虛竹、韋小寶這類目不識丁的主人公則挑戰了對於學問的迷思,尤其以《鹿鼎記》安排顧炎武、查繼佐、黃梨洲、呂留良等大儒勸小寶稱帝一段,最令人拍案叫絕。
不過,反對傳統文化中某些僵化桎梏的部分,並不等同於對傳統文化的全盤否定。事實上,林老師為我們指出了《莊子》對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影響,以及其中「體道證無」的崇高生命境界與生命形式。我以為,從這點來看,書中的反文化,有時反而是對文化的肯定,即如蝌蚪文、珍瓏棋局等情節安排,其實正有道家「虛靜」與佛家「中觀」的意味。另一方面,除了佛道兩家之外,在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中,也經常可見到對儒家文化的肯定。比方說,無論是在早期作品《鴛鴦刀》裡,刀中的驚天秘密,或是收山之作《鹿鼎記》中,順治帝請小寶帶給康熙的「遺言」,都表現出對「仁政」思想的推崇。此外,「俠」無疑是重「義」的,捨生取義,不在話下;至於「大俠」二字,則非「為國為民」不能當。於是「大俠」與「大儒」,共懷「以天下為己任」且「身不居功」的胸襟抱負,「俠」與「士」的理想形象,也於此合而為一。
金庸先生曾言:「道德規範、行為準則、風俗習慣等等社會的行為模式,經常隨著時代而改變⋯⋯(中略)⋯⋯然而父母子女兄弟間的親情、純真的友誼、愛情、正義感、仁善、勇於助人、為社會獻身等等感情與品德,相信今後還是長期的為人們所讚美,這似乎不是任何政治理論、經濟制度、社會改革、宗教信仰等所能代替的」。我以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義之一,其實正是這些永恆的感情與品德。「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那些最受我們喜愛的武俠,無論是任性瀟灑或英雄偉岸,總是不離此一「愛人」。林老師則提示我們,在武俠世界裡,武俠真正的出路或者歸宿,其中關鍵往往仍須回歸於「內在修養」;我又想到,「武學」的極意,無論如何必然不會是對外在力量的追求,而在於對內在的追求與超越。
儘管金庸的武俠世界中雖然有著許多傳統文化的資源,但書中人物並不樣板式的以某些教條為行事準則,而是如你我一般,在一個廣大的文化背景之中,以人性為基礎,際遇為脈絡,從而抉擇自己生命的方向。各人物栩栩如生的心路歷程與性格變化,當中細微曲折,隨著各人見解不同,體會也隨之不同,這無疑也是其迷人之處。《雪山飛狐》後記云:「胡斐這一刀劈或是不劈,在胡斐是一種抉擇,而每一位讀者,都可以憑著自己的個性,憑著各人對人性和這個世界的看法,作出不同的抉擇」。林老師也說,武俠世界,是一個追問與回答,尋找自我,以及尋找自我如何活著的過程。透過每一次不同階段的閱讀,我開始能夠理解黃容在《神雕》中的轉變,並同情岳不羣的苦衷與難處。對我而言,武俠世界的奧秘,正在於對人情世故以及愛人之心的啟發。在林老師的課堂上,我不僅收穫了許多新知,也得以藉機偷閒,重溫愉快多采的閱讀經驗。希望能再在林老師的引領下,繼續悠遊探索那迷人的武俠世界!
【公告事項】會員大會通知與選舉資格說明
文/秘書處
諸位學會同門大鑒:
學會創立已近七年,負責推展各項事務的第三屆理監事即將任滿,又到了準備交接再出發的時刻。承蒙大家熱心鼎力支持,如今學會方能稍有成績。我們繼承師志,弘揚夏學,任重而道遠,必須秉持堅忍不懈的精神,更需同心攜手,繼續前進。
謹訂於 11 月 4 日(週日)下午2時,假「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召開本會第四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此次大會將報告學會事務,播放 毓老師上課影片,並選舉新一屆理監事。
為籌辦會員大會及選舉活動,祕書處正在辦理核對年費繳交記錄(未繳納 107 年之年費者,依章程規定無法享有選舉權利;若有缺交,近期可親至書院或匯款補繳。有關選舉與被選舉資格請詳閱文末說明。)。為便於事前準備工作與大會現場作業,請盡量於會員大會之前繳交本年度(107)年費,亦歡迎親赴學會確認會籍資料。聯繫方式如下:
電話:02-3365-3181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7號4樓 A側 中華奉元學會
說明事項:
- 於今年 11 月 4 日(含)之前繳交本年度(107)年費之會員,即具有「第四屆理監事選舉」之投票資格。
- 於今年 9月 30日(含)之前繳交本年度(107)年費之會員,始具有「第四屆理監事選舉」之候選人資格。
- 如欲放棄「第四屆理監事選舉」之候選人資格,請於今年 10月 15日(含)之前以各種方式之書面資料傳給學會(臉書訊息、Line訊息、Email、紙本書面皆可,聲明書格式可參考附件)。
- 放棄候選人資格者之名單,將於標示於選票上。
奉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fongyuanacademy
Line帳號:fongyuanorg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電話:02-3365-3181
【公告事項】秋季課程
文/秘書處
【秋季課程宗旨】
秉承 毓老師「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 」之遺訓,開設夏學課程,堅持傳經與傳道並重的精神,以古書啟發今人智慧,活用經典,繼往開來。
報名:https://goo.gl/7LFSPD(亦歡迎現場報名)
★秋季課程簡介:
◆週二【論語】 9/11 ~ 11/27,週二晚上七點至九點,共 12講
讀古書的目的,在啟發今人的智慧。
奉元書院的一貫傳統,就是從四書入門,奠定夏學根基。
遵循毓老師「以經解經」的講學特色,傳承奉元精神。
《論語》是夫子論道之語、結論之語。深入《論語》的堂奧,方能體悟孔子在實踐過程當中,展現的生命智慧,與夏學思想的不朽價值。(詳見網頁)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tue-201809
◆週三【公觸類旁通,別開生面──易經帝王學探微】 9/5 ~ 10/3,週三晚上七點至九點,共 5講
戊戌年天下大動,朝鮮鑄劍為犁,趨向和解,中美貿易戰爆發,全球霸勢重新洗牌。兩岸三大政黨捭闔博弈,歷史將邁向某個終結點。亂世讀書習劍,所為何事?本次講座將以易經錯綜交互的卦爻結構,透析大國大黨的過去現在未來,共解屯、鼎、蒙、革、豐、渙、旅、節八個卦、四十八個爻的神明變化。歡迎有志者前來切磋分享。(詳見網頁)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wed1-201809
◆週三【公羊春秋——孔子教我們做個好領導】 10/17 ~ 12/19,週三晚上七點至九點,共 10講
孔子在《春秋》運用了極為精密深詳而系統化的筆法,借用魯國歷史,將他認為一位領導人值得追求的理想典範,應該避免的居心及行為,以實際的事件案例展現出來。在《春秋》中,我們可以發現孔子將宇宙中最珍貴的,也最能實現個人生命,促進組織永續發展的共通原則,巧妙地藉助文字、事件、言行,以「隱喻」、象徵的手法,提出了他一生的心得與智慧。(詳見網頁)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wed2-201809
◆週四【西洋近現代史】 9/6 ~ 12/27,週四晚上七點至九點,共 16講
近五百年來,西方逐漸脫離中古封建,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脫胎換骨,邁向現代。十九、二十世紀西方文明宰制世界,西式現代理念更成為所謂「普世價值」,和毓老師所提倡之夏學同異互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課程將討論近現代西方在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變革,及其對全球的影響,以作為思考中華文化未來的參照。(詳見網頁)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thu-201809
◆週五【三國教你判斷力】(臺大奉元社社課+讀書會) 9/28 ~ 12/28,週五晚上七點至九點,共 10講
你知道為什麼毛宗崗要說《三國演義》是「追比《麟經》(春秋)」呢?寫成《三國演義》這本史詩級巨作的作者,到底想說什麼?你知道三國第一猛將呂布,是怎麼從稱霸一方的諸侯,最後落得兵敗身死的下場嗎?陳宮曾是曹操的活命恩人,為何最後還是死在了曹操的手中?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那請一定要來聽一聽奉元社社課以及讀書會【三國教你判斷力】!
網址:https://fongyuan.org/ntufyclub-course-201809/
◆週六上午【走入易經的世界】9/8 ~ 12/15,週六上午十點至十二點,共 12講
王船山認為:「易卦卦名或取天化、或取人事、或兼二者而立名,『困』卦是專取象於人事,不是天道的有困,因為陰陽迭相進退,人、物有時因其性情見有困阻,這是因為時、位和才、情的錯綜,並非天有意來困人,只是當其時運的人志、道不與時、位相值,所以見困」。什麼是「困學」?「困卦」闡釋因應「困」的原則——處「困」與出「困」之道!(詳見網頁)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sat-am-201809
◆週六下午【老實寫字】9/8 ~ 12/15,週六下午三點至五點,共 12講
書法是門值得長時間接觸的藝術。作為文化象徵,飽含著人文與歷史的意義。
提筆臨摹寫字,是藉著面對碑碣法帖的機會,感受漢字的美感,並嘗試與古人交談,從中學習前人智慧。(詳見網頁)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sat-pm-201809
【公告事項】教師節緬懷毓老師紀念活動
文/秘書處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奉元書院將舉辦【教師節緬懷毓老師紀念活動】,歡迎各位同門、學長、學姊回來書院敘舊!現場備有簡單茶水,並會播放毓老師上課影片,重溫往日情誼!
【時間】9/28,週五下午三點至四點半
【地點】奉元書院(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二七七號四樓 A側,臺電大樓正對面,距捷運臺電大樓站二號出口步行約 五分鐘)
◆現場活動流程:
15:00 ~ 15:10 理事長致詞
15:10 ~ 16:10 播放毓老師上課影片(2016會員大會與2017會員大會)
16:10 ~ 16:30 自由交流
備註:播放之影片為去年(2017)十月會員大會與前年(2016)十月會員大會播放之毓老師講課影片。今年(2018)十一月初會員大會,將推出新影片,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