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7 已開課程

【週日】中國史專題講座

【講席】徐泓老師(主持)、黃麗生老師、李淑珍老師、黃兆強老師

【講師簡介】

徐泓教授,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講座教授、廈門大學終身講座教授、遼寧師大兼職教授、福建長泰龍人書院名譽院長、中國明代學會常務監事、《中國經濟史研究》編輯委員與輔仁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曾任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藝術史研究所創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客座研究員、閩南師大閩南文化研究院講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學歷史學講座教授兼人文學部創設學部部長及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署理院長、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創系主任、教務長及代理校長、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明代研究會理事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及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

黃麗生教授,臺灣海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教授,臺灣朱子學研究協會常務理事、鵝湖月刊社編輯委員。

李淑珍教授,臺北市立大學史地系教授,奉元書院毓老師門下弟子。

黃兆強教授,東吳大學文學院前院長、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

【課程介紹】

國史之纂述,是中國歷朝最重視的大政,故古有所謂「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之說。從上古始,就有大家修史,如《國語》、《左傳》、《國策》等,且各諸侯國亦有其史,孔子晚年返魯整理詮釋中國古代文化學術思想,據《魯史》而修《春秋》,其中有微言大義,而史籍遂亦具有「經常」之意義,孔子之《春秋》是經亦是史,寓經世濟民之常道於史事中。夫子修《春秋》,其意義在於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而使亂臣賊子懼。太史公修《史記》,就是承繼孔子春秋大義。自此之後,中國史的本質不再只是事實現象的描述而已,史固然是「變」,但其變中寓有「不變之常」。這就是中國史的特色,所以古來養士,乃是「經史子集」的君子之教,而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國史之教。

清儒章學誠有云「六經皆史」,其實倒過來說亦是,就是「史皆六經」,換言之,經史之教育是互補聯動的,如車之兩輪、人之兩臂,缺其一則不可。又,清今文學大家龔自珍說過「亡人之國,先亡其史。」的確,若是史記淪亡,則民族的道統和文化意識必隨之而喪失,中國史若亡,則必無中國人。

近二十多年來的臺灣,臺獨政權以高度媚日去中的臺獨史觀來推動中學的歷史教育,因此,鑄下臺灣青年既不知真臺灣史亦不知中國國史的雙重心盲。一旦臺灣人對於自己的歷史道統完全無知時,臺灣人也就不是中國人。

毓老師畢生傳續弘揚夏學,老師重視經史之教,《春秋》、《史記》、《通鑑》皆是老師講學弘道時的主要史籍,其用心就是欲令臺灣弟子們莫失去中國人的常道慧命。奉元開設「中國史專題講座」,由大師兄徐泓教授主持,並禮請三位史學方家前來開講具有本質性的中國史講題,願來聽講者,由此而能體悟中國史的本來面目和本來精神。

【時間】2017/07/02 ~ 09/17,週日上午十點至十二點,共 9 講(7/30、8/6 調至 9/10、9/17上課,8/27暫停一次)

【地點】奉元書院(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二七七號四樓 A側,臺電大樓正對面,距捷運臺電大樓站二號出口步行約 五分鐘)

【費用】公益課程,免費入場

【報名】https://goo.gl/Q3wrM5

中國史專題講座
日期
講師
講題
7/2
徐泓
明代的歷史地位
7/9
徐泓
清代在國史上的重要性
7/16
黃麗生
北亞草原民族與中國歷史發展
7/23
黃麗生
海洋文化視野下的中國歷史
7/30
改到 9/10
李淑珍
誰的歷史,什麼樣的國家?(一)
——錢穆與二十世紀中國歷史教育
8/6
改到 9/17
李淑珍
誰的歷史,什麼樣的國家?(二)
——錢穆與二十世紀港台歷史教育
8/13
黃兆強
文化 ‧ 閱讀 ‧ 朱子 ‧ 錢穆
8/20
黃兆強
徐復觀先生對皇權專制政治的批判
——以其論《史記》為例作說明
9/3
徐泓
明初政府主導的大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