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21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第90期

公元2021年6月7日 夏曆辛丑四月二十七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疫情雖嚴峻,木鐸聲不息文/編輯部
◼︎【奉元問學之一】
讀徐復觀先生論民主之心得之一兼論及於奉元夏學
文/潘朝陽
◼︎【奉元問學之二】毓老師講《繁露》的奉元與外王文/陳有志
◼︎【奉元問學之三】
由文字源流探究《道德經》中的「道」和「德」
文/陳明德
◼︎【奉元問學之四】
向大師致敬(三)——我上林明進老師的「論語」
文/顏宏如
◼︎【奉元問學之五】春季課程「漢字面面觀」心得文/錢威良
◼︎【公告事項】防疫措施公告(5/15~6/28)文/秘書處

奉元電子報 歷期文章目錄


【編輯小語】疫情雖嚴峻,木鐸聲不息

文/編輯部

端午佳節將至,炎炎夏日已來。本島疫情驟然升溫,全臺防疫警戒已提升至第三級,奉元學會秉持 毓老師強調的「時」與「勢」,因應疫情變化,春季課程全部改為線上授課,除原本的 YouTube 直播外,每堂課同時也會開放 Google Meet 視訊會議,學員可以線上即時向老師請益互動,希望藉此增加臨場感,讓在家學習一樣可以感到身歷其境!《莊子・秋水》:「孔子遊於匡,宋人圍之數匝,而弦歌不輟。」疫情雖然嚴峻,大家困守家中,但是講學不應中斷。拜現今網路技術之賜,讓夏學的傳播可以無遠弗屆!因疫情影響,原訂五月舉行的讀書會、論壇以及臺大奉元社社課、專題演講等活動,都將順延到七月之後在疫情許可的情況下補辦。敬請留意奉元書院的公告訊息!

本期電子報主題都與文字學相關。奧地利著名哲學家維根斯坦曾說:「語言文字是思維的邊界。」在西方拼音文字的文化語境中,自然有其道理,但中國的漢字屬於圖像文字,我們的祖先是從思維想像開始,具象為圖畫後再簡化成文字,維氏此說是否依然可以套用?還是漢字所承載的文化與思想,其實已非此說所能囿限呢?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想了解一個民族,必先從其文字開始。毓老師講學強調「一字一義」,從文字的來源與本義,探究古籍的精髓,正是想深入夏學最好的敲門磚!

你知道徐復觀先生對現代「民主政治」的看法是什麼嗎?你知道「春秋學」的「三世說」,怎麼對應到現今的社會嗎?請見:
讀徐復觀先生論民主之心得之一兼論及於奉元夏學

你知道嗎?你知道毓老師講「變一謂之元」是什麼意思嗎?歡迎閱讀:
毓老師講《繁露》的奉元與外王

你知道如何運用文字學的角度去探討《老子》中的關鍵字「道」與「德」嗎?請見:
由文字源流探究《道德經》中的「道」和「德」

你知道林明進老師五年「論語」課有何引人入勝之處嗎?請見:
向大師致敬(三)——我上林明進老師的「論語」

你知道什麼「同形異字」嗎?「同形異字」和「異體字」有何不同呢?請閱讀:
春季課程「漢字面面觀」心得

最後,編輯部亦誠摯地歡迎同門先進與各界同道友人,能夠共襄盛舉,提供個人無論是讀書、教學、工作、生活上的感懷,或是經典智慧應用的心得,在奉元電子報的園地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奉元問學之一】讀徐復觀先生論民主之心得之一兼論及於奉元夏學

文/潘朝陽

徐復觀先生對於民主政治的所謂「多數」,有其評斷。他說:

民主政治由多數所決定而須要統一的行為,乃是一種極被限定的行為,每個人大部分的行為,儘管有其若干共同趨向、並承認若干共同標準規約,可是這是由傳統、習慣、教育、文化等而來,並不是由政治的多數決定而來。(引自:1952年5月1日,徐復觀:〈儒家在修己與治人上的區別及其意義〉,收入《民主評論》,第六卷第十二期)

一國的政權取決於多數,通過「兩黨政治」(所謂「兩黨」,是指「執政黨」和「在野黨」的二分架構,不是指僅有兩個政黨。)的定期投票選舉,以多數來決選出「執政黨」,這點是「民主政治」的常識,只要在民主國家和社會中,大多數公民皆知。但徐先生進一步指出人之社會並不是單純從政治的「多數」或「少數」來規約限定的。他說出人的社會的軌範、規章、約定,是從一種「文明共同體」來的,也就是從那個社會或國家的人民或民族的傳統、習慣、教育、文化等文明項目共同整合而形成的一種典範,在儒家不謂之「政治」,而謂之「禮」。政治本身是外在的約束力,它的本性是「法」,就是以各層級的法律來施行推動一個國家的政治層次之性質的運行。

法的具體化為政治,有很多類型,傳統的君王專治政治亦有其法,在中國,那是從商鞅、申不害再到韓非的帝王統治術的幽深黑暗之法,亦可構建一個絕大多數的暴力政治。若不用法這個概念,而以「文化大革命」的長達十年之「造反有理,革命無罪」的全中國之無法無天之暴行而言,亦是以狂暴的多數來壓迫摧殘他們主觀認定的應該被批鬥、被革命的對象。另外的例子,又如二戰時代的德意志之納粹希特勒,其掀動蠱惑了很多日耳曼人來搞對外戰爭以及屠殺迫害猶太人,納粹造下的滔天巨罪,是政治上的多數決定而推動的,但它與德國的傳統文化、思想、習慣、教育所形成的日耳曼民族的人文共同體精神,不必具有邏輯性的、因果性的關係。

現代臺灣也實施所謂「民主政治」,但是以「美國形態底資本主義」的那一套政治制度為其學習效法的模式,而且,更關鍵之處是美國霸權為了它的稱霸於世界之帝國主義政策,在東亞,它是以很深刻幽暗的方式,以殖民主子的立場,干預導演控制東亞各國的所謂「民主政治」,臺灣,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的時期,臺灣民主的那種「多數」,其實是隨美帝意志而擺佈的此種壟斷宰制性的「多數」,它與臺灣人作為中國人的內在之中華文化、歷史、傳統、價值等沒有必然關係,譬如今之民進黨,它利用各種陰謀詭詐之道,以所謂投票選舉方式,取得多數,但就以此多數為暴力,而進行叛逆中華民國和中華文化的背叛國家、民族的大惡行。表面上看,它是民主政治,但它卻是專政獨裁地同步進行「叛國和建國」,叛國是背叛中國性的中華民國,建國是建立諂美媚日的「臺灣國」。

毓老師弘揚夏學,以中國之道的奧質和真文來因應今之華夏宜行之正路,同時也很早提出警世之語,要臺灣人不可搞臺獨,搞臺獨就是作漢奸,絕對不會善終。毓老師從孔子《春秋》大義觀照中國的道路,當然是返回華夏自己的「堯舜德治公天下」形態和內容的「民本-民主政治」,由此開出屬於中國自己的從「升平小康之治」而向上臻及「大同太平之治」。這條堂堂大路,大陸正在如此調適上遂,步步邁進之中,相對,臺灣卻高度迷失自我,多年下來,鄙棄孫中山先生遺教,背叛中華傳統文化道統,寧使自己墮落成為帝國主義殖民宰制下的「虛假民主政治」的無主體式之民粹主義的狀態,與廣大的還處於「半殖民主義半封建主義」(此用語源於陳映真先生)的第三世界之各國,無有不同,這類型國家,充斥於非亞東歐拉美等各洲。臺灣最近三十年來,已經一腳一腳陷入此中泥淖幾已不克自拔,何以如此?那就是臺灣的政治在背叛、鄙棄夏學真文之奧質,卻去東施效顰,拾人牙慧,而「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乞兒」,尾隨美帝,舔舐其臭而全然不知羞恥。如此之臺灣,正是粉飾以「外鑠的虛無化民主」之外衣,卻內中空洞無道統、無德操的勢將魚爛而亡的國度,就兩岸大局來看,大陸將向「小康世」的社會晉升,而臺灣卻因臺獨之背逆華夏正道,所以很急速地墜落為「據亂世」的社會。我們在臺灣,必須明白此地並無真正民主,而且中華道統和文化很快地在沈淪之中,正如同徐復觀先生指明的,「民主」不是簡單的多數和少數的數量決定的,我們的民主,是必須從中華的傳統、習慣、教育、文化等總體性而來,這就不是「美國形態底資本主義」之殖民霸權強迫的「外鑠式假性民主」,我們在臺灣,如果要弘揚發展民主,必須是遵循、傳播、教育臺灣人民以毓老師一甲子教導深耕的夏學,這就是「奉元之大義」,奉「夏學之元」來造就並護養華夏民主,它是從儒家《公羊春秋》、《尚書堯典》、《禮運大同》創造生生而來。在即將來到的中國大一統的大運會中,此大一統之道亦必須也一定是「奉元夏學」。

(本文作者為中華奉元學會常務理事)


【奉元問學之二】毓老師講《繁露》的奉元與外王

文/陳有志

疏淺恭讀  毓老師講《春秋繁露》「《春秋》變一謂之元」與「一元者,大始也」。  毓老彝訓遼闊,教益邃深,提示了兩點重要宏旨,為:「元是仁」與元是「乾坤之元」的體用。  毓老以「羣龍無首」,一面專意在「王者無外」,另一面專注在「法其生」的「人道之始」,直指《春秋》歸隱至微的仁體,以奉元為外王的大義。如此,一改清末公羊學的維新及革命說。這是  毓老進一步推展董仲舒的「變一為元」,清楚劃分出典憲法理的權力,與理性實踐的政治權利,兩者不同的含義。前者是在理解合理化原則的存在共識,後者在實踐理性作為生存權利的政治行動,並可及於合理性為理性的本質,所關涉正義權利超越任何行政及立法的權力。因此,指元為仁,是內聖即外王,權利政治是至情至誠的王外之學。

「變一謂之元」是董仲舒解釋《春秋》「春正月」,以「元」、「始」以承天地,繼五始為終始的改制。故《繁露》說:

《春秋》曰『王正月』,《傳》曰:『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以謂之王正月?曰:王者必受命而後王。⋯⋯所以明易姓,非繼人,通以己受之於天也。⋯⋯故謂之王正月也。

董仲舒「王正月」是後王受命的三世改制,不同公羊高、胡毋生及何休,所重假王法,以「文王」始命的「法其生」,及共主的大一統。故何休說:「謂文王也。文王,周始受命之王,天之所命,故上系天端。方陳受命制正月,故假以為王法。不言謚者,法其生,不法其死,與後王共之,人道之始也。

《禮記》說「君子念始」,精熟《公羊》的鄭玄指「念始猶生」。故後王為大始,也可說是「法其生」的人道大始。這是公羊學宗解《春秋》的奧區,是中國政治思想最重要的遺產。《繁露》主張「改正之義,奉元而起」,端緒在〈仁義法〉以愛人在正己,說「《春秋》之所治,人與我也。⋯⋯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這是將人道及王道,併為一體,作為政治基石。因此,「屬萬物於一而繫之元」的禮法制度,改制是政教,仁義法重在法義。所以,《繁露》主「《春秋》之法,以人隨君,以君隨天。」及「我不自正,雖能正人,弗予為義」。這樣《繁露》指「大居正」及「化大行」的大義,仁義法最終目的是「正人」。如此,仁義分治為治身與治人,只成了世及制及兩層權利的小康世。故劉向讚董仲舒「有王佐之材」,「法其生」的人道,狹義王法的治道,雖保留王道,但不在彰著王道的政道。

因此,  毓老解說《繁露》「變一謂之元」,首先根據的是鍾淵映《歷代建元考》及葉維庚《紀元通考》,賡續《尚書》〈舜典〉的「紀元日」與〈伊訓〉的「元祀」,稱改制變號在「春秋書元年,人君之元,即乾坤之元也。元即仁也,仁,人心也。」(《毓老師講春秋繁露》,477 頁)。這是,  毓老釐整〈仁義法〉的分治,重在以元為仁的體用,回歸純正的仁義王道。而  毓老另閎廓「一元大始」,指出「王正月」為改正之義的奉元,是在「始於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愛新覺羅毓鋆先生札記選集》,379 頁 )。所以,兩者並行,追旨《公羊傳》「君子之始年」,蘊藉並嚴正在「春者,生也。示其不息,故曰:『生生』」為義法(仝上,393 頁 )。如此可知陰陽為氣,只是顯象的考意觀指,當應返回乾坤體用,在義理智元,成為行動的實踐,才真正知解「變一為元」的終始大義。這也是  毓老重「顯而隱」,具足「一、元、原」,嚼知其旨的三層含義,可追究三世的大一統。

其次,紀元如果是以乾坤為元,那麼治道意義,就如董仲舒〈對膠西王越大春不得為仁〉的「仲尼之門,五尺童子,言羞稱五伯」,為「因其國以容天下」,本義也應該回到鄭玄說:「乾德而在人道,君子之象。」,亦是朱子《周易本義》的「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於此,故於時為春,於人則為仁,而眾善之長也。」因為,體元的繼志者,作為眾善長者,指的只能是「約而為泰」的士君子。不會是紀元日,人君為「眾首為元」設說的仁心。因而,  毓老說:

「人君之元」,就是乾坤之元,《易經》說:「大哉乾元,至哉坤元」,就因為一個「至」字,證明乾坤是一個元,一個體。乾元坤元是一個體的,乾元有多大,坤元就達到那個大。《春秋》和《大易》相表裏,《春秋》也講元,元即仁也。《大易》由隱之顯,隱就是微,元者氣也,看不見。顯就是明,化生萬物,看到了。《春秋》則由顯之隱,由人之道達於天之道。到最後,人與天地合其德。元就是仁,就是體,仁就是元的用。

以及

一個人想與天元,必須能有羣德,不能容就不是君子。(《毓老師講春秋繁露》,477 、482 頁 )

「羣龍之德」的眾多眾首,是以元為實體的個體。

最終,元體仁用才是《春秋》真正「王正月」的「一元大始」,隱微顯明在天民天命。正此,也就是  毓老所說的「接著講」,循序熊十力先生以羣龍無首為微言,體用不二消解天帝,主張「外王學之無君,本於內聖學之無神」,發揮成「王者無外」的外王。《春秋》以「春正月」為大始,就是即事大義旨在微言,《春秋》以顯而隱之,元者氣在顯微。這是董仲董《繁露》〈玉英〉說的「不可以然之域」者,或是異事同心的詭辭的「詭其實以有避」或「詭其處而逆其理」,也是熊十力先生指《中庸》的「語小」,以「為仁由己」的隱微智元。因此,「顯而隱」是體用不二,「乾力加坤」加力的顯微。因此,紀元日為始時,最終目的在具有乾元坤元,可充實為實體者。

「一、元、原」三層義的旨趣,將「變一為元」的煥乎始盛,蛻變為「元就是仁,就是體,仁就是元的用」。再次重申承天地為終始的體仁用仁,指向政治的大同世,事屬實體政治的平等及責任,是一體化的政治實踐。所以,實踐不是空言,而是「述而不作」,是「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元體仁用的「重政」一反「受命之君,天之所大顯」的改制,成了受命的天民。顯見在「為仁由己」的「克己復禮」,其慎微在「德輶如毛」。如此,「顯而隱」是純粹的外王學。所以,  毓老說:

《春秋》之道,終於大一統,用在撥亂反正。始於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其方也,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不務乎其外,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則羣龍之德可現。何需首乎?大一統之境至矣。豈揚之真義而不明於千古乎?(《札記選集》,379 頁)

《春秋》隱微中的「羣龍之德」,定見決志在「變一為元」,就也是《繁露》〈天道無二〉的「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兩起,故謂之一。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陰與陽,相反之物也。」意義與〈二端〉的「《春秋》至意有二端,不本二端之所從起,亦未可與論異也,小大微著之分也。」不兩起,故只有微分為小大,相反以相成的變徵。

毓老所以借重熊十力先生,解說「不兩起」的相反之物,重要而湛然的義理,就在:

這就是「反者道之動」。陰陽不是兩個東西,是一體的兩面,物極必反,極了就回來了。不能說是兩個同時起來。熊十力批評王船山的「乾坤並建」,就是這個原因。乾坤不是並建的,而是相反之物。道動了才有生機,才生生不息。它是一,不是兩個東西,是一個東西的陰面陽面。這是天之行也。簡單來說,一而不二,《中庸》特別強調,不能二其志,不二其志,才能生生不息。一而不二,就是「惟精惟一」。一,誠也,也就是天之道。(《毓老師講春秋繁露》,411 頁)

以一為誠,語小精微,可顯可隱,因實體是體用不二。顯隱微言的自正,君子中行在「一元大始」的可大可小。「王正月」的春正,只有即正為位,每一時一刻都是「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道動生機,生生不息,才有可法的「法其生」,人道平等無礙,才有普遍普世的大同。

因此,元體仁用的即體即用,不是船山兩端一致及乾坤並建。乾坤並建為陰陽兩端,暗示一種絪縕產生陰陽之間的交融,不是虛實為一。虛實為一,是「顯而隱」。一體兩面的陰陽,沒有間距,只有顯隱的強度。所以,  毓老才會點出「其方也,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不務乎其外,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元體、性體及心體為一,變在顯隱,是《中庸》自誠明與自明誠,為一的至誠。素位「不求於人」,體仁在「乾力加坤」的強度,反身自誠是「王者無外」的實踐。故《繁露》及《公羊》重微言,不是船山《春秋》視世代嬗變的時勢世論,特重二伯事變的大義。也就是說,船山作為歷史哲學的觀點,是不可取代政治哲學。尤其,指更深層意義上的個體政治。這是,  毓老說,為何要讀《繁露》?《繁露》又以什麼,為首要?

因奉元改正之說,本於董仲舒〈玉英〉「一元者,大始也」及〈重政〉「《春秋》變一謂之元」。〈玉英〉及〈重政〉,最可用來辨別歷史哲學與政治哲學的不同。《史記》指「唯董仲舒名為明於春秋,其傳公羊氏也。」董仲舒以變一為元,解《春秋》「王正月」,以「況」及「差」說明微言大義,明三世的大一統,在改制的變元。這裏,不但不同胡毋生及何休的類例,就是《史記》也說「公孫弘治春秋,不如仲舒也」。又《漢書》稱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陰陽,為儒者宗」,劉向讚董仲舒「有王佐之材」。因此,治《春秋》,必須通知《繁露》,而《繁露》兩個眼目,就在〈玉英〉與〈重政〉。故,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將〈重政〉併入〈玉英〉,成為一章。  毓老講《繁露》,是以《春秋繁露義證》為底本,兩章各有講解,重心不同。然就「一、元、原、終始」的分解,由「一」到「元」、「原」為終始體用,脈絡十分清楚。  毓老以此三個階段,可以暢洽三世說。在據亂世,小康及大同,知審「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可知悉什麼是先後顯旨,什麼是詳備成文。

《繁露》精華在〈玉英〉「一元大始」,是重政的自正。因為「《春秋》之道,博而要,詳而反一也。」博要而反一,指的是「變一為元」。〈玉英〉「變一為元」,以《春秋》比類推究,概舉七事,解釋「王正月」,為何是「元」?也就是孟子說的「《春秋》是天子之事也。」也是〈俞序〉「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以為見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為王心王道,在《春秋》就是博要的筆法,筆法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政治立典章,為萬世開太平。全體見在「書」、「不及經」的不書、「危」、「諱」、「經變」、「不可不兩省」、「不可以然之域」、「可以然之域」、「詭辭」等,指亂治以「況」為大義,微言在「反一」為「顯而隱」,指明所以「變一為元」。故知,《春秋》「王正月」,不是紀元日的元祀,而是奉元的王道。董仲舒〈玉英〉七事,賅洽詳備,略列如下:

1、《春秋》「危之」。關於五始的「公即位」,解釋宋繆(穆)公,吳王僚,衛侯晉(宣公),齊桓公,魯桓公等,非其位的「危之」及「弗危」,以示「凡人有憂而不知憂者凶,有憂而深憂之者吉」。

2、《春秋》「諱大惡」。魯隱公「觀魚於棠」的私利敗德,明示動機,為「大惡而書」的書小見大。

3、《春秋》的「經禮」與「變禮」。透過「辭窮無稱」、「理百物,辨品類,別嫌微」,而「達於常或達於變」的權衡。尤其,「別嫌微」在「經變」,能知輕便,以行權變。

4、《春秋》「不可不兩省」。別「所善,善也」及「所不善,亦不善也」,透過「隱不言立,桓不言王」,不書「公即位」及「不書王」,能詳情意向及意志,才能審慎從善可能是偽善,似是不善其中有其真善,所謂「惡似而非者」。

1至4,是《春秋》的大義,所說是「加乎王心」,以「況」為概,4才是真能博深切明的屬辭比事。

5、《春秋》「宋督弒其君與夷」,不記「莊公馮殺之」。關係「不可及於經」的要義。《繁露》釋《春秋》的微言,在「讓者《春秋》之所善」及「為賢者諱」為大始,舉《論語》〈里仁〉「苟誌(志)於仁,無惡」為證,示《春秋》「行事之深切著明」。由此,董仲舒深解仁義為始,精闢可知。

6、《春秋》「莒人滅鄶」。知「可以然之域」的貞節小德,與「諸侯在不可以然之域者,謂之大德」。以德無逾閒為正經,證明道心敷章,能秋毫以明鑑,也可高瞻而遠矚。

7、《春秋》「詭其辭,以與紀季。所以詭之不同,其實一也」。關於,目夷、祭仲、晉荀、曼姑等人,為「四臣事異而同心,其義一也⋯⋯事雖相反,所為同」。釋示《春秋》「詭其實以有避」,相詭背離的記事,顯異為同的事理,是《春秋》最深刻義理至道,唯董仲舒能致知其中精微教學。

5至7,「不可以然之域」、「可以然之域」,以及異事同心的詭辭的「詭其實以有避」或「詭其處而逆其理」,是《春秋》曲隱的微言,知「撥亂反正」之始,在體仁行義,所以「《春秋》之道,博而要,詳而反一也。」反一在變一為元,明著詭亂能慮思通敏,能章義褒美。

故《繁露・王道》說:「孔子明得失,差貴賤,反王道之本。譏天王以致太平。刺惡譏微,不遣小大,善無細而不舉,惡無細而不去,進善(根據蘇輿校本改正,舊本原作「義」字)誅惡,絕諸本而已矣。」「差貴賤」及「不遣小大」的「進善誅惡」,大始顯微在平等的權利,才能絕斷一切亂治的根源。也是〈度制〉指「眾人之情,見亂之所從生,制人道而差上下也。」屬辭比事,不只是以「況」為概,更因精義在微言,才能深化自然生成的自然權利。所以,見亂從生的眾人之情,就是「仁」,也是反一變元,是眾人的每個個體,應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仁由己的愛人。潛在自然力量中的普遍權利原理,為仁者愛人,沒有可以然,與可然。「差貴賤」只有必然,這是孔子說「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的行王道。

董仲舒改制是「譏天王以致太平」,制度為本質,只達「齊一變,至於魯」的世及的小康世。這是歷史的限制,《繁露》「變一為元」,沒有設限在小康,仁義法也不致使孔子之道不明。若後人不夠努力,不能精進,才是《春秋》微言,永遠晦昧。這就是  毓老以麵團為譬喻(仝上,482 頁),意義曲折小微,但明指出來「不求於人」的素位,確能晉為元體仁用的堂奧。其中的深意,就在發伏闡幽,點簡自因及自發的要義。自因是一切自覺自為的行動,不是由結果所設想,而是就存在本身作為原因。「王者無外」的深刻性,體現在整體的生成及成長的意義。如此,更能理解  毓老說

變一為元。因為「一」不行,「一」就有始終。「元」就永遠不息,終而又始。⋯⋯元這麼重要,《春秋》就得變一為元了。「一」是普普通通的一件事,變一為元,那就不得了了。所以說「《春秋》者,天子之事也。」故能隨天地終始。⋯⋯天子不是一個,因為「人人皆可以為堯舜」,我們都是天民⋯⋯你的行為就是天行,也叫中行。(仝上,110 頁 )

「一」只是一件事,描述一件事也只是歷史,或是經驗,但其中總會有一個「撮以為一」的大義,成為「進善誅惡」的大始。正反相成的自因,總是一體的兩面,可學而時習,可比類推究,也可自知自覺。

這是為什麼  毓老會說:

把《春秋》的原樣拿來,就是魯國的曆史,孔子怎麼辦呢?「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其義則丘竊取之矣!」( 仝上,111 頁)

歷史是理解政治的手段,不是最終極的目的。這樣,才能理解董仲舒「變一為元」,保留了微言大義。〈玉英〉主七事,切要《春秋》的書法,完整在董仲舒指出「況、詭、差」,與「一、元、原」相為兼解。這也是〈玉英〉指「器制」是「器從名,地從主人之謂制。權之端焉,不可不察也。」這是政治權力為端始,不是最終平等意義上的自然權利。史事義理涵蓄在精微詭辭的微言中,知「顯而隱」,就必須透過《繁露》,才能由「魯一變,至於道」,可以超然陰陽氣運與數象,歸返乾坤智元。知「況」與「詭」,以「差」為終始,就能近取譬,自立在「仁之方也已」。政治目的只在實踐,改制退隱為受命天民,由顯而隱為微言自正,這是公羊學再次的復興,也就是外王學再度的顯揚。正此,是  毓老講《繁露》,以「況」、「詭」知體用智,以「差」為實踐的奉元教誨。


【奉元問學之三】由文字源流探究《道德經》中的「道」和「德」

文/陳明德

編按:本文作者為中華奉元學會理事、加州州立大學教授。全文從文字的發展與演變,探討道德經當中「道」與「德」的含義,頗有可讀性,本刊特別徵求陳老師同意轉載,以饗讀者。

《老子》一書約五千言,共 81 章,分上下兩篇。上篇共 37 章,又稱道篇,其首章曰「道可道,非常道⋯⋯」;下篇共 44 章,又稱德篇,德篇首章(第 38 章)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道」字出現在 38 章中,共有 77 次;「德」字出現在 17 章中,共有 45 次。故知「道」和「德」是《老子》中重要的觀念,故《老子》一書又稱之為《道德經》,研究老子的道家思想可從「道」和「德」這二個關鍵字入手。

經典中字詞之意義可從經文上下文義去梳理,並透過注疏去解讀。《老子》去古未遠,我們若能從文字源流入手,上求造字形意之本及其引伸之義,或許更能理解《老子》中之深義。漢字創造之初,先依「象形」和「指事」之法為「文」,表達較具體之物與事。後來因社會進化,所以思想日趨複雜,故以「會意」和「形聲」之法組合「文」而成「字」[1],以表達較抽象之事理和概念。下面將由文字之源流,探究「道」和「德」字形和字義之演化,遙想當年造字者如何由具象之構件組成為字,因而衍生出抽象的概念。如此研究文字學,是一種很好的抽象思維訓練。

德,徝是德之初文,甲骨文作 ,會意正直而行。直,甲骨文作,有目視懸錘以取垂直於地面的直線之貌,是走在十字路口,睜大眼睛向前方大道直直看去,有正直而行之義。

小篆直作,是由「十目𠃊」組成,在甲骨文的「丨」加了「一」,而成了十字,「|」表向前、向上,「一」表公平,「𠃊」是個直角,直視(目)而前行。ㄔ,是一小步一小步的走,意謂厚德載物的德是要一點一滴累積而成,所以老子曰:「早服謂之重積德」,作事一開始就要好好準備謀劃,步步為營,累積其政績。德字構件中的「目」,代表德是看得到的正直行為和加惠於人的德行。

金文德則加上了心的構件而作德,有內得於己心,外得於民意(心)之義。「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有直方之德才能大。施政做事,要看清目標,正直公平,做出人民能看得到、感受得到政績。

《說文》中將德省去ㄔ偏旁的悳,視其為德之本字,釋其義曰:「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直心乃修德的道場,而治世、修行在乎心行相依,故德字成為後來的通用字。

《論語・為政》第一章孔子就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2]」提出「德」在施政上的重要性。教導我們要以身作則、公平正直而為部屬、人民效法,故政令教化可順利推行。為政要有什麼德呢?要以坤卦六二爻「直方大」的修為做到乾卦九二「見龍在田」的「德施普」也。坤卦〈文言〉解釋六二爻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3]」以正中守常之言行、誠信之心、改善社會、施惠大眾為成德的行為,這行為是老百姓能得到、看到的。

道字,《說文》:「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達謂之道。」是指人車所行走的道路。辵的甲骨文作,以足趾代表足,是十字路口,表示走在通達各地的道路上。首可以代表用頭腦去想,決定在道路上的目標和達成目標的方法與途徑。所以道的引伸義可代表事物的規律,或是行事的道理、方法、乃至指導行事的思維(見附錄一)。根據《爾雅》[4],首又代表事物之始,所以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將道視為化生成萬物之元(源頭)。道生一,一則有形、有數,為可見者,故以德成之。

從有形的道路,到抽象的道理方法,再引伸為玄之又玄的道字,道字一字多義,由有形之本義到無形的引伸義,正符合了文字創造和使用的歷程,也代表了中國人思維中「道器不二」、形上形下合一的特性[5],因有形之器可以悟道之妙,依無形之道可知用器之方。

《老子》在「道」和「德」同時出現的共有 8 章,但「道德」一詞則從未連用過,然而其中有「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失道而後德」等句已將道與德聯繫在一起。《老子》第51章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老子認為道生而德蓄,故道在德先,若能有所成德而不居功,乃謂之玄德,則近道矣。

道字的辵部和德字的彳部,皆有「行」義。道是知行合一,德是行直而有得於己心和人心。《尚書‧洪範》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將道路化為治道,用王道來形容治國理政的理想境界,用大中至正、公平無偏陂的標準要求當政者,這正合「德」字之義。《尚書・洪範》曰:「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將德視為治理的手段(見附錄二),道德二義,至此已做出了完美的結合,後來道家的《莊子》和儒家的《荀子》、《禮記》中已常出現「道德」一詞。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玄之又玄,生成萬物的原動力,是眾妙所從出之門,然不可說、不可名,所以《老子》第一章開宗明義便揭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王弼注:「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這是指用言語文字表達出來的道理,都不是歷久彌新的常道。然而《老子》一書81章中共有38章都出現過「道」字,可見老子在其書中不斷地嘗試用不同的觀點來形容、解釋什麼是道。

宋朝陳淳從儒家的觀點解釋「道」與「德」:

道,猶路也。當初命此字,是從路上起意。人所通行方謂之路,一人獨行不得謂之路。道之大綱,只是日用間、人倫事物,所當行之理。眾人所共由底方謂之道。大概須是就日用人事上說,方見得人所通行底意親切。[6]

陳淳解釋「德」時也把「道」拿出來比較:「道是天地間本然之道,不是因人做工夫處論。德便是就人做工夫處論。德,是行是道而實有得於吾心者,故謂之德。」老子不也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可見儒家道家,皆強調道德是要「行」出來,非言說而已。

然而《老子》言「道」與「德」皆涉抽象之玄理,玄之又玄,一般人不知如何運用。透過解析「道」與「德」這二個字甲骨文、金文、或小篆的字形中具象的構件,使我們再看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就能產生豐富的聯想,了解其抽象之義和其孳乳蘊育之思想,因而啟發我們如何將「道」和「德」實踐出來,這正是研究文字學的樂趣和價值之所在。

附錄一:「道」字之義

「道」字在《老子》第一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中,就出現了三次。老子常喜歡玩文字遊戲(例如「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以啟讀者之遐思。漢字大都是一字數義,「道」字亦有多義[7],試釋其字義如下:

  1. 道路:四通八達的道路,《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
  2. 引導:通「導」字,《楚辭・離騷》:「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管子・牧民》:「道民之門,在上之所先。」
  3. 道理:《廣韻》:「理也,眾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可視為前二義之引申義。
  4. 言說:《正韻》:「言也。」《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如「能說善道」。「道可道」的第二個「道」字,即是此義。
  5. 本體、常道:指宇宙的本體及其規律,抽象層次最高。《尚書・大禹謨》:「道心惟微」。以心為得道之入手處,故謂之「道心」。「道可道」的第一個「道」字,即是此義。
  6. 方法、技術:《商君書》:「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俗話說的「門道」、「道道」皆有此意。
  7. 治理:通「導」字,如《論語》:「道千乘之國」。

附錄二:張居正《書經直解》對《尚書・洪範》三德的解讀

【原文】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強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沈潛剛克,高明柔克。

【直解】

克字,解做治字。友,是順。燮,是和。

箕子說:洛書第六疇,叫做乂用三德。蓋王者以身建極,雖由一理,以德治世,約有三端:

其一是正直之德。蓋中正而無偏邪,直道而無私曲,無思無為,垂拱而治,乃上德也,故居第一。

其二是剛克之德。政尚嚴明,教先振作,謂之剛克,君德以剛為主,乃聖人所以宰制羣動而齊一海內者也,故居第二。

其三是柔克之德。政尚寬容,教先委曲,謂之柔克,以柔道理天下,亦聖人維世作人不可廢者也,故居第三。

夫三德之目如此,然其用則各因乎宜。若天下太平治安,人心風俗都好,這叫做平康之世,我則以正直之德治之,雖有政教之施,而無剛柔之用,與天下相安於無為,治之上也。但人之習俗氣稟,每有不齊,而我之政教寬嚴,亦異其用,於是有正治之者焉,有反治之者焉。

若遇著強梗不順的人,則利用剛以治之,振之以威,加之以法,使之有所畏而不為惡;若是和柔委順的人,則可用柔以治之,錫之以福,施之以恩,使之有所勸而為善。斯二者以剛克剛,以柔克柔,所謂正治者也。

又有資稟沈深潛退,過於柔者,則激勵而進之,柔而濟之以剛,使之有所企而思及;有高亢明爽,過於剛者,則裁抑而退之,剛而濟之以柔,使之有所俯而思就。斯二者以剛克柔,以柔克剛,所謂反治者也。然其為用雖有剛柔之異,治法雖有正反之殊,要不過矯其偏,去其藪,以同歸於平康正直而已。

——————————

[1] 許慎,〈《說文解字》敘〉中對文和字分別如下:「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2] 邢昺疏曰:「為政之善,莫若以德。德者,得也。物得以生,謂之德。淳德不散,無為化清,則政善矣。」以得訓德乃音訓。「德者得也」的說法,早已見於《管子・心術上》和《禮記・樂記》。

[3] 坤卦〈文言〉解釋這正合乎《帛書易・要》中記載,孔子老來研究《易經》曾說「我觀其德義耳也」的取向。

[4] 《爾雅・釋詁》:「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

[5] 《易經・繫辭傳》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6] 陳淳,《北溪字義》。

[7] 參見《康熙字典》「道」字:
http://www.zdic.net/z/25/kx/9053.htm


【奉元問學之四】向大師致敬(三)——我上林明進老師的「論語」

文/顏宏如

編按:林明進老師的五年「論語」課於去年(2020)12 月底畫下圓滿句點。課程結束後,許多長期聽課的學員與師友都紛紛發表心得感想,紀念在林老師課堂中的感動,誠可謂「餘音繞樑,三月不絕⋯⋯」(友善連結:最後一堂側記)。本文轉載自林明進老師 2021-01-14 的臉書貼文,文中轉載「論語」課五年全勤的學員顏宏如學姊於一月初(2021-01-06)發表於臉書上的聽課心得,字裡行間充滿趣味,心得感想亦頗有見地。顏學姊會撰寫一系列心得文章,本文為該系列的第三篇(友善連結:第二篇心得)。為求「弦歌不輟」,本刊特別徵得顏學姊同意陸續轉載,以饗讀者!

【寫在前面】

(林明進老師)

長白又一村

建中一叟 2021-01-14

有一天,毓老師説民國 36年來臺灣之後,我就專心為教育發想,究竟能為臺灣這一塊土地做些什麼?留下些什麼?什麼都不想了!「長白又一村」,政治那一村過去了,敎育這一村來了。從天德黌舍到奉元書院,我在這屋子講了四十年,「守」的就是「潛龍勿用」這一爻。

知道什麼叫做「守」嗎?毓老師說:「去翻大易繫辭傳吧⋯⋯」

【正文】

2021.01.06 ()【向大師致敬:(3)

高中時期對《論語》的諸多負面情緒,應該也是很多人過不去的坎,譬如,「假道學」與「惺惺作態」就是普羅大眾對儒家思想的誤解。但其實老師第一期課程就開宗明義告訴我們:真實的儒學既貼近生活,又服膺人性。我們所熟知一些八股迂腐的忠君思想,全拜漢儒所賜:漢朝以後,為了統攝天下,發展出一套 「天地君親師」的層級,悄悄對讀書人進行思想改造,將儒學變成是政治統治的一部份。其實真正的儒學,極講究親族之間的連結,就算是捨身取義,也是為國家民族的大忠大義,斷然不是為了某一家、某一姓、某一王朝的君王,就可以隨便捐軀。

又,講到人性,在《子路篇》有個很有意思的公案。話說有個叫葉公的人問孔子,說家鄉有個人,父親偷了羊,兒子就大義滅親的去鄉里告發,葉公想請問孔子對此事的看法。原以為孔子會稱許,沒想到他的回覆竟是:「父子之間會相互隱瞞,這才是有人性的人會做的事!」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同樣的話題,也有人問孟子:「舜是天子,皋陶擔任法官,在這個情況下,如果舜的父親瞽叟殺了人,該怎麼辦呢?」孟子說:「為了成全皋陶的正當執法,只有把他逮捕了。」但是更勁爆的還在後頭。孟子接著又說:「我想舜會放棄天子之位,就像丟棄一雙破鞋一樣。然後他會偷偷帶著父親頭也不回的逃走,躲避到荒遠的海濱,一輩子在那裏兒侍奉父親,歲月靜好直到忘了自己曾是九五之尊。」

第一次聽到老師這樣詮釋,我驚呆了,沒想到從孔子口裏會說出這麼直白的話!要是換作我,鐵定會為了維繫自己的偶像地位,在人前講一堆假掰的「鬼話」,但顯然孔子並沒有做出違心之論。

雖然乍看與現代的法律觀扞格不入,然而,就人性的角度,父子之間血濃於水的親情至性,不是更勝於後天的律法嗎?所以舜縱然在形式上必須得圓滿律法的完整人民的眼睛雪亮),但私底下還是不得不順從內心的親情牽引。這份愛是如此深切,以至於他可以為此放棄帝王之位。

這是幾年前上過的課,到現在我還印象深刻。如果情理法缺一不可,當我們在生命中定奪是非對錯的時候,是不是有機會去考慮現實的難處呢?法理之外,我們是否需要更有溫度的配套?

反思過去我都覺得自己很精進,儀軌教條守得好,應該是很容易上天堂的那種人。但隨著歲月流逝,慢慢發現,如果我沒有辦法守好自己的心,經常為了人事糾結或煎熬,根本哪裏也去不了。反倒像夫君,雖然沒辦法持守什麼戒條(看起來不太長進),但是心寬念純,遇到事情簡單反應,無憂無慮,當下就是天堂。所以,法教條)與情人性)孰重?我想,直心就是道場!

待續

第四篇心得

#非寫不可 #不寫對不起自己
#我非得記下這五年來的聽課心得
#曾蒙國寶級大師親炙此生無憾

▲顏宏如學姊聽林明進老師「論語」的上課筆記。

【奉元問學之五】春季課程「漢字面面觀」心得

文/錢威良

編按:中華文化流傳千年。從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到今日我們通用的漢字,無不透漏了我們人類歷史的發展,從結繩記事到符號的陰陽畫卦,又或者是符號意義的象形以及指事文字,再到比較抽象的會意、形聲、轉注、以及假借,都是古代先賢們透過文字,歷經千年所要傳達的訊息。光是一個文字就能夠與古人對話,而這也包含在毓太老師的夏學奧旨之中­——「一字一義」。此次特邀學員錢威良撰寫課程心得,以嚮讀者。

【正文】

本心得報告取自王初慶老師第十講課程內容,旨在講解「同形異字」與「異體字」兩者之間的差異與關係。首先,王老師的老師戴靜山先生提出「同形異字」與「異形同字」的觀點,開啟《說文》學的新視野。而王老師承先啟後也有老師自己的學裏跟脈絡。王老師認為「同形異字」與「異體字」乃一體兩面,相互為用。

以「椹」、「碪」、「砧」、「葚」為例,以下節錄王老師的課堂講義P.7:

  1. 異音異義的「同形異字」:搗衣石之「椹」(音「ㄓㄣ」)與桑樹的果實之「椹」(音「ㄕㄣˋ」)。
  2. 異音異義的「同形異字」:搗衣石之「碪」(音「ㄓㄣ」)與表示巖崖下方之「碪」(音「ㄎㄢˋ」)。
  3. 從異體字之觀點,搗衣石作「砧」、「碪」、「椹」數形,《玉篇.石部》:「碪,知林切,擣石。砧,同上。」

說明:「砧/碪」乃形聲字更換聲符之異體,「碪/椹」則係形聲字因材質之異更換形符之異體。而「椹」作桑樹的果實義時,又作「葚」,乃更換形符之異體字。

▲「同形異字」與「異體字」互為因果,當就形、音、義三端彼此觀照,方能正本清源。

可以知道「同形異字」與「異體字」互為因果、相表裏,類似化學中的同分異構物(Isomer)與同素異形體(Allotropy)之關係。同分異構物就像是中國文字學的「異體字」;「同素異形體」則像是中國文字學的「同形異字」。同分異構物是相同元素組成的化學結構不同,體現出的結構、性質也就不同。如:有機化合物中的甲醚與乙醇,分子式都是 C2H6O,但是從示性式可以看出分別,一個是 CH3OCH3 一個是 C2H5OH。功用自然也不同,甲醚是麻醉劑,而乙醇則可以用來做出好吃的薑母鴨呢!同素異形體是相同元素,但組成的型態不同,如:碳元素可以變成黑色沒有人要的石墨,卻也可以形成大家搶著要的鑽石。而中國文字學又可以形、音、義加以追本溯源,猶如化學結構中的苯環一樣,原子與原子之間相互共振互為一體。

王老師歸納同形異字成因有七:

一、同形異字有因各字讀音相近而借用一字,混而不別者;又有因偏旁相似而混作一字者(假借字)。如「淨/瀞/㵾」。

二、同形異字有因文字之歸併而將兩個形義皆異而音同音近者合為一字者如「商/𧶜」,「周/𠣘」。

三、同形異字有因義近而混作一字者,如「洗/洒/灑」。

四、同形異字有因形似而混作一字者,如「喦/嵒」,「錫/鍚」。

五、同形異字有因新造字與原有字形同而導致者。例如「鍶」、「鏑」、「磷」。

六、同形異字有因語言之擴充,以其初形兼表若干擴充後之新概念者。如「屮」兼表「ㄔㄜˋ(屮)/ㄘㄠˇ(艸)」,「享」兼表「ㄒㄧㄤˇ(享)/ㄆㄥ(烹)/ㄏㄥ(亨)」。

七、同形異字有因官方之文字整理而導致者:如標準字整併介詞之「於/于」;大陸簡化字整併「舍/捨」,「曲/麯」,「面/麵」,「后/後」,「谷/榖」等。

▲王初慶老師以自己的心法歸類同形異字之成因,希望大家對文字有更深一層認識。

漢字博大精深,王老師希望藉由十講以來的課程,對於文字學,能帶給學員更專業、更深入的討論跟認識。並且別開生面以此為契機,引起學員們對於文字研究的迷人與熱忱,不論是學術中探討的文字發展脈絡、日常生活溝通工具、書法文字藝術的美、造字對人們生活中的啟發,無不體現出中國文字東方迷人文化之處,亦是提醒我們後輩在學習西方的字母之餘,不忘回頭欣賞我們千年文化流傳的美麗文字。

▲中國文字之美為人類的東方歷史增添一層神祕色彩,無不讓人為之傾倒流連。(圖片來源:pexels.com)

—全文完—


【公告事項】防疫措施公告(5/15~6/28)

文/秘書處

為因應最近疫情升溫並配合全臺防疫警戒升至第三級(5/15-6/28),期間內之讀書會與論壇等活動都將順延到 6/28 之後,日期另行通知。此期間內之春季課程全部改成「直播授課」,書院現場暫不開放學員入場。如您已報名課程但未加入年繳會員者,請聯繫工作人員幫您暫時轉成線上聽課。6/14 以後之活動、課程,將依政府防疫措施做調整,敬請隨時留意奉元書院網站、Line 或臉書。防疫期間,祝大家平安健康!

★ 5/15-6/28 異動列表 ★

5/16【春秋學】讀書會→延期

5/18【歷史探謎】→直播授課

5/19【五經道貫】→直播授課

5/20【漢字面面觀】→直播授課

5/22【走入易經的世界】→直播授課

5/22【老實寫字】→直播授課

5/23〔奉元論壇〕春秋王道和當代世界→延期

5/25【歷史探謎】→直播授課

5/26【五經道貫】→直播授課

5/27【漢字面面觀】直播授課

5/29【走入易經的世界】→直播授課

5/29【老實寫字】→直播授課

6/1【歷史探謎】課程→直播授課

6/5【走入易經的世界】→直播授課

6/5【老實寫字】→直播授課

6/8【歷史探謎】→直播授課

6/9【五經道貫】→直播授課

6/15【歷史探謎】→直播授課

6/16【五經道貫】→直播授課

6/19【走入易經的世界】→直播授課

6/19【老實寫字】→直播授課

【特別公告】

疫情未艾,遠距學習正夯。您想要不受時間、空間和疫情的限制收看奉元書院所有直播課程嗎?

您是否住在外縣市  想要自我提升,卻苦於工作、應酬的時間難以配合呢?

歡迎加入奉元書院「年繳會員」,即可一整年無限制收看所有直播課程!詳情請洽奉元書院工作人員!

【聯絡我們】

02-3365-3181

[email protected]

開館時間

【友善連結】

➤➤歷年課程

➤➤書院臉書

➤➤粉絲專頁

➤➤YT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