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20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第82期

公元2020年10月7日 夏曆庚子八月二十一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傳承與發揚文/編輯部
◼︎【奉元追思之一】
宣揚儒學人文主義的建築學者王鎮華先生
文/徐泓
◼︎【奉元追思之二】軫念奉元良朋蔡坤佑師兄文/黃大炯
◼︎【奉元問學之一】讀賈誼過秦下心得文/潘朝陽
◼︎【奉元問學之二】秋季班「春秋繁露」課程心得文/錢威良
◼︎【奉元公益】
「第一屆獨角獸夏令營」課程側記之六:易經與正向思考
文/陳又瑄
◼︎【公告事項之一】第四屆第三次會員大會邀請函文/秘書處
◼︎【公告事項之二】2020秋下半季課程文/秘書處

奉元電子報 歷期文章目錄


【編輯小語】傳承與發揚

文/編輯部

中秋剛過,代表秋季即將要進入後半段,奉元書院秋季課程也即將進入下半場,秋季後半的兩門新課,都是重量級的老師,敬請期待!(友善連結:秋季課程簡介),歡迎大家一起來聽課!為維護講師與學員們的健康,課程現場會進行量體溫、戴口罩的基本防疫措施,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

本期文章,都是圍繞著一個主題展開,就是傳承與發揚夏學。王鎮華老師以儒學人文主義,另闢蹊徑,賦予建築學深厚的人文精神,蔡坤佑老師,溫文儒雅,以誠感人,與之交往,如沐春風。賈誼借古以喻今,期望為帝王提供治國之策。毓師將《春秋》與《易經》稱為「元經」,意味深長。陰陽之道,可以透過遊戲啟發幼兒思維。凡此種種,咸為傳承與弘揚夏學之精神,雖形式各異,但精神相通。

你知道奉元書院現址的設計理念與孔廟有什麼關係嗎?請參閱文章:
宣揚儒學人文主義的建築學者王鎮華先生

你知道奉元蔡坤佑老師嗎?歡迎閱讀:
軫念奉元良朋蔡坤佑師兄

你知道一個朝代的興亡,起因都是從內部開始的嗎?請閱:
讀賈誼《新書‧過秦下》心得

你知道毓老師講春秋,跟別人有何不同嗎?歡迎閱讀:
秋季班「春秋繁露」課程心得

你知道陰陽之道,就在我們生活當中隨處即是嗎?請見:
「第一屆獨角獸夏令營」課程側記之六:易經與正向思考

最後,編輯部亦誠摯地歡迎同門先進與各界同道友人,能夠共襄盛舉,提供個人無論是讀書、教學、工作、生活上的感懷,或是經典智慧應用的心得,在奉元電子報的園地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奉元追思之一】宣揚儒學人文主義的建築學者王鎮華先生

文/徐泓

編按:本文作者為奉元學會創會理事長。原文的精華版刊載於《觀察》雜誌(第 86 期,2020 10 月號。友善聯結:原文網址),本刊特別徵求徐泓老師同意,刊登完整版之文章,以饗讀者。

▲王鎮華在講課。

王鎮華先生是德簡書院主持人,師承 愛新覺羅毓鋆老師。在成功大學念書時,是討論哲學,討論藝術,討論人生的著名的《西格瑪(∑)社》的主要成員。王先生曾在中原大學與華梵大學建築系任教十三年,1979 年毅然放棄教職,獨立創辦德簡書院,誓做一個謀道不謀食的君子,傳承中華文化的天命。不幸於德簡書院三十年慶時,積勞成疾,仍教學不輟,來往兩岸,抱病講學,痛於今年七月十七日仙逝。過世之前,拒絕服藥打針插管,瀟灑地、平和安靜地離去。王先生以民間教育方式,延續中華文化。他認為人的主體生命與文化的主體生命,可以互為因果,人懂了主體,有了主體,才能善用理性、分析、概念、知識、言說、理論、乃至感性等等,也才不會隨人起落,為別人附庸。生命,内有自明之主,外有自然之體,也就是内有本心覺知,外有天性的天地萬物;而中華文化的主體性,正在主體本身。所以,如何讓每個人、自覺其主體、用心,不違逆其主體,也就成了書院文化工作的核心。王先生著作有《書院教育與建築:臺灣書院實例之研究》、《百年中國的反省》、《兩岸文化的關懷》、《覺者之路》、《明珠在懷 卡片集》、《道不遠人,德在人心》、《空間母語》與《生活裡的智慧》等作品。

八月二十三日下午,四百多位好友學生 ,齊聚於中山堂臺北書院參加王鎮華先生的追思會,氣氛溫馨。先放映影片《中道今來》,刻畫鎮華先生的人格、為人,處世,生動活澱,恰似鎮華先生又活過來,到我們中間。鎮華先生的幾位老朋友的思念之語,扣人心絃,說到鎮華先生學生時代、青年時代的趣事,引發大家會心的微笑。

最後,含著淚水的笑聲與場上高掛的鎮華兄笑容相映,鎮華先生最愛李雙澤的歌,追思會的 final,大家就在鎮華先生兩位女公子高唱的李雙澤《老鼓手》中,不捨地散去。

儒家人文主義的建築學者

認識鎮華師兄(我們同是 毓鋆老師的弟子)是在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以關注社會批判與社會正義著稱,師生們以規劃建築與城鄉空間,實踐他們的社會理想,時時参與並主導城鄉規劃理想的社會抗議運動。有一天,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請了王鎮華師兄來演講,題目居然與研究所熱衷的社會批判理論不相干,談的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建築,這在引進西方批判理論的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是極罕見的事。夏鑄九教授等人,雖然也關注維護中國傳統建築與中國歷史文化,但是鮮少能像鎮華師兄這麼深入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又能在建築論述上體現中國傳統。在臺灣,如此具有儒家人文主義精神的建築學者是極其罕見的。

鎮華師兄的相關著作,最具代表性的是《書院教育與建築:臺灣書院實例之研究》(臺北:故鄉出版社,1986),論述傳統中國學校的精神空間,祭祀空間與講堂空間的主從層次感,提出體現教學法與課程及師生關係的理想講堂規劃、校區形成與講堂服務範圍,校地選擇、建築的平面與立面變化;透徹地論述傳統中國教育空間,是中國建築及其歷史的論著經典。

▲王鎮華執掌規劃的奉元書院進口。

奉元書院承繼廟學傳統

十年前,鎮華師兄與我們一干 毓老師的奉元弟子在老師仙逝後,一同創辦「中華奉元學會」,在羅斯福大廈建奉元書院新址,賡續毓老師宣講夏學的傳統。同學們敦請鎮華師兄執掌規劃。鎮華師兄在把崇拜孔子與老師的空間,置於正中,接連靠窗的講堂,承繼古代中國學校以孔廟為體和講堂為用的廟學傳統。宣示中國教育傳承中華文化的精神,講學不只是授業、解惑,而且在於傳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針砭當代,撥亂反正。鎮華師兄配合祭祀空間與講堂相連又設定了「禮儀」,師生於上課前先向孔子與 毓老師像鞠躬致敬,敬謹地講學研討,課堂結束時,再向孔子與 毓老師敬禮。

鎮華師兄的設計,本於傳統中國建築的自然、簡易、實用的精神,自然而不雕琢,線條簡單,各個空間互動動線流暢,實用方便,沒有浪費。奉元書院的每一空間均有其特定使用功能,但多元而一體,整合於孔子與老師及講堂,為師生講論交流而服務,空間感特別溫馨,同學們在此講談,往往不捨離去。

鎮華師兄講學特重「中道」,講究天人合一之理,表現在建築與空間規劃,運用建材色調,均注重與大自然的協調。奉元書院講堂居在羅斯福路市區,鎮華師兄借景窗外街樹,引入樹間綠影,配合著和煦的陽光與清新的空氣;在囂開的市區裏,鬧中取靜,重現孕育在山林田野大自然間的中國書院傳統。

一生謹守中道的真誠

鎮華師兄講學為人處世,謹守中道的真誠 ,與他接觸交談,立刻為他發自内心洋溢的真誠所感動。他在奉元書院講課,前來聆聽受教的學生佔滿整個書院空間,學生聞聲為之動容,甚至流淚。因為,鎮華師兄的學問是自然流露出來的,特別感人。泓在廈門大學任教時,就聽廈門篔簹書院的朋友說,聽王老師講課,雖然有時會被其深奧内容困住,但是一定會被老師的誠摯,感動得淚流盈眶。鎮華師兄就是這樣的人,他不嫌泓愚鈍,經常開導,有時在電話中,一講便是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有一次,鎮華師兄和嫂夫人到泓的大臺北華城石上清泉「二閑書齋」來喝茶聊天,帶來一幅大嫂親繪花鳥的淺色彩紙,上寫兩個大字「柘庵」。柘樹質堅而直,大概鎮華兄以此勉勵泓吧!如今鎮華兄雖巳遠去,但我總覺他仍在我們之中,常在泓左右;泓當謹記他的勉勵,繼續為發揚 毓老師宣講夏學的精神,為賡續中華文化的人文精神而努力。

▲王鎮華之妻林怡玎寫給作者(徐泓老師)的字。
▲德簡書院翦影。

【奉元追思之二】軫念奉元良朋蔡坤佑師兄

文/黃大炯

八月廿日,我從花蓮搭火車到臺北,為了接連追悼龍思明、王鎮華兩位同學。龍師姐曾經抱病長期為奉元講文字學,一直講到體力不支才停下來。王鎮華師兄,人品高潔,非常關愛奉元。在奉元成立之初,就竭心盡力,作長期無私的奉獻,並連續講授《易經》一整年。

在廿三日的追思會上,靜聽鎮華的女兒和摯友、門生娓娓道來,更覺得鎮華的典範,值得寫入歷史。

追思會結束,我好想順便問候一下好久不見的蔡坤佑師兄,沒想到,同學說:「坤佑已經走了。」這又讓我再一次驚傷:這麼好、這麼優秀的奉元兄弟,就這麼不見了。又是一個為了奉元鞠躬盡瘁的良朋益友乘風而去,竟然沒有人通知我,難道是怕我也老過頭了嗎?

坤佑師兄行事低調,但胸中丘壑卻不同凡響。坤佑曾經在大公司擔任要職,對於現代「組織管理」,既有實務經驗,又兼具理論學養,更難得的是:能出入古今,思路清晰,毫不迂腐。坤佑兄常在信義路和同學聚晤,參與讀書會。慨然站出來講《易經》,我偶然旁聽,就忍不住盛讚坤佑師兄不可多得。

我和坤佑來往不多,卻一見如故,尤其欽佩他「理直氣和」的涵養。深知此友不但能講能寫,更是一位開創型的好人才。我在三年前曾向人推薦他參與重任,卻未蒙採納。

有人說,我們的領導隊伍,其中有些人相當能幹,越能幹,就越忙。忙得沒有時間熟識同門的兄弟姐妹,更遑論全心為奉元投入。而一大堆領導圈外不知道是否能幹的,卻沒事可做。甚至與學會有疏離感。因此,學會的凝聚力、感染力、影響力,逐漸有消退之虞。距離  毓老師的遺志:「撥亂反正,移風易俗」的目標相距尚遠。此時此際,我們眼看老同學花果凋零,是不是也該深自警惕:近十年來,我們有無蹉跎了許多寶貴的光陰?也浪費了  毓師辛苦培育的人才?

這些話大抵成立,但略嫌以偏概全。學會能有一波又一波的學長出面授課,一批又一批的同學發表文章,一本又一本的書籍出版,這在書院界,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不過,如果仔細審察,像坤佑這一類,愛奉元,樂於付出,學養成熟,有充裕的時間,而又才德兼備的師兄師姐,應該還有一些,我們何嘗用心去把他們找出來、請回來,然後賦予適當的任務?

讓坤佑這樣的好人才,就這樣無聲無息地走掉,我們豈能不捨?豈不愧疚?我不指責任何個人,只怪大家一開始就是急就章,沒有把奉元學會的事想透,沒有把組織的運作想好。

奉元的志業非比尋常,需要同學和十方人士,志同道合,一齊發大願,拿生命做全時間的耕耘。感恩  毓師六十年的身教,祈禱  毓師在天之靈感召更多奉元弟子和志士仁人齊心護持,齊心奉獻。

十年了,老同學還有幾個十年?我們也該好好反省檢討一番。奉元學會和奉元書院,該如何修正缺失,集結眾志群力,好好地,更輝煌地走下去。

奉元學會終生義工 黃大炯 追思

坤佑兄弟

2020.08.31


【奉元問學之一】讀賈誼過秦下心得

文/潘朝陽

秦二世為奸豎趙高所弒,高立傀儡子嬰為帝,秦將亡矣,雖然其勢已然如此,但賈誼依然認為應該還是大有扭轉局面的可能性。賈誼曰:

子嬰立,遂不悟。借使子嬰有庸主之材,而僅得中佐,山東雖亂,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宜未絕也。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自繆公以來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為諸侯雄,此豈世賢哉?且天下嘗同心並力攻秦矣,然困於險阻而不能進者,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勢不便。秦雖小邑,伐併大城,得阨塞而守之。諸侯起於匹夫,以利會,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親,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實利之也。彼見秦阻之難犯,必退師。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罷以令大國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內。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為禽者,救敗非也。

首先,賈誼依據「地理環境論」的觀點,指出秦仍能退回關中平原固守老家,因為秦早從繆公始而至始皇,有二十多代君王,且不皆是賢明之諸侯王,何以可以發展為霸主?乃是因為它的優越的地形條件給予其退可守進可攻的優勢,再者,山東六國聯盟攻秦不能有功,主因亦是地形險阻甚難西向攻入關中。

然而,獨恃地形之優越的攻守條件,豈能保其國祚於長久?其實地理條件是外在的,並不是一個國家得以長治久安的保障。賈誼指出:

秦王足己而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諫,智士不謀也。天下已亂,姦不上聞,豈不哀哉!

秦朝從始皇到二世再及於孺子嬰,三世皆行暴虐之政而殘民重禍,至三世更無親無輔,忠臣和智士皆沉默或逃逸,戰火已大作,而天下已大亂,身邊奸佞完全蒙蔽不予上聞。此種昏暴之秦豈能不亡?所以,敗亡是起於自身,而外在的地理條件完全不能依靠。據此而睽諸今日臺獨政權,一直以為臺灣有臺海天塹足以屏障,又有美帝的保護,所以多年來不斷地對大陸叫囂挑釁,但在島內卻又欺瞞人民,迫害異己,破壞團結,製造仇恨,不修內政,消滅文化、輕鄙道德。如此倒行逆施,而愚蠢以為臺灣海峽就是固若金湯的防線,臺灣的大災禍將起於最近矣。

以秦鑒漢,賈誼舉先王之政來闡述正當的為政之道。賈氏曰:

先王知壅蔽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刑而天下治。其強也,禁暴誅亂而天下服;其弱也,五霸征而諸侯從;其削也,內守外附而社稷存。

此段,賈氏說明周朝的封建制度,分封諸侯,並在周以及各諸侯國設立公卿、大夫、士等階級之政治結構,此屬於禮制,而再依法和刑來推行天下和各國之治道,因此而天下。西周時代,天子強大,故由周王室禁暴誅亂,而天下服膺順從;東周時,周室衰微,則由諸侯之五霸來行尊王攘夷的使天下安定之霸業;一旦周室搖搖欲墜時,則其內部有臣民堅守而外有諸侯親附保護,因此周朝社稷仍得以存續。

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內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餘載不絕,秦本末並失,故不能長。由是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

賈誼以周秦對比,重點實在於秦之速亡,乃在於繁法嚴刑以對待天下之故。其又曰秦本末並失,此所謂本之失,是指秦無周之所以有國祚千餘年之本的那個禮樂文制,而其失之末,是指法治固然重要,但卻非拿嚴刑峻法來壓迫陷害天下人民,秦之所以為後世怒斥為暴秦,且其倏起倏滅,本末之因,此也。

至此,賈誼作了一個簡短扼要的結論,他說:

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此句結語可視為賈誼撰述的〈過秦〉一文的上中下三篇的觀點之總結,其實是很簡易之理,他以此千古不易的治道來提供給漢文帝,表層是予帝王參考,而裏層則是儒家為師,予帝王以道之垂訓。治國之心無他焉,主要是必須觀照上古,驗之當世,此即是為政者必須學習明白中國的歷史傳統,從周與秦的政治、文化、思想以及制度的比較對照中了解好壞善惡之道,取好與善而避壞與惡。在治國的施行上,則需參看人事,而明察什麼是盛與衰的緣由,而能明白現實上的權變事象,因而有所取捨,能得到最適合的治國之策以及效能,並且亦知依時之變而有所調適變化。

賈誼之論,事實上就是先秦儒家經史典籍中所說的道理,他傳承之而撰之為文,而將此思想、觀念、方策提出來給西漢初建帝國之帝王,可作為國得以治而天下得以平的一套方針。其基本觀點,後有董仲舒接續、深化、擴大,終於能夠帶起漢朝的復古更化的大政,使漢朝能接上《六經》,以儒家大憲大經來建設、治理、發展中國。若無賈誼之開創其先,漢朝可能是秦型態之嚴法深刻的另一個短命的帝國,以後的中國亦很可能不是儒家經典為主體之中國。

以古鑒今,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夠從馬列主義以及法家之術超脫出來,漸漸重返中國儒家經典為精神中心和施政之意志,就如同西漢初年的轉回《六經》,因此,當代中國必能以王道而在二十一世紀剛健存在,相對來看,在大歷史的結構和巨流中,可以明確地說,在臺灣的漢奸主義之臺獨政權必然很快速就會滅亡。

2020.9.21定稿於臺北・天何言齋


【奉元問學之二】秋季班「春秋繁露」課程心得

文/錢威良

編按:黃世明老師依照三個次第分享春秋繁露》,首先分享黃老師曾經聽過毓老師的課程經驗,再者老師怎麼講《春秋繁露我們後輩如該何學習,最後從《春秋繁露俞序》篇開始細談。此次特邀學員錢威良撰寫課程心得,以嚮讀者。

【第一部分】黃老師向毓老師求學的經驗分享

1983 年,黃老師進入天德黌舍學習經典。為時八年的時間,向毓老師學習《四書》、《詩》、《書》、《禮》。當時,黃老師《易經》、《春秋繁露》一起讀,因為他說道:「毓老師當時說:『《春秋繁露》沒有讀,《易經》頂多讀懂一半。』」這句話讓黃老師嚇壞了,所以當時很努力地考上研究所,只為了多聽毓老師講《公羊》。當初黃老師的論文是以《公羊》及《易經》來解釋《禮記・禮運》,內容主題是以熊十力的思想一脈相承貫穿起來,寫法則是我們熟知的依經解經。即便讀到博士,老師笑著說:「讀過中西方的經典,依然熱衷夏學經典。」所以回過頭來,黃老師現在仍是讀經典、講經典、再來自己寫一遍,希望可以深入經典。並且在黃老師的回憶中,毓老師曾在課堂中說過:「寫一堆文言文別人看不懂,做什麼。」因此黃老師希望能夠整理這方面的內容,希望大家可以更加認識經典,更希望這個傳承可以如易經的精神,生生不息。

毓老師稱春秋與易經是元經,是奉元書院核心根源所在,「道祖羲皇述堯舜,學宗至聖紹董何」,或可為毓老師弘揚夏學經典的要旨。其中「羲皇」是指「易經」﹔「堯舜」是指「公天下」﹔「至聖」是指「孔子」;「董何」是指「董仲舒」、「何休」。黃老師聽毓老師講《春秋繁露》、《公羊春秋》各兩遍,又聽了阮芝生老師的《史記》兩遍。但最重要的《易經》、《春秋》如何相表裏,如何以史事串聯《公羊》、《史記》,是黃老師當時的挑戰,而後回想那段時光,黃老師慶幸能夠有下功夫地深入探討並且之後到各地講課,對黃老師而言是一種享受,因為老師相信:「要紀念毓老師,最好的方式就是『傳承』。」

讀經典關乎人生的經歷不同,而有不同的見解,這也是黃老師認為最大的收穫。而不像是高中老師教的只給我們字面上的意思。換句話說,就像是孫中興老師說的:「用生命來解釋經典。」讓經典活起來,不空口說白話。毓老師希望講經完,能夠讓學生躺在床上反省自己做錯的事情,如果學生有愧對之情,就表示講經成功了。因為經典是以為人的本。即「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出自《禮記・經解)為人之道、為人之教,不分文理組,都應該學經典。應用在生命中,如「其為人也孝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出自《論語・學而毓老師將經典貫串起來運用在生活中,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以古人智慧啟發今人智慧」。(編按:經典經得起時間考驗,是智慧的結晶。筆者認為毓老師用祂自己生命的實踐,希望學生們能少走冤枉路。

▲黃老師回憶:「毓老師百零三歲仍然不忘人生夢想。曾經有人問毓老師何時退休,毓老師回答來日方長。甚至會罵一些比他早退休的學生。」
【第二部分】毓老師講《春秋繁露》的方式

毓老師跳著講,主因為本身經文不甚完整,因此讀經典,推敲前後脈絡,找出隻言斷語推敲出完整系統固然重要,但這不是重點。經典只是工具,希望同學們在經典中的隻字片語中得到啟發。將《易經》、《春秋》合在一起讀,而且始終不離開《四書》。將經典串在一起,可以與生活中對話,又可以分析時事應事,將經典「活活潑潑」地呈現出來,也是黃老師開這門課主要想與大家分享的地方。畢竟講學是透過講來學的,教學相長,希望大家都能有收穫。

「元」是《易經》的密碼,諸如大哉乾元、至哉坤元,《春秋》改一為元。毓老師曾說過:「元這個字可以寫成一本書。」黃老師曾向毓老師請教如何讀《易經》。毓老師回答:「慢慢讀。」黃老師再問:「如何慢慢讀?」毓老師說:「一周讀一卦,一天讀一爻。」黃老師笑說當時他還年輕,慢不起來,因為文學底子不夠深,無法玩味。阮老師後來告訴黃老師,他也是跟著毓老師讀書二十年,才體會到何謂慢慢讀、慢慢學。其中,依經解經的大前提就是要「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出自《中庸》毓老師曾說過:「一部《易經》幫助他度過一生難關。」毓老師經歷過國破家亡,妻離子散等種種難關,長達百二歲的生命錘鍊,使黃老師深信不疑,希望能夠勤能補拙,更加了解《易經》。黃老師笑說一般人沒有如此水生火熱的經驗。沒有「水」、沒有「火」,何來的「淡」?想必嘗起來沒有什麼說服力。(編按:淡是水跟火的文字組合在一起。)

《論語》是入門,第一次讀起來沒有什麼不一樣,讀完《五經》再來看《論語》又是一番新天地。因為《論語》當中不同篇章串在一起,就可以是一個爻,正如董仲舒所述:「合而通之,緣而求之。」並且「董仲舒與何休是公羊學的重要傳承人物,毓老師講春秋是從《春秋繁露》一書當中,擇取選講有關春秋義理的篇章,不講其中的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節錄黃老師上課的講義P.1)

▲黃老師再次提醒我們《四書》是一切的基礎,用心讀才知道如何依經解經。

「毓老師講《春秋繁露》,並不依照目前《春秋繁露》目錄的次第逐一講解,而是挑選其中與春秋義理思想有關的章次,重組排序講授。注解主要是參考用的,要求學生自己閱讀,並不逐字講注;若是經文,則率由依經解經的方式,逐字逐句,深入解讀發揮,尤其是用易經與四書的文辭義理,來解讀發揮春秋繁露的文辭內容。」(節錄黃老師上課的講義P.2)

【第三部分】經文內容,從《春秋繁露・俞序》以「毓老師說」談起

「仲尼之作春秋也,上探正天端,王公之位,萬民之所欲,下明得失,起賢才,以待後聖。出自春秋繁露・俞序》)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出自論語・述而》)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出自論語・述而》)

因此孔子說「不作」是不會作「不知而作之」的事情,將經文串在一起。作跟述是相輔相成的。孔子作《春秋》,可以「理往事,正是非,明得失」,對於《春秋》歷史賦予新意,立新王之法。與《易經・乾卦》「飛龍在天,大人造也。」類似。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 出自《中庸》第三十章 ) 中提到「仲尼」。(編按:黃老師鼓勵學子閱讀毓老師的《四書札記》提到這段的文詞解釋。)即祖述堯舜之人,憲章文武之法。因「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出自中庸第二十章 ) 上律天時」則對應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出自論語・陽貨) 以及「《象》曰: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出自易經・無妄卦》)當中可以相呼應:「四時行」、「茂對時」;「百物生」、「育萬物。」 毓老師有說過,「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是天地有字之書;「上律天時,下襲水土」是天地無字之書。溫故是純三統,知新則是張三世。上律天時是大易之道,下襲水土是興春秋之法。因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正如《易經・觀卦》「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才能立《春秋》新王之法。文本說的「上」與「下」是層次不是先後,正如《論語》說的「下學而上達」。下學人事而能明得失,起賢才,以待後聖。上達天命而能夠正天端,正王公之位,正萬民之所欲。《易經》是由天道下至人事,《春秋》是由人事上達天命。《易經》《春秋》是天人之學。由是仲尼作春秋是用探,伏羲作八卦是用觀。因為「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出自易經・繫辭下傳接著「探正天端」的「正」,毓老師常常說的,「止於一」、「止於元」(編按:即孔子改一為元。《易經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呼應《大學》的「止於至善」。)、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出自《大學》)除此之外,提到「正」這個字的有「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出自《論語・顏淵》)止於一,止於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出自《中庸》)止於至善。正如「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出自《中庸》)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出自《論語・雍也》)擇善而固執之。因為「誠之者,人之道也」(出自中庸》)何謂「天端」?端是開始。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出自《論語・子罕》)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出自易經・說掛傳》)天地人三才,所以「陰陽、剛柔、仁義」連在一起相通的。所以「天之端」講「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出自易經・繫辭上傳》)以及 「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出自易經・繫辭下傳》)。所以「陰陽合德」指精卵結合,「剛柔有體」指有下一代,所以才能生生不息,「生生之謂易」出自易經・繫辭上傳》)是毓老師所強調的。所以「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出自易經・繫辭下傳》)其中「位」就是立人之道。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所以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出自《論語衛靈公》)守位即是守仁。將經文串再一起相互旁通,光一個字就是要細細品味,黃老師笑說:「我在想毓老師就是一邊品茶,一邊慢慢想,將《論語》、《中庸》、《大學》、《易經》這樣慢慢串。」所以「天端」就是在講陰陽。「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出自《中庸》)為物不貳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一是動詞。陰陽合德為一才能剛柔有體。天端是講生生之德,以生生之德來「正」王公之位,即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正要先「正名」。在《論語・子路》子路問孔子為政什麼優先?孔子回他:「必也正名乎!」子路罵老師迂腐說道:「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孔子也不是省油的燈回他說:「野哉!」原句:「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黃老師笑著說其實《論語》很有趣,有空多回去細細品味。)上探天端正王公之位其實就是「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出自《孟子章句上》)孔子以舜的大孝說明「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出自《中庸》)就是在講有天德者才能有位。必是行動的必然,不是事實的必,孔子當時也沒有得其位,它是講起賢才以待後聖。有些人有人爵得到王公,但是沒有修德,所以德不稱位,就不會有名。名本身是一種批判。所以當孟子被問到殺掉紂王是不是弒君?他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因為紂王沒有天爵只有人爵。所以孔子才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出自《論語・里仁》)成君之名,為何呢?因為「為人君,止於仁」。止於一,止於元。王者,往也,天下所歸往。黃老師也鼓勵大家再好好看一下《孟子・梁惠王》講述「王道」與「仁政」。另外春秋・隱公元年》的「元年春,王正月沒有寫公即位。因為隱公想還位給桓公,但被反對派大臣陷害,反倒進讒言讓桓公殺掉隱公。每個字都有意義,春秋借事說理,一字寓褒貶。《易經》講象,但兩者共通點在於「辭」。正「萬民之所欲」,董仲舒認為人類沒有慾望社會不會存在,所以應該以正來引導它。孔子也是到四十歲才能「不惑」不惑於欲。仁者不憂,不憂己私;智者不惑,不惑於欲﹔勇者不懼,不懼於義。孔子到了七十歲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何況要萬民所欲。「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出自《大學》注意那個「所」,而不是「欲」本身。「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 ( 出自《樂記》所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出自論語・陽貨) 進一步「率性之謂道」出自《中庸》)、「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出自《中庸》)。這也是為什麼國與國之間因為文化、價值觀差異而引發戰爭與衝突,正如《左傳.成公四年》記載:「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呼應《易經・同人卦》「君子以類族辨物」、「同人于宗,吝」。只跟自己周圍的人親近,不親近的人立為對立面。跟大有卦是不同的。另外老師也補充同人卦、大有卦可以用來解釋禮運大同篇的。回到這邊來,《大學》講「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以及「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這些都是欲的展現,分為喜歡以及討厭。欲跟情有關,就是喜怒哀樂。所以孟子講王道就要與民同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董仲舒更是把喜怒哀樂分為四季跟天氣一體。

▲黃老師講學不輟,希望能夠繼成毓老師的志,將夏學發揚光大。

「下明得失」呼應《大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歸結《春秋繁露・俞序》後面說的「不由其道而勝,不如由其道而敗」。道本身沒有得失,行道才有得失。「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出自《大學》)所以得失是以行道有沒有成,不是慾望有沒有滿足而論。春秋講得失,《易經》講吉凶。吉凶者,失得之象也。」(出自易經・繫辭上傳》)《易經》是以志,心之所主有沒有得論吉凶;《春秋》是以道,新王之法有沒有行論得失。如果因為自己的慾望滿足而賺到大錢,但是迷失了人生方向,喪失了生命意義價值,這叫作「失」。一般人占卜以自己慾望有無滿足論吉凶,但其實不然,而是以道有無達成以及「元」來論。例如「元吉」,元跟你的行為合在一起是最好的,另外還有大吉等等。另外「凶」是不用避的,因為益卦說六三「益之用凶事」以及初九「元吉」合併在一起,用凶而能元吉,是以義理看待得到啟發,不是我們一般所講的占卜來趨吉避凶。因此能夠志於道就是得,反之則是失。「起賢才」正是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賢才不分貧賤富貴,只有能為社會所用就是賢才。而起賢才就是舉賢才,所以「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是不對的。(出自《大學》)另外一個「啟」,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出自論語・述而)  孔子講求啟發性教學,而不會強制別人接受自己的觀念,不會「空空如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出自論語・子罕》)呼應《中庸》「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栽者培之,傾者覆之」。所以我們才會說「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出自《禮記・學記》)以上為起賢才的要點。關於「以待後聖」,無妄卦所說:「不耕穫,不菑畬,凶。」什麼都想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所以毓老師本人身體力行,先起頭,接下來就是交給後生晚輩繼續接著做。成不成功,不知道。但就像毓老師說的:「不曉得哪顆種子會發芽,因此要為時代灑種子。」要先做才能待,待不待的到,不是我能控制的。類似活在當下努力耕耘的意思。(編按:屯卦講不知道哪根種子會發芽;需卦是講不知道哪片雲會下雨。)而需跟屯之間需要蒙卦,因為蒙以養正。

結語:以上分享一段黃老師講述《春秋繁露》經典的內文並且伴隨著許多黃老師的回憶——跟隨毓老師上課時段的寶貴時光。希望大家可以藉此緬懷與毓老師相處的時光,並且發揚奉元的精神,希望能盡己之力完成各自的「志」,也希望後生晚輩可以向學長們學習,繼續接續下一棒,使文化傳承下去。

—全文完—


【奉元公益】「第一屆獨角獸夏令營」課程側記之六:易經與正向思考

文/陳又瑄

編按:《易經・離・象傳》:「大人以繼明照四方。」毓老師所強調的夏學精神,就是要薪火相傳,為往聖繼絕學,將優良傳統文化的火苗綿延不絕地傳承下去。中華奉元學會副理事長吳榮彬學長,為回饋故里,於去年(2019)暑假期間,特別出資在其母校臺南五甲國小舉辦「第一屆獨角獸文化創造夏令營」,由奉元書院規劃執行,活動兼容並蓄,包含國學、中華武術、創造力訓練等課程。本篇文章為營隊小隊輔所寫的「易經與正向思考」課程側記,講師為熊羿老師。熊老師運用生動活潑的互動式教學,引導小朋友去認識《易經》中「陰陽相對」的觀念,學習去發現生活當中隨處可見的「陰陽相對」現象。課程寓教於樂,更能夠促進小朋友對身邊事物的觀察力與激發思考的創造力!


【公告事項之一】第四屆第三次會員大會邀請函

文/秘書處


【公告事項之二】2020秋下半季課程

文/秘書處

2020秋季班下半季課程即將要開課囉!

大家趕快來報名喔!

➤➤報名任意門

★秋季班下半季課程簡介:

週四:徐   泓老師【明史八講

週五:王芝芝老師【事件、記憶與身體——城市與西方文明的演變

【特別公告】

為配合政府防疫措施並維護講師與學員的健康安全,進場時工作人員會先量體溫,體溫正常佩戴口罩,方可進場聽課!若忘記攜帶,現場也備有一次性口罩(每片 5 元)。感謝您的配合!

疫情稍緩,遠距學習正夯。您想要不受時間、空間和疫情的限制收看奉元書院所有直播課程嗎?

您是否住在外縣市  想要自我提升,卻苦於工作、應酬的時間難以配合呢?

歡迎加入奉元書院「年繳會員」,即可一整年無限制收看所有直播課程!詳情請洽奉元書院工作人員!

【聯絡我們】

02-3365-3181

[email protected]

開館時間

【友善連結】

➤➤歷年課程

➤➤書院臉書

➤➤粉絲專頁

➤➤YT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