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9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 第67期

公元2019年7月7日 夏曆己亥六月初七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防微杜漸,學貴慎始文/編輯部
◼︎【奉元活動】
〖第三屆海峽兩岸書院創新與融合論壇〗側記
文/秘書處
◼︎【奉元見聞】習武不如學文文/林世奇
◼︎【奉元問學之一】
冬季班「老子謀略學」摘要(第三講)
整理/蔡正道
主講/白培霖
◼︎【奉元問學之二】
徐復觀先生「荀子人性論」(二)心得
文/廖鶴群
◼︎【奉元薪傳】是誰讓臺灣孩子不會寫作文?文/林明進
◼︎【奉元社快訊】
「《中庸》的意義」課堂隨記(第四講)
文/奉元社
◼︎【公告事項】2019夏季課程文/秘書處

奉元電子報 歷期文章目錄


【編輯小語】防微杜漸,學貴慎始

文/編輯部

春去夏來,轉眼之間,春季課程告一段落,夏季課程已經開始!歡迎大家在炎炎夏日,一起來奉元書院,澂心滌慮、洗盡塵勞(2019夏季課程介紹請點此)。今年 6 月 22 日至 26 日,奉元書院受邀出席在福州舉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書院創新與融合論壇」,兩岸共有十八家書院派代表參加,可謂是群賢畢集的盛會,論壇詳情請見活動側記報導。

本期文章都圍繞在防微杜漸、學貴慎始的主題。你知道「武」字的本意其實不是「止戈為武」嗎?你知道 毓老師是怎麼談「尚武精神」呢?請參閱文章〈習武不如學文〉。你知道老子為什麼說「不貴難得之貨」嗎?跟「紂為象箸而箕子怖」有什麼關聯呢?歡迎閱讀〈冬季班「老子謀略學」摘要(第三講)〉。你知道荀子論「性惡」時為何說「苟無之中者,必求於外」呢?荀子認為人之所以求善是因為「性惡」,這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請一定要讀〈徐復觀先生「荀子人性論」(二)心得〉一文。本期奉元同門的新書推薦,高中升學考試都要寫作文,你知道要怎麼樣才能寫出跟別人不一樣的作文嗎?歡迎參考〈是誰讓臺灣孩子不會寫作文?〉。想知道臺灣大學奉元社近期社課的內容嗎?請見〈「《中庸》的意義」課堂隨記(第四講)〉。

最後,編輯部亦誠摯地歡迎同門先進與各界同道友人,能夠共襄盛舉,提供個人無論是讀書、教學、工作、生活上的感懷,或是經典智慧應用的心得,在奉元電子報的園地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奉元活動】〖第三屆海峽兩岸書院創新與融合論壇〗側記

文/秘書處

編按:奉元書院去年(2018)6 月時參與「第二屆海峽兩岸書院交流與發展論壇」後(相關介紹請按我),今年再度獲邀參與「第三屆海峽兩岸書院創新與融合論壇」,於 2019 年 6 月 22 日至 26 日,其中來自福建的十家書院和來自臺灣的八家書院齊聚福州及尤溪縣。由劉君祖理事長指派理事-吳哲生老師、蔡耀慶老師,秘書吳其諭隨行,代表奉元書院參與此次論壇。期盼此行能將毓老師學問的精神,傳播至神州各個角落。

本次論壇交流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

主會場/福州鰲峰書院,兩岸書院聯盟簽約儀式;
分會場/尤溪南溪書院,朱子祭祀典禮;
福建省三明市‧桂峰村。

▲臺灣共有八家書院出席,福建共有十家書院出席。

一、【主會場・福州鰲峰書院・兩岸書院聯盟簽約儀式】

▲吳哲生老師(左)與蔡耀慶老師(右)代表奉元書院參與此次論壇。
▲抵達福州後,首先參訪當地著名的「三坊七巷」。
▲兩位老師於三坊七巷內的「民俗博物館」仔細聆聽解說員講解。

首先要來跟大家介紹一下清末最有影響的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翻譯家,也是《毓老師講老子》中,  毓老師反覆提到的嚴復先生。嚴復(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縣人,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

  • 康有為稱讚嚴復是「精通西學第一人」。
  • 梁啟超稱讚嚴復「於中學西學皆為我國第一流人物」。
  • 胡適稱讚「嚴復是介紹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 毛澤東曾稱讚嚴復是「中國共產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
  • 李克強評嚴復: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嚴復。嚴復學貫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中國人。他向國人翻譯介紹西學,啟蒙了幾代中國人,同時又保有一顆純正的「中國心」。
  • 毓老師評《侯官嚴氏評點老子》「嚴老夫子的批,批於清末,比較近代化,有新觀念。至於可否,同學自己了悟」。

毓老師並稱讚「嚴批極好,其好不在文章,而在事理參得透」。

透過上面的描述,即可體會到  毓老師是非常讚賞嚴復先生點評《老子》一書。(以上資料參考自「百度百科」)

▲參訪嚴復故居(圖片來源:三坊七巷官網)。

當晚稍作休息後,準備迎接明日即將來臨的兩岸書院聯盟簽約儀式。

▲福州鰲峰書院為兩岸書院聯盟簽約儀式主會場。
▲當天有來自福建的十家書院和來自臺灣的八家書院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兩岸書院的創新融合與發展。
▲蔡耀慶老師代表臺灣的八家書院,進行來賓致開幕詞。

蔡耀慶老師開幕詞摘要如下:

2019年第三屆海峽兩岸書院創新與融合論壇,在福州鰲峰書院即將展開,奉元書院與臺灣咸臨、陽明、金門燕南、象山、志道、果庭、亞太青年學院聯盟等書院一起參與此次盛會,首先個人謹代表書院同仁感謝主辦單位的妥善安排與熱情接待,書院營造的友好氣氛,與建立聯盟的期待,讓我們在夏至之時,如同有涼風吹拂,沁人心胸。

書院作為一種文化教育組織,是傳統文化中的寶庫。歷來文人雅士在書院中進行讀書、校勘、問學、講書、遊宴、交友,可以吟詩作文、交流考訂、可以關心時局、討論政治,書院不僅是書聲琅琅之處,是知識文化匯聚之所,更是傳遞華夏文明的重要場域。

近年兩岸書院發展蓬勃,無論是對於歷史悠久的古老書院進行修復與維護,或是對於新成立書院的建設與培植,都較以往有長足進步,在在顯示國家對於文化建設的用心;而且越來越多社會大眾願意投入書院的運作並持續關心書院的整體發展,顯見是文化提升的具體表現。此一社會現象,讓我們更加肯定書院的價值,正是社會經濟穩定之後,對於生活品質追求產生更多期待,希冀藉由典籍的閱讀中獲得更多有助於理解人生的道理,從浩瀚知識中尋求自身立世的本源。從更大視野來看,歷朝歷代的學者深入闡述經典,從中體察華夏文化兼容並蓄特質,挖掘出的種種精彩之處,恰可以做為引導世界走向平和穩定的定海神針。 

今日書院已然不只是作為傳統文學經典傳授的重要基地,隨著社會的運作多元且各項科技進步,不斷增加書院在現行社會的各種功能。古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當我們回顧書院歷史,並展望未來,對於書院運作與成果,懷著更高的期待。在接下來的論壇中,我們將聆聽與會學者專家的論文,藉此進行討論溝通,匯集群體的智慧,必定能為書院發展注入更多的養分。

作為書院的一員,衷心感謝所有工作人員的辛勞,也期待同仁在此活動中都能收穫滿滿,祝福本屆論壇順利成功。

▲「海峽兩岸書院聯盟」啟動儀式。
▲吳哲生老師(中)代表奉元書院進行簽約儀式。
▲奉元書院加入首批「海峽兩岸書院聯盟」。
▲奉元書院獲頒「海峽兩岸書院聯盟」會員證書。

在簽約儀式後,中國書院學會副會長、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鄧洪波教授,福建省炎黃研究會副會長、福州理工學院朱子文化研究所方彥壽所長,臺灣陽明書院溫明正副院長,臺灣亞太青年學院聯盟段湘麟創會理事長,分別作了四場精彩的主題演講。探討傳統書院於未來,如何萃聚莘莘學子,再創新契機。(案:如  毓老師所云:用古人的智慧啟發今人的智慧)

▲鄧洪波教授(左上)、方彥壽所長(右上)、溫明正副院長(左下)、段湘麟創會理事長(右下),進行主題演講。
▲「福州鰲峰書院」主會場活動至此告一段落。

二、【分會場‧尤溪南溪書院‧朱子祭祀典禮】

▲下一站:朱熹的出生地——尤溪南溪書院(福建省尤溪縣)。
▲尤溪南溪書院為【朱子祭祀典禮】分會場。
▲南溪書院的朱子像。
▲吳哲生老師(左)、蔡耀慶老師(右)穿著漢服參加祭祀典禮。
▲由禮生引導祭祀典禮、唱讀祭文。
▲祭祀典禮會場。
▲蔡耀慶老師(上)、吳哲生老師(下)代表奉元書院向朱子行祭拜禮。
▲祭祀典禮結束後,返回尤溪賓館會議室,進行「兩岸朱子文化研討會」。
▲由吳哲生老師代表奉元書院,闡述奉元書院的核心宗旨。

吳哲生老師演講內容摘要如下:

「奉元書院」前身為「天德黌舍」,係愛新覺羅・毓鋆(人稱  毓老師)所創立。其中「天德」二字別有深意,大致有三層含意:

一、 揭示「上天有好生之德」;

二、 蘊含《易經・乾卦》「用九,天德不可為首」的深意;

三、 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後金,年號「天命」,清朝最後結束於溥儀滿洲國的年號「康德」,  毓老師取「天命」、「康德」上下各一字的「天德」,為黌舍之名。 

而後丁卯(公元 1987)年臺灣解嚴,  毓老師改「天德黌舍」為「奉元書院」,取意《易經・乾卦・文言》「元者,善之長也」,期勉弟子奉元行事,以智慧解決時代問題,以膽識擔當歷史責任。 

毓老師乃清朝禮烈親王代善之裔孫,幼承庭訓,十三歲背完十三經。及長,師事太傅陳寶琛、鄭孝胥、羅振玉、柯紹忞、王國維、康南海、梁啟超、葉玉麟諸大師,攻經、史、子、集,私淑熊十力。 

奉元書院的宗旨是「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  毓老師講解經書,以直探經典,「依經解經」原則。讀古書,讀的是古人的智慧,不應做「殯儀館的化妝師」,更不應淪為政治權力的附庸。

有人曾問  毓老師「您的學說是什麼學派?」  毓老師回答:「我的學派是『問心學派』,凡做過的事都要問心無愧,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毓老師用其一生的身教警策門人:一個人的「德」絕非「講」出來的,而是「行」出來的。

▲在吳哲生老師演講時,在場學者、教授對於  毓老師能對經典詮釋得鞭辟入裡,讚嘆不已,咸認為有極大啟發性。
▲「兩岸朱子文化研討會」圓滿地劃下句點。
▲當晚於南溪書院安排古琴演奏、朗誦詩會等活動。
▲「尤溪南溪書院」分會場的活動至此告一段落,接著前往最後一站: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桂峰村。

三、【福建省三明市桂峰村:明清兩代曾孕育出 3 名進士、12 名舉人、41 名貢生、29 名太學生、412 名秀才】 

桂峰村是一個位於海拔 550 米、半高山谷地的小村落。四周群山環抱,雲霧縈繞,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歷史上曾被譽為「山中理窟」、「雲霞仙境」。2003 年被福建省授予「歷史文化名村」。
  桂峰歷史悠久。自北宋名臣蔡襄(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的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和茶學專家)之九世孫蔡長迄今已 750 多年了。始為蔡姓名門之後來此避世築居,而後有一條官道從桂峰經過,成為尤溪內地達官貴人、商賈小販往返福州的中轉站,促使桂峰迅速地繁華起來,素有「小福州」之美稱。 

許多專家學者來桂峰參觀後驚歎:「厝厝均有文化,滿街都是歷史」。其中的蔡氏祖廟、蔡氏宗祠皆是此地名門望族蔡姓家族的代表性建築,千年古寺—鍠山寺(亦稱資壽寺),香火興旺時僧眾達數百人。石橋景區是桂峰村最繁華的區域,村中有一小溪穿村而過,依山伴水構築酒肆、旅館、商店,蜿蜒佈局在小溪兩旁,明清時代的繁華街區躍然眼前。漫步村中,宛如徜徉於一片夢中仙境。走到後山平臺上,可俯瞰整個村落的建築,均依山就勢成飛鳳之翥,分佈於村中的三面山坡上,小橋流水、曲巷通幽皆可見,成為一幅畫裡古村,清晨到黃昏各有不同美感,也成為攝影者喜愛的創作之地。

蔡氏宗祠位於石印橋上游。係清康熙八年已酉(1669),蔡茂相(名雲鶴)高中進士後,第三年為首主持興建的。據桂峰《蔡氏族譜》記載:當時正值盛世,也是蔡氏家族鼎盛時期,「一時撥幣興工,備極輝煌冠冕」。從此,它成為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紀念性建築之一。

(以上資料參考自「百度百科」)

▲桂峰村全景。
▲蔡氏宗祠,門內懸掛「父子翰林」匾。
▲大廳額懸「著存」、「進士」、「兄弟舉人」匾。
▲全團於桂峰村合影留念。
▲與咸臨書院代表:徐文瞬老師(左二)、楊淑貞老師(左三)合影。

此次奉元書院準備了最新的文創紀念商品贈送當地領導及書院代表,內含:《夏學論集(壹)——愛新覺羅毓鋆先生百歲晉拾紀念》、奉元文件夾、《易經筆記本(六十四卦全)》、奉元鉛筆套裝組合,希望藉此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如欲購買請按我

▲致贈紀念品給福建省尤溪縣委書記楊永生先生。
▲致贈紀念品給尤溪南溪書院(左上)、福州正誼書院(右上)、龍岩梁山書院(左下)、南平考亭書院(右下)。
▲感謝此次主辦單位:閩臺家園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黃星主任(右二)、李宛芯執行總監(左二)。

晚清名臣曾國藩說:「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曾國藩創立湘軍後,攻破太平天國,使晚清一度出現了「中興」的局面,在這期間提拔了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等中興名臣,對於維持清代晚期的穩定,具有不可抹滅的功勞。

此次論壇的主題為「創新」與「融合」,那麼要如何創「新」呢?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

何謂「大學之道」?

「大學之道」,是「學大」的方法。誰最大?

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論語・泰伯》

「大學」就是「大人之學」

何謂「明明德」?

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易經・離卦》

何謂繼「明」?

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易經・乾卦》

宋代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毓老師說:「孔子不知道那塊雲會下雨,只要是雲,就同視之。

編者認為「繼志述事」就是書院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扇面題字為《易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以此來呼應這次論壇的主題「創新」與「融合」。

【後記】

返臺後當晚,蔡耀慶老師仍舊維持老習慣,每天書寫自我安排的作業,數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此舉頗令編者感到驚訝,驚訝之處在於當任何一件事養成習慣之後,再經歷過數十年功夫的累積,就會達到一般人難以超越的境界。而  毓老師也說一個人的「德」絕非「講」出來的,而是「行」出來的。編者認為蔡耀慶老師已經做了最好的示範!

希望將此字帖贈送給仍在努力奮鬥不懈的學長及同好們,期盼大家都能「為往聖繼絕學」。

▲蔡耀慶老師墨寶。

長松磊磊多奇節,冬無霜雪夏無熱。
根頭更有千歲苓,向誰與說長生訣。

己亥 夏日 福州返 天愚

-全文完-


【奉元見聞】習武不如學文

文/林世奇

編按:本篇文章轉載自林世奇老師 2019.05.12的臉書貼文。在本文中,林老師回憶當年在奉元書院讀書時,與 毓老師關於武術的對話以及 毓老師對於「尚武精神」的見解。全文讀來感情豐富,林老師回憶中的 毓老師精神矍鑠,亦是尚武精神的最佳典範。本刊特別徵得林世奇老師授權刊登,以饗讀者。林老師於今年七月夏季班開講「探驪得珠——武俠世界中的真實感」(課程訊息請點此),已於上週二(7/2)開講第一堂(直播影片請點此),歡迎報名參加!

年輕的時候在書院上課,老師時常在課後和我們談話。我說話直白,什麼都講,也什麼都問,甚至也問起武術的問題。

他知道我在習武,對武術一直興味濃厚,卻澆我一盆冷水:「學武?學文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學武?」

那時我非常年輕,不明白老師為什麼這麼說,心裏不服氣,就「搶白」了一句:「老師,滿洲人當年龍興東北,問鼎中原,就是尚武精神起家的吧?」

老師想也不想,應聲答道:「那可不!」

「那可不」就是「那當然」,老師的語氣裡都是自信和榮耀。我忍不住微微一笑,心想:看吧!說到尚武,老師非支持不可。肯定了尚武精神,就肯定了學武的正當性,那不就得了嗎?

其實,我那時只想為習武找到理由,並沒聽懂老師在說什麼。在那場談話裡,老師是支持了尚武精神,但為什麼習武不如學文,我還是沒明白。

我寫家譜的時候,參考了許多前人的範例,同樣是林家,霧峰、板橋的族譜當然不能錯過,那可都位列臺灣五大家族,非同小可。那一年,我在霧峰林家的族譜裡讀到「力田習武」四個字,胸中豪情勝慨大起,心裡充滿了感喟:「大丈夫當如是也!」

但有一次我看了影片《阿罩霧風雲》,上下兩集,把霧峰林家的故事整個說了一遍。幾個小時的影片,我看得心驚肉跳,冷汗直流,突然之間,我覺得好像明白老師在說甚麼了。

霧峰林家的故事,是從清代的林文察開始的。他平定小刀會、太平天國乃至戴潮春之亂,屢建軍功,貢獻卓著,但終究敵不過官場上的惡鬥與算計,在漳州的萬松關一戰,援軍不至,力戰身亡,死時年僅三十七歲。

他的戰功為林家換得了太子少保、一品官銜,御賜「宮保第」匾額,加上他弟弟文明不斷擴充土地,林家實力大增,成為中臺灣最富裕的家族,但也引來了官府、仕紳的疑忌。

首先是彰化知縣得到福建巡撫的默許,查辦文明侵奪土地一案,文明以徵用土地處於軍餉,不願退還,接著他自認無罪,又以身為提督,官階高於知縣,凜然不懼,隻身赴衙受審,不料在公堂上被當場打死。官府聲稱:文明造反,就地正法。

林家兄弟為大清立功,卻先後慘遭橫死,文明甚且身受污名,雖死不得清白。據說林家一度曾想造反,後來決定吞忍下來,到京控告。文察、文明之母戴氏,帶著一品夫人的頂戴,前赴福州,隨時等待傳喚,接下來就是漫長的「京控」歷程。

這個過程耗去了林家無數資產和精力,戴氏至死都沒有等到朝廷的平反,文察子朝棟盱衡全局,深覺無法對抗龐大的官場鬥爭,此舉無濟於事,徒耗心力,決定簽結放棄「京控」。與朝廷官員修好,重整產業,並努力加強林家武力,直到劉銘傳徵召臺勇,迎來林家復興的契機。

朝棟子承父業,在清法戰爭中幫助銘傳擊退法將孤拔,軍功彪炳,深受銘傳倚重,敘功時官封二品,賜穿黃馬褂,成為全國唯一賜穿黃馬褂的道員。加上清廷所賦予的全臺樟腦專賣權,林家財富勢力達到頂峰,堪稱全臺第一家。

但是,無論怎麼努力地站起來了,她們都擺脫不了時代的籠罩與烙印。文察乘勢而起,也因勢而敗,文明甚至因此致死,朝棟在更縝密的思維中迎來了父親不曾到達的高度,甚至在「施九緞之亂」中恩威並施,得來了「德同再造」的匾額,但即使如此,他們所效忠的大清,終於頹然將傾,接下來他們要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巨變:臺灣的割讓。

面對器械兵源都佔優勢的日軍,朝棟被迫解散「棟軍」,黯然西渡,最後死在中國大陸,這個武將世家的結局,悲傷遠過於榮耀。

一個家族的興起,靠的不是只有聰明才智、勇猛善戰,還要對付那龐大的官僚體系,面對各種可能的妒忌、攻擊和陷害。不管得到了多少榮耀,朝廷能給的東西,朝廷就能拿回去,《孟子.告子》裡面有一句話:「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一家的興旺和富貴,終究離不開整個政權體系的親疏榮辱,無法脫離權力鬥爭而巍然自存。

「尚武精神」是一個強大的民族非常重要的部分,這毫無疑問,但那並不能反駁老師所說的「習武不如學文」。這一點,我很久以後才弄明白。

老師自己的身體裡就流著尚武的血液,他在課堂上曾說:「看看你們軟綿綿的樣子,一點雄赳赳、氣昂昂的樣子沒有!」他的生命如此剛強,當然「尚武」。

但他所有的心力,卻都放在「文」上面。他教的,永遠是經緯天地,對「武」的領域,很少提及。

偶爾也有例外。

譬如,他會說:「你們那叫軍訓?老師騎馬放槍,打天上的飛靶,百發百中。」譬如,他會開玩笑說:「別看老師老了,我一腳,你們十幾個人都得躺下。」譬如,他會在私下談話時,說一說清宮侍衛的武藝,描述他親見親聞的經歷。譬如,他跟我說過關於「站樁」的姿勢和要求,還有他對於日常練功的安排。

這是「武」的領域,但老師也就偶一提及,而且多半是在私下談話裡,對於愛武成癡的少數學生,嘮嗑幾句而已。

習「武」有它的好處,作為一種工具來說,它和「文」也不妨並列,所以我們會看到「文武全才」、「允文允武」、「文事武備」這一類的詞語。文是「經緯天地」,武是「定功戢兵」,看起來,好像也真的可以並列。

但是我們從來不說「武文」,只說「文武」,「文」永遠放在「武」的前面,為什麼?

作為一種工具來說,它都是幫國家、人民、乃至自己、親人、家族解決問題,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文、武都不可或缺,怎麼可以分先後,又何必定什麼先後呢?

但這兩個領域應該有的位置,其實真是不一樣的。「文」不只是解決特定目的(如寫文章、妝點形式、修補衝突)的工具,它還是解決根本問題的徹底方法。

這當然牽涉到它們的定義。

古時候的人所說的「武」,不是只有打打拳、健健身,所謂的「文」,更不是只有寫寫文章,舞文弄墨。「武」和「文」最後所要面對的,都是殘酷的現實鬥爭。換句話說,在社會上真正要活出個人樣來,裡面不知有多少的奮鬥拼搏,還有預料不到的各種災難在等著,一個家族要在這個社會上站起來,不管「武」還是「文」,都一點也不輕易。

面對瞬息萬變的局勢,習「武」所能提供的,其實只是自身的「有用條件」,攤在那裡,看人家是否買帳而已。

條件本身決定的是價格,人家買帳以後,我們頂多也就是拿到門票,得以進入市場。但進了市場以後,面對的都是可怕的驚濤駭浪,真正的險難才剛要開始。

想要活下去,要洞察情勢、要精準判斷、要安身立命、要控縱全局,那裡面倚靠的功夫,全是「文」。

就古人一般的認識來說,習武就是一刀一槍,為國家立功。這當然很了不起,但最後的結果,也很可能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武將若不能文,就無法盱衡全局,出處進退,掌握機先,保護自己、家族的生命和財產,乃至國家的安全。

「武」所能到達的地方,可能是磅礡偉岸、非常壯觀的,但要到達生命更深的地方,解決更複雜、更困難的問題,卻只能是「文」的場域。

《儒林外史》裡面有一句話,很能代表舊時代對「武」的理解:「將來到疆場,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蔭子,青史留名。」如果我們覺得這不夠,「武」應該要有更深刻的涵義,那麼,不妨看看武的本義。

許慎的《說文解字》說:「止戈為武。」從小到大,國語文課本解釋六書,都是這麼寫的。那看起來,就像天經地義。

但事實上,許慎下的定義一開始就是錯的。「止戈為武」?能教人放下刀槍就是武?那麼,咱們憑什麼教人不動刀槍?是因為我們有刀槍拳腳,還是因為我們有聰明智慧?

如果是因為有刀槍拳腳,那麼,「武」的本質還是刀槍拳腳,只是強大到別人不敢動兵而已。從定義上說,它就是刀槍拳腳,「讓人不敢動兵」只是其中一個效果、作用而已,怎麼能當作定義?

如果讓人不敢動兵,是因為我們有聰明智慧,那麼,它根本就屬於「文」的範疇。這樣去定義,「武」和它的起源、本質就徹底脫開,只能從作用上把握,還依附在「文」下面,完全沒了自己的定義和屬性。

那麼,許慎為什麼會這樣說呢?《說文解字》原文是:「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爲武。」這一段話,改自《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莊王語,只是文字略有出入。

《左傳》說:「夫文,止戈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從《左傳》的原文來看,「武」的功能是「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而它的手段則是「禁暴戢兵」。

所謂「禁暴戢兵」,確實可以約化為「止戈」二字。所以《說文解字》對《左傳》的改寫,沒有違背它的原意,「止戈為武」並非《說文解字》的杜撰,它確有所本。

但《左傳》對「武」的描述,卻是從政治的思想和需求出發,完全違背了文字在創造時的本義。它不妨成為一種思想主張、文化態度,但絕不是本義的詮釋,很明顯是出於文字學上的錯誤認知。後代無論給出多少創造性的詮釋,都是從文字的誤解出發。這種源頭上的誤解,一路錯到現在,不能不加釐清。

「武」確實是由「止」「戈」組合而成,但這個「止」象腳掌之形,本指「腳趾」,並沒有「停止、制止」的意思。後來我們把「止」理解為「停止、制止」,出於文字學上的「假借」,與本義已經毫無關聯。所以「止戈」在造字上的會意,絕對不是「停止」或「制止」戰爭之事,當然就不是「禁暴戢兵」,這話說得再漂亮,都違背了造字的原意。

究其本義,「武」字从戈从止,其實是「象人持戈而行」。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云:

武字,見甲骨文及西周金文,均從戈從止,「戈」為兵器,「止」乃趾的初文,用於字中表行動,非表停止、制止。故其字所會之意,是「示威」、「征伐」。

「示威」、「征伐」,憑藉的是「武力」、「武勇」,以武力征伐,以武勇示威,這才是「武」字的本義。

戢兵禁暴,止戈為武,說來很好聽,但它真正的條件,畢竟是「以力止戰」。若不還原它的條件,就變成一句漂亮話,甚至是空話。

空話有多可厭?來看看這個例子。張角作亂,向栩說:「不須興兵,但遣將於河上,北向讀《孝經》,賊自當消滅。」(《後漢書》)北向讀《孝經》,就能消滅亂賊?照這樣看,國家還要什麼武備?多印幾本《孝經》就天下太平了。

向栩卓詭不倫,也許極端了一點,但事實上,多文少武、空話連篇,一直是士子嚴重的問題,在衰世中尤其嚴重。尚武精神的廢弛,使讀書人的墮落更加徹底。

明代宋濂在〈秦士錄〉裡說:「古者學在養氣,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絕,徒欲馳騁文墨,兒撫一世豪傑。此何可哉!此何可哉!君等休矣。」

李贄更說:「平居無事,只解打恭作揖,終日匡坐,同於泥塑,以為雜念不起,便是真實大聖大賢人矣。」一旦國家有緩急,「則面面相覷,絕無人色。」

離開了「學」的本義,士大夫就成了軟弱無用的廢物。離開了「武」的本義,那些武夫同樣變得虛浮可厭。離開本義造出來的空話,總是令人作嘔。

「武」如果不只是「到疆場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蔭子,青史留名」,想要開發出更深刻的意義,也絕不會是一廂情願自欺欺人的「止戈為武」,我們得實在一點,回到「示威、征伐」的本義去想。

「武」的本義既是「象人持戈而行」,那不就是毓老師所說的「雄赳赳、氣昂昂」嗎?

武勇,就是一種剛勁之氣。如熊十力先生所說:「當使國人有雄武之氣,而無暴亂之習。」相對於暴亂來說,雄武不但是陽剛之氣,而且是收斂、錘鍊之功。有這種收攝鍛鍊的功夫,才有真正的陽剛之氣,才是真正的雄武。

古人說:「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文治以建構秩序為主,重在制度,裡面靠的是文心周密,經之緯之,要舒緩有度,化民成俗,若無所覺。武功則不然,像拉弓一樣,這一拉就是收緊,沒有這麼勒一勒、繃一繃的苦楚,就談不到功夫。

從收攝、錘鍊、陽剛、雄武這一思路來理解所謂的「武」,既符合本義,又能將武的義涵拓深,拿來詮釋「尚武精神」,也恰到好處、絲絲入扣。

所以「武」非常重要,毫無疑問。對個人、家族、社會、國家都有它積極的意義,無可取代。但崇武、尚武有可能表現為習武之風,也可能表現為其他形式,只要能體現陽剛雄武的精神,任何活動都是選擇,習武並非唯一。

反過來說,習武練武,不一定能夠確保陽剛雄武之風的形成,相反的,所謂習武的圈子裡,還有很多扯爛汙的情況。

譬如這些年兩岸都有「隔空打人」的鬧劇,或者被「專門打假」的徐曉東打得滿臉是血的太極、詠春拳手。在他們被揭穿或打翻的時候,說出來的那些言語,表現出來的態度,那與所謂的「雄武」之風,可以說八竿子打不著一點關係了。

我本人習武、好武,對於武術世界裡面那種陽剛雄渾的美好,一直充滿讚嘆。時至今天,我仍然覺得,對於這種雄武陽剛精神的體認,習武是最好的選擇。

但習武最重要的,是跟什麼樣的人學,在什麼樣的團體裡學,用什麼心態、方式學,以及最後體認到的是什麼樣的境界,這裡面有太多偏差的可能。扯爛汙的不只是武術騙子,即使是在武術上頗有成就的人,也不一定具有所謂的武德。

想要提振陽剛雄武的尚武精神,武術只是選擇之一,並非充分條件,甚至也不是絕對的必要條件。

國家教育人才,最重要的是把大本立住。而在個人的學習歷程裡,最重要的是培養核心的知能、情意、態度、人格。換句話說,是「怎麼樣成就一個人」。無庸置疑,那就是「文」的領域。

古代的諡法裡說「經緯天地曰文」,所有關於秩序的建構、制度的設計,甚至是思維的訓練養成,都是「文」。

以前毓老師上課,說到「文」的時候,在課堂上曾經突然煞車,說他不解釋這個字,教我們自己好好去悟,到底什麼是「文」。我因這一刺激,從此長期思考這個字的可能義涵,反覆不斷。

「虎豹無文,則鞹同犬羊。」若就那張皮來說,大家沒什麼差別,但皮上面的紋路,就是作為一頭虎、一匹豹的「樣子」,那和狗、羊絕不相同。

人也有樣子。吃飯、睡覺、走路、說話、做事情,都有個樣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每個民族的「樣子」都不同,那就是文。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說得好像「被髮左衽」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而「被髮左衽」,說穿了,也就是人活的樣子不一樣。

既然「文」就是樣子,那麼,我們的衣食住行,一切生活方式和樣態的選擇,都是「文」的範圍。孟子所批判的「率獸食人、人將相食」,那也是人活的樣子,只是活成了禽獸的樣子而已。

那麼,古人如此講究「文」,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的理解是:真正的「文」,是對人類生活方式的創造、建構、安排,那是最徹底的答案。

比如說吃飯,手抓、刀叉與筷子的區別,裡面有衛生、禮儀、養生的各種考量,那就是「文」。

比如說穿衣服,一眼看過去,覺得七零八落,這個朝廷沒有樣子,賈誼就主張應該「改正朔、易服色」,那就是文。

比如說住的地方,骯髒混亂、炫耀刺眼或雅潔清爽,那都是「文」。一般建築都有個天際線,房子和空間的關係,顯現著人和天地之間的關係,那也是「文」。

我們一開口說話,裡面的氣韻、聲調、態度,乃至字詞的雅俗真偽,立刻就顯現了我們的教養和內涵,那就是「文」。所以古人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沒有文,那話是沒有力量的,傳不出去。

古人意識到這個「文」太重要了,可是找不到一個客觀的標準來衡量,勉強訂了一個最低門檻:讀書人想要在死後拿到這個「文」字的諡號,那麼,從童子試、鄉試到會試、殿試一路上來,一關也不能少。

為什麼會有少過一關的問題?一般未入府、州、縣學或未經正途科舉而欲應鄉試、仕官者,須以捐獻銀錢取得例監出身,這就少過了一關。但那些捐款買資格的監生,無論後來是否拿到進士、建立了多大功業,死後都與「文」字無緣。

毓老師在課堂上說過一個故事,正好可以說明讀書人對這個字的看重。左宗棠功業彪炳,底定新疆,深受清廷倚重,但他是捐銀錢出身的監生,死後肯定與「文」這個字無緣。為了得到這個字,他上表朝廷,要求回鄉赴試。

朝廷一聽就明白了,他要的不是秀才,是「文」這個諡號。當時新疆情勢未穩,亟需倚重左宗棠,怎麼能輕易答應他離開新疆?朝廷知道他要什麼,立刻給了承諾:不用回鄉赴試了,在他死後,諡號一定給這個「文」字。

老師說,這個就叫「要君」,要脅國君,讓國君不能不答應。「要君」有時也能得逞,左宗棠免去了縣學的考試,死後也真的拿到了「文」的諡號。不過,朝廷給的是「文襄」。襄就是襄助、襄贊,和文正、文忠、文相比,顯然就次了一等。

古人對於諡法的看重,有其時空背景,不是本文所要討論的對象。對於「文」這個字所設的門檻,現在看來,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把最嚴格的門檻設在「文」這個字,卻有其文化上的意義。

「經緯天地」才是文,對於我們所處的世界,擁有足夠的前瞻力和創造力,能夠創建出一種新秩序,給這個世界一種新的精采樣貌,那才是「文」。

以前的讀書人讚美孔子:「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那不無誇飾的語氣裡,正在讚嘆他改變了這個世界。宋代以後,孔子得到的封號是「至聖文宣王」。什麼叫「文」?就是建構這個世界的樣貌。

所以,「文」當然不是寫寫文章而已。揚雄說「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曹植說「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顧炎武說「一經自命為文人,其餘不足觀」,他們所鄙薄的都是文辭的創作,有沒有道理暫且不管,但這和經緯天地的「文」,絕不是同一件事。

曹丕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從政治動機來看,固然有和他弟弟別苗頭的意味,但他有自己的定義和脈絡。從他舉的兩個例子來看:「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顥而制禮」,很明顯都不是一般的文學創作,尤其是周公制禮作樂,那完全是制度面的建構,關乎人們生活方式、社會秩序的創建,那正是「經緯天地」的「文」,不是寫文章。

這是成就一個人的條件,也是建設一個社會的能力,那是我們一切學習內容的核心。即使是在「武」的領域裡,武術、武學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靠的也是「文」。

中國武術的發展,其實一直都著重在身體的天賦,偏重在局部的能力,並沒有系統性的發展。如戚繼光《紀效新書》所說:「雖各有所取,然傳有上而無下,有下而無上,就可取勝於人,此不過偏於一隅。」一般人很難想像,中國武術的發展那麼晚,竟然一直要到明代的俞大猷和戚繼光,才開始有意識地整理中國武術。

在他們的著作問世之後,武術的鍛鍊項目、方法、進程,乃至身體哲學、身心統合的思考才逐漸開始發展。其中最重要的一層,是中國古代的煉養之術,被那些學養深厚之士融進了武術,武術的內涵從此產生了質變。等到武學燦然大備、百花齊放,已經是明末清初了。

換句話說,武術的世界後來變得如此淵深浩博,神乎其技,還是因為「文」在其間起了作用。

「文」既然不只是一種寫文章的能力,而是一種建構創造秩序的能力,在學習領域裡,當然有它的優位性。毓老師當年說「習武不如學文」,顯然有他的道理。

我天生反骨,總有一點叛逆,從來不肯全盤接受,非得反覆尋思、再三驗證不可。老師說習武不如學文,我卻非要好好練拳,絕不肯乖乖聽話。

老師為了勸退我,描述了清宮侍衛的功夫,嘲笑了公園裡那些人練的武術,然後警告我:「武術這個東西,十八歲沒有成學,就不可能成學了。」我默然不語,心裡不服,就是要練,不管。

我生性敏銳易感,脆弱易傷,我的童年歲月裡,有一半都是眼淚。我心裡似乎隱約知道,只有武術能撐住我,轉化我自己。成不成學,我不管,我還是要練。

老師在我面前總澆冷水,但後來我才知道,老師的真意可能並非如此。假日時,我們總去靜園跟老師聊天,有一個同學告訴我,有一次我不在,老師在我的背後說「世奇的功夫可好了」。看起來,老師並不真的反對我練拳。不過,老師生性愛開玩笑,這話是不是玩笑,我一直不能確定。

等到我結婚的時候,拍了婚紗照,老師一直嚷嚷要看,我便帶著厚厚一大本婚紗照,和妻一起去看老師。

當時,攝影師拍了四百張讓我們選,我覺得選擇太多,一張就要九百塊,實在太貴,而且婚紗照應該以女生為主,我就把自己的獨照全數刪除。但因為妻的堅持,終於勉強留下了一張獨照,就是我打的「玉女穿梭」。

我永遠記得那一天,老師翻著婚紗照,在那一張「玉女穿梭」停了下來。他瞇著眼細看了一會兒,點了點頭:「這功夫很不錯,一看照片就知道。」

在那一剎那,我覺得鼻酸眼熱,全身的血液都要沸騰了。

我沒聽老師的話,可我其實還是聽老師的話。我習武,是為了尚武,為了變化氣質,我不敢跟老師辯駁,但努力學習,把老師的話句句都放在心裡。

這麼多年來,老師終於給了我一句肯定。我終究沒有白練。


【奉元問學之一】冬季班「老子謀略學」摘要(第三講)

整理/蔡正道
主講/白培霖

編按:毓老師曾說:「不讀孔子不知中國文化之博大,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之精深。」奉元學會白培霖老師,於今年(2019)一月冬季開講『老子謀略學』課程,發揮  毓老師治學的實用精神,分享老子的謀略智慧,以及將這套學問運用在工作及生活當中的體會,頗受學員歡迎,座無虛席。許多學員反映,課程結束後依然意猶未盡。因此,編輯部特別邀請蔡正道學長幫忙整理課堂重點,羅列摘要,以饗同好。本篇為第三講(2019.01.26)的摘要,總共三講。白老師將於今年夏季班開講「社會學老莊」(課程資訊請點此),歡迎報名參加喔!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第三章
  • 中國的禮教、科舉都是弄了一個高高的目標讓大家去追求,每個人都想要去考試、做官,「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就不會作亂了,所以尚賢,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愚民政策,尚了賢,老百姓就拼命去爭那個被定義的「賢」。
  • 臺灣社會一直以來有表揚好人好事、孝順、模範生的傳統,這就表示大多數人「都不是模範生」,只要有了這個分別,就會使大家產生爭執。
  • 賢,要多賢別人,不要賢自己,但對自己的要求要有一定程度。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是要常常檢討自己,「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要常有「慚愧心」。慚與愧不同,「自慚行愧」,慚是對自己,愧是對他人。
  • 人與民不一樣,人是上過學、有學問、有官職的。我們則是民。
  • 不要去追難得之貨,就如「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追求難得之貨有如無底洞,最後商紂因此葬送了王朝。日常生活亦是如此,因此難得之貨是要小心的,不要隨便開啟心裡的欲望。事實上,多數難得之貨也只是資本家炒作出來的結果,譬如鑽石,這種難得之貨是「飢餓行銷」的結果(可參考「鑽石是21世紀最大行銷騙局(影片連結)」)。排隊也是,譬如每天買一杯星巴克,就等於每天都排在自己前一天的後面,這種具象化的想像能提醒我們反思自己的習慣是否是我們所要培養的。
  • 「不見可欲」,中國不管儒道,很重要的事情是要控制我們的欲望。孔子「四十而不惑」就是「不惑於欲」,欲望與現實的差距就是我們痛苦的來源。中國人講求的是節慾而非禁慾,自己的欲望已經很難控制,不要再一天到晚找東西來誘惑自己,如此心方能不亂。「可欲」是還沒有變成心裡欲望,因此不見,不要再增加心裡的欲望。欲望要好好的控制。
  • 什麼是真正的「可欲」?從「上班」這件事來思考,是拿時間換取金錢。時間不會重來,但金錢可以再賺。所以上班對大多數人來講,是拿非常珍貴、不可取代的資源,去換取一個容易再取得的資源。所以若為了上班而犧牲自己的理想,是一個滿悲慘的事情。那為什麼每一個人都在上班?除了生活必須外,主要是因為「大家都這樣去做」。所以要常停下來想,現在做的事情是不是有意義的?是不是真的值得去做?
  • 為了自己的好處而去拿東西叫「盜」,所以中國人非常講究「公」,相互分享是在人類演化的歷史當中,根植成為人性的一部份。
  • 「不尚賢,使民不爭」講的是教育平等,「不貴難得之貨」講的是經濟平等,「不見可欲」講的是政治平等。不要一天到晚強調哪一批人、什麼東西是平常人拿不到、特別有價值的。一天到晚強調這些,會讓人心亂。
  • 「虛其心」,有人問達賴喇嘛「如果科學證明宇宙道理與您的信仰不一樣,怎麼辦?」達賴說「我會好好了解,仔細思考,如果科學證明的道理與我的宗教信仰不一樣,我會改變信仰。」這就是虛心,我們不要把什麼事情都當成不可變的神主牌,這樣太危險。
  • 除了一般意義上的虛心,還有要把心清出來,內心的垃圾比有用的東西多得多,裝得又快又易囤積,所以要常常清理內心垃圾。
  • 「實其腹」最重要的是「宰相肚裡能撐船」,能容天下,不要爭一口氣。平常做事,要想清楚,自己要的面子還是裡子。
  • 人常常在講故事給自己聽,平常日常所發生的事,很多都不見得是真的,而多是自己編的故事。可以試試看下述動作:猛然回頭看時鐘上的秒針,會發現秒針往回跳一秒鐘,才往下走。秒針當然不會往回走,但我們的頭腦卻要腦補這個連續相。其實眼見不為憑,左腦每天都在編故事給右腦聽,所以當「看」到、「聽」到、「知」道什麼事情時,所知道的都是「故事」,不見得是真的,這使我們往往不易分清故事與事實的差別。因此碰到事情時,要好好想想,不要被故事所蒙蔽。故事與事實的差距,常常是痛苦的來源。
  • 我們有兩種常常在想的,一是別人的事情,而忘掉管好自己的事,每個人都只有一顆心,若都出去管別人家,自己家就沒人管。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全世界,這世界唯一可以被改變的只有我自己。二是我們一天到晚在想過去──已經發生的事與未來──還沒發生的事,很少活在當下,這等於沒有活到,所以我們要練習「看」事情,不要聽自己編的故事。
  • 毓老師的教導是,我們都有天爵,所以在社會上做部長、經理等等的職位不是這麼重要,因為我們是天民,修自己的天德,重的是天爵,有了天爵就會有天錄。什麼叫天爵?第一個是善人,「不踐跡,亦不入於室」是為善人,這個人沒有按照古人的教導走,也沒有入室拜師,天生就是好人,這是善人。這種人有甚麼好處?《論語》「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
  • 開始學的時候,是為「賢人」,特色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賢人的功效是什麼?《周易》「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再更厲害叫聖人,《淮南子》「夫聖人者,不能生時,時至而弗失也。」孔子就是「聖之時者」,不會做不符合時代的事情,其功是《周易》「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業,斷天下之疑。」最高的程度是「大人」,《周易》「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不只是合乎時了,與整個宇宙的力量都能結合在一起,不但能時至而不失時,而且能把天命發揮出來,以繼明照於四方,不停地創造生機。這是四個天爵。
  •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天爵不在裡面,君子!成德的稱為君子,所以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程度,但做到不錯的就是君子。這是毓門中對天爵一些特別的理解。

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這一章可以顯示出何以說法家、陰陽家、兵家都是出於《老子》。
  •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譬如在股票市場中坑殺散戶就是這麼做。「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勾踐就是這麼做。「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圍城》中說,猴子爬得愈高,紅屁股就愈明顯,很多人在原崗位還看不出能力大小,一旦升上去後,所有缺點通通都顯現出來了。「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春秋》中的「鄭伯克段」就是這樣,直到把共叔段的野心養大,起來叛亂,最後被鄭伯一舉消滅。這些都是「微明」,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譬如諸葛亮,字孔明,雖亮也只是一孔之明,這就是毓老師所謂「肉要埋在碗裡面吃」。
  •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大自然很多生物在臨死前都會有迴光返照的一剎那,仙人掌在盛開花朵之後就死掉了;枯樹生花,將最後剩餘一點點的生命力量全部都消耗掉。
  • 中西方對「將欲弱之,必固強之」的策略想法都不一樣。很多人講策略,策略就是欺騙對手,讓對手做一些你想讓他做的事情,但中西方有所不同。西方人的策略都是想要加強自己的實力,中國人的策略是想讓對方自己垮臺,最好不要用到自己的實力,最好的例子就是下棋。西洋棋的目的是「把對方吃掉」,攻城掠地,中國的圍棋是把對方「圍起來」,使對手在不知不覺間被吃掉,就像周瑜使了反間計讓蔣幹盜書,假曹操之手殺了二位水師大將,不費一兵一卒除掉自己的敵人。皇太極用反間計讓崇禎凌遲袁崇煥亦是借刀殺人。因此可以看到在中國人骨子裡流的血液是推崇「四兩撥千金」的,用對手的力量來打擊他自己,而不是只增加自己的實力而已。中國也充滿著與此呼應的歷史,漢武帝、唐明皇、清乾隆,都覺得自己是王朝最強盛的巔峰,卻也成了開始走向衰落的轉捩點。
  • 反過來說,「將欲強之,必固弱之」,當遇到挫折時可以想想摩西的故事,摩西前四十年享受著埃及皇宮的生活,可當他得知自己是猶太人後,到他帶領同族出埃及這段期間,熬了四十年的牧羊生活,由奢入簡難,如果沒有在這段期間培養出強大的內在力量,怎能成不世之功?
  •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反過來說,「將欲興之,必固廢之。」有些皇帝會在駕崩前放逐能幹大臣,讓新皇帝登基後再召回啟用。今天也有公司喜歡用從原公司跑出去過,還願意再回來的員工,因為他們「心會比較定」,當然也有公司剛好相反。所以不同企業有不同想法,就看自己對自己有沒有信心。
  • 雍正皇帝喜用孤兒。類比今天,也有所謂的「事業孤兒」。很多人能力很強,但脾氣很差,無法與人合作,若能夠容下這種人,他將成為我們最好用的子弟兵。
  • 每個人都要找到人生有趣的事情,若拿有限的時間只去換取錢,實在划不來。
  • 二流學校出來的人,在公司中表現優異,都非常感謝公司給他們這機會,這種人對公司的向心力非常高;常春籐出來的學生,當在公司內部表現優異時,只覺得「自己果然厲害」,這些人通常馬上會去找新工作。所以當要培養自己子弟兵時,要怎麼樣用人?要能容人、給予機會,讓其自知「去別處不會有此等禮遇」,這樣就會有鐵桿子的子弟兵。
  •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想取之前要先給予,偷雞也要拾把米,很多人連米都捨不得,就想拿好處,這是不可能的。人一生都在「銷售」自己,而「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是一個比較好的銷售,能夠放棄一些有也很好的東西,來換取很想要的東西,這是最基本的銷售。一點虧都不吃,很難得到好處。
  • 本章在《韓非》也有出現。《老子》與《韓非》的共同重點都是,若有人對我特別好,一定要小心,對方可能有特別目的。可是陰陽家和兵家把這當作一個術來操控他人。《孫子》九變就提到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史可法是也,最後嘉定被屠城三日;「必生,可虜也」,洪承疇即也,當時降清漢臣范文呈勸完洪承疇後,對皇太極說洪不會求死,因為當灰塵落到洪承疇的衣袖上時,洪幾次將灰塵拂去,「愛惜衣服如此,更可況是生命呢?」;「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如果有人以廉潔自居,當被政敵丟一堆泥巴時,他便會花很多精力,要向這些丟泥巴的人證明自己的廉潔,最後一事無成。「愛民,可煩也。」這些都是術。
  • 魚不可脫於淵」,魚會離開深淵,就是被餌釣出來。《周易》「或躍在淵」,當覺得有這機會時,要去爭取,而不要等到有九分十分把握才去嘗試,否則很難出類拔萃。
  •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國、邦、公司、家的利器,不只不能示人,還不可以隨隨便便交給他人。管理人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一直在做事情,厲害的人是能把下面的人培養起來,讓下面的人可以做事,如此方能讓他們把自己「頂上去」。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老子・第三十七章
  •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要能常無為,才能無所不為,不能一天到晚有為,偶爾想無為一下,這就不可能達到「無所不為」,反而什麼都做不了。
  • 「萬物將自化」,中國人講「物」包含所有人事物,就能夠自己上軌道。「化而欲作」當萬物都在自化,假若有欲望產生時怎麼辦?「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要能防患於未然,在欲望未成形之前,就要能先消彌掉。所謂「心猿意馬」,欲望一成形,就像馬跑出去,要拉回來是很困難的,因此最好的方法是,管住那顆像猴子的心。「無欲以靜」,讓欲望不產生的方法,就是靜。
  • 「無為」就像《莊子》庖丁解牛,庖丁向文惠君說他解牛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這是第二層。到了最高境界時,「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看都不用看就可以解牛了。這與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的人生三境界很類似,第一層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層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最高境界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開始時,要花非常多精神,才能把事情做好。熟悉以後,就慢慢不用花這麼多精神,但還是要去注意。最後了然於心,閉著眼睛都能完成。這個時候,才是無為。
  • 無為類似 New Age 常形容的 flow、in the zone。像我們跳舞、打球到一個境界,事情自然會在那邊走,不必再花很多精神,用《快思慢想》的話說,就是從 system2 變成 system1 了,用開車做例子大家就很能領會了───從一開始的戰戰兢兢,到最後可以一心多用而不誤。所以當足夠熟的時候,就無為了。
  • 另一種無為的譬喻如鴨子划水,水面上悠閒,水底下拼命划,正如這句話說的,「必須非常努力 ,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無為裡面最重要是造那個勢,勢造好了以後,所有人都會按照我希望他們走的方向走。Michael Pillsbury 在《2049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祕密戰略》這本書中就講到中國人非常注重造這個「勢」。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爲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老子・第七十四章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在組織中,如果成員不怕懲罰,用懲罰是沒有用的。獎與懲要交互善用才有效果,而此二者能收功效的共同處在於「及時」。如何給獎賞是個藝術,當人們覺得這是個有趣、好玩的事情時,會比較積極;當人們覺得這是個工作、有對價關係時,只會把交辦的事情做好。
  • 我們千萬不要「代大匠斲」,從比較權謀的角度講,有很多事情是可以讓別人去做的,自己不要出手。這與前段「將欲⋯⋯必固⋯⋯」非常類似。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第一章》
  • 道是沒有行跡,抓不到的。名是定性的,所以道是無,名是有。可道、可名的問題在哪?常。人們一天到晚所追求的就是一恆常不變的事物,但世界沒有這種東西。《莊子》中「宋人資章甫而適越,越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都在提醒我們要跳出主觀的想法,學習如何從別人的眼睛裡看事情。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爭是針對果,為是只管因)

《老子・八十一章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忠言逆耳,為何人們不敢對我們講真言?一是我們脾氣大,二是他們是無法離開我的家臣,但這些人只敢報喜不敢報憂,會壞事的。歷史上最有名的忠言之臣就是魏徵,也因唐太宗有接納諍言的雅量,成就了其「明君」的高度。
  • 馬屁不是不能拍,但拍有拍的技巧,即使不把 100%的真話講出來,也絕不騙人。誇獎人亦然,要落在實際內容上,又,誇獎「過程」而非誇獎「結果」,譬如讚美小孩的努力過程而非成績結果。
  • 「知者不博」,毓老師曾說,好好讀通一本子書就夠了,貪多反而不好。當一個人覺得自己「通通知道」時,就是進步停止之時。
  • 當我們自己準備好時,老師就會出現,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都可以啟發我們。最重要是自己要準備好。
  • 儒家講陰陽,《老子》的「有無」則提供我們另一種思路:我們可以考慮不做這個事情。不做決定也是做了某一種決定。因此遇到事情,不要只想著 A or B,也可以想想什麼都不做。「明天可以做的決定,不要今天去做。」另外,很多事情不用去搶最前面的,只要確定自己「不是最後一個」就可以了,雖說我們要像水一樣「盈科而後進」,填補不平再往前走,但也不用「代大將斲」,做事情有非常多的術、方法,這需要我們用心琢磨。經書與子書都是原則原理,如何真正理解並能運用這些原則?需要看「棋譜」,而歷史就是棋譜,如《戰國策》、《資治通鑑》或每天的報紙,把所學在棋譜上練一練,當事情的發生和預想的不同,便想想什麼地方沒考慮清楚,這樣便能收穫一個有趣的人生。

【奉元問學之二】徐復觀先生「荀子人性論」(二)心得

文/廖鶴群

編按:《易經象傳》:「君子以朋友講習」。為學需要同門同好互相切磋、互相砥礪,才能一起成長並進。秉持此一理念,也為了傳承 毓老師講學的精神,奉元學會常務理事潘朝陽老師,特別舉辦以研討中國經典為主軸的讀書會,名為「中國義理與文化的經典和論著」,每月一次,在週日上午十點到十二點於學會現址舉行。從去年(2018)八月底開始舉辦至今已聚會研討十次。參與的學長姊們都是學有專精的前輩,分享內容引經據典又切合時事,非常精彩。本文為最近一次讀書會(2019.06.30)的心得,討論主題「徐復觀先生〈由心善向心知——荀子經驗主義的人性論〉(之二)」(直播影片請點此)。下一次讀書會預計將於七月二十八日(週日)上午舉行,歡迎各位同門同道一起來研討!

六月的「中國義理與文化的經典和論著」讀書會,繼續由潘朝陽老師主持導讀徐復觀先生〈由心善向心知——荀子經驗主義的人性論〉一文。一個小時的導讀時間,豐富流暢,倏忽即逝。

本次導讀的主要內容為徐先生在〈荀子的人性論〉中,談荀子論「性」及「性惡論」的根據。在筆者於奉元電子報第 66 期的心得中(文章連結請點此),已於這一部分稍微提及,潘老師本月的導讀講義更是清楚明瞭,故而此處將不再重複介紹。不過,潘老師本次特別將徐先生對荀子性惡論在邏輯上之不周的批判提出以說明,則為前次心得所未詳,因而特別引起我的思考。

徐先生認為,荀子關於「性惡」這一判斷的論證,無一可立。之所以如此,則是由於在荀子關於性惡的論證中,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內部矛盾。

首先,我們來看荀子如何立論他「性惡」的主張。我們知道,按照徐先生對荀子論性的分析,荀子所重視的性,乃是「性之和所生,精合感應,不事而自然謂之性」這一經驗層次的性,而非形上意義的「生之所以然」的性。而荀子所論的經驗層次的性的內涵,在荀子處主要規定為「官能的欲望」與「官能的能力」,並且這兩部分還有「可塑造」、「無定向」、「無分善惡」的性質。

既然如此,荀子又是如何得出「性惡」的判斷呢?徐先生就〈性惡篇〉,整理出荀子用以主張性惡的五點重要立論:

  1. 性中的官能的欲望的自然流衍,往往會產生流弊,導致惡行。
  2. 凡屬於性的本質的事物,必然不會離開性。如耳可聞且聰、目可見且明是性,因聰明不能離耳目而存在。但人的官能的能力雖然可以為善,可是卻也同樣經常的悖離善,可見善與性並非如耳聰目明般不可分離,也就可知善並非性的本質。
  3. 就經驗事實的觀察,人的善行,與官能的欲望所本能希望的方向常常是相反的。
  4. 人之所以會有所追求,乃是為了滿足需要,而需要則由於缺乏。因此,正是因為人性中本無禮義,人們才會求善,才需要在求善上思慮、學習。
  5. 「故性善,則去聖王,息禮義矣。性惡,則與聖王,貴禮義矣」,徐先生以荀子這段話是從「結果的好壞來證明性惡說的妥當性」,我竊揣測,此中或許同時還有從現實情形印證性惡說的意思,甚或有與孟學爭論的意味。意即在「性善為真,則不待聖王,不需禮義」的前提下;當時學者若宣揚聖王,提倡禮義,即可反證性惡無疑。

對於這五點立論,徐先生指出,其論證實際上是難以成立的。徐先生的原文如下:

荀子對性惡所舉出的論證,沒有一個是完全站得住腳的。若以善可與性相離,故為其非性;則荀子之所謂性惡,並不同於若干基督教徒所等於之原罪,惡也一樣可以與性相離。否則荀子既根本否定了形上的力量,則他所主張的『化性而起偽』,便沒有可能。他以求善來證明人性之本來是惡,但何嘗不可以求善證明人性之本來是善?善惡的本身都是沒有止境的,人不因其性惡而便不繼續為惡,則豈有因性已經是善,便不再求善之理?」

筆者竊以為,徐先生在此處用以批駁荀子性惡論的論點,均著眼於荀子自身論證邏輯的內在矛盾。惟正如潘老師所說,徐先生的這段批判簡潔暢快,讀者自當多加思索。以下即就此段文字,略述所以理解。

徐先生說:

若以善可與性相離,故為其非性;則荀子之所謂性惡,並不同於若干基督教徒所等於之原罪,惡也一樣可以與性相離。否則荀子既根本否定了形上的力量,則他所主張的「化性而起偽」,便沒有可能。

這一段話,是針對上面五點立論中的第二點而發。

徐先生首先假定承認荀子「善與性並無必不可離之關係,故善非性」的判斷為真,再進一步指出,依照荀子對性中之惡的定義,沿上述判斷的邏輯,則荀子所謂的惡,同樣不是也不可能是性的本質。最關鍵的一點,正在於荀子所謂的「性惡」,並非原罪性的「生之所以然」的惡。他本來即不著意在這一方面立論,因此荀子所論性惡,並不發生在性之上,而實在於性中官能的欲望的流弊。此外,他認為凡人「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是故塗之人可以為禹。顯然的,在荀子處,即使姑且不論性惡存在與否,他同樣承認人的本身存有超凡入聖的可能性,並且這一可能性乃是本源於人的內在。這與認為人性中的惡須待外在超越力量救贖、赦免的基督宗教的原罪觀,自然有別。

然而,也正是因為荀子對形上的超越的力量有所省略,因此若想實現他所謂的「化性而起偽」,則一大前提即是惡與性必然需要相離。「凡屬於性的本質的事物,必然不會離開性」這一前提,根本的與他的結論相違背。這是因為,假若期盼人在行為上行善,那麼即使假定性惡為真,但人在行為上為善,則此行為便需要,也必將與惡之性相離。否則在性惡的前提下,人的行為不能離開性,又沒有一個超越的外在力量為提攜或解脫,便不可能行善,更不可能由人自身實現荀子所謂「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的境界。而依荀子說法,倘若事物能與性相離,即不可謂其是性的本質,但是為了達到他的終極目標,惡必須不是性的本質,那麼,性惡說在此也就出現了矛盾。

究其實,荀子認為「人在行為上的善,與性本身並無絕對的關連性」這一立論的根本依據,乃是以官能的能力的無定向為前提而言。他首先以孟學的說法假定官能的能力可以為善,再指出人卻在行為上經常不能發揮為善的能力,故以此觀之,善並非性的本質。可是假若同樣以性惡而言,人之所以能在行為上為惡,乃是因為在官能中有為惡的能力,則就經驗事實而論,善人善行的客觀存在,也證明人未能發揮為惡的能力。因此惡也與性的本身並無絕對的關聯,惡與性也並非不可分離的關係。故而,假若性善說在性的能力這一層次上不能成立,則性惡說同樣無法在這一層次上成立。

此下,徐先生又言:

他以求善來證明人性之本來是惡,但何嘗不可以求善證明人性之本來是善?善惡的本身都是沒有止境的,人不因其性惡而便不繼續為惡,則豈有因性已經是善,便不再求善之理?

這是針對五點立論中的第四、第五點而發。

荀子立論性惡的第四點,乃是建立在「苟無之中者,必求於外」這一大前提之下,再以人之求善,以證性惡。第五點則是承接第四點的繼續發揮,認為正因為性惡,人才會重視禮義(或者是「需要」先將性判斷為惡,才能使禮義更具值得戮力追求的價值)。徐先生對此直截的指出,「何嘗不可以求善證明人性本來是善」,這一質問雖然儘可以再加立論「求善如何導出性善説」,但徐先生在這裡的一問,實際上已經足夠犀利。最關鍵的一點,即是荀子以人性本惡,為饜不足,方纔求善;這一判斷乃與他論官能欲望所流衍出的惡,有直接的矛盾。按,在五點立論的第一點,荀子認為性中的官能的欲望,如飢欲食渴欲飲,其本身雖無所謂善惡,但若任其自然流衍,卻經常導致惡行。他說: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其論淫亂生至禮義亡,出爭奪而歸於暴,分明是以「順是」而言惡的發展和惡的繼續為惡。因此,按這第一點立論的的邏輯,則人之求善,不僅足可證人性中之善,而與第四點立論相矛盾,第五點立論中的「故性善,則去聖王,息禮義矣」,在此也很難自圓其說。

其次,徐先生「善惡的本身都是沒有止境的」一語,更是直指荀子關於性惡立論的一大謬誤。事實上,就荀子的經驗主義性格而言,人之行為的有善有惡,應當並不能直接藉以推導出性善或性惡的判斷。再從荀子的其他論述,以及他所界定的人性的內容觀之,荀子於性,本應傾向於「性無定向」的判斷。徐先生即指出,荀子論人性實際上更接近於告子,又較告子更為周密,因此更應當得出「性無分於善惡」的結論。然而荀子在論性惡之時,卻似乎將善惡分為截然兩端,而忽視兩者在現實中並不是非此即彼的狀態。他在許多地方以非此即彼的善惡觀立論,即不免產生許多疏略。如他以善並非性的本質,證明性惡,但縱使善與性可離的判斷為真,也並不能直接反面導出惡即是性的本質的結論。事實上,上文即已提及徐先生指出,尚有善惡都與性可離的可能狀態。而他在第四、第五兩點,同樣也採用善惡分截的方式立論。然而,追求不足的禮義,同樣並不能直接限定導出性惡的結論。人性中有善,但仍嫌不足,故汲汲以擴充的情況,一樣符合他「薄願厚,惡願美」的說法。實際上,荀子自己也說「積善成德」、「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顯然也承認善惡的形成有積累的過程,有程度的差異。他在關於性惡的立論中,將善惡視為「有無」,無善即惡,有善即無惡,是與他自身的其他許多論證相矛盾的。因此,徐先生「善惡的本身都是沒有止境的」一語,即是指此而言。

至於五點立論中的第三點,即「人的善行,與官能的欲望所本能希望的方向常常是相反的」,這一論點實際上與其第一點立論「欲望本身無善惡,是欲望流弊才有善惡」很相似。荀子以善行與情性為相反,故證情性非善,非善是惡,這已經先有了上述將善惡視為黑白有無的問題。但除此之外,此處猶有近似循環論證的疑慮。問:何以善行與情性相反?若認為性無善惡,則無所謂相反之事。若言性善,則善行與性亦無所謂相反。惟有先假定性是惡非善,善才可能與其相反,而又由此證明性惡,這實際上是將結論作為假設,不能解釋任何問題。

因此,就徐先生的批判深入研讀,即可知荀子關於性惡的立論,確實矛盾百出,間有概念的混淆不清,部分地方更近似詭辯,是故「無一可立」之說,確實有一定的根據。但以思慮周密嚴謹著稱的荀子,何以在此處論證如此疏漏?徐先生以為,這是因為荀子對性惡的立論,並非出自他自身思想體系的嚴密論證,而是出於兩個原因。一為荀子之提出性惡,其實是乃欲與孟學商榷,但是很可惜,因爲時代條件的限制,荀子恐未真正親見孟子全書,以致立論不能針鋒相對,反而間有偏差。二則為荀子因其時代背景,提出重禮、重師、重法的主張,而性惡實際上乃是這些主張的一種前提,而非精密的邏輯推理所得的結論。這是徐先生以史學的眼光所得的創見。

以上揣測,祈望師長及學長姐不吝賜正。下一回讀書會,將進入〈由心善向心知——荀子經驗主義的人性論〉最精彩的結論部分,令人期待!


【奉元薪傳】是誰讓臺灣孩子不會寫作文?

文/林明進

編按:中華奉元學會講師林明進老師,為建國中學國文科名師,每年固定春、秋兩季的每週二晚上在奉元學會開講「四書」系列課程,林老師不拿講酬、耕耘教育,目前講授「論語」課程,分享跟隨  毓老師讀書的心得體會,廣受學員喜愛,預計今年九月繼續開課,上課地點在龍顏講堂。林老師長年從事高中國文教育,六月底出版新作《國寫笨作文:學測實戰篇(全新增訂版)》,書中融合四十餘年教學經驗,指點考試作文得以拿下高分的關鍵,可謂高中生大考寫作的教戰手冊。本刊轉載林老師臉書貼文(2019.06.28),讓讀者先睹為快!

作文之死,死在考試。一波一波逃不掉考試的學子和一代代教考試作文的人,都長期受到作文之苦,嚴格來說是【折磨】。

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聲樂家、成為歌星,可是每個人心情來了,都會不覺然就哼上兩句。男生洗浴時尤其愛哼歌。但是為什麼寫了十年作文,很少人會再塗塗鴉鴉呢?因為學生寫的都不是他想寫的!大多數學生從不同管道,學會同一個本領──【套招】、【套路】。從臺灣頭寫到臺灣尾,從本島寫到離島,全臺灣的考試作文早就統一了!大家寫得一般無二,統統似曾相識,那分數還會不一樣嗎?千人一個臉,你賣菜我也賣菜,你蘇東坡我也蘇東坡……孰令致之?

憑甚麼讓學生愛寫作文呢? 

考試領導教學,這個罪逃不掉。教〈包括父母與作文教師們〉與學〈聯考下的各級學生〉的人都應該清醒,你沒有理由怕教作文、怕寫作文。作文像作人,往心裡找真,往大千世界找真、往人生百態找真。用腦子去想,用心去消化,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貼近人生,抓緊生活,自然行文。

我教書一世人,從中部教到北部,從私立教到公立。普遍而言,愈往前寫得愈真,四十年前、三十年前的學生,寫得好不好是一回事,整體來看,多數學生的筆是有溫度的,文章是有生命的。

晚近十年八年,全臺灣的莘莘學子們,不管高中生國中生,文章幾乎全是小故事大道理,特別是經過十年作文洗禮的高三生,七八成以上的男生,全是框架式的套招,大家可以上網去看看歷年的大考佳作。

今年108年學測,國寫的第二題【溫暖的心】,寫成甚麼樣子?你是不是寫成問答題了?小三老師第一次教學生作文就是記敘文、抒情文、描寫文,為什麼到了國三高三,考場上那關鍵的一篇,你的作文竟然變成行屍走肉。回去小學看看你的作文,嫩是嫩,笨是笨,但是那是真正你的情感,那真!

我喝口水,你想一想!尤其是高三學生們⋯⋯

●●●●●●●●●●●●●●●●●●●●●●●●●●●●●

溫暖的心〈參考示範一〉

小時候,阿母開的柑仔店,遠近馳名。雜七雜八什麼都賣,尪仔標、彈珠、陀螺,古早童玩應有盡有,也賣囝仔愛吃的金柑仔糖、金棗蜜餞、鳳梨乾、蝦餅、牛奶糖,就是沒有賣橘紅色的汽水條。記得小一我們讀下午班,每次看到同學三三兩兩,含著一條長長的汽水條,邊吸邊吮、邊玩彈珠,邊走在上學的路上,心裡頭好想也能吸著汽水條上學。

有一天,我打開錢屜,迅雷不急掩耳,拿了一毛錢。若無其事,揹著書包上學,四顧無人,溜進離家不遠的另一家鋪子,向店家阿蕊姨仔買了汽水條,他朝我瞧了一眼,嘴角微揚。不等跨出店門,隨即急促促囓了一口,橘紅色的汽水汁,噴了我滿嘴都是。滿足而快意的吸吮⋯⋯一小口接一小口。哇!嘖嘖嘖!⋯⋯閉著眼,慢慢吸,好銷魂的橘子味汽水條。⋯⋯

耳後忽然聽到一陣熟悉的聲音傳來,笨重老邁,嗯歪、嗯歪、嗯歪⋯⋯。阿母騎著孔明車,沿著碎石路,她單騎馳下,拿人,塵土飛揚。猛一回頭,她已在眼前,我心裡撲通撲通地不安了起來。

佇立原地,我轉過身,阿母一雙如刀的銳眼,活像探照燈直射著我。氣急吁吁的激喘聲在空中流動著,無處可躲,我是個可憐的現行犯,嘴巴含著汽水條,愣在路邊。頭垂了下來,下巴貼到胸骨,我一對黑眼眸以最細的眼縫窺視嚴峻的阿母。

母子對看片刻,等待的巴掌尚未迸落,「撲通撲通⋯⋯」心跳失律,汽水條隨著全身顫動。喘聲甫定。阿母一隻手扶著車,一隻手往口袋裏掏,遞給我金晃晃的五角,媽媽開口了,第一句話就說:

「嗯⋯⋯這五角給你到學校買健素糖。」我手足無措,阿母停一下又說。

「這個東西不健康、對身體不好,所以我們家沒有賣。」

「來,給我!」阿母咧開嘴,彎著身軀,慈祥地微動了一下。

她一手拿銅板,我一手交汽水條。阿母摸摸我的大頭,說:「緊去學校。緊去⋯⋯

上坡的回家路,媽媽踩得很吃力,載貨的老腳踏車,速度很慢很慢⋯⋯。我回頭看了母親一眼,淚水不聽使喚,撲簌簌直下。【阿母,你為什麼不罵我一聲,罵我一聲小偷⋯。】越想越愧,越愧越急,急得淚珠滾成淚水。學校的路,越來越模糊⋯⋯,媽媽遠了,車輪聲聽不到了⋯⋯

那年我小一,當年阿母應該狠狠罵我或打我的。

●●●●●●●●●●●●●●●●●●●●●●●●●●●●●

【錄自《國寫笨作文》108年全新增訂版】
────108年國寫題完整分析示範。

明天0628全臺博客來、金石堂、誠品、天下文化等等網路書店,同時開賣。

購書連結:

博客來

金石堂

誠品

天下文化


【奉元社快訊】「《中庸》的意義」課堂隨記(第四講)

文/奉元社

編按:臺大奉元社指導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閻鴻中老師於本學期 3/14及 3/28兩個週四晚間講授社課「冷暖百態讀《大學》」,結合歷史背景、理論實踐和文本解析等方式講述,深入淺出,頗獲好評,隨後又於 5/9及 5/16開講第三堂「《中庸》關鍵字」與第四堂「《中庸》的意義」,本文為第四堂社課的課堂隨記與心得。

在中庸一開頭就談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能夠給人生指引的是天性,人必須要很仔細地返回自己的天性,這個返回的工夫就是「修道之謂教」,先秦時代有這麼強烈天性觀的描述,這種思想特質,具有非常濃厚性善論的色彩。孟子講人生應該「窮理盡性以致於命」,孟子的思想在這部分和中庸非常相似,相信有上天賦予我們的人性。但孟子講性善有說明其具體內涵,譬如四端的惻隱之心,但中庸沒闡述天命的具體內涵,這也是中庸為什麼難讀的謎。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人生要不離開道,就得真正的面對自我,所以要慎獨,也就是要自知自覺。一切的情感在內心還沒發生的那個狀態,後代有學者把這認為是人性,可是就孟子的想法,人性的指引是在人有喜怒哀樂的那瞬間,沒有經過計算,蹦一下就產生的想法,譬如想救溺水的人,這說明人性不是從沒有情感之前去找,而是人的情感發生的當下。但《中庸》則說一但有了喜怒哀樂這些情感,就希望這些情感能中節,能合乎環境,但要怎麼去控制情感中節?沒有任何一剎那的錯誤?所以,人是無法控制情緒反應的,只能確保接下來的反應不會失控,可以說「中」的標準就是有駕馭、平衡情感的能力,來達到內心平靜的狀態。因此這個「中」,不是後代宋儒融合佛道後所講的「靜」,不是內心毫無雜念的那種狀態,而是在情感波動前的時的平衡,但沒有情緒發生怎麼平衡呢?譬如我們參加抽獎活動,在結果尚未揭曉前,會有很多的情緒波動,可能是期待,可能是緊張,而自己也會隨著中獎的結果公布有喜怒哀樂,所以「中」就是讓自己的內心在公布前就達到平衡,讓自己能坦然的接受任何結果,不因結果而搖動。能夠「中節」就是「和」,發生事情時,人內心裡同時會有很多的情感在作用,讓情感彼此在內心協調,也同時與外界協調,這就是「和」。為什麼說這是「天下之大本」,因為人面對世間種種的根本就是我們的內心,而我們不能「中節」,就是因為我們內心失去平衡的結果。雖然我們看不見,內心確實無時無刻在發生變化,所以「中庸」雖然很不切實際,沒有具體內涵,卻是非常細緻,是對人內心很獨特的覺察。

孔子肯定的是君子的「中庸」,君子時時刻刻都保持在內心平衡的狀態,中道其實是平凡的,但是大家都想追求刺激,都想要不平凡。不光是小人做不到,為什麼一般人、聰明人也做不到呢?因為過猶不及,超過就是不平凡,就是不在中道上,就好像「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也」,我們都在追求重口味而忽略了食物本身的味道,所以真正的不凡是因為能處於平凡。

在臺大奉元社聽閻鴻中老師講《中庸》,以上隨記課堂所聽聞、體會的意思,和大家分享。(如果有任何錯誤皆與老師無關。)

以下提供幾個問題思考,若有興趣回答的讀者,歡迎投稿至下期電子報

Q1:您認為中庸是否有具體內涵?

Q2:您怎麼解釋「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公告事項】2019夏季課程 

文/秘書處

2019夏季課程已經出來囉!

有興趣的朋友趕快來報名喔!

報名網址:http://bit.ly/2WbYxIa​

★夏季課程簡介:

週二【探驪得珠——武俠世界中的真實感

週三【社會學老莊

週四【串起來講論語大易

週六上午【走入易經的世界

週六下午【老實寫字

【聯絡我們】

02-3365-3181

[email protected]

開館時間

【友善連結】

➤➤歷年課程

➤➤書院臉書

➤➤粉絲專頁

➤➤YT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