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9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 第65期

公元2019年5月7日 夏曆己亥四月初三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易之用,大矣哉!文/編輯部
◼︎【奉元薪傳】谷神不死文/劉君祖
◼︎【奉元問學之一】毋友不如己者文/林世奇
◼︎【奉元問學之二】
冬季班「老子謀略學」摘要(第一講)
文/蔡正道
◼︎【奉元問學之三】《商君書》之我見文/陳瑋
◼︎【奉元問學之四】奉元社「度量與仁善」講座心得文/廖鶴群
◼︎【奉元社快訊】「《大學》解謎」課堂隨記(第二講)文/奉元社

奉元電子報 歷期文章目錄


【編輯小語】易之用,大矣哉!

文/編輯部

轉眼已是深春時節,又將逢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在這個充滿感恩的時節裡,我們一樣要緬懷、報答師恩,弘揚夏學!

本期文章都圍繞在《易經》與不同經典之間的關聯。你想怎麼用《易經》的道理來解讀「鬼谷子兵法」嗎?請參閱〈谷神不死〉一文。  毓老師常開玩笑說:「山東人都是好人,除了孔老夫子。」你知道為什麼嗎?請一定要讀〈毋友不如己者〉一文。《易經》講「陰陽」、《老子》講「有無」,你知道這兩者間有什麼關聯嗎?所謂「有無」,要怎麼靈活運用在生活中呢?歡迎閱讀〈冬季班「老子謀略學」第一講摘要〉。你知道《商君書》與《易經・井卦》之間有什麼關聯嗎?請參考〈商君書之我見——春季班「商鞅與商君書」課程心得〉。你想知道人為什麼要有度量呢?有度量,但是沒有仁善為什麼不能長久呢?歡迎閱讀〈奉元社「度量與仁善」講座心得〉。想知道臺灣大學奉元社近期社課的內容嗎?請見〈《大學》解謎」課堂隨記(第二講)〉一文。

最後,編輯部亦誠摯地歡迎同門先進與各界同道友人,能夠共襄盛舉,提供個人無論是讀書、教學、工作、生活上的感懷,或是經典智慧應用的心得,在奉元電子報的園地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奉元薪傳】谷神不死

文/劉君祖

編按:奉元學會理事長劉君祖老師的新作《從易經看鬼谷子》,已於四月底出版。本書主要援引「易」理來解析鬼谷子縱橫捭闔之術,希望讓人有得心應手、迎刃而解之樂,藉以啟發讀者之慧悟與卓識。本刊特別刊登劉老師新書的自序,以饗同好。

二○○三年秋及二○○六年春,我曾兩度赴河南淇縣雲夢山所謂的鬼谷觀覽,據稱這裡是戰國時代神秘高士鬼谷子的教學道場,還掛上「中國古代第一所軍事院校」的招牌,有鬼谷先師所居的水簾洞,蘇秦與張儀、孫臏和龐涓的石室,等等。這些說法多半與觀光創收有關,無須也無法深究,倒是當地山奇谷闊,景色清幽,確是不錯的修煉所在,也顯示鬼谷子的傳說事蹟深入人心,千載之下仍魅力無窮。

《鬼谷子》一書行文奇詭險僻,篇名立意即與眾不同,包括〈捭闔〉、〈反應〉、〈內揵〉、〈抵巇〉、〈飛箝〉、〈忤合〉、〈揣〉、〈摩〉、〈權〉、〈謀〉、〈決〉、〈符言〉、〈轉丸〉、〈胠亂〉十四篇。附錄還有〈本經陰符七術〉,取名「盛神法五龍」、「養志法靈龜」、「實意法螣蛇」、「分威法伏熊」、「散勢法鷙鳥」、「轉圓法猛獸」、「損兌法靈蓍」,最後結以〈持樞〉、〈中經〉二篇。有志事功者依此修習,可在人生劇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就不世之業。

鬥力不如鬥智,武術再高是一人敵,兵法佈陣為萬人敵,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調和鼎鼐,定國安邦更需絕頂智慧。《孫子兵法.謀攻篇》有云:「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外交斡旋必在軍事攤牌之先,或和或戰都得服從於國政的全盤謀劃,談談打打,打打談談,伐交與伐兵又是交相為用。鬼谷子的思想主要用於合縱連橫的外交說服,卻又不離兵機戰策,其門下既有蘇秦、張儀等外交梟雄,又有孫臏、龐涓這種頂級的兵法家,都曾引領戰國時代風騷。外交戰的勝負取決於對國際大形勢的精準判斷以及對關鍵對象真正意圖的深入掌握,還有動人心弦的辯才話術與談判技巧。小人動手不如君子動口。孔門四科中有言語一科,宰我、子貢為箇中翹楚,子貢在當時的國際外交上也確有精彩、完勝的表現。

《易經》為中華文化最深的根源,諸子百家無不受其啟發影響。六十四卦中排序第七、第八的師、比二卦,勞師動眾為軍事對抗,比附結盟為外交談判,相綜一體,交互運用。排序第五十七、五十八的巽、兌二卦,巽為深入揣摩內情,兌為言談取悅、談判說服。〈繫辭傳〉稱:「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機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機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能變換、激蕩出四千零九十六種變化,可謂曲盡人情,通達事理。本書援《易》解析鬼谷子縱橫捭闔之術,頗有得心應手、迎刃而解之樂,希望讀者於此能有慧悟與卓識。方今之世,硬碰硬的對立抗爭已越來越難實際解決問題,無論個人、企業乃至國家間的紛爭,耐心溝通、談判才是更好的選項。《鬼谷子》一書在這方面可謂集大成,值得有心有志者問津。

感謝蕭登福教授為本書作序,他對《鬼谷子》、《黃帝陰符經》等《道藏》名籍夙有專研,卓然成家,他的專著闡幽發微、考證嚴謹,對有志斯學者大有裨益。我們同好同道,竭誠歡迎天下各方的讀者品賞分享。老子有稱:「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鬼谷深智,其若是乎!

感謝楊開煌教授精心撰寫的推薦序,他是深研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的專家,分析時勢每中肯綮,素為士林所重。當今世局混亂,鬼谷縱橫天下的談判術益發重要,化解危機,弭平戰禍,應為仁人志士念茲在茲不可旁貸的責任。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bit.ly/2LjKWOJ

三民:http://bit.ly/2VBfv6z

誠品:https://reurl.cc/bq5QE


【奉元問學之一】毋友不如己者

文/林世奇

編按:本文轉載自 2019/04/15 林世奇老師臉書貼文。全文深入淺出地詮釋了為何要「毋友不如己者」,頗有啟發性,本刊特別徵求林老師同意,於本期刊登,以饗讀者。

大學的時候,我曾經懷疑過一件事,就是讀書到底有沒有用。

譬如說,我是全家最會讀書的孩子,成績最好,可是我過得最苦、災難最多。那個時候,我常想,讀書有用嗎?看起來,好像一點也沒有用。至少,沒有比較快樂。

那就夠糟了,糟透了。我偶然想起這點,不免時常自我貶抑、憤世嫉俗。

從大一開始,在書院連續待了六年,那六年,對我影響很大。我後來才終於明白,讀書有用,非常有用。

讀書之所以沒有用,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沒讀通。

一般所謂成績好,不是真的會讀書,只是在某一段小範圍裡,把東西記住了學會了,通過了一些技術檢定而已。讀通,就不一樣了,真的會讀書,就是讀過的東西都化到生命裡去,要用隨時可以拿出來用。在某個意義上來說,要是把書讀好了,要啥有啥,因為腦子通了。人的腦子練出來了,那要啥沒有?

所謂讀書,就是在清理腦子,鍛鍊腦子。一般普通科目的學習,不是記憶就是計算,這不是真正的讀書,只是基本的技術訓練。這些訓練,和腦子不能說沒有關係,但只停留在很基本的技能層面,和古人所說的讀書還差很遠。

程子說:

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

這話說得很清楚,讀書,就是變化氣質、脫胎換骨,把腦子徹底清理過。那才是真讀書。

所以,讀書雖然看起來不難,坐在那兒呱嘰呱嘰而已,但其實,讀懂、弄通真的不容易。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得到的客觀訓練不夠。

書裡有智慧,沒錯,但因我們沒有得到良好的指引,基本訓練不夠,無法充分掌握那些話當時的思想脈絡,時常望文生義,自然而然參與了許多私見。讀是讀了,結果並沒有太大用場。

如果不能掌握客觀解讀和詮釋的關鍵脈絡,讀書時所用的,當然都是自己的情感和直覺,這樣子來談學問,不免各自表述,各出臆說,自說自話,隔靴搔癢。

毓老師說,從前的人罵四書,還是讀了四書罵四書,現在的人罵四書,是壓根兒沒讀過四書,也罵。隨便什麼人,興之所至,對傳統經典都能罵得天花亂墜,火砲橫飛。那些連字都認不了幾個的,也指著儒家亂罵一通,狗血淋頭。這些現象,我們都不陌生。

這種毛病,不單單在五四,在新文化運動的時候發生,也不單單在我們身邊那些學淺無知的人身上。事實上,在我們成長的過程裡,連我們自己也時常扮演那樣的角色,只是時常不自覺。

畢竟,有系統地讀書、客觀全面地深入理解不容易,罵人就容易得多。什麼酸丁、臭老九、孔老二、打倒孔家店⋯⋯,這些話簡單得很,不管多蠢的人都可以輕易出口,完全沒有難度,只有快感。

我今天剛好想到一個例子。《論語》裡有一句孔子說的:「無友不如己者」,這話一看就很好懂,但其實很難解得通。

朱熹說:「無,通毋,禁止辭也。」啥?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你會不會太勢利眼了,光是看高不看低?交朋友怎麼可以這樣?就算你一廂情願,想要跟比自己強的人交朋友,人家也來個「毋友不如己者」,那你還交什麼朋友?那你永遠沒朋友好了,回家吃自己吧。

這就是私意、私見,用自己的直覺和經驗,望文生義,隨便拿孔子一句話,都可以罵出一大篇,還痛快淋漓,不帶重複的。

但這話不宜這樣理解,那太淺,也太荒謬。

這話要回到它的情境來說,孔子講課,必得有個情境,有情境才有問題感,從問題感切進去,才有可能抓到這話的脈絡意義。

孔子為啥說「毋友不如己者」?那個問題情境,一定是「友不如己者」。「友不如己者」有啥不好?為什麼那會是一個問題?跟我們一般人的心理習慣有關。

一般情況下,我們跟強者說話,有時不免自慚形穢,自愧不如,或甚至不自覺地感到壓抑,《大學》裡說「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是不是辛苦得很?

但跟弱者在一起,那就輕鬆多了,隨便說點啥,人家拍馬都追不上,要是在一堆弱者的環境裡,隨便露兩手就打一缸子人,處處都游刃有餘,就算我不想驕傲,也不免會處處有優越感。這種感覺,多麼輕鬆愉快!要不然,為什麼人們老愛說「寧為雞首,毋為牛後」?

這就是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從客觀的現實環境說,老跟太強的人在一起,當然不免會有壓力,如果真的過不去,確實不宜太勉強。我高一的時候,在社團認識一個同學,他因成績不佳,在建中被留級,後來實在覺得吃力,還是轉到桃園的武陵高中去了。武陵在桃園也是第一志願,但他去了那裡,卻輕鬆得多,每學期都第一名,終於過上了快樂的高中生活。

一直到現在,我仍然覺得他的轉學是對的。人生這麼短,沒事那麼惡整自己幹嘛?我完全支持他的決定。所謂課業成績,放到實際人生裡面看,也不過就是一堆〇〇,為了這點東西,活得那麼憋屈作甚?

但如果是從交朋友上來說,那就不同了。交朋友、找自己、真正的學習,這都是生命裡天大的事情,和課業成績這種〇〇事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想造就自己,必得到強者前面去,和他們面對面,天天整,天天撕逼,非把自己整出一個人樣不可。

曾國藩不是說「師友重重夾持,能進不能退」嗎?從生命的學習上來說,那是絕對必要的。人如果一輩子都不敢這樣做,那一輩子就只能做個庸人,或者廢物。

為什麼我說這是個大問題呢?從孔子的思想來看,他最擔心憂慮害怕或討厭的是什麼?「德之不修,學之不講,是吾憂也。」人活一輩子,不能只活成個庸才廢物,那太糟蹋自己了。我們一定得活出一個人樣子來,不然,對不住自己。

如果我們老是喜歡待在舒適圈,不能跟真正的強者學習、來往,我們就無可避免地很容易淪為庸人。一個人非要這麼軟弱的話,那就廢到死好了。

毓老師常說:「其實,人都差不多。真正天資絕頂的少之又少,絕大多數人,天資都相去不遠,那成就上的差別,全在功夫深淺。」我們若沒有遇上強者,逼不出功夫來,只靠自己那麼一點和一般人差不了多少的天資,自己在那兒翻筋斗,翻到死也不過如此。

所以,碰上真正的強者、厲害的師友,好好地把自己磨上一陣,對於一個想活出樣子的人來說,是絕對必要,不可或缺的。

可我們在強者面前不一定待得住,不管是因為自尊顏面,還是因為氣質習慣,人還是喜歡往輕鬆的地方躲,喜歡待在弱者的身邊,好好地「自我感覺良好」,這個習性的牽引力太大了,很難擺脫。

「毋友不如己者」,就是這樣的當頭棒喝。老夫子揭學生的短,毫不遮掩,一下切到裡頭去,把那個曖昧的心思轟然揭開。這種穿透力,就是這一句恐怖的地方。所以毓老師時常開玩笑,說「山東人都是好人,除了孔老夫子。」為啥說他不是好人?因為他太厲害了,又嗆又狠又準。

我們看《水滸傳》,武松描述自己說:「武松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漢」,又說:「我却不是說嘴,凭着我胸中本事,平生只是打天下硬漢、不明道德的人!」好好品一品,就能多少理解這話的味道。打不明道德的人就算了,為啥專打硬漢?不是硬漢欠揍,是硬漢才夠格、能交手,如果本事淨拿來對付小角色,那就是廢物了,爺們不屑為之。

這就是英雄的特質,和關羽的「剛而自矜」有異曲同工之妙。是爺們,就跟真正純爺們動手,不要孬種、不要閃躲。

交朋友也是一樣。在厲害的人面前,要能頂得住、承受得起,不要怕輸怕弱怕丟臉,師友夾持,磨久了,慢慢就活出樣子了。

這是我理解的「毋友不如己者」。這樣讀書,可能會發現,裡面都是深意,句句都很啟發人。


【奉元問學之二】冬季班「老子謀略學」摘要(第一講)

文/蔡正道

編按:毓老師曾說:「不讀孔子不知中國文化之博大,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之精深。」奉元學會白培霖老師,於今年(2019)冬季開講『老子謀略學』課程,發揮  毓老師治學的實用精神,分享老子的謀略智慧,以及將這套學問運用在工作及生活當中的體會,頗受學員歡迎,座無虛席。許多學員反映,課程結束後依然意猶未盡。因此,編輯部特別邀請蔡正道學長幫忙整理課堂重點,羅列摘要,以饗同好。本篇為第一講(2019.01.05)的摘要,總共三講。(第一講影片請點此

前言

  • 如何將《老子》運用於今日社會?《老子》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能於今日用得上。只是兩千年前的「補品」,如果原封不動地搬運到今天,可能就成了「毒藥」,食古不化是很危險的!
  • 《老子》和《易經》有什麼差別?《易經》講的主要是「陰陽」,《老子》講的是「有無」。「無」是什麼都沒有,但「有」出來了以後才有「陰陽之分」。而它們體現出的共同啟示是,中國人看事情是同時看兩面的。這就不同於一神教的「有」--世上有一個至高無上的「主」,也異於印度所認為的「無」--所有現象都是假像。所以中國人的智慧是,總能看出事情有不同的可能性,這能幫助我們化解在社會上所面對的各種困擾與考驗。
  • 任何事業,「人」都是最重要的。在今天社會,人才比錢財來得重要得多,有錢財未必能有人才,但有人才一定能有錢財,正如《大學》:「財聚則人散,財散則人聚。」
  • 先秦諸子的書籍,第一章通常都是最重要的「總結章」,因此檢視一下第一章與最後一章的相關性,可以幫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老子》。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互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第十一章》
  • 「轂」,車軸,一定要是空的,才能當車輪來用。如果實心,則無法轉動。捏燒陶瓷以成器具皿,也是因為其中空,才能裝物。
  • 轉動中的車輪速度,外圈快於輻,輻又快於轂,而且速度與方向,都受中間的軸來控制。所以在一個團體、組織、機關中,「轂」就是領導,當領導「轉得快」,處於「輻與外圈」的下屬會將其影響「大幅擴大」,正如「楚王好細腰,宮女半餓死。」上好之,下甚之,所以當領導的不可以隨便亂講話,不可以隨便讓下屬知道喜好。又如「將帥無能,累死三軍」,錯誤決策會讓下面的人累死,幾次下來團隊就散了。
  • 「轂」要頂住來自各方的力量,因此不耐磨不具備做老闆的資格。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當老闆的特質,所謂「領袖」,衣服中先磨破的就是領子與袖子,不耐磨,何以當領袖?
  • 從管理學角度講,不同於轂輻的概念,21 世紀的今天愈來愈多的組織走得是「海星式」的管理:把大部分資訊放在每一個人身上,任何一個都可以獨立作戰。
  • 「埏埴以為器」,我們都希望「捏」一個理想中的另一半、小孩、甚至父母,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是痛苦的來源。因此不要一天到晚想改變別人、捏一個別人,應該要開開心心地接受別人是什麼,就是什麼,對方開心,自己也就少了很多煩惱。
  • 「器」,大器晚成,今天時代如果「四十、五十而無聞焉」也不要太擔心,只要對自己有「規劃」,不要隨隨便便過一個人生。怎麼過人生?我們每天不是活在過去,就是活在未來,從來沒有活在當下。我們要感受當下現在。
  • 「鑿戶牖以為室」,有了中空的門戶才能進入房室。平常能見之有利都是看得到的「有」,但「無」才是真正的用。進房子容易,外面的東西要進來也很容易。身體就是這房子,眼耳就是門戶,外面好東西進來的不多,多半都是壞東西。所以如何守好「自己的門窗」?
  •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很多人覺得「這事是我做的,功勞歸我。」可是如果你是能成就別人的人,那更厲害。對「無」另外一個體會是「音樂」與「國畫」。音符之間有「間隙」才成音樂;「留白」是國畫中的高境界。所以不要只看「看得見的」,應該想一下,什麼東西是我們沒看到的?會用「有」是普通人,會用「無」才是手段比較高、術比較厲害的人。
  • 怎麼用「無」?《易經》升卦「升虛邑」,要去虛邑不要搶實邑,要去搶沒人敢去的、大家覺得不可能翻天的。做事業,什麼是「虛邑」?燒冷灶。當一個有能力的人失意時,我們雪中送炭,後面他回來後對我們會有不同於其他人的感情。所以不要老愛做錦上添花的事,「雪中送炭」是非常好「升虛邑」的方法。
  • 重要的是,當「有」事情來時,如何把這「有」轉成「無」!過去當發言人的寶貴經驗就是「實問虛答」,用人家的問題講自己想講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思考如何用此故事回答任何問題,譬如利用日本戰國三傑對於「杜鵑不啼」的故事,來回應教改、政局、中國文化等所有問題。所以很多事情在於我們能不能運用,答案並非唯一。
  • 另一個「有無」的故事是二戰中轟炸機的「倖存者偏差」,所有飛回來的飛機機翼上大多布滿彈孔,因此多數科學家都在思考如何保護機翼。在公司工作時,我們可能花了絕大多數時間在思考「保護機翼」的事,而忽略那最關鍵的問題--「為什麼所有飛回來飛機的油箱上沒有彈孔?」應時常退一步想,「這件事是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 什麼是「機翼」?什麼是「油箱」?我們可以連問五個 why!公司裡大多數人很難招架第二或第三個 why,而能夠回答到第五層 why 的人,才真正了解問題。即便不管理人,我們也可以連問自己幾層 why,檢測自己是否真的抓到問題核心。東方哲學的道理很好,可是實際面臨情境時很難做到,而西方過去一二十年開出的許多有系統的方法,正好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合適的入手處。如何將這些道理運用出來,需要我們自身的實踐與思考。
  • 中國的學問很多都是相互交流的,《春秋》中也講「有無」,「隱公元年,春,王正月。」這段話少了「即位」,而其他的公都有即位二字。正是孔子用沒有寫出的這兩個字,告訴大家「魯隱公不是真的要當王,而是為了將來禪讓給其侄魯桓公。」不寫即位來彰顯禪讓意圖,是孔子的微言,這些微言有些在「有」,有些在「無」。
  • 大家眼所及的利,都是非常實際的「有」。要搶「有」的東西,其實很困難,因為別人也看得到,所以即使搶到,自己也會受傷。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老子・第五章
  • 天地、聖人都不特別愛什麼。愛,就有私心在其中。天地講的是「因果」,並不為特定的人做什麼,所以反過來說,當發生不愉快的事時,接受這個事實,不要怨天,Things don’t happen to me, they happen for me. 當碰到什麼人一天到晚找我麻煩時,那其實是最愛我們的人,希望我們能學到那個 lesson,如果這個 lesson 沒有學到,便得常常重修。因此如果常常碰到類似的問題,要想想為什麼,「我應該要改變什麼?我可以學到什麼?」
  • 紮好的「芻狗」在祭祀以前,沒有人敢對它怎麼樣,放在祭台上為眾人恭敬禮拜。可是祭祀完後,這些「芻狗」就被仍在地上任人踩踏。萬物、百姓都是芻狗,在發揮功用之前,所有人對我恭恭敬敬,待功用結束後,大家其實人情冷暖,沒有人會再那樣對我,所以自己對此要有清楚認識,「上台要漂亮,表演要熱鬧,下台要瀟灑。」不要忘記自己只是「芻狗」。
  • 不只《老子》,《易經》倒數第二卦是既濟,天下太平,你變芻狗;最後一卦是未濟,天下大亂,你才有價值。不想變成被踩在地上的芻狗,要能創造舞台、創造自己的價值。
  • 此外,我們的心藏了多少「芻狗」?如果不清理自己的心,很快它便成了垃圾場。
  • 「天地之間」,中國人沒有「界」、「際」,中國人講「天下」,可是事和事有個「間」,任何事情只要有了間隙,就是下手處。不用成天砍石頭,石頭間的縫才是下手處。當「面對一大塊石頭」的困難時,要從石頭旁找間隙。有無之間就有間隙,這非常重要,如何找到可以用的「無」,就是要找到那個間隙。
  • 「虛而不屈」就是《老子》講的柔,身段要柔軟。「動而愈出」就是綿綿不斷,即精進。這裡可以發現東西方的想法不同。在美國創業,創投如果三五年沒看到很不一般的成果,不是把 CEO 換掉就是把公司關了,可中國人的概念是「好死不如賴活」,活著,就有機會。所以《易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為了心裡的大志而彎腰是值得的。
  • 《易經》有四大險卦──屯、坎、蹇、困,譬如「坎卦」告訴我們「動」才能出險,而動是要「因時而動」,不可以妄動。「行有尚,往有功也。」「蹇卦」也是險卦之一,也「往有功也」。碰到困難,要找到對的時間,對的方向,一步步走下去。所以中國大部分變法都在危險時。
  •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窮」與貧不同,窮是沒有未來。話講多了,圓都圓不回來,將來技術、手段就窮了。環境一改變,很多話的實現就有難度。《老子》沒有教我們「不言」,而是教我們「不要多言」。要把心多放在聽與思上:對方言語的目的是什麼?我這樣回答對方會有什麼反應?這一整套思慮的方式是一個習慣。此處的「中」不是中庸,是中空之道。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老子・第四十章》
  • 毓老師說這一章是《老子》的重點。怎麼「反」?我們從小受的教育都是「乖、聽話」,以致於很多人到大還不懂得對自己負責,或是成了鄉愿,所以要勇於嘗試不同事物,只要不犯動搖國本的錯誤,嘗試一下看看自己人生的邊際在哪裡,去做一些不敢做、不想做的事情,這樣的人生才有趣。
  • 現在很多人想要去美容整形,「好看的皮囊到最後都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才是萬里無一。」有趣的人不會隨波逐流,但當我們走上「反」、與別人不一樣的路時,要能耐得住寂寞與指責。
  • 平常做事情盡量避免衝突,但如果衝突不可避免,要能換個角度看事情:衝突通常是創造的原動力。白老師期許自己的價值在於,「能在困境之下,及時想出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辦法。」俄人 Genrich S. Altshuller 曾從 250 萬的專利中歸納出 40 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簡稱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這一系統能針對相互衝突矛盾的兩造提煉出抽象原則,並提出建議的解決方案。所以當有不可解的困境出現時,正好就是發揮創造力的時機。
  • 許文龍曾在他的自傳《零與無限大》說過,「摔跤以後不要急著站起來,先在地上摸一摸看有什麼可撿的東西。」每次摔跤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不要白摔了。Dale Carnegie 曾給年輕時的 Napoleon Hill 一項任務,「訪問、研究眾多成功人士,總結他們的成功經驗和規律,給他人及後人以精神指導。」這就是名著《Think and Grow Rich》(《思考致富》)的緣起。Hill發現,每位成功者都有一個特色,就是當他們失敗時,他們的反應不是怨天尤人,而是” Great! What I can get for ths? “我可以從失敗裡面得到什麼?每一個失敗都有其正面可以學習的地方。痛苦不是因為周圍環境,這世上沒有任何人能讓我感覺到痛苦,只有自己能讓自己痛苦,也因此開心與否,是由自己決定的。
  • 現在很多人不願示弱,希望能有更多選擇,以為「選擇愈多身價愈高」,但並非如此,選擇多了一耗精神,二未必能讓我們有優勢,有時願意放棄一些權力,力量反而更大。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第二十三章》
  • 孔子說「天何言哉?」老子說,「大自然講話,只是你聽不懂!」
  • 外頭很混亂時,要想到這句教誨「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自己心要定下來,「靜之徐清」,要能有靜的功夫。怎麼靜?這裡淺述四種:
    1.冷靜:遇事時先從 1 數到 10 再做反應,只要有這一點間隙,就能使我們較好地冷靜。
    2.安靜:冷靜功夫久了,就能比較安靜,事情過後能不去講。
    3.平靜:安靜功夫久了以後,遇事當下與之後的心境都能平靜不怒。
    4.寧靜:心如深淵,外頭再怎樣狂風暴雨,內心都沒有波瀾,並且能自得喜悅。
  • 如果對方情緒非常大,我們要能安靜地看著對方「表演」,最後再提出自己的堅持。但如果對方也是沉默以對呢?雙方之間的空氣都凝結成固體了,此時這段話就能讓我們耐得住沉默了。
  • 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過不去的,天下沒有過不去的坎。有時覺得受到他人傷害,但其實很多加害者,都出自一顆受傷的心。心理健康的人不會去傷害別人,所以我們是應該同情這些傷害別人的人。hurt people hurt people, scared people scare people. 因此若突如其來地碰到飄風驟雨時,不要擔心,用同理心,很快就能過去。
  •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從這可以體悟到「不識其人,則識其友。」所以可以觀察周圍的人,是不是自己想要變成的人?如果覺得周圍的人非善類,卻還整天與之為伍,那早晚變成那樣子的人。
  • 識人用人還有一個重要原則,「若有所用,必有所試;若有所試,必有所得;若有所得,必有所悟。」試驗結果一定有所得於心,從這裡要悟出怎麼用這個人。《尚書・帝典》可以看到堯是如何訓練舜的,訓練了幾十年才訓練出這樣一位政治人物,世上沒有一個人放在一個位置能馬上適才適用,所以看一個人,要看他平常之交往,然後試一試。
  • 《易經・繫辭》「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智周萬物,道濟天下。」天下事這麼多,如何智周萬物?就是因為「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所以不需要知道所有的事,只要大概知道各類是什麼。
  • 「同學不是同志,同志不是同道,同道不一定同權。」所以認識一個人,很不容易。年紀愈大愈不容易交往到真正的好友,所以年輕時交的朋友,非常珍貴。友情不是自然就會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需要維繫的。年紀愈大愈會感到老朋友的重要。
  •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建立信,很難,要讓人不信,只要一點小事就夠了。因此當自己不被相信時,不要去怪別人,一定是自己的不足。推而廣之,不順心的事情接連發生,只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我都在其中」,所以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不要抱怨,轉換心念:「我願意對周圍所有的事情負責」,很多不如意的事都能過去。
  • 毓老師不相信風水算命,只相信做好事,「好人有好報」。

【奉元問學之三】《商君書》之我見

文/陳瑋

編按:奉元書院今年(2019)春季課程,由吳克老師開講【商鞅與商君書——兼論春秋戰國時期霸權移轉與秦統一六國】課程,從戰國時期著名的法家人物商鞅的生平與其在秦國變法的過程切入,探討春秋戰國時代霸權移轉的政治環境,以及商殃與法家思想在當時社會秩序重建上,所產生的重要影響。深入淺出的同時又借古論今,很受學員歡迎。編輯部特別邀請學員陳瑋撰寫心得,以饗讀者。【商鞅與商君書】課程,目前於每週四晚間七點至九點在奉元書院開講,歡迎大家一起來聆聽喔!(課程簡介請點此)(第一講直播影片請點此

奉元書院於 2019 年 3 月至 6 月由吳克老師開講的《商君書》14 堂課程,後學先前接觸較多的均為儒家典籍,其次是道家,此次法家典籍算是第一次用心接觸探索,藉由此次奉元電子報機會,策勵自己用心於《商君書》內容的瞭解及體會。

後學藉由《易經》大衍之數占問整本《商君書》的內容在闡述什麼?易經直接給出一六爻不變的井卦,井卦〈大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占到此卦著實對易經由衷佩服,因此卦正合商君書內容的主旨及其意涵,所論述就是要使秦國能夠達到富國強兵稱霸諸侯的目的,故以農戰作為國家政治的基本綱領,人性其實都是好逸惡勞的,在《商君書.農戰》開頭即說:

凡人主之所以勸民者,官爵也;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

之後又說:

今民求官爵,皆不以農戰,而以巧言虛道,此謂勞民。勞民者,其國必無力。無力者,其國必削。

《商君書》在此所述「勞民」之意非易經中「勞民勸相」之「勞民」,《商君書》所述「勞民」是「使老百姓趨於懶惰」之意,為何會趨於懶惰?主因在於想求官做,但盡說些虛偽空洞的言論,也就是所謂無稽之談,以至於整個心思都沒有放在農(經濟)戰(軍事武力)上,如此老百姓怠惰偷懶的心就會由此而生,這樣的國家如何能夠富強?也因為如此,《易經》大象傳說「勞民勸相」,意指要勞動民眾互相激勵打氣,和衷共濟,以此方式才能來達成商鞅變法中的農(經濟)戰(軍事武力)的目標,井卦〈彖傳〉也提到「改邑不改井」,井是永恆的需求,但是邑是可以遷移的,邑遷移井是無法一同遷移的,就如同秦國於西元前 350 年自雍遷都於咸陽,也在此時商鞅實行第二次變法,在第一次變法的架構下使秦國更進一步的地主政權化,商鞅變法就有如井一樣不因為國家遷移而有所調整,變法只會越修越趨於完善,越符合老百姓的需求更貼近人民;《易經.雜卦傳》曰:「井通」,變法成功後一切步向正軌就能無往不利。

自古商人以謀取利益為其主要獲利來源,商鞅變法實行於農戰政策,而國內百姓均想方設法逃避農戰轉而經營糧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商鞅的因應對策就是使糧商無法買進糧食,農民無法賣出糧食,如果糧商無法買進糧食,就無法透過糧食買賣而獲利,如果農民無法賣出糧食,農民也無法透過買賣糧食而獲利,這樣兩相均無法獲利的情形下,最後就只得乖乖的專注於農戰之事而不會再想其他;《商君書.墾令》曰:

使商無得糴,農無得糶。農無得糶,則窳惰之農勉疾。商無得糴,則多歲不加樂;多歲不加樂,則饑歲無裕利;無裕利則商怯,商怯則欲農。窳惰之農勉疾,商欲農,則草必墾矣。

對此所述,商鞅變法的實行推展初期對於目前所習於從事的工作或其他往往無法捨棄,甚至從心中抱怨,從眼前看去糧商及農戰看似糧商較易於獲利,但長遠看國家推行的農戰政策雖然較為勞心勞力,但在當時有國家配套措施及掛保證,法令逼的平民百姓不得不放棄原本之職專一於農戰,這是短痛,一個新制實行一定會有一短痛期,之後人民習慣了也有感於農戰獲利高了,搞不好還有官爵可做,自然願意積極配合國家法令,這點在目前台灣法令實行上很多的法令老百姓還是覺得莫名,但在秦朝當時於《商君書.定分》內就可看出法令上下皆知並遵守合宜:

吏民欲知法令者,皆問法官,故天下之吏民,無不知法者。吏明知民知法令也,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也。吏遇民不循法,則問法官,法官即以法之罪告之,民即以法官之言正告之吏。吏知其如此,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又不敢犯法。如此,則天下之吏民,雖有賢良辯慧,不敢開一言以枉法;雖有千金,不能以用一銖。故知詐賢能者皆作而為善,皆務自治奉公,民愚則易治也。此皆生於法明白易知而必行。

引用《易經.繫辭傳》:「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正是此最佳寫照。

商鞅變法中強調治國務必注重刑賞,而刑賞也跟著時代的變遷而有不同的因時調整作法,起初主張重刑厚賞,之後因時調整為重刑輕賞或說先刑後賞,最後主張重刑不賞;《商君書.畫策》曰:

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賞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無刑也。而民莫敢為非,是一國皆善也。故不賞善,而民善。賞善之不可也,猶賞不盜。故善治者,使跖可信,而況伯夷乎?不能治者,使伯夷可疑,而況跖乎?勢不能為姦,雖跖可信也;勢得為姦,雖伯夷可疑也。

對於此重刑不賞政策,據報導指出目前台灣歷年來對於層出不窮的酒駕事件雖有多項罰責,近年來從一再發生的事件中不斷向上調升,但因為台灣的法律多半「立法從嚴、執法從寬」,雖然超過 0.25 毫克的酒測值就要依違反刑法《公共危險罪》判處刑責,酒駕肇事致死者要接受 3 年以上、10 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卻從來沒法官判過 10 年的刑責。因目前民主法治社會中,人權意識抬頭,如果以商鞅變法的重刑來制約酒駕肇事者,例如:凡是酒駕處以無期徒刑或死刑,過不久臉書、立法院⋯⋯等實體及虛擬管道所表達出來的支持與否一定接踵而來,甚至示威遊行抗議,時代的巨輪在變,在商鞅的時代可以用重刑,因為是君權時代,一切均以上位者的命令為依歸,民主時代這套情形就得依各國的情況來做因應時代的調整。

以井卦的卦中卦來了解商君書的內容,不難發現有很多立意吻合處,井卦的卦中卦有大過卦、既濟卦、睽卦、節卦、鼎卦,這部分可論述之處很多,在此僅述及此。

最後,後學再問商鞅所提出變法執行的方式如何?得出六爻不變的比卦,也就是要老百姓照著政府所頒布的法令比附執行,《商君書》內不時出現「」字,就因為秦時社會百姓們純樸,所以對於變法內容不做多想,且想也沒用,因為商鞅要百姓不要去讀經典增加智慧,如此愚夫愚婦思想自然好管理,變法施行當然成功。

《商君書》內容多而詳實,所述層面包含不少,知己知彼的兵法觀念也於其中有所論述,還有其他部分無法鉅細靡引經論述所感悟及體會,待課程結束,後續有機會再做延伸性的論述。


【奉元問學之四】奉元社「度量與仁善」講座心得

文/廖鶴群

編按: 奉元門下弟子的尹建維老師,去年十月應奉元社邀請,針對「智仁勇」三達德主題進行系列演講的第一講,主題:「智慧與能力」(演講簡介請點此直播影片請點此),第二講「度量與仁善」則於今年四月底進行(演講簡介請點此直播影片請點此)。尹老師演講活潑風趣,深獲同學喜愛,本刊特別邀請學員廖鶴群撰寫心得,以饗讀者。

四月下旬的一個週五,臺大奉元社再次特邀到尹建維老師的講座,對書院與社團的同學們來說,這是讓人已翹首以盼許久的好消息。本次講座的講題為「超越時光、永遠的領導力——度量與仁善」,是繼去年十月尹老師為同學們講授「智慧與能力」後,在「三達德知仁勇」的主旨下的第二講。在這次講座中,尹老師為我們說明了生命如「鼎」般的格局與應具備的素質,並且提到:知仁勇的次第雖是見仁見智,但個人總歸要有一「見」。其次,尹老師花了許多心力向同學們解釋「量」的概念,有量者,能容他、去私、用人,倘若要想內求安身立命,外求建功立業,則此「量」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最後,尹老師指出,「量」還要有「仁善」為基礎、為核心,才能達「可大可久」的境界。尹老師並且鼓勵同學們自己就此多加思考,找出自己生命中的目標與答案。因而,在思考了尹老師的教導後,我以為《中庸》內的「誠」,或許正可以作為吾人「容他、去私、成己、成物」以求「三達德」的一個樞紐。

按《中庸》載哀公問政,子曰:

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知仁勇」三達德,乃與五達道之行為相傍,而「所以行之者一」,此「一」或許正可指「誠」。如何便是指「誠」呢?《中庸》曰: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誠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

此處云「性之德也」,此外,又有云「德者得也」。按行道於己有「得」是為「德」 ,因此,由己之性情發出行為(道),行為又歸宿到自己心上(於己有得),便是「為己之德」。且因人之一切行為往往向外,不免向外也發生影響;是故成己之餘,亦能成物,成己成物,有如尹老師所謂仁知並重,也就是「合外內之道也」。

按成己成物為仁、知,行道之力行、敢行為勇 ,是以知仁勇為「德」(由此能得,得此亦為所得)。「德」乃「道」之行,「道」由「性」而生,而此「性」正為「至誠」。故此「一」,即「誠」。

除此之外,我還特別留意到尹老師提醒我們「師」的重要。尹老師說,有「師」才能有系統、有脈絡的學。天縱英才姑且不論,但一般人茫茫然東摸西揀,則有如盲人摸象,往往不濟事。此正明示了我們「教」與「學」之不可廢。按《中庸》曰: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性」既是天道自然,又為「德、道」之歸源行本,則人若欲「誠之」,亦即發揮、把握此性以通內外、合天人,首先便需達於至誠。《中庸》又曰: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當中性為先稟,教乃後謀,誠由天賦,明自人發。張載〈正蒙〉曰:「『自明誠』,由窮理而盡性也;『自誠明』,由盡性而窮理也」,當中雖有先起後起之別,但「誠則明,明則誠」,則又是迴還往復,步步向前,如朱子「知行並進」、陽明「即知即行」意。是以無論先知後覺,天稟人謀可以相互發明合一。〈正蒙〉又言:「天人異用,不足以言誠;天人異知,不足以盡明」,見「誠明明誠」有蘊「天人合一」之意,而先知後覺,無論先後,其知覺均可以是發於至誠。

只是,先知後覺雖可以同存乎一誠,但人終究有上智下愚、剛柔緩急之別。故《中庸》曰: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論語.季氏》亦載: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生知之上、不學之下,畢竟是少數。我們大多數人皆是學而知之、困而學之,既非「不思而得」,便只能「擇善而固執」。也因此,正如尹老師所言,對「善」的要求隨之顯現,如何「擇善」就成為最重要的課題。儘管「善」原由天賦,存乎人心之內,但正如孟子曰:「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要區分人性與獸性,便在於「學」。《中庸》曰:「修道之謂教」,而常人宜從「自明誠」入門,自明誠謂之教,此即是「由窮理而盡性」之工夫,可近「率性之謂道」。而此處「窮理」,亦非窮個別物事之理,乃如〈正蒙〉曰:「所知乃天德良知,非聞見小知。」故《中庸》謂:

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正如朱子言:「涵養於未發之先,窮格於已發見之後」,然而,居敬終究還需窮理,窮理則尤貴博學。故《中庸》又曰: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朱子亦言:

苟不從事於學問思辨之間,但欲以靜爲主,而待理之自明,則亦沒世窮年而無所獲矣。

顏子號不貳過,亦由學來,《繫辭》載子稱顏回:「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論語.公冶長》載孔子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舜以大知之從容中道,仍「好問而好察邇言」。賢聖且如此,可知為學之於吾人,實如登高自卑,行遠自邇。

按朱子曰:

疑古人直自小學中涵養成就,所以大學之道,只從格物做起。今人從前無此工夫,但見大學以格物為先,便欲只以思慮知識求之,更不於操存處用力,縱使窺測得十分,亦無實地可據。

則君子初為學,由尊德性而道問學,至大學則由格物、致知而正心、誠意,此正是以「至誠」為本,由「知」達「仁」,如子曰「知及之,仁守之」;又以下治國、平天下則為「用」,「用」則近「勇」。由此可推三達德五達道、三綱領八條目,皆以「至誠」為本,一以貫之;而此中又以「知、仁」為最先,「知」則由學來。故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如此「知行並進」、「即知即行」,迴還往復,步步向前,又將歸於「至誠」,故曰「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至誠」為「性」,「性道合一」之精神,則以「教」、「學」為樞紐,故三達德以「知、仁」為先,中國文化精神則重「傳承」。王學、禪宗「直指本心」之說終未能愜乎人心,或由此故哉?又看今日社會,正是缺少了尹老師一再提及的「量」,且道德缺少知識作基礎,知識無有道德為根本,各人自出己慮,度人人度,毀長謗短,莫衷一是。此亦由「教」、「學」衰落哉?


【奉元社快訊】「《大學》解謎」課堂隨記(第二講)

文/奉元社

編按:臺大奉元社指導老師臺大歷史系教授閻鴻中老師於本學期開講全新的社課「冷暖百態讀《大學》」,結合歷史背景、理論實踐和文本解析等方式講述,深入淺出,吸引眾多學生聆聽,本文為社課的課堂隨記與心得。閻老師的社課已於 3/14及 3/28兩個週四晚間講授,今年 5/9與 5/16的週四晚間將會繼續進行(最新課程海報如文末),相關訊息敬請留意臺大奉元社臉書粉絲專頁(連結請點此)。誠摯歡迎大家一起去聽講喔!

首先閻老師認為《大學》應寫於先秦晚期,此時的儒學已精緻化、經書化。《大學》是對於至善的嚮往,所產生的一個特別的學問。

明明德是自己的修為,超出自己的範疇是親民,用止於至善貫穿這一切。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安」是儒學中常常被強調的,對「安」非常重視,學習到全身心地投入的狀態叫做「安」。

當你還與事物有間隔時,你的思慮並不可靠,等到你毫無間隔,才能有所「得」。這是一個心理發展的過程,是你自己的領域,並非成自於他人,大學的關鍵就在這裡,是能夠產生自己的思想、領悟、創新的屬於自己的學問。學習的目標排出一個順序、重點,這樣效益才高。

《大學》這樣的學問應該用在最大處,明明德於天下是最大目標,但在前面有許多歷程,誠意正心等等。己是以個人為主體,講身是人家會看到他,牽涉到行動、人際關係等等的被觀看的客體,明明德透過我們的「身」,被別人觀看,因而成改變世界的力量、工具,大學沒有認為君子能直接影響天下,最多是影響國,知本,修身為本,但知本不等於知之至。知之至是我們掌握到了物理、天理應該是如何。人的情感很容易被引動,很難被控制,所以儒家主張的是薰陶,去約束自身的情感。留下格物這個空白,所有讀者自己去填,填入你個人認為修身最重要的哲學表述。

明明德就是加了一個明字來代表光明,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皆自明也,這裡就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性善論的影子。要怎麼樣能夠明亮呢,要靠的就是自修,透過自我要求給予他人極其深刻的影響,留下一個典範,明明德、親民、至善都是誠意要實踐的內涵。

惡臭、好色都不用思考,你本來就是這種感覺,不假思索不用標準,直覺式的反應,能承認自己的感覺,要面對只有你自己知道的感覺,這一切不能等別人來告訴你,誠於中形於外,要發自內心的善,而不是裝作善。德可以讓我們變得賞心悅目,心廣體胖就是不緊張。

君子是統治階層,小人是被統治者,對自我、對人民、對國家都要求做到至善,君子小人都能夠滿意,所以沒世不忘也,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所以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等等。

讓人民不要用爭訟來解決問題,怎麼做到,從修身修德開始,讓人民信服,信心可以克服一切條件的不足,也往往可以成為絕地翻身的武器。無情是指無事實,不是感情,古代講情理法的情是指事實。

當你恐懼、生氣、快樂時,就會忘記了為善,當有了情緒的困擾,即使他是一個善良的人,但他的善良會不知道怎麼去呈現,所以要怎麼保持自己的心在正常的狀態,這是一個大課題,我們稱修養好的人,他永遠都在正常的狀態。

偏愛(子之惡)與貪心(苗之碩),日日相處就是跟你最有關係的人,他們很清楚你的為人,這些情感你每天都得面對,你得處理自己偏見與貪心的問題,才能讓人覺得你公正。

治國的環節強調在家的典範能成為國的典範,傳統政治視君主如父母只是一個倫理上的關聯,隨時可締結隨時可以拆解的,舉新手父母作例,你緊張的不得了,但因為你愛他(嬰兒),你會做好一切的工作,不一定做的都對,雖不中不遠矣。

恕是推己及人,喻諸人就是要大家聽話,做人最正派的,在關鍵時刻最能發揮作用,小型社會,政治跟個人生活是連續的,動力來自於自身,如果你認為有一個治理的方法是跟自身修為無關的,那就是大學反對的。

民之父母就是體會老百姓心裡的情感,民具爾瞻,大家都在盯著為政者,有德才有人民的肯定跟支持,有人民才能保衛或開疆闢土,才能有資金去做建設。要怎麼讓一個社會解體,就是將財富都掠奪到統治者手裡,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絜矩之道就是將心比心。

在台大奉元社聽閻鴻中老師講《大學》,以上隨記課堂所聽聞體會的意思,和大家分享。(如果有任何錯誤皆與老師無關。)

以下提供幾個問題思考,若有興趣回答的讀者,歡迎投稿至下期電子報

Q:你認為大學是寫給統治階層看的嗎?

Q:大學的道理還能適用在現代政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