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8年8月7日 夏曆戊戌六月二十七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清涼智慧,滌慮解暑 | 文/編輯部 |
◼︎【奉元問學之一】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章(四) | 文/許晉溢 |
◼︎【奉元問學之二】大陸學員來信問孫子 | 文/焱鑫 |
◼︎【奉元問學之三】「武俠世界新探」課程心得 | 文/廖鶴群 |
◼︎【奉元問學之四】「老子道德經的帝王學」課程心得 | 文/林唯倫 |
◼︎【奉元薪傳】精易創業的學習環路 | 文/陳明德 |
◼︎【公告事項】秋季課程 | 文/秘書處 |
【編輯小語】清涼智慧,滌慮解暑
文/編輯部
時序已經入八月,酷熱的夏天已過了一半。中華奉元學會的「夏季課程」也將邁入尾聲。毓老師說:「中國的智慧是人類的清涼劑。」在這炎炎夏日,閱讀經典、聆聽法語,真的是沁人心脾,洗滌煩躁的心靈,讓人暑氣頓消。學會也將繼續推出精彩可期的「秋季課程」,歡迎報名參加,讓我們一起悠遊於古人的智慧之海!
本期文章,都是讓人澄心滌慮、值得品味的文字。你知道「慍」和「怒」有何不同嗎?所謂的「君子」,到底要怎麼解釋呢?請看〈《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章(四)〉。你知道武聖孫子為什麼要說「勝敵而益強」呢?這句話的背後又隱含了什麼意思呢?請一定要看〈大陸學員來信問孫子〉一文。你知道「俠」是怎麼來的嗎?你知道「武」和「俠」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嗎?請不要錯過〈「武俠世界新探」課程心得〉。你知道基督徒會怎麼解讀《老子》嗎?歡迎參閱〈「老子道德經的帝王學」課程心得〉。你知道成功的創業者都會經歷什麼樣的學習歷程嗎?創業者想要成功需要具備什麼要素呢?千萬不要錯過〈精易創業的學習環路〉一文。
最後,編輯部亦誠摯地歡迎同門先進與各界同道友人,能夠共襄盛舉,提供個人無論是讀書、教學、工作、生活上的感懷,或是經典智慧應用的心得,在奉元電子報的園地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奉元問學之一】《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章(四)
文/許晉溢
編按:本文由奉元同門許晉溢學長撰寫,為探討《論語.學而篇》系列短文的第四篇,也是最後一篇。本篇文章承續第三篇對「不亦說乎」與「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解說,接著討論「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首先辨析「慍」與「怒」的區別,然後討論「人不知」的「不知」是指什麼。最後再解釋「君子」的意義。文末回顧總結全章所討論的精神,乃是儒家按部就班、層次遞進的修養功夫。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毓老師講解「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時,說:
來學的人多,但智慧程度各不相同,有的人他聽不明白,你能「不慍」,所以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要注意,「慍」、「怒」有何不同?「悅」、「樂」有何不同?「慍」,是怒藏之於心。既然自己學大、學仁了,我教你們了,你們都不明白,但我內心「不慍」,內心沒有慍,這不就是成德之士嗎?
(1995.10.02)
先前說過「悅」與「樂」有什麼差別?「悅」是藏之於內心的,「樂」是形之於外的。但這「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只有講到「慍」,而沒有講到「怒」。什麼是「慍」?什麼是「怒」?亦如同「悅」與「樂」般,「慍」是藏之於內心的,「怒」是形之於外的。
雖然一般人似乎不認同「怒」,如孔夫子讚美顏回「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這對於「遷怒」的「怒」就有貶意,但是儒家不是不講「怒」,是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儒家也講「怒」,但是「怒」必要在合理的範圍裡,也就是「怒」必要發得中節,發得恰到合理,不能過度。
本章講「人不知而不慍」,不講「怒」,而講「慍」,「不慍」即是連藏之於內心的怒都沒有;如果講「人不知而『不怒』」,就是光表面上不怒,可是藏之於內心卻是憤憤不平。換而言之,「不慍」相較於「不怒」,這是在修為上極高度的情緒自我控制。
釐清「慍」、「怒」的區別後,接著進入本次要討論的主題,「人不知而不慍」。什麼是「人不知」?為什麼「人不知」能「不慍」?為什麼「人不知而不慍」就是「君子」?這都是我們必須細想的問題。
首先,要回答什麼是「人不知」?在孔夫子當時,一般人鮮能了解孔夫子,而能知孔夫子的人恐怕只有顏回一人。為什麼顏回了解孔夫子?因為孔夫子對於顏回的評語講過:「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論語.為政》)「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論語.子罕》)「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論語.先進》)依此,顏回對於孔夫子之言教不僅能掌握,還能奉行,如「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雍也》)但是顏回「不幸短命死矣」(《論語.雍也》),所以孔夫子「不得中行而與之」(《論語.子路》),再難有人知孔夫子之言了。
為什麼常人鮮能了解孔夫子?《論語》有一段對話可以證明,孔夫子講:「沒有人知道我嗎?沒有人了解我吧!」子貢問曰:「怎麼說沒有人了解老師呢?」孔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子貢又另講:「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冶長》)依此,孔夫子能言「性與天道」,但這不是常人能理解的,在「不可得而聞」之中,含有孔夫子之微言大義,而知孔夫子者,亦唯有「天」而已矣!
僅管如此,對於「一般人不知道我、不理解我」的這件事,就孔夫子來講,恐怕還不是最重要的事;因為孔夫子講:「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衞靈公》)上述都是「人不知」,根據這些,孔夫子不擔心「人之不己知」,所以「人知不知道我」這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我有沒有「知人」?我有沒有「能」?
倘若一人沒有「知人」、沒有「能」的能力,即便是人人都知這人,但正是因為他沒法知人、用人,也沒有能力,這人也沒法施展他的長才,也就是載之空言。
因此,為什麼「人不知而(能)不慍」?方才提到「不慍」是建立在高度的情緒自我控制,為什麼能自我控制?因為他洞悉了問題不在於「不己知」,而在於「知人」、「能」。
於此,為什麼「知人」、「能」那麼重要?在《論語》裡有一段講「知人」的重要性。孔夫子和季康子談論衞靈公之無道,季康子講:「衞靈公既然這樣無道,那為什麼沒有亡國呢?」孔夫子說:「仲叔圉治賓客(外交),祝鮀治宗廟(內政),王孫賈治軍旅(國防)。夫如是,奚其喪?」(《論語.憲問》)按此,孔夫子講出衞靈公為什麼沒有亡國的重點,因為他懂得知人、用人,外交用仲叔圉,內政用祝鮀,國防用王孫賈,所以只要衞靈公用對了人才,即使他是無道,還有人協助他治國,也不致於亡國。
了解了這個,接著討論為什麼「人不知而不慍」就是「君子」?
什麼是「君子」?
毓老師曾講:
在《論語》之中,「君子」有成德之人、大夫、國君、公務員的意思。
(1995.10.11)
許仁圖《子曰論語》講:「『君子』二字在《論語》中使用一○七次,一般注解,詞義只有兩種,一是有德的人,另一是有位的人。」「君子」如果指「有位的人」,就是大夫、國君、公務員等,就如上述的衞靈公;但是從「學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一路講過來,本章的「君子」應該指「成德之人」會比較好!
為什麼要把「君子」指「成德之人」?如果我們把本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與末章「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曰》) 相比較對照來看,本章的「人不知」與末章的「不知命」、「不知禮」、「不知言」前後相互呼應,也就是說明孔夫子希求人人都能知命、知禮、知言,但是能知「孔夫子知命、知禮、知言」,恐怕只剩顏回一人,可顏回不幸短命而死。所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也可以簡單地延伸為「人不知命、不知禮、不知言,而我內心也不慍,不就是君子嗎?」而知命、知禮、知言者,也就是指「成德之人」。
最後,《論語》第一章「學而時習之」是非常重要的一章,從「學而時習之」,到「有朋自遠方來」,到最後「人不知而不慍」,這是逐步修習工夫。把「學而時習之」置於《論語》全本來看,《論語》的每一章都是我們要學的,從最切身的「入則孝,出則弟」,逐步到「汎愛眾,而親仁」,才能「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而這個「學」是必要能落實施行的,絕非空談!要能落實這個「學」,就必要在「時習之」的條件下與時偕行。有了「學而時習之」,接著就是「有自遠方來」的問題,怎麼處理這個問題,都是必須要正視的;既然有朋自遠方來了,還得能「人不知而不慍」。從這些來看,《論語》第一章不僅是講個人修為問題,更應是為政問題。如到最後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已經討論到「君子」情緒管理的問題,這都是我們必要正視的問題。
【奉元問學之二】大陸學員來信問孫子
文/焱鑫
編按:本文為一位私淑 毓老師的大陸學員炎鑫來信詢問嚴定暹老師閱讀《孫子》的問題,信中作者分享自己如何透過嚴定暹老師、呂世浩老師,接引到 毓老師對經典的解讀,再由此上接古人的智慧。文末,作者也分享了對於《孫子‧作戰篇》中「勝敵而益強」的體會,分析現實中「勝敵而益弱」的情況更常見,「勝」不必然帶來「強」,頗有啟發性。編輯部特別徵求作者與嚴老師的同意刊登此函,以饗讀者。
嚴老師:
昨日收到來信,後進備受鼓舞,也是甚是感動,千里之遙、未曾謀面之人,憑藉著對古代智慧的探討,居然也能聯繫在一起,這本身就是件神奇的事情,而嚴老師您的回信,對我而言本身就是一種鼓勵。
大約在兩三年前,後進偶然接觸到呂世浩老師的一個 TED 演講,大為驚詫,開始對國學、夏學有所改觀,之後又學習了呂老師的兩個網絡課程。在此期間,我了解解到毓老師的智慧更為宏大,私下驚歎不已。用呂世浩老師的一句話來說,就是「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如果你不曾見過,你絕對想不到人原來還可以活到這種境界」,眉目神色似乎在說,他就曾見過那樣的人物,那就是毓老師。此後,我在網路上了解到了臺灣奉元書院,開始網購奉元書院的出版物、以作自學,兩年間自學了學庸、孫子和論語,也謹遵毓老師說的,逐句背下、逐字翻查解釋,注重本義與延伸義,用古人的智慧修煉自己的智慧。學習過程中,我無數次因毓老師的一些話而感到羞愧、渺小,也多少次因毓老師的話振奮精神、決心奮力自修不負年月,也曾數次為毓老師的經歷而感傷、落淚。一個偶然機會下,我在 YouTube 上看到嚴老師的一些視頻,視頻主講孫子兵法,可惜斷斷續續、沒有全篇,但也讓我發現,孫子兵法的世界還很大,我渴望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了解毓老師到底是怎麼講孫子的、孫子兵法還可以怎麼用起來。幸運的是,嚴老師在喜馬拉雅上開的孫子兵法講座,讓我有機會一窺全豹,而最後一課對學生們的勉勵,更是讓我動容,仿佛這不是一個網絡音頻課程,而是老師在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講者胸襟廣闊,對學生寄予重大期許。這樣曲折的緣分延展至今,我才能與嚴老師書信往來,豈不很是神奇?感謝緣分。另,機會難得,還容許我向嚴老師請教一些學習方法,《孫子兵法》應如何自修為宜?我學習孫子兵法,已經有兩三個來回,大致步驟是:
- 閱讀背誦,對照奉元書院出版的《毓老師講孫子》,一篇篇地往下學習。
- 回頭重看註解,使用多本註解互相比照,包括常見的十一家註、日本人服部千春的《孫子兵法校解》、大陸流行的註解書目等。期間,我留意到日本對孫子兵法註解甚多,我也曾試圖通過閱讀日本的《鬥戰經》來理解孫子。
- 對關鍵字回頭查字義,使用的參考書是《說文解字》。
- 背誦熟練後,閉目默念,一字一字念下去,隨意想像這句話的含義,同時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與體驗,嘗試重新解讀。後學沒有正式跟老師學過,學習方法也是自己瞎摸索一通,上述學習方法,不知妥否?後進此前就是這樣從《大學》、《中庸》到《孫子》,再到《論語》,一路如此學習過來,還煩請嚴老師指正方法。
此外,後學在學《孫子兵法》過程中,曾有一些自己創造的解讀,自以為較有新意,但也擔心解讀有誤,難得遇見大家,在此後進斗膽草擬一部分在信後,希望能獲得嚴老師的批評指正。在此感謝嚴老師的耐心回復,後進備受鼓舞。感謝。順頌時祺。
炎鑫 8月 2日
——————
附後進對《作戰篇》「勝敵而益強」的解讀:
首次看「勝敵而益強」時,我曾頗為納悶,這不是很自然的麼?勝敵之後自然就變強了呀。其實不然,孫子之所以講「勝敵而益強」,就是因為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勝敵而益弱」,即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殺敵一千自損兩千,為了求勝而求勝、忘了為什麼出發。在這裡,孫子創造性地將「勝負」與「強弱」剝離,勝不等於強、負不能與弱,這世上有勝而強、勝而弱、敗而弱、敗而強的情況。贏了對手不一定會變強,就好比到嘴邊的肉不一定能吃下,吃下了不一定能消化,消化了不一定會變成人身上的筋骨、肌肉。
真有勝而弱的情況嗎?試舉三例。
一、在企業併購領域,存在「勝利者的詛咒」一說,即指企業併購中,收購方出價過高、併購完成後無法整合出效益,反而被併購進來的企業拖累,導致成功併購後不久、企業也面臨破產。這種勝利不如不要,因為不勝不會破產,勝了反而會破產。
二、在金融投資領域,常有人在買股票後僥倖賺錢,於是對自己的能力錯誤估計,導致心態過於自信和輕浮,以至於舉債投資,終於破產收場,這是賬面盈利增強,但在心態上變弱;甚至還有些人在盈利後過於焦慮、身體變差,這是賬面盈利增強,但身體卻變弱。此外,所謂「輸錢皆因贏錢起」,幾乎每一個破產的賭徒,都曾在賭場賺過大錢,道理也簡單,不曾大幅盈利的人,絕不至於賭身家。這種盈利不如不要,因為少賺一些不會破產,太賺太多了反而有破產的風險。
三、在古代戰役中,白起贏了趙國、俘虜四十萬趙兵,但這些人放也不是、殺也不是,勝利反而帶來了一個很大的麻煩。如放了,回頭又是兵;如殺了,趙國人對秦國的仇恨永世埋下。秦國的不斷獲勝過程,就是六國世人對秦國的仇恨耕耘過程,秦國贏越多,六國對秦國的仇恨就越深。如此,將理想狀況下的「勝敵而益強」反過來讀,就是人間最常見的「勝敵而益弱」。這樣解讀,就可以與《謀攻》篇中的「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聯繫起來,也可以與《火攻》篇的「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費留」聯繫起來——有些勝利,不如不勝,勝了不會處理成功,反而會「凶」。由此,將這句話再延伸一步,就是孫子兵法提示我們,處理失敗難,處理成功也很難,成功不是問題的結束,而是一個新問題的開始。
【奉元問學之三】「武俠世界新探」課程心得
文/廖鶴群
編按:奉元學會的2018年夏季課程,有幸邀請到林世奇老師開講『武俠世界新探』,頗受好評,學員反應相當熱烈。因此特邀廖鶴群學員撰寫心得。本文整理林老師上課的脈絡,從武俠的來源說起,正本清源,澄清了許多被大家信以為真,其實是虛構杜撰的情節。進一步,探討中國歷史上「俠」概念的由來,並且仔細地討論了「俠」的概念剛出現時,跟「武」術並沒有直接關聯。歡迎大家一起來跟林世奇老師華山論劍——參加夏季課程『武俠世界新探』!(課程連結請點這裡)
武俠文學,儘管經常被認為是通俗文學,但它雖然通俗,卻不流俗。事實上,武俠文學的發展不僅已經達到雅俗共賞的層次,並且從中衍伸出的許多概念及形象也深植人心,至今仍為群眾津津樂道。雖然如今社會閱讀紙本的風氣已減弱許多,但武俠文學透過電影、電視劇、布袋戲或者漫畫遊戲等多元媒介,影響力仍不減當年。遠流出版社在行銷金庸作品時曾形容其為「全球華人的共同語言」,我以為這並非全然是誇張的廣告,而是武俠文學確實有這樣的深度與魅力。
林世奇老師在本期奉元書院的夏季課程中開設「武俠世界新探」的課程,為學員們講授武俠世界的精采之處,同時更及於其精微之處。林老師指出,在武俠文學中,不僅能開展出文學、史學、哲學的視域,一窺中國傳統經史子集的門徑,也能就俠文化、武文化、生命美學、審美經驗等領域有所探索,正如一切成熟的文學形式一樣,武俠文學所建構的世界,有著無窮的可能性。林老師說,縱使有許多學者並不認為武俠文學可以躋身文學史上一流文學的地位,但這並無損於武俠文學的價值,事實上,在我們的成長閱讀經驗中,武俠文學一直是許多人開始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條趣徑,緣此而上,開出了讀者對傳統文化的好奇、景仰及渴望,這是武俠文學不容抹滅的一個價值。我則以為,從文學的三大社會功用即審美作用、知識作用及教育作用來看,武俠文學的審美及趣味固不必論,其知識作用與教育作用,也在當中許許多多的中國文化要素以及俠義精神與生命哲學的彰顯中,有所發揮。武俠題材之作為文學,以及作為文學的意義,應是不容忽視抹煞的。
在第一講的開場白,林老師信手拈來各種經史子集、小說情節原句等,侃侃而談,如數家珍,讓人嘆為觀止,也一下就將人帶回到那個熟悉的武俠世界。與眾不同的是,林老師論武俠,以細緻縝密的分析為路徑,並格外注重虛實的辨別問題。畢竟,武俠世界是那樣迷人,尤其在許多作家的巧思妙筆之下,現實與虛構交錯,歷史與小說融合,教不少讀者倘佯其中難以自拔。然而,卻也因此造成了讀者一些不符事實的想像,甚或有些荒謬的誤解,這無論是對現實社會或武俠文學而言,都是不幸的事。武俠世界是想像的世界,這點毋庸置疑,正如有些現實主義文學批評家曾以武學神功、江湖門派不符歷史現實批評武俠文學,使人稍感不識旨趣,倘若將武俠文學一概等同於現實,則也是犯了以虛為實的問題,且流弊更為嚴重。為了釐清一般日常中對「武俠」的許多誤解,便有必要釐清混淆的概念,詳加分疏歷史的源流。譬如:「俠」的本義、「俠」與「武」如何結合、歷史上的「實存俠」與後世想像的「理想俠」、「俠文化」中從意氣到俠義的轉化等等,都是第一講的主題。
為了釐清「俠」的歷史,林老師在課堂上一度論及《史記.遊俠列傳》,最使我別開眼界。林老師指出,太史公的這篇文字,不僅常為討論俠的人所引用,同時也可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俠開始抱持理想化想像的最早開端。太史公撰寫《史記》,有時不免一些激憤之言,如凌稚隆《史記評林》引董份批語云:「史遷遭李陵之難,交遊莫救,身受法困,故感遊俠之義,其詞多激。故班固譏其奸雄,此太史之過也。然咨嗟慷慨,感嘆婉轉,其文曲至百代而絕矣」。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五》亦載:「《史記.遊俠傳序論》正是太史公憤激著書處⋯⋯(中略),此真是《莊子》之淑詭博達,謬悠其說,以舒其輕憤不平之氣」。這一論斷已為歷代學者一再指出,換言之,太史公所記錄的俠,可能並不是歷史上真實的俠。
不過,我們回顧正史,很快就可以發現二十五史從《後漢書》起,就不再為遊俠立傳,《史記》裡的遊俠列傳遂成為了珍貴的記錄。在〈遊俠列傳〉中,司馬遷對遊俠的描述無疑是正面的。他對這些「其行不軌於正義」的遊俠予以肯定,肯定他們在德行與社會影響力方面的表現,欲將這些「儒墨皆排擯不載」的人們抬到一個令人矚目的位置。〈太史公自序〉:「救人於厄,振人不贍,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義者有取焉。作〈遊俠列傳〉」,〈遊俠列傳〉即主在一個義字。司馬遷想表達的,就是這些難見於世的人實際上也具有義、諾、廉、讓之德。再往下一層,司馬遷在肯定了遊俠的道德之外,又描述了他們對於社會的重要性。「且緩急,人之所時有也」,「誠使鄉曲之俠,與季次、原憲比權量力,效功於當世,不同日而論矣。要以功見言信,俠客之義又曷可少哉」!由此可知,司馬遷認為由於人生難免有危急困厄之時,每個人都有需要人家幫助的時候;加以社會的不公正,不公平,因此,那些憑個人的意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扶危濟困,拯世濟難的遊俠就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再者,他還認為重信義、不怕死的俠客,比起以季次、原憲為代表的甘守貧賤、潔身自好的儒生,所發揮的社會力量和道德作用是不可比較的。另外,司馬遷也用記述公孫弘評議的方式,揭穿批判統治者外儒內法與儒士殘酷無情的真相。這也許可以算作史家的隱筆之一。
又戰國時代,養士之風盛行,俠客每多為知己者死,譬如荊軻、聶政,皆屬此類。及秦之世,雖對遊俠有所鎮壓,然秦國祚不長。高祖以平民起家,對俠依賴甚大,故西漢初年,養士之風復起,俠義精神漫延。至景帝之時,國家漸趨穩定,自然不再允許遊俠個人獨掌是非生殺之權。再者,在國家管理加強,社會法制健全的時候,遊俠所能行之事也愈來愈少。終於,在政府有意的壓制與時代的洪流下,俠士們逐漸消失,只留下一批批徒具遊俠之名的盜匪之徒。這大概也是司馬遷之所以慨歎,而為遊俠作傳的原因之一。司馬遷作《史記》,有其義法。其中所謂「義」,便是在闡述史筆之旨意,精視行事之表現,以及論斷人物之品格。我以為,回歸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史觀的核心,或許想要記錄下這些「救人於厄,振人不贍,仁者有采;不既信,不倍言,義者有取焉」的遊俠精神,才是他最欲傳達的思想內容。
可是,儘管〈遊俠列傳〉是如此生動感人,但它卻仍是《史記》裡頗具爭議的一篇文字,大體來說,司馬遷在〈遊俠列傳〉裡給予了遊俠正面的評價。他認為那些鄉曲之俠、閭巷之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對他們的俠客之義給予稱道與同情。相對的,在《漢書.遊俠傳》裡,班固卻批評遊俠「以匹夫之細,竊生殺之權,其罪已不容於誅矣」;揚雄在《法言.淵騫篇》中,稱遊俠為「竊國靈」;荀悅的《漢記.卷十》更直接稱呼遊俠為「德之賊」。在韓非子的著作裡,更對俠有不留情的批評。而相對於太史公,這些評價可能反而比較符合歷史上的「俠」的實情。
不過,雖然實情可能並不符合想像,但中國百姓兩千年來在對待俠的態度與想像上,卻似乎抱持著和司馬遷一樣的看法。及至當世,雖然已經不再是「世間之大不平,非劍不能消之」的時代,但我們對俠似乎仍在心裡隱隱抱有一絲嚮往。我想,正如林老師指出的,最初的「俠」,其實與「武」並沒有太密切的直接關係,換言之,論俠的標準並不需要過人的武力,若回歸俠的精神,其實正是「救人於厄,振人不贍,不既信,不倍言」四句話而已。我以為,現代社會固然已經不是俠可以大展身手的環境,但仗義行事從來都不是俠的專利。現代社會關係疏離,為人詬病,加以人心狡詐,遂使好人不敢行好事,明哲保身成了最好的生存之道,值此之際,那一點俠義之心,或許正是救濟這個失信的社會的一帖良藥。
【奉元問學之四】「老子道德經的帝王學」課程心得
文/林唯倫
編按:本文為夏季班白培霖老師『老子道德經的帝王學』課程學員撰寫的上課心得。本篇從基督徒的觀點與個人的體會,討論《老子》與《聖經》之間的關聯,視角相當特別。
非常榮幸能夠在暑假期間聆聽白培霖老師講解《老子》一書,白老師的課程深入淺出、活潑生動,著實讓我收穫匪淺。
雖然本人是基督徒,但我非常喜愛道家思想,特別是老子哲學,世界上除了《聖經》,我最愛的一本書便是《老子》,它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老子》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書中短短五千多字,卻蘊含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大到興邦治國、領兵作戰、國與國的外交、小到個人功成立業、修身齊家⋯⋯均包羅在這一本書裡面。
老子是大聖人、大哲人,他觀察大自然的天地萬物,四時興替,日月星辰,尋找出天地運行的規則,揣摩出一套因應自然的生存之道。因此,他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麼是「道」?老子又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道」是很難說的,好像可以明說,又好像講不出來,好像可以給它下個定義,卻又下不出來定義,彷彿愈講愈模糊。我想,用白話文來說:「道」就是宇宙萬物運行永恆不變的規則。當然,道包含的層面相當深奧、廣泛,不能一語概之。所以,老子才說:「道可道,非常道。」然而,上帝又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老子藉著閱讀「大自然」這一本書,深入默觀體悟之後寫下五千言,好像與上帝心心相印,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根據《聖經》,宇宙萬物皆為上帝所創造,舉凡山川大海、一樹一草、飛鳥走獸、四時交替、日月星辰⋯⋯乃至於全人類,都是上帝的創造。道家透過鑽研分析上帝所創造的自然萬物,來揣摩天地運行的規則,甚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可謂極具智慧。例如:《老子》中有句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上帝也常常把自己比喻成水,祂說:「我是活水江河,從你們的肚腹要湧流出聖靈的活水江河。」意思是要我們像水一樣柔軟、不爭,水還有一個特性,就是往低處流,最後流入大海,海納百川,大海就是因為處得低下,才能容納世界各地的河流。人都處心積慮想往高處爬,惟有老子要我們像水一樣,往低處流,流到最不乾淨、低賤的地方去,你看水,它會自己一直找地方流,流到骯髒的池塘或田窪裡,流到哪裡,就惠澤那裡,流到哪裡,就灌溉那裡。如同《聖經》中的耶穌,祂常與這個世界上最低下的弱勢族群站在一起,例如:妓女、稅吏、瞎子、瘸子⋯⋯耶穌完全的包容接納他們,這就是聖人之道。
為什麼古人看山看水,就能看出一堆名堂,領悟出天地之間玄妙之道?我們現代人到世界各地去旅行,看了老半天也看不出個名堂?因為,古人的心夠靜定,十分清澈,像一面光明鏡子反射所見之物,他們可以在山水之間打坐,一坐好幾天,達到入定的境界,達摩祖師甚至當年在少林寺五乳峰的石洞內面壁靜坐,一坐九年,九年坐在山洞中,不吃不喝、不語不睡,你能想像嗎?當身心沉靜至無我的境界之時,自然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便能體悟大地生生不息的深奧之理。反觀現代人能動不能靜,一顆心像猴子一樣蹦蹦跳跳,手機24小時不離手,根本靜不下來,即便名川古剎在你面前,也感受不到奇妙玄奧之道。所以,不會再有一本《老子》問世,因為這是人心浮動的時代,難以寫出如此偉大的巨作。
為什麼我如此喜歡《老子》這本書,因為上帝賜給我們二本書來介紹祂自己,一本是大自然,一本是《聖經》。我們何以證明大自然也是上帝賜給我們的一本書?《聖經・羅馬書》:「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所造之物,就是指神所造的天地萬物。不知道當大家深入大自然之時,是否能感受到上帝神奇偉大的創造,浩瀚的宇宙之間,若非有一位全能偉大的主宰,如何能變現出如此美麗多彩的世界。倘若換你來創造一個世界,你有辦法創造得像地球一樣美好嗎?外面包覆一層大氣層,裡面充滿空氣與氧氣,地球表面 70% 是海洋,30% 陸地,如此完美的組合。有雲、水、冰、雪、森林、沙漠、高山、低谷、海洋、河流、太陽、星星、月亮和彩虹,還有一大堆你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動物、魚類、鳥類、昆蟲⋯⋯上帝的創造是不是很美妙?
《聖經》,我們可以從文字中研讀、默想、力行來認識上帝。而《老子》這本書卻開啟了另外一扇的門,讓我們從大自然中窺見上帝創造的神奇雙手,從不同的角度和視野來認識上帝。因為老子乃是觀察上帝所創造的大自然:山河大地、日出日落、春夏秋冬、物換星移,來體悟天地間的真理,而大自然的規則與上帝的本性相同,不相違背。有一年暑假我把自己關在家裡研讀《老子》二個月,愈讀愈開心,愈讀愈興奮,這麼難讀、難懂的一本書,竟讓我讀到豁然開朗、茅塞頓開。我發現《老子》其實是《聖經》的特別版,用一種不同的角度來詮釋上帝,就比如登一座高山,讀《聖經》,會見到這座山正面的風景,讀《老子》,是從另一面登山,會見到不同的景色。事實上,你所登的是同一座高山,只是用不同的角度和視野去看風景。至此,我相信古人所云:「一經通,經經通。」這是個人的粗淺體會。
讀《聖經》十多年,我後來陸陸續續讀了許多中外書籍,覺得唯一能與《聖經》匹配的書,就是我們中國古老的智慧典籍《老子》,如果說耶穌是西方人所稱的聖者,老子就是東方的聖人。《聖經》的新舊約加起來約有一百萬字,《老子》只有五千字,但我覺得《老子》可說是《聖經》的濃縮版,句句精煉,字字珠璣,字裡行間蘊藏著宇宙人生的大道理。讀《老子》,彷彿可以窺見上帝的另外一個側角,而這些發現與《聖經》的道理並不相違背,甚至不謀而合。
目前坊間許多名師講授《老子》,他們大多從道家觀點來闡述此一部經典,這也非常自然,因為老子本就是道家創始人。然而,白老師用相當入世的儒家觀點來闡述《老子》,注入更多新的元素,激盪出不同的火花,別有一番味道,讓我了解《老子》一書可以活用於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提供現代人工作、生活上一套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實在獲益匪淺。期待白老師寒假可以再開講嶄新的課程,必能對後學在生命上有所提攜長進,甚至可以提升臺灣社會讀聖賢書的風氣,進一步更能淨化人心,讓社會更加祥和,發揚 毓老師「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的理想。
學生 林唯倫 叩首
【奉元薪傳】精易創業的學習環路
文/陳明德
編按:本文作者為奉元學會理事陳明德老師,摘錄自陳老師的新書《精易創業》。本篇討論創業者的成功要素,為「志」,就是有敢冒險的勇氣與果決的行動力,並說明創業者在學習創業時都會有的一個循環的學習過程。本篇文章圖文並茂,深入淺出,很有實用性和啟發性!
在一本名為《快開始吧!(Just Start!)》的書中[1],其作者特別強調創業家創業的欲望和意志力,以及其想到就去做的劍及履及精神。全書的精神融合了有效推理的理論和精實創業快速學習環路的精神。此方法也被稱「創業思維與行動」[2],筆者根據其所述之大意,圖示於下:
創業家要有創業的動機(驅動力+機會)和意志力,然後依有效推理的思維和行動派的作風,採取下列聰明的步驟(smart steps):
- 根據現有實力劍及履及,快速採取行動。
- 與他人合作共享資源、結合眾力,如此才能以小搏大。
- 採取降低「可能得承擔的損失」的手段,例如推出有創意而所費不多的方案,如此反而更勇於冒險。
- 依方案行動,從行動的效果中反思,以調整行動方案,然後依修正過的方案再出發。
以前三個步驟為基礎,將意志力化為行動力,心動就行動。快快開始並不是盲目妄動,而是發揮想像力、創造力,對內結合群力,對外結合奧援,以最少的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行動方案,審視評估行動的效果以驗證創業的想法是否可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若會得時,只說一箇知,已自有行在。 只說一箇行,已自有知在。
《傳習錄》 卷上 徐愛錄
在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認為真知則必有行,行亦是求知的方法,二者互為表裡,王陽明曾說「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一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箇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箇行, 方纔知得真。」強調要知,更要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他又更一步勉勵學生不等到把事物都弄清楚了才去做,他指出一般人求知而不能力行的弊病:「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創業家從做中學的實做精神,與「知行合一」之說相呼應[3]。
評估行動的效果而調整現行方案,然後根據修正後的方案再出發,一步一步地邁向成功。「從做中學,從習中進」,這正是「創業學習環路」之深義,習是反覆印證所學之義。《論語》第一句孔子就說「學而時習之」,「習」是鳥數飛也,「數」是屢次的意思。一隻鳥有鵬程萬里之志,想要飛得又高又遠,它的能力是怎麼來的呢?不論是小麻雀或是大鵬鳥都得靠不斷地努力和練習,才培養出來飛行的能力。小鳥第一次學飛行時,飛離開鳥巢時可能不到一寸就摔到地上,跌的鼻青臉腫。要經過屢次的嚐試,歷經千萬次的試煉和飛行才能進步,最後得以展翅高飛,故曰「從習中進」。一個人創業時要能面對困境、不怕失敗、不畏挫折,懂得這個「習」字訣,他這一生就能成功。習,應該解釋為實習(practice)、實踐(implement),不應解釋為狹義的溫習。
習,甲骨文= (羽,翅膀)+ (口,像鳥窩狀),表示在鳥窩裡振翅。造字本義:幼鳥在鳥巢上振動翅膀演練飛行。有的甲骨文在鳥巢中加點寫成日。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篆文誤將金文的鳥巢狀的日寫成白 [4]。在此「學而時習之」這句話中將理論知識的訓練稱為學 ,將工作、生活上實踐所得的體驗稱為習。「時習」的「時」是孔學之要,整本《易經》就是講一個「時」字。《春秋》就是要行這一個「時」字。「時」是指時機,更應是隨時隨地印證所學。「時習」是因(根據)其時機而能將其所學運用、應用 (apply) 於實際的事務上。
創業成功的要素之一是其「志」(desires)、一是其敢冒險犯難的勇、再則是其行動力。耿弇(音掩)是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時志勇皆備的功臣,他在雲臺二十八將中位居第四。他21歲時即看好劉秀而主動跟隨他創業,並勸說其父親,時為上谷太守的耿況歸附劉秀。後來又為劉秀謀劃平定河北方面的計策,這是其智。他曾勸進劉秀取更始帝劉玄而代之,這是其不凡的游說能力。光武帝初次見到他時稱讚他「小小年紀有大志氣[5]」,並視他為助其平定北方的貴人。
建武五年,耿弇與陳俊率軍東征齊王張步。耿弇以圍魏救趙之計,得濟南、歷下;又以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之計,得臨淄。在守臨淄時,張步攻城,耿弇乃自引精兵步陣於東城下,大破張步的軍隊[6]。在激戰中飛矢射中耿弇股部,他以佩刀截斷之,左右無人知者,此處可見其勇。弇第二天早上復勒兵出戰。是時光武帝在魯,聽聞弇為步所攻,親自帥軍前往救援。援兵尚未至時,陳俊謂弇曰:「敵兵強盛,可且閉營休戰,以等待皇上的援兵來。」耿弇回曰:「天子的乘輿將到,臣子當殺牛備酒以接待百官,反欲以賊虜留給天子嗎?」乃出兵大戰,自旦及昏,復大破張步軍,殺傷敵人無數。弇知張步受困將退兵,預置左右翼為埋伏以待之。晚上九、十點入定時張步果然引兵而去,伏兵起來追擊,追至鉅昧水上,收得輜重二千餘輛。
後日數,光武帝至臨淄親自勞軍,群臣大會。光武拿他和韓信相比,鼓勵耿弇說:「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今將軍攻祝阿以發跡,此皆齊之西界,功足相仿。而韓信襲擊已降,將軍獨拔勁敵,其功乃難於韓信也。又田橫烹酈生,及田橫降,高帝詔衛尉不聽為仇。張步前亦殺伏隆,若步來歸命,吾當詔大司徒釋其怨,又事尤相類也。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7]」中國人認為「有志者事竟成」,相信自己的努力、百折不撓的毅力,也相信皇天不負苦心人。
耿弇後來兵不刃血降服了張步及其所率的十餘萬將士,皆遣散他們歸還鄉里,最後和平地平定了齊地,這是其仁。范曄在其《後漢書・耿弇列傳》中論曰:「淮陰(韓信)延論項王,審料成勢,則知高祖之廟勝矣。耿弇決策河北,定計南陽,亦見光武之業成矣。然弇自克拔全齊,而無復尺寸功。夫豈不懷?將時之度數,不足以相容乎?三世為將,道家所忌,而耿氏累葉以功名自終。將其用兵欲以殺止殺乎?何其獨能隆也!」耿弇「智仁勇」三達德兼備,而其能以殺止殺之仁是他家族的富貴功名能傳好幾代的原因。
春秋時期,楚莊王派申舟去齊國訪問,申舟沒有先經得宋國同意而路過宋國,被宋人所殺。楚王聽說此事後,就立刻下令調集軍隊派兵圍攻宋國,他迫不及待要為申舟報仇,快速跑出去,捧鞋履的人追到寢室門口、捧劍的人追到寢室門外才追上他送上劍和履[8]。於是我們就以「劍及履及」形容人行動果決、快速,而不拖泥帶水。
創業家都有這種「劍及履及」的作風,我們常以「心動不如行動」鼓勵有志創業的人,強調力行的重要性。三思而後行的人不容易有決心勇氣去創業,因為左思困難、右想風險,也就裹足不前了。《論語・公治長》中記載:「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應該也是有鑑於此吧!然而創業之際處處是風險,創業家如何明辨、慎思風險、明其利義,而後篤行之,方為上策。
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中庸》裡孔子以「知仁勇」三達德鼓勵我們在困境中勉力學習踐行
《論語・子罕》:「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太宰以為孔子之所以多能是因為他是天生的聖者,子貢回答說孔子是天縱英才所以天生就多才多藝,這就好像我們經常認為「成功的創業家都是天生的」一樣。然而孔子自己卻認為他的「多能」是因為家裏窮,他做過管倉庫的「委吏」,他做委吏時做事的原則就是:庫存和進出貨的會計帳目要登錄得分毫不差。他也做過幫人管理放牧牛羊的「乘田」,他就是有辦法把牛羊養的肥壯[9]。成功人士都有一段未必為人所知的奮鬥史,他們早年在艱辛的工作中所學習到的知識、技能和與社會各階層人士相處的經驗,都是其日後創業的資糧。
早在15歲時,馬雲就在西湖免費給外國人當導遊,給自己創造了免費學習英語會話的機會。1988 年馬雲考上在杭州師範學院就讀外語系外貿專業的專科,畢業後去之後於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英語教師,但月薪只有 89 元。
1991 年,馬雲創辦了海博翻譯社,一則是看到做外貿的企業有此需求,一則也是為退休的同事找點外快貼補家用,他的翻譯社只是當仲介的角色。這是他第一次創業,但是翻譯社收入還不夠他付房租,於是他從義烏等地進小禮品來轉賣,二、三年內成功地養活了翻譯社,此時他還組織了杭州第一個英語角[10]。就是在這期間,馬雲鍛煉出了自己的合縱連橫的口才和交際能力,而他在義烏進貨的時候,看到了中小企業缺乏對外銷售的渠道,這些經驗讓他體會到做小買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馬雲在 1995 年在美國第一次看到互聯網時的第一反應是:我們可以拿這個來賣東西了!回國後他在 1995 年 4 月創辦了「中國黃頁」,專為中國的公司製作網頁,其後不到三年時間,他們利用該網站賺到了 500 萬元人民幣。1997 年,身為對外經貿部合資公司國富通總經理的他,在北京為中國對外經貿部開發其官方網站及「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這個項目。1999 年,「馬雲敏感的直覺告訴自己:「中國的網路形式已經在開始發生變化,全世界互聯網高潮馬上就要到來,留在政府裡對不起這千載難逢的良機。[11]」於是正式辭去公職,他整個13人的團隊追隨他回到杭州創業,團隊中大多數人認為做一個像雅虎、新浪那樣的門戶網站是唯一可行的方案。但是馬雲認為「大部分人看好的東西,你不要去搞了,因為已經輪不到你了」。回到杭州後他創辦了阿里巴巴網站Alibaba.com,開拓B2B(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應用。阿里巴巴網站是以中小企業為客戶群體,其願景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Make it easy to do business anywhere!)」這一路下來從學英文、成立翻譯社、買賣小禮品、創建中國黃頁、設立對外經貿部官網都是多能鄙事的磨練,為馬雲累積了創立阿里巴巴的資糧。1988年,馬雲從杭州師範學院畢業,到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這11年中他已經積累了許多相關的經驗。佛教「信願行」為修行的三項資糧,這些資糧是我們人生旅途上的旅費,得靠我們平時一點一滳累積起來的[12]。信是對理想的信念和對自己的信心,信要能輔之以智,則不致流於迷信。願是發大願以追求人生的理想,為人類謀幸福,此乃儒家之仁,「仁者,愛人也」。行者依其信願為驅動力,故能力行不懈,精進不已,此儒家之勇也。「信願行」三資糧與「智仁勇」三達德相互呼應,可為創業家奉為圭臬。
————————
[1] Leonard A. Schlesinger, Charles F. Kiefer, Paul B. Brown, Just Start: Take Action, Embrace Uncertainty, Create the Futur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March 20, 2012.
[2] ENTREPRENEURIAL THOUGHT & ACTION®,http://www.babson.edu/about-babson/at-a-glance/Pages/entrepreneurial-thought-and-action.aspx
[3] 王陽明,《傳習錄》,參見 http://ourartnet.com/ 傳統教育叢書/王陽明全集.pdf
[4] 象形字典,http://www.vividict.com/WordInfo.aspx?id=2807
[5] 《後漢書‧耿弇列傳第九》光武笑曰:「小兒曹乃有大意哉!」因數召見加恩慰。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耿弇
[7] 《後漢書‧耿弇列傳第九》,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後漢書/卷19
[8] 見《左傳‧宣公十四年》楚莊王命申舟出到齊國,沒打招呼就非法經過宋國,被宋國人擋下而遇害。楚莊王得知消息,「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劍及於寢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圍宋。」
[9] 《孟子‧萬章下》孟子曰:「孔子嘗為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嘗為乘田矣,曰『牛羊茁壯,長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恥也。」
[10] 英語角(English corner),是指為提高英語口語,而大家聚在一起進行英語口語練習活動。舉辦時間多在週末或是在晚,場所大都在室外公共場所,如公園、校園等。
[11] 〈北京為什麼留不住馬雲?〉,職場之道,2011年 第3期 http://www.readit.com.cn/m/zczd/m/23801.shtml
[12] 宣化上人,〈信願行三資糧〉,智慧之源,第176期 http://www.drbataipei.org/wisdom/176/wisdom176_8.htm
【公告事項】秋季課程
文/秘書處
【秋季課程宗旨】
秉承 毓老師「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 」之遺訓,開設夏學課程,堅持傳經與傳道並重的精神,以古書啟發今人智慧,活用經典,繼往開來。
報名:https://goo.gl/7LFSPD(亦歡迎現場報名)
★秋季課程簡介:
◆週二【論語】 9/11 ~ 11/27,週二晚上七點至九點,共 12講
讀古書的目的,在啟發今人的智慧。
奉元書院的一貫傳統,就是從四書入門,奠定夏學根基。
遵循毓老師「以經解經」的講學特色,傳承奉元精神。
《論語》是夫子論道之語、結論之語。深入《論語》的堂奧,方能體悟孔子在實踐過程當中,展現的生命智慧,與夏學思想的不朽價值。
(詳見網頁)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tue-201809
◆週三【公觸類旁通,別開生面──易經帝王學探微】 9/5 ~ 10/3,週三晚上七點至九點,共 5講
戊戌年天下大動,朝鮮鑄劍為犁,趨向和解,中美貿易戰爆發,全球霸勢重新洗牌。兩岸三大政黨捭闔博弈,歷史將邁向某個終結點。亂世讀書習劍,所為何事?本次講座將以易經錯綜交互的卦爻結構,透析大國大黨的過去現在未來,共解屯、鼎、蒙、革、豐、渙、旅、節八個卦、四十八個爻的神明變化。歡迎有志者前來切磋分享。
(詳見網頁)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wed1-201809
◆週三【公羊春秋——孔子教我們做個好領導】 10/17 ~ 12/19,週三晚上七點至九點,共 10講
孔子在《春秋》運用了極為精密深詳而系統化的筆法,借用魯國歷史,將他認為一位領導人值得追求的理想典範,應該避免的居心及行為,以實際的事件案例展現出來。在《春秋》中,我們可以發現孔子將宇宙中最珍貴的,也最能實現個人生命,促進組織永續發展的共通原則,巧妙地藉助文字、事件、言行,以「隱喻」、象徵的手法,提出了他一生的心得與智慧。
(詳見網頁)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wed2-201809
◆週四【西洋近現代史】 9/6 ~ 12/27,週四晚上七點至九點,共 16講
近五百年來,西方逐漸脫離中古封建,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脫胎換骨,邁向現代。十九、二十世紀西方文明宰制世界,西式現代理念更成為所謂「普世價值」,和毓老師所提倡之夏學同異互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課程將討論近現代西方在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變革,及其對全球的影響,以作為思考中華文化未來的參照。
(詳見網頁)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thu-201809
◆週六上午【走入易經的世界】9/8 ~ 12/15,週六上午十點至十二點,共 12講
王船山認為:「易卦卦名或取天化、或取人事、或兼二者而立名,『困』卦是專取象於人事,不是天道的有困,因為陰陽迭相進退,人、物有時因其性情見有困阻,這是因為時、位和才、情的錯綜,並非天有意來困人,只是當其時運的人志、道不與時、位相值,所以見困」。什麼是「困學」?「困卦」闡釋因應「困」的原則——處「困」與出「困」之道!
(詳見網頁)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sat-am-201809
◆週六下午【老實寫字】9/8 ~ 12/15,週六下午三點至五點,共 12講
書法是門值得長時間接觸的藝術。作為文化象徵,飽含著人文與歷史的意義。
提筆臨摹寫字,是藉著面對碑碣法帖的機會,感受漢字的美感,並嘗試與古人交談,從中學習前人智慧。
(詳見網頁)
網址:https://fongyuan.org/course-sat-pm-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