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8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 第50期

公元2018年2月7日 夏曆丁酉十二月二十二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大衍之數更是里程之數文/編輯部
◼︎【奉元新語】繼明四方文/劉君祖
◼︎【奉元小品】山文/黃慊
◼︎【奉元講座】我聽曾昭旭老師講「儒學」文/石粵軍
◼︎【奉元問學之一】冬季班臺灣當代文化史課堂心得之一文/廖鶴群
◼︎【奉元問學之二】毓老師影片觀後感文/王往明
◼︎【奉元問學之三】繼潛龍之志 述群龍之事——
念毓師並祝「奉元典範」開新天
文/吳哲生
◼︎【公告事項之一】春季班課程文/秘書處
◼︎【公告事項之二】賀年及新春團拜文/秘書處
◼︎【公告事項之三】二月開館時間調整文/秘書處

奉元電子報 歷期文章目錄


【編輯小語】大衍之數更是里程之數

文/編輯部

奉元電子報自民國 102 年(2013)年底發行創刊號,至今已超過四個年頭,本期正式邁入第 50 期。《易經・繫辭》:「大衍之術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這說的是古代卜筮之法,其一為太極,其作用有四十九,合起來就是五十。由此可知,五十,代表了衍化無窮,對奉元電子報來說更是一個里程碑的數字。

本期特別恭請劉君祖理事長撰寫專文〈繼明四方〉,慶祝奉元電子報第 50 期的出刊,劉理事長引用   毓老師的名言:「豈止日月易新懸?必也盤皇另闢天!」勉勵一起在文化事業上長期耕耘的同門同道,大家共同努力開創新局。本期收錄黃慊老學長的小品新詩〈山〉,以愚公移山的寓言,暗示臺灣若想要走出困境,還是要依靠前人的智慧,這篇新詩很值得細細體會。本期特邀石粵軍學長整理去年(2017)12 月 24 日曾昭旭老師專題演講的摘要〈我聽曾老師談「儒學」〉一文,曾老師的講題為「真儒學與假儒學——兼論王船山在儒學史上的地位」,文中詳述曾老師從儒學的本質、起源和發展談起,並從政治化、世俗化、知識化三個角度來分析何謂「假儒學」,最後歸結到儒學是在心性上的實踐與體悟,頗值得一讀。本期也收錄了廖鶴群學員所寫的〈冬季「臺灣當代文化史」課堂心得之一〉,為聆聽李淑珍老師上課的心得,文中描述李老師對當前臺灣主流史觀的觀察,強調現在臺灣社會對傳統歷史文化的批判、切割,大大侷限了臺灣文化的發展,也終究難以認識臺灣文化的全貌。本期還有學員王往明的投稿,為觀看去年(2017)10 月 29 日會員大會上毓老師講課影片的心得,對    毓老師發人深省、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留下很深的印象。此次還收錄吳哲生學長〈繼潛龍之志 述群龍之事——念毓師並祝「奉元典範」開新天〉一文,從企業經營角度談論   毓老師的學問與智慧,以及經典當中展現的實用價值,很有啟發性。

最後,編輯部誠摯地歡迎同門先進與各界同道友人,能夠共襄盛舉,提供個人無論是讀書、教學、工作、生活上的感懷,浸淫於   毓老師學説或是經典智慧應用的心得,在奉元電子報的園地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返回目錄


【奉元新語】繼明四方

文/劉君祖

編按:奉元電子報自民國102年(2013)年底開始發行,中間經過了四年多,如今已正式進入第50期。趁此機緣,特請中華奉元學會劉君祖理事長為文,以資紀念。在回顧過去的同時也展望未來,文中簡要地回顧了過去電子報的種種成績,並引用  毓老師的名言:「豈止日月易新懸?必也盤皇另闢天!」勉勵在千古文化志業上各自盡心盡力的同門同道,展望未來,開創新局!

戊戌新春至,又逢中華奉元電子報出刊滿五十期,時局環境劇變方殷,考驗同門初心素志與因應的智慧德能,藉此報刊一角,恭賀新禧,略抒感懷。

二甲子前康譚維新變法百日告終,一甲子前金門砲戰爆發,錨定海峽兩岸半世紀對峙的格局。這都是近現代史影響深遠的大事,幹蠱實難,和平不易,經史皆有明證。今日又逢戊戌,日趨惡化的兩岸關係還會如何發展?舉世的戾氣囂騰會引發戰爭危機嗎?千禧年過已逾六分之一,嘉美事罕,凶險禍多,這顆太空中運轉四十幾億年的藍色星球,以及受其乘載飽歷憂患的人與眾生,惟心不淨,故國土難安?

毓師辭世已近七載,慧觀天下,當年的大小洞見,幸或不幸,多已言中。天機不轉,人力很難回天,但神而明之,又得存乎其人。各大宗教皆言末法末世,否則慈悲救贖無所施,惟我中華無此觀念,憂患劫難再多,貞下起元,既濟未濟,永遠剝極而復,生生不息。毓師發揚此義,甚至改了《繫辭下傳》第七章的傳文:「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認為應該是「其創世之意邪?」既然前文盛稱「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正與羲皇畫卦相當,「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一劃開天,大氣淋漓的創世情懷,甚麼衰世?!

悟此,我們才更契應毓師另一豪言壯語:「豈止日月易新懸?必也盤皇另闢天!」這才是奉元真諦,乾卦《彖傳》早發於前:「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上經以乾卦始,離卦終,即蘊此義。乾為宇宙自然法則,離為人類文明發展,天生人成,終始相應。天象行健不息,人文亦當永續化成,故而離卦《大象傳》稱:「明兩作,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文明光輝燦爛,薪火相傳,照亮天下四方,正是大明終始。

離卦《彖傳》稱:「日月麗乎天。」日月能久照,因其後有天支持,天又由乾元統御。日月出問題,由天另換新懸的日月;如天本身出問題,則需奉元另闢新天。毛澤東詩:「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毓師壯言可能由此蛻化而出,用於千古文化志業,更為合適。

細覽過去四年多電子報刊載文章,欄目豐富多彩,有問學、論學、講座、專題、特稿、專訪、論壇、座談、書摘、薪傳、新語、行腳、鴻爪、課程及活動報導、讀者迴響與作者回應等等。感謝為此投入甚多心血與努力的作者與編者,相信功不唐捐,已為過去迄今的奉元志業留下珍貴史料,且為未來發展紮下深厚根基。元月、正月時節,英文 January 源自古羅馬的兩面神 Janus,一張臉回顧過去,一張臉望向未來。檢討過去,以策勵將來,古今中外同心同理,中華奉元亦復如是。

許仁圖學長近作《元儒》一書,回顧了他與毓師最後請益四十堂課的種種,由熊十力《原儒》到毓師《元儒》,正是繼往開來,建議大家細心覽讀。吳榮彬學長當年創業初定,想回師門上課,遭老師痛烈擊蒙,問多年所學何事?吳學長答以「時」與「實」二字。毓師說那就足矣!好好回去做事業,聽甚麼課!讀書無用,豈非愈讀愈輸?

夏學精義其實就在時、實二字,大易既濟卦功德圓滿,成功安渡彼岸,高居君位的九五爻辭稱:「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小象進一步闡明:「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人生功德,惟時與實,且不同之時,務實做法亦異。戊戌新春,願與同門共勉之。

返回目錄


【奉元小品】山

文/黃慊

編按:本文為黃慊老學長撰寫的小品新詩。本詩以隱微的語言暗喻臺灣當前的困境。詩中,以愚公暗喻   毓老師及歷代聖賢,他們走在時代的前端,他們所傳授和遺留下來的智慧資產,將成為帶領這塊土地上的子子孫孫走出困境的明燈。

獻給   毓師及華夏兒女

聽說愚公

在耄耋之年

為了子孫有出路

他竟不辭勞苦

移走了一座

萬仞的

王屋

但是

我所居住的茅廬

依然被

重重的高山

圍堵

我所居住的山谷

春風不來

陽光不駐

推窗遠眺

只見

一團迷霧

遮蔽了遠方視野

阻絕了山外世界

如同在

幽暗的井底

走不出

這愚人的國度

唉無助的

愚人谷

我願在老去之前

用我蒼老的聲音

為您講述

那大無畏的

愚人之祖

輝煌的遲暮

唱一曲愚公之歌

響徹

這絕境的山谷

醒來

說著夢話的朋友

莫再怨尤

讓我們面對高山

揮別

心中的迷霧

醒悟

昔人曾經

無限悲憫

用燃燒的華年

照亮亙古

無數

幽暗的山谷

起來

愚公的子孫

莫再延誤

快快扛起鋤頭

追隨

前賢的腳步

承擔

不可能的任務

跟大夥一塊兒

移除

高山的泥土

一代又一代

一鋤又一鋤

丁酉歲末   老同學敬筆

返回目錄


【奉元講座】我聽曾昭旭老師講「儒學」

文/石粵軍

筆者按:這是由鵝湖月刊社與奉元學會,於107年12月24日於奉元學會舉行的講座,邀請曾昭旭老師以「真儒學與假儒學-兼論王船山在儒學史上的地位」為題,發表演講。曾老師是以研究王船山思想聞名,但他最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不僅「研究」更「力行」船山思想,著力在人性全面的觀照,針對當代的需求,在「人性人情」的實踐上,有更多著力。曾老師一系列談「愛」、「愛情」的大眾著作,除了反應出儒家思想的時代性,更貼近了生命的本質,實踐了活活潑潑的儒家精神。本次受熊秘書長的指示,為曾老師的演講作整理,我其實心中十分惶恐──一來曾老師是我在淡江碩專班的老師,學生不才早就把老師教的忘到三十三重天外,二來是曾老師講演信手拈來即是文章,深厚的學理素養,往往上句還沒聽懂,又有更多高明意見,真可說是「未之能懂,又恐有聞」。因此,本文採以個人心得整理,不完全代表曾老師的說法。對於曾老師這次演講主題,除可參看奉元學會臉書視頻外,亦可參考曾老師於台北大學2017年12月8-9日之「孔子、儒學與儒家經典詮釋:第五屆經典詮釋與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中〈為儒家定性定位〉專題演講一文。

「儒」-具有內在生命的普遍性概念

「儒」在孔子之前即有此字,但經過孔子作了本質的釐清後,貞定了「儒」的時代意義,成為影響中國千年不墜甚至於東亞文化的重要因素。正因為「儒」超越了概念本質,無法有明確的定義;在不同時代中,都需要重新釐清:甚至把「儒」與孔子劃上等號。爾後的世代,無論對孔子(或儒家)是批評或是讚揚,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都反應了孔子(儒家)存在於當代人心中的一種型式,不斷地在時間的洪流中,展現其生命力。

雖然「儒」或「儒學」無從定義,但「假儒學」卻可從幾個方面觀察得知──特別是在今日海峽兩岸一邊打壓國學,一邊又瘋國學熱的情況下,更顯重要:

  • 政治化的儒學,就是假儒學:

無論是曲解原意,或是藉故打壓,只要是為政治服務,著眼在外王目的而無內聖心性修養,就是假儒學。過去朱子、陽明等大儒,還都有為堅持理念,站在政治對立面的情況。

  • 世俗化的儒學,就是假儒學:

強調禮教約束,沒有「仁」教,以社會道德觀念來約束規範,而無心性啟發、人格培養,到最後與時代、人性脫節,

成為「吃人禮教」,就是假儒學。

  • 知識化的儒學,就是假儒學:

儒學精神重實踐而非文件,也不是為人所批評的「整理國故」的歷史資料,而是針對時代興衰的生活實踐與心性體驗,不同於西方的知識之學,故又稱為「生命之學」。若只著眼在論文發表,那肯定只是為了拼點數,混口飯吃。

「儒學」的起源與發展

要釐清「儒學」,必要歸宗於孔子──雖然孔子托古於承堯、禹之大道,然而開宗本質仍須歸於孔子。正因孔子全盤繼承中國文化傳統經驗,作了本質上的統整,在其中提出「仁」的內涵,成為「儒家」重要的核心。而在春秋亂局中,諸子為社會開立治亂之方,而惟孔子能繼周公之後,在「禮樂制度」的外在約束下,再以「仁」作為安定社會人心的內在動力,是併列「周孔」的最主要因素。

周公從「親親」與「尊尊」二方面,建立了中國「禮傳統」;當「親親」的動力,因為「日久而淡、地遠而疏」造成「尊尊」結構上的動搖,孔子以為「只有建立在心靈自覺而發動的道德感情,才是維繫社會可大可久的基礎」,因此提出「仁傳統」成為二千五百多年來中國社會安定的基石。

周公在面對周初的社會狀況,所提出了「禮傳統」(又稱「禮教」、「禮學」),以「制禮作樂」規範當時的階級和社會制度,解決了時代的問題;到了孔子時,則在周文疲敝之際,墨家以激進的手段,對於周禮缺乏客觀性、少效率、不夠嚴謹的問題,提出了「法結構」作為藥方──可惜這並不是周禮結構的問題,沒能起到治療的作用。而道家則就解放「禮」、「法」的限制,對人採取完全自然、自由的方向,提出「返樸歸真的思考」;只是人文的發展從來沒有回頭路,這也使得道家終成為人們修復受傷心靈的驛站。

孔子則是觀察到周禮的問題,不在於結構面,而在於動力面,因而提出「仁傳統」(又稱「仁學」、「仁教」)來因應。因為,在周禮建立之初,由於建立在「尊尊」(尊其所尊)與「親親」(親其所親)的二個根基上,進而發展出「郁郁乎文哉」封建的科層化制度與血緣關係的原則──藉由「親親」(血緣)來推動「尊尊」(封建)的結構。只是奠基在情感、血緣的關係是有限的,在經過「日久而淡、地遠而疏」的時代流轉,使得維繫西周社會結構產生了根本的動搖,所以才有「不敬周天子」等作亂犯上的事情發生。

因此,孔子意識到,除了在周公倡議的人文禮樂(依血氣(自然)而來)之外,還要有建立在心靈自覺而發動的內在道德感情,才是真正能維繫社會運作可大可久地的真正動力。孟子繼承孔子思想的「仁傳統」,同樣吸收中國文化的精華而發揚光大──真正的儒學,是應該包括有「禮傳統」與「仁傳統」,前者又稱「禮文」的「文統」;後者則是心靈自然顯現的內在創造力,可以「心傳」表示。所以,在討論「真儒學」時,除了要歸本於孔子外,回到「心傳」與「文統」結合,才是正道。否則,單單只落在禮教上的規範,少了心靈動力的推升,最後只會成為孟子所謂「以順為正者」的妾婦之道──前五四運動所謂的「禮教殺人」,也就是因為缺乏心性修養、心靈啟發,以致沒有創造力的湧現,到最後因為不符合時代與人性需求而終至凋敝。但是,若只空談心靈、心性的層面,又落到了宋明儒學的「無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窩囊廢,都不是儒學正統的發展。

「儒學」的本質

在《莊子.天下》中有論及春秋戰國時諸子之要者,通篇中沒有針對孔子的批評,而感歎其內聖外王之道不行,若綜合文中評述,可以說《莊子》中用「道、一、全、備、純、通」幾個特點來說明儒學的本質(註1)。只是這樣的論述,仍是就儒學的本質作「指月之指」,無法因此為其定義。曾老師試從《莊子》的提示中,推敲出儒學的風貌:

  • 儒學的核心在「生命」(不是醫學上所謂的身體結構),是為「生命之學」;對比西方的知識之學不同:

「儒學(仁學)」關懷「人」(指獨立個體,非西方「人類」的群體概念),主要在於「人之異於禽獸幾希」之處,包括身、心兩方面。正因為「人」不能被定義,是獨一無二,不能用統計學來歸納分析,去了解、預測人的活動與心思,所以不是認知心分析的對象──正所謂「月印萬川」的各各不同。也可以說,人的活動,都是「道德活動」,也就是含有創造力,目的在創造出人所以存在的價值、意義、尊嚴,以此為目的的活動。這都是必須透過實證,這是所以為何說「生命之學」也就是「道德之學」之故。(按:此處「道德」非指社會認知之規範活動)

正為人的活動,都朝此目的發動,因此活動是道德活動,生活也是道德生活──人生追求是道德目標。這與科學上「只問事實,不問價值、感受」的迥然而異,因此科學不處理情感、價值、善惡的問題,但人生命中不會因為科學不研究,所以就可以忽略不計。

  • 生命之學(「儒學」)的「學」就是掌握當下:

生命之學著眼當下、即刻,或是佛家所謂剎那──沒有過去、未來,談得是「生命的實存」、當下即是,關注價值、意義和感情,處理「人的意義」議題;對比西方的科學則談「剎那之前」,掌握「過去的記錄」、研究「可以觀察的對象」-所謂「生命的陳跡」,不問感情、意義、價值-這也是認知心的特性。

正因為生命實存的剎那,從道德心出發,必然是心的認知加上人的行動,所以為「知行合一」。王陽明有:「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其中「知」就有參與、作主、具有創造性的活動的「實踐義」。如何做、如何說,是以「動力」為本(按:源自於人對自我價值意義的實踐),非以結構為本(按:即是純理世界的邏輯結構)──這即是仁教的「心傳」,是「德性致知、實踐致知」,為意義價值的根源。

在西方,以上帝心中的純理形式(FORM)為終極完善,認定「理顯」是為理想(以大寫IDEA表示),而結構性的實存則以 BEING,作為與現實不完美的存在being作區別。以西方哲學理路與呼應,東方生命之學是以參與每一個當下,作為動力根源,強調是有意義價值的創造;正因為每一個當下的變化不斷,使得意義更為豐富又新,可以大寫的 BECOMING 作為代表。中國《易經》能為群經之首,正是對於《易》中談「變」、所展示生命與道德活動創造性動源的最高推崇。

在生命不斷變動的當下,人在道德創造性動源中,有了「自由」(選擇做與不做、做什麼)與「創造出具有永恒性存在」的意義價值──「意義」所以能永恒不朽,而「價值」則使得意義受到了「貞定」(意義的確定性)。孟子稱此為「性善」──不是從客觀世界價值來判斷「好壞」(即純理世界的統整無缺與和諧無矛盾),而是肯定人所具有創造性的動源──即是具有人實踐存在價值本能、良知良能──順其本性,能創造出自己生存價值、意義──特別是在孟子面對一個率獸食人的時代,還能有此覺悟,更是難能可貴。透過了道德心的自由選擇,人於是得以「不怨天、不尤人」,從「下學而上達」去開始掌握自己的主體性,得以有了「生命的自主和自由」。

參與、作主、創造、實踐

儒學的核心在於關懷「生命」,在討論「人之異於禽獸幾希」之處,所以尊重每一個個體的獨立、獨特、獨尊;而所要學的,正是「掌握當下」──在變動中秉著心靈的明抉而為自由意志的選擇,正是人創造性道德活動的始端。

承前文所謂「道德」──在於創造人生存在的意義、尊嚴和價值;而人的一切活動,正是透過無限的創造性實證此一目的。因此,「道德實踐」就是肯定「人心創造性的動源」(可稱為「動力」,實際參與創造的部份)。這沛然湧出的奔流,都指向一個終極的道德理想,即是中國人一直所強調的「和」,也是中國道德學的終極判準。「太和」正是作為此一極致的代表,也就象徵整體實存與核心。「太和」,從不以常模、常態或是知識化的判斷,屈從於大多數人的意義(即群體認同以為的「善」)為個人的意義──所以,中國各家都推崇「天人合一」的境界,正是追求身心、情理、人我、物我、情境交融於一。

  • 孟子曰:「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
  • 朱子引明道程子曰:「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 陸象山有:「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枊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寫道:「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 莊子「其神凝」,即是團整萬物而一成純,正是直指整體實存與核心。

這些都是由於道德的實踐而指向太和的終極核心──當生命主體能掌握當下,即是道德生活的始端,人於是有了「自由」(自我而為生命負責);而其行動實踐指向終極理想(終端),即是「至善」。《大學》中所謂「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也明白指出「明明德」為始端,無過與不及,發展到能掌握平衡和諧(「止」意,就是「生命於存在上處於至當的位置」)的「至善」之境。

這歷程的動力要素,即是「心」──始端於「自由」而至終端的「太和」──均「為心所包」。故「心學」具有貫徹始終之意;特別是廣義的心學,是包括「創造出歷程種種的意義、價值」以為「善」之意;而構成為整體的和諧「太和」、「至善」,其過程是動態的、須經實踐、辨證不斷摸索的歷程。這種體會,在《論語》中顏淵曾有: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從「博」、「約」兩字入手,下得功夫正是「仰」與「鑽」,從「兩端而一致」──也就是船山哲學的基本概念。

儒學,或生命之學,宗歸於孔子,時間上談得是當下,對於人生命中創造性的掌握,終指向整體的核心。但不能不再次強調,「儒學」是不能下定義的,只能採取「無限接近」的進路(approach)去指點出生命中「道」的存在方向──然後在「望、修、悟、見、行」道的體驗中,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曾老師在此引用孟子對此體證的一段話,作為詮釋「儒學」方向的譬喻:

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

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孔子的「時」,具有「金聲」而「玉振」的特性,金聲(即鐘聲)具有餘韻而悠遠,玉振為磬聲,簡短有力,代表收束,兩者特性相反相成。接下來以「始、終」條作為「自由的動力」、「心靈的明抉」與「終極的理想」、「整體的和諧、實存」所代很的始端與終端。前者,是方向的討論,故為「智」;後者,是力量的問題,故稱「聖」。孟子最後以射箭為喻,說明「方向要準」(在心靈明扶與自由選擇下,認定向上提昇至生命的至善之境;即始終兩端),同時還得配合上「力量要夠、工夫下足」的實踐作為,缺一不可。

而「集大成」也有「貫徹始終」與「包羅萬有」的意義;「貫徹始終」如前述所言,具有時間上的意義;而有了「包羅萬有」的結果。這裏的「包羅萬有」是指意義上的總歸宿,而非物理世界的形形色色──可謂是朱子稱的「太極」或「禮之藏」。這種態度,反應在中國的史學上,是「意義的史學」而非「事件的史學」。只是儒學的「包羅萬有」,不只有針對自己的發明發現的堅持,更要具有開放的態度去接納所有人的業績──即是基於良知、良能所創造出來的人文活動,客觀化成而為人文業績──這種成就,是所以人類共有的資產,儒家認為應該接受、欣賞,收納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份。正由於這種開放的心態,使得儒家不同於其他諸子固守一義、一察一毫以為圭臬,甚至於不免相互攻訐──強大的融合與吸收力,能把「萬物化一」,達到《中庸》所說的:「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的境界,也就是「大成」。

儒家以開放的心胸和強大的融合與吸收力,將所有人類創造性活動的業績,在終極「太和」中給予一個肯定的位置──這也使得在不同時空的背景下,對「儒」的理解,都需要「打掉重練」,賦予時代的新義和生命力。

就是這種「仁教」的洗禮──儒家從道家「有物混成」的自然接納,進一步到「各安其位」,作為士大夫對國家社會的政治抱負,所以儲材備用、以應時變,正是儒家「聖之時」的要義──敏銳靈活、不顢頇糊塗,在適當時候採取最佳(不一定是自己的方法)應對。所以「聖之時者」正是以孔子為代表,陳述儒學最重要的特性:對「生命之流中生命價值的努力創造」的開放接納與「動態實踐」。中國人的民族性,同樣因為儒學的薰陶,富有開放接受的彈性,與適應、融合的能力,所以珍視歷史、愛好和平,使得中華文化呈現出張光直教授所謂「連續型的文明」型態──對前人的成就給予肯定,對當代的作為也不吝予掌聲;對於他人的努力認可、接納,也看重自己的發明,所以「兼容並蓄」──在「太和」之境,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

淡江中文系 曾昭旭 教授

船山思想所以能承孔子之意,正是因為他對於「統整的實存」具有深刻的認識,他了解一個統整的結構,在歷經不同時代的轉變,就如同儒學的內涵和精神必然會發生變化,透過分裂、發明,要不斷地「打掉重練」加入時代的新元素而重組再生,再給新的發明一個位置,才不致落得「禮教吃人」的僵化。誠如孔子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將中華文化統整為一,船山思想正是重新回到一個統整和諧的視角來面對儒學的分裂。自孔子以後,「儒分為八、墨分為三」,一般簡分為顏淵型的「頓派」與曾子型的「漸派」,前者從孟子的內聖方向出發,到宋明陸王;後者則自荀子、漢儒的外王思考,終於到宋明程朱「道在形而上的天」的「天理」抑或是陸王心學的「道在於人的性」上衡突矛盾。船山思想由上而下落,自內而外發,形成「氣學」──這是宋明理學的華麗轉身,也使得內聖外王得以重新回歸一體。「氣」即是上文中「實存」的概念,也就是歸本於生命,不可分析的本體;再透過「氣」的變化,自合與分、分與合的辨證,終為「兩端而一致」。如同「實在」亦可為「道」的根源性理解,但「道的工夫義」,可以是自修的內聖義;「道的體制結構義」又指得是政治規模、制度(如:「三年無改父之道」)所指的外王義。曾老師發揮船山思想中「動態的人文化成」歷程,分析出「天之天」、「人之天」與「物(地)之天」三有──人因此在天地間成為得以日新又新的道德創造者,「可與贊天地之化育,則可與天地參矣」。

補充:

課後提問亦十分精采,其中曾老師就今日西方民主、科學對當代的影響,以及社會上不同立場與衝突,提出人文的關懷:他表示在「太和」的理想下,對於西方人文成就,必要對過去傳統的既定結構「打掉重練」,在文化上給予其一個位置──這就是民初儒學大師們前仆後繼、致力於西方哲學研究、理解比較後,再對中華文化的反省與改造。從學習接納,再應用於自己的文化上,這就是「儒」──我們所面對的時代任務,就是得帶著學習的心得再「返本」,也就是在實存的空概念中,創造出時代的具體內容,重新再「集大成」。

所以,唐君毅先生的「心靈九境」就加入了「科學民主」的位置,在天德流形中又有了新的內容;將理想再落實成為「新外王」,建立起「新的禮樂制度」──奠基於唐先生與牟宗三先生所謂的「道德的總方針」,建立起新的行政方式與發展方向,和中西化社會形態──只是表現的形式可以多元,不一定拘泥於既存西方或東方認定的作法,而在於生命人格的素養提升後,經實踐性而創造出新的時代面貌──即是牟先生所謂「在良知的坎陷上開出新外王」的精神。

1:《莊子.天下》論及儒家之段落:

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

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薰然慈仁,謂之君子。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

古之人其備乎!配神明,醇天地,育萬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於本數,係於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其明而在數度者,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其數散於天下而設於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

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

-END-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一】冬季班臺灣當代文化史課堂心得之一

文/廖鶴群

編按:今年奉元書院的冬季課程,特邀李淑珍老師開「臺灣當代文化史」課程,講述臺灣近現代歷史過程中,臺灣文化樣貌的發展與變化,深入淺出,生動活潑,頗受學員好評。李淑珍老師「臺灣當代文化史」將在三月開始繼續上課,歡迎各位同好一起前來研討。本期特別邀請廖鶴群學員,撰寫心得,詳述聽講的所聞所得,分析深入而細膩,值得細細品讀。

緒言

「文化」是人類在特定的時空環境與歷史條件中,透過精神的活動與物質的積累,而慢慢發展成形的產物,並且這成形的「文化」,作為一種廣義的生活模式與環境,往往繼續與人類的活動互相影響,進而成為一種辯證的發展關係。因此,欲以概括的定義對「文化」加以說明,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眾所周知,在地理意義上的臺灣島,除了族群組成相對複雜之外,也由於獨特的歷史際遇,使得各種不同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與不同的面貌(既有自然的移植發展,也有人為的壓迫性的傳播;同時也關乎移民的階級、政權轉移的斷層、殖民體系的片面文化等等),在此地交匯融合,紮根結果。「臺灣文化」的難以梳理定義,或許正是淵源於此。文化部的鄭麗君部長,於前數日接受訪談,言道:「臺灣文化主體性,必須由下而上,以人為主體自由發展與創造,透過不斷的思辨與實踐,形塑出共同的價值就是文化主體性」,當中所謂「共同價值」一語,不禁使人聯想到近日紛紛攘攘的「臺灣價值」的議題,這兩者或許也正表現出了現今大眾對「臺灣文化」定義的某種空泛與不確定性。實際上,「臺灣文化」除了具有今日耳熟能詳又多被強調的「多元性」,也具有當今往往被忽略的「同源性」,兩者之間雖然並非無法調和共存,但可嘆的是,因著各種歷史包袱、意識形態,甚至是特定利益的干擾,「臺灣文化」中的「同源性」若非被存心忽視,即是將其與「多元性」的矛盾刻意彰顯,為社會徒增了許多不必要的紛擾。既混淆了小我的文化認同,加劇了後現代社會中個人與社會的疏離感,其流弊所及,更拖累了國家的發展,已不待言。

李淑珍老師此次在奉元書院開設的「臺灣當代文化史」,其宗旨便是為我們當下所處的時代,整理已混亂散佚的集體記憶,以及尋找迷失的文化源頭。課程焦點聚焦在戰後的臺灣知識份子,如何以他們多采的思想與活動歷程,影響並演變出今日臺灣文化的樣貌。在本期共四講的冬季課程中,李老師先引領學員從臺灣人與非臺灣人所認知到各種不同的「臺灣意象」,與臺灣人的「自我認同」等問題開始,認識、思考及追問那些在諸般角度觀點下所定義出的不同面向的「臺灣文化」。其次,討論臺灣歷經自地理大發現時的歐洲殖民者、明鄭、清領、日據等時代,勾勒出了在1945年——臺灣命運又一次的轉捩點——到來以前,臺灣社會文化的淵源與模樣,作為下一期課程深入探討臺灣當代思想文化史的序言與背景。

當今臺灣歷史敘事的「批判性」

李老師指出,對於距離不遠的過去甚或切身所處的時代,謹慎的史學家往往會避免將其作為研究、敘述或解釋的對象。確實,如果是論對當下發生的事件的紀錄與陳述,現代的新聞工作者已經發展出了具有職業精神的專業體系。而就歷史學家而言,歷史學中人文主義的精神與傳統,使得史家從普遍性的客觀事實中得出的「歷史解釋」,經常帶有史家個體性的價值色彩,因此對過於切近自身的事件所做出的「歷史解釋」,由於「當局者迷」的困境,恐難免失之片面,至於有偏頗之嫌。不過儘管如此,基於對歷史的敬畏與尊重,史家終究無法對歷史紀錄遭到的嚴重扭曲與割裂袖手旁觀。或許相較過去實際存在的時空,歷史紀錄所能留下的不過是一些浮光掠影,但我們相信在這浮光掠影之中,仍有它必然蘊含的真實。李老師寄望從這些真實之中,我們可以喚回失落的集體記憶,並還給歷史一個公平允當的理解與評價。

誠然,學術做為公器,歷史研究也並非史家的專利。在現今言論自由、知識普及的社會中,不僅任何人都能夠對歷史做出陳述與評論,並且在資訊傳播媒介的快速發展下,藉由「速食」、「不負責」、「不受約束」的特性,許多不同的歷史解釋可以輕而易舉現於公眾。不幸的是,這些本可能擴展公眾視界的多元觀點,卻只有那些富煽動性與聳動的史觀經常在短時間內大量傳布,當中除了觀點的偏頗,更有許多史事未經查證即以訛傳訛,甚至在資訊轉手的過程中遭到人為的增刪,於是道聽塗說,三人成虎,歷史事實便如此淹沒在人云亦云之中。

許多這類在臺灣盛行的歷史解釋,經常以「批判性敘事」作為理解歷史文化的主軸。這種「批判性敘事」的特點在於標舉對一切價值的重估,及以理性、變革作為中心精神,顯而易見的是,這一種敘事方法的主觀性是非常高的。不可否認,歷史的「批判性敘事」確實有其必要性。譬如,透過敏銳深刻的批判眼光,我們可以認識到歷史傳統中的不足與缺失,進而以繼承、重構、發明等種種方法,使我們的現代的文化及價值體系能夠日趨完善與合理。可是,這些當前流行的歷史解釋所採取的「批判性敘事」,實質上所包含的是一種非常不完全的批判意識,它在對歷史傳統文化採取決然的對立立場時,很少從真正的歷史哲學思想的反思意識出發,相反的,往往帶有過份強烈的功利意識及與現實的牽扯,因而其批判視角也缺乏超越性的高度與深度,自然導致其所謂批判,經常不過是粗糙的抨擊、否定或翻案文章。

諷刺又弔詭的是,儘管當前臺灣的這類歷史敘事經常以傳統文化(實質上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批判與否定的對象,但這種相對簡單的批判之精神與態度,卻與民國初年五四運動的末流有高度相似之處。首先,它們均對傳統文化持高度的否定立場,並標榜要以某種不同於傳統的現代價值與主體性,重建嶄新的文化。其次,這種對歷史傳統文化的決裂,在某種程度與意義上,其實均出於當下對自身的文化價值的危機感。並且,由於過份抬高「價值重估」的意義,這類粗糙的批判意識每每流為文化激進主義,將對歷史的批判衍伸為對歷史的全面否定與決裂,與此同時,還帶有一種「啟蒙者」的姿態。最後,這些許多聲稱要透過批判意識還給歷史公道的啟蒙者,往往都對歷史文化沒有真正深入瞭解與認識,徒以臆測與意識形態去重構歷史的樣貌,在缺乏對知識的尊重及知識背景的支撐下,其歷史判斷的偏頗與敘事的疏漏,也是理所當然之事,而所謂的「重估價值」,事實上往往只能導致價值的崩毀與混亂。不得不說,在五四運動將屆一百週年,當年親身經歷者與後生學者都對五四的遺產提出深刻的論述及反省之後,五四的末流情態,卻仍被當前不少公眾乃至知識份子視為進步價值的象徵,實在是深可遺憾之事。

臺灣當前的對歷史文化的批判性敘事,除了殘留有五四的影子之外,尚有一種流行的風潮,即是對研究觀點與方法的「移植」(往往是西方學術風潮),藉由他者的體系,對自身的歷史文化企圖進行解釋與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儘管我們也承認許多他者的洞見,但其體系終究並非由自身文化中產出,因而對那些真正作為癥結的幽微問題,往往無法提出使人滿意的回答。這些從異質文化中孕育的理論、觀點與方法,乃是他者基於自身的問題意識,為求解決其自身的問題而產生,本非為我們設身處地設想。除此之外,於我們而言,限於不同文化之間對不同知識理解程度的差異,解釋的語境與思考方式也不免有別。因此,倘若沒有經過苦心積慮的理解、消融、創生的過程,而徑直接引這類透過移植的研究方法所產生的歷史解釋,不僅無法掌握到問題的實質,也完全無法觸摸到文化的核心,只能對一些人類社會文化共有的浮泛表象做出解釋。而那些強行將自身的歷史文化套入他文化的分析框架之中,忽略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價值系統與概念上的根本差異所得出的論述結果,則更是只有徒增人們對自身歷史的混淆與陌生感。當前,臺灣社會對臺灣歷史文化的陳述與解釋,普遍存在著各式各樣無意或有意的誤讀與謬論,或許有部分原因,正是肇因於上述二者氾濫的情形。

「觀察性敘事及同情的理解」

相較於這類無視時空背景、歷史環境與客觀事實,便將個人的主觀意志及預設立場,強加於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對其肆行價值判斷的粗糙的「批判性敘事」,李老師所採用的,我以為可以說是一種彷彿刻意保持一些距離的「觀察性敘事」。它努力避免從現代價值體系的有色眼鏡觀看歷史,而是採用可信的一手史料,呈現當下歷史人物的心境與所見所聞,使我們如一位忠實的旁觀者,透過相對客觀的史實,構築我們對歷史的認識。至於種種對史料可信度的討論、對文本的比較還原、提醒我們留意邏輯推論的限度等謹慎史學態度,自不必論。除此之外,李老師還特別著重了各種不同文化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的交流痕跡,它們以什麼心情帶著什麼而來,又留下什麼因為什麼而去?我們在旁觀者的角度上,有限度的調節自我對歷史主客位置的認知,以求瞭解各種文化所抱持的立場,並承認不同文化各自價值的主體性,從此出發,以加深我們對不同文化的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對話的理解程度。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種保持距離的觀察敘事,由於追求開放性與客觀性,並不以某種價值座標系統為參照,而是承認不同參考座標的存在,並以多種立場與角度進行考察,因而偶爾有會陷入歷史相對主義或文化相對主義的陷阱之中的可能。而一旦落入這種陷阱,便同樣有可能在不自覺間進而承認了價值的相對性甚至於道德的相對性,從而為應受評價的歷史事件提供了正當性與合理性(如因瞭解明治日本的心理狀態、政局變化與經濟背景,從而理解其發動向外侵略殖民的原因)。不過,李老師儘管承認不同個體與文化之間的差異性,也提醒我們衡量歷史往往並不只有一個標準,而是需要考慮到不同時代、族群、文化、知識水平、性別、多數或少數等條件,這些不同背景與置身不同環境的人對歷史的所見所得並不一致,而歷史對他們的意義也因而各所不同;但李老師同時也仍保持其儒家的價值立場與濃厚的人文關懷,使得課堂上的歷史敘事,並不僅是冷冰冰的考古研究或人類觀察,而是經常以「同情的理解」,進一步去深入紙上的文本與史實的排列。這種對歷史「同情的理解」,固然是一種帶有想像性的移情作用,它或許不能歸於純粹的知識,然而我卻以為,這才是使歷史真正對人們的生命產生意義的理解方式。我們首先承認人類心靈的同感性,藉由想像前人與他者的主觀意志與物質生活,設想他們的處境與行動,從而得以分享他們的生命與情感,在這種理解方式之中,歷史方才有了生動的活力與動人的意義。一旦能夠察覺史料中的統計數據不只是一串表達數列的符號,其背後實際上有著無數擁有情感的如自己一般的個體的實質人生,我們才有可能消融自我與他者、小我及大我之間的距離,從而察覺到自我生命乃至生命本身的真實不虛,在理解他人的立場與價值觀時,仍能不失自我認同與自我的價值判斷。而事實上,也僅有能夠以同情同感的心態理解不同時空距離的他者——當然,不能僅憑一己的肆意想像,而是需要有歷史事實的佐證——才能真正覺知歷史的意義與把握住文化的傳統。

正如李老師所說的,臺灣當前以「減法」對待歷史文化,層層剝除歷史的影響,不僅侷限了臺灣文化的發展與可能,且終究難以把握住臺灣文化的真貌。反之,或許以「加法」的概念,接納臺灣歷史上的各種文化淵源,才能真正認識臺灣文化的實質內容,同時也能藉由種種豐富的文化資源,為臺灣的未來帶來更多的希望。本期冬季課程的「臺灣當代文化史」,增加了我們理解歷史面向的方法,也留下了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在臺灣又將迎來二月下旬的喧嚷之際,或許我們能夠一起平心靜氣地以客觀而又帶有同情的方式,觀察臺灣的現狀,並一同思索歷史對我們的意義。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二】毓老師影片觀後感

文/王往明

編按:本文作者為奉元書院會員,在去年(2017)10月29日會員大會上觀看  毓老師講課影片之後,深有感觸,因而撰寫本篇心得投稿。

「聽懂沒聽懂?把學問都要和今天合上,人人皆可聖之時者也。」從這句當頭棒喝的影片開場白,深刻感受到毓老師的實學精神,也是這幾年來接觸奉元書院課程與書籍中一貫的理念。

其中一段,毓老師提到了他的道具,念珠與葫蘆,舉例對於各宗教或是民族之習慣,要尊敬對方,才能獲得別人的尊敬。而尊敬之前的功夫是理解,這讓我想到林明進老師論語課堂上曾提過依太師母吩咐,按時燒一炷香,是理解母親的觀念,所以讓母親安心,不僅是單純迷信或迷不信。接著毓老師一句「自然之謂美」,回到奉元精神,風俗文化的形成,不能強制,不是同化;要讓百姓自然接受,化成天下。余以為這可跟之前學長姐所說的「因一而統,而非統一」做更進一步連結。

仁者見之之謂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聽懂沒聽懂?」這是毓老師影片中,頻率很高的問句,引發我們學思齊下。有時老師會給其中一種答案:百姓每天都用仁和智,不知而用的人有時還更腳踏實地去做;有時是開放的問題,需要時間揣摩驗證;另有一類是需要師承的,比方影片中毓老師提到一字一義,問到坤卦相關問題時,學生慚愧資質淺,又沒下功夫,還真是半點不懂,只能手寫下筆記,日後再與書院相關之書籍參照。

「年輕人好好造就自己為人才」、「學了嗎?好好的讀書,不用妄想」、「無窮的富貴,就是智慧。」每年看毓老師影片,都有重新充電的感覺,即便是耳提面命的老生常談,裡頭飽含有目標、方法、心態、實效。雖然從高中大學以來,遇到的好老師們早已提醒要好好從頭至尾讀幾本重要的書,終身用之不竭。但毓老師傳授的夏學,更上一層在「生生」,比方怎麼培養厚德?先迷失道,「不要失望」,後順得常,告訴我們即使是傳統的《易經》仍有現在年輕人該學習的智慧;而這一切從讀書始,無法一蹴可幾,亦不能食古不化,再往遠看,從人性看,累積才能擴大範圍,方能有識時乘勢的一天。

可惜無緣得毓老師之親炙。看了幾次影片,發現毓老師深諳演講之道,學生人數眾多,說話速度放慢,並且以社會或周遭人事為例,融會古人的智慧與方法,連貫式加深主題,甚至還會恨鐵不成鋼地拍了桌,在在顯示毓老師有情,對人有期許有關心,對未來有憂慮有願景。因為所看是片段,總覺得當著螢幕面前的毓老師常微笑,多給學生勉勵與提醒,是位溫暖的智者。不曉得若是當年有幸在毓老師課堂,我能不能了解老師的微笑,甚至勇敢面對老師真性情之眼神或提問?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三】繼潛龍之志 述群龍之事——念毓師並祝「奉元典範」開新天

文/吳哲生

編按:奉元同門吳哲生學長,長年在企業界推廣國學經典智慧,將古人智慧結合今今人的實用之學,成效卓著。此文從企業經營角度切入,談  毓老師學問的特色,論經典智慧的實用,別開生面,很有啟發性。本期特別徵求吳哲生學長同意,刊登此篇文章,以饗讀者。吳哲生學長亦將於奉元書院三月開始的春季班開講「列子」課程,亦將從企業實用角度詮釋經典智慧,歡迎有興趣的同好屆時一同前來研討。

寶島臺灣 智慧之珠

在二十一世紀初接連發生九一一等轟擊與首謀狙殺、公司治理醜聞、科學治理弊案、政治領袖醜聞、以及金融海嘯、馬多夫詐騙等等人禍,舉世在透徹了解英美資本主義真面目後,有志之士紛紛尋找人類未來可以作為拯世永續的真智慧之際,毓師超越千古的真知卓見,再度令人矚目與珍惜。

作為華夏智慧真傳的「奉元典範」,在毓師生死以之的堅毅獻身之下,將因為諸多學長學姐的「繼潛龍之志 述群龍之事」,從寶島臺灣出發,擴及神州大陸,華人社會,華夏文化圈;假以時日,或將為舉世所葆愛推崇,深值慶幸。

感恩學長姐們,在這段時間以來直披肝膽,為毓師「智周萬物智,道濟天下道」的珍貴智慧典範,留下了永遠的見證;更為「奉元典範」的精神,開啟了嶄新的契機。隨著毓師智慧典範的流傳,希望未來人類社會欣稟這應世治世的真文,開創出別開生面的「華夏又一春 」。

開創「群龍天下」的未來理想社會(acephalous / egalitarian society)

毓師以菩薩心腸啟發我們,期待未來社會中有越來越多具備「士君子行」、「潛龍之志」、「大丈夫之風」的「群龍人才」,大家在社會各個角落,都能「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相互合作地奉獻自己的專長,為身旁及組織的關係人實現價值,同時貢獻社會,創造未來。籌組同學會以至於基金會庶幾乎為此發端,結合眾智,群策群力,為社會作更大貢獻。

毓師揭櫫《大易‧乾卦》:「見群龍无首吉」的境界,並以《禮運‧大同》相印證,實為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提供了十分珍貴的方向參考。這個理想社會雖非一蹴可即,但《春秋》:「張三世」卻留下了循序漸進的方法論。始則「行伯道」於據亂世,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以〈乾卦〉智慧先累積實力與智慧資本;再則「行王道」於升平世,內諸夏而外夷狄,以〈比卦〉智慧廣結善緣,以〈大有卦〉遏惡揚善智慧以提升社會資本;最終致力於太平世以「行大道」,促成夷狄進至於爵,發揮「天爵」、「義榮」的道德資本與文化資本,奠定未來社會根基。

從企業界的發展為例來看,英美資本主義之後,能夠獲得利害關係人青睞的,也從長期穩健獲利出發,演進到能善盡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熱心社會公益,提升公司治理的企業。展望未來,最能贏得利害關係人肯定,長期忠實支持,並且樂意以口碑轉介的企業,也將是發揚人性,誠信經營,值得高度信任,善盡企業公民(corporate citizen)角色的企業。企業如此,其他領域似也經歷著相近的演化過程。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全球百大經濟體中,企業已佔五成五以上;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演化到深為利害關係人所歸往的境界,《春秋》:「大一統」的理想能從企業界出發,逐步擴及各領域,大家各正性命地,「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事業領域),並逐層次地正「王之政」(以身作則地為政領導),「諸侯之即位」(扮演好分工角色並相互合作),以至於「竟內之治」(各項經略活動),都能深契「奉元典範」的精神,這樣的社會或許也將更能為大家創造幸福而有意義的生活。

華夏智慧的嶄新命脈

毓師走過一世紀,即使再艱難的時刻也以身作則,中行獨復,不做漢奸與走狗,發揮〈遯卦〉:「遠小人,不惡而嚴」的光風霽月節操,適時握機地以〈明夷卦〉的「南狩之志」,發醒世之音,以行動展現華夏智慧的中流砥柱之功。印證近二十年來的世事,益顯彌足珍貴,值得我們一棒接一棒地實踐傳承。

而今,臺灣從「經濟奇蹟」與「政治奇蹟」的軌跡中再次沉澱精煉而出,越來越多人深刻感受到華夏智慧的珍貴,她一路指引著我們不絕如縷地永續發展至今,成為舉世唯一未曾斷絕的文化傳承。從近年來經典研習風氣再起,而如中華企業研究院在師大、臺大所舉辦的「經典智慧與管理實務研討會」,都有數以百計的專業經理人與社會賢達踴躍參與切磋,可略窺其粲然前景。

大陸自文化大革命的滅絕性中甦醒,從改革開放,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已逐步體會華夏智慧的可貴。從建設和諧社會,在全球成立孔子學院,並在十二五規劃中汲取華夏智慧的內涵,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針。而著名高校紛紛開設國學總裁班,並邀請臺灣國學名師擔任講座,甚至人民大學也新設孔子研究院,大陸華夏智慧的深化,來勢可期。

學長們承毓師之志,正殫志竭慮地成立組織,推廣具有「奉元典範」精神的華夏智慧,正符合了華人社會的發展趨勢,也為人類社會提供了毓師所凝煉的發展智慧,恰是為人所需,為時所俟的難得歷史性機遇。

「奉元典範」的深詳智慧

毓師集一世紀深入經典之體會,縱學德意志與扶桑,並以實際歷練與實踐的心得,雖述而不作,確融會貫通成獨特的「奉元典範」。「奉元典範」經學長學姐們的闡揚,這一直接上承孔子本心,中歷真儒諸賢的傳衍微言精義,近得熊十力與毓師秉艱貞之志,展現《春秋》「復正」(back to basics/justice)之義的智慧風範,浩然正氣凜烈斧鉞,雄邁千古地傳承下來,珍貴之至!

從企業領域來深省,「奉元典範」一則能奉以「為人,為學,為德」,協助個人修鍊成為「頂天立地」的「士君子」與「大丈夫」,完成自我實現,圓滿了「大得志」的境界;二則能引導我們做實事,參與團體,從「為群,為政,為民」,以至於「為天下」中,發揮所長來為更多人服務,圓滿了「大得民」,推己及人的社會實現;同時,「奉元典範」還提供了我們在立身處世中「通權達變」、「與時偕行」、「同人於野」、「鼎新繼明」的智慧,實在是相當獨到的系統性智慧。

這一系列「奉元典範」的智慧,經過適當轉化後,或許也能推廣至民間組織、非營利組織、行政法人或政府組織等等,成為各領域有志之士自我實現與社會實現的參考智慧,進一步作為共同實現「群龍天下」社會的智慧平臺。

毓師通博,以《大易》、《春秋》為主軸,對道家、佛家、法家等等智慧脈絡,也能深契於心,多所融會貫通。假以時日,庶幾乎在學長們的引導之下,像《管子》、《孫子》、《韓非子》、《人物志》、《資治通鑑》等等實用智慧,也能融入「奉元典範」的智慧瀚海之中,為人類社會提供整合性的參考智慧。

毓師精神萬古常新

感恩毓師啟引,將華夏智慧融會貫通於「奉元典範」之中;也感謝諸學長姐們真誠分享,讓毓師的智慧典範能更完整地霑惠於斐然來業。哲生雖資質駑鈍,卻有幸親炙於毓師而拙化其智慧風範於萬一,略試於企業領域之中,深懷諴悃,奮踴無已。再感謝諸多學長學姐,至公無私地引介,分享,以生命活出「奉元典範」相啟發,以道義相期平生,終能圓滿哲生對華夏智慧的歆慕追尋。

筆拙紙短,興飛義長。謹聊綴數語,敬陳於毓師暨諸學長之前,對「奉元典範」的再接再勵,傳揚毓師精神於天下的未來前景,寄予深切而高遠的祝福!

綦願各位學長姐在各自的領域都能深造有得,來日皆能位乎天德地以「奉元典範」的金針度人,自覺覺人地範圍天地之化,曲成萬物而不遺!如此,既可繼毓師潛龍之志,又能述奉元群龍之事,妙萬物而自得,洵人間美事。

吳哲生謹拜

返回目錄


【公告事項之一】春季班課程

文/秘書處

春季班課程已經出來囉!

有興趣的朋友趕快來報名喔!

報名網址:https://goo.gl/uHkue7

★秋季課程(點藍字看介紹)

◆週二:林明進老師【論語】(龍顏講堂)

◆週三:吳哲生老師【列子

◆週四:李淑珍老師【臺灣當代文化史

◆週六上午:嚴定暹老師【走入易經的世界

◆週六下午:蔡耀慶老師【老實寫字

返回目錄


【公告事項之二】賀年及新春團拜

文/秘書處

返回目錄


【公告事項之三】二月開館時間調整

文/秘書處

為了在夏曆新年前後提供大家更即時也更及時的服務,

二月份的週一(2/5、2/12、2/26)奉元書院都會開館喔!

開館時間一樣是下午14:00~18:00。

三月份起將恢復週一公休。

歡迎大家多加利用!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