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7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 第43期

公元2017年07月07日 夏曆丁酉年六月十四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經典.生活文/編輯部
◼︎【奉元講座】
「廿一世紀教育改革的新希望——談讀經教育的理論與實務」演講記實
文/秘書處
講述/高瑋謙
◼︎【奉元問學之一】
「生於憂患——《易經》經傳的憂患意識與事功實踐」上課心得
文/林文國
◼︎【奉元問學之二】《論語》上課心得文/吳和臻
◼︎【奉元問學之三】「老實寫字」上課心得文/趙子杰
◼︎【奉元問學之四】《史記》上課心得文/楊涵茹
◼︎【奉元問學之五】讀經典思管理:治大國若烹小鮮文/白培霖
◼︎【公告事項】2017夏季班公告文/秘書處

奉元電子報 歷期文章目錄


【編輯小語】經典.生活

文/編輯部

時值七月,正是本年度奉元書院春季課程的總結束,而展開新一輪夏季課程的起始。奉元學會特別邀請本次春季課程的學員們,在本期電子報中分享他們在課程中的心得與收獲;同時,為向隅的朋友們,作簡單的課程回顧。在此同時,六月奉元講座特邀高瑋謙老師蒞臨演講「讀經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針對當前風行「讀經教育」就其研究提出報告。在演講中高老師指出,「經典」具有「不懂也可以教,教不懂也有用」的特質,也就是所謂「浸淫其中」,達到潛移默化的效用。

其實,「經典」所以能作為指導人生的準則和參考,正是從生活中點點滴滴所累積出來的智慧,其形塑平易而影響深遠;對比「飄風不終期,驟雨不終朝」的高調喧譁,可以說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變化,更具有深入人心、改造社會的作用。此次,從參與課程的學員心得中,同樣也能看出經典對於個人的啟發和感動,雖至細微而韻味悠長。只是對於文字的感受,終須化成生活的實踐;所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在心靈悸動之外的落實功夫。化經典為生活,才是推動讀經的本意,也才真正是與古人交心和生命的傳承。

返回目錄


【奉元講座】「廿一世紀教育改革的新希望——談讀經教育的理論與實務」演講記實

文/秘書處、講述/高瑋謙

  • 按:奉元書院於六月十八日,邀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志道書院山長高瑋謙老師以「廿一世紀教育改革的新希望——談讀經教育的理論與實務」為題,從談讀經教育來期許同道友人勉勵與交流

演講會由中華奉元學會常務理事潘朝陽教授擔任主持人;演講內容包含:讀經教育的核心價值、讀經教育的思想特色、讀經教育的根本理論、讀經教育的具體做法四部分。內容十分精采,由秘書處整理記錄,以嚮讀者。

▲潘朝陽教授(左)、高瑋謙老師(右)

壹  前言

高老師開場透過六歲才女背誦中國經典的影片,來解釋讀中國古代經典與現代人的關係,解答了許多家長的疑問──其實小孩子是不會覺得古代經典「難」或「不難」,而是家長們覺得「難」,所以才不願意讓小孩子讀──因為家長們怕他們學不會。

▲高老師透過六歲才女背誦中國經典的影片來引導現場觀眾深思。

貳  讀經教育的核心價值

一、讀經傳統

讀經教育最早可以溯源自孔子。太史公云:「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史記.孔子世家》)可見孔子當時便以《詩》《書》《禮》《樂》等經典教授弟子。自是以來,歷代之碩學鴻儒莫不自幼飽讀詩書,博聞強記。「讀經」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教育培養人才的主軸。

二、「廢除讀經」之由來

逮至民國初年,由於西風東漸,新式教育逐漸取代傳統教育,讀經教育日趨式微。民國元年元月十九日,第一任教育總長蔡元培下令:「小學堂讀經科一律廢止。」可見雖然清末的新制小學堂,也還是讀經的。民國元年五月,又下了第二道令:「廢除師範、中、小學讀經科。」於是不只沒有讀經的學生,也消滅了可教讀經的教師。

民國六年,白話宣言出來;民國八年,五四運動起;民國九年,國小語文課全面改用白話。從此以後,我們國人便漸漸連一般古文都看不來,更不用說「讀經」了。

三、提倡讀經的呼籲

為了使中國讀經教育的傳統不致於真的完全斷絕,一九九四年元月王財貴教授遂於華山書院成立「讀經推廣中心」,正式向社會大眾倡導讀經教育。如今,已走過二十三個年頭,讀經教育已然形成一股風潮,襲捲台灣、大陸、東南亞、美加、紐澳、歐洲等地區,其影響力正日益擴大當中。

由此可見,讀經教育是合乎人性、順乎時運的一項教育改革和文化覺醒運動,故能跨越古今、超越時空,而為普遍人心所接受。

四、讀經之意義

「讀經教育」是「讀誦經典的教育」之簡稱。

「經」,本義是「織布的直線」,是織成一匹布的先導,引申為天經地義的「常理常道」。「典」,本義是「放置在高腳桌上的書冊」,指的是「重要的典籍」。「經典」,便是涵蘊常理常道,教導人生常則常行的典籍。

五、讀經之價值

每個民族都有其歷史上知識份子所公認的經典,如中國的四書五經、印度的吠陀和佛典、西方的聖經等。這些經典都能提供給人安身立命的智慧,並且成為摶造文化、推動歷史的核心動力。所以,這些文化經典雖然歷經時代的變遷、歲月的淘洗,仍能綿延流傳,不絕於今。

因此,我們今日提倡讀經教育可說是非常具有文化創造之意義與價值。

六、讀經之成效

根據這二十幾年來學界有關讀經教育的研究,證實讀經能使兒童在認字、閱讀、語文、課業、記憶力、專注力、學習力、情緒穩定、品德教育和文化涵養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的效果。(註1)

▲高老師的談話發人省思。

參  讀經教育的思想特色

一、讀經雖以記憶為主,但不排斥理解,並且希望由於深沉的醞釀,而有助於其思想之縝密。

就教育上來看,「死背」將來才能「活用」,在諸多學門中,都要求記誦:要讀醫科記憶力要好、要當律師記憶力要好、要學音樂記憶力要好、要學圍棋記憶力要好…。而古人在教學心得上也有:

荀子:「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 。」 《荀子.勸學》

董遇:「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魏書十三》

朱子:「泛觀博取,不若熟讀而精思。」《朱子語類》

明儒陸桴亭云:「凡人有記性,有悟性。自十五歲以前,物欲未染,知識未開,多記性,少悟性;十五歲後,知識既開,物欲既染,則多悟性,少記性。故凡所當讀之書,皆當自十五歲前,使之熟讀。」〈陸桴亭論小學〉(錄自陳宏謀《五種遺規》)

二、讀經雖以古文為主,但不排斥白話文,並且相信由於古文能力的增強,必大有助於其白話文的鑑賞與寫作。

何謂「白話文」?依胡適之先生的說法,即是:「我手寫我口」也就是說話時用的語言,這種語言是比較淺白的。而何謂「文言文」呢?就是寫文章時用的語言,這種語言是比較精鍊的。孔子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意謂言語若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

所以,若能把我們口頭所說的白話加以精確化、簡捷化、優美化,便可以形成一種典雅的文章語言,叫作文言。古聖先賢所遺留下來的典籍,幾乎都是以文言文寫成,因此要傳承古人的智慧,最好學會文言文,而文言文學會了,白話文自然就容易了。

清末民初一些白話文大家,都是讀文言文寫的古書長大的。如:徐志摩、朱自清、錢鍾書、沈從文、魯迅、老舍、林語堂、梁實秋皆然。而讀古文的好處,一般也認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先學文,再學語,在恰當的時機內(13歲前)學好」、「高度的會,低度的自然也會了」等等。

三、讀經雖以中國文化為主,但不排斥西方文化,並且期待由於理性的開發,而更有能力去吸收融貫西方文化。

王財貴教授曾表示:「想要徹底而深入的吸收西方文化,也須自己先打好基礎來!否則,所吸收的必停留在膚淺而枝末上,這大概是中國費了七八十年時間,而並未學得西方精髓的緣故罷!所以,消極的『全盤西化』的夢,應該醒了,取而代之是以『全盤化西』。『化西』的意思是『消化西方』。……當然,要達到這個理想,必先要健全自我的文化體質和胃納,自己健全了,才足以言『消化』。而要健全自我的文化體質,『讀經』正是一條便捷有效之路。提倡全民讀經,正是恢復國族文化活力的契機。」《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

所以,王財貴教授編纂之讀經誦本不僅包括中文經典,如四書、五經、唐詩、古文,還包括英文經典,如《聖經》、《柏拉圖對話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西方名著選》等。其目的便是希望能藉由長期浸潤於中西經典之研習,以期培養出學貫中西、道通古今之文化大才。

而今,中國大陸有計畫地在全世界成立孔子學院,我們臺灣能為中華文化做什麼努力?

肆  讀經教育的根本理論

一、把握教育時機

:教育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

:胎兒時期就可以教育了。西方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明胎兒的腦神經已經開始發達,可以開始接受我們的教育。東方,尤其是中國,主張「三歲定一生」,這是從心靈的角度強調給胎兒進行良好的性情品德的教育。

所以,要讓一個人頭腦聰明、性情平和、理想高遠、才華卓越,要從胎教開始奠定基礎。

1980年,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心理學家安蘇尼.狄卡斯巴,用實驗證明剛出生的新生兒記得母親的聲音。他請懷孕的婦女們分別用錄音帶將「國王的新衣」、「小紅帽」等故事,錄成錄音帶,在懷孕的後半期大約兩個月的時間內,每天讀三次給胎兒聽;研究者還分別讓每個孩子聽三種不同版本的錄音帶。結果新生兒聽到自己在媽媽胎內所聽到的故事時,心跳節奏明顯改變。

二、注意教學方法

:教學的方法要怎樣來拿捏,才能符合教育的根本原理呢?

  1. 科學類的科目: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秉著「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的原則──教不懂也沒關係,以後再教還來得及。因為人類的理解能力越長大發揮得越好,這叫做「學習能力遞增原則」。
  2. 非科學類的科目:如性情、氣質、品德、美感、智慧的教育,「不懂也可以教,教不懂也有用」的原則──在小孩不懂的時候就要趕快教,要等到懂了再教就來不及了。因為像這些學習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課題,一旦錯過時機很難有成,這叫做「學習能力遞減原則」。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人類有兩大學習能力:記憶力理解力;(一)6歲至13歲:是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二)13歲之後:理解力才會有長足的進步。

因此,讀經教學原則,其要點有四:(一)及早讀經,(二)大量讀經,(三)老實讀經,(四)快樂讀經。

三、重視教育內容

:我們要教給嬰幼兒什麼東西,才能夠使他有良好的收穫,才能夠引導他成為一個才華卓越、品德高尚的人才?

  1. 從胎兒開始就可以接受中西古典音樂的薰陶,既豐富又優雅,讓這個孩子頭腦既聰明,性情又平和。
  2. 出生以後就開始看世界名畫,那些豐富的色彩,和諧的構圖,就可以養成他一輩子美術鑒賞的能力。
  3. 更重要的是語文教育,可挑選中西語文經典,為孩子打下深厚的基礎,傳承古聖先賢的德慧。

而背誦經典的理由有:(1)存入大腦,進入潛意識;(2)影響人的思維模式;(3)對性情與品德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4)提高見識 開闊胸襟。而讀書的層次,可以依照以下的建議來調整:

讀最高度的書,因為高度可以涵養低度。

ž   第一層:四書 ──《論》、《孟》、《學》、《庸》

ž   第二層:五經 + 子學

u  ──《易經》、《詩經》等五經及老莊等子學

ž   第三層:文學作品-古文、詩詞、歌賦

ž   第四層:童蒙書(三百千千)

u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

伍  讀經教育的具體做法

(一) 讀經教本的選擇:

  1. 可隨個人的見識喜好而作決定,無論如何,只要所讀的是具有永恆價值的「經」,便可受益,無須患得患失。
  2. 如定要提出建議,王財貴教授建議一開始選用的教材是:《論語》、《老子》、《唐詩》,一為儒家之本,一是道家之源,一是公認的文學瑰寶,三本都是很重要而基本的,可供採擇給初學者使用。

(二) 教學方法的把握

  1. 原則:由熟讀而自然成誦,或帶讀、或齊讀、或輪讀、或接龍等,可交替使用,目的在求精熟而已。
  2. 口訣:坐正、指字、開口讀;「坐姿端正喚起恭敬心,用手指字訓練專注力,開口誦讀增進背誦效果。」
  3. 進度:三百讀經法:「每天進度一百個字,讓他讀一百遍,給他一百分。」剛開始推動字數可酌減,但以100字為目標;必須相信你的孩子,因為人有無限的潛能。因為,記憶力是可以鍛鍊的,正如其他能力一樣。依此進度,小學六年即可熟讀《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老子》、《莊子》、《易經》、《詩經》、《唐詩》、《弟子規》、《三字經》等。

(三) 學習興趣的提升:

  1. 同儕的模仿:一人讀經較難成功,呼朋引伴容易上路。
  2. 師長的熱忱:老師和家長對經典的信心與熱忱,影響孩子讀經的意願和興致。
  3. 獎賞的實施:讀經表現良好者或記點數、或蓋印章、或發獎卡,累積一定數量可換獎品或其他福利。
  4. 故事的穿插:利用孩子喜愛聽故事的心態,鼓勵認真讀經。

陸、結語

讀經教育由於在「啟發道德良知」、「喚醒文化自覺」等議題上,故較諸其他教育改革理論,目標更為明確,方法更為簡易,成效更為顯著。更能回應和化解這個時代迫切的危機,如:道德低落、價值失序、種族衝突、生態破壞等攸關人類存亡的重大挑戰;讓大家回歸到人性、傳統文化和東西方文明的深層結構中去反思。這也是為何讀經教育自一九九四年推廣以來,短短二十幾年間,蔚然成風,成效卓著,允為廿一世紀教育改革的新希望。

讀經教育是「啟發道德良知」的教育

《大學》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們這個時代不缺知識的教育,不缺技能的教育,獨缺「明明德」的教育。而讀經教育在本質上正是一種「明明德」的教育,順著孩童純良的本性,把握最可塑的年齡,透過大量優美經典的薰陶,使孩童從小便沐浴在聖賢的教化中,以期日後培養成治國平天下的人才。

讀經教育是「喚醒文化自覺」的教育

面臨愈來愈嚴重的大自然和社會的危機,1988年諾貝爾獎得主在法國巴黎召開會議,探討消除此危機的良方,結果這些菁英們在大會宣言中宣稱:「人類在21世紀還要生存下去的話,就必須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這種呼籲無疑是對我們中國的文化智慧作了最高度的肯定。我們今日不僅要找回孔子的智慧,還要找回老子的智慧與釋迦牟尼的智慧,甚至推擴出去。我們也要呼籲西方民族找回耶穌的智慧,找回穆罕默德的智慧,讓全球各民族的文化作深度的交流與高度的會通,相互了解,彼此尊重,共同促成人類世界的永久和平。

主持人潘朝陽教授結語:

經典,除了是經學之外,其實也很符合現代科學。

根據德國哲學家亞斯培所說:「其實我們有一個階段,是屬於少數創造者的,這些創造者創立了經典。像孔子、老子、耶穌基督、蘇格拉底,還有釋迦牟尼等,這些能給人類建立典範的大師。」

另一位社會學大師馬克思韋伯提出:「現代化之後,有一個趨勢,即是把文明裡面的神聖性去除。」即意謂未來人類會變得越來越世俗。其實「經典」就是「常道」。如何找出活的經典,自己才會重新過來。如今近年來對岸已經重新恢復經典教育於國民教育之中,如果台灣再將經典拿掉,那台灣還剩下什麼?這值得大家好好仔細深想。 

▲潘教授致贈奉元書院講錄,以表敬意。

1:高瑋謙、張淑玲(2011),〈1986-2010年海峽兩岸讀經教育碩博士論文綜合分析研究() ()〉,《鵝湖月刊》第437-438期,台北:鵝湖雜誌社,頁36-46及頁30-49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一】「生於憂患——《易經》經傳的憂患意識與事功實踐」上課心得

文/林文國

  • 編按:本系列課程係由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周易文化學會創會會長劉君祖老師所教授的專題,自三月底起至六月中旬,每周一堂,共十講。《易經》中「憂患九卦」源自〈繫辭下〉第七章,「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始,以「〈履〉、〈謙〉、〈復〉、〈恒〉、〈損〉、〈益〉、〈困〉、〈井〉、〈巽〉」九卦作為處於亂世末法之時的立身準則。孟子稱「生於憂患」,《春秋》論「治起於衰亂之中」,都是對憂患的正面思考,也是源自《易》中智慧。本文特請林文國博士分享,林學長為3D影像專長,在先進技術上廣受業界肯定,他以幽默的筆法和輕鬆的態度,與大家分享系列課程的回顧。

兩個星期前突然被詢問是否能寫憂患九卦上課心得?當下沒想很多就答應了。卻忘了接下來的兩星期公司會忙到絕對沒時間寫──所有的時間會全會被客戶綁住。瞬間把自己推進「憂患」狀態之中,完全沒有做到「履錯然」(按:〈離〉初爻,「敬之」方能「無咎」)。真是的,「習易者,豈能無憂患乎!」

好吧!為了不讓自己走到〈離卦〉四爻(按:「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只好腳踏實地地想想如何解決現況,以便能在deadline (07/01) 結束前把心得交出去。要解現況,當然先問問《易經》阿伯伏羲大帝有無建議?占得不變的〈隨〉。真是太好了,「〈隨〉无故」(〈雜卦傳〉)。心得就來自由發揮,只要記得「中心有主,外悅可親,應可无咎」(按: 指「澤(兌)雷(震主)」為〈隨〉無咎之解)。既然是〈隨〉,就隨時,順著寫心得的過程思路把憂患九卦再參詳一遍。

首先是起腳式:沒想好,變成要踩老虎尾巴(按:即〈履〉中「履虎尾」,為九卦之首),只好老實做,不然不做會沒信用會缺德,「〈履〉,德之基也」。那要怎麼做呢?心得要寫得面面俱到,「言之兼」(指〈謙〉),時間不多要找平衡點,跟修德一樣,「謙,德之柄也」。時間不多,趕快剝除雜念,直接往內求,自性生萬法,「〈復〉,德之本也」。心得不求完美,但求一日內用心完成,「〈恒〉,德之故也」(按:「恒」字為「一日心」)。把一大堆可能性和建議排除後,反而心無雜念,思慮通透,文思若谷,「〈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果然是困窮才可看出能否「固窮」,還好沒放棄;煩惱就是菩提,從自性可生萬法,「〈困〉,徳之辨也」、「〈井〉,德之地也」。思路至此,尚稱可掌握局面,由被動轉為主動,「〈巽〉,德之制也」。

腳步站穩後,再來就是起手式,隨勢而做,動手寫心得。平心氣和就可以寫完,「〈履〉,和而至」。試著把思緒落實,不求長篇深論,「〈謙〉,尊而光」。用本心辨事物去雜念,才能不影響心得寫作,「〈復〉,小而辨於物」。而且要不厭其煩地把思路和憂患九卦重新參詳一遍,「〈恒〉,雜而不厭」。動手寫時,果真很難,還掛念著今天也同時要再寫完一份電腦程式傳回米國總部。無奈只得先把電腦程式一事拋諸腦後。心淨國土淨,心得先寫完再說;旁念一除,此心得就寫得越來越順手,「〈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窮變通久,自性井噴,真是非常實用的行事方法,「〈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至此,我已把心得講了一遍,雖不是無形無相,但應已周到,「〈巽〉,稱而隱」。

馬步站穩,雙手托天之後,再來重看一下憂患九卦說什麼?「〈履〉以和行」,行事真的要心平氣和,和和氣氣,心煩氣躁無法成事。「〈謙〉,以制禮」,訂定行事制度方法要用〈謙〉的智慧,且要與時俱進。「〈復〉,以自知」,自知者明,要知道自己的特性本心,是非常高深的修為。「〈恆〉,以一德」,行事不求永恆,但求一步一腳印──”eventually we will get there.”「〈損〉,以遠害」、「〈益〉,以興利」,減損慾望癡心妄念,才不會偏離常道,也才能生利,利己利人。「〈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受困抱怨無法脫困,受困要自己承擔;要明辨狀況,找出解決方法,然後老實幹才有機會脫困。「〈巽〉以行權」,處憂患亂世,要能不固執,權變無方,靈活變通,才能做事行權;這真是儒家修為最高境界,真可當成 一生修習的目標。

翻開《易經》講義,找到最早上劉老師《易經》課的日期是2009年5月,不知是否有記錯?若沒錯,那也已跟著劉老師習易進到第九年。當然我不是很用功,但儘量和日常活與工作行事的經驗結合互參;雖還無法參透宇宙人生大道理,但在整理思緒解法,尚稱有小得。也記得,劉老師開玩笑說過,會突然想學習易經的人,不是社會失意人,就是社會轉型困難的人。想想也對。那些意氣風發,站在浪頭上的人,哪能落入凡間,平心靜氣地趴在地上,老實體會《易經》的奧秘?當然更不可能做到人間事第一卦所說的,「君子以虛受人」(按:指下經〈咸.大象〉)。最後,回到〈履卦〉初爻「素履,往無咎」,〈履.小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習《易》无巧門,找到自己的獨特性,各正性命,老實修習就對了。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二】《論語》上課心得

文/吳和臻

  • 編按:本系列課程,由林明進老師主講,自三月七日至六月二十日於龍顏講堂上課。本文請吳和臻同學在課後,就其心得發揮。奉元四書課程,承 毓老師的門風,具有振聾發瞶、啟迪人心的反思和深刻,不同於一般儒者的句讀之學,而能喚醒炎黃子孫具有家國、道統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感。

「國,可以亡;但文化,不可以滅。」老師總大讚這個民族「一等一,了不起,至高,終極,大哉至哉」都是最高級的詞語;老師瞳孔裡的閃爍,映著這封存的文明,微光中牽出一條綿長悠悠之思⋯⋯。

無垠的天,萬年億年,沒有空間的疆界,沒有時間的極限;今日,還是這片天。慈愛的地,每抔每吋,只有生萬物的使命,對眾生的包容;腳下,就是這塊地。

天使萬物,地生萬物,人子於其中仰望、俯察。人,究竟是甚麼呢?人性又是甚麼呢?又到底是甚麼主宰了人?

「天命之謂性」,我們的「性」,就是上天對我們的命題。修道率性,是為了更臻於中道,庸中之道。「庚」,長久之謂;與「用」合於一字為「庸」。「中」,是「喜怒哀樂之謂發,謂之中」,為至高聖潔的本心,長久穩健用中之道,至中庸之道的真諦。

那澄澈的本心平凡,卻也神聖;它是純真的靈魂,是來自天上的祝福,是背負的使命,是珍貴的提醒──莫忘那白茫茫一片真乾淨,乾淨的中。上天賜命給人,也賜予人子們最純粹的渴望,欲盡己之性的渴望。人子承蒙天上的祝福,也想學天,想撥去心上塵埃,徜徉在那片白茫,那不受限的幸福。

「天大」,大,是無垠無涯無涘;華夏民族是個學天的民族。「學」,即覺;覺悟自己的靈魂、自己的本心,可以延展至如天之大;覺悟這個民族的傳承,可以如天亙古;覺悟生命的脈動,就是「善之長」。

「元者,善之長」,始萬物的「元」,就是美善之最。一點元,元動了,生機起來了,世界開始繁盛;「鳶飛戾天,魚躍於淵」世上的美好將輪轉遞嬗,生生不息。這些生命的源頭,是「仁」。種下「仁」,生命就順著時間,搖動出最雀躍的舞蹈。這是天德,天最美的善行結果。

學天的民族悟了天德,願如天行健,自強不息;如日月普照,規律不止;願循天時,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用成大人,發而皆中節的大人,盡己之性的大人,能行恕道盡人之性的大人,能愛萬物盡物之性的大人。大人知存亡進退而不失其正,因為愛萬物。愛萬物,就沒有任何偏頗,所以能做最正確的抉擇而不失其正。不失其正,所以能將至善傳遞下去。這是為大人的覺悟,是龍的傳人的覺悟。

所以,中國人祭祖祭宗,飲水思源,感念先人,感恩他們遺下的善果;有感恩就有責任,擔起傳承的責任。要讓生命生生不息,榮譽生生不息,文化生生不息,民族生生不息。

這就是一等一民族的了不起。中國,禮儀之邦,從來沒敗過;夏學,從來不迂腐,也從不打高空,而是引導著未成德的人步向無垠無涯無涘的長空。

孔子,就是有這樣一個抱負的人,想把這燦爛的文明,傳下去;

歷代的聖賢哲人,也想傳下去;

毓老師也想傳下去;

在講堂裡亮著眼的林老師也想傳下去;

底下聽講的靈魂,也要傳下去;

龍的傳人,都要傳下去。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三】「老實寫字」上課心得

文/趙子杰

  • 編按:本系列課程,由蔡耀慶老師主講,自三月十一日至六月十七日。蔡老師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研究人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專長為書畫篆刻史研究、展覽活動規劃執行。此次課程,藉由書法練習與書法史,逐步認識各種書體的演變與特色。不惟感受漢字的美感,並藉由靜心寫字,調整的心緒。本文特請趙子杰同學與大家分享上課後的心得。

最近有人問我:「書法是什麼?」這是一直存在我心中的一個疑惑。大家都說中華文化五千年,然而最偉大的發明莫過於文字,藉由有系統的文字「甲骨文」以來,文化藉由文字保存,才能流傳自今日。

書法的產生從發明文字的那一霎那就出現了,也儼然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然而書法和文字又有那麼一點相關,卻甚少被提及對文化的貢獻。因此我開始想書法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書法?一連串的問題不斷在我腦中不斷反覆問著。

學習書法的過程,既是學習藝術與審美觀,也是學習追尋字帖的作者,學習與自己談話。對我來說書法是什麼?書法除了是寫字外,書法是生活的一部份。透過書法更能了解生活是怎麼一回事,學習放慢,學習觀察,學習放鬆,並在其中獲得快樂。

獲得快樂有很多方法,可能是在工作得到成就感,可能是學習到新知,可能是吃美食滿足口腹之慾,可能是透過看電影、打球等娛樂活動獲得快樂;但透過寫字能獲得快樂,卻是很少人能得到體悟。身為學生,寫字不是為了做筆記就是為了寫作業,絕對不會是能放輕鬆而快樂。奉元書院在春季班開的一門「老實寫字」,我在這一期中才真正了解寫書法的意義。這門課蔡老師教了我很多東西,不只是文字的演變史、毛筆的選擇與使用、字的寫法,最重要的是老師的教導讓我體會「寫字是生活中的一部份」,寫字不是一件具有壓力的事,也許寫得不好,但是不能急躁,越急躁越寫不好。透過寫字放下一切,專心在字帖上,專心在筆尖上,讓心靈沉澱,放慢生活步調。

快速的繁忙的時代之中,大家都汲汲營營的追求大時代中的必須品──「名」和「利」,而忘了自己真正的理想和想法,透過重新學習寫字能讓自己看見真正的自己,重拾起自我,並且透過臨摹字帖,與古人對話,從字的文化學習古人的智慧,並且用它來磨練自己的心性。

現在對我來說書法和寫字是一種與自己談話的方法,從認識字的來源,透過筆尖將墨跡留在紙上,透過放慢寫字的動作,看著字帖看著自己寫的字,追尋真正的自己。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四】《史記》上課心得

文/楊涵茹

  • 編按:本系列課程是由王令樾老師自三月起至六月中,每二周一次的《史記》課。王老師為南京師大古代文學博士,對於中國文學信手捻來、有獨到的見解。本文特請王老師之高徒楊涵茹老師,就本次課程中側記心得,與讀者分享。

我大學時唸的是中文系,王老師是我大三時的文學史老師。

記憶中,老師在課堂上從不聊天,總是認真地為我們說解各個朝代的文風、作家的作品內容及特色,還有相關的各家評價,一點一點地教我們看見文學發展的脈絡。那時的我,是非常敬畏王老師的 。

再次聽老師講課 ,已是十年後的事。

身為中學教師,對於文本依舊有無法掌握的時候,在聽王老師上課時,更能發現老師的好:有些看似平易的文字,老師能帶著我們看見作者真正的用意,並且比較作者與其他作家的高低;博引諸家說法,進而帶出個人評論;從不同篇章間的關係,帶出作家的創作理念。

我在每一次的課堂裡,體會古人的智慧與氣度,也在老師授課時的神情,看見優雅的風采。當年還是學生的我,對老師的敬畏,大概是感受到老師對學問的熱情與認真,還有自己是如何的不足,想好好學習的心情吧 。

能再次以學生的身份聽老師的課是幸福的。謝謝老師的課程,每次下課時心情都是清爽的,也就有了勇氣面對生活裡的狗屁倒灶。

期待王老師下一次的課程,謝謝老師 。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五】讀經典思管理:治大國若烹小鮮

文/白培霖

  • 編按:本文選自白培霖老師5月26日於《DIGITIMES椽經閣》之「同窗、同學」專欄所發表的文章。白老師為美國加大柏克萊分校電機電腦博士,在半導體體產業具有多年經驗,現任華邦電子研發及代工事業群副總。除專業領域外,亦不定期於各地講學,分享經典的智慧。本文蒙白老師同意轉載,分享奉元同道。原文請見:http://www.digitimes.com.tw/col/article.asp?id=176&sc=hp

治大國若烹小鮮

– 《老子》第六十章

這句話經常被人拿出來告誡領導人不要朝令夕改。但這句話其實含有許多治理一個國家、公司、或是組織的深意。

首先,大國是要用治的

《大學》這本書裡面有八綱領,後四項最直接可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要針對自己的缺點,痛下針砭,切磋琢磨,這些功夫沒有一件是舒服的。家(小團體)要「齊」,要公平,對同一職位的人有同樣待遇。對上級不卑不亢,對下級也以同事對待。

做到中高主管,就要學習治國的方法了。《老子》裡面說治理一個組織,要像烹(煮菜的方法之一)小鮮一樣。「小鮮」是這句話裡面畫龍點睛的地方。鮮魚一定是當地產的,而且每個地方的鮮魚都不一樣。你如果原來在製造部門,現在調到行銷部門,就不能用以前成功的老辦法,換部門一定要換腦袋!新的部門,新的任務,必須要找出新的辦法。之前成功的秘訣,經常成為後來失敗的絆腳石,就是因為沒抓住「鮮」,老是賣過時的舊菜!

另外一個重點在「小」。英文說「魔鬼存在於細節」,心志高遠的人,通常不注意細節,結果常在臨門一腳的時候失敗,所以說「行百里者半九十」。另外,新手面對一個大題目,常被其複雜性給嚇到而不知所措。這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大問題分成幾個小步驟,一步一步往前走。「不怕慢,只怕站」,每天專注於進步一點,不知不覺中任務就完成了!

中國傳統文化裡有很多道理在今天都可以用。學習前人的智慧,可以讓我們少走一些冤枉路。「不學無術」,換句話,也就是「學就有術」──這才是真的學術!

返回目錄


【公告事項】2017夏季班公告

文/秘書處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