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7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 第37期

公元2017年01月07日 夏曆丙申年臘月初十日

◉本期目錄

◼︎【奉元薪傳】中行獨復以從道──丙申歲寒憶師囑文/劉君祖
◼︎【奉元鴻爪】貴州省委講師團來臺參訪奉元書院記實文/秘書處
◼︎【兩岸奉元】國學教育高級研修班第五期記實文/秘書處
◼︎【奉元問學】我聽白培霖老師講《老子》之一文/荷清書院、秘書處
◼︎【奉元同道】臺灣高等教育儒學研究的省思文/陳昱甫
◼︎【奉元小品】百轉千迴終得識.聖道仁風在奉元─北京訪毓老故居小記文/段心儀
◼︎【奉元新語】奉元社課與寒假讀書會文/奉元社
◼︎【奉元公告】丁酉年新春團拜文/秘書處
◼︎【奉元課程】2017冬季班課程文/秘書處

奉元電子報 歷期文章目錄


【奉元薪傳】中行獨復以從道──丙申歲寒憶師囑

文/劉君祖

歲月飛逝,轉眼又是丙申年終,丁酉將始,世勢果真動盪無極。民粹之風瀰漫全球,島內政情固無庸論,狂人川普勝選美國總統更達於極致,未來還會如何演變?許多人忐忑憂懼。其實天命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末亂憂患時代也不例外,夏學君子修行砥礪,拭目以待吧!

朝陽師兄重新規劃「奉元薪傳」專欄,上期電子報且率先為文闡述毓師學行主旨,拈出「經世濟民」四字,囑我續篇。我想堂皇大論篇幅不許,學術淵源同門皆知,在這新舊交替節氣,談談既往數十年聆聽師訓與私下請益所聞吧!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願與同道靡之。

老師講經最重大易與春秋,易經經傳講了好多回,董子《春秋繁露》也是重中之重,曾稱這是我們天德黌舍鎮山之寶。至於公羊春秋經傳,大概從來沒完整教授,義理結構太過複雜,對當時的大學生來講形同天書。近四十年前那次隆重開講是所謂「值元述志」,距魯隱公元年剛好隔了45甲子,大家也鼓起勁來學習,卻還是未至桓公而止。後來指定讀清代常州學派創始人莊存與《春秋正辭》,囑大家交心得報告。我真當回事寫了篇《馬蹴浮埃去路長》約七千多字文章呈老師,大概其他回收狀況不佳,他又叫停,還說要的不是整部書的論述,而是其中一個個論點的分析辯證。後來我雖化費多年功夫至少讀完所有蒐集得到的春秋經傳註疏與各家論著,這些年講經也大膽給台灣北中南的學生講述過幾次,仍以繁露為主軸,衷心(實)遺憾沒緣聽老師全經講述一遍。孔學志行精華盡萃於此,不深透其微言大義,難稱究竟啊!

後來讀蔣慶《公羊學引論》並問老師看法,他對蔣相當肯定,還曾託同學安排會晤,又因故沒成,但似乎有些隔海指點吧!老師原以為蔣與康有為太老師有淵源,沒想蔣是真正自學得悟。這些年來蔣本公羊義旨大談政治儒學,還提出了許多新穎的改制芻議,引發甚多質疑與爭議,例如虛君共和的世襲制等,明顯與「譏世卿」相違,對乾卦彖傳「首出庶物」首出二字誤解也削弱其思想力道。

老師講易傳多回,我一直聽到跨世紀前,越後面講得越精彩,已經有他貫通創獲的累累碩果,雖欲從之,末由也已。他說船山作《周易大象解》成一家言,彖傳的結構謹嚴、意涵豐富,其實比大象傳更優勝,希望我們能發心寫一部《周易彖傳解》;又說雜卦傳自古難通曉,將來若有人完全解密與他人說當功德無量。

初曉大易與春秋相表裡後,我請問老師王道理念可有落實為制度的規劃,老師說在周官經,與熊十力先生看法相同,且簡略提了一下他的研究方式。今日美式自由民主的制度似乎也出了許多問題,川普當選並非偶然,119的易幟未來對美國與世界的衝擊可能不小於911,一自外來一由內生而已。強力崛起的中國未來肯定不會走西方體制,長期因循舊路亦將勢窮,如何擬制因革損益確為大事。同門江宜樺閣揆卸任後,在香港城市大學執教,最近又成立長風基金會,繼續投入民主在中華的研究,濁浪滔滔,乘長風真能破萬里浪麼?

熊先生在《韓非子評論》一書中有所謂「正統法家」的說法,還稱諸子思想皆出於孔子六經之學,我請教老師有根據否?秦始皇焚書的內容及範圍究竟如何?老師認為法家正統之說有道理,韓非、商君之說其實皆以術見長,談不上甚麼哲學思想。諸子之學受孔子刪訂六經之影響與刺激甚大,因而發揮個性另創新說,但他們本人可絕不承認是孔學。分家分派是我們後人的看法,古時混沌一片,中國思想源於道,道指真理大道,非指道家。孔子貢獻獨特,故受獨尊,戰國諸子受孔子影響甚大。老子書晚出於孔子,老子其人究竟如何不得而知。管子書雖係偽托,管子其人思想行事卻在孔子之前,其中道家之言甚多。道家尊奉黃老,黃帝雖是象徵,道家思想的起源亦甚早,談道家思想不應以為便是老莊而已。法家、名家與孔子春秋只是影響的關係,並非傳承。

孔子刪訂六經,本來就有發一家之言的意思。孔學與夏學不同,我們談夏學,即因前人的智慧,可能的話,我們都想吸收,不限於孔學,必得追大夏之學源,源於易是對的。先秦科技當有成績,由古器物即可知,但未有形之於書的理論,多採經驗秘傳,而中國早有仁的觀念,殺人武器不易發達,近代中國落後的不就是殺人的東西嗎?士與民、形上形下的道器之分,倒是自古就有此趨勢。始皇焚書也及諸子,大概只有醫卜之書留存,但可能只限於官家,民間之書無法燒絕,必有大儒逃之夭夭,而古時又交通不便。漢代今古文相爭,也多是官場中人,民間並無。但年代久遠,保存不善,還是遺佚甚多。有人說繫辭傳參雜有道家思想,這也是後人的看法,在彼時就是整個大道統的傳承,傳文中多有子曰,表示雖非孔子親筆,卻絕對是孔學思想。

老師認為熊老夫子最高的地方,在他對今古文公案的獨斷,認為孔壁出書方是真經,可是被藏之於秘府,必有問題。這是發前人之所未發,傳統今文家也沒這份眼力。我們整理夏學,對片紙隻字也要重視。熊先生的東西很值得注意,但仍不夠新,完全靠著他走未來的中國路子仍是不足的。中國數千年的老大帝國,弊端太深,必得變革進步。為往聖繼絕學固然必要,為萬世開太平更重要。因而不失其新,存三統,張三世,循序漸進,這是公羊學思想最正確的可貴之處。

老師也極重視尚書,自稱頗有獨到心得,以他豐富的政事經驗理應如此,我四十二年前初入黌舍聽經,就是洪範約義,老師用馬一浮的《復性書院講錄》宣講尚書,印象深刻,從此走上與夏學結緣的不歸路。大易與春秋通貫甚難,《墨辯》之難解猶有過之,與《墨子》其他篇章的淺白截然殊異,讀來覺得精彩仍不易受用,老師曾於盛夏研墨,不知有否突破?屈原《楚辭》為美文極致,老師說那是思想著作,我讀了好幾遍也看不出來,熊老夫子書中也宣稱屈子為道家思想,關竅何在呢?近世宋明理學風行,老師不尚,數十年前我曾問他,可不可以完全不讀直接先秦經典?老師說: 不是要做學術工作的話,完全可以;理學離真正的經世濟民甚遠。當然我們也不可能完全不涉獵,就是確定一下老師的為學宗旨。有段時間我們去老師處拜年,他都送大家袖珍本《金剛經淺釋‧法寶壇經簡言》捧讀,還說是他除大易與春秋之外的日課。如今回想,意味深矣!

歲月匆匆易逝,當年受老師啟蒙向學,而今多歷世變,俗務纏身,迄今未有大成,慚惶何似?以前品讀熊老夫子著述,多稱欲為某書某書而終則未就,例如《大易廣傳》、《周官疏辨》、《量論》、《大學傳疏》、《書經要略》、《孝經疏辨》等等。「余嘗欲從管子書中別出之,為作注釋,與老子並行。」﹝此指心術、白心、內業三篇﹞「孔子詩傳全亡,余嘗欲取論語言詩處,疏通而發明之,以存其概,或嫌取材太少。」「余嘗欲原本六經,融攝諸子,而為一書,以明治道。於禮運篇,將斟酌其義,擬為法制,備來世取資焉。」「余於荀學,欲有所論述,期量論成後為之。」「莊子才過高,但其差毫釐謬千里處,則有不可無辨者。」「吾悼墨學之大全久焉而不彰也,常欲為專篇以發之。」「吾欲為一書,以公羊春秋與論語互證。」「船山不幸而宗橫渠,故於本原處始終不透。余欲取其全書中凡談及道體者,條列而辨正之。」熊夫子如此未就名山之業,令人嘆惋。毓老師呢?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述而不作,我每回思考這問題,總是百般意趣滋味難言。斯人已逝,千古不磨心,而今世變更殷,振興夏學實亦千載一時,謹此奉聞,高明君子或將有以教我?

返回目錄


【奉元鴻爪】貴州省委講師團來臺參訪奉元書院記實

文/秘書處

12月22日,貴州省委講師團一行12人,在團長劉正品先生率領下,參訪奉元書院,並舉行座談會。由本會理事長劉君祖先生、理事潘朝陽先生及秘書處負責接待。講師團劉團長首先介紹貴州的風土民情與歷史沿革,並說明此行主要目的在於了解台灣地區在儒學教育的發展與現況。由於久仰毓老師的風骨與學養,特別安排參訪奉元學會,希望能開啟日後互相交流的機會。

▲主客雙方互贈紀念禮品。

劉團長說,在傳統文化上,貴州屬蠻荒之地,直到朱元璋以三十萬大軍西征貴州,功成之後,三十萬大軍就地屯墾,成為老漢族,這批老漢族就把六百年前的遺風都保留在貴州。陽明先生在貴州龍場著書立說,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學說,雖然他在貴州僅僅停留兩年,卻對貴州發生深刻的影響。貴州在文化發展上相對其他地區明顯落後,但現在國家領導人再三強調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貴州地方政府也積極思考如何將陽明心學在過去的基礎上,結合當今情勢,而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所以他們針對幹部與基層民眾的教育訓練,做了很多工作。從2013年開始在各級機關團體、民間社會,創建了一萬多個道德講堂,不僅宣講傳統文化,也宣講現代生活禮儀。從2017年起,還計畫將陽明心學轉成基層百姓聽得懂的內容,並轉化為每個人的行為。此外,各級學校也開辦正規課程與課外活動,包括傳統禮儀等教化工作。希望能把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轉化爲一般百姓能知能行,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文化底蘊。

為此,訪問團特別請求中介團體中華兩岸文創經貿發展促進協會邀請台北市立大學張曉生教授分享台灣小學的古典教育內容。張教授雖非奉元同門,卻從小耳聞景仰毓老師在台灣深耕儒學教育的貢獻,也曾透過很多管道訪問毓老師,想讓更多人知道毓老師對台灣儒學的深刻影響。公元兩千年左右毓老師曾透露願意接受他的採訪,但後來又因身體不適拒絕了。因此張教授剛到書院第一件事就是跟毓老師的遺像鞠躬行禮。

劉理事長在座談會上簡單介紹毓老師講學六十年的核心要義,就是強調「實學」和「時學」,「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而毓老師曾預言,中華民族這回強大起來,如果不犯一些致命性的錯誤,有機會強盛一千年!所以我們弘揚夏學,有極爲重大的意義。現在大陸各地的奉元書院,主要工作也是從蒙學開始。文化振興的工作難於政治改革、經濟改革,振興經濟四十年成績斐然,文化工作則不只是一代人的大事,所以我們說此時此刻,正是千載一時,怎麼掌握「實」和「時」,這是關鍵!

潘朝陽理事接著說,毓老師講學六十年,有兩個特點,一、毓老師是直接講原典的;而且毓老師講經,是「依經解經」。像有位當代重要儒者會通康德與儒家哲學,我們老師就曾說「不能援康德以入儒」。這是老師的立場,也是他的觀點和方法。二、毓老師講經,是「有效回應當代」,不是復古,而是古代的經驗智慧如何解決當代的問題。潘理事長期在自己家裡給親友講經,也是繼承毓老師的精神,老老實實講經。

鄧美玲秘書長由於長期關切青少年與兒童的經典教育,過去也曾在永豐餘集團的上善人文基金會主持相關工作,劉理事長希望她能分享這方面的經驗。因為時間有限,鄧秘書長只簡單說明,兒童經典教育必須以「人」為前提,經典是人格啟發的教材,針對不同年齡的人格發展特質,將格致誠正修齊治平這一套由內而外的人格成長指標發展成一套結構緊密、方法、步驟清楚明確的教學脈絡,已經退休的國小教師王修亮在台北縣頂溪國小曾以全科的自編教材,在普通學校、班級實踐出來了,證明了要落實以兒童為本位的經典教育不是不可能。一代人不能完成的事才是大事,重新建構以夏學為核心的教育,才是我們這一代的大事。

座談會在緊湊、扎實的對談中結束,訪問團團員紛紛要求在毓老師遺像前留影。每一次的交流,都是觀念、想法的溝通,期待它能成為孕育希望的種子。

▲訪問團全體團員與奉元書院代表合影。

返回目錄


【兩岸奉元】國學教育高級研修班第五期記實

文/秘書處

去年(2016)的12月10日到12日,時值大雪初候,在雪花紛飛的東北營口,在人文薈萃的明湖之畔,北京奉元書院、華夏寶貝國學館舉辦了第五期的「國學教育高級研修班」。

本次「國學教育高級研修班」特別邀請毓老師弟子、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劉君祖老師,從台北飛往大陸東北遼寧省華夏寶貝國學館的營口分館——營口奉元書院,擔任講席。

毓老師說:「中國學問在立本,《四書》乃是大本之書。」因此,毓老師在《大易》、《春秋》之外講學的重點就是《四書》。歷來中國人把《論語》列為「四書之首」,因為這是孔子學問的精華。毓老師曾說:「《論語》是孔子與其弟子的論道之語。⋯⋯《論語》為無盡藏,乃一部談政之書,講修身之道,繫為政之本。」這次第五期的「國學教育高級研修班」講習的重點,就是試圖從《論語》當中管窺聖人所以治學、修身、為政的根本之道,並且如何運用到日常生活的待人處事當中。

本次的研修班為期三天,學員有來自北京、遵化、瀋陽、營口、台北等兩岸各地奉元書院的講師或助理,大家齊聚一堂,在劉君祖老師的帶領之下,一同領略了毓老師講解《論語》時的「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劉老師在課間休息時,帶學員做伸展操。

劉君祖老師講學嚴肅認真,不時會夾雜幾句詼諧逗趣的俏皮話,讓學員們在認真聆聽之餘,常忍俊不住。劉老師闡述毓老師對論語的解釋,侃侃而談、娓娓道來,講述篇章字句時也常會夾敘一些毓老師生前的小故事或趣聞,或者是同門跟毓老師互動時的一些趣事,讓學員們除了在理性上的學習外,也得到一些感性上的體悟。

本期研修班的主辦人,北京奉元書院的董華春學姊,時程掌握緊湊精準,三天講課的過程,十分順利。承辦場地的地主,營口奉元書院的沈藝、柳傑伉儷,也熱情地盡到地主之誼盛情款待,讓劉老師與所有學員都有賓至如歸之感。席間大家更互相勉勵,期盼彼此都能夠為國學在中華大地的復興成長一起努力、堅持不懈!第五期的「國學教育高級研修班」就在這樣熱絡而融洽的氣氛中劃下了句點。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我聽白培霖老師講《老子》之一

文/荷清書院、秘書處

  • 編者按:這是2016年11月起,由奉元書院與荷清書院所舉辦的公益講座,由白培霖老師精選《老子》中十六章,作為認識《老子》實用性的入門介紹。白老師為柏克萊大學電機博士,在半導體產業具有多年的經驗、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影響甚鉅。他曾追隨 毓老師讀書三十五年,習《易》、《春秋》及諸子等,又涉獵《公羊》、《通鑒》,可說是文、理雙全的奇才。由於講座十分精采、受到廣大學員的肯定,為免有向隅之憾,編輯部特邀學員就上課內容作整理,以饗同好。

一、奉元心法

白老師承 毓太老師心法,從「帝王學」的角度看學問──「帝」即「主宰」、「王」即「歸往」,也就是領導統御的應世之法。特別是從領導人的角度看問題,旨在治世實用,與一般學儒求仕進取不同。正因為視角的不同, 毓太老師不喜歡學生做考據; 毓太老師常說,「中國的學問是用的,不是講的。」他回憶 毓太老師讀書的方式,是「連走路時都在背書,來思索所有的經文」、「經文是必須透過不停咀嚼,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想,才能得到其深意的」。至於「為何現代人還要讀古書」的疑問? 毓太老師說,「能看懂古書,就能感受到古人是(抓)把著我們的手,教我們怎麼做事、救世」。至於如何能懂古書?白老師說,首先在「識字」。 毓門教學的特色,就是「依經解經」與「一字一義」。所謂「依經解經」,就是「如何理解經典」──不是用自以為是的現代觀點,而是「參考同/近時代的相關論述,去歸納出自己的結論」。這就不局限於一家一派,也不會被有限的線索所侷限,反而透過掌握當代的思潮,在理解上就不容易有太大的偏差。

至於「一字一義」,是因為中國文字的特殊性──每個字都有它獨特的意義,深入其中,就知文意的曲折婉轉。譬如:「柔」與「弱」有何不同?為何說「身段要柔軟」而非「身段要弱軟」?為何說「弱不禁風」而非「柔不禁風」?柔」是「能屈」;好比扳彎一根木條,雙手一放掉,木頭又會彈回來──這就叫「柔」。「弱」呢?則是把木條彎過來,它承受不住就斷了──這叫「弱」。所以,這也無形中透露出了古人所體悟的道理:身段要柔軟,碰到事情得會轉彎;但事情過了以後,還要能回得來。又譬如:「人」與「民」有什麼不一樣?《論語》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春秋繁露》有「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俞序〉),《孟子》說:「人人皆可為堯舜」(〈告子下〉),這些經句為何採用不同的稱呼?就先秦對「人」與「民」的定義不一樣:「民」是普通百姓,「人」是做官的、有學問的階級。對一般百姓不能有太多的期望,能夠盡其本份、做該做的事就好了;可是對讀書人、做官的人,則社會是有較高的期待,自己對自己也要有所期許。對字有了深一層的認識,讀經就會更感受到多一份感觸──這也是為何 毓太老師要求學生讀書得多查《說文解字》的緣故。

二、怎麼讀經典?

中國經典有個特色,就是第一章多半是全本的重點;例如:中國人對家庭觀念的高度重視,認為「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這反應在最早的元典《易經》中,就從排序上反應出來:第一〈乾卦〉(爸爸卦)、第二〈坤卦〉(媽媽卦),到第三〈屯卦〉生出個小孩,第四〈蒙卦〉,就是小孩出生什麼都不懂,得要好好教育,所以叫「啟蒙」。到了下經第一〈咸卦〉談得是「少男少女談戀愛」,接下來〈恆卦〉的長男長女(按:雷風恒)就是「夫婦相處之道」。所以《易經》點出人生的過程,也反應出中國傳統的價值認同。另外,從《詩經》中也同樣有這個暗喻,首篇〈關睢〉,即是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講的就是男性追求女性,但要合乎「禮」的規範。

另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公」──這也是 毓太老師所闡明的立國精神──無論是「公、禪讓、無私、不爭」等,都可以說是我們的政治理想。從〈禮運大同篇〉中大同與小康的分段,到《孟子》中藉傳言而批評「至禹而德衰」(〈萬章〉)的歷史轉折──因為夏禹後進入「家天下」的世襲封建,此後中國便進入了「小康世界」。因此,《尚書》作為中國第一本談政治、政術的「教科書」,其編排就把開端的〈堯典〉、〈舜典〉作為典範,故稱「為法」;而自禹後的記載,則是要後人引以為鑑,故稱「為戒」。孔子在《春秋》中,以「隱為桓立」來闡述他理想中的禪讓政治。這樣的工筆,到了《史記》,司馬遷「承《春秋》之意,為萬世立法」,由〈吳泰伯世家〉為世家第一,講的就是兄弟禪讓的情操;列傳第一的〈伯夷列傳〉,講的是「不爭」,以此立意,告訴讀者全書的觀點。

至於《老子》、《莊子》的前三篇都是菁華;《大學》、《中庸》都是以首經後傳的方式(傳為經解)──在第一篇把重點講出來,後面都是解釋前文──這是讀中國書很重要的方法,通常把最重要的結論放前面,後面再講如何實用的說明。

三、為什麼讀《老子》?

除了經書外, 毓太老師教學生「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看一本子書,了解其中意義。之後再去看其他任一本子書就不會有問題。」、「如果一本書都沒看過,其他的書看再多也沒有用。中國經典中只有《易經》與《春秋》需要有師承外,其他的書如果能定下心好好地看,都能看懂。」

然而,為什麼要讀《老子》?因為從領導統御的角度來看,道家是真正的帝王學;而儒家是培養良臣賢相、建立制度為主。做為一個領導者,對道家的認知要比儒家花更多的工夫──因為「領導」,第一、要能看懂大潮流、大趨勢,順著潮流做事;第二、要想出不同辦法以達到目的。至於叫下面的人聽話、守道德,是儒家的擅長。在正常的狀態時,儒家很能致用;好比說一個健康的人,想要維持身體健康,就要多運動、吃營養的食物──這是儒家。可是如果一旦生病,當組織、企業、國家出現問題時,能夠治病都是道家的作法,道家有自己一套不同於儒家的常法。

另外,讀書與個性也有相當的關係,最好選擇與興趣相合的書籍。白老師說,他特別對《易經》、《老子》和《金剛經》等相契,尤其是在工作或生活上碰到困難、遇到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時,《老子》往往可以給予一個相反的思考空間,想出一個與人不同、甚至雙贏的辦法──這是《老子》對白老師有很大啟發的地方。

最後,在開講引言中,白老師承 毓太老師精神,期許學員要把所學的學問應用出來──不只是本原著的精神,作《老子》的好子孫;更重要的意義是,要成為後代人的好祖先。所以,如何把以前古人的智慧拿到今天來用,「應時」才是最重要的。讀書,不須要一天到晚拿著舊的東西說真、假──我們不是開當舖──要記得,有用的東西就是真的,藉助古人的智慧,在今天應用出來,再把經驗承傳下去,不只「照著講」更要能「接著講」

四、經文釋義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音繳,指「竅門」)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如果可以講的道理,就都不是恆常不變的──那《老子》中五千多字到底說了什麼?關鍵不在於「道」可不可以講(可道),而在於「常」。想抓著一個定理而通行天下,不考慮到現實是不斷在「變」,通常到後來都不會有很好的結果。白老師舉了佛陀大弟子舍利弗的故事為例說明:舍利弗隨佛陀出家後,他的舅舅摩訶拘絺羅就來找佛陀辯論──言明贏了就要把姪子帶回家。摩訶拘絺羅本以「不受」為宗,說一切立論皆「不受」──也就是佛陀所說的他都不認同。佛陀僅以「受不受此『不受之法』」破其立論──這就點出了沒有一成不變的定理,現實中往往「例外無窮多」。

  •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什麼叫做「無」?事情在還沒有變成「有」之前,都是「無」──此時,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然而,一旦變成「有」之後,就只剩下這一種可能性的發展。白老師舉了一個例了。一對夫婦剛生了一個孩子,到了半夜孩子哭了,爸爸被吵醒,想要去抱抱嬰兒,以免吵到妻子休息。爸爸一旦開始有「抱孩子」或「不抱孩子」的念頭,接下來就會有「為什麼是我?」開始給自己找理由──「我上班這麼辛苦,為什麼是我去抱?」與「我上班賺錢養家,她卻只在家照顧小孩,為什麼要我去抱?」等等,不斷地往下想,到了最後,他就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好的父親、最好的丈夫,而妻子是全世界最壞的媽媽、最壞的太太。這整個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就是這個爸爸沒有依照一開始的心念,把小孩抱起來,反而開始延伸思考,當他心念一改變,為了要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就把他的妻子妖魔化了。這就是說,在念頭一開始那一剎那非常重要,那一剎那還能管住自己的心;可是當心一決定後,就拉不住了,最後可能與初心完全相悖。所謂「心猿意馬」,就是指心有各式各樣的想法,一念中有非常多思惟,就像猴子一樣跑跳不定。心念一決定要做什麼事情時,我們的意念就像馬一樣,拉都拉不回來。所以,心念要在還能控制之前把它控制好,一定要抓住一開始的那個念頭。

  • 「常有,欲以觀其徼。」

「徼」,是指竅門。我們的心要常常觀察到萬物的「有」,才能觀察到做事情的竅門。為什麼會觀察不到呢?因為「迷」。被什麼東西迷?被財、色、權力、欲望等迷了,如果不能把這些東西去掉,心永遠不會開竅。想要做事情抓到竅門,與眾不同,一定要離開這些把我們的心竅給迷住的欲望;《莊子》說:「嗜欲深者天機淺」(《莊子・大宗師》),任何人只要欲望太深,就很難悟到深刻的道理。

  •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易經》裡面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講一個事物的兩面,如:乾元、坤元。世界上所有事情,有正一定有反,有陰一定有陽,有乾一定有坤。《老子》稱此為「玄」,在《易經》叫「元」,是所有事情的起源。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一句

我們常常覺得自己是善人、好人,又以為好人就可以怎樣怎樣。其實並不是如此。白老師說了個故事:有一個做一輩子好事的人與做了一輩子壞事的人,兩個人死了之後都到天堂門口。結果,聖彼得卻讓壞人進去,而好人卻在門外。好人覺得很奇怪,心想自己為何做了一輩子好人卻不能進去?聖彼得說,「因為你覺得進天堂是自己該得的,心中充滿驕傲。可是那個做了一輩子壞事的人,到了天堂門口,充滿謙卑感恩的心,在那一剎那裡,所謂的壞人是比較符合天堂標準的。」所以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佛家所謂的天堂地獄,其實就在「一念心」,正是「一心俱足十法界」,內心充滿貪心、憤恨的人,就是在餓鬼界、在地獄。

白老師整合第一章到第二章,點出「控制好自己的心」。他舉出圖圖主教(Desmond Mpilo Tutu,1931-)的話「痛苦沒辦法避免,可是如何面對痛苦,面對順境、惡境,這是我可以選擇的。」因此,當要對事情做出反應的那一剎那,是在「無」的時候,還可以控制──可以選擇是「要」發脾氣或「不」發脾氣;一旦選擇之後,意念發動,就像快馬跑出去,拉不回來。另外,有些人常認為「正常人」都會這樣想,所以認為對方也應該「知道」並且「做到」──問題是,人都不可能知道別人在想什麼,所以提醒別人一句又有什麼關係?我們常常都「假設」別人知道,然後怨天尤人。每一個人知道的其實都不一樣。白老師提出「New Age」的觀點,作為參考:即「每一個人要為周圍發生的所有事情負責」──我周圍發生的事情,都是我內心意念的反射,所以我應該要為周圍所有人和事負責。

  •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一句

聖人在《老子》的語言中,不是崇高不可及的,而是很會做事情的人而已──這和儒家不一樣。儒家把人立了很多層次,如:善人、君子、賢人、聖人、大人。其中「聖人」是「夫聖人非能生時也,時至而不失之。(《文子•上禮》)」。儒家裡面最厲害的是「大人」,「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周易・乾》)」。

至於很多人誤解《老子》,以為「無為」就是什麼事情也不做。《老子》其實是「無為而無不為」──看不到他做事,可是想做的事情,一件沒少。「無為」是不直接伸手進去「為」,但卻造了一個「勢」,讓人不得不這樣子去做──而做的人還覺得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無論如何,目的已經達到了。用儒家的話來講,《老子》做事情是「無所不用其極」,但是最後的結果是「無入而不自得」,就像鴨子划水,這才是《老子》的真正運用。

  • 「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一句

雖然負責、承擔,但要不居功,所謂「財散則人聚」(《大學》)。愈能把功勞分出去的人,會有愈多人願意與之合作,這時做甚麼事都會成功,想不升上去都難。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人們常常錯估情勢,或有盲點──特別是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去換取可取代的東西,而忽略了不可取代的東西。好比說,錢財是一個隨時都可以再拿到的,可是時間與生命過去了就不再回來。以一個不可取代的東西和一個隨時都能有機會拿到的東西相比,我們要開始認真思考,每天是否在做真正重要的事?

「虛其心」一句

心為什麼不虛? 毓太老師以前說同學,別人一句話還沒問完,聽話的人就急著想想打斷然後回答,這樣的心就不虛了。腦筋比嘴巴快很多,所以被人問問題時,不要急著回答。要去想:「對方為什麼問?」、「他聽完我的回答會有什麼反應?」、「這反應對我有什麼影響?」、「我希望傳達什麼訊息?」經常是講出的話,與對方的理解是兩回事──所以等對方都講完,也把全部的問題思考過以後再回答,就不容易出錯。

人很難「虛其心」是因為太多的「自以為是」。白老師特別講了佛教中的一個故事:有一位虔誠的老婆婆念佛號念了一輩子,念到走路時有道修行的人都可見其寶蓋在上空盤旋。有一天,一個有道的僧人聽到老婆婆念得是「唵嘛呢叭咪『牛』」,就止不住上前糾正。老婆婆虛心接受,也小心翼翼地念著正確的發音。奇怪的事發生了──她再念時,頭上盤旋的寶蓋不見了。僧人一見大驚,立刻驚覺自己的法執──跑到老婆婆前面。對老婆婆說,是他的疏忽,老婆婆本來就是對的。老婆婆一聽放心不少,又開開心心地念起她本來的佛號,那個發音不正確卻一心專持的態度,才是寶蓋所以示現的原因。這個故事,特別對知識份子有所啟發,所以「虛其心」的人反而能致其志,佛陀弟子周利磐陀伽以掃地開悟,也是一個值得參考的例子。

白老師又以「宰相肚裡能撐船」解釋「實其腹」──就是要有容人之量。如「六尺巷」的故事,就是清朝康熙大學士張英的家人因重修府邸時,因院牆與鄰居發生爭執。家人來信要在京作官的張英,要求當地官府幫其撐腰。張英收到信之後,隨即回詩一首: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英家人收到信之後依指示把院牆向後退讓三尺,鄰居知道後也向後退讓三尺,使得兩家之間空出六尺的通道,六尺巷因而得名。後來康熙帝知道了這件事,敇立牌坊以彰謙讓之德。這個故事說明了,能夠容人,最後一定海闊天空。

白老師還以自己職場經驗說明這個道理,就是隨時準備好「接班人」。大部分的人都害怕自己手下有厲害的人,會把自己的職位搶走,可是很少人能從上位者的角度思考──當自己下面沒有接班人,無人能接替自己舊有職務,反過來,有提拔空缺時,上位者也會考量組織安定而不會拔擢你。曾任南加州大學校長的Steven B.Sample在《卓越領導的思維方式》中提到了「哈利規則」來解釋用人:如果最高領導者的綜合能力只有90%。根據哈利的規則,他將僱傭相當於自己能力90%的人——即:這些人的絕對能力為81%。而這些絕對能力為81%的人所雇用的人,其絕對能力為66%(81% X 81%),因此,企業第四層雇員的綜合能力絕對值只有43%。所以只要看周圍是些甚麼樣的人,就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才;若對自己有所期許,那一定要敢用下面厲害的人。不敢用厲害的人,就表示自己程度很差。

弱其志」,「心之所主」之謂「志」,不要一天到晚想要這個、想要那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自然就會成功。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一句,是說不會針對特定對象有「愛」;一有「愛」,就「執著」,也就會產生痛苦。佛教講「慈悲」,慈是「與樂」,悲是「拔苦」,就以眾生為標的,沒有特定對象。「芻狗」是以草紮成的狗,為古人的祭祀用品;當用之時備受重視,用完隨即丟棄。天地自然不會特別喜歡哪個人,所以當該下台之時,就瀟瀟灑灑。人類的痛苦來自現實與期望的差距,如果能夠接受現實,就沒有痛苦了。如果活在當下,人能快樂很多。另外也可以延伸對「芻狗」的認識,自己內心是不是有很多芻狗?用完後沒用的東西還放在心裡面,若不清一清,心就成了垃圾場。

「動而愈出」很重要,動才能出。什麼事都不做卻希望環境會依自己的設想改變,是不可能的。所以認清局勢以後,一定要去改變。中國變法都是在危險的時候,因此不管個人還是團體,碰到危險一定要動。怎麼動?端看個人智慧。「多言術窮」,「話」講多了,「術」就窮了。做人做事都要有術,怎麼才有術?「有學才有術,不學就無術。」日常生活就須要多看點書,以古人智慧啟發我們的智慧,才不致「無術」。「不如守中」,道家的「中」指「中空」與儒家的中道之「中」不同。

返回目錄


【奉元同道】臺灣高等教育儒學研究的省思

文/陳昱甫

臺灣高等教育的儒學研究,至今約莫已經歷半個世紀,從整體的發展來說,乃是由先秦儒學、宋明理學、清代儒學、臺灣儒學至東亞儒學,循序漸進地開展,儒學自始能夠在時間與空間的脈絡底下,展開其活潑潑的生命,呈現其動態的發展與連續性。此外,由於大環境的客觀因素,臺灣的儒學研究於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不論是在大傳統或小傳統上,都具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中華民國政府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再來,民間更有愛新覺羅.毓鋆的「天德黌舍」(今名為「奉元書院」),以及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等人,於臺灣師範大學、東海大學任教,為臺灣的儒學教育奠定深厚的基礎。

五十、六十年代的學者們,各自在儒學的心性之學、春秋、公羊學等面向努力,為晚進後輩們開啟儒學思想體系的樣貌,如今臺灣的儒學研究者,雖然業已能從照著說,進展到與前人的研究對話、思辨,但是對於儒學體系的掌握,以及系統的判釋,仍舊有著許多的爭論,遲遲無法達成共識,將儒學研究帶往下一個階段。過往對於臺灣高等教育儒學研究的省思,多半認為是學科的細緻化、零碎化所導致,但是核心的問題之一,在於學術界無法「凝聚共識」。

儒學作為一個思想體系,自然有其所能涵蓋的範圍,但是思想具有靈活性,故能隨著時代所面對的課題,來賦予其新的詮釋。明代.王陽明亦曾說道:「義理無定在,無窮盡。吾與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謂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正如同牟宗三先生,為因應當時代的課題,而提出良知自我坎陷,開出知性主體,成就民主與科學;說明道德主體如何過渡到知性主體。於此,日後的儒學研究,應當能以此作為橋梁,對接西方民主政治與科學;但是更多文章所談論的事情是,「良知坎陷的詮釋與批評」、「良知坎陷的新詮釋」、「良知坎陷如何可能?」
雖然哲學概念的詮釋與釐清是有必要,但是將儒學與西方民主政治與科學對接,孰輕孰重應當是不證自明。

儒學,尤其是東方的學術思想,自然存在仰賴證會,而非實證的事情。因此儒學研究的進展,需要一門深入,延續前人的思考模式,突破特定的哲學問題。但是,有太多的文章,並未延續著前人的思考持續前進,而只是在哲學的詞彙上打轉;殊不知,儒學是生命的實踐之學、體證之學,絕非憑空玄想的假設。

最後,牟宗三曾聽聞熊十力:「良知是呈現,不是假設。」幡然醒悟;希望有志於儒學研究的學人們,切莫流於經驗的觀察與假設,失卻儒學的奧妙。

返回目錄


【奉元小品】百轉千迴終得識.聖道仁風在奉元─北京訪毓老故居小記

文/段心儀

2016歲末年終之際,中華書局邀請台灣教授及老師,參加一場傳統文化融入國民教育體系課程實踐研討會。這是北京海淀區舉辦的一次全國性的傳統文化交流與研討,地點在北京十一學校,與會老師來自大陸各省,除了主會場外,還有四個分會場,主題分別為論語、孟子、詩經、詩詞,每個主題由三位老師(台一陸二)分別授課,藉此觀察兩岸教學風格的異同,彼此切磋琢磨,以求進益。當天每個分會場都爆滿,走廊上面排滿椅子,供無法進入會場的老師聆聽課程進行。場內外老師學習態度都極認真,猛抄筆記,讓人感動。經過一整天紮實的觀課、議課、交流、討論,兩岸教師都覺得獲益匪淺。我本以為行程到此已圓滿,不料,主角尚未登場。

第二天,我們坐夜航機返台。中華書局貼心的在早上安排了西山「曹雪芹故居」的行程,零下六度的氣溫,凍走了霧霾,難得的藍天白雲下,秋山蕭然,萬籟虛清。遠遠看見香山正白旗村39號院,數楹瓦房,正是曹雪芹暮年居處。室內牆皮揭開一角,上有數行字跡飄逸,其中「遠富近貧以禮相交天下少,疏親慢友因財而散世乃多」後書「真不錯」三字,頗示憤懣之情。我遙想當年雪芹先生握筆振書「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今竟有緣置身其間,真意外之喜。同行林世奇老師淡淡一句:「毓老師說過:『紅樓夢寫的是我家的事。』」?!直到中午,這個謎團才由董華春老師揭曉。

董老師邀宴世奇老師於白家大院,我本尋常視之。但一進院門,亭台樓閣,假山奇石,竟是皇家氣派。來往侍應生皆清宮裝扮,彷彿進入另一時空。董老師氣質嫻雅,言語明快,接過之前世奇老師話頭,把禮親王一脈與曹家淵源說個明白後,嫣然一笑:「您知道為何設宴於此了?」原來這裡是禮親王故宅,也就是當年毓老的家。話鋒一轉,我們聊起毓老在台灣教學授業,門生眾多,影響深遠,世奇老師就是毓老高足,深受器重。董老師則和毓老有數代因緣,又受毓老籌建滿族博物館、滿學研究院的感召,遂放下律師業務,轉以奔波海內外創建百所奉元書院為志業。我看她侃侃而談,竟聯想到溫世仁對毓老發下豪語:「老師,大西北就交給我了」寫下黃羊川傳奇。當年,溫世仁應該就是這般神采。

我忍不住問她:「每次教到孔門弟子,富商子貢為老師守喪六年,眾弟子從政教書,四處傳揚老師道統,終而奠定中華文化根基。我總有『師道不再』之感。今天,我在奉元弟子身上,彷彿又看到了這股力道。有人說:『毓老教的不是句讀之學,是生命的學問。』這有點抽象,妳能進一步說明,毓老如何激盪起學生如此強大的回應?」她凝哞:「毓爺爺教的都是他身體力行後的生命體認。所有倫常道德仁義風範,他以身作則,就是活的典範。他讓我知道,聖人的道理是用來實踐的,他讓我知道生命有更大的可能性。」

此次北京行,我原設定的教學重點就是孔子的教與學,沒想到卻是毓老與他的學生幫我上了一課。原來,禮親王府巧逢毓老,這才是我此行的真義啊。

返回目錄


【奉元新語】奉元社課與寒假讀書會

文/奉元社

在學期要結束的最後幾週,社長開始講解《孫子兵法》,在我的記憶裡,這可能是社長第三次講孫子兵法的社課,這次有別於以往從歷史案例來帶入兵法的講法,直接依孫子文本進行研讀,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社長在解釋「權」字時講到,西方在秤重用的是天秤,中國則是秤桿,秤桿上的重物就是「權」,因此,在平衡事物時,西方通常是要靠找出與天平另一端等重的事物來平衡,而中國則是靠改變跟事物的距離來達成平衡,這讓我了解到,儘管目的是一樣的,但卻展現著截然不同的思維,這只不過是冰山的一小角而已,中國傳統經典中尚有許多智慧值得我們去探索和深掘。

奉元社在曾遠鵬社長這一年的帶領下,也逐漸受到臺大校內的關注,非常感謝【臺大學生報】在十二月時對奉元社的採訪,報導如以下連結,歡迎點閱。

https://www.facebook.com/ntustudentpress/photos/a.271681716523/10154080557016524/?type=3

【NTU Club】奉元社專訪

「瞭解經典,生活更經典。」


這週的NTU Club邀請到奉元社,帶你認識這個以嶄新的角度解讀中國經典的社團。

經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一定有它值得學習的地方,國高中所學的那些經典古籍,大多只是被用來應付作業和考試,跟生活沒有太大的關係。然而,奉元社不滿足於對這些書籍知識上的了解,也希望能活出這些經典所要展現的精神,活用在生活之中,更重要的是,知道這龐大的歷史留給我們什麼。

如果沒有好好解讀經典的話,無法抓到這些名留青史的古人真正的所思所想,因此,奉元社透過以經解經的方式,去還原古人們的思想,讓我們的想法跟這些思想碰撞時,能摩擦出不一樣的火光,進而刺激我們的思考,不再侷限在自己想法的格局之中。想法改變是行動的第一步,而行動影響習慣,習慣串聯我們的人生。

「無友不如己者」很多人把這句話解釋成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但我們看其他經文,會看到「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又看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因此,我們得知「沒有朋友是不如自己的」才是這句話的正解。在孔子的觀念中,人沒有絕對的高低好壞,只是特質不一樣,每個人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正確地了解,才能正確地實踐。

想法的格局會決定很多事情,若要拉高自己想法的高度,自己持續思考是其中一個方法,但更有效的是,看看別人是怎麼想的,結合自己跟他人的想法,必定能更全面去看待一件事情,也能提出獨特的觀點。

|粉絲專頁 : 台大奉元社

https://www.facebook.com/NTUfongyuanfans/?fref=tsndShoots/?fref=ts

#NTUClub

最近逛了優衣褲(UNIQLO),在優衣褲店裡都有一個非常醒目的看板,上面寫著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穿衣服?」,在這個充滿懷疑的年代,人們連為什麼要穿衣服都能質疑,那我們為何要讀中國傳統經典呢?這些千年之前的古書,作者骨頭都爛成灰了,書中又有什麼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的智慧呢?這個問題是無從迴避的挑戰,非得要回應。

在一個最壞的時代,讀中國傳統經典的人,只能背負腐朽落後的罵名,被眾人投以異樣眼光,然而,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我們有機會破除掉被帝王扭曲的詮釋,重新見識到古人智慧的真貌。

奉元社的年輕學子以他們對於經典的理解、學了什麼對於自身有幫助,與如何運用和實踐在生活中的心得分享。

就讓我們用為期一週的讀書會來回答這個不會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吧!

【時間】2017/01/16 ~ 01/20 每日下午 2:00 ~ 5:00

【地點】奉元書院 ( 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7號羅斯福大廈四樓A側 )

【報名】https://goo.gl/forms/K5a0qnYMpr1p2pc63

【費用】不限資格,自由報名,免費參加

返回目錄


【奉元公告】丁酉年新春團拜

文/秘書處

諸位學長大鑒:

世勢鉅變的丙申年即逝,丁酉年新春將至,戊戌、庚子、辛丑..甲午年以後的這些歲運會如何?近代史痕印深深,奉元同門鑑往知來,果行育德,當有朋友講習之意。學會謹訂於二月四日(週六)大年初八下午一時在書院現址舉辦雞年新春團拜活動。殷切期盼大家共聚,溫馨敘舊語新。

返回目錄


【奉元課程】2017冬季班課程

文/秘書處

冬季課程將於二月開始,歡迎報名參加!

02/07~02/21 週二晚上 史記 (3講)/ 王令樾老師

02/02~02/23 週四晚上 文字析義 (4講)/ 龍思明老師

02/04~02/11 週六上午 奉元書院裡讀書——以繫辭傳和金剛經為例 (2講)/ 白培霖老師

02/05~02/19 週日上午 左傳評析:從史學、文學與思想看左傳 (3講)/ 熊琬老師

如欲報名請點以下連結:

我要報名

亦可課程現場直接報名。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