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6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 第33期

公元2016年09月07日 夏曆丙申年八月初七日

◉本期目錄

◼︎【兩岸奉元∙之一】「東北振興國學先行」主題論壇暨營口奉元書院開幕典禮文/營口奉元
◼︎【奉元薪傳∙之一】2016東亞儒學營活動報導文/秘書處
◼︎【奉元薪傳∙之二】元年會暑期作坊側記(二)文/元年會
◼︎【奉元問學∙之一】工匠精神的德與技文/王國慶
◼︎【奉元問學∙之二】二十世紀「中國通史」寫作的創造與轉化文/李淑珍
◼︎【奉元鴻爪∙之一】張元老師荷清書院講學記文/荷清書院
◼︎【奉元鴻爪∙之二】不負仁心是此生 (連載二)文/董華春
◼︎【奉元鴻爪∙之三】楊絳傳文/劉翔宇
◼︎【奉元課程】秋季班課程文/秘書處
◼︎【奉元公告】毓老師筆記勘誤徵集文/秘書處

【兩岸奉元∙之一】「東北振興國學先行」主題論壇暨營口奉元書院開幕典禮

文/營口奉元

2016年9月25日,我們將迎來營口奉元書院的盛大開幕式。

除大陸各地奉元書院的工作團隊將同在現場鼎力支持外,廣邀各地毓門弟子齊赴營口共襄盛舉,以承續毓老師「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之精神,歡迎天下同道親臨同證,以實現「兩岸合璧,文化復興;全球同道,薪火相傳」之偉業。

系列活動預定如下:

報到:( 2016924日,星期六)

各地毓門弟子飛往瀋陽,在瀋陽集合。共同從瀋陽趕赴營口,入住當地酒店。

第一日 (2016925星期日)

上午:第一屆「東北振興國學先行」主題論壇(國學單元)暨營口奉元書院開幕典禮。

午餐:營口奉元書院餐廳用餐。

下午:第一屆「東北振興國學先行」主題論壇(歷史單元)。

傍晚:文化行腳,環明湖湖畔一周。

晚上:營口奉元書院廣場,箜篌表演晚會。

第二日 (2016926星期一)

奉元弟子

上午:盤錦紅海灘

下午:參觀營口市博物館,參觀營口西大廟

晚上:營口老街風情體驗及用餐。

盤錦紅海灘位於渤海灣東北部盤錦市境內,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AAAA級景區、遼寧省優秀旅遊景區。紅海灘是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濕地資源,有世界最大的蘆葦蕩。紅海灘的成因係堿蓬草聚集生長而成,深秋成熟時植株火紅,鮮豔欲滴。

營口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有馳名中外的金牛山遺址人類和哺乳動物化石及青銅器、陶器等藏品6000餘件,館藏火花、貨幣、民間驢皮影自成系列,已編撰《營口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圖集》、《營口市博物館展覽陳列文集》、《近代營口圖說》、《百展回顧》等專著。

營口西大廟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以海神娘娘殿為主體,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廟宇佈局嚴整,廟前廣場豎一石坊,山門上懸匾額一方,東西有鐘鼓二樓,山門內有前殿三楹,東西廊各五楹。正殿供奉海神娘娘(即天后),左配殿主祀藥王,右配殿主祀龍王。每年四月二十八日為祭日。屆時善男信女蜂擁而至,形成營口最著名的大型廟會。

社會民眾

上午:

中醫健康公益講座。

免費體驗營口奉元書院中醫診療。

下午:

健康飲食公益講座。

免費品鑒營口奉元書院餐廳素食。

第三日(2016927星期二)

上午:與民眾共同體驗「健身導引術」。

午餐:營口奉元書院餐廳用餐。

下午:專業大茶會,禪茶體驗活動。

晚上:在遼河入海處觀賞夕陽西下入海(營口市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個西朝大海的地級市)。

第四日(2016928星期三

上午:紀念孔子誕辰拜祭儀式暨古典入學禮

下午:14:00前往瀋陽,16:00抵達。

傍晚:飛回臺北或其他城市。

說明:

  1. 開幕式系列活動共 4天,最重要的開幕典禮放在第一天9月25日。
  2. 營口距離瀋陽,汽車車程2小時,火車車程1小時,當地書院組織統一交通。
  3. 往返營口差旅費請大家自行負擔,營口奉元書院承擔開幕典禮期間的住宿、餐飲、活動費用及遊覽門票。
  4. 臺灣毓門弟子報名此行程,請聯絡學會秘書處(02-33653181)統一登記,也可以聯繫北京奉元書院(8610-82863618,86-18518044018),郵箱:[email protected]

【兩岸奉元∙之二】童蒙養正,啟智淨心瀋陽奉元書院首次舉行古典兒童入學禮

文/瀋陽奉元

2016年8月21日下午,瀋陽奉元書院聯手「蘇寧紅孩子」在遼寧省瀋陽市鐵西區沈遼路萬達蘇寧易購負一層中廳舉行了歡樂成長古典兒童入學禮活動,參加的小朋友們為3-6歲,正面臨著步入幼稚園和小學的年齡。

瀋陽奉元書院以古代入學禮為基礎,最大限度地恢復了古時兒童入學的場景和氛圍。

當天活動的第一步,為了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古代入學典禮的氣氛,瀋陽奉元書院的老師們為小朋友們換上了國學服,讓他們明白「正衣冠」的意義——先正衣冠,後明事理。這是知書明理的人生第一步。在場的孩子及家長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對漢服更是愛不釋手。

第二步為叩拜先師禮。

在古代,學生們在先生的帶領下,來到聖人先師孔子的神位前祭拜:雙膝跪地,九叩首;再拜私塾先生:三叩首。行完禮,學生向先生贈送六禮束脩——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與乾瘦肉條。

此次活動中,瀋陽奉元書院的朴老師以身示範,耐心地教導小朋友們正確禮拜的手勢與動作,之後帶領小朋友們向孔子像恭敬叩拜,小朋友們態度認真,動作整齊,場面莊重。在場的人們都深受感染。

第三步為淨手淨心。每個孩子在清水中洗滌手掌,正反各洗一次,然後擦手,寓意去偽存真,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第四步是朱砂開智,瀋陽奉元書院的李曉彤執行長拿起蘸著朱砂的毛筆,細心地在每個學生的眉心處點上一個像「痣」一樣的紅點。因為「痣」與「智」諧音,寓意孩子們開啟智慧,此後目明心朗,學業有成。

接著朴老師帶領孩子們領讀宣誓詞:

我們感恩—

天地萬物 日月星辰

江山社稷 芸芸眾生

我們感恩—

所有時刻 所有地方

所有生命 所有事情

我們宣誓—

孝敬父母 尊敬師長

善待朋友 愛護同學

我們宣誓—

珍惜時光 好好學習

認真做事 用心做人

宣誓結束後小朋友們各自回到座位上,充滿了歡樂和期待,準備聽老師們授課。

奉元書院的朴老師給大家講授了《弟子規》「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這兩段,結合動畫視頻給孩子們現場演示,讓孩子們知道《弟子規》中的行為規範可以處處應用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同時也讓家長們親身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可以巧妙地融入到今天的現代社會。

講解和互動結束後,家長和孩子們都覺得意猶未盡。當老師問:「以後小朋友們都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回到家把脫好的衣服褲子都整齊的放在衣櫃上,好不好?」小朋友們都齊聲回答:「好!」家長們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奉元書院的季老師帶大家玩互動遊戲,讓孩子們感受到,除了電子遊戲,手機等,還有其他很多遊戲都是很好玩的。一些不願離開媽媽懷抱的小朋友們,也參與到遊戲樂在其中,小朋友們之間也很快就成了親密的小夥伴。

活動最後,參加本次活動的每個家庭都拿到了禮物,也都表達了收穫滿滿的心情。

有的家長說:「一直以為國學就是古代的東西,離我們很遠,沒想到這麼實用。感謝奉元書院給我們提供這麼生動活潑的課程。」還有家長說:「我家孩子聽了一次課,就變得有規矩了,脫下來的衣服知道放到合適的地方。國學真好,老祖宗的東西不能丟。」家長和孩子們期待未來還能參與奉元書院更多課程。

一下午的活動,也給瀋陽奉元書院的老師們上了一課。她們看到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眼神時,感受到國學教育的迫切性。執行長李曉彤說:「我們會再接再厲,持續舉辦類似活動,讓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庭受益,讓人們都認識到國學的精髓就在於教會人們如何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瀋陽奉元書院同時也希望國內傳播傳統文化的同道攜起手來,為人心的向善和世界的和諧共盡力量。

返回目錄


【奉元薪傳∙之一】2016東亞儒學營活動報導

文/秘書處

一、師大主辦,奉元協助

由「台灣師範大學東亞文化與漢學研究中心」所主辦的「2016年東亞青年儒家論壇暨研習營」活動,於今年暑假期間的八月份在台北師範大學舉行。活動從8月8日至8月13日,為期6天,營隊學員總計58位,主要來自兩岸各地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更有遠從海外的新加坡與韓國前來的學員報名參加,營隊走訪了台灣北部與金門的多所大學,以及金門多個文化景點。

一年一度的「東亞青年儒家論壇暨研習營」(以下簡稱「儒學營」),最早在2011年時,由當時任教於師大東亞系的潘朝陽學長帶頭發起,由師範大學承辦,到今年已是第六屆。自去年開始,更特別邀請中華奉元學會加入共同主辦單位。而今年除了中華奉元學會之外,其他共同主辦的單位包含: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台灣大學、中央大學、華梵大學、金門大學以及金門縣政府教育處等。而協辦單位則有:鵝湖月刊社、海洋大學、朱子學研究協會與金門縣文化局等。總共有6所大學、2個政府單位與5個民間法人團體通力合作盛大舉辦,可以說是台灣儒學界與文化界一年一度的大活動。

二、鴻儒講演,熔經鑄史

儒學營的活動,主要分為靜態研習與動態參訪兩大部分。今年的東亞儒學營,主題為「儒家與全球倫理」,希望從討論儒家倫理的理論基礎,也就是從儒學的「本體」出發,更進一步探究將理論實行在生活乃至於維持社會和諧穩定的「大用」,同時也兼論兩岸實踐儒學的現況,以及儒家倫理對解決當代全球危機的方針。因此,在靜態研習的部分,本屆的營隊舉辦了七場講座與一場座談,請到了許多重量級的學者、前輩,針對「儒家與全球倫理」的主題進行深入淺出的專題演講: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黃俊傑教授主講「東亞儒家教育哲學及其21世紀的新啟示」、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楊祖漢教授主講「從仁與恕論儒家學說可以作為普世倫理」、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李瑞全教授主講「儒者天下一家視域下的普世倫理」、華梵大學校長高柏園教授主講「儒家觀點下的宗教對話與全球倫理」與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李宗翰教授主講「知人論世——論傳統史學的經世精神」。

身為營隊籌備召集人的潘朝陽學長,也發表題為「儒家智慧在後現代」的專題演講。潘學長首先探討「現代性」和「現代化」社會的許多現象,比如工業為脫離天地運行的生產方式,都市也變成完全人為的居住空間,人類生活逐漸脫離自然,但同時也在快速消耗自然資源、大量破壞自然環境。在進入「後現代」時期,人們開始反思現代性的缺失,潘學長引用孟子「不違農時」、「王道之始」與學校農耕並存的「井田制」生活型態為例,更進一步探討人際倫理作為基礎,環境倫理作為延伸的觀念,並討論傳統經典保存於民間書院講學當中,對於恢復人類與環境和諧生活的重要性。

儒學營共同主辦單位之一中華奉元學會的劉君祖理事長,也發表一場專題演講:「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由《易經》與《春秋》 略論全球倫理」。劉理事長先從〈禮運大同〉開始講起,認為孔子的大同思想根源應在《易經》的〈同人〉、〈大有〉二卦,比如「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可對照〈大有九三爻辭〉:「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解釋在人情許可的範圍內,大家都能做到出錢出力贊助公益之事。然後,再引用《繫辭傳》中孔子所說:「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機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機也,故能成天下之務。」以此說明,為何「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最後點出,《春秋》的「張三世」:據亂世、升平世、太平世。其中的「據」字應為動詞,意在提醒人處亂世時不要消極逃避,而應該積極奮鬥,最後才能進入升平世,最終達到太平世。做出正面積極的總結。

三、實地走訪,百聞一見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毓老師也說:「我們對於孔學,是怎麼用孔學,不是怎麼講孔學。」基於這個道理,除了重要的靜態研習聽講之外,儒學營更安排了動態的文化參訪活動,實地走訪體現儒家文化的重要景點。而參訪活動的第一站,就是台北孔廟,儒學營參觀孔廟時更特別舉辦了一個簡單隆重的敬孔儀式,對至聖先師表達禮敬之意,隨後安排有專門的解說員導覽介紹台北孔廟與旁邊的大龍峒保安宮的建築特色與文化元素。

儒學營全體於金門著名文化景點「蔡氏家廟」前合影留念

在台北孔廟參訪活動結束之後,所有學員就搭機前往金門,進行為期兩天半的文化參訪。儒學營特別邀請研究金門文化的專家、師範大學東亞系系主任江柏煒教授隨行導覽,帶領大家參訪了有著「毋忘在莒」石刻的太武山古道、太武山上雲霧飄渺間的海印寺、以「國之金湯」著稱的文臺寶塔、明朝末代皇族朱以海埋骨的明魯王墓、金門大儒盧若騰故宅及墓園、金門四大書院之一的浯江書院、金門望族興建的蔡氏家廟以及金門戰地史蹟翟山坑道。

這次在機緣非常難得的情況下,請到對金門文化非常在行的江柏煒教授隨行,江教授針對金門建築的歷史沿革、格局佈置、器具擺設等等,都能夠如數家珍、娓娓道來、侃侃而談,讓學員們有機會聽到比一般旅遊導覽更加深入細膩的文化解說與導覽,真可以說是不虛此行!

四、參訪奉元,完美句點

在體驗完金門豐富的人文景觀與文化氛圍之後,儒學營回到台北,參訪位於新北市石碇區大崙山上的華梵大學,參觀華梵校園裡面著名的佛教環境教育景點如牧牛地、百丈寮、阿育王柱等。

儒學營學員在奉元觀賞介紹毓老師的影片

在最後一天隆重的結業式之後,儒學營文化參訪的最後一站就是中華奉元學會/奉元書院。為了向儒學營的學員乃至於第一次來訪的師長們介紹奉元,秘書處首先跟大家介紹「毓老師」,播放一段大約13分鐘的《毓老追思紀念專輯》影片作為開場,讓大家對毓老師有一個全面性的認識,接著再跟大家介紹「奉元書院」簡史,同時解釋「奉元」二字的典故,然後介紹「奉元學會」的工作與活動。學會的「例行工作」有每年春夏秋冬四季課程、每月一次的專題演講以及一年一度的毓老師紀念會。而學會的「專案性任務」則有易經與管理讀書會發起推廣兒童輕鬆學易經的「小學易」、台大奉元社與學會合作舉辦的「元年會」與推廣青年學子學習華夏經典的「奉元夏學獎」,同時還介紹了學會經營的網站、臉書、Line@官方帳號、電子報以及許多書籍和出版品。

潘朝陽學長發自肺腑的感人致詞勉勵學員

最後,在臨行之前,劉君祖理事長也特別致詞勉勵學員,跟大家相約明年再到奉元相見,潘朝陽學長也非常感性地發表感言,跟學員分享他對文化復興的使命感,以及對毓老師師恩深厚的懷念之情。2016年東亞青年儒家論壇暨研習營,就在這股溫馨感人的氣氛當中,畫下完美的句點。

返回目錄


【奉元薪傳∙之二】元年會暑期作坊側記(二)

文/元年會

暑假期間,全台灣都在瘋迷抓寶可夢(Pokemon Go),為此,奉元社決定策劃比上一期更精采的讀書會,冀望將北投公園的人潮吸引到奉元書院來,讓彼此一同進德修業,以免暑假匆匆過去,快龍沒抓著,書也忘了讀。此次讀書會除了前三天的《中庸》、《莊子》、《孫子兵法》讀書心得分享外,還邀請了兩位學養深厚的學長作專題演講,分別是《三國演義》與《荀子》。

倪同學第一天的心得報告如脫韁野馬般,在參與者幾乎沒人看過《中庸》本文的情況下,直接從《大易》與《春秋》切入「元」,旁徵熊十力的《讀經示要》、《論六經》、《原儒》、《體用論》、《乾坤衍》,然後推導出「性」、「獨」的意義與作用(詳見文末之節錄),讓讀書會頭一天就有磅礴的氣勢,不過,副作用是讓隔天來的人少了一些。

分享《莊子》的凌同學主要談的是〈逍遙遊〉,他以《易經繫辭傳》:「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為開頭,暢談他自己認為讀這些經典的目的。許多人會以為,「逍遙」就是閒雲野鶴,與世無爭,然而從〈逍遙遊〉篇可得出,「逍遙」並不是消極,而是能將「用」發揮到極致,連無用之用都能找出來。

江同學的《孫子兵法》分享,由上次近乎訓詁考據的方式,改為舉歷史實例搭配生活經驗來談〈形勢篇〉,並談到《孫子》的文法。例如〈形篇〉通篇皆無「形」字,直到最後一句「若決積水于千仞之谿,形也。」才露了形跡,這就是告訴我們,要偷偷地準備自己,積蓄決勝的實力,當敵人看到形的那一刻,就是要定勝負的時候,這樣才能勢無可擋。

孫子讀書會

熊學長的《三國演義》專題演講,詳細介紹應如何閱讀毛宗崗的批註,並詳細舉例《三國演義》的文章筆法,首先是讀《三國志》法,當知有正統、閏運、僭國之別。而《三國》一書乃文章之最妙者,有追本窮源之妙;有巧收幻結之妙;有以賓襯主之妙;有同樹異枝、同枝異葉、同葉異花、同花異果之妙;有星移斗轉,雨覆風翻之妙;有橫雲斷嶺,橫橋鎖溪之妙。有將雪見霰,將雨聞雷之妙;有浪後波紋,雨後霢霢之妙;有寒冰破熱,涼風掃塵之妙;有笙簫夾鼓,琴瑟間鐘之妙;有隔年下種,先時伏着之妙;有添絲補錦,移針勻繡之妙;有近山濃抹,遠樹輕描之妙;有奇峰對插,錦屏對峙之妙。

三國演義專題演講

吳學長的《荀子》專題演講,是這五天唯一沒有使用電腦簡報的。吳學長憑藉著深厚的儒學底蘊,直接帶我們走進原典,選讀了〈勸學〉、〈非十二子〉、〈天論〉、〈解蔽〉等名篇,作詳細解釋,聽完的人都評價說,是用平易近人的講解,讓大家了解《荀子》的內涵,原以為會很枯燥乏味的,卻意外的好。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九月開學後,奉元社會有新一輪的社課,將由奉元社社長帶您細細品味《論語》的深刻智慧與如何在生活中實踐,若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免費參加,謝謝。

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pRT0iHlExDKL8PpH2

《中庸》讀書會節錄:

中庸讀書會前半部藉熊十力夫子著作闡釋「元」之生生大義,乾元坤元之始生大用,造設天地。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據此論中庸「天命」與「性」,一也。

========

讀書貴在循序漸進,讀中國書更講求研讀次第。毓老師曾提示熊夫子書的修讀步驟:《讀經示要》、《論六經》、《原儒》、《體用論》、《乾坤衍》。熊夫子對中國思想觀點迥異當世,言辭激切,肯定五經乃孔子所作,而小康派後儒改之刪之毀之;又論孔子晚期所作五經,必寄託孔子營造大同世之一貫思想與步驟,因此熊夫子又併周官為六經,申明周禮乃據亂至太平之具體步驟。

熊夫子認為大同世經典與小康派補述雜混為一,其跡在禮記禮運,大同思想傳諸孟子之革命論,荀子之上下易位,至此大道不明,闇而不發。夫子認為雖有公羊與董傳春秋,或也小康派之春秋,至何休所注疏,乃民間所傳之大同思想。總之,熊夫子於大同思想之洞見,絕異我人通常見聞,欲揭中國書繁厚面目,或嘗以另一觀點閱讀,欲頓開茅塞,必自讀經示要入手;欲見大同思想之具體步驟,闡發百工百業專業人才如何建構大同世,必讀《論六經》。

熊夫子作《新唯識論》,其論又異於當時佛教學者,以致波瀾興起,有劉衡作《破新唯識論》,有印順導師作《無諍之辯》,夫子亦予以回擊。不論論爭之結論如何,熊夫子於此認定自己之哲學思想根本旨趣與當時佛教學界不相一致,於是自新唯識論提煉出體用論,闡明體用不二,不二不一之要旨。自王弼以來,即有體用之辨,又後來學者會通佛道,體用之法勃發。熊夫子之體用論,蓋當與前人文同義異,且為熊夫子所重構之思維中國思想之哲學方法,活用於後來著作。因此欲明體用論如何運用,如何產生,夫子如何構思,如何論述,如何妙用於中國思想之重建,且明其限制為何,必讀《體用論》。

論爭之後,熊夫子自此由佛轉儒,照大易為五經之本源,大易又以元之思想為本源,體系宏大,因此熊夫子崇大易十翼為孔子所作。熊夫子獨見大易之元之思想,生生不已,當為大同世經典之根本所在,於是作《乾坤衍》。先辨小康儒者之人之為道,抹去胭脂,以蘊蒸大同世之思想,後創發乾坤大旨,以正性命,申明首出庶物、群龍無首,以進萬世太平之天德大觀。欲明熊夫子如何提元之綱,塑建大同世之思想,必讀《乾坤衍》。

熊十力夫子造論,乃應思想史千古未有之鉅變,視表面似與毀盡舊書之時論相同,或目為比附科學之流,略加觀察,即知熊夫子之論乃首開存真之先鋒。

========

中庸一書,若大易之心經。大易要義,在於生生。生生,古來同出而多名,或謂之道,或謂之一,或謂之仁,或謂之性。有天地然後有萬物,謂之命。萬物與我並生,故謂之性。性者,生也,萬物與我同一。方類物群,造化萬千,與我異也,故謂之獨。一陰一陽,以義合也,謂之道;乾始坤生,以仁長也,謂之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以性者獨之體;獨者性之用;繼性者獨也,成獨者性也,是故體用不二;性者能也,獨者所也,生所能生,是故能所不二。故苟志於仁也、無忝所生也,以啟良知。是以君子貴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務,遏惡揚善,故君子慎其獨也。志患在於生生。生者不學而能者也,學者所以生生也。天地之道,至矣。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一】工匠精神的德與技

文/王國慶

1989年,內人辭去教職帶孩子到德國陪我讀書,全家在波昂大學學生宿舍小住數週後,搬進了德國的社會住宅,從室內佈置到家具家電產品,一切都要自己張羅。印象最深刻的是買洗衣機,我到百貨公司,看上 BOSCH 與 MIELE 這兩個品牌的產品,BOSCH 的價格還好,MIELE 我實在無法負擔,我問店員 BOSCH 洗衣機可以用幾年,他問我想用幾年,我說十年,他說我可以用二十年,我又問 MIELE 洗衣機可以用幾年,他要我猜,我說二十年,他說我說錯了,他告訴我 MIELE 洗衣機可以保用四十年,我當時終於明白為什麼學生宿舍地下室洗衣間擺的三台洗衣機都是價格昂貴的 MIELE 產品。

1993年內人帶孩子返臺,把洗衣機也運回家,用了整整二十年,當年店員沒有騙我,這是我們全家對BOSCH這個Made in Germany 的洗衣機難忘的經驗。

Made in Germany 這三個英文字長久以來大家的理解,只是德國製。大家不知道的是,Made in Germany 最早是起源於英國在1887年8 月23日修正施行商品標示法(Merchandise Marks Act 1887),對德國出口到英國的產品所做的強制標示規定。原因是當時在英國到處可見品質低劣的商品與仿冒品,而這些劣質商品與仿冒品多數都是德國產品,嚴重影響英國商品市場,鋼鐵業的製造商與手工業者的憤怒日增,英國人最後忍無可忍,終於決定立法把德國貨作區隔,1887年8 月23日新法施行後,德國出口到英國的產品必須標明 Made in Germany。

英國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1887年 8月 23日這一天竟成了德國經濟發展的分水嶺。十多年後進入二十世紀,德國產品逐步以自有品牌與優良的品質征服了全世界,德國不再是山寨品生產地。1876年美國費城世界展覽會上「價廉但質劣」是德國貨給人的普遍印象,德國貨如今早就已是「價高但質優」,追求低價行銷已成百年前的往事。Made in Germany 這三個英國人當年強制規定標示且帶有侮辱意味的英文字,目的是要抵制德國貨,後來卻成為德國商品品質保證的標籤,成為德國貨行銷全球的免費廣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國終於取代英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國。2008年 4月 27日德國明鏡週刊登了 Insa Holst 與 Peter Bräunlein 合寫的文章,主題是「德國製:德國產品如何征服世界」。德國廣播電台WDR2有一個節目叫「關鍵日」,在2012年 8月 23日為 1887年 8月 23日這一個歷史關鍵日對 Made in Germany做了歷史回顧,很值得一讀。

從「價廉但質劣」到「價高但質優」,這種轉變的核心理念為何?一句話,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實踐不只是各行各業製造不同產品所需的不同的「技」,更在各行各業都需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一樣的「德」。大陸留德的李工真先生有一篇文章用一句話解釋德國工匠精神的製造理念,就是「不信物美價廉」,台灣旅德的企業家郭琛先生有篇文章談「永續的競爭力:看看德國,想想台灣」,都介紹過德國工匠精神,都值得關懷海峽兩岸的發展與中華民族復興的奉元子弟一讀。

德國人實踐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德與技不只表現在有形的產品,也表現在無形的音樂藝術學術等需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創作。

法律與法學更是德國人發揮工匠精神德與技的典範領域,Law made in Germany 自1900年1月1日德國民法典施行後,在各個法律領域都影響了全世界的法制與法治的發展。民國第一任司法院長,曾任外交總長與行政院長的王寵惠先生,在美國耶魯大學取得法學博士學位後,赴德國遊學,將德國民法典翻譯成英文附譯注,加上他對德國民法歷史的介紹,於1907年由英國倫敦Stevens and Sons 出版社出版,成為英美各大學研究德國法必備的參考書籍。王寵惠1907年在柏林為這本全世界第一本英譯德國民法典所作前言中寫道:「Unlike the Code of Napoleon, the German Civil Code is the most carefully worded and scientifically arranged code extant, representing no less than twenty-two years of careful study and research by the most eminent German jurists. The late Professor Maitland referred to it (in his Political Theories in the Middle Ages, p. xvii) as being „the most carefully considered statement of a nation´s laws that the world has ever seen,“ while Dr. A. Pearce Higgins speaks of it as being „a standing object-lessen to all States that are looking forward in the future to a scheme of codification“ (b).」讀完王寵惠這一小段,對由德國最傑出的法律人長達22年對各國相關法制精研後所制定的德國民法典的多方高度肯定的評價,可以知道,德國人立法,絕不會先求有,再求好,更可以知道二十世紀初,德國在各領域實踐工匠精神的德與技,已使其國力達到空前強盛水準。先求有再求好的立法只會讓法律概念不清,法律體系紊亂,造成法律解釋適用的困難,破壞法律的安定性,後果就是使人民對司法不信任,浪費國家與全民資源,耗損國力。

工匠精神不是世界任何民族都有,1896年 10月英國 Earl of Rosebery 曾經提醒英國人要小心德國,他說他怕德國,因為德國人是「勤奮的民族,尤其是有條理的民族,是科學的民族。不論和平的手工藝術或戰爭藝術,他們以此推動所有的事物到絕對完美。」或許這就是德國人德國企業普遍具有且能持續實踐工匠精神的德與技,使 Made in Germany 能征服全世界的重要基礎。

很多奉元子弟要問,海峽兩岸的中國人與企業有沒有工匠精神?當然有,看看故宮多少文物,各個都是前人實踐華夏文化固有的工匠精神的德與技所創造的成果,看看兩岸多少創新發明與高科技產品,不實踐工匠精神的德與技,如何做得出來?中國人王寵惠1907年出版的全世界第一部德國民法典的英文翻譯,加上他個人作為譯者的註解與對德國民法典制定歷史完整而權威的介紹,是他到德國遊學,參考了無數的德國民法教科書、釋義書、德國民法典其他語言的翻譯等文獻,向相關學者律師請益,最終獲得英美學術界與實務界全面高度肯定的經典譯述,這部經典譯著,到百年後的今天還能買得到,讀來令人動容,是中國人在法律與法學領域實踐華夏傳統工匠精神德與技的最佳典範。

但是不可否認的,海峽兩岸尚未能造就出像德國人行銷全球的數以千計的自有品牌,山寨版產品還是很多,不論 Made in China 或是 Made in Taiwan,產品品質深受全球肯定的也還太少,與 Made in Germany 實在無法相比。至於在無形的、需要深厚文化底蘊才能創造出來的音樂藝術學術等創作領域,差距或許就更大了。至少在法律與法學領域,兩岸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行道遠而不可一日或缺的,就是持續實踐工匠精神的德與技。

第四次工業革命已悄然進行,對有形的商品與無形的音樂藝術學術創作,對和平的手工藝術,對於戰爭藝術,乃至對於整體國力的提升,都是挑戰與機遇,兩岸產官學應攜手合作相輔相成,積極實踐工匠精神的德與技,走向中華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這次工業革命,可別再錯過了。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二】二十世紀「中國通史」寫作的創造與轉化

文/李淑珍

(本篇原刊於《新史學》19: 2 期, 85-149 (2008))

  • 編按:李淑珍學長受邀在七月份奉元講座以『二十世紀中國通史寫作的創造與轉化』為題舉行演講,會後討論熱烈,欲罷不能。講座主持人黃德華學長徵得李學長同意,將其原發表於《新史學》雜誌的論文在本刊轉載,以饗讀者。因文長未能全部刊完,僅能刊出首章,全文供讀者自行下載細細品讀。(下載網址:全文PDF檔)

摘 要

「中國通史」寫作的出現,是二十世紀的特殊現象。中國雖是史學發達的國度,但傳統史學為個人提供的道德鑑誡功能,不能滿足清末衰亂以來國人對民族主義的強烈需求。因此,章太炎、梁啟超等登高一呼,史家群起響應,百年間華人世界就出現不下六七十種「中國通史」。

在這些著作中,柳貽徵《中國文化史》、錢穆《國史大綱》、呂思勉《呂著中國通史》、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柏楊《中國人史綱》、以及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或者史觀明確、見識過人,或者文筆生動、廣受歡迎,是通史作品中之佼佼者。本文以史學目的、讀者設定、中國定義、民族立場、歷史分期、國史動力、傳統評價、人之能動性、近世亂源、國族未來等十個議題檢視這些作品,從中發現:以上國史論述有相似的問題意識,卻有不同的解題途徑;基於保守主義、社會主義或自由主義立場,不同史家所呈現的過去和他們所指點的未來,極為分歧。不過,在民族主義激勵下,它們也和西方國史一般,存有某些共同弱點:肯定軍事擴張,維護特定階級利益,漠視少數民族,而且通常忽略女性。

隨著史學漸趨專精,「中國通史」學者日益寂寞。在國族存亡絕續之秋,他們的首要目標──塑造新「國民」──,既與傳統「天民」理想抵觸,也在多元主義、全球化的今天進退失據。不過,這些國史論述也許過時,但他們奮力為混亂的時代指路,發揚史學博通致用精神,還是值得我們感念。

一.楔子

宣統二年(1910),正是中國危急存亡之秋。流亡日本的報人滄江,每日與好友明水圍爐相對,徹夜不眠,痛論天下大事。心灰意冷的明水不明白,在列強環伺、財窮民困、國將不國之際,何以滄江還能一派天真,堅信中國不亡。

非也,滄江解釋:若中國真無可為,他只有蹈東海而死,何必繼續救國事業?「吾之不忘吾國,以吾國有使吾不能忘者存也。」

於是,滄江歷數中國國民性之所長:以數萬萬人團結為一政治團體、巍然立於世上數千年,就非任何民族可比。而「四民平等之理想」、「國民自營自助之精神」、「同化他族而未見同化於他族」等優點,豈不亦足以令國人自豪! 總之,「我國民未嘗有一事弱於人也。而今乃無一事不弱於人,則徒以現今之惡政府為之梗。」 因此,國人不可懷憂喪志,一定要以國家興亡為己任。

說到這裡,他慷慨激昂、熱淚盈眶:

微論吾國今日未遽亡也,就令已亡矣,而吾國民尚當有事焉。苟國土而為人佔領過半矣,則猶當學拿破崙時代之普魯士人。使國土而分隸於數國也,則猶當學十九世紀中葉之義大利人。使國土而為一強國併吞也,則猶當學蒙古時代之俄羅斯人,與夫今日之匈牙利人。夫安有以五千年之歷史、四萬萬之子姓,而付諸一往不返耶!?

滄江的雄辯與悲願感動了明水,也感動了萬萬千千的年輕讀者。那個時代,除了「筆鋒常帶感情」的梁啟超,誰還會有這麼激動人心的健筆!?這篇發表於《國風報》的長文〈中國前途之希望與國民責任〉,讓年輕人欲罷不能、熱淚直流,十六歲的錢穆也是其中之一──因為這篇文章,錢穆開始長達八十年的歷史研究,希望從中國史上尋找「中國不會亡」的根據。

接下來的一世紀,企圖透過歷史研究尋找中國未來的人,前仆後繼。中國史學史上前所未見的寫作類型──「中國通史」──,也隨之誕生,百年間在華人世界就出現不下六七十種著作,很快由附庸蔚為大國。〈中國前途之希望與國民責任〉一文透露了二十世紀「中國通史」寫作運動的創生環境。而更令我們好奇的,是「中國通史」作品本身。

我們要問:就內容而言,這些著作勾勒出的中國史輪廓,分別提供了哪些不同的視野?它們是否能有效建構現代國族認同?就方法論層次而言,這些著作如何因應新時代的需要,兼顧學術客觀性與文化通俗性?又如何延續舊有史學傳統,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本文將以某些共通的標準來檢視六部具有代表性的中通作品。我們會發現,它們有相似的問題意識,卻有不同的解題途徑。基於儒家、社會主義或自由主義立場,不同史觀透過歷史指點出的中國未來方向極為分歧,但是彼此之間往往存有「批判性地繼承」的關係,潛在的思惟方式十分接近。只是,史學界日趨專精,通史學者的道路日益寂寞。而他們的首要目標──塑造新「國民」──,既與傳統「天民」理想抵觸,也在多元主義、全球化時代進退失據。二十世紀興起的「中國通史」,會在二十一世紀消失嗎?這是我們最後要討論的課題。

二. 渾沌開竅 ──「中國通史」的出現

1. 中國無史?──梁啟超與中國新史

詮釋之所以必要,來自「時代斷裂」所造成的「讀者與文本之間的斷裂」。「中國通史」所以出現,來自清末杌隉時局中「中國無史」的危機感。何以在一個史學發達的國度,竟會出現這樣的質疑?因為,傳統史學為個人提供的道德鑑誡功能,已不能滿足晚清衰亂之際對民族主義的強烈需求。

在傳統儒家人文之教下,史學一向與經學相輔相成。經學言常,史學言變;變以顯常,常以御變。孔子知道之不能行,退而作《春秋》:「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經書所述抽象難知的「道」,透過歷史具體展現於人間。而光怪陸離的人世現象,藉由經學的是非褒貶,而得以撥亂反正。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即使昏君暴主、亂臣賊子依然史不絕書,但「公道自在人心」,史家對他們的身後褒貶,保證了人間的道德秩序。──這是傳統史學的「經世」意義。

傳統史學也幫助人解答人生困惑。司馬遷《史記》一百三十篇中,除了八書紀錄制度、十表表列世變之外,本紀、世家都以人物為主,列傳七十篇更佔全書過半。何以人物傳記會佔偌大份量?因為,太史公「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他要探討治亂興廢、吉凶禍福之際,人事與天命如何拉鋸;再者,「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他要讓齎志以終的巖穴之士名留青史,為他們討回身後公道。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史記紀傳體展現了人的千姿百態,讓讀者在歷史上找到角色認同對象,也找到安身立命之道。──這是傳統史學經典提供的「生命教育」。

可是,「中國果有史邪?」「於乎,中國之無史也」的扼腕長歎,卻在二十世紀初此起彼落。 身為強烈國族主義者的晚清知識份子,一方面默認了西方現代性價值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卻又要擁抱本國歷史傳統的獨特性。為了解決二者之間的緊張,他們從「歷史真實」與「歷史表述」的落差找到解決之道。換言之,問題不在於傳統積重難返,而在於史家未能克盡職守,呈現中國歷史的真相。

不錯,對中國「歷史」(history as the past)懷抱濃厚情感與信心的梁啟超,也是最強烈撻伐中國傳統「史學」(history as study)的人之一。更早之前(1902)他發表的〈新史學〉與〈中國史敘論〉,大破大立,前者嚴厲指責歷來官私諸史,後者要從歷史上塑造「中國」國族認同,成為中國現代史學的里程碑。

他在〈新史學〉在這篇文章中,將當時歐洲民族主義之興盛、列國文明之日進,歸功於史學。中國卻不然:儘管中國史學傳統豐富,從正史、編年、紀事本末、政書,到雜史、傳記、地志、學史、史論⋯⋯,汗牛充棟,佔了四庫全書十之六七,可是它們卻無法成為「國民之明鏡」、「愛國心之源泉」。此中原因,在於中國舊史學之六個通病:「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家」、「知有個人而不知有群體」、「知有陳述而不知有今務」、「知有事實而不知有理想」、「能鋪敘而不能別裁」、「能因襲而不能創作」。因此他大聲疾呼:

今日欲提倡民族主義,使我四萬萬同胞,強立於此優勝劣敗之世界乎!則本國史學一科,實為無老無幼,無男無女,無智無愚,無賢無不肖,所皆當從事。視之如渴飲、飢食,一刻不容緩者也。⋯⋯嗚呼!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悠悠萬事,惟此為大!⋯⋯

換言之,「史學革命」關乎民族命脈,不是少數專家的事,而必須是全民運動!

其實,中國本來也有「通史」傳統,《史記》就是二千年前的「世界通史」。 章學誠《文史通義.釋通》也談到,梁武帝欲打破司馬遷、班固以下斷代為書之弊病,上起三皇、下迄梁代,撰有《通史》一書,為史籍標「通」之濫觴,可惜此書久佚。此後著作「通史」者,有記錄典章制度的鄭樵《通志》、杜佑《通典》,編年體的司馬光《資治通鑑》,以及收錄詞章文獻的裴潾《太和通選》。章氏並說明「通史」有六便、二長、三弊,其說不可謂不詳盡。

可是這些對梁任公時代的人來說都嫌不足。因為,它們雖是「通史」,卻不是具有民族意識之「中國」通史!

在梁啟超看來,舊史的一個根本問題是讀者設定。

夫著作家必針對讀者以求獲其所希望之效果。故緣讀者不同,而書之精神及其內容組織亦隨而不同,理固然也。

可是,「古代之史,是否以供人讀,蓋屬疑問」,基本上它們是不打算讓一般人閱讀的。古代官史多半珍藏祕府之中,每朝之史必在易代之後才發佈(故梁氏當時看不到清史),可見其帶有半祕密性質。官史如此,即使私家作史也非大眾取向:「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春秋》是為貴族人臣寫的;司馬遷《史記》欲「藏諸名山,傳與其人」,是供少數學者研究;而司馬光《資治通鑑》,則主要讓君主及臣僚閱讀。這樣的歷史,或為帝王養成忠順臣民,或為好古績學之士之談資。至於人生日用生活飲食、民眾自發事業等史實,不是被忽視,就是被厭忌。總之,舊史中無論何體何家,總不離貴族性,其讀者皆限於少數特別階級──或官閥階級、或智識階級,故其效果,亦一如其所期,助成國民性之畸形的發達。此二千年史家所不能逃罪也。

梁啟超時代尚無「大眾史學」(public history)一詞,但他顯然已意識到「國民史學」之重要性;即使歷史不能「由國民來書寫」(history by the citizen),也應該「書寫國民生活」(history of the citizen)、「為國民書寫」(history for the citizen), 才能塑造「新民」。

對於中國新史的輪廓,梁啟超也成竹在胸。他雖未能如願完成一部「中國通史」,但他的〈中國史敘論〉(1902) 成為「新編中國通史第一篇帶綱領性的宣言書」。 他主張,近世史家要跳出「一人一家之譜牒」,而撰寫「國民全部之經歷」,包括智力、產業、美術、宗教、政治等各個面向。只是,「我國最慚愧者,莫如我國無國名之一事」,相對於諸夏、漢人、唐人、震旦、支那……等稱呼,「中國」只是他權宜的命名。 ──「『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是「無中生有」,沒有比這段話說得更清楚了!

一刀一斧地,他用力劈鑿出中國史的雛形。有了「國名」,他還從「地勢」、「人種」(六種族)、「紀年」(孔子紀年)等方面區別內外,劃分出「中國」與他人之不同,把動態、複雜的變化轉為靜態的模型。談到時代區分,他模仿西方歷史分期,將有史時代分為三段:「上世史」自黃帝以迄秦之一統,是為「中國之中國」;「中世史」自秦一統後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為「亞洲之中國」。「近世史」(自乾隆末年至當代),則是「世界之中國」。 其中「中世史」幾乎涵括了所有帝國時期,坐實了某些西方人以為傳統中國停滯不動的說法。他亦自知不甚妥當,可是,「中國以地太大民族太大之故,故其運動進步常甚遲緩。二千年來,未嘗受亞洲以外大別種族之刺激,故歷久而無大異動也。」

梁啟超短短數頁〈中國史敘論〉,對未來的通史寫作留下巨大影響。許多人開宗明義就從種族、疆域、紀年論起,(如繆鳳林《中國通史綱要》(1931)與《中國通史要略》(1946),金兆豐《中國通史》(1937)、柏楊《中國人史綱》(1979))。許多人則模仿任公,以漢族對外關係的變化來劃分中國歷史發展階段(如柳詒徵《中國文化史》(1948)、柏楊《中國人史綱》)。不管是否在選材、分期上受梁氏影響,這篇文章喚起了中國人對「中國通史」創作的高度關注,是可以肯定的。

返回目錄


【奉元鴻爪∙之一】張元老師荷清書院講學記

文/荷清書院

荷清書院公益講座-《資治通鑑》選讀:認識漢武帝與宋文帝元嘉之治

開場導言:司馬光與資治通鑑

在開場導言時,張教授簡單介紹了資治通鑒其書、作者、註解、讀法與為什麼要讀通鑒。司馬光從小喜讀史,與王安石是同榜進士,他雖欽佩王安石的文章學問,卻不贊同其變法,於是遠離朝廷15年,專心編纂《資治通鑒》,最後以19年的時間,歷英、神二朝,完成了294卷,300萬字的資治通鑒。

那麼,從選材、組織到系統性編寫的龐大工作是誰做的呢?張老師認為是司馬光的三個助手劉攽、劉恕、范祖禹。張老師贊同北大田餘慶教授「《通鑑》漢紀出於攽之手」的說法,但這仍不是主流意見。張考師所以不認為是司馬光所做之理由有二,一是司馬光頭腦不太清楚(如朱熹批評其「才德之辯」有問題),朱子說,司馬光的觀點、想法是對的,但論證多有毛病。二是神宗駕崩後,司馬光回朝,將新政全部推翻,時人稱其「君實德行,不達政事」。諷刺的是,資治通鑒正是一本專門講政治的書,所以只有一個解釋──司馬光不是這本書的最主要工作者。但他逐字逐句把這本書從頭抄到尾並交給皇帝,所以「版權」是他的。此外,其字跡工整連黃庭堅都讚嘆不已,這就是他德行的表現。

關於通鑒的註解,張老師替別介紹了胡三省的註,與王夫之的讀通鑒論。胡註是他因元軍南侵,逃離臨安後重頭再寫之作,因此功力與情感都更加深刻細膩,透過這一個重要指標,我們才能走往通鑒世界的路。而哲學素養極高的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其「讀通鑒論」更可說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巔峰。

為何要讀通鑒?老師特別以清代「中興名臣」為例,說明他們是如何克服當時「內有太平天國,外有英法聯軍」的困境,讓清朝免於滅亡。這些人不是從哈佛耶魯畢業,其能力從哪來?怎麼分析事情?怎麼思考並解決問題?怎麼帶下面的人跟他們一起做?根據什麼?除了四書五經和宋明理學的根基,他們還從傳統史學看到古人處理事情的方法,這樣一種素養與能力,是我們能透過讀傳統史學而學習到的。

導言的最後,老師提點了讀資治通鑒的方法。傳統典籍閱讀很重要的理念,就是「發揮想像力」,譬如大臣與國君講話,國君大悅,講什麼?沒有,到這邊就算了嗎?不行!要想想他們在講什麼,這要用想像力重建起來。這種進入人們心裡感受的閱讀,英文為”empathy”,一般翻譯為「同理心」,歷史教學用的詞是「神入」──精神進入到那個人的內心。對於這種理念的運用,老師強烈推薦《與希羅多德一起旅行》一書。此外,讀通鑒可以挑有興趣的時代跳著讀,老師也推薦了「張元談歷史話教學」這個微信公眾號作為學習歷史的平臺。

漢武帝的性格

對於漢武帝,我們對其事功認識較多,卻不知其人。若不瞭解漢武帝是怎樣的人,怎麼知道他會做那些事呢?藉由留心過去不曾加以注意的面向,認識這人的個性,這人處理事情的態度,來補充我們對他其他地方所知道的事情。

首先,漢武帝是一個能感同身受的人。鼂錯因七國之亂而「衣朝衣斬東市」後,許多大臣替鼂錯喊冤,並希望好好整治這些諸侯國,許多諸侯國因此受屈,如中山王就在朝上聞樂聲而泣,並告知武帝其心中之悲怨。這時武帝才十八歲,他怎麼做?「厚諸侯之禮,省有司所奏諸侯事,加親親之恩」,我們讀到武帝是有感情的人,能體會到別人內心感受,這是很重要的事。

接下來,老師選讀了通鑒中,漢武帝「微行嬉戲」時踩亂農民稻田與投宿主人互動的故事,主人翁想找人教訓武帝一行人,但其夫人卻看出這群人「非常人也」。為什麼書中要選錄此段?第一是要告訴我們,漢武帝愛玩,不是愛讀書。第二,漢武帝是有精神氣勢,內在的力量可以呈現出來。表達方式是什麼?就是男的看不出來,女的才看的出來,所以胡三省常講,通鑒出現的女子都不是普通人物。

對於這類「故事」,老師指出,不要認為這是「事實」,而是要通過故事的涵義來瞭解這個人。他進一步引用雅克.巴森在《文化的衰頹》中所說,「過去的事情只有上帝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是「過去事情留下來的資料,然後從資料裡面去解讀」,因此,「只有活生生的歷史學,才有活生生的歷史」,而不是倒過來。

透過這類「故事」而瞭解到漢武帝的「個性」後,對我們解讀歷史也有助益。譬如漢武帝是否親臨「馬邑之圍」?正史沒記載,可是韓詩外傳卻記載他去了,怎麼考訂?孤證不可信,考證就用這個人的個性。所以很多動作,很多事情,都從個性開始,而這則故事就可以瞭解他的個性。

第三段選文的出場人物是汲黯,透過幾則故事,我們認識到了這位有特色的大臣,尚無為卻能擇才而治,為人耿直不能容人之過。某次武帝與臣子在宮中商討如何施展儒學大計,只見汲黯一桶冷水直接倒在皇帝頭上——「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這也是史書講漢武帝最多之處。武帝當下雖生氣,默然變色,但由其立刻罷朝,只說了一句汲黯真是夠呆了,就結束這件事。可以看出,這位才二十出頭的皇帝,有著高度的情緒管理能力,是厲害角色。

接著選文透過武帝對李少君「化去不死」和對少翁「誅而隱之」的態度,呈現了他的另外一面——相信道術。那麼,對於歷史上記載不少的方士法術(此處以擅長神通、咒術、預言諸能力的佛圖澄為例),我們應該怎麼看待呢?對於許多匪夷所思的記載,老師認為雖不可信,但對於到底有沒有「法術」這件事,恐怕不能武斷否定。他以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及聖嚴法師在自傳中的自白,來說明這個觀點。對於「為什麼魏晉時代佛教特別興盛?」這個問題的回答,撇開大家都提的原因,湯先生講了四點,其中第一點就是「當時的大和尚有法術」。老師認同The critical historian這本書的看法,亦即我們要對古人一些特殊情況而我們不熟悉的東西,保持一種尊敬。

武帝本人雖信方術,但當涉及到朝政時,他仍是謹慎防範,陳皇后便是在女巫楚服事件中被廢黜。文章因此帶出皇后生母竇太主(館陶公主)與董偃的姐弟戀。在竇太主的教導,加之以董偃的資質與外貌,十八歲的他很快就成了京城中的社交名人,後來甚至為武帝寵幸。某次武帝欲帶竇太主與董偃入宣室,為東方朔阻止,東方朔指出董偃有罪狀三:人臣私侍公主、敗男女之化亂婚姻之禮(暗指武帝與董偃走太近)、不勸皇帝學習反帶皇帝玩樂。武帝面對這樣的指責,只說了「善」,並更改了宴請地點,賞賜朔黃金三十斤。此後,「董偃之寵日衰」。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到幾個漢武帝的面向。首先,武帝愛美,不是外貌的,而是從外表到內在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一種精神。其次,武帝雖然愛玩,可是不會放縱自己的欲望一直玩下去,只要有人點他,他自己馬上反省、檢討、思考,馬上做出調整。他是一位理性完全可以控制情感欲望的人。

漢武帝欣賞的人

漢武帝的知人善任,體現在他能重用並不特別欣賞的人,譬如衛青。衛青出身奴虜,努力勤奮地把自己本份工作做得很好,他「遇士大夫禮,與士卒有恩,每出輒有功」,被武帝重用,可是武帝對他不是很有特殊感覺。那他欣賞哪種人呢?霍去病。武帝曾欲霍去病學習兵法,霍說「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武帝要給霍去病蓋豪宅,霍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武帝賜給霍去病的補給很多,等回軍的時候,輜重車裡丟棄了很多糧肉,可他的士卒卻還在忍饑挨餓。霍去病好踢球,即使士兵因缺糧餓的站不起來,也不能耽誤。所以呂思勉先生在《秦漢史》中嚴厲批評霍去病,認為他就是耍公子哥的毛病,可是呂的學生錢穆先生卻看到,霍去病有著衛青所沒有的那種年輕氣勢、精神、帥勁,這種風格正是漢武帝喜歡的,而這種風格與武帝是很接近的。

另一位武帝喜歡的人是公孫弘。公孫弘六十歲任官時,不合武帝心意,故藉病歸家,直至七十歲才又被薦回朝廷。當時武帝策詔儒生,公孫弘的試卷四平八穩,考官覺得稀鬆平常,就把他的對策排到最後,可武帝將其擢為第一。公孫弘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何能得到漢武帝的喜愛,並成為武帝朝內唯一善終的丞相?

透過張老師的幾則選文與講解,我們對公孫弘能產生較為立體的認識。漢武帝看事情,不只細目要講清楚,還得要有很高的境界,公孫弘在對策中把政事和天地之氣合在一起,合武帝胃口;行使法令時,能把事情考慮周詳,在法律上交代清楚外,還能講出一些儒家的道理,這是武帝最高興的。其次是公孫弘思考縝密,辯論能力強,這個辯論能力不是講得天花亂墜,而是條細理分清楚分明,這表現在他每每陳述意見都有三個選項請武帝做選擇,絕對不主張或堅持什麼。或許有人以其品格不好批判之,但老師認為,這何嘗不是思考能力的表現?

此外,每當公孫弘與汲黯私下商討政事後稟告武帝,總是汲黯先提出來,公孫弘在後推論加以說明,將原來沒說清楚的講明白;可是若武帝神色不對,公孫弘馬上見風轉舵,順從皇帝意見,汲黯於是在武帝面前罵公孫弘「不忠」,公孫弘卻說,「夫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為臣不忠」,結果每當有人毀弘,皇帝就更喜歡他。由此可知,公孫弘既有能力又聽話,這是武帝所以喜歡他的原因。

而建立在這些之上最重要的,莫過於公孫弘明白武帝的心思。「公孫布被」這句成語是汲黯批評公孫弘位高三公,卻矯揉造作地故作簡約。當武帝問及此事時,公孫弘不但承認自己沽名釣譽,還反誇汲黯忠心!武帝認為公孫弘謙讓,反而更敬重他。為什麼公孫弘這樣講?因為他知道武帝的心思是「人主病不廣大,人臣病不儉節」,錢穆先生認為公孫弘一句話就講到了漢武帝心裡。

當然,公孫弘也是能做實事的人才。為解決漢初許多地方官無法實行朝廷政令的問題,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創建「太學」,亦即在學校學習儒家典籍而後考試合格者,派至地方做官,而太學的具體方案即由公孫弘制定,從此儒學成為一個官員晉升最主要的管道,其他各家思想都無法抗爭。這是公孫弘在政治和教育方面,對後世有重大影響的地方,因此老師指出,不能小看公孫弘這個人。

漢武帝一生最大的武功便是討伐匈奴,然其中有一位匈奴人卻對武帝和昭帝的王朝有著重大貢獻,那個人便是金日磾(日磾音密低)。金日磾是休屠王太子,由於「河西受降」事件時,休屠王反悔降漢,被渾邪王所殺,因此金日磾作為奴隸入宮養馬。在一次宮中宴游時,武帝詔令閱馬助興,只有金日磾這位養馬人對後宮絕色美女無動於衷,目不斜視地牽馬經過。武帝見此人容貌莊重,馬又養的特好,便問他問題。他問甚麼答甚麼,非常具體實際,沒有一點掩飾,武帝覺得這一匈奴王子竟能給他這麼好的印象,所以馬上就升官任用。後來武帝便帶著金日磾,而他從未有過讓皇帝不高興的過失。

關於這一小段,王夫之的《讀通鑒論》講得很精采。王夫之說,金日磾沒受過聖賢教育,為何能有這樣的表現?王夫之的解釋,就是我們的心,要能管得住眼耳,才不會受到外面花花世界的影響,而做了錯誤的判斷或錯誤的行為。他指出,有些人平常表現很好,可是偶爾會失手,偶爾會不注意,這都是心地功夫沒有下足的緣故。所以,心管住耳目,不是小事情,金日磾牽著馬這樣走過去,不是小事情,漢武帝能夠認識到這點,也不是小事情。

後面一段對「隆中對」的闡述更是精彩。隆中對時,孔明見到劉備,還未發一語,兩人內心便已相通。我們以為隆中對就是三分天下,王說非也,是「神氣之間,有不言而相喻者在也」,孔明一看就知道劉備是英雄,可以效力;劉備一看就知道孔明是智慧之人,可以幫忙。胡三省則說,孔明審時度勢,對時局的規劃早已定於胸中,「倘非其人,未易與之言也」。這段話說明甚麼?胡三省好像就站在旁邊,好像看到了孔明覺得劉備是英雄的內心。這一段註解對於我們理解漢武帝對金日磾的器重有所幫助,也因此當貴戚竊怨武帝「妄得一胡兒,反貴重之」時,武帝反而對金日磾更好,為什麼?皇帝覺得「這一個人的好,我很清楚,你們都看不出來,而且你們跟他比都不如。」這樣一種心理狀態是我們需要理解與掌握的。

漢武帝病重後,任命了五位顧命大臣以輔佐皇太子劉弗陵(漢昭帝)。選文講了其中三位最為武帝信任者的故事:霍光、金日磾與上官桀。我們需要留心的是,這故事裡面想呈現什麼?老師指出,這三個故事是有高下、褒貶的。霍光沈靜詳審,言行中規中矩,這當然是肯定。金日磾可以因為自己小孩犯了不可饒恕的過錯而殺之,也是讓人感佩。但是像上官講這種阿諛的話(因為關心皇上病情所以沒心思養馬),就可以知道他等級比較低。

最後一個故事則提到武帝的妹妹在臨終前替其獨子買死罪,希望皇帝將來在她兒子犯法時能饒恕他。可以看到,漢武帝能體會與分擔他妹妹的擔心,只是他沒想到,他的外甥做了一件非常超過的事,以至於他無法兌現承諾。在感情上,他對妹妹是有交代,但在理性方面,對於這件事情,也要做一公正處置。所以公孫朔稱讚漢武帝是有感情的人,但是重要決定時,理性判斷還是非常重要。

總論武帝

在總論武帝上,老師舉了班固漢司馬光的意見做對比。班固的漢書對於漢朝皇帝,是站在比較肯定的角度,後面才說若武帝能如文景那樣節儉,就可以做更為了不起的皇帝。司馬光則批評漢武帝到後來幾乎和秦始皇一樣,但為什麼沒有亡? 1.遵奉先王之道,崇尚儒術2.能用一些很有能力的官員3.能聽納別人對他的批評。4.知錯能改過。

總結上述可以看到,漢武帝是非常有精神,非常有氣勢,非常聰明,非常有欲望,但在一些關鍵時刻都能約制住自己,然後好好想應該怎麼處理,這一點是漢武帝這一個人可以給我們做參考最重要的地方。

返回目錄


奉元鴻爪∙之二】不負仁心是此生 (連載二)

文/董華春

二、同心何必虛詞費,祖孫情深共天真

一直以來,總是有許多人好奇或者不解或者驚訝地問我:為什麼你和毓老師的感情那麼好?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你在他離世五年後還如此深情懷念他?

我真的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

心靈和心靈的投緣契合,不是語言和文字能夠說清楚的。許多回憶,關乎心靈最深處的最細微感受。要把自己的心完全打開來,才能夠看清過去。可是,真要打開心扉,談何容易?

除了因為梅奶奶的關係,使得毓爺爺對我百般呵護、細心照顧、疼愛有加之外,還有一些和我的身世背景、心性品格、為人處世方式、忠心孝心相關的原因,使得他對我特別信任和高度認同。

1.滿清遺脈,盛衰始終

臺灣解除戒嚴後,爺爺回到大陸做的事情之一,是推動和參與修復清永陵、興建滿學研究院。清永陵埋葬著努爾哈赤的六世祖,滿學研究院所在的赫圖阿拉城是努爾哈赤出生地和大清第一個都城,是清朝肇始、滿人故鄉、爺爺根系所在。

我出生的地方是在清東陵所在的河北省遵化市,西距北京市區120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埋葬著5位皇帝(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15位皇后(孝康章皇后、孝獻皇后、孝莊文皇后、慈禧皇太后、慈安皇太后等)、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佈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中國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那裡大部分人的祖輩都是當初看守皇陵的滿族人後裔,至今還存在著滿族鄉鎮和滿族習俗。

九十年代初,爺爺特意到清東陵去,探尋清朝的「盛」和「終」,求索末代皇帝溥儀的葬身之所。那時,我尚年幼,家世的複雜和社會的無情,導致我們無緣見面。若當時相見,我們彼此的命運都將改變,他也不會抱憾終生。

後來,我們終於見面,我帶給爺爺許多清東陵的照片、故事和資料,喚醒了他心靈深處沉睡多年的舊日故事和美好回憶。

我從小說話,「美麗」的「麗」字都讀成「膩」,「l」和「n」的讀音總是分不清楚,一直到上大學才改過來。後來,爺爺告訴我:「滿族人者兩個發音就是不太容易分清楚,以前日本人要區分誰是滿族人,就讓人說這些話,只要l和n不能明顯區分的,大部分都是滿族人。」

爺爺讓我回家問父親母親之前的家族事情,我才知道滿族入關後逐漸滿漢融合、中國在特殊年代的政治運動裡許多滿人為求自保而使用漢姓、更改漢籍的故事。我逐漸瞭解,我們原來都是大歷史的一個小片段。

爺爺常常和我談起過去清朝皇帝和滿族清史的事情,除了大清肇始之地清永陵,他談清東陵那裡的幾位皇帝最多。

爺爺籌畫晚年回歸大陸講學的事情,我按照他的心願奔走於臺灣和大陸之間,具體聯絡安排。

在當時的幾個方案中,爺爺最鍾情的是在清東陵一帶建造書院,就如同當年他在赫圖阿拉城景區裡蓋了滿學研究院。雖然我為此奔波勞碌毫無怨言且小有所獲,但最終,我考慮到當時高速路不通、距離北京較遠、不方便北京人來聽課、不能快速在全國宣傳爺爺思想,且縣級城市醫療條件不好,無法及時治癒爺爺身體緊急狀況,無法有效保證爺爺身體健康,因此我勸他放棄此方案,他卻一心癡迷於種種細節中。

後來,我又幫爺爺聯繫、安排、策劃了其他方案,他才心甘情願的暫時擱置在清東陵蓋書院的想法,但對那裡的山水風景和歷史故事始終不能忘情。

長白山、天池、清永陵、赫圖阿拉城、滿學研究院、清東陵,這幾個地方,既是和大清朝一脈源流的歷史密切相關的風景名勝,也記載著爺爺的人生發展、心路歷程以及和我祖孫情深的文化背景性原因。

2.您說我聽,回望曾經

那幾年我在美國生完孩子後,回到臺灣省親,定居一陣。我晚上都在家裡陪伴孩子,基本不出門,但白天,有家中其他長輩照顧小孩,我可以離開。我當時在臺灣考察資本市場與民主法治發展,寫作美國博士論文,寫作我的散文隨筆集,沒有在任何機構朝九晚五上班,時間上很自由。

爺爺給學生上課通常是晚上,白天他比較有空,便常常約我到他家裡去,或者交代我做什麼事情,或者教我讀四書五經,或者只是和我聊聊天。

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每個白天都和爺爺在一起。只要他不累,我都是隨叫隨到。

爺爺過世後,有一次他的兒子景興和我聊天,告訴我:「你知道爺爺多喜歡你嗎?每次你來之前,他都特別高興,讓我幫他盛裝打扮。他年紀大了要求多,有時候穿衣服都要穿一個小時。」

這是當時稀裡糊塗的我不知道的細節。我分不出什麼是盛裝什麼是便裝,但我知道,我每次來,都很高興,爺爺也很高興。在相對封閉私密的時間和空間裡,只有我們兩個人,談天說地,從古到今,偶爾不知所云,常常不亦樂乎。

眾所周知,爺爺的經歷傳奇神秘,不但經歷朝代更替生死考驗,更曾周旋于諸多名流顯貴、販夫走卒之間,閱人無數,涉事百年。許多人希望從爺爺那裡多聽些歷史故事和他人生真實,但因為涉及人事眾多,爺爺顧慮也多,許多話都不願說破。

偶爾,爺爺興之所至有所提及,聽的人好奇心起,想瞭解更多,也是人之常情。但爺爺的脾氣偏偏是,越是人緊緊追問,他越有警覺保留,越擔心所說非宜對人影響不佳,就更不一定想說,或者有所節制和保留的隨便說說,有時偶爾還聲東擊西、故弄玄虛。

有意思的是,我這個人好奇心本來就並不強。我不是文化專業人士,從來不想對這些文化人物或者歷史事件追本溯源,知道多少對我的職業發展和人生變化沒有什麼實際用處。

我總是覺得,如果爺爺想告訴我什麼事,我不問他也會告訴我;如果他不想告訴我,我問的再多他也未必告訴我,告訴了也未必就真實和完整。

我在乎的從來不是他說什麼,而是在一起的時光。不管他說什麼,我覺得都是好的。即便他不說話,我們一起安靜的看書,或者只是無言對望,我覺得也是好的。

所以,我從來不追問爺爺任何事情,心情總是淺淺淡淡的「若有若無」、「可有可無」,隨他,隨緣,隨喜。

說來奇怪,越是這樣,爺爺越是願意和我聊天。

爺爺100歲以後,返老還童,特別懷舊,回憶多了,話也多,需要傾聽者,我傻乎乎的又喜歡傾聽。

我總是安安靜靜的用心傾聽,偶爾插話,偶爾提問,是為了不讓他覺得一個人講述無聊,讓他知道我在好好陪伴。

我常常跟隨著他的情緒起伏錯落,走回到他的過去之中……

3. 不問已懂,不要已給

有一回,爺爺和我談到他在「靜園」給學生們講課的往事,還詳細告訴我當時怎麼一點一滴佈置那裡,還有那個大鼎上的「夏學社」的字樣⋯⋯

這次聊天之後的秋天,我帶著豆豆從臺灣回大陸看外公外婆,小住一個月,其中,我抽空去了趟天津。

等我再回到臺灣再去爺爺家裡時,我送給他一包禮物,那裡有天津靜園裡如今每個房間每個庭院的照片,和這個文物建築相關的明信片、書籍、近況介紹……

讓我始料未及的是,爺爺看著這包禮物,潸然淚下。

當爺爺給我講臺灣「靜園」的時候,我還從來沒有去過那個地方,我沒有打斷他的談話,也沒有問他任何問題,只是安安靜靜的傾聽。但當時,我已經回憶起來,我在高中歷史課程上學習過:滿洲國時代,溥儀被迫帶著皇親與朝臣暫居天津靜園辦公與居住。我便心如明鏡,毓爺爺在臺灣為那個地方起名叫「靜園」,一定是因為懷念和回憶在天津靜園居住那段相對平穩安心的日子。

我未急著催他帶我到臺灣靜園,卻先一個人悄悄到了天津靜園,並帶回給爺爺真實靜園的現狀風貌。

一回首便見千秋。當今天和昨天碰撞一處,當歷史和現實交匯一心,這位平時常常嚴肅理性的老人,流下了感性的淚水,讓旁觀的我也忍不住熱淚盈眶。

我清楚地知道,爺爺的眼淚,不只是感傷,還有高興。

他高興的原因之一是:他曾經身處其中的歷史,如今還在,他還可以觸摸到感受到。

他高興的原因之二是:他真心疼愛的小孫女,不用問他,便已懂他。他從來不必開口要,小孫女便已知道給他什麼。這樣的同心契合,是超越語言、性別、年齡的。

在我和爺爺相依相伴的歲月裡,這只是其中一件事情而已。

正是在這樣類似的許多件事情當中,爺爺和我的感情越來越親密溫暖,他也越來越願意打開他的心扉,讓我分享裡面的風雲奇詭和海闊天空,偶爾,也有淡淡喜悅和重重遺憾……

4.有人可抱,有人可愛

豆豆會走路之後,我便常常帶著她去看爺爺。

爺爺特別喜歡把她抱在懷裡,和她說話,逗她,她也喜歡爺爺,口齒不清的叫他「爺爺」。按照輩分,她應該叫他「太爺爺」。但她太小,三個字不好發音,於是就只叫「爺爺」,而我也是一直叫他「爺爺」,母女兩人稱呼相同,爺爺也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爺爺看著、陪著豆豆慢慢長大。

到豆豆2歲多的時候,爺爺常常抱著豆豆看書,讀書給她聽,指著書上的字給她看。豆豆坐在爺爺懷裡,聽得聚精會神,看得津津有味。

爺爺比豆豆大100多歲,兩人正在人生的兩端,他長鬚飄飄,仙風道骨;她粉嫩渾圓,天真可愛,卻同樣的赤心不染、童貞爛漫。

我坐在他們兩人對面的椅子上,微笑著看著他們兩人,真覺得比畫面還美好。

爺爺晚年返老還童,本來就比從前慈愛可親,因為豆豆的關係,更加溫暖柔情。爺爺常說:「豆豆融化了我的心。」

有一回,我和爺爺說:「如果是在從前,如果豆豆是小男孩,爺爺就可以教他騎馬射箭了,我很想看看爺爺的威猛之風呢。」爺爺說:「從前我喜歡男孩,後來年紀大了,越來越喜歡女孩,女孩心裡乾淨,感情細膩,比男孩知道如何疼人。懷中有所抱,何必是男兒?」

把豆豆放到爺爺懷裡,讓他「懷中有所抱」,好好享受四世同堂的天倫之樂,這是我能夠為他做的美好事情之一。

一到節慶,特別是春節,爺爺就給豆豆發紅包,也總是給我發紅包,而我們要給爺爺發紅包他卻從來不要,他總是說:「不許你們給我紅包,我還不老呢,還不用你們這麼孝敬。你們收我的紅包,我特別高興。爺爺喜歡照顧你們。」

是的,爺爺總是在照顧我們,不管是從生活還是到心理。

當他全心全意照顧我們的時候,他很忙碌細心,也很充實滿足。

我起初怕他勞累,漸漸習慣之後,我就懂得:付出愛,給予愛,是心靈深處的一種需要。若心底的愛太多而無出口,那也會慢慢累積成傷痛,雖隱忍多年而不發,但午夜夢回,心會獨自疼痛。對爺爺而言,能夠有合適的人去照顧和疼愛,是一種莫大的溫暖和幸福。我們微笑坦然接受爺爺的愛,便是給爺爺最好的禮物。

5.讀書交友,用經踐行

因為爺爺特別在乎我們,就總想把自己喜歡的送給我們。

而我總覺得:我們得到的已經夠多了,還有什麼比爺爺的感情和心靈更珍貴呢?

身外之物,從來留不住,更不值一提。但有一樣例外,這就是爺爺所擅長和鍾情的經書智慧。他送給我們多少,我們就想接受多少。

爺爺越到晚年,內心深處的許多渴望越強烈越焦急,總感覺時間不夠多。所以,在教導我讀書這件事情上,爺爺比我主動、緊迫。

我自幼喜歡讀書,後來專業在理性的法律、金融證券,在美國多年,習慣了用英語生活和工作,到臺灣時,其實我已經非常西化了。但是這麼多年,我一直堅持著讀古書和中文寫作的習慣,特別熱愛華夏文化,非常嚮往古聖先賢的智慧。

爺爺看懂了我的天性,特別願意教我,我也願意從浸淫多年的西方文化中抽身回望自己的民族與文化,深刻瞭解自己和祖先來自何方、又能去向何處。

因為我晚上需要在家裡照顧孩子,爺爺就不讓我辛苦跑來參加晚上他講的課程,而是在白天教我讀書。

每次聽爺爺講課,我總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我常常因為爺爺的講述而欣喜若狂、砰然心動,感覺自己的智慧被爺爺和古人開啟,感動于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傳承幾千年的源遠流長。

因為是一對一的引導和傳授,爺爺和我在時間上都不設限,這使得我擁有了更多提問機會,對許多經書的理解也更透徹。我讀書從來不是機械僵化,而且因為和爺爺親近,從來沒有懼怕和戒律,經常直率、坦白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時候想得對,爺爺很鼓勵;有時候想得不對,爺爺會引導;有時候想到一些爺爺從來沒有想過的角度,爺爺很新奇很欣喜,會啟發我繼續想下去。

我跟著爺爺讀書,從開頭單純的他說我聽,漸漸有了討論式的學習方式。我的智慧當然沒有爺爺大,但是因為知道他總是寵愛著我忍讓著我,我的胡攪蠻纏、不服輸的性格就常常不由自主的冒出來,道理一大堆,浮想聯翩,儒釋道的思想胡亂用,有時候會強詞奪理的爭論。爺爺總是安靜微笑的讓我大放厥詞,然後再四兩撥千金的把我導引回到正路上去。

於是,我便感覺,我不只是在和爺爺讀書,而是在跟著他走路、交朋友。他陪著我,走在幾千年的文化大道上,溯源而去,碰到許多故人,他一一介紹給我每個人的喜怒哀樂,讓我更清楚透徹的瞭解他們,成為他們的朋友。

更為難得的是,爺爺主張經世致用,而他自己如何運用經書智慧,往往是和他的人生經歷密不可分。我不知道在大課堂上爺爺如何分享這一部分,但是至少在我而言,常常恍然大悟:「難怪爺爺會這麼做,原來是因為⋯⋯」

爺爺學問大、智慧多,做事用心深細。他心細如髮、深不可測的程度都遠遠超過常人。我因為童年苦難、少年家貧、青年挫折而嘗遍了人情冷暖、塵世風雨,因此對人對事格外用心深細。這最早不是爺爺教的,而是生活教的,但恰恰是爺爺所欣賞所需要的,他便更用心深細的去調教我。

聽爺爺講課,結合他的人生閱歷和實踐去體悟,再將經書智慧運用到自己周邊的世事人情之中。這是特別美好的事情。

爺爺一個人就是一所大學,裡面有學不完的科目和課程。只要他願意教,我就願意學到終老。

6.冷熱交融,靈魂相擁

我和爺爺屬於不同時代的人,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歷、教育經歷和工作經歷,因此,對於一些事情的思考角度和處理方法不太相同。

因為關心爺爺的生活與事業,我常常直言不諱地指出爺爺自己看不到的問題或者之前固執不變卻未必有益的習慣,也許常常言辭刺耳,偶爾我還會和爺爺賭氣耍賴,但因為我出自一片真心、熱心、孝心,爺爺從來都是微笑接納,甚至迅速應對改變。

爺爺的肯定和改變,讓我特別開心。這意味著我的存在對他的生命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給他的心靈打開了一扇新的窗。

對於許多人來說,爺爺的外表也許是冷的,但他的心其實是熱的。可是,在這顆火熱的心的最深處,有一個地方依然是孤獨而寒冷的。他從來不肯讓那個地方見到陽光。他在那裡,故意冰凍了時光。

對於許多人來說,我的外表也許是熱的,開朗樂觀的性格和堅強進取的態度,讓許多人以為我是多麼幸福快樂,但我的心其實是冷的,裡面藏著許多年許多代人的悲傷、痛苦、絕望與哀愁,非我個人之力能夠擺脫,也只有選擇性的忘記。可是,在這棵冰冷的心的最深處,有一個地方依然是喧鬧而熱情的。我從來不肯讓那個地方的火種熄滅。我在那裡,故意溫暖了時光。

爺爺外表的冷碰上了我外表的熱,爺爺心靈的熱碰上了我心靈的冷,爺爺心底的孤獨寒冷碰上了我心底的喧鬧熱情。

這樣複雜而多層次的身心交流,在我的生命,是第一次。

在生活裡,爺爺和我有許多相同的地方,比如,我們都特別怕冷,怕得要命。

在心靈裡,爺爺和我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比如,我特別怕冷,怕得要命,見到陽光,一定是奮不顧身投身其中;爺爺不怕冷,他冷習慣了,陽光來的時候,他反而抗拒,怕刺痛了眼睛,只有慢慢漸漸的溫暖,才能夠讓他心甘情願一點一滴的融化。

我們小心翼翼的彼此溫暖、彼此擁抱、彼此解凍、共同療傷、共同修復、共同成長⋯⋯

不知不覺之中,爺爺心底的孤獨不見了,寒冷融化了;我心底的傷痛不見了,寒冷融化了。我們於是都變身成了剛出生的孩子,以一塵不染的初心和乾淨純潔的眼睛,仔細的重新的審視自己的生命、對方的生命、共同的生命、萬物的生命,發現了一個更新更美更好的世界,不禁欣喜若狂,又忍不住深深懼怕失去,只恨相知太晚、時光太短、歲月太淺,只願晝不再歇、夜不再黑、三光永明、三才常在⋯⋯

有一天,我拿了一本臺灣作家侯文詠的書《靈魂擁抱》,興高采烈的跑進爺爺家,對他大叫:「爺爺,爺爺,我好喜歡這本書,尤其是名字,真好聽呢!你陪我讀這本書好嗎?」

忙碌的爺爺,耐不住我的請求,陪我一起靜靜地品讀這本書。

讀完之後,他看著我已經流了滿面的淚,笑了起來:「靈魂擁抱著靈魂,真幸福!應該高興啊!為什麼哭呢?」

我帶著眼淚看著他,一言不發,忽然,就笑了。

他帶著笑容看著我,一言不發,忽然,就哭了。

他的淚,我的淚,一起滴在書的封面「靈魂擁抱」四個大字上。

這一刻,誰也不想說話,誰也不敢說話,就任時光,慢慢的,隨著風,向無限遠的天地深處,飄忽而去,永不回頭⋯⋯

返回目錄


【奉元鴻爪∙之三】楊絳傳

文/劉翔宇

楊絳,本名季康,遜清辛亥生京都。父蔭杭,時方遊洋歸國,授法學於庠序。知遇輔政肅親王,夜入府中教授。絳行四,甫生,王室危岌,世亂亟矣,父乃挈婦將雛避難滬上。絳少時穎慧乖覺,父獨鍾愛之。時冬日,父每于午膳後稍暝息,不喜人擾,獨許絳留身側。室中煤火將燼,絳易之無聲,諸姊皆奇之。四載,乃返都中。絳七歲,會家難,父以民國刑部主事,詿誤去官。家境日蕭條,又兩載,舉家南遷,卒定無錫焉。

居無何,父即病。寒熱不定,神昏譫語,自云滿室皆鬼。百藥罔效。無計,母試巫覡之說,夤夜設一小舟於几,由絳高呼「父兮,歸來」,三姊代父而應,若是者三。掇拾地下什物藏於病者枕下,靜候魂返。天明,未見起色。後母固懇一名醫為設藥,服訖,有知,後乃漸愈。

絳九歲,與姊同入滬上啟明女校。校原法夷天主會之學塾也,師尤多修女。比及三年,入蘇州振華女中。

戊辰,入東吳大學。時絳已值妙齡,肌膚白膩,容光昳麗,人見而悅之。同學少年遂有好逑之意,絳收寄書中,有「最是看君倚淑姊,鬢絲初亂頰初紅」之句,為企慕語也。絳不為動。

一夕,絳在書室,一生佯醉,強贈絳以書信。絳正色曰:「君飲酒乎?醉乎?返子書,免子明日之悔也」。生慚退。越日,彼來致歉,絳略不為意。

辛未,東北陷落,國府拒戰,東吳學潮起,罷課。壬申,猶擾攘,絳以復課無期,乃思求學北庠。父曰:「子能邀三五同學偕行,方許汝請。」絳乃偕友周芬,學友孫令銜、徐獻瑜、沈福瑞四人共北上。時南北交通未暢,間關跋涉,旬餘始至北平。

五人預燕京大學之考。畢,絳徑至清華尋舊友蔣恩鈿,孫令銜他適尋表兄。恩鈿見絳來,大悅,即勸絳借讀清華,絳然之。是夕孫令銜攜表兄至清華尋絳,欲同返燕京。至古月堂,值絳,令銜為表兄薦曰:「是為楊季康。」又為絳薦曰:「吾表兄錢鍾書。」絳見錢鍾書眉間蔚然深秀,瑩然有書生氣,心默多之。兩人互致禮問,後遽然而別。

錢楊初晤,互生佳感。鍾書微聞季康已有意中人,絳亦聞諸令銜言錢鍾書已訂婚。初,葉恭綽夫人為孫令銜遠戚,有養女者待字,葉夫人眷目鍾書,親至錢家,欲致姻親,錢父許之,而鍾書堅拒。及見絳,竟夕縈懷。遂致書,約工字廳。及見,鍾書曰:「吾未有婚媾之約。」絳曰:「吾亦未有男友。」遂通致問,魚書往還,情愈深。飯後共步,履荷塘,儼然情侶。

暑假,鍾書返家。絳獨留清華園,不勝寂寥。鍾書來書,欲訂鴛盟,絳以比年欲考清華研院,婉拒之。秋,絳返蘇州,家人為謀滬上小學教職,束脩優渥,尚有餘暇可向學,絳安之。鍾書來書,質其曷忽棄考本年,絳無由申辯,遂不復書。鍾書意其棄己,不勝哀戚。感秋意而悼相思,成詩,多意緒悲沉之作,集入《壬申年秋杪雜詩》中。

絳友蔣恩鈿,鍾書同窗,見鍾書寥落,勸其再寄魚雁,以挽芳心,鍾書然之。乃剖肝瀝膽重致衷腸,絳得書而感,遂復書如初。

絳約鍾書來蘇州,令見其父。鍾書至,絳父屏諸人,私與之言,出而告曰:「此高明人也。」絳父平日亦喜談藝,與鍾書頏頡,相引為樂。父潛問絳:「鍾書素日亦如斯之樂乎?」絳但頷首。癸酉,錢楊訂婚。筵後,絳與錢穆共北上。

錢穆夫子,不苟言笑,雖預錢楊訂婚之筵,絳猶未敢與之言。車過蚌埠,窗外黃埃散漫,彌望蒼涼。錢穆興忽起,語絳曰:「此古戰場也。」遂指點古今,引據經史,備言斯地沿革,絳恭聞之。車至魯境,兩人略稔,錢穆忽曰:「視君為果決人也。」至京,彼此已若良朋,後遂不復見。

乙亥春,鍾書會試金陵,高中留英庚款。秋月將赴英島。夏日以完結縭之儀。時鍾書年廿五,絳年廿四。

旬日後,二人自滬乘巨舟適歐。至香港,遇颶風,餘人皆避之,鍾書與絳未諳利害,耽賞風濤,遂致瞑眩,兩日未食。

舟行海上,曠日無聊,二人以習夷語自遣。絳譏鍾書某字夷音未正,錢自視高,聞之頗窘。垂問於同舟夷人,亦許絳言為是。錢慚,亦反訐之,兩人怨隙不樂,良久乃復好如初。

乙亥秋杪至英,入牛津,錢治英文學,絳則旁聽。鍾書不慣西饌,偶有蓴鱸之思,苦夷地無中夏時物,絳乃百計搜求,試為炊婦,變通化裁而為具膳。鍾書食,朵頤大快。錢詩有句「鵝求四足鱉雙裙」,即記當時事也。

丙子,絳有妊。鍾書祝曰:「不欲得男,願生女如卿。」

丁丑春,絳生女。鍾書名之媛。甫生,鍾書熟視之,曰:「是吾女,吾無間然矣。」

秋,鍾書獲牛津文學士名位,夫婦去英之法,入巴黎大學。鍾書慨讀書博學位,是以身徇物,唐捐光陰,故入巴黎,非為名祿,一意讀書而已。

二人時閱報章,知故土零落,金甌缺破,淞滬戰起,寇氛正濃。絳獲家書,知母于滬戰中逃難,山中染瘧而歿。甫為人母即喪已母,哀慟難抑。

戊寅春,時歐陸兵氣方殷,德將侵法,來日大難,知所不免。夫婦議返國,急購船票,攜女自馬賽登舟,遠之上海。前番初涉重洋,備罹舟行致眩之苦,今朝返國,絳悟一法,以告鍾書:「勿固勿我,與舟俯仰。」鍾書試行,果有良驗,喟然歎曰:「為人者固如是。」

船至香港,鍾書取道滇南訪西南聯大,絳攜幼女歸滬上。時滬上已為日據。時局板蕩,一屋難求,錢家族眾夥聚一樓,居處窄仄。絳回,幾無容身處。絳父亦寓居滬上女處,素病,見絳與外孫女媛,不勝喜,精神倍前。

回滬未久,原振華女校長王季玉來訪,特浼絳為滬上分校長之職。初約半載,不意躬親兩年。

鍾書入昆明西南聯大,以廿八歲為清華教授,博雅之名,風靡聯大。己卯夏,暑長假,鍾書由滇返滬,與妻女小聚。時錢父基博客居湘西藍田,籌理國立師院事。忽來書,言身老病,思子綦切,責令鍾書辭清華職來湘隨侍。鍾書喜清華,無意藍田,苦父命難卻,遂電昆明,辭教之湘。道路阻艱,月餘始至,至則病矣。藍田僻遠,生徒淺鈍,鍾書頗苦,乃一意著述以遣懷,始作《談藝錄》。

翌年,錢父許鍾書返滬,鍾書乃與徐燕謀同行。歸滬,欲重回清華,終未果。雖失良缺,而與妻女同廬,亦有可喜,鍾書誓曰:「自今而後,惟死別,不生離。」

困居海上,共交遊者乏少,只陳瑞麟、陳西禾、李健吾、柯靈、傅雷、鄭朝宗、宋淇、許國璋諸人時相往還。陳、李、宋皆治戲劇,一日雅集,語絳曰:「君可試作劇本。」絳頗心動,以生計日蹙,思為稻粱謀,乃乘隙為劇本。不日而成,名《稱心如意》。黃佐臨,滬上名導也,垂青絳作,點排優伶,尋將登臺公演。李健吾請絳署名,絳未敢用本名季康,思平日姐妹戲謔,讀「季康」若「絳」,乃易名楊絳。絳劇公演,一時響譽劇壇,佳評湧至。兩年之間,屢有新作出,蔚成聞人。一夕,友人邀夫婦觀劇,待絳殷勤,而無問鍾書。出,鍾書曰:「來日有約,卿自去,吾不與焉。」

鍾書見絳劇本有成,忽思為稗官之作,絳聞之喜,甘為灶下婢,飲炊漿洗皆自承之。鍾書乃著書,述儒林往事,假託人物以諷喻。一章甫就,絳則先寓目,知其某事射某人,每作莞爾。錙銖文字,兩年始克成書。鍾書有感滬上多載困居,名書曰《圍城》。

乙酉春,絳父逝于蘇州故園。秋,日本降,神州光復。八載抗戰,國難民困,苦恨備極。是夕,絳下淚,念父在日祈望勝利,今國土全而斯人已沒,盍遽離之速也。

鍾書漸知名,受多方聘,薪俸以時入,家裕從前。《圍城》付梨棗,風行士林,人爭欲識錢鍾書也。

國共戰起,儒林分流,南渡北歸,漸成涇渭。鍾書與絳立意不去故國,與此土終。戊子暮春,偕遊杭州,山光湖影,賞心樂事,八年來始得慶快。

入夏,絳忽病,每日倦憊非常,召醫視,未識病機。蓋累年積勞以致疾也。鍾書頗焦心。適吳晗如滬為清華聘,鍾書乃生北上之念,欲易水土以愈絳病,絳許之。己丑夏,舉家之北平,居清華。

故都黌宮,戰後凋敝,時聞溷氣,迥異從前。錢家居新林院,與潘光旦、梁思成、林徽音、霍秉權輩毗鄰。清華新例:夫婦不得同為教授,故絳自降兼教,不入正職。自云「散工」,以可避冗會雲。

梁思成、林徽因時來召飲。兩家各蓄貓,均厚愛之。兩貓偶為爭春相鬥於簷瓦之上,鍾書夤夜聞貓動即起,不顧春寒,觀彼互鬥,徑取長竿以助本家貓也,以是為樂。

鍾書于清華履教一年,庚寅,喬冠華召鍾書入中秘,迻譯《毛選》。絳與媛居清華,鍾書七日來復。

鍾書行前,囑阿媛曰:「善護汝母。」媛謹諾。

一夕,嬡外感,絳命早臥,應諾。覆被於床,俄問曰:「母今宵不赴溫德家聽樂否?」先是,溫德師常播西樂曲以饗生徒,知絳愛樂,每置佳位以待,赴則與嬡同行。今宵女有疾,絳一人出,見冬夜蕭瑟,月下橋頭,逡巡良久,終不敢過。念鍾書真知己者也。

辛卯冬,「三反」至,始汰儒林,諸公皆做心齋省,疏瀹五臟,澡雪精神,故曰「洗澡」。絳與鍾書皆捫心反惻,乃克通關。

壬辰秋杪,遷居中關園。鍾書亦遷任翰林院編修,選注宋詩。

丁酉春,鍾書如鄂探父病,作《赴鄂道中》五首,有「啼鳩忽噤雨將來」之句,蓋有感大人虎變,廟堂風雨之將至也。夏,「反右」潮來,千萬書生厄陽九之災,儒林傾圮。子曰:「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一發,榮辱之主也」。鍾書與絳皆謹言慎行,以避時患。

戊戌冬,舉家下放。阿媛放工廠,拜師學煉鋼術。絳放河北徐水,觀佘田。鍾書放昌黎,擊糞土為務。三閱月,夫婦始團聚。

己亥五月,遷居東四頭條。鍾書喜食,居內城,攜妻女,得遍訪食肆,時為老饕。寓目食單,即曉佳餚所在,談笑指點,如旗亭畫壁事。鍾書與媛女耳聰,食飲之間,遍聞隔座動靜,人間離合之跡,盡寓耳焉,如觀戲然。每造皆有此樂事。

東城之居,暇日多有。阿嬡早過及笄之年,簧舍棲身,多預時事。

丙午歲,文革起,八月,鍾書與絳咸罹糾鬥,身入「牛鬼蛇神」之列。造反派搋奪絳所譯書稿,批鬥至夜,備具詬詈。半剃烏絲,成「陰陽頭」。絳憶阿媛曾剪辮存諸櫃,急尋之,解辮,以針紉之,終夜而成,若天衣而無縫。朝出門,人莫覺。又罰其清溷所,絳備滌具,隨汙刮之,盥洗如新,如廁者皆嘆服。

絳下放河南息縣幹校,與三女合住農家,泥房粗陋,僻裡一間黴且晦,人皆曰:「居此者必病」。合讓絳選,絳擇裡間,群訝之。絳曰:「吾已花甲,來日未多,爾儕正健矣。」絳溫婉謙和,人皆喜與之共。

絳處困而不失滑稽,遇批鬥,恒逾時不散,絳乘酋首不覺,效馬立狀作瞑息。嘗語馮至曰:「今夕若鬥汝,盤飧少嘗,口可含人參,保汝清明。」馮至果依其言。

絳於幹校,隸菜園行,隊長暗恤之,分工常少於人。鍾書亦下放息縣,理郵事,兼管器具,離絳處頗近。隊長恒以故命絳赴鍾書處借物,以利伉儷接語。壬子春,錢楊以老弱,遣歸京,至家,已逾時兩年矣。後絳記下放民間事,成《丙午丁未年紀事》云。

甲寅,阿媛許嫁楊氏。先是,文革初起,媛曾奧援一嫗,解其紅兵圍鬥之厄。嫗感之,意欲納為兒婦。嫗者,某名士之妻也。媛不為動。嫗百計謀求,來拜媛父母,鍾書與絳皆許之。媛曰:「女不字,願永依怙恃。」絳曰:「父母者終必逝矣,遺子一人,是豈心安?」媛始應。婚成,居東城西石槽。

冬,「毛譯組」主事袁水拍來,曰:「江青同志有諭,『五人組』未散,鍾書合當戮力果行。」絳曰:「鍾書病,懨懨然,未能出戶。」袁曰:「盍共來斯室。」餘四人遂來治事。室本促狹,同僚夥聚,容膝未安。後袁水拍亟請遷離,鍾書以室近琅嬛館藏,尋笈有便,終不易居。

乙卯冬,總理逝。丙辰春,至尊不視事。秋,冀北唐山地動,一城傾圮,萬人殞命。京都百姓惶惶,皆自趨避。

冬,「四人幫」覆,紅羊劫終。十載茫茫之劫,婿王德一死焉,絳七妹阿必及夫孫令銜死焉,昔之同儕好友後生輩亦多死焉。夫婦繳天之幸,留命桑田,獲劫外身,諸感備集。悽惶有年,幸而未棄著述,絳譯《唐吉訶德》告峻,鍾書《管錐編》草就,兩書皆成於陋室,實憂患之書也。

丁巳立春日,移居三里河。十月,胡喬木倏至。胡與錢氏為故清華同學。劫中本寡交遊,劫後頻至,常來侈談。二人論學、論典籍,論掌故,涉獵多端,會心處,相與共笑。

戊午,《唐吉訶德》付剞劂。夏,西班牙元酋來聘吾華,絳以譯者獲邀與同席,薦書。時鄧小平為東道主,問絳曰:「君何時習彼國語?」絳曰:「文革中。」

戊午後,鍾書與絳偶訪他國。夫婦恒例:每別,不通書信,遊外者輒備記海國行履,居內者則備記家居瑣細,各形諸文字,團聚日互覽為樂。

辛酉,絳書《幹校六記》付梓,此書記「文革」中事,胡喬木譽之曰:「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纏綿悱惻,句句真話。」

壬戌夏,鍾書忽選集賢院副知院士,皆胡喬木之力也。胡語錢曰:「知君薄名位,輕利祿,以同學故,子姑受之。」鍾書見不可卻,始應。歸而語絳,絳笑曰:「這番捉將官裡去也。」

丙寅,絳著《洗澡》,原為試己能為稗官否,每章寫就,則與鍾書閱,至「游山」章,鍾書曰:「卿能為裨官,可無中生有。」

癸酉春,鍾書有疾,入院,手術歷三時辰,始出,人無恙,去一腎。是年絳亦病,常自暈眩,行走必依人,否則將道僕。二人同餌藥劑,飯後行步,鍾書名為「行藥」。

一夕,絳忽夢與鍾書共之曠野,方將同賞野色,倏不見鍾書,絳惶且怖,遂大呼之,不返。再呼者三,人終不見。絳大慟,計其或由來路自行返家,遂回顧來尋,顛躓間,倏從天際墜寢榻間,見鍾書於身側齁聲起伏,憨然未醒。絳不眠,待彼睡覺,始告以夢,鍾書曰:「此老人夢也,予亦屢遇之。」

絳見鍾書頻改舊時詩作,乃諫曰:「與君皆同風燭草露,宜自定詩集,免未來俗本傳訛。」鍾書以為然,遂修定詩集。絳助其推敲,以某句某字未妥,鍾書曰:「韻窮矣,奈何?汝能易一字,奉汝為一字師。」至己亥舊作「贈楊絳十絕句」中「百宜一好是天然,為說中年鏡懶看」句,絳曰:「吾素不喜攬鏡,非中年後而然也。」鍾書乃易「中年」為「從來」。

《槐聚詩存》訂正甫畢,鍾書如釋重負,牽絳手,譽曰「卿可謂最賢之妻,最才之女。」又曰:「與卿再偕老十年。」絳曰:「君何貪也,三年五年,於願足矣。」鍾書忽默然,色稍變,次且入臥室,竟夕不語。

甲戌秋,絳八十三歲生辰,是夜鍾書高熱,急入北京醫院。初診病肺,後腎亦衰,須經年住院,善為調攝。自是,不復出。絳每日探視。後鍾書不能飲啖,改鼻飼,絳親為料理,高年之身,日夜辛勞。

乙亥春,阿媛病咳,初不措意。及秋,病及腰,浸至艱於步履,始就醫,醫斷為肺癰,絕症也。媛以母為父病所苦,不忍令母知,遂紿之曰為骨結核。絳隔時即親往視之,媛日漸羸瘦,後髮落盡,幾易一人,絳痛心不能言。丙子冬,醫下病危書,婿楊偉成始告以媛病肺癰,不可治。絳始知,心如絞。復如醫院探鍾書病,鍾書忽望絳背大呼媛數聲,俄曰:「令歸去。」絳奇之,遂問:「歸三里河耶?」鍾書搖首。曰:「歸西石槽耶?」曰:「終非渠家,可回本家。」絳許轉寄,鍾書始安。

丁丑春,阿媛愈衰,彌留,絳來,母女手相握,絳曰:「兒可安心眠去,父與母皆祝子之安也。」阿媛會意,一璨如花,後閉目不醒。翌日午後卒。

媛歿,絳不敢直白鍾書,以隱語婉陳之,一日曰:「媛無咳矣」,再日曰:「媛卻藥矣」,三日曰:「媛身安無累矣」,鍾書漸喻,疾病。絳復日日來,初則交語片時,後漸無力為言,彼此唯注目而已。

戊寅孟冬某日,醫者見其情惡,急召絳,絳至,鍾書已瞑。一目微露,絳手撫之,乃合。絳於其耳側曰:「絳在,君其安心。」

鍾書喪事畢,絳返三里河家,感人生如寄,家亦如逆旅,鄉關何處,緲然難知。

己卯,絳譯柏拉圖《斐多》出,西哲粹言,時慰其心,此絳譯之初衷也。癸未,《我們仨》出,此悼亡之書也。初,鍾書臥病際,絳曰:「吾欲寫一女兒,使之長伴吾側」,鍾書許之,乃有《我們仨》,是書出,風行海內,人皆羨三人之親至無間。丁亥,《走到人生邊上》出。戊子,鍾書紀念集出,手稿影印版出,是皆卷帙浩繁,非朝夕可就。夫女已逝,留絳人世間,人琴俱亡,所能為者唯此耳。辛卯後,人漸不聞絳情狀。

鍾書逝後十八年,阿媛逝後十九年,絳終於北京協和,時丙申年四月十九日,絳年百有五歲矣。

附:

楊絳(1911年—2016年),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少年時代先後在北京、上海、蘇州等地讀書。1949年後,調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西班牙文學名著《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被認為是現代中國最負才華的女作家之一。

錢鍾書(1910年—1998年),江蘇無錫人,字默存,號槐聚,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重要著作包括《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圍城》、《宋詩選注》及《管錐篇》。

錢鍾書先生以其淵博的學識和天賦的睿智構建了「打通」中西的學術路徑,在比較文學研究和文學創作方面的卓越成就。特別是在科學地揚棄中國傳統文化和有選擇地借鑒外來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錢先生對於推進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國人瞭解西方的學術以及使西方人瞭解中國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是中國現代具有國際聲譽的優秀學者。

返回目錄


【奉元課程】秋季班課程

文/秘書處

秋季課程已於九月開始,歡迎報名參加!

09/06~12/20 週二晚上 論語 (龍顏講堂) (16講)/ 林明進老師

09/22~12/22 週四晚上 文字析義 (14講)/ 龍思明老師

09/24~12/17 週六上午 象、數兩相依—易象、易數與生活數 (10講)/ 嚴定暹老師

10/01~12/24 週六下午 書畫藝術與生活 (10講)/ 蔡耀慶老師

10/02~12/25 週日上午 左傳評析:從史學、文學與思想看左傳 (10講)/ 熊琬老師

如欲報名請點以下連結:

我要報名

亦可課程現場直接報名。

返回目錄


【奉元公告】毓老師筆記勘誤徵集

各位奉元學長姊:

由於毓老師筆記出版難以盡善盡美,校對總有疏漏之處,懇請不吝回報勘誤,以俾完善筆記,誠摯感謝。

勘誤表網址: 勘誤回饋表

敬祝

秋祺

秘書處敬上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