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6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 第32期

公元2016年08月07日 夏曆丙申年七月初五日

◉本期目錄

◼︎【奉元薪傳∙讀者迴響之一】奉元書院「依經解經」之歷史追溯文/養正
◼︎【奉元薪傳∙讀者迴響之二】依經解經初探文/薛丹琦
◼︎【奉元薪傳∙之一】小學易:《易經》童蒙課程的推廣歷程文/熊羿、
陳明德、
黃渝珊、
小學易教師群
◼︎【奉元薪傳∙之二】元年會暑期作坊文/元年會籌備團隊
◼︎【兩岸奉元∙之一】「華夏智慧·經世講談」課程後記文/北京奉元書院
◼︎【兩岸奉元∙之二】國學教育高級研修班第三期圓滿開班文/李彥輝
◼︎【奉元鴻爪∙之一】陳明德老師-孫子兵法與企業運籌文/荷清書院
◼︎【奉元鴻爪∙之二】不負仁心是此生 (連載一)文/董華春
◼︎【會員邀請函】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文/籌備會
◼︎【奉元講座】談《詩三百》中的「哀而不傷」文/秘書處
◼︎【奉元課程】秋季班課程文/秘書處

奉元電子報 歷期文章目錄


【奉元薪傳∙讀者迴響之一】奉元書院「依經解經」之歷史追溯

文/養正

拜讀上期白培霖學長〈什麼是毓老師思想〉一文,不禁憶及昔日於書院上課種種。毓師仙逝,倏逾五載,恩澤罔極,圖報無日,望風懷想,悵何如之!

白學長於工作百忙之餘,仍不忘撰文論學,勤敏精神,令人感佩!《易》云:「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學者敢不奮發?後學以此不揣譾陋,應德華學長之呼籲,聊陳管見,以供商正。

民國91年至95年間,後學有幸進入書院學習,期間未曾聽聞「倚經解經」,老師僅以「依經解經」訓誨諸生。因此,本文不敢對「倚經解經」多作評論。部分學長以「以經解經」概括老師講學特色,此則不能不剖析疑似,辨別毫釐。

據後學目前所見,傳統儒者或云「以經解經」,或曰「以經釋經」,未有云「依經解經」者。老師以「依」代「以」,蓋有深意焉。

先談一談傳統的「以經解經」或「以經釋經」。這種訓釋方法,漢儒早已使用,「括囊大典,網羅眾家」的鄭玄尤為代表。漢儒既認定六藝皆經孔子整理,因此,以經解經,相互發明,是極其自然的。此猶今人讀經,很自然地會相互參照,稱不上甚麼特殊的治學方法。正因如此,一般經學史著作也不把「以經解經」視為漢代特有的解經方式。《御定孝經衍義》雖成書於清代康熙年間,但裡頭有一段話頗能說明後學上述觀點。其「凡例」云:

諸經之文,異人殊世,其理歸一⋯⋯,故鄭、孔諸儒,釋一經而以他經之解反復詰難,互相發明。又,鄭康成注每云「若今之某事矣」,蓋以當時之事證之,此則以經釋經、以史釋經之舊法也。

以上引文有兩點值得注意:其一,點出「以經釋經」、「以史(時事)釋經」是「舊法」,此類解經方式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它具有普遍性,並非某個時代的「專利」。其二,指出「以經釋經」之所以可行,是由於「諸經之文」雖「異人殊世」,然「其理歸一」。換言之,諸經雖非一時一人之作,在「理」上卻是血脈相通的。這是「以經釋經」的信仰基礎。

傳統儒者「以經釋經」,許多時候純粹是「互相發明」,沒有特殊深意。然而,有些時候,「以經釋經」帶有「以經正傳注」的企圖。歷代傳注原為「明經」而作,後人於傳注有疑,有時會捨棄傳注,或以經釋經,或直探經旨,唐人「《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究終始」,是最好的說明。

與前人相較,清代之「以經解經」具有特殊意義。明末清初學者潘平格云:「朱子道,陸子禪。」宋、明以降,儒學雜揉佛、老思想,清初學者毛奇齡、萬斯大、惠周惕等「以經解經」,是為了淨化儒學,恢復儒家之本來面目。毛遠宗於〈述始篇〉云:

先生(毛奇齡)說經,大抵以本經文為主,不雜儒說;其本經文有未明者,則始援及他經,或以彼經證此經,或以十經證一經。凡一切儒說,皆置勿問。至於經證未備,則必於本經文前後審劑絜量,通瀹其大意,使兩下券契,不失毫忝,然後劃然而出之。即在漢、晉、唐儒一鬨聚訟者,猶且渙若冰解,何況宋、明?(見《毛西河先生全集》卷首)

另外,黄宗羲〈萬充宗墓誌銘〉云:

充宗(萬斯大)生逢喪亂,不為科舉之學,湛思諸經,以為非通諸經不能通一經,非悟傳註之失則不能通經,非以經釋經則亦無由悟傳註之失。⋯⋯充宗會通各經,證墜輯缺,聚訟之議,渙然冰泮。(見《黄宗羲全集》第十冊)

由上引文,不難看出清初學者是在不滿前代傳注的情況下而「以經釋經」的。

重新詮釋經典的過程中,有清一代逐漸開展出校勘學、輯佚學、辨偽學、文字學、聲韻學等等。茲舉一例,以見清代之解經特色。《易經‧復卦‧六三》:「頻復,厲,無咎。」朱子《周易本義》釋「頻復」云:「屢失屢復。」這是將「頻」字理解成「屢次」。朱子此一解釋,文從字順,而就〈復〉卦之整體卦義來看,也甚為妥貼。清代惠士奇在《易說》中卻反駁曰:

「頻」訓為「數」,見於《廣韻》,不見經傳及先秦諸子、《史》、《漢》等書,僅一見於《列子》。《列子》為後人所亂,焉足信乎?

惠氏指出,「頻」在諸經傳,乃至於先秦諸子、《史》、《漢》等書中並不訓作「數」(屢次),「頻」字開始出現「數」這個義項,是魏晉以後的事(宋代《廣韻》主要根據隋代《切韻》修撰而成,《切韻》反映的是魏晉六朝以來之語音、語義系統。另外,據近人考證,《列子》是魏晉人之偽作,非成於先秦列禦寇之手)。朱子以「頻」字在魏晉以後才出現的義項,訓釋西周時代的《易經》,那當然是誤解經典。

惠士奇是惠周惕之子,惠棟之父。惠氏三代傳經,而惠棟更是清代考據學中的吳派領袖,對皖派首領戴震曾有重大影響。惠周惕曾於〈答薛孝穆書〉中云:「僕立說之旨,惟是以經解經。」上述惠士奇對《易》中「頻」字的重新考釋,完全是秉持其父「以經解經」之精神展開的。後來,惠棟即在其祖、父之基礎上,完成了《九經古義》、《周易述》等重要著作。他們這種回到經典形成年代,以先秦語言理解經典的治經方式,是清代「以經解經」最重要的特徵。

老師講學,強調恢復孔學之本來面目,此固然是延續了清代以來之儒學淨化運動,然而,老師治學之著眼點與清代乾嘉學者卻大異其趣。乾嘉學者「以經解經」,主要是在文字訓詁、名物制度上著眼;老師「依經解經」,則側重於經典義理之貫串與闡發。舉例而言,過去談「易」,每據孔穎達《周易正義‧序》所引《易緯‧乾鑿度》曰:「《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這般定義,簡潔明瞭,又具高度概括性,所以直到今天,學界言「易」,基本上仍遵照這種解釋,儘管這出自緯書。老師闡「易」,卻總是根據《易傳》云:「生生之謂易。」「生生」與「易簡」、「變易」、「不易」這些傳統定義並不衝突,因為在「生生」的過程中,可以包涵「易簡」、「變易」、「不易」等義蘊。老師以「生生」釋「易」,由「生生」談到「元」、「一」,又自「元」、「一」談到「大一統」、「不嗜殺人者」(仁者)、四平戰役,再由四平戰役談到兩岸,並且堅決反對戰爭。這種解經方式,除了「依經解經」,就思想角度將各經(《易》、《老子》、《春秋》、《孟子》等等)貫串起來外,還積極回應了時代問題。由「生生」到「奉元」,凸顯了儒家之核心思想──仁,為當代國與國間的戰爭,提供了一種學說思想、解決之道。表面上,老師只是「依經解經」,事實上,老師似乎已「以述為作」,在「述」的過程中回應當代問題。這與清儒純粹就文字訓詁、名物制度上的「以經解經」,有根本的不同。

老師此種講學特色,或許可從傳統經筵、熊十力先生這兩條線索去尋繹。就前者而言,傳統經筵之學與士大夫之學側重不同。北宋名臣范祖禹云:

人君讀書,學堯、舜之道,務知其大旨,必可舉而措之天下之民,此之謂學也。非若人臣析章句,考異同,專記誦,備應對而已。(《帝學》卷三)

傳統帝王讀書,講求的是「知其大旨」,並且「必可舉而措之天下之民」。換言之,帝王為學須「知要」、「適用」。這與一般儒生務求「本義」,「析章句,考異同」之學,有所不同。南宋徐鹿卿云:

臣聞帝王之學與經生學士異,非區區從事於章句訓詁而已。讀〈禹貢〉一書,當知古人所以為民除患者如此其勞,疆理天下者如此其廣,立法取民者如此其審,尊所聞,行所知,不至於古不止也。(〈八月戊寅進講尚書讀九朝通略通鑑綱目〉,《清正存稿》卷四)

《尚書‧禹貢》記載的是上古時代中國各地的山川方物。南宋上距大禹時代超過三千年,讀〈禹貢〉的意義何在?徐鹿卿勸宋理宗讀此篇時,不可像一般經生、學士只在章句訓詁上留心,而須知道「古人所以為民除患者如此其勞,疆理天下者如此其廣,立法取民者如此其審。」這種讀書方式,完全是從大處著眼。如此讀書,〈禹貢〉之真偽已顯得不那麼重要,經文中的每字每句能否完全理解也是其次。對傳統帝王而言,讀書時只需把握住「知要」、「適用」這兩大原則就可以了。

清代康熙曾說:

朕平日讀書窮理,總是要講求治道,見諸實行,不徒空談耳。(《聖祖仁皇帝實錄》卷43,「康熙十二年癸丑九月癸亥」條)

又云:

每披覽載籍,非徒尋章摘句,採取枝葉而已。正以探索源流,考鏡得失,期於措諸行事,有裨實用。其為治道之助,良非小補也。(《聖祖仁皇帝實錄》卷119,「康熙二十四年乙丑二月辛亥」條)

老師曾在清華大學旁聽梁啟超先生講《墨子》,課後,老師問任公曰:「為何要這樣講書?」老師並沒有進一步說明任公如何講《墨子》,但從上述經筵之學的特色來看,我們不難推想何以老師有此一問。

由於傳統經筵之學總是從大處著眼,強調「知要」、「適用」,因此老師的「依經解經」和清代乾嘉學者之「以經解經」,雖僅一字之別,但在精神內涵上卻完全不同。清代乾嘉學者「以經解經」,著重在文字訓詁、名物制度之考究,認為「訓詁明則古經明,古經明則賢人、聖人之理義明」(戴震:〈題惠定宇先生授經圖〉,《戴震全集》第五冊)。老師「依經解經」,則完全擺脫了對文字訓詁之執著,直從思想義理之大脈絡去理解經典,貫串經義。魏菲德老學長(Frederic Wakeman)談到老師講學特色時說:

第二個特點,會激怒一群在研究所裡,教導我古典中文的文獻學者。劉先生完全不理睬漢學思想家們文獻學上的發現⋯⋯對他而言,學說的一貫性卻是無庸置疑的,任何一段話,都是與整體學說相連貫的一部份。(魏菲德學長著,黃德華學長譯:〈外籍學生與老師〉,《毓老師紀念集》)

如果我們回顧一下老師如何釋「易」,就會發現《易傳》是否為孔子所作並不重要,孔子曾否問禮於老耼之老問題亦可擱置,因為這無礙於各經在思想上之相連貫。先秦諸子之思想,本來就是在相互抨擊又相互吸收的情況下發展的。老師是在傳統思想義理的大脈絡下「依經解經」,決非「區區從事於章句訓詁而已」。清代考據學興盛以來的「以經解經」與老師所謂的「依經解經」,貌似而實異,此不可不別。

老師或曾於課堂間偶云「倚經解經」,並用「倚聲填詞」為例作說明(奉元學會網站,〈「自甲骨文、金文了解《易經》卦名」讀書會花絮〉,2015-5-30),然而,老師所謂聲譜,決非自製之譜,而是夏文化之固有舊譜。老師釋「易」,由「生生」到「奉元」,只是依照著儒家固有之「仁」譜填入新詞,並非離譜而自創新曲。此一舊譜因老師之新詞而重新煥發光彩,引人入勝,所謂「因而不失其新」,這正是老師講學精髓所在。不過,老師絕大部分時候,尤其是晚年,僅以「依經解經」訓勉諸生,除了和前儒之「以經解經」稍作區別外,更重要的意義,是為了提醒我們要嚴謹地對待經典。明末清初來華之耶穌會士,為了傳教,在《四書》、《五經》裡尋找他們心目中的上帝,並以《聖經》、中國經典相互比附,就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也稱得上「倚經解經」。老師用「依」不用「倚」,也許是為了避免我們步入類似歧途。

老師的學術淵源,有得自經筵者,也有受熊十力先生所啟發者。老師常說,熊夫子跑第一棒,老師是第二棒。到底老師這番話所指義涵為何?老師受熊先生最重要的啟發為何?老師與熊先生之間,在思想上又有何不同?這些問題,尚有賴「接著講」的學長姐們慎思之,明辨之。

返回目錄


【奉元薪傳∙讀者迴響之二】依經解經初探

文/薛丹琦

本文呼應黃德華學長前期電子報的邀請,對於「依」經解經進行相關說法的整理。參照養正學長(民國105年)的整理,《四庫全書》和《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資料庫)中只有「以經解經」與「以經釋經」二詞。「以經解經」是相互參照的方式,這種訓釋方法,漢儒早已使用。傳統學者「以經解經」,許多時候只是純粹「互相發明」,沒有特殊深意。清代乾嘉學者「以經解經」的轉變,則是為了淨化宋明時期摻雜佛道的儒學,恢復儒學的本來面目,有其學術史的特殊背景。

 毓老師的學問並非是考據之學,其講學特色除了在「依經解經」的基礎上講孔學,恢復儒學本來面目之外,更進一步提出氣象恢宏的夏學,將中國人的思想與學問都納入其中。由此可見,「依經解經」是老師獨特的見解,跟著這樣的脈絡,我們也可以了解為何老師說「不臆說、不要學程朱」,而要「依經解經」的原因。以下根據同門記錄、學會出版品與中華奉元學會會員大會提供的演講資料,來一探「依經解經」的面貌。

一、「依經解經」的用意

(一)參照〈民國82至94年依經解經整理筆記〉(吳秀貞,民國82-94年):

  • 奉元書院講學「依經解經」:每一句話,都有根據,不空想,不「臆說」,不重「以註解經」,避免只以「一家之言」或「自家之言」解經,講經得有所本,有證據。(民國82/09/20)
  • 研究古學,絕不能「臆說」,不能如程朱之學,必要有根據,依古之學,有源有本,以古人的智慧來啟發思想(民國82/09/27)
  • 奉元書院講學為什麼要「依經解經」?我們是「依經解經」,因為要有點根據。一般人是「依意解經」,「依意解經」那是很可怕的事,因為會講假話,以有意來騙人,所以我們不能「依意解經」(民國84/10/02)
  • 因後代作書,做註解,多少人完全是以「臆說」來述作。講學絕對不以「臆說」,講學必要有根據,要能「自圓其說」(民國87/01/19)
  • 研究學問,必要先貫通了,然後才能研究得深入,千萬不要有主觀傾向,「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毋意」、「不為佞」是指不能憑空猜測主觀臆斷,不要憑空猜測,不要亂推測;「毋必」、「毋我」,你若有「我」了,就光想與自己有什麼好處?你就是小人,這小人就是指「常人」,常人與世俗爭,大人與歷史爭。人必得「不為佞」:「毋固」「非敢為佞也,疾固也」(《論語‧憲問》)。我們講學是「依經解經」,就是「毋意」,因為講學必要有根據,程子、朱子都是「臆」也。讀書必要知如何「定」,知「止」而後有「定」。(民國89/06/23)
  • 講學得有根據,就不是「臆說」,聰明人想到那說到那,就是「臆說」,「依經解經」解得有根據,韓愈「文起八代之衰」,我們現在應「文起廿七代之衰」(民國94/03/09)

(二)參照《毓老師講中庸》(許晉溢,民國102年):

  • 我們依經解經,以《論語》為本(頁2,民國85/5/13)

(三)參照《毓老真精神》(張輝誠,民國101年):

  • 我們講經,得依經解經,用別的經的話來解釋這經,絕對不可以「臆說」!「臆說」是沒有根據。(頁132)
  • 依毓老師為班大為所寫介書:「遵中國治學方法,不雜意說。」(頁107圖片,可見「臆」說也做「意」說解)

(四)參照〈依經解經,致用弘道──淺述老師晚年的訓誨與期勉〉(蔡嘉麟,民國101年,內容摘自老師上課筆記):

  • 師云:「我說的話沒有一句話是我的意思,就是『依經解經』。」
  • 講書必得有所本,不能臆說。依經解經就是要用原典。
  • 我們每一個都是求其所以然。
  • 有問題,非得找出根來。有根據,就不叫臆說。依經解經,錯誤就很少。要依經解經,必得貫通。

(五)參照《毓老師講學庸》(陳絅,民國103年):

  • 為了不落空,所以要依經解經,不可以己意解經。但如對經書不熟,又如何依經解經?(頁16,民國88年筆記)

 我們透過學長姊的記錄,看到老師特別注重必須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為研究態度,而依經解經的用意大致有四點:

其一、「不臆說」

其二、「講經得有所本」

其三、「依經解經,必得貫通」

其四、「不能如程朱之學,必要有根據」

 以上的說法主要都是指出,治學不能憑空猜測或是妄加推測,講學需要有根據,程子與朱子因為加上自己的推衍,導致後代儒生認為是「臆說」。毓老師認為治學要有所「止」,也就是以「依經解經」做為根據,如同老師認為做人也要有所「止」。「依經解經」的「依」,應該是「根據」、「依據」的意思。毓老師強調「依經解經」就是要回到原典、貫通經典,而後有所依據地解經;不「以註解經」,更避免只以「一家之言」或「自家之言」解經。

二、「依經解經」的治學內涵

(一)參照〈民國82至94年依經解經整理筆記〉(吳秀貞,民國82-94年):

  • 例如要「依經解經」講解「學而時習之」的「學」,就引『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遷怒,不貳過。」就是行,是有人格修養的行(民國82/09/27)
  • 我們是依經解經,是以《論語》為本,我們研究中國文化,不講程朱,也不講陸王,也不講漢學,我們講經,得依經解經,用別的經的話來解釋這經,絕對不可以臆說,臆說是沒有根據(民國85/05/13)
  • 民國以來,熊老夫子的書影響老師最大,講課皆「實學」也。為了要有正確性,所以老師講學是「依經解經」,而非講「那一家之言」(民國87/03/16)
  • 朱子「理學」非「孔學」,是集「理學」之大成;老師講「孔學」是「依經解經」、「吾道一以貫之」。註解不真,是投君之所好,所以唯有「依經解經」以求其真。「以夏學為奧旨,尋拯世真文」是老師對太師母所言之志。老師講學是「依經解經」,都有根據,不是「以經解經」(民國87/10/07)
  • 一般學者大都以朱註為本,奉元書院是以《論語》為本,是以《大易》、《春秋》為本「依經解經」(民國87/10/09)
  • 讀書,要如熊老夫子所說,要「用心深細」,不能像唸大悲咒,不知學以致用,不能死讀書。我們「依經解經」,就是希望能將思想串在一起,就能知孔子「吾道一以貫之」,讀書、智慧、思想,都是「實學」,都需「自明」。(民國89/06/29)
  • 每人都有不同思想,但必須求真,講不同思想,必要「依經解經」,想要「依經解經」,必得貫通。(民國89/11/22)
  • 奉元書院:是「元一學派」,講學「依經解經」,有根據,絕不「以意解經」,絕不造謠(民國94/06/15)

(二)參照《毓老師講學庸》(陳絅,民國103年):

  • 我們要依經解經,發掘祖宗的智慧泉源,古人的智慧周正。要懂得讀書的技巧,才能得出結論。我所講的,一切注解都沒有。你們要養正,是自己要會想,不是我教你們正,每天以此解決問題。我書摸太久了,每一個問題都有解答。(頁33,民國88年筆記)
  • 「五經」都讀完了,就可以海闊天空,但必須特別透徹。食古不化,不化就沒有用,不能串在一起。真正的印證,將前後連貫,則有來龍去脈。但如經書不熟,就沒有辦法了。不可以己意解經,但你們經書不熟,又如何依經解經?(頁144-145,民國88年筆記)
  • 奉元書院講「屬一繫元」,止於一,止於元。讀孔氏之書,要求一,得一,最後奉元。(頁28,民國88年筆記)

(三)參照《毓老師講論語》下冊(陳絅,民國104年):

  • 「我自元開始,重視元的文化,不完全接受古人的注解,是依經解經。根據公式解釋問題,再還原即可知對否。思路即公式,是經書的思想。」(頁146-147,民國88-89年筆記)

(四)參照《毓老師講中庸》(許晉溢,民國102年):

  • 我們研究中國文化,不講程朱,也不講陸王,也不講漢學,我們講經,得依經解經,用別的經的話來解釋這經,絕對不可以臆說,臆說是沒有根據的。我們要把持得住,不可以把自己看低,我們也是時代產物,要負起時代的責任(頁15,民國85/5/13筆記)
  • 「子路無宿諾」(《論語‧顏淵》),什麼是叫「宿諾」?我今天答應你的事,今天就做,若明天才辦,就是隔夜了。今天答應你去做,但做不一定成功,不是今天做就成功,成功和做是兩件事。「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是知行合一,因為什麼?「無宿諾」。這證明,我們是依經解經,依經解經較有根據;不要「臆說」,「臆說」是沒有根據的,就按自己去想的。一人都有智慧,有智慧就會想,想了就說,叫「臆說」,不可以「素隱行怪」(頁76,民國85/5/22筆記)
  • 我們要客觀,客觀就要有根據,這就是依經解經,有根據的,就客觀了。因為什麼子路知行合一?因為「子路有聞,未能行之,唯恐有聞」,「子路無宿諾」,我們這麼講就有根據,以前都是臆說,看中國學問本來面目,得舉出根據(頁76,民國85/5/22筆記)
  • 我們文化太悠久了,你們真有大志,就必須得重整中國文化,絕不行以康德來解中國文化,是要依經解經。依經解經就叫重整中國文化,別人較易承認(頁171,民國85/6/5筆記)

(五)參照〈依經解經,致用弘道──淺述老師晚年的訓誨與期勉〉(蔡嘉麟,民國101年,內容摘自老師上課筆記):

  • 一般學者大都以朱註為本,奉元書院是以《大易》、《春秋》為本「依經解經」。
  • 師云:「大易、春秋是我們的本經。」

  根據學長們的說法,我們大體可以整理出「依經解經」治學方式的三個層次:

其一、以《論語》為本,以《大易》、《春秋》為本,不以程朱、陸王或清代漢學為本。朱子集「理學」之大成;老師講的則是「孔學」,是「依經解經」、「吾道一以貫之」為治學方法。

其二、針對「貫通」的部份,老師認為「依經解經」的應用,在於將思想串在一起,了解孔子「一以貫之」的內涵與方法,「依經解經」是求其真,每人都有不同思想,但必須求真。讀書、智慧、思想都是「實學」,每個人都需要「自明」。老師傳授學問有其體系,每個人受到的啟發不同,需要長時間的討論與沈澱,才能掌握其框架與脈絡。當我們掌握依經解經的治學精神,找到貫通奉元之學的核心,在談論不同思想時,才能避免宋明學者「以經解經」造成臆說的問題。以「子路無宿諾」為例,老師「依經解經」貫通經典,推衍出子路懂得「知行合一」,這正是老師有所根據的創新之處。

其三、奉元書院是「元一學派」,老師重視元的文化,不完全接受古人的注解,而是直接回到經典「依經解經」,根據經書的思想解釋問題,在還原時即可知道對錯,需要來回的推衍,並非是以「注解」的說法,或是一家之言就能夠無限發揮。

三、同門對師說「依經解經」的記憶

 關於「依經解經」的說法,為了避免個人記憶錯誤,詢問多位同一時期聽課的學長,吳姓學姊(民國82年9月-94年11月)與陳姓學姊(民國83-97年)、詹姓學長(民國87-96年)都表示,老師上課一向用「依經解經」,沒有用過其他說法。詹姓學長也特別求證前一期的學長(民國79-88年),他也沒有聽過「依經解經」以外的說法,其他年代就不清楚了。關於「依經解經」,詹姓學長表示,老師雖然唸第三聲,但我們都知道是「依」,老師自己就解釋過,他唸的是「依」。老師曾在黑板上寫過「依經解經」,並解釋之所以用「依」,(其中一個意思)是希望我們不要臆說。

 此外,蔡姓學長(民國84-97年)也指出自84年入學起,到97年老師停課為止(未計98.2.28的課),老師所說都是「依經解經」。而且,在學長入學的第一堂課,老師怕新同學聽不懂,還在黑板上寫下「依經解經」四字,所以他的印象特別深刻。鄭姓學長(民國87-97年)分享了一段老師談到「依經解經」的紀錄:「所謂依經解經,把讀經過程中有疑惑之處,皆保留下來,書讀遍了,自然可以在它本經書找到解答。經書都是一貫的。若不能貫,就是人為的。」(民國92/04/15,四書課)。另外,吳姓學長(民國91-97年)也表示,老師晚年上課的說法確是「依經解經」。

 以此看來,從民國79年到97年間的同門紀錄裡,老師都是傳授「依經解經」的治學方法。在民國90年之後聽課的學長們,包括最後兩年聽課的學長,紀錄也是以「依經解經」為主,這是老師交代深入經典必須有的研究態度,也希望我們從這態度出發,求真學問貫通經典,才能「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

參考資料:

  1. 許晉溢,《毓老師講中庸》,台北市:中華奉元學會,民國102年。
  2. 張輝誠,《毓老真精神》,新北市:INK印刻文學,民國101年。
  3. 陳絅,《毓老師講學庸》,台北市:中華奉元學會,民103年10月。
  4. 陳絅,《毓老師講論語》,台北市:中華奉元學會,民104年3月。
  5. 吳秀貞,〈民國82至94年依經解經整理筆記〉,民國82-94年。
  6. 蔡嘉麟,〈依經解經,致用弘道──淺述老師晚年的訓誨與期勉〉,中華奉元學會會員大會報告,民國101年10月21日。
  7. 養正,奉元書院『依經解經』之歷史追溯,民國105年。

返回目錄


【奉元薪傳∙之一】小學易:《易經》童蒙課程的推廣歷程

文/熊羿、陳明德、黃渝珊、小學易教師群

一、初心

  毓老師在《禮元錄》中曾說:「《易》為智海,智慧自此中求。」歷來中國人皆把《易經》視為「群經之首」,而毓老師則將《大易》與《春秋》並列為奉元書院之主經。《易經》不僅是我國最古老的典籍,是老祖宗「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的智慧結晶,也是最能夠激發抽象思考和具象思維的經典。在《易經》研讀的過程中,既有左腦的邏輯數理推理的思維訓練,又有右腦感性直觀的想像力刺激。

  為能深入活化《易經》這部經典,陳明德老師在2014年底,應邀於奉元書院主講「易經與管理」課程,隨後在2015年初,與多位同門一起組成「易經與管理讀書會」,期可發揚毓老師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的精神,同時能與當代知識、生活相結合。在歷次讀書會過程中,除有同門同來研討外,更有來自各界的同好新血陸續加入注入活力。

二、群策群力,見群龍無首,吉

  在研討《易經》的理論和實用的過程當中,大家發現,要讓經典能夠傳承下去,唯有向下紮根,而想要向下紮根,應首先推動與推廣小學生讀《易經》的風氣,因此逐漸而有了「小學易」活動的構想。

  由陳明德老師發起,張憶里、陸翠華、周坤星、呂秀圈、黃渝珊、熊羿、蔡濟行、譚湘雲、劉碧蓮等多位讀書會夥伴共同組成了「小學易教師群」,並開始著手規劃課程和活動。在「小學易」課程籌畫與執行期間,教師群成員群策群力共同編撰教材,充分發揮了乾卦「見群龍無首」的精神。

綠巨龍創造夏令營。攝於中油嘉義訓練所

三、如有所用,必有所試

      毓老師曾說:「如有所用,必有所試。」為了能讓設計出來的教材,更加淺顯易懂、生動活潑,同時讓小朋友可以容易吸收,並且具有引人入勝的趣味性,小學易教師群在今年(2016)初,試辦了一次小學生的半日課程,當天參加的十六位小學生們,反應相當熱烈,也廣受家長們的好評。在推廣小學生讀《易經》上,可以說有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也讓小學易教師群信心大增。

      小學易教師群一鼓作氣又與正倫讀經班和鹿鳴讀經書院合作,對讀經班的小朋友進行試教,同時也跟台大奉元社合作開講「生涯易」,針對大學生和社會人士做試講,每步的操練,都再次精煉教案的精實度及豐富講師的實戰經驗。

四、隔山打牛,不亦樂乎!

      在此同時,經由陳明德老師的介紹,「小學易教師群」開始與中興大學管理學院的王精文院長開始進行合作。王精文院長在其與企業合作的公益共好平台下,與台灣中國石油公司合作,共同舉辦一個以創造力、幸福、正向與綠生活為主旨的「中油綠巨龍創造夏令營」,並將「小學易」課程列入夏令營中的一個單元。夏令營主要的性質是「小隊輔培訓」,培訓對象是200多位大學生及研究生,這些培訓出來的小隊輔,將會到全台灣各地,把他們在「培訓營」所學到的東西,再教給各地大約4000位的小學生。

  今年七月的六日與十三日,連續兩週的週三早上十點至十二點,「小學易」的活動終於在嘉義的中油訓練所,由熊羿主講,正式呈現在兩個梯次合計200多位大學生的面前。在講師及助講師(陳明德、陸翠華、周坤星)輕鬆活潑、詼諧逗趣的解說下,更搭配互相訪談、彼此認識的活動引導,這些接受培訓的大學生和小隊輔,都對《易經》所講的道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綠巨龍創造夏令營,大學生/小隊輔上小學易。

五、四相互補,道器不二

  為配合培訓營隊所強調的「創造力」與「正面思考」的主題概念,「小學易」的活動名稱,因此調整為「易經與正向思考」。同時為了讓「小學易」的教材更容易吸收,並且配合「小隊輔培訓」營隊的主要目的——「隔山打牛」,也就是讓大學生們吸收了以後可以「無縫接軌」地再教給小學生,教材與教法上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教材上將內容簡化為四個概念:「相對、相關、相同、相輔」。先從「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原理中取出了「陰陽相對」的概念,並且設計了「陰陽接龍」的遊戲,透過分組討論競賽的方式,輪流講出任何「相對」的概念和事物。

  第二個概念「相關」,從「相對」的事物中,引導出「相反」當中其實有著「相關」或是「一體兩面」之處,藉由去年(2015)當紅的皮克斯動畫影片《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當中的快樂(樂樂)與悲傷(憂憂)兩種相反情緒之間,看似互斥其實卻互補的關係,來說明「相對」而又「相關」的道理。

  第三部分「相同」,簡單介紹八卦的內容,與八卦對應之自然現象(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及其背後所代表的八種類型和屬性的特質,然後將河圖對應到先天八卦,找到八卦的對應數字,接著透過計算姓名筆劃的方式讓大家找到自己所屬的是八卦中的哪一卦。找到自己的卦之後,就開始進行「八卦找麻吉」的活動:就是去找到與自己卦同類型的好朋友,互相訪談了解對方,找出彼此的「相同」點。

  第四個概念「相輔」,也是最後一個活動,要再去找到跟自己的卦相反類型的好夥伴,互相訪談了解對方的個性與能力,發現彼此的不同點,然後找出兩人如何在這些不同點上互相幫助、「相輔」相成。透過「找麻吉」與「找夥伴」的活動,讓學員在互動當中體會怎麼去「取長補短」,又如何可以達到「陰陽調和」的圓滿狀態。

六、讓《易經》真的成為「易」經

  課後有學員在學習心得當中寫到:「今天接觸《易經》是除了國文課以外,很特別的一次經驗。通常人可能不太會碰觸到這一塊,雖然貌似深奧,但其實不然,學到了一些東西,也覺得很好玩。在與家人分享時也得到了很大的成就感!」另有學員寫道:「今天學到了《易經》這個奇妙的東西,能夠流傳2000年,必有它的道理以及可信度。除了讓我更認識自己,也藉由這個活動認識別人。」還有學員說:「《易經》課真的很有趣,不像印象中是老杯杯看的古板的內容(文言文之類的)。而且透過名字筆畫來找麻吉跟夥伴也很好玩。」

七、能「小」用,方能大用

  在上午的教學活動結束之後,小學易教師群也留到當天下午觀摩洪瑞雲老師所講述的「創造與想像實踐」課程,洪瑞雲老師與王精文院長的研究認為:人的想像力來自於大腦中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聯結,這是創造力的來源。是否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將直接影響小朋友未來長大進入社會之後的競爭力。我們期望可以汲取想像力研究的成果做為往後課程內容(尤其是《易經》八八智慧表)設計的靈感。之後,在七月二十五日,小學易教師群更親自走訪台北市南門國小的營隊,觀摩大學生和小隊輔實際教導小學生「易經與正向思考」的情況,同時觀察小學生們的反應。從小學生的反饋中,可以得知小學生學得會的內容,大人一定也能學會,從「小學生」教起,可以降低大家將《易經》視為「難經」的恐懼感及距離感。

  由陰陽而生出的八卦,就是古人從自然界所轉化的圖像,圖像的記憶很容易烙印在人的腦海當中,熟悉八卦的原理,其實可以幫助我們感應天地之德,審時位,度時勢,同時知所進退、趨吉避凶。人的想像力本應是無拘無束的,「小學易」的設計,就是試圖透過引導的方式,不強調死記硬背,而採用輕鬆活潑的接龍遊戲、小組討論、互相訪談等方式來激發大學生和小學生學習《易經》的興趣,將人人本有的想像力激發出來,往具體實用的方向去發展。「小學易」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能「活化經典、豐富人生」,帶動更多的人投入發揚傳統文化、活化經典、傳承與創新並行的使命。

陳明德老師與夏令營的洪瑞雲老師合影

返回目錄


【奉元薪傳∙之二】元年會暑期作坊

文/元年會籌備團隊

由於深感暑假期間,台灣都在瘋抓寶可夢(Pokemon Go),為此,奉元社決定策劃比上一期更精采的讀書會,冀望將北投公園的人潮吸引到奉元書院來,讓彼此一同進德修業一番,以免暑假匆匆過去,快龍沒抓著,書也忘了讀。此次讀書會除了前三天,中庸、莊子、孫子的讀書心得分享外,還邀請了兩位學養深厚的學長作專題演講,分別是三國演義與荀子。

倪同學在第一天的分享,如同脫韁的野馬般,在參與者幾乎沒人看過中庸本文的情況下,直接從大易與春秋切入「元」,旁徵熊十力的讀經示要、論六經、原儒、體用論、乾坤衍,然後推導出「性」、「獨」的意義與作用(詳見文末之節錄),讓讀書會頭一天就有磅礴的氣勢,不過,副作用是讓隔天來的人少了一些。

莊子分享的凌同學主要是分享逍遙遊篇,他以易經繫辭傳:「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為開頭,分享他自己認為讀這些經典的目的。許多人會以為,逍遙就是閒雲野鶴,與世無爭,然而從逍遙遊篇亦可得出,逍遙並不是消極,而是能將「用」發揮到極致,連無用之用都能找出來。

江同學的孫子分享,由上次近乎訓詁考據的方式介紹孫子,改為與舉歷史上的例子搭配生活經驗來分享孫子的形勢篇,他亦談到孫子的文法,在形篇中,通篇皆無「形」字,直到最後一句「若決積水于千仞之谿,形也。」才露了形跡,這就是告訴我們,要偷偷地準備自己,積蓄好決勝的實力,當敵人看到形的那一刻,就是要定勝負的時候,這樣才能讓敵人無法擋。

熊學長的三國演義專題演講,介紹了我們要如何閱讀金聖嘆的批,並詳細舉例了三國演義的文章筆法,首先是讀三國志法,當知有正統、閏運、僭國之別。而《三國》一書乃文章之最妙者,有追本窮源之妙;有巧收幻結之妙;有以賓襯主之妙;有同樹異枝、同枝異葉、同葉異花、同花異果之妙;有星移斗轉,雨覆風翻之妙;有橫雲斷嶺,橫橋鎖溪之妙。有將雪見霰,將雨聞雷之妙;有浪後波紋,雨後霢霢之妙;有寒冰破熱,涼風掃塵之妙;有笙簫夾鼓,琴瑟間鐘之妙;有隔年下種,先時伏着之妙;有添絲補錦,移針勻繡之妙;有近山濃抹,遠樹輕描之妙;有奇峰對插,錦屏對峙之妙。

吳學長的荀子專題演講,是這五天唯一沒有使用電腦簡報的,吳學長憑藉著深厚的儒學底蘊,直接帶我們走進原典,選讀了勸學、非十二子、天論、解蔽等名篇作詳細解釋,聽完的人都評價說是用平易近人的講解,讓大家能夠了解荀子的內涵,原本以為會很枯燥乏味,卻意外的好。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九月開學後,奉元社會有新一輪的社課,將由奉元社社長帶您細細品味論語的深刻智慧與如何在生活中實踐,若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免費參加,謝謝。

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pRT0iHlExDKL8PpH2

中庸讀書會節錄:

讀書貴在循序漸進,讀中國書更講求研讀次第。毓老師曾提示熊夫子書的修讀步驟:讀經示要、論六經、原儒、體用論、乾坤衍。熊夫子對中國思想觀點迥異當世,言辭激切,肯定五經乃孔子所作,而小康派後儒改之刪之毀之;又論孔子晚期所作五經,必寄託孔子營造大同世之一貫思想與步驟,因此熊夫子又併周官為六經,申明周禮乃據亂至太平之具體步驟。

熊夫子大同世經典與小康派補述雜混為一,其跡在禮記禮運,大同思想傳諸孟子之革命論,荀子之上下易位,至此大道不明,闇而不發。夫子認為雖有公羊與董傳春秋,或也小康派之春秋,至何休所注疏,乃民間所傳之大同思想。總之,熊夫子於大同思想之洞見,絕異我人通常見聞,欲揭中國書繁厚面目,或嘗以另一觀點閱讀,欲頓開茅塞,必自讀經示要入手;欲見大同思想之具體步驟,闡發百工百業專業人才如何建構大同世,必讀論六經。

熊夫子作新唯識論,其論又異於當時佛教學者,以致波瀾興起,有劉衡作破新唯識論,有印順導師作無諍之辯,夫子亦予以回擊。不論論爭之結論如何,熊夫子於此認定自己之哲學思想根本旨趣與當時佛教學界不相一致,於是自新唯識論提煉出體用論,闡明體用不二,不二不一之要旨。自王弼以來,即有體用之辨,又後來學者會通佛道,體用之法勃發。熊夫子之體用論,蓋當與前人文同義異,且為熊夫子所重構之思維中國思想之哲學方法,活用於後來著作。因此欲明體用論如何運用,如何產生,夫子如何構思,如何論述,如何妙用於中國思想之重建,且明其限制為何,必讀體用論。

論爭之後,熊夫子自此由佛轉儒,照大易為五經之本源,大易又以元之思想為本源,體系宏大,因此熊夫子崇大易十翼為孔子所作。熊夫子獨見大易之元之思想,生生不已,當為大同世經典之根本所在,於是作乾坤衍。先辨小康儒者之人之為道,抹去胭脂,以蘊蒸大同世之思想,後創發乾坤大旨,以正性命,申明首出庶物、群龍無首,以進萬世太平之天德大觀。欲明熊夫子如何提元之綱,塑建大同世之思想,必讀乾坤衍。

熊十力夫子造論,乃應思想史千古未有之鉅變,視表面似與毀盡舊書之時論相同,或目為比附科學之流,略加觀察,即知熊夫子之論乃首開存真之先鋒。

中庸一書,若大易之心經。大易要義,在於生生。生生,古來同出而多名,或謂之道,或謂之一,或謂之仁,或謂之性。有天地然後有萬物,謂之命。萬物與我並生,故謂之性。性者,生也,萬物與我同一。方類物群,造化萬千,與我異也,故謂之獨。一陰一陽,以義合也,謂之道;乾始坤生,以仁長也,謂之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以性者獨之體;獨者性之用;繼性者獨也,成獨者性也,是故體用不二;性者能也,獨者所也,生所能生,是故能所不二。故苟志於仁也、無忝所生也,以啟良知。是以君子貴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務,遏惡揚善,故君子慎其獨也。志患在於生生。生者不學而能者也,學者所以生生也。天地之道,至矣。

返回目錄


【兩岸奉元∙之一】「華夏智慧·經世講談」課程後記

文/北京奉元書院

華、花也,夏、大也。華者、榮也,夏者、中國之人也。

  華夏文化中儒、釋、道及諸子百家皆致力於解決當世人之困惑,或由心入手、或踐諸德行、或發乎事業,其理論與實踐的智慧結晶皆載於經籍,為我華夏子民經世致用之寶典,可用於事業之經營,亦有助於管理眾人之事。

  惜西風東漸,國人忘其衣珠。

  是故,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華夏文化與經營管理研究所與奉元書院聯手推出「華夏智慧·經世講談」系列活動,參合華夏經史,融合中西文化,括囊古今智慧,冀能經世致用、有益世道人心。

  本講談邀請學問有得、事業有成之士登壇「講」授分享心得,或是與志同道合者線下乃至線上對「談」,以講談的形式相互砌磋,增益其所不能。

  我們期望利用「華夏智慧·經世講談」這個平臺,集眾人之力,「活化經典,豐富人生;盛大德業,生生不息」。

  2016年7月22日到24日,我們為大家請來的第一位講談嘉賓為師從百歲大儒愛新覺羅毓鋆大師多年的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陳明德教授,為大家講授「孫子兵法與企業策略」,「易經與管理」,「三創──創意、創新與創業:精實創業 2.0 及中國經典中的創新基因」。

  7月22日,陳教授精彩開講「孫子兵法與企業策略」。

  《孫子》共六千餘字,《老子》僅五千言,兩者言簡意深前後輝映,皆是智慧的寶典。《孫子》十三篇環環相扣,且深合《老子》反者道之動和《易經》陰陽相輔相成之理,益人神思,啟人智慧。

  陳教授由《孫子》的原典出發,瞭解戰略思維並且將其精微之處與現代企業策略的理論與實務(如哈佛大學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的策略學、維吉尼亞大學陳明哲教授的動態競爭理論等等)相比較,藉以相互發明,啟發我們經營管理的智慧。

  陳教授重點闡述了競爭分析關鍵因素(道天地將法)、資源運用(因糧於敵)、伐謀伐交的全策、攻守形勢之變化、和避實擊虛的藍海策略。

  7月23日,陳教授王牌課程「易經與管理」如期而至。

  《易經》居五經之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系統思考語言,歷來被運用在謀略學、兵法、中醫、道家氣功、及政治哲學上。

  陳教授著重于對《易經》基本觀念及其思考模式之介紹,並將其運用在經營管理上,尤其強調管理者在變動不居的環境下。故能知己、知彼、識變、知變、乃至「化變乘勢」以為用。

  《易經》六十四卦有卦序,而又有錯綜複雜的卦變,而有一卦的六爻之間「乘、承、應、與」之間系,頗能啟發現代經理人員的智慧。

  這些觀念有助管理者瞭解人我的時、勢、位、性、德、變和機等方面,並進行多維情境分析,這是在處理上下、內外關係上和重大問題時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

  學《易》者在艱困之時能夠看到希望、在成功之際可以警覺到危機,故能在艱難中創業,在盈泰下能守成,更知精益求精,以生生的創意,求新求變,而為企業立下永久的基業。

  陳教授深究《易經》太極陰陽相反相成之理、經營三才說、管理八卦解(如下圖),並結合歷史及現代西方管理實例與理論解讀《易》理,並選取幾個重要的《易》卦加以詳細解說:乾卦(創新,規劃),坤卦(柔性管理,知微知機)、臨卦與領導的藝術等等。

  2016年7月24日,陳教授將「三創──創意、創新與創業:精實創業 2.0 及中國經典中的創新基因」作為此次活動的收官課程精彩開講。

  陳教授依據西方最新的三創 (創意、創新、與創業) 理論與實務為經,以中國經典如《易經》、《老子》、《莊子》、《大學》,和《中庸》為緯,交織出根植于中西文化的創新方法。

  陳教授介紹了最新的三創學,其中包括有企業模式九宮格(Business ModelGeneration) 、精實創業( Lean Startup)、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成長駭客(Growth Hacking)、以及具代表性的成功創業個案硏討(如Rent The Runway, Airbnb等等)。

  陳教授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提供了其文化上的源頭和實踐上之方法。

  三天的課程,精彩紛呈。

  既有對主題內容的深刻理解,又有深入淺出白話一樣的有趣解讀。

  既有豐富翔實的古文資料,又有同質相襯的英文資料。

  既有倚經解經的高屋建瓴、海天壯闊,又有與企業經營管理策略相關的案例分析、細節解剖。

  既有英文錄影的原音呈現,又有科學、充滿邏輯感、好玩動態的圖表。

  既有讓大家哈哈大笑的故事、玩笑、幽默,又有一起高聲朗讀經書的喜悅、昂揚、圓滿…

  這才是真正的大師課程!

  這樣的課程,讓大家心靈極度滿足,智慧極大提升。

  華夏文化經典,就要這麼講、這麼用!

  高端又大氣,活潑接地氣!

  來自各地的企業家們在陳教授的啟發下均收穫良多。

  具有管理學背景和豐富企業管理經驗的劉軍元總裁說:「首先,十分感謝陳老師帶來含金量如此之高的課程,第一天的『孫子兵法與企業策略』課程不但解答了企業各個發展階段的應對策略,而且還有助於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相關問題;由《易經與管理》這本書瞭解陳老師到參加這次活動親炙于陳老師,猶如一個粉絲參加偶像的見面會;另外,最令我感動是陳老師如此嚴謹的治學態度,每一張精心製作的PPT小到一個動作的設置都凝聚了陳老師的良苦用心,從陳老師的課堂我學到了『活化經典』的含義,用古人之智慧啟發今人智慧是讀經典的目的;最後,作為一個創客,從陳老師的『三創』課堂學到從『發心』到落地執行各個環節應注意問題,啟發如何使企業突破目前所處的發展瓶頸。」

  同源書院山長張守忠先生說:「陳老師身攜儒雅之風,能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西方管理學相融合進行學術研究,既繼承了毓老師的夏學學脈,又發展更具實用價值的內容,可謂知行合一、果行育德的典範。」

  極其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趙保東律師側重于分享他對華夏文化如何更好傳承的思考:「從毓老師到陳老師,由大陸到臺灣再回歸大陸,如何使中國本土的優秀文化在下一代人的心中生根發芽,我們今天已經看到了希望。」

  中國傳媒大學公益傳播研究所李建峰先生懷著激動的心情講述了自己和多位毓門弟子的多年淵源,忍不住感慨:「我實在是特別驚訝,怎麼毓門彙聚了那麼多人類精英?我是以粉絲見偶像的心情聽陳老師講課,講得太好啦!在陳老師的課堂,我再次感受到夏學的魅力和毓門弟子的風采……」

  具有理工科學習工作背景和豐富管理經驗的工程師董伯春女士感慨地說:「我聽過很多管理大師的課程,也聽過很多國學演講,感覺到陳教授真正是大師中的大師。聽了陳教授的課,我有三點體會。第一是點醒。陳教授點醒了我們自己在工作中的管理思想盲區,也點燃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第二點是覺悟。陳教授讓我們覺悟到經典文化的智慧,聯繫到經營管理的實踐,讓我們的困惑一掃而光。第三點是改變。陳教授的講解帶有具體方法,可以直接改變我們的管理方式和企業經營方式,特別實用。」

  北京奉元書院李彥輝老師由衷讚歎陳老師身上所散發的古之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精神魅力。

  北京奉元書院劉翔宇老師以一首七言律詩致敬陳老師:

親炙陳老師感銘有作

久慕尊名今始親,京華風雨致西賓。

羲文已作商機豫,孫武未蒙簡策塵。

道術難為天下裂,麟經可獲四夷身。

弦歌事業唯函丈,桃李毓門又一春。

  學員們請陳明德教授為他自己的著作《易經與管理》、《毓老師講莊子》簽名並寫贈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課程雖然結束了,但我們的學習才剛剛開始。

  將口耳之學轉化為經世致用的入心實學,努力做以華夏文化經典智慧為本元的國際創新精英,是我們共同的不變追求。

返回目錄


【兩岸奉元∙之二】國學教育高級研修班第三期圓滿開班

文/李彥輝

  2016年7月19日到21日,時值初伏。北京奉元書院、華夏寶貝國學館國學教育高級研修班第三期培訓在北京西郊清華園之南再次召開。

  本次研修講席為毓老師弟子、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陳明德教授,陳教授在正式 開講前簡述了早年向毓老師求學的經歷,以及研習《易經》心得。

  《易經》被稱為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被尊為「群經之首」,對中國幾千年歷史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等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孔子曰:「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如此重要的學問,如何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傳授給中小學生和從未接觸易經的成人,這是此次培訓的重點。

  陳教授首先簡單介紹了「小學易」課程由雛形到逐漸成熟的過程。

  陳教授重點強調,中小學生學習《易經》不但能瞭解古聖先賢的智慧,而且可以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塑造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由太極陰陽圖啟發學生思考並分享最直觀的感受,到八卦取象「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把抽象的陰陽符號具化為大自然中的事物。由具體事物上升到抽象的觀念從而指導我們活學活用,這就是活化經典的精髓所在。

  陳教授結合小朋友的心理,通過「陰陽接龍」、「姓名的八卦」、「八卦找麻吉好友」、「六十四卦尋寶圖」等遊戲,帶領大家一起探尋《易經》的奧秘;通過播放《頭腦特工隊》電影短片和講述「塞翁失馬」、「國王與大臣」等故事,生動活潑地解釋了「陰陽相對」「一體兩面」等抽象觀念;融合「太極拳」、「八段錦」、「平甩功」等中華傳統武術之精髓而自創一套「乾龍操」配上壓押又特別有深意的口訣,生動形象地解釋了乾卦的六個爻辭。

  陳教授熱情洋溢,學員們積極請益,互動遊戲環節生動有趣,整個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大家仿佛都回歸到童年世界,也獲得了更多的精神食糧。

  學員們充分吸收陳教授講課內容後,逐個上臺試講演練,在規定時間內和大家分享知識專業重點精要,恰當使用講義資料和圖表工具,科學規劃設計板書內容,用心提出能夠和小學生生活結合的問題,認真組織互動遊戲,每一位講師都全心投入。

  在最後的學員心得分享環節,學員們真實表達了各自的心聲,來自遵化分館的楊麗娟老師說到:「我慶幸遇到了真正的大師!陳老師淵博的學識、謙虛的教態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堪稱真正的大師。您給我們年輕人樹立了榜樣,我們需要學習的不只是書上的知識,更應該以古人的智慧啟發自己,讓自己真正成為德業與學業俱進的師者。」

  來自瀋陽分館的朝鮮族講師朴恩珠分享到:「這是我第一次學習《易經》,陳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這個『小學生』也聽懂了,回去後我一定要多閱讀相關書籍、練習講課,把《易經》的智慧帶給更多的小朋友。」

  營口分館許佳麗老師如得法喜,從陳教授的課堂中感悟「儒釋有同源」。

  在歡快的掌聲中,我們結束了此次學習心得的分享,這也意味著此次師資培訓告一段落。學員們依依不捨的和陳教授合影留念,陳教授也為大家頒發了此次培訓的證書,同時董華春老師代表北京奉元書院與華夏寶貝國學館向陳教授頒發聘書,正式聘請他為導師委員會的導師,指導和培養更多年輕講師,未來講解華夏文化經典智慧,幫助更多人運用到各自生活工作領域中去,活化經典,豐富人生。

返回目錄


【奉元鴻爪∙之一】陳明德老師-孫子兵法與企業運籌

文/荷清書院

一、

  2016年7月2日,荷清書院舉行第二次公益講座,講席是加州大學商學經濟學院管理資訊系統領域陳明德教授,演講題目「《孫子》兵法與企業運籌」,並聘請陳教授擔任本院顧問。現場慕名超過五十人齊聚聽聞陳教授演講。

陳教授首先以「運籌」二字做開場,「運籌」出自《史記‧漢高祖本紀》,指張良「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並透過劉邦的例子指出,一間公司需要有三個團隊:衝鋒陷陣如韓信(如銷售團隊)、策略規劃的運籌人材如張良、有制度地管理內部如蕭何,這三種人才可能個性、能力都不同,所以不能強求於一人。自己作為最高主管,可能這三種能力都沒有,但是要有能力找到這三種人才,然後為己所用,這與《孫子》兵法是相關的。

  在介紹孫子其人其事時,陳教授引了《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的幾則故事作分析,分別為:吳宮教戰、田忌賽馬、圍魏救趙和馬陵之役。在吳宮教戰的故事中,教授指出,「讀史書,要假設自己若是主角,該怎麼辦?不妨把書闔上想想,再比較自己和古人的答案」。以這一小段為例,孫武(孫子名武)在吳王闔閭的「面試」中,就有很多「game over」的關鍵點,任何一點應對不當都可能沒法將一齣戲唱下去,陳教授深入剖析孫子如何展現其智慧,最後讓吳王封其為大將,助吳國「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

  除「吳宮教戰」外,《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也講述了孫武後人孫臏的故事。在「龐涓與孫臏」的故事中,陳教授指出,「任用人才,很重要一點是看下面的人能否推薦比他自身更強的人才」,但這在中國的環境下非常困難。唯一能鼓勵這種風氣並形成文化,就是上位者不因被推薦更強而罷黜推薦者,反而更重用之,因為推薦者有容人之量且有識才之能,這樣每個人都會開始推薦比自己更強的人,只有建立這樣的制度,才能形成蔫舉人才的文化。

二、

  第一篇始計,即開始評估敵我情勢,然後做一規劃。陳教授首先介紹了始計篇大綱的結構,看上去很簡單,但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陳教授認為,讀古書要能做轉換,所謂「能近取譬」。《孫子》的很多觀念,譬如「始計」,企業也是要計劃;「謀攻」,在做一產品開發,或者是投資一重大案件,要把它當成如作戰般生死攸關的事情,而慎重考慮。因此,在解釋「道天地將法」的「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時,陳教授指出,「民」可以廣義地看作是員工或顧客,「這樣去讀才有味道」。「令民與上同意」,就是他們要能同意我們的願景、策略或目標,但怎麼達到「上下一體的中心思想」呢?《孫子》沒有直接講,而這便使我們有推敲與發揮的空間。

  陳教授接著以Zappos為例,說明這樣一種理念的運用。這家在網上賣鞋的公司,透過彙整員工認為的公司核心價值觀,由下而上地達到「令民與上同意」。為什麼要有核心價值觀,或者這裡所說的「道」這麼重要呢?因為所有員工在做任何一件事時,最後都會問「合不合乎我們的核心價值?」長久下來便形成了公司獨到的文化,這是別人沒法抄、也抄不來的。Zappos沒有廣告預算,客服人員沒有制式的話術不限制客服人員與顧客的交談時間,以「服務到家」知名,但沒有一家公司會說自己的服務是第二,可是做不做的到位?這是長期企業文化的累積。也因此當Amazon以12億美元收購Zappos時,仍然保留了 Zappos的編制與文化而不干涉其經營,,Amazon理解對方與自己的文化完全不同,而不同的文化適合賣不同性質的東西。

  提到「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時,陳教授引了最早注《孫子》的曹操的話「將宜五德備也」,五個要恰到好處。許多人以為中國人說的中庸之道就是差不多,其實不然,中庸是「怎麼樣做得恰到好處?」以管理企業為例,低階製造業比較偏軍事化管理,強調的是紀律,但如果管一個研發團隊就要用另一套方法。因此,找到適當的將領(管理者)就很重要,如何識將?陳教授補充了諸葛亮在《將苑‧知人性》中考察將軍的七種方法。

  此外,《莊子》也有很多內容與管理有關。江洋大盜盜拓的弟子問他,「盜亦有道乎?」盜拓說,做甚麼行業都有道,「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可見江洋大盜也不簡單,下面小弟都聽他的話,今天在公司裡,員工還沒這麼聽話。要能帶這麼多人,就需要有一套方法。

  對應於「道天地將法」,陳教授舉了Michael Porter著名的「五力分析」作為外國人做競爭力分析的代表。他以拍立得、快速沖洗、數位相機到智慧型手機的產業淘汰取代說明,競爭者與競爭產品的出現,有時未必是在既有領域內,但也不是無跡可尋,問題在於很多人明明知道有被取代的可能,為何卻沒有警覺性?陳教授認為,這是因為剛開始創新的產品與服務,品質都不是很好,但它們用的是不同於傳統的技術,改進的速度非常快,雖說原有產品也一直在改進,但是改善是漸進的,而新技術的效能則以突破性的姿態快速上升,所以很快會超過,進而打敗了原本獨佔市場的傳統技術。

  作戰篇第二,是「準備作戰」乃戰前之動員準備,因為作戰耗損資源甚鉅,「故兵貴勝,不貴久」,並且要充分利用敵境的資源。陳教授指出,日本侵華時就想「三月亡華」,也打算「因糧於敵」,不用再從日本運送資源補給,但軍事家蔣百里提出了「以空間換取時間」和「焦土策略」的計畫,粉碎日本的美夢。教授還以伊拉克戰爭(戰前估計花費550億美元,但最後加總約6兆美元)為例,說明「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對應到企業經營,教授指出,產品開發要愈快愈好,拖太久花費高,開發團隊也慢慢會失去熱情,所以掌握新產品推出的時機,與其品質間的平衡,相當重要。此外,教授介紹了Porter的價值鏈分析,要自知己方的強項,譬如Nike做運動鞋,它最強的是行銷能力,其它很多工作都外包;但世界排名第一的Zara因為強調衣服款式推陳出新的速度,如果外包,中間溝通則費時,所以大部分是自己做。最後則舉了一家雲端軟體公司「Salesforce.com」作為「因糧於敵」的經典案例分析。

  謀攻第三篇,陳教授指出重點在第一段,其關鍵字在「全」,並引毓鋆老師「一個‘全’字亦可說是《孫子》立說之本。…《孫子》中亦有講仁義之處」,說明「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明的戰術。此處還介紹了《莊子‧養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以無厚之刀刃,入有間之骨節」,游刃有餘,又不傷刀刃,即是「全」的功夫。

  軍形篇第四,陳教授特別介紹了與管理有關係的一段:「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因為這可能到了攻城階段,而《孫子》認為「攻城之法,為不得已」。真正善戰者不動一兵一卒,用外交、謀略的方式,就已擺平對手。很多事情在幕後默默運作時,就把事情做成,但因為一般人不了解,因此善戰者可能「無智名,無勇功」。這在管理時牽涉到一個問題,公司當然要獎勵出去衝鋒陷陣的人,但有些人看到問題,並在其尚未擴大時,就把可能的危機風險消除,看起來沒花什麼錢,也沒花什麼力氣與時間,那麼該不該獎勵呢?要獎勵多少?獎勵少了以後沒人要做,所以獎勵員工不能只看賣力與否,因為有些人是出謀劃策,有些是防微杜漸,在獎勵時就要拿捏,鼓勵大家「查隱患」在問題還沒發生時就解決問題,如果不這樣做,以後公司裡就沒有無勇功的善戰者,只有「功成萬骨枯」的攻城名將。攻城的人確實很勇敢,但對公司的損傷也大。

  在第五兵勢篇中,陳教授指出最後一段是關鍵所在,畫龍點睛之作,尤其最後一句:「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他引南懷瑾先生的看法,「《孫子》十三篇,真正重要的是一個‘勢’字」,「用兵也好,做事業也好,‘勢’最重要,重點在把握‘轉’字」,以及《孟子》「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和《文子•上禮》「夫聖人非能生時也,時至而不失之」,認為「時」非吾人能生,但時到了我們不能錯失,這就需要眼光、勇氣,以及平常的準備工作。要能分析什麼會流行?能流行多久?這是一個大的問題,也才能趁勢。教授以「馬雲剛到美國使用互聯網搜尋‘China’,發現啥都沒有」為例說明,相較於當時許多人認為互聯網不成熟,馬雲卻看到了其未來的趨勢和潛力,但即使如此,他也仍需要有放棄原本穩定教職的勇氣。雖然趁勢很重要,教授仍指出「核心能力」的建立才是能否「趁勢」的基礎。

  第六虛實篇,教授特別闡釋了「我專而敵分」在投資創新上的意義。以賣書為例,當自己資源有限,又面臨著如Amazon這樣的龐然大物時,怎麼辦?如果是賣童話書,可以先專注於2~5歲的童話書,並且是雙語童話書,這一點上可能就有競爭力,然後再慢慢擴大年齡層。教授認為,當拚不過人時,不要輕易打退堂鼓,要想辦法做得更專注,就能有突破點,就能做的比對方更好、更快、更便宜、更有品質、或更有特色。即使大如蘋果公司也要專注,其產品一張小桌子可以擺滿,就是幾樣產品做得非常非常好,這是它所以成功的地方,因此虛實不是絕對,是相對優勢。不過這中間也要注意變通,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原定策略推行不力也得知道變通,但有時不經意的、非主力的小玩意卻可能成功。該怎麼變?如何變?就涉及到信息的掌握與解讀。

  因此,陳教授簡介了最後一篇用間。用間不見得是派間諜,同事、客戶隨時都在提供情報,因此員工要有情報意識,公司要有機制讓情報得以回饋。此外,對於情報的解讀更是重要。教授舉《呂氏春秋》中楚莊王欲伐陳國的故事指出,相同的情報如何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解讀,因而有不同的行動與結果。所以在情報解讀時,為什麼一定要善用團隊之眾智,一定要鼓勵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怎麼樣才能聽到真正的聲音?陳教授指出,領導開會時,最好不要在一開始就把想法講出,否則底下的人一定迎合上意,如果按韓非子的作法,即使覺得可以做的反而要說不能做,才能真正聽到反對的言論,這種挑戰權威的風氣在談創新時非常重要。

三、

  由於時間限制,陳教授大致講述了前六篇,並和與會聽眾交流問答「商戰和戰爭」之異同。最後總結指出,《孫子》是啟發我們思維,增進我們思考問題時的靈活度,看起來很簡單,但要能學以致用;不會用,學了再複雜、再新奇的學問,對經營管理是沒有什麼好處。但是用,也不能用錯,因為有環境的差異,所以要在用的過程中真正去體會其精隨,然後琢磨出一套自己管理的理念。

  只是太會用計謀,也不見得是好事,像陳平最後給自己評語說,「我多陰謀,道家之所禁,其無後乎?」因為用太多陰謀詭計,違反天理。以毓鋆老師的標準,就是不要去做害別人的事。只要目的純正、不違背良心,若能善用《孫子》之智慧審形辨勢、慎謀能斷,而將事情做好,既維護了自己利益,又有益群生,那真得靠「存乎一心」的「運用之妙」了。

返回目錄


奉元鴻爪∙之二】不負仁心是此生 (連載一)

文/董華春

前言:長白奉元

  2016年6月5日,農曆丙申年五月初一,芒種。

  這是夏季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正式開始。

  「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穫,「種」字,是指穀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芒種」二字諧音 「忙種」,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左河水的《芒種》詩稱其氣象和農忙情況為「豔陽辣辣卸衣裝,梅雨瀟瀟漲柳塘。南嶺四鄰禾壯日,大江兩岸麥收忙。」

  我一直在過「芒種」。

  我在播種:自北京奉元書院2014年秋季開幕以來,到2016年6月4日瀋陽奉元書院開幕,我平均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事無巨細,親力親為,力求完美,培養團隊,廣結善緣,厚積薄發。

  我在收穫:越來越多同道同心之人加入到這項志業中來,越來越多奉元書院將在華夏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為毓爺爺的事業,我拼的是命,用的是心。

  他六十年守一爻「潛龍勿用」。我已熬過他仙逝後三年我「潛龍勿用」的日子。從我寫作出版《問心錄》開始,到接下來六十年,我守的一爻是「終日乾乾」。

  「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這句話日夜在我心頭迴響,直到芒種這一天,我和參加瀋陽奉元書院開幕典禮的嘉賓們一起,到新賓滿族自治縣赫圖阿拉城的滿學研究院祭拜毓爺爺。

  在院落最深處的祖肇堂裡,有一張鋪著黃布的供桌。鮮花素果中,供奉著一塊牌位,上寫「長白奉元 愛新覺羅毓鋆 神位」。

  爺爺生前親自選擇了木板材質,他的兒子景興選擇了內容和字體,我在北京郊區森林深處專門做佛龕祭祀用具的工廠工作了整整兩天、和工匠們商量顏色深淺字體大小並製作出來。三代人心心相印、合力成全,才如爺爺所願,將這塊神位永遠供奉在他設計並且建造的滿學研究院裡。

  再次面對這塊牌位,我才意識到,一直沒有機會告訴大家,神位上為何用「長白奉元」?

  第一,長白山是滿族發源地,爺爺九十歲時自號「奉元老人」。「長白奉元」可以解讀為「來自長白山的奉元老人」,有慎終追遠之義。

  第二,「長白」兩字象徵爺爺在大陸前半生的戎馬倥傯和家國情深。「奉元」兩字象徵爺爺在臺灣後半生以奉元書院為主要載體的儒家志業。長白奉元,四字合流,兩地一生。爺爺走過百歲傳奇,圓滿回家。

  第三,爺爺從大陸到臺灣,開創長白又一村的奉元志業。弟子們從臺灣到大陸,華夏又一春,延續奉元精神。「長白」既在大陸又在臺灣,「奉元」既在臺灣又在大陸。長白奉元,一生不變,兩地同源。

  第四,「白」者「純」也。「奉元」精神是「長白」的,長久真純。「白」易受彩。往者雖逝,來者可追,弟子們能以多姿多彩的方式豐富華夏文化,又能永保赤子之心。

  6月5日,上午9點,祭拜儀式正式開始。

  首先是家祭儀式。爺爺的兒子景興和兒媳婦陳敏攜外孫女先祭拜,然後是我和先生攜兩個小孩再祭拜。自從爺爺魂歸故里之後,這七位家人從美國、臺灣、大陸彙聚一處,第一次集體出現在這裡祭拜。此行用心之誠,天地可鑒。

  其次是公祭儀式,中華奉元學會劉君祖理事長獻香、獻花、獻果、獻爵,恭讀祭文,大家一起行三鞠躬禮,再共同恭讀奉元書院院訓及《易經》中的乾卦坤卦彖辭。

  儀式結束後,主持人喚我回到神位前,讓我單獨和爺爺說說話。

  我再為爺爺斟酒,再行三跪九叩之禮,然後,我跪在神位前,任淚水奔湧不斷⋯⋯

  不知道過了多久,我站起身,腿腳酸麻,渾身發冷,手腳冰涼,頭腦缺氧,心臟抽緊,呼吸痛楚,汗毛豎起,毛孔微開,元氣消散⋯⋯

  我從跪墊走到白色挽幛那裡,不過幾步路,卻艱難無比,幾乎要暈倒。

  我走過挽幛要出祖肇堂門口時,感覺到背後挽幛飛了起來,和我的白色裙角纏繞在一起,像爺爺在背後伸出兩手在拉我,在說:「不要走!」

  我的腳下如同磐石萬斤,身後的手變成了千百隻手,無數個聲音在呐喊:「不要走!」

  我的意識漸漸消散,我的魂魄游離在情天恨海當中,躲避著冤親債主,追趕著親人友人,卻不知何去何從⋯⋯

  我的身體一歪,倒了下去⋯⋯

  還好,一直在我身邊的先生抱住了我,攙扶著我往院中走去。

  陽光刺目,我睜不開眼睛,渾身虛脫,不知道如何挪到了院子中、迴廊裡、大門外⋯⋯

  他們沒讓我上大車,而是讓我在小車上休息,好不容易緩過來的我對工作人員說:「請大家出來,馬上開車去清永陵,你們進去參觀,我不去了,必須要躺一下⋯⋯」

  這一刻,我顧及不了世界上任何人,心裡只有爺爺。

  他來找我了,他捨不得我走。我要獨自和他呆一陣,以我們都喜歡的方式。

  親愛的爺爺,我真的很累了,我什麼都不想要,您帶我走,好嗎?

  我當年最大的狠心是不跟您走,您今日最大的狠心是不帶我走。

  冤冤相報,何時了?

  有詩為證:情深意重戀書屋,往事如煙憶始初。無意多愁傷善感,奈何回望淚如珠。

  這一刻,我決定:帶著傷痛鼓起勇氣回望,繼續寫作這篇文章。

  我什麼都不為,我只為了我的心,我只為了爺爺的心。

  1.悲夫吾心唯慎獨,情到深處無怨尤

  爺爺五周年紀念會的時候,他的兒子景興向某位學姐介紹我時說:「她叫華春,是老師的孫女。」

  那位學姐和我寒暄之後,對他說:「老師在的時候,對我們都很好,但我們都沒有動過這種心思,好可惜啊。」

  我對這位學姐笑了笑,然後看看他,他也看看我。兩個人什麼話都沒有說,但眼神的交會卻說明了一切。

  關於偉大的爺爺和渺小的我之間的故事,不同學長有不同的瞭解和猜測,是非對錯當然無礙我心。只是爺爺若在世,聽到此類言語,當作如何想?

  出於對爺爺和他身邊人的尊敬、保護和愛,許多事情我不能直言明言全言,只能把自己悄悄藏在爺爺身影之後,不願意任何人看見我,直到被迫讓人看見的那一刻。

  爺爺去世後某一天,蔡明勳學長問我:「老師在世的時候,曾經向我介紹你,給我看你的名片,講你的事情,還和我說,你是師母的孫女。你是嗎?」

  我回答他:「學長既然問,于情于理我作為晚輩都應該回答。如果老師在世,經過他的同意,我會回答,因為我的任何回答學長都可以和老師去報告核對。但如今老師不在,我反而不能回答,因為一旦回答,涉及老師和師母許多私人事情,您已經無法向老師求證,那您是該相信還是不相信我的回答呢?既然老師親口和您說過,那您相不相信您跟隨了那麼多年的老師?如果相信,何必向我求證呢?我只能說,老師說話,從來都是深思熟慮,他和您這樣說不是無緣無故,他也不是和每個學生都這樣說,至於其中深意,只能靠學長自己去揣度。請學長原諒我的苦衷。」

  爺爺公祭那天,好幾位學長跑過來和我認識,告訴我說,爺爺生前,和他們介紹過我,說我是「師母的親戚」。他們來求證,讓我講述「師母的事情」。在我那樣悲痛、哭得喘不過氣來、幾乎昏死在爺爺棺前的情況下,這樣的說法和要求,雖然是出於關心、愛護和好奇,卻讓我無力面對和承受。我只想躲到任何人都找不到的地方,一個人,好好的哭一哭,真的沒有力氣和心情說任何話。

  在爺爺過世後五年裡,我不止一次面對這個問題,許多學長最經常問我的是「師母的事情」、「你和老師的故事」。他們總是希望我能夠講出一些他們之前沒有聽說過的、特別能解答他們疑惑的、特別渴望指引方向的事情。

  我理解他們的好意,可是,我也希望他們能夠理解我,講述一些故事,讓情感回到過去,對我而言是一種傷心無比又遺害無窮的折磨,對爺爺對大家,也未必就好吧?

  爺爺不在了,再沒有人教導我講話應該是什麼分寸,我天性愚笨、單純、天真、沒有心機,只能按照最保守、最安全、最舒心的方式過生活。

  大家的師母是我繞不開的話題,但我習慣的稱呼是「梅奶奶」。她是一位特別偉大、賢淑、才德兼備、既能詩情畫意又能忍辱負重的偉大女性,也只有她才能配得起爺爺的一世深情。

  爺爺雖然不願輕易和人分享太多他和奶奶的故事,但他留下的幾首詩已經非常清楚細膩的表述了他對奶奶的柔情蜜意、濃情厚意、真情歉意。

  窺一斑可以見全豹,聰明人早就已經讀出來了,卻依然希望知道更多。

  面對種種追問與疑惑,我可以簡單提及幾個和我有關的細節,若能因此讓人更體會爺爺的感情世界多麼偉大、純真、專情而深刻,也算我為他積的一點功德。

  大家的師母,我的梅奶奶,是滿族人,後來使用的漢姓俗姓是「董」,我也姓「董」。

  梅奶奶愛寫詩,前半生內心柔靜恬美、詩情畫意滿身。我從小就愛寫詩,但從未系統學過,這份熱愛是從我母親那裡遺傳而來的,母親的基因又和她的母親我的外婆有關。我的外婆和我的奶奶是親姐妹,因為時代關係,兩個親姐妹擁有了不同又相同的命運,一個在大富大貴人家因為身世風波受盡了折磨和屈辱,一個在貧困人家因為苦難受盡了煩惱和絕望,兩個人的後半生都不幸福,甚至因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和心理疾病殃及三代人的生活品質,以至於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時代都不幸福。

  當我把外婆和奶奶的故事講給毓爺爺聽的時候,他潸然淚下心酸不已,從此便用心教我寫詩。他給我背誦師母寫過的詩歌,讓我用同樣的韻腳去寫,寫出來,他幫我改,然後他告訴我如何寫才更好。他也給我出新的題目讓我寫詩,然後他給我對詩。

  每一次改詩和對詩,爺爺都很興奮很快樂,像個孩子一樣歡笑,我就安靜的一起笑;有時候爺爺如真魂出竅一般恍惚,我知道他又陷入了回憶之中,我就安靜的等待,等待他回神到現在的時間與空間裡面;有時候他不由自主地講述故事,我就安靜的傾聽;有時候他忍不住掉眼淚,我就安靜的一起掉眼淚⋯⋯

  這樣的情境讓我徹底理解,毓爺爺和梅奶奶之間,不是簡單的生活夫妻,而是真正的文人之愛、心靈之愛,這種愛的深刻契合,值得爺爺用一生去珍藏和回憶,帶給他無窮無盡的滿足、溫暖和力量,亦可抵擋俗世的風雨、孤獨和無奈。

  爺爺講他的故事時,我們一起笑一起哭;我講我的故事時,我們笑的少哭的多。他常常說:「這麼年輕,怎麼吃了這麼多苦?這麼愛笑的人,怎麼有這麼多心酸過去?不怕了,不怕了,你以後不用再怕了。奶奶不能給你的,爺爺給。爸爸媽媽不能給你的,爺爺給。好嗎?」

  我於是就哭得更大聲,彷彿流浪多年的孩子,終於回到親人懷抱。

  每次我哭,爺爺都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安慰我,只好無奈地說:「你把我弄得都想哭了。」

  每次爺爺哭,我也手足無措、心慌意亂、自責不已:「對不起,又把您惹哭了,真不是故意的。」

  爺爺總是安慰我:「沒關係,好多年我都忘了怎麼哭了,現在哭一哭也好。」

  人生在世,有幾個人可以讓你在他(她)面前安心放心的大哭一場?

  如今想來,雖然歡笑很多,但真正觸動心靈的,卻是當時那些沒有能夠成功忍住而不斷湧出的眼淚。

  也只有在這些講述和眼淚裡,爺爺能夠減緩一些對奶奶的歉疚、負罪與懷念吧?然而,他所懷念的那個活在1947年之前的人,和後來的那個人,真的還是同一個人嗎?

  爺爺堅貞的守著一份深情,如同守著自己一塵不染的初心。爺爺在平穩的臺灣懷念青春美好的奶奶,奶奶卻在動盪的大陸應對命運的種種挑戰。懷念的人可以被讚譽為愛情的聖人,被懷念的人卻是用實實在在的喜怒哀樂在人情世故中載沉載浮。孰易孰難?

  相比于晚年在臺灣平靜講學的毓爺爺而言,我對於梅奶奶,懷著更多的同情、憐憫、尊重、敬佩與愛。

  在我隨身攜帶的包裡,總是放著一個小袋子,裡面裝有我家人的照片,其中,爺爺的照片最多。和他的照片放在一起的,還有幾張紙片,其中一張卡片是我最用心動情珍藏的。

  這張紙片是兩面彩色印刷的,兩面的下半部寫著「臺北市教育局立案,私立幼學(幼稚園托兒所)鞠躬,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140巷3號,古亭國小對面,電話3932285」,兩面的最上面都寫著「中華民國六十九年,1980」,一面是當年1至6月份的日曆,一面是當年7到12月的日曆。

  在8月份日曆那一欄,爺爺用紅色筆在8日的那個數字8上畫了一個三角框,用紅色塗滿了這個數字,下面對應的是農曆七月廿八。

  1980年8月8日,這是梅奶奶去世的日子。

  在旁邊的空白處,爺爺親筆寫了四個大字和一個大大的感嘆號「悲夫吾心!」

  在8月14日、21日、28日、9月4日、11日、18日、25日、11月15日這幾個日期所在的阿拉伯數字上,爺爺各用紅筆劃了一條斜線。在整個日曆卡片的右下邊,爺爺親筆寫著:「標示乃梅梅之期日也。十一月十五日百日也。鋆記。」

  每當我看到這張卡片,都忍不住心頭無限酸楚,亦有萬分感動:「梅梅」,這個稱呼,是毓爺爺一生最溫暖的色彩、最美麗的回憶、最深刻的情感,他卻只能在夢裡不斷呼喚,伴著無窮無盡的甜蜜惆悵、寂寞傷懷。佳人已逝,永遠無法重回懷抱,但這一份深情刻骨銘心,超越生死,以至於那些原本平凡無語的日期,也有了不平凡的意義和感情。

  每當我看到爺爺的手書「虛心竹有垂頭葉、傲世梅無仰面花」時,也忍不住心頭無限酸楚,亦有萬分感動:大部分人只把這幾句當成勉勵規勸後輩為人做事的警句,但其實裡面暗藏著爺爺的愛情。

  這兩句的出處為鄭板橋的原句「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爺爺改動了其中幾個字,成為他自己的情感和理性表達。

  原句的「低頭」更多是描述竹葉形狀,爺爺的「垂頭」實際上放入了他在人生某一階段的「垂頭喪氣」的感情體會和惆悵遺憾。原句的「傲骨梅」更多強調梅花特性,爺爺的「傲世梅」更多強調了「世」,感歎世事的無常與無情。爺爺的「梅梅」雖然生性浪漫、柔善、多情,但她到底還是「傲世」的,在大時代的顛沛流離與苦難傷痛中仍然有所堅持,只是從此再「無仰面花」。

  爺爺寫這兩句,最重要的玄機是裡面藏著奶奶的名字「梅」。

  其實這也不能叫「藏」,因為明明白白寫在那裡。但對於不知道奶奶名字和故事的人而言,便是「深藏不露」了。

  爺爺和曹雪芹很像,喜歡玩文字遊戲,常常把文字遊戲玩到極致,外人讀著波瀾不驚,懂的人看得驚心動魄。是謂「假到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也像藏寶遊戲,越是把珍貴寶貝當成普通家用器物一樣隨便擱放在明顯位置,越沒有人去質疑和思考「此物」是「彼物」抑或「此物」非「彼物」。

  沒有脂硯齋的點評,外人讀的《紅樓夢》不是曹雪芹心中的紅樓夢。同樣,沒有我的「梅奶奶」,這副對聯就是一副普通的勵志警句,爺爺心底那漫天風雪與徹骨疼痛,何人得知?

  許多人都從風花雪月的角度看愛情,我卻以為,看一個人怎樣對待愛情,便可見其心質地。爺爺的愛情十分特殊,因為他的身心靈是合一的。他寧願在心裡懷念和回憶那位永不老去的妻子,也不願意讓世俗的煙火薰染和遮掩他應該擔負的丈夫責任。他當然不再是那個弱小而偉大的女子在需要時能夠依靠的肩膀,卻變成一首一首小詩和終身不悔的深情懷念。

  因為不相信有能夠媲美奶奶的人存在於世,因為不願意移情和忘卻,因為希望用懷念和犧牲來承擔做丈夫的責任,爺爺不再娶妻,也不再輕易對人打開心扉,漸漸成了安仁居士。

  仁者愛人,仁者無不愛也。男女之間的小情小愛,漸化成對天地萬物、歲月星辰、紅塵蒼生的大情大愛,最終成為博愛。

  我不過是受惠于那博愛雨露的蒼生之一。爺爺認我作孫女,並非僅僅因為我有多麼好,而是因為我和梅奶奶的聯繫和相似,也因為他一直希望有機會去彌補對奶奶的虧欠、去償還他欠了太久的親情的債、去付出那些他沒有機會付出的愛。

  同意作爺爺的孫女,讓他在晚年享受四代同堂的天倫之樂,讓他返老還童輕鬆溫暖過生活,這是我為他做的最美好的事情之一。這也是為何爺爺能夠對他的兒子景興說「有這樣一個孫女,今生足矣」的原因之一吧?

  我日夜祈福,毓爺爺和梅奶奶兩人在天堂還可以吟詩對句、郎情妾意、舉案齊眉,真正過一段太平、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神仙眷侶生活。

  天堂裡沒有臺灣海峽,天堂裡沒有歷史和時代巨變的無情大手,天堂裡也沒有任何他人的打擾和評說。

  天堂裡有沒有我都沒關係,但只要他們兩人需要,我會和從前一樣,用心孝順他們,好好地愛他們,無怨無尤,無悔無休⋯⋯

返回目錄


【會員邀請函】第一屆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紀念會

文/籌備會

各位奉元學長姊:

今年十月十五、十六日舉行的「國際夏學研討會暨毓老師百秩晉十誕辰紀念會」,已有中外學者二十餘人參與演講,熱烈可期。因會場只能容納一百人,為有效控管人數,故採用網上報名系統(http://fongyua.kktix.cc/events/academy)。

自從五月十二日開放至今,將近額滿。惟本會會員僅佔二分之一,而昔日常見之學長姐並未名列其中。為避免各位臨場向隅,敗興而歸,在此籲請各位盡早登入報名,若不慣網路操作,請即刻電告學會(3365-3181)或親至學會報名,亦請通知其他會員報名。

此請

暑祺

籌備委員會 敬上

返回目錄


【奉元講座】談《詩三百》中的「哀而不傷」

文/秘書處

8/21 (日) 下午二至四時 賀廣如學姊:談《詩三百》中的「哀而不傷」

返回目錄


奉元課程】秋季班課程

文/秘書處

秋季課程將於九月開始,歡迎報名參加!

09/06~12/20 週二晚上 論語 (龍顏講堂) (16講)/ 林明進老師

09/22~12/22 週四晚上 文字析義 (14講)/ 龍思明老師

09/24~12/17 週六上午 象、數兩相依—易象、易數與生活數 (10講)/ 嚴定暹老師

09/24~12/17 週六下午 書畫藝術與生活 (10講)/ 蔡耀慶老師

10/02~12/25 週日上午 左傳評析:從史學、文學到思想 (10講)/ 熊琬老師

如欲報名請點以下連結:我要報名

亦可課程現場直接報名。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