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24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第130期

公元2024年10月7日 夏曆甲辰九月初五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博古而用今編輯部✍︎
◼︎【奉元薪傳】正論朱元璋:說好中國歷史故事徐泓
◼︎【奉元問學之一】蜀漢系列之二:五出祁山與天意之論尹建維
◼︎【奉元問學之二】
人機共智:融合經典智慧與大語言模型的創新之道
陳明德
◼︎【奉元問學之三】奉元講座「南海爭端觀察」心得錢威良
◼︎【公告事項之一】
新書上市——《毓老師講中庸(第二部)》
出版社
◼︎【公告事項之二】第六屆第一次大會通知秘書處
◼︎【公告事項之三】2024秋季課程・下半季開課預告秘書處
◼︎【公告事項之四】十月行事曆秘書處

奉元電子報 總目錄


【編輯小語】博古而用今

文/編輯部

節氣將入寒露,奉元書院秋季課程也即將進入下半季,歡迎大家一起來聽課!(課程簡介)下半季 趙中偉老師(課程簡介)以及 王初慶老師(課程簡介)的課程,也即將開課,大家趕快來報名喔!如您對課程有任何建議或問題,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更歡迎加入奉元書院官方 Line 帳號,只要輸入關鍵字(比如:課程行事曆電子報或者課程名稱講師姓名⋯⋯等)就可以查到相應的資訊喔!加奉元書院官方Line為好友請按我

本期文章,都跟與時俱進有關。在《中庸》當中,孔子曾說:

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傳統的經典看似年代久遠、古老陳舊,其實裡面蘊含了數千年來我國古人對政治、經濟、軍事、家庭等社會各個層面的生命智慧,其實就是一個豐富的寶庫,裡面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財產!當然,讀古書不是為了恢復古代的事物,而是要借用古人的智慧,來解決當代的問題,甚至能將古老的經典與現代最新的科技相結合,迸發出新的火花與生命!

你知道明朝的歷史到底有什麼引人入勝之處嗎?請閱讀:
正論朱元璋:說好中國歷史故事

你知道蜀漢名相諸葛亮為何終生都無法放棄北伐曹魏嗎?請參閱:
蜀漢系列之二:五出祁山與天意之論

你知道現在最熱門的生成式AI,如何能跟傳統經典結合嗎?請見:
人機共智:融合經典智慧與大語言模型的創新之道

你知道最近一次的奉元講座都有什麼精彩內容嗎?請參考:
奉元講座「南海爭端觀察」心得

最後,編輯部亦誠摯地歡迎同門先進與各界同道友人,能夠共襄盛舉,提供個人無論是讀書、教學、工作、生活上的感懷,或是經典智慧應用的心得,在奉元電子報的園地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奉元薪傳】正論朱元璋:說好中國歷史故事

文/徐泓

編按:本文作者徐泓教授為奉元學會創會理事長,近期與多位著名學者合著新書——《[聯經中國史]華夏再造與多元轉型:明史》,現已付梓上市。書中對明史有非常全面的、深入淺出的探討與論述。有興趣的讀者歡迎購買閱讀!(購書連結:博客來網路書店聯經出版MoMo購物網)本文擷取自書中部分內容,本刊特別徵得徐教授同意轉載,以饗讀者!

一、正說中國歷史

無論讀史或寫史,是以當今的我們自己為主體。所謂「古為今用」,就是歷史為今天的我們所用;所以,不同時空有不同的歷史寫作,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依我們的需求重寫。」近百多年來,我們中國人因清末以降的衰落,亟思民族復興,而從歷史檢討國族衰敗的病因,以努力改善;因此,多以批判、檢討祖宗犯的錯誤對待歷史,因而難以正視優良的傳統與文化精華。看到的都是祖先歷史的負面,甚至只有醜惡面,而興「醜陋的中國人」之念,儘說中華民族的劣根性;遂致失去對自己的民族與文化的自信心,學生不想再讀自己的歷史,主張歷史教育要「去中國化」,甚至說要完全去除中國歷史課程。對此類虛無主義的歷史觀,亟須撥亂反之正。

今擬以明史為例,關注明代「多元發展」和「再造華夏」的面向,「正說」明史,以「告別」長期以來對中國歷史的「惡評」, 說好中國故事。

二、遭到惡評的明代史

說到明代,我們很容易就聯想到專制、特務與文字獄,負面評價居多,彷彿這近三百年的明代就只有黑暗的一面。其實,明代不僅不是近世中國衰落的歷史轉捩點,反而是華夏文明處於元朝和清朝之間的一個再生的階段。與其被刻板印象所遮蔽,我們可以更立體多元地正面看待這個時代。以「告別惡評」來論明代的歷史地位,首先要溯源惡評形成的歷史脈絡,梳理近年來學界如何重新評價這個被簡化、誤解的時代,及其在中國史上的獨特性,從而認識展開新視野明代歷史。

民國以來,一些片面的歷史書寫,影射歷史,以古非今,助長了對明代不公允的評價。影響較大的有吳晗、丁易的書。當時,蔣介石為抗中共,不信任知識分子,實施言論管制,引國民黨部進入大學;李公樸、聞一多相繼被特務殺害。本名葉鼎彝的丁易是三十年代的文學家,為反對國民黨而遭特務追殺,他的《明代特務政治》就是通過錦衣衛影射現實的特務政治。這本禁書,在七十、八十年代臺灣追求民主的黨外運動中,有人從日本帶回來,偷偷翻版流傳,大為暢銷,壯大了反國民黨的政治運動。在西南聯大從事反國民黨的知識分子代表人物-吳晗寫的《朱元璋傳》,即以蔣介石為影射對象,把朱元璋寫成了一個特務治國、殘殺功臣的專制暴君,大受當代讀者歡迎。1949 年,國民政府遷臺,檢討失去大陸的原因,認為失去知識分子的支持是主因之一;因此,鎮壓知識分子,嚴格控管思想學術,厲行審查圖書的出版與流傳,例如臺灣大學圖書館就封存所有未來臺灣作者的論著,嚴禁師生閱讀討論。《明代特務政治》《朱元璋傳》自然被列為主要禁書,最近去世的「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創會理事長呂士朋教授即因閱讀吳晗《朱元璋傳》而「二進宮」兩度入獄。1970 年代開始的黨外運動者,就偷偷印製,地下流傳,用影射史學論著來支持反對運動。讀過《明代特務政治》《朱元璋傳》,對明代的惡劣印象,就自然更深入人心。

三、文字獄是否存在

現代人最關心言論自由,以之為主要人權。因此,特別關注明代的「文字獄」。由于知識分子不滿國民政府對思想文化管制,顧頡剛、吳晗等,「借古諷今」地論述明太祖大興文字獄迫害士人,成為定論。他們主要根據的《朝野異聞錄》《閑中今古錄》等,是明代中期以後,離明初洪武已一、二百年出版的野史,其中記載互相牴牾之處不少,甚至是杜撰的故事。現代學者陳學霖、王春瑜等均有專著,一一澄清,認為:「現存有關明初文字獄史料不宜輕信。」 評價歷史人物,要依據史實,而不是二手傳播的傳說。其實,文字獄之說也不是空穴來風,明初的確有不少士人因文字致禍。如高啟曾為魏觀撰寫〈郡治上梁文〉,其中「龍蟠虎踞」等句觸怒朱元璋,而被腰斬於金陵。真正原因在於明初士人對大明開國的不擁戴,拒絕出任新朝官職的案例不少,因而引發文字獄。明太祖《大誥三編》: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成說其來遠矣,寰中士夫不為君用,是外其教,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

但我們也不能因為這方面的專制就抹煞太祖「再造華夏」之功。明代即使到了政治很黑暗的後期,民間言論還相當自由,社會上還盛行以現實為背景的小說、戲曲,甚至流行描寫當代的人與事的時代劇,譏諷時政。明代政治的黑暗並不能壓制言論自由,反而到了政治較清明的清朝,各方面卻管得越來越厲害,學術文化的箝制,遠甚於明朝,才有真正的文字獄之禍。以地方誌的編撰為例,明代方志多由地方上的士人編修,遇事都很敢言,他们會在地方政府主編出版的方志中以〈史臣曰〉的體例,批評地方政治、制度的規畫執行及政治和社會風氣。清朝便不一樣了,清代的方志,對修志体例、出版間隔等均有定制,內容整潔,看不到批評的文字。

四、廠衛特務政治之害是否被誇大

民國以來,學者將學術與政治結合,吳晗、武伯綸、丁易、姚雪垠等,通過全盤否定明代錦衣衛制度,來表達對現實政治的不滿,影射國民黨政府的特務機關與蔣介石的獨裁統治。一是將多重功能的錦衣衛簡化為單一的特務機構;二是將特務及其制度擴大化,將整個宦官都視為特務,將管理皇莊的宦官也視為經濟特務,頗有泛化和誇大之嫌。

其實,錦衣衛不是一個單純的特務機構。東廠由司禮監提督,在東廠服役的是錦衣衛北鎮撫司的官校。錦衣衛監察,包括秘密監察,但非不受任何約束的胡作非為,在人員編制、監察範圍、逮捕程式乃至後期定案等方面,都有著具體的制度約束。明中後期錦衣衛最重要的職權,是緝捕讞獄及城市管理,其性質更接近於治安司法機構。

廠衛監察主要對象是官僚集團:錦衣衛監察以及後來合一化的廠衛監察針對的對象,主要是官僚集團,而不是平民百姓。孟森云:

然細按之,皆淩蔑貴顯有力之家,平民非其所屑措意,即尚未至得罪百姓耳。

錦衣衛對全國實施特務統治的成說,不盡符合史實。而惡名之權宦,正統王振不過五年,正德劉瑾三年,天啓魏忠賢六年。

五、「治隆唐宋」:明太祖為「民安田里」而剛猛治國

元明之際的中國北方,歷經金、元 253 年的統治,不論是社會、經濟還是文化發展,的確都比宋代落後。兩百多年沒有好好發展,生產力雖然曾經恢復一些,但又被破壞,很多人都逃到南方去了。明太祖接手的中國,其實是一個爛攤子,百廢待興。

長於民間,深受疾苦的朱元璋,其建國的理想,首要「民安田里」;所制訂的政策就是要盡快恢復與發展社會經濟,讓人民安居樂業。為此,以國家力量的直接介入,剛猛治國,主導計畫,強力執行。這就不可能自由放任,讓老百姓自由地慢慢找出路 。明太祖推行全國戶口普查(《黃冊》),掌控人口和土地資源;,以政府信用發行寶鈔,便利物流;邊民內徙,移民實邊,塞王守邊,加強國防;有計畫地強行「移徙」政策,迅速調整土地與人口關係,以振興農業生產力;頒行《六諭》:「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以教化人民,安定社會秩序等。其中黃冊制度,這通貫有明一代,十年一度的戶口及資產的普查制度,更是走在時代的前沿,十八世紀歐美才普遍採行,中國兩岸是 1950 年代中期才首次實施。 依《大明會典》《大明律例》行事之官僚體制,即使中央朝政懈怠混亂,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仍能照常運作。完善的科舉制度,不斷從全國各地無功名官位之家,選拔精英,為政府補充官吏的新血輪。 朝政大事開放大臣廷議,重要官員出缺也開放廷推,並不完全由帝獨斷。不但針對前朝遺下的殘局,而且有走在時代前沿的壯舉。因此,明太祖在位的短短一代三十年間,就能把殘破的局面扭轉过來。就是為什麼近代以來寫明代史的史家如孟森,均以超大的篇幅論述明太祖開國規模和典章制度的原因。

明太祖剛猛治國,他生長於社會底層,深知民間疾苦,痛恨官吏殘害平民;為了儘快讓人民「安居田里」,「各安生理」,對有礙人民福祉的貪官汙吏、皇親貴族非常嚴厲殘暴 ,毫不留情,連侄子和女婿也不放過。明太祖認為元朝失政主要在「紀綱不立」,因此剛猛治國外,非常注重明太祖的禮治,施以道德教化,重整社會秩序,使社會安定而民和,的此為治國的根本。但禮治有時而窮,則輔之以法治。明太祖治國是禮法並用,而非專用刑殺。

六、一視同仁的民族政策、和平共存的天下秩序

明太祖的民族政策與天下秩序觀,頗值得今天世人參考,頗值得一提。明太祖認為各民族「同生於天地之間」,「有才能者,一體擢用」。 要承認民族的差異,「因俗而治」,如「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但也希望藉教化,泯除民族之間的差異。明太祖相信:「自古天下有中國,有外國。」他的天下不等於只有「中國」,還包含「外國」,外國與中國同生於天地之間,各有其獨立存在的地位。對於外國應該「從其自為聲教」, 不干涉其內政。中國不能也不必征討外國,不必把外國變成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只要「修兵自固,永安境土」就好了。所以,明太祖在《皇明祖訓・祖訓首章》標舉大明鄰近十五國為「不征之國」,宣示:

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在《皇明祖訓》「不征之國」的國策下,以善待鄰國,懷柔遠人,處理國際關係,落實「朝貢體制」,建構以中國為中心的和平天下秩序。正德進士敖英:《東谷贅言》,卷上:

其來朝貢,則以恩禮待之。其朝鮮、安南、琉球、日本、占城、暹羅、滿剌加諸國,烏思藏、董卜韓胡(宣慰司,成都府境西北)、奴兒干諸司,朵顏,赤斤 (今甘肅玉門市西北)、阿端 (今青海省朵斯庫勒湖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界處)、卜剌罕 (東北女真在今嫩江支流綽爾河流域) 諸衛,奉法尤謹,朝廷待之,恩禮亦有加焉。

明朝歷任皇帝恪守「不征之國」的祖訓,不侵略鄰國,不干涉鄰國內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甚至「興滅國,繼絕世」,永樂帝護送安南陳天平復國,萬曆帝出兵協助朝鮮「抗倭援朝」。「朝貢體制」,以經濟互利維繫國際政治與外交關係。建立的和平天下秩序,可為今後世界新秩序的借鏡。

七、自謙悟道的自我總結的《明太祖遺詔》

論述明太祖以其遺詔為總結,是本文所要強調的。歷代雄才大略的君王如秦皇、漢武,均自誇偉大,不捨人生,並作出許多追求長生不死的蠢事;明太祖卻能自謙:

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好善惡惡,不及遠矣。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

明太祖又說: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

更是歷代皇帝罕見的。

明太祖治國雖然剛猛,屢興大獄,功臣官僚死者無算,亦為歷代罕有,但其意在掃除實現「民安田里」之障礙。孟森認為這是明太祖鑑於元末以來吏治敗壞,官吏欺壓百姓,不得已而用重刑整頓吏治。在「民權不張」的時代,如果「不能使官吏畏法」,官吏便會「既豢民膏,復以威福肆於民上,假國寵以殃民」,這是「國家豢千萬虎狼以食人」。所以,除非有「真實民權,足以鈐束官吏」,就「不能怨英君誼辟之持法以懾其志也」。

當然,受時代的局限,明太祖一生的作為,既為使人民快速脫於元末戰亂之苦,安居樂業于田里,也是為鞏固和永續朱家的大明皇朝。於公於私,確如王夫之論秦始皇的名言,也可謂是「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

八、結論論史宜正說

史家論史,須「直筆」,「有其事則直書之,天下之公也」。明太祖開國之功,可與漢之高祖、唐之太宗並列,甚至有以過之,正合乎劉伯溫所謂:

間世之英,不易得也。皆傳數百年,天下之生賴之以安,民物蕃昌,蠻夷嚮風,文物典章可觀,其功不細。

近世論朱元璋者,卻多因已身之政治信仰,影射歷史為其所用。遂多如劉伯溫 《郁離子》所云論史「以訐為直」之失:

乃必搜其失,而斥之以自夸大,使後世之人舉以為詞曰:「若是者亦是以受天命,一九有(統一九州)?」則不師其長,而效其短,是豈非以訐為直者之流害哉!

論歷史人物,若刻意揭其隱失、攻其短處與缺失,指責他們,並且誇大史實;遂忘卻其正面貢獻,決非正論。是以,孔子正論管仲,直書其器小僭越,並不誇大其失,而正論其九合諸侯,尊王攘夷之功,「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當今論朱元璋亦當如此,是以錄其開國之功,正說之;說其剛猛治國過於殘暴,但記其為達成「安民田里」之初心。「正論朱元璋」,乃為說好中國歷史故事之一例。


【奉元問學之一】蜀漢系列之二:五出祁山與天意之論 

文/尹建維

編按:本文作者尹建維老師為奉元門下弟子,奉元學會創始期會員,長年旅居海外宣講並弘揚夏學。尹老師曾分別於 2018 年(演講介紹直播視頻)與 2019 年(演講介紹直播視頻)應臺大奉元社邀請進行專題演講,頗受好評!本文為尹老師評論三國時期蜀漢千古名相諸葛亮系列文章的第二篇(歡迎參見:蜀漢系列之一蜀漢系列之三),文中基於史實進行深刻地思考與剖析,頗具可讀性與啟發性!本刊特別徵得尹老師同意轉載,以饗讀者!

有許多關於諸葛亮五出祁山得失的討論。我也有意見。

首先,以謀略而論,我認為五出祁山不是上策。上策應該是厚積國力,觀時而動。這就是郭嘉在袁紹死後,建議曹操退兵,讓袁紹兩個兒子袁譚、袁尚內鬥,兩敗俱傷後,再回兵收拾之策。這也是賈詡建議曹操、曹丕修內政,無須伐東吳之略,高明在「計在不用」。 這在《三國謀士之最 – 賈詡、荀彧之一》已有細論。曹叡雖有智,但也好高、好享受。曹叡本來想大建宮殿,因諸葛亮連年討伐,被群臣諫止。等到諸葛亮死後,曹叡果然大興土木,驕奢淫逸,廣采眾女,勞民傷財,遭民怨而危及政權。諸葛亮若能「計在不用」、「猝力一擊」,反而可能有效。

但是,諸葛亮若不北伐,他存在蜀漢的意義何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可謂實質上的「權臣」,如曹操之於漢室。諸葛亮不北伐,豈非有他意?我認為諸葛亮就是一個光明亮潔、有智慧的人,毫無他意,他也不會擔心這些議論。劉備對諸葛亮推心置腹、真誠以待。諸葛亮對劉備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認為諸葛亮的《出師表》所言,除了「不求聞達於諸侯」這一句以外,其他都是真心實話。《出師表》對劉備的忠誠,對劉禪的耳提面命,都是肺腑之言。因此,諸葛亮之北伐,應該是真實地想完成劉備的遺志。他的北伐,真的就是「之所以報先帝於陛下也」!以策略而論,甚至以照顧百姓而論,伺機而動、或者不北伐應該是最好的,但諸葛亮就是必須北伐,除了應該他智不及郭嘉、賈詡外,諸葛亮之情也不允許他不作為。

以《孫子兵法》有云:

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連年戰爭,勞民傷財,不是好事。因此,在諸葛亮之後的蔣琬、費禕都還是繼續北伐,但是,他倆有些「作樣子」,並不認真。後來的姜維喜歡打仗、喜歡北伐,但在費禕主政之日,也就是給他萬把兵卒應付應付。既然如此,蔣琬、費禕為什麼還要「主動」北伐?這似乎有點像當時的「紅旗標語」,不高舉這紅旗不行。現今的美國不以中國為敵就不是忠誠的美國官員,就得不到選票。臺灣不喊「臺獨」,就是「臺奸」,就不可能得到官位,是一樣的道理。到了費禕之後的蜀漢,不就沒有了中心思想,只有黃浩、陳祗一般人內部奪權的把戲?沒有紅旗方向、只忙於內鬥,哪個是因、哪個是果,要看情況。但是,沒有紅旗方向,就不能凝聚內部是事實。

蔣琬、費禕能不能倒轉紅旗的方向?這就不是容易的事,不是只長於內政就行,必須是高聲望、完全得民心的人、花很大的功夫,才可能成功。蔣琬、費禕應該還沒到那個程度,但更重要的是,即是專心內政,也要有題目。中國努力於半導體多少年、花了多少錢也少見成效。一場中美貿易戰、美國的禁止半導體芯片、設備、軟件等等的輸出,中國一年在半導體上的努力,趕超過去十年。因此,即使是生聚教訓,也要有題目。這北伐,不是诸葛亮之後最好的題目,但當時幾乎是唯一的題目。蔣琬、費禕是對的:留著題目,但努力生產。

我這麼講,合理嗎?三國時代,敵國環伺,能只修內政嗎?這時候,蘇洵的言論就是對的了。邊陲之地想要雄踞天下,不是不可能,但不是常態。要有不世聖雄連袂而出才有可能。沒有不世雄才,就別做出格之事,照顧好當下老百姓就好了。北伐,諸葛亮是必須要做,蔣琬、費禕是不得不做,但不認真做。我認為蔣琬、費禕沒什麼錯。姜維說到了底,只因為他跟諸葛亮一樣,忠心至死,死無餘財,讓人紀念。但他也就像項羽一樣,只喜歡打仗,沒有戰略上的意義,就是一場鬧劇。

真正的問題是:諸葛亮因為感情上的對劉備忠誠而連年北伐,對嗎?好嗎?在感情上不得不做,是一回事,對不對、好不好,就是另一回事。

假設五出祁山成功了,諸葛亮能不能繼續活著降魏、統一天下,很是問題。再繼續假設諸葛亮成功地統一了天下,以劉禪之資,能作好天子,傳到後代嗎?不可能!若是如此,北伐的意義除了滿足諸葛亮私人的忠誠以外,意義在哪裡?我認為,這也就是曾國藩不願意推翻清廷的原因。曾國藩兒子曾紀澤固然是好兒子,但不具天子之資。推翻了清廷,除了延長亂局以外,對老百姓、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看來,天意不在劉備身上。未能得荀彧,一可惜。既有劉封,還生劉禪,二可惜。得龐統,龐統早逝;得法正,法正早亡,三可惜。既生亮,何生懿,四可惜。劉備、諸葛亮傾盡全力,未有大錯。夷陵之戰,只是天亡蜀之開端。天意如此,人豈可與天爭?劉備死、劉禪非雄主、無荊州之益州只成雞肋,諸葛亮豈不知天?毛澤東所謂「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是天命在毛澤東、或不知道天命是否在毛澤東身上時,可說這話。明知天命不在蜀,聰慧如諸葛亮,可不知乎?若能如箕子走赴遼東,如孔子之「欲居九夷」,一樣教化、造福當地人,生命豈不更有意義?想想當時諸葛亮也只有五十四歲就死了。還是太年輕了一點。這些,即令他聰慧,在那個年紀可能還是體會不到的。

尹建維 20240615 洛杉磯


【奉元問學之二】人機共智:融合經典智慧與大語言模型的創新之道

文/陳明德

Co-Intelligence: Integrating Classical Wisdom and Large Language Models for Innovative Solutions

毓老師時時鼓勵我們要能「以古人的智慧啟發今人的智慧」 ,古人的智慧,可於經典文獻中求之。然而要古為今用則需要對當今時事和思維有所了解,才能結合古今中外之知識和智慧為一爐。毓老師將儒釋道和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名為夏學,夏是大的意思,既然是大,當然就包括了古今中外的經典和學問。然而面對浩瀚如海的書籍,不禁想到《莊子秋水篇》所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隨无涯,殆已。

然而我們不能以此為借口,因而束書不觀。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張桂梅校長(電視劇《山花爛漫時》即根據其真實事蹟改編)曾將 2000 多名大山女孩送入大學,張校長點出了讀書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會面臨很多選擇,但最不能放棄的就是讀書。⋯⋯歷史滾滾洪流中,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堆疊成了一卷卷散發著墨香的書籍,倉頡造字讓文明有了記錄和延續,千年前伏生歷經千辛萬苦保住了《尚書》,以至於千年之後的我們,還能朗朗誦讀《禹貢》。 「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當朗朗的讀書聲響起,隔著幾千年的歷史烽煙,我們可以與古人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孩子們、朋友們,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不讀書,天地遼闊內心猶在井底;不求知,宇宙廣袤人生局限如塵。你所看過的讀過的書,會在某一時間,匯聚成一束光,照亮你的路,增加你生命的厚度和廣度。趁著時光靜好,歲月不負,一定要好好讀書,在縷縷墨香中汲取知識和力量,不辜負你們最好的年華。[1]

能夠將書籍中的知識、智慧和思想匯聚成光,照亮我們的人生的道路路,使我們的生命有了厚度、廣度和溫度,這才算做到了「以古人的智慧啟發今人的智慧」。

《論語・衛靈公》中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型語言模型(LLM: Large Language Models)及其延伸的一些應用軟件,可以是我們學習經典、研究國學。而實現實現經世致用目標的利器。在 2022 年 11 月底推出的 ChatGPT 象徵著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ChatGPT 的背後是大語言模型,模型在訓練時閱讀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本,可以說是一位博學之士。2017 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注意力就是你所需的一切)中 Google 研究人員首先提出了 Transformer(變形金剛)的架構,此研究最初的目的便是以翻譯為主後來才發覺 Transformer 的架構多才多藝,可以執行翻譯之外不同的任務。GPT的大型語言模型在訓練及使用的過程中,是先把文本轉換成多維空間的數字向量,這些數字向量有超乎特定語言的的抽象性,抽象的概念和詞彙應該是可以對應到不同的語言。雖然在訓練的過程時,中文資料可能只佔訓練語料不到 1%,但是它對中文的理解能力相當不錯,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當文字輸入大語言模型時候會先被分割(tokenization)成詞元(tokens)後,這些詞元會被轉換成嵌入向量(embeddings)。嵌入向量是模型理解每個詞彙在不同文本中使用情境的基礎,在嵌入層中,每個詞元都對應到高維空間中的一個向量(也就是一組數字),這些向量是通過查詢預先訓練的嵌入矩陣得到的。由於這些向量在高維空間中具有一定的語言抽象性,所以不同語言的相似概念可以映射到相近的向量。這些高維空間中的向量可以根據不同概念之間的距離來理解它們的相關性。透過向量運算,大語言模型在觸類旁通和類比推理方面表現出色。我們在應用這些工具時,應該善加利用這種功能,以提升我們的創新能力。

大型語言模型,如 GPT-3,並沒有儲存用來做訓練的文本,而是透過反覆訓練過程去調整大模型中超過 1750 億個參數來理解語言和文本。這意味著 ChatGPT 在生成回應前會考慮這些參數,從而把吸收的知識轉化成模型內的數字化向量。這些高維向量不僅捕捉文字本身的意義,也融入了訓練文本中的語境含義。因此,這些向量使模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抽象地理解和運用人類的多種語言和知識。

Transformer 架構基本上分為兩個主要部分,即編碼器(encoder)和解碼器(decoder)。在 GPT 的大型語言模型中,訓練與使用的過程是利用編碼器先將收入的文字轉換為多維空間中的數字向量,在產生回應的文字時則靠解碼器將數字向量轉換成文字。ChatGPT 在語言翻譯上的表現確實非常出色,因為這是它的老本行。由於編碼器和解碼器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它不僅能夠進行語言翻譯(如中翻英或英翻中),也能夠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將白話文改寫成文言文。有時候我們有了一個想法,即使沒有講得很清楚,ChatGPT 也蠻能善解人意,知道你想說什麼,而提出相當不錯的回應。

此外,大型語言模型目前在數據分析和程式撰寫方面也展現了強大的能力。從某種角度來看,程式語言本質上也是一種語言,而且由於其高度結構化,相對於人類的自然語言來說可能更為簡單。因此,現今大語言模型已經成為程式設計師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來輔助程式員編寫程式和除錯。下面這一段話,是 ChatGPT 4o 將上述文字改寫成文言文的例子:

此外,大型語言模型於數據剖析與程式撰寫亦展顯卓越之能。蓋程式語言本質亦屬語言之一類,且其結構嚴謹,較之人類自然語言尤為簡易。是故,今之大語言模型,已為程式設計師日常所賴之利器,用以輔助撰寫程式與更正錯誤,誠不可或缺也。

受到毓老師融合古今智慧的啟發,我們提出「人機共智」的概念,首先我們要了解將人類智慧與大型語言模型的互動互動式的一些關鍵,這些關鍵背後的概念對我們在經典的研究上也會有一些啟發:

  1. 情境(Situations:這是問題、任務、或挑戰出現的背景,使用者需要提供相關的資訊,因為對情境的理解與掌握是決定相應策略和執行方案的關鍵。在《易經》和《孫子》兵法中再三強調時、勢、位(時機和大環境、趨勢和形勢、位置和定位),就是對於我們情境分析的最佳訓練。
  2. 上下文(Context: 在大型語言模型中,「上下文」(Context)是指在再一次對話中所有使用者已經提出的提示詞和系統相關的回應。這些上下文資訊,尤其是提示詞能夠幫助模型理解當前所要生成的內容,並決定應如何產生新的回應或。上下文包括所有與情境相關的資訊,這些資訊有助於模型或人類在分析和處理問題時,能夠更全面地掌握整個情境脈絡。上下文不僅涵蓋了任務的具體要求(task)、背景資料、限制條件以及範例,還涉及到問題或任務之前後的語言表達、語境關係及隱含的意圖或情感。在研讀和詮釋《易經》和《孫子兵法》中,對上下文的理解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強調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變化關係。例如,在《易經》卦辭和爻辭的解釋中,每個爻位和其相鄰爻位、卦象的變化都需要在整體脈絡中去理解;而在《孫子兵法》中,每個戰略決策的制定也都需要充分考慮戰場的地理環境、敵我的動態和變化等因素。因此,上下文其實是將情境文字化、具體化的顯現,但是它不僅是表面的語言文字資訊,更是深入和分析問題本質和制定策略的依據。掌握上下文的能力能夠讓我們在面對複雜問題時,更靈活有效地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3. 注意力(Attention :在大型語言模型與人機互動的過程中, 「注意力」是一個關鍵的機制,用來聚焦於輸入文本中與當前任務或問題最相關的部分,從而提高回應的精確性和質量。在自然語言處理中,注意力機制允許模型動態地權衡每個詞元在生成回應時的重要性,這樣模型可以根據不同的上下文條件,靈活地調整對特定詞元的關注程度。這不僅使模型能夠更有效地理解長文本中的語意結構,也能在回答時避免忽略重要資訊。注意力機制不僅適用於人機互動,對於人類處理問題和制定策略也有深刻的啟發。在《孫子兵法》中,「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策略,就是對注意力的靈活運用。這些策略強調專注於敵人忽略的薄弱點,同時避免被敵人誘導至無關緊要的方面。類似地,在《易經》中,每一卦象的變化都蘊含著對具體細節的關注和精準的權衡,旨在於變化中尋求穩定的策略。不論是在解卦時對爻與爻位的陰陽及其位置是否正中、卦中爻與爻之間的乘承應比,還是在兵法中對敵我情勢情的深入觀察,這些都展現了「注意力」在洞察全局和靈活應對中的關鍵作用。

經典中也有不少能夠指導我們如何有效地運用大語言模型的智慧,我們先就《中庸》提到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為例,來加以說明這正是運用大語言模型和 ChatGPT 時,極具價值的指導原則。大語言模型乃博學之士工具),然不問不悱,不啟不發。欲善用此工具,需學習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提示詞(prompt)有提問和指示(指令)二義,這是因為 ChatGPT 一則可以用問答的形式和我們對話,另外也可以根據我們下達的指令執行一些任務,例如翻譯、修改文章、生成摘要、產生廣告文案等等,是故和 ChatGPT 協同合作時要有善問和明令的能力。

將撰寫提示詞的方法說是工程太沉重,不如說是一種對話的藝術,簡單的說就是對於所需執行任務或所提的問題的情境、需求、和目的要能講清楚說明白。由於大語言模型從某個角度來說是一種從大量文本中統計學習到文字使用規律,因此而發展出來的文字接龍的能力。在文字接龍的時候有其隨機性,所以產生出來的回應有時候會產生所謂的幻覺,也就是會一本正經的說一些與事實不符的答案。所謂的幻覺也並非一無是處,若善用之它正是大語言模型具備創造力的基礎。當使用者在得到大語言模型的回應時,要有明辨其是非真假的能力,或是評估其創意的可行性,然後回去調整原有提示詞,或是針對其回應糾正其錯誤而要求加以修改。當然也可以根據回應中的一些有趣的觀點,繼續與之做更深入的交談。

《中庸》中提到的五個步驟——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可以視為是在使用大語言模型的時候,將人機共智的概念具體化,並應用於解決問題的過程,如下圖所示。以下是每個步驟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如何體現智慧融合與互補的說明:

▲人機共智架構圖
1. 博學之

第一步驟指的是人類和大語言模型都需要廣泛的知識積累,人類也需要掌握相關領域內的知識和背景信息,而大語言模型則通過模型的預訓練學習來自各種來源的文本。這種學習不僅僅是被動的記憶,而是為了在遇到問題時,能夠有足夠的基礎來進行思考和推理。然而這些思考和推理還是需要使用者提出相關的問題或者是才能激發出來。

很多人認為生成是大語言模型既然這麼博學。所以我們就可以不學無術,這種說法很容易誤導一般年青人。事實上有了大語言模型之後,我們需要學習專業知識此外,還需要涉獵其他各個領域的知識,因為只有能夠跨領域的結合各方面的知識,才是未來創新及生存之道。在可見的將來,得到正確答案,反而沒有問對問題和問出好的問題來的重要,這是為什麼下一步「審問之」是人機共智中最重要的關鍵步驟。

2. 審問之

在理解上下文和情境的基礎上,人類通過審慎的提問何給予指令來引導大語言模型,進行深入的探索。這裡的「審問」不僅是詢問具體的問題,更是提出能夠引發大語言模型深入思考而有啟發性問題。與其說審問在此我們不如說善問,這一步驟體現了提示工程的精髓,即如何設計有效的提示語來引導給出準確的回應。

《禮記・學記》中說道: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首先「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這是說明在提問時應該先從簡單、容易理解的問題入手,逐漸進入複雜的部分。這種循序漸進的策略有助於模型(或人)逐步建立理解的基礎,避免因過於複雜的問題而導致困惑或無法回答。在提示工程中,我們應該先以簡單明確的提示來引導模型,然後再逐漸深入,讓模型在層層推進的過程中產生更完備的上下文,因而能提供更精確和有深度的回答。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大語言模型就像一口多聞而識之的大鐘,這個大鐘是被動的,如果沒有使用者的提問它就不會主動提出意見和答案。使用者簡簡單單的問,得到的就是泛泛的回應,如果提出大哉問,則經常能夠得到讓人驚豔的答覆。《論語・八佾》中,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問「什麼是禮?」就是叩之以小,問「什麼是禮的本質?」就是叩之以大。

《論語・八佾》: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ChatGPT 4o 對此的白話翻譯和解讀如下:

子夏問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素以為絢兮。這詩句是什麼意思?」孔子回答說:「繪畫是在白色的底料上作畫。」子夏又問:「那禮儀是不是也應該是後來添加的呢?」孔子說:「商(子夏)真的是激發我思考的人啊!現在可以和你討論詩經了。」

解釋:這裡的詩句來自《詩經·衛風·碩人》,描寫一位女子的美貌。孔子的回應「繪事後素」意思是,繪畫要先有白色的底,然後才能在上面加上色彩,這暗示了美麗的外表(如笑容和眼睛的美)要有質樸的內在(素),才能顯得更美。子夏接著問:「那麼禮儀是否也是這樣,內在的質樸要在先,禮儀則是在此基礎上增添的?」孔子讚賞子夏的理解,說他現在已經達到可以深度討論詩經的程度了。

我們若查閱《詩經》的原典會發現,「素以為絢兮」並不是《詩經》上的原文,「素以為絢兮」很可能是孔子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解讀。子夏因為不清楚孔子為何要做如此的解讀,所以才請孔子做進一步的解說。孔子就用繪畫來做一種比喻,說「繪事後素」,也就是說繪畫要先有素雅的底色,然後才能進一步增添色彩,表現出更加豐富的美感。子夏因此聯想到這個比喻是不是可以用在對於「禮」的理解上,認為禮儀是不是也應該在內在質樸的基礎上,再加以外在的修飾,從而達到內外兼修的境界。這段對話不僅反映了孔子對禮的理解,也揭示了文化發展中「文質彬彬」的思想,即文化既要先有內在的道德基礎,但內在的理念是無形的,也要有外在的形式表現,兩者相輔相成,方能成為完整的文化體系。

華夏經典中經常運用比喻的手法,這是一種類比式的思考,研讀華夏經典對於我們的聯想力而言是一種極好的訓練。現代的大語言模型同樣具備強大的聯想能力,然而,要有效將不同觀念連結起來,仍然需要使用者在提問時提供明確的方向指引。只有這樣,大語言模型才能沿著這個方向充分發揮作用。我們不能因大語言模型能具備強大的撰文能力,就忽視了我們在提問時所扮演的引導角色。提問時,我們必須將對事物各方面的理解和解決問題可能的思路融入提示中,這樣才能將人類智慧與人工智能的能力做有機結合,實現真正的人機共智。

3. 慎思之

當大語言模型收到提問後,它會根據上下文進行計算與推理,並生成回應。大語言模型的回應其實是受到對話中上下文,用來訓練大語言模型的語料,以及語言本身的推理機制的影響。在得到回應之時,使用者擔任「審查者」和「調整者」的角色,對模型的回應進行深思熟慮的評估。我們需要結合自身的知識,並借助其他工具查證模型回應的正確性和可靠性,仔細思考為何模型會做出這樣的回應。這種批判性思維有助於我們了解模型的優缺點,同時增加我們善用這一類工具的方法和技巧。我們據具我們的提問和模型的回應,因我們是否要調整我們原來的提問詞,或者是根據其回應做出適當的修正建議,還是針對某些論點做進一步深入的交流。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填補模型分析能力不足之處,還能促使我們在人機互動中達成更高層次的理解和判斷,確保模型的回應能達到我們這一次對話所期望的目的。

4. 明辨之

經過深思熟慮後,我們進入了「明辨」的階段,對大語言模型的回應進行清晰且深入的辨別。這一步驟要求我們運用專業知識來評估回應的優劣,並判斷其是否準確且符合上下文的情境。人類的判斷力在此至關重要,我們需要透過批判性思維來確定大語言模型回應的可靠性和實用性。與「慎思之」不同的是,「明辨之」側重於篩選和辨別,在多個模型提供的回應中選擇最適合的答案,或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整合,以達成最佳的解決方案。在此過程強調我們在深度思考後的辨識能力,確保最終選擇的回應能夠真正解決問題。

5. 篤行之

《論語》中提到「學而時習之」,強調的是將所學的知識付諸實踐,實現知行合一的過程。而「篤行之」正是強調我們要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和智慧實際應用,達到經世致用的目的。在與大語言模型的互動中,這可能體現在多輪的交互過程中,不斷調整提問或引導模型思考的方向,以獲得更加優質的回應。同時,我們需要將大語言模型所提供的智慧應用於實際情境,檢驗其效果,並根據反饋進行改進。 「篤行」不僅意味著在理解、辨識和判斷的基礎上,將知識轉化為行動,還意味著我們可以借助大語言模型幫助擬定具體的執行計畫,然後堅定不移地執行這些策略或行動。這是一個從知識與智慧到行動與實踐的轉化過程,確保學習與行動相輔相成,最終實現目標。

在與大語言模型互動時,整個過程不僅僅是技術性的互動,更是一種智慧的融合與互補。 《中庸》中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思想在這裡被具體實踐,即透過廣泛的學習、嚴謹的問題提出、深入的思考、清晰的辨識以及堅定的行動,共同塑造出更有價值的解決方案。這種方法不僅增強了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體現了人機共智的真正價值——在機器的計算智能與人類的創造性思維之間建立橋樑,共同推進知識與智慧的發展和應用。

結論

在生成式智能(Generative AI)時代,我們提出了「人機共智」的概念,這意味著未來我們需要充分結合人類與機器的智慧來面對各種挑戰。在解決問題和做出決策時,將人類納入流程(Human-in-the-Loop)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應該將以大語言模型為主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夥伴,與之協同合作。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角色不僅僅是利用人工智能的能力,更在於如何透過提出深刻且有創意的問題,來引導大語言模型發揮其龐大的語言模型的潛力。我們用運用自身的知識、經驗與創造力來驅動大語言模型進行有效的推理,並且以人為本的宗旨,融合兩者之智慧做出最佳的決策。

此外,人類的專業判斷力在這個過程中變得尤為重要。我們必須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與批判性思維,以評估大語言模型的回應是否準確可靠。這不僅是對結果的驗證,更是對整個人機共智流程的優化。與此同時,人類的專業能力和創造力不但沒有被削弱,反而因為需要與大語言模型共同解決難度更高的問題而更加凸顯其價值。因此,人機共智的核心在於充分發揮人類的創新能力與批判性思維,並透過智能技術的輔助來提升決策品質以及我們的創意。我們需要在人類智慧與機器智能之間建立有效的協作機制,從而在這個全新時代中創造出更高維度的智慧,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在整個人機共智的框架下,大語言模型提供了強大的計算與知識擴展能力,而人類則擔任引導、審視與決策的角色。這不僅僅是一種技術的結合,更是智慧的融合與提升。人類通過善於提問、審慎思考與明辨是非,來激活大語言模型的潛力,從而達成更高層次的智慧創造與知識應用。這種模式的成功關鍵在於建立有效的互動循環,通過不斷的提問、回答、調整與優化,將人類智慧與機器智能緊密結合,形成真正的「人機共智」。這不僅提升了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推動社會朝向更高效、更智慧的方向發展。正如《中庸》所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不僅是奉元書院的院訓,也是我們學習和實踐的重要指南,更是在構思人機共智框架時值得借鑑的原則。

——————————————

[1] https://www.sohu.com/a/773594568_100934


【奉元問學之三】奉元講座「南海爭端觀察」心得

文/錢威良

編按:九月初,學會很榮幸邀請到著名學長國際法專家王冠雄教授進行專題演講,講題「南海爭端觀察——國際法與國際關係視角」(完整講座請參見:演講介紹直播視頻),頗受好評,反響熱烈!本刊特別請臺大研究生錢威良同學幫忙撰寫摘要心得,以饗讀者!

在這炎炎夏日午後,奉元書院迎來了一場引人入勝的講座,主題是關於南海爭端的觀察。王冠雄教授,是國際法領域的權威,以其豐富的學識和獨到的見解,為聽眾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講。

講座伊始,主持人吳克老師介紹了王教授的學術背景,強調了他在國際法,特別是南海問題上有深入的研究。他提到最近南海局勢的緊張,如菲律賓、越南和日本計畫合作對抗中國等新聞,更凸顯了此次講座的重要性。

王教授首先從南海爭端的背景切入,深入淺出地解釋了南海爭端的複雜性。他強調,國際法與國際關係密不可分,任何國際法規則的背後都有一段國際關係的衝突與妥協。接著,他從法律和國際關係的角度,分析了中菲仁愛礁爭端、馬來西亞的南海策略,以及印尼在南海的角色。

在討論中菲仁愛礁爭端時,王教授詳細介紹了仁愛礁的地理位置和菲律賓擱淺軍艦「馬德雷山號」的歷史背景。他特別指出,菲律賓故意將這艘老舊軍艦擱淺在仁愛礁,企圖造成既成事實。近年來,中菲兩國在仁愛礁附近海域多次發生衝突,主要是因為菲律賓試圖向擱淺軍艦運送補給,而中國則基於主權主張進行阻攔。王教授認為,中國對菲律賓補給船的攔截和檢查,以及基於「人道主義」考量允許菲方運送必要生活物資,顯示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採取了更為強硬的立場,同時也展現了靈活性。既然菲律賓船隻仍需經中國允許,才能運送物資到仁愛礁,那麼是否排除馬德雷山號的議題也就沒有那麼重要。另外馬德雷山號是否除役,也是重要的問題,如果拉高到軍事衝突,將迎來無法挽回的局面。此外菲律賓在規定《海洋區域法》具有法理依據,除了根據菲律賓憲法,還有國際海洋法,目的就是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這也使中國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面對中菲兩國的海洋爭端。

談到馬來西亞,王教授介紹了其「避險外交」策略。馬來西亞在南海問題上保持低調,不主動挑起爭端,也不介入衝突,同時積極參與南海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此外,馬來西亞還善於利用國際法,例如主張「外部大陸礁層」,以維護自身在南海的利益。王教授認為,馬來西亞的策略靈活而務實,值得其他國家借鑑。

關於印尼是否為南海爭端當事國,王教授指出,印尼並未對南沙群島提出主權申明,傳統上不被視為當事國。然而,近年來印尼開始關注其專屬經濟區與中國「九段線」的重疊問題,並暗示可能採取行動。王教授認為,印尼的舉動顯示其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轉趨積極,未來可能會對南海局勢產生影響。

最後,王教授回顧了中華民國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一系列作為,包括整理南海史料、加強太平島基礎建設等。他特別強調了馬英九總統在南海史料整理方面的重要貢獻,這些史料有助於釐清U型線的法律地位,為中華民國在南海的主權主張提供歷史依據。

▲王冠雄教授以豐富的學識和幽默的談吐,深入淺出地剖析南海爭端的歷史背景、法律依據和地緣政治角力,讓聽眾們對這個複雜議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在問答環節,聽眾們踴躍提問,問題涵蓋南海仲裁案對中國的影響、國際法在南海爭端中的角色、美國介入南海和臺灣問題的合法性,以及克拉地峽運河計畫等。王教授一一耐心解答,並分享了他的看法。

關於南海仲裁案,王教授認為,儘管中國官方對其不予承認,但仲裁案對中國的國際形象造成了一定影響。他建議中國加強國際法人才培養,未來或可考慮參與國際仲裁,以積極應對南海爭端。

針對國際法在南海爭端中的角色,王教授指出,各國對國際法的解釋和運用存在差異。他以各國對外國軍艦進入領海的規範為例,如:他國軍艦進入中國領海,需要中國同意;日本、泰國則無需同意,採取《海洋法》公約第 24 條第一款無害通過制度通行。說明了亞洲國家間對於海洋管轄的差異性。他強調,海洋法根據陸地支配海洋原則的觀點不可打破,同時國家實力和國際政治同樣重要。

關於美國介入南海和臺灣問題,王教授認為,美國的行為具有挑釁性,不符合國際法。然而,美國作為海上強權,強調海上的航行自由權利,其介入南海和臺灣問題有其戰略利益考量。

對於克拉地峽運河計畫,王教授表示,該計畫涉及泰國南部少數民族問題,面臨諸多挑戰。然而,若該計畫得以實現,將對馬六甲海峽的戰略地位產生影響,新加坡也可能從中獲益。此外新加坡積極參與北極理事會,這點值得我國政府重視,乃因面對現在氣候變遷,將來北冰洋的航運必將面臨天翻地覆的改變。

這場關於南海爭端的講座,不僅讓大家對南海問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引發了對國際法、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的深刻思考。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這樣的講座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於四面環海的臺灣來說,儘管一般民眾可能不熟悉國際法,但是王教授給予我們的演講,足以開拓我們的國際觀以及不同思維,是值得反覆玩味、發人深省的一堂講座。

▲現場聽眾專注聆聽王教授的精闢分析,踴躍提問,互動熱烈。這場講座不僅是一場知識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碰撞,激發大家對南海問題的深入思考。

-全文完-


【公告事項之一】新書上市——《毓老師講中庸(第二部)》

文/出版社

編按:欲購買奉元出版社書籍,歡迎洽詢奉元學會(聯絡我們也歡迎參考相關連結([奉元出版社]代售目錄奉元學會販售目錄(全)

摘錄自《毓老師講中庸(第二部)》凡例:

一、本書《中庸》本文,係以蔣伯潛廣解之《中庸新解》為準。該書併入《語譯廣解四書讀本》,由啟明書局出版,是毓老師講授《中庸》時所使用的課本。

二、本書引用四書原文,俱以蔣伯潛《語譯廣解四書讀本》為準。

三、毓老師常云「易經與中庸相為表裏」,曾將《易經.乾卦.彖傳》「大哉乾元」至「萬國咸寧」細講一遍,又將《中庸》「天命之謂性」「舟車所至」「喜怒哀樂之未發」「君子中庸」數章緊接在後串講一遍。其內容與《中庸》筆記略有重複,而又不相同。為保存當時完整講述情境,將該段內容標記為「易經與中庸相為表裏」,附在本書「君子中庸」章之後。

四、毓老師授課時旁徵博引,以(老師後用「依」)經解經,遇有引用他經文字時,為方便讀者檢閱,本書使用段後夾注的方式,在引文次段標記【補注】二字,說明原文、出處,並視情況略作解釋。所引若為四書內容,亦加入朱熹「四書集注」與蔣伯潛「廣解」內容。故另有【語譯】、【朱注】、【廣解】等小標題。(下略)


【公告事項之二】第六屆第一次會員大會通知

文/秘書處


【公告事項之三】2024秋季課程・下半季開課預告

文/秘書處


【公告事項之四】十月行事曆

文/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