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奉元學會 電子報
|
||||||||||
公元2014年12月31日 夏曆甲午年十一月初十 | ||||||||||
|
||||||||||
演講日期 103.7.20 第三方面,講體證本體,性修不二。一開始我們就講到,熊先生的本體論,他同時包含方法論,如何「見體」?怎麼去見?他說支解的方法不能去見,如何去「見」「本心仁體」呢?如果我們是靠邏輯方法、思辯方法,能不能見體呢?關於本心仁體的透悟的問題,他不只是認識論的問題,他區分了科學的真理和玄學的真理,他區分了科學的心理學和玄學的心理學,他區分了量智和性智,量智是知識論,性智是本體論或者本體方法學的,他分析、區別思辨和體認,思辯是知識論的、體認是生命的。所以他在〈答唐君毅〉的好幾封通信中,他強調科學的心理學和玄學的心理學的不同,科學崇尚的是分析、解析,得到的是宇宙萬殊、分殊,一切如量,這叫做科學的真理。 |
||||||||||
年少輕狂時的我,從來不喜歡跟在人們後頭,向權威人士歌功頌德。孔子亦不例外!五四時代給他「孔老二」這個輕蔑的封號,曾讓我心有戚戚,滿足了年少時的叛逆情緒。到了大學時代,因為機緣,有幸得以受讀儒家經典,茅塞稍開,了解到「仲尼不可毀」一話,確實有些道理。隨著人生起伏,忽然已過半百,對孔子的了解又稍有長進。最近,讀了兩本海外學者關於孔子的著作,覺得材料收集有餘,卻都有搔不著癢處的遺憾。在此不自量力,勉作逆潮之鳴,抒發一得之愚。從無機會思考孔子其人其事的朋友們,若能因此收起成見,重新思量這位影響中國思想至深的巨人,則是無量功德! 遵照古法講經的老師,最重視的就是經書中的第一章。五經的第一章,分別是《詩經》的〈關雎〉,《尚書》的〈堯典〉,《禮記》的〈曲禮〉,《易經》的〈乾〉、〈坤〉二卦,《春秋》的隱公元年。其中,除了〈曲禮〉稍嫌瑣碎外,都是開宗明義的重頭戲。想要了解儒家思想,絕對不可輕易看過。同樣的,要了解孔子的重要性,《論語》〈學而篇〉的首章是必須虛心思索的一則入門文章。如能深刻了解,也許可以看出它和其他各經之間的呼應關係,並進而了解孔子在中國屹立兩千多年,所代表的人文意涵。 〈學而篇〉的第一章很短,只有區區三十二字-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詞意也簡單,重點在自修,研討與作人三方面。以今日的眼光看來,似乎不痛不癢,毫不起眼!殊不知在春秋時代,只有貴族階級才有「學」的權利,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孔子是推動私人教學的第一人。從此,沒有貴族血統的平民,便可擁有知識,用其聰明才智,化知識為力量,就可與貴族平起平坐,參與國務,打破封建社會的世襲傳統。孔子之後的戰國時代,便進入了百家爭鳴,堪稱中國思想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私人教學的影響,功不可沒。 當然,戰國時代的顯學,除了儒家之外,還有墨家和道家。墨家的「兼愛」、「非攻」,以及領先當代的工藝技術,在沉寂兩千餘年後的二十世紀初,又被人重新挖掘出來,賦與了新的意義。但是從思想發展而言,墨家強調鬼神、天意,以及孔子避之唯恐不及的「怪力亂神」,是把逐漸興起的理性思潮,重新拉回神權的迷信之中。 整體而言,是開了時代的倒車。道家的兩大巨子──老子及莊子──雖然都信奉自然主義,反對神權。是堅決反對知識、技巧,信仰「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烏托邦社會。如果我們相信,理性與知識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那麼墨、道兩家正好與之背道而馳。所以,只有孔子倡導的「學」,是與現代社會接軌的。孔子的「有教無類」,更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創舉。 除了「學」以外,孔子還強調「習」。老一輩的學者非常重視「習」上的「時」字,一直爭論著:到底是時時刻刻,還是選擇合適的時機?其實,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可能更容易抓到重點。老先生重視的是思考與行動互相配合的實踐,而不是空想的理論家!這個原則也為中國思想主流定了調,使得中國思想家向來不信任純粹理性思辨。這個傳統,在二十世紀早期,被視為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大缺陷。從現代實驗科學的標準來看,任何論述都需要有實體證據的支持,而非閉門造車的冥想,「學」與「習」並重,似乎更與這種精神相近。 現代科學不但注重個人的實驗證據,也重視成果的交流。經常舉辦的小型演講會,大型的研討會,是實驗工作者互相討論、學習新知,進而激發新思維的重要平台。在這點上,〈學而篇〉的第二段文字說明老先生對遠方而來的同儕,也抱著極為開放的態度,歡迎切磋琢磨,與現代觀念頗為一致。二十世紀以來,常有一些自以為是的學者,武斷的控訴孔子是妨礙中國科學進步的罪人。在國破家亡的威脅下,作偏激之論,其用心可憫!但是,其論證可疑,其武斷可憎!至於一些只知人云亦云,拾人涕唾,那就等而下之,不值一談了。關鍵是,為什麼一個開闊講學的氣象,會演變成兩千年後封閉而缺乏原創性的心靈?這個議題似乎更值得大家深思。 至於最後一段的「人不知而不慍」,更是碰觸到「實驗族」最敏感的神經。當我們辛辛苦苦把多年累積的成果寫完,投送期刊時,千盼萬盼的,不就是審稿者和主編的青睞嗎?一旦退稿,加上審稿者無情甚至無理的批評,真像是晴天霹靂,隨時有可能國罵出口,這不正是「人不知而慍」的寫照嗎?再深一層看,當你有與眾不同的發現,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不被主流接受,而默默以終,更是令人憤慨。前一陣子,在生命科學界就有一個極端例子: 2008年諾貝爾獎的化學獎授予三位研究「綠螢光蛋白」的學者。當這些人在眾人的稱羨下,風光的取得科學界最高的桂冠時,最初發現綠螢光蛋白基因的Prasher,卻因為當初的發現受人忽視,以至潦倒一生,居然落得以開接駁車餬口。另一個較為幸運,而眾所週知的例子,就是在玉米田中工作大半輩子的McClintock,在八十一歲的高齡,終於因為數十年前劃時代的發現,獲得斯德哥爾摩遲來的桂冠。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下,如何堅持知識分子的良知,不為世俗所動,而能有所不為,是這一段文字對「實驗族」重要的啟示。 上面所舉的例子,是配合現代科學專業人士所作的詮釋。實際上,《論語》所重視的是普世價值,適用於一般人士。如果拿〈學而篇〉與其他經書篇章對看時,可以發現幾個發人深省的案例。以《詩經》為例,第一首是膾炙人口的〈關鴡〉篇,描繪一位貴族青年,因為追求「窈窕淑女」失敗,而輾轉反側,不能成眠。最後,終於了悟到,不應強人所難,而改以朋友的方式交往。所以,男女之間,也需要有「人不知而不慍」情懷。老先生欣賞這首詩的精神,給了個「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高度評價。 至於《春秋》第一卷中的主角魯隱公,則是一位因為「人不知」而喪命的悲劇人物。魯隱公之父死後,依照封建體制,應由嫡子繼承。隱公的弟弟雖是嫡子,無奈年紀幼小,難堪社稷重任。所以,元老貴族們希望由年長而賢能的隱公接位。隱公起先不肯,可是最後還是接受了這個安排。他有個說不出的苦衷:如果拒絕這個安排,他的弟弟便不可能由他手中,順利的繼承王位,成為後日的桓公。所以這個「隱為桓立」,是春秋時代少數幾個有君子風範的例子。因此,受到孔子的重視,並以他的元年作為《春秋》第一篇。不幸的是,他的弟弟並沒有體會到這個苦衷,長大之後,居然受人挑撥,暗殺了隱公。但是,史家之筆還算公正,用個「隱」字,點出他當初隱藏著的苦衷。 理論上,君子在時機恰當時,可以風雲際會的發揮抱負。但是,大部分的時候,只能向自我不斷的挑戰,為自我的期許負責。即使是老先生自己,也是恓恓惶惶,被人冷嘲熱諷為「喪家犬」!即便如此,在《易經》的〈乾〉卦,他還是要寫下:「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 確乎其不可拔」,對後人寄與無限的勉勵與期許! 兩千年來的孔子被不斷聖化、神化,成為絲毫不可質疑、凝視的神像。稱頌他的,未必真正知道他的本來面目;五四運動以來,討厭他的,也多半不知道他到底那裡惹人嫌,以致於一時起鬨,硬要把他的著作扔到茅屎坑裏。一場糊塗仗,實在鬧得可笑又可悲!最近,有本寫孔子的著作,叫作《去聖乃得真孔子》,企圖還原聖像後頭的孔子原貌。的確,用實事求是的態度,重新評估孔子對中國人文精神的影響,是個刻不容緩的課題!在審慎的評鑑之後,對孔子會有更清新的認識,對中國的人文傳承會有更具體的掌握。到那時候,我有信心,「真知方識孔子聖」! |
||||||||||
理事長參訪北京華夏學苑 徐泓理事長伉儷參訪華春學姊、銓穎學長在北京五道口主持的華夏學苑 華夏學苑確立華夏文化經典的系統學習體系,其體系分為六類:一是專注於兒童國學啟蒙教育的「華夏寶貝國學館」;二是專注於提升女性氣質修養的女學班;三是專注於國學終身教育的系列進階班和主題精解班;四是面向在校學生和職業人士的奉元讀書會;五是定期邀請社會賢達、文化耆宿參與的奉元雅集;六是組織國學教育推廣和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文化活動。 聯繫方式 館舍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華清嘉園1號樓407 電話:010-82863618 18518044018 工作QQ:2857799801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hxbb2014 微信公眾號:華夏寶貝國學館 台大奉元社系列演講 燭之武退秦師 閻鴻中老師 閻鴻中老師任職於臺大歷史學系,並擔任教育部《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輔助教材》編撰計畫的主持人。自 1982年起在黌舍聽課,曾就讀於臺大及臺灣師範大學,於1997年獲臺大歷史學博士。 1998年起受聘於臺大歷史學系,研究領域為戰國秦漢時期學術思想史和中國史學史。閻鴻中老師教學認真,獲得臺大教學傑出獎。對秦漢之際的社會變遷,亦有深刻研究,曾獲國科會研究獎。愛好書法、文學、太極拳,並參與教育學習團體「若水讀書會」。 閻鴻中老師演講心得: 社員曾遠鵬 這次演講,閻老師完全展現出他讀書的功力,每字每句都仔細思考,在字裡行間、無字句處,皆發新意,把燭之武與秦穆公的心理戰場都呈現出來,令我們受益良多。閻老師好學深思,一篇高中的文章,閻老師卻從各方面進行剖析,如地理、國際形勢、歷史的前因後果等,鉅細靡遺。 |
||||||||||
|
||||||||||
|
||||||||||
© Copyright 2013 中華奉元學會奉元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