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4年2月7日 夏曆癸卯臘月廿八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甲辰龍年,除舊佈新
文/編輯部
節氣已入立春。奉元書院冬季課程都已告一段落,春季課程即將於三月推出,敬請期待!如您對課程有任何建議或問題,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更歡迎加奉元書院官方 Line 帳號,只要輸入關鍵字(比如:課程、行事曆、電子報⋯⋯等)即可查到相應的資訊喔!(加奉元書院官方Line為好友請按我)學會即將於下下週日(2/18,夏曆正月初九)下午二點舉行〖甲辰龍年 新春團拜〗,歡迎各位學長姐、會員朋友一起來敘舊語新!
奉元學會創會會員與毓老師講課筆記整理者之一的陳美錦學姊,於今年(2024)元月 13 日辭世,想知道更多有關陳美錦學姊的生平事蹟嗎?請看:
〈悼念陳美錦學姊〉
〈陳美錦女士生平事略〉
你知道孟子出處進退的根本原則是什麼嗎?請閱讀:
〈孟子的高風亮節及其應世的根本原則(一)〉
你知道中國古代音律與算數都相當發達嗎?請參閱:
〈《周禮》〈春官大司樂〉的「成均」樂教與樂律〉
你知道一月分出版社出了哪本新書嗎?書中有何精彩內容呢?請見:
〈《大學十五講》序:我敬愛的毓老師──讀世奇《大學講義》有感〉
〈《大學十五講》序:活化經典豐富人生的生命圖像〉
最後,編輯部亦誠摯地歡迎同門先進與各界同道友人,能夠共襄盛舉,提供個人無論是讀書、教學、工作、生活上的感懷,或是經典智慧應用的心得,在奉元電子報的園地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奉元追思之一】悼念陳美錦學姊
文/孫鐵剛
編按:本文作者為政大歷史系退休教授,曾任奉元學會理事。奉元同門陳美錦學姊,不幸於今年(2024)元月 13 日辭世,本文為孫鐵剛老師所寫的悼念文,記述與陳美錦學姊的同門之情。本刊特別徵得孫老師同意轉載,以饗讀者!
美錦和我雖同為毓老師門下弟子,但我認識她是在毓老師仙逝後,毓門弟子組織讀書會之後,才開始認識的,而我和美錦變得熟識,則是在我每年舉辦華夏遊以後,美錦每次都參加,這才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美錦是臺大歷史系畢業的高材生,她飽讀詩書可能破萬卷書,而她這幾年的奉元華夏旅遊應該也算行路破萬里!
在華夏的大地上,美錦大約過以下這些地方:首先是為了尋訪先師 毓老師的故里,美錦去了遼寧新賓的赫圖阿拉城,更北到了哈爾濱等地;爾後又去了陝西寶雞的炎帝陵,橋山的黄帝陵,湖南的舜帝陵,臨潼的秦始皇陵,最遠還到了鄂爾多斯高原上的成吉斯汗陵。這些都是學歷史的人很想去看一看的地方。我們還一起去了甘肅的伏羲祠、陝西的倉頡廟,還有老子的樓觀臺,山東曲阜的孔廟、陝西韓城的太史公司馬遷祠,美錦也去過敦煌、雲岡石窟、大足石窟和麥積山,同時也參觀了許多考古遣址建立的博物館,例如長沙馬王堆博物館,還有收藏佛骨的法門寺,六祖惠能的南華寺,以及青城山的道觀。美錦由子午道穿越秦嶺,到達漢中,又由褒斜道、金牛道翻越秦嶺回到關中。美錦也穿越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陰山;更跨過了「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的無定河。美錦去過的地方太多了,不勝枚舉。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美錦妳都做到了,也就少了些遺憾!
在 毓老師門下的弟子中,美錦聽課認真,勤做筆記,而且很多課不只聽一次。所以在先師走後,美錦毫不藏私的拿出她的上課筆記,並且把她它們打字成書,整理成一系列的《毓老師講易經》、《毓老師講論語》⋯⋯等書,這些書先交付大陸的出版社出版,她希望毓老師的學術思想能對大陸產生影響,把毓老師的思想發揚光大。今後這些書也會在臺灣出版,這都是美錦用盡心力去完成的偉大工程。在毓門弟子中,美錦的貢獻無人出其右,是毓門中的冠冕。
太史公司馬遷在〈伯夷叔齊列傳〉中感漢「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像美錦這樣率真、善良、好學、勤於寫作的好人,為什麼卻英年早逝呢?我們都非常的不捨。希望老天爺能善待在世界彼岸的美錦,讓她一路好走!美錦,我們都會永遠懷念妳!也希望你能從病痛中解脫,若有未完成的出版事業,我們也會想辦法幫妳完成!請妳不要牽掛!祝福美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孫鐵剛 敬輓
【奉元追思之二】陳美錦女士生平事略(1955.09.10 ~ 2024.01.13)
文/李平
幼年時期
陳美錦,生於民國四十四年九月十日,彰化市過溝子人。父親陳文庸,母親吳水綉,育有子女七人,經商為業。陳美錦排行老六,上面有三位姊姊、兩位哥哥,下面有一位妹妹。由於家中人口眾多開銷大,父母應接不暇,三歲時寄養在鄉下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駐紮部隊,老兵搶著抱她,外婆也很疼她,個個稱讚她聰明可愛。七歲從外婆家回來後,感到不受歡迎,就與家人不合,當與兄長姊妹吵架時,都說她是外婆的孩子。就這樣在純樸的鄉下,在懵懂、迷糊中度過稚嫩的童年。
但是,從小貧困的家境,也孕育出她刻苦節儉,堅忍不拔,自立自強的個性。
求學經過
陳美錦小學就讀民生國校,初、高中均在彰化女中,大學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民國六十七年六月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民國六十九年起入天德黌舍,民國七十六年天德黌舍易名奉元書院,於此終身追隨毓老師研習華夏聖學,熟嫻經史子書。
民國七十六年九月,歷經職場工作多年後,重返校園,考取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民國八十年六月以論文《反孔廢經運動之興起(1894-1937)》,通過口試,取得臺大歷史學碩士學位。
職場歷練
陳美錦大學畢業後,任職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負責整理經濟部門檔案。
整理檔案是苦差事,一則檔案年代久遠,封存已久,為怕蟲蛀,全面撲上厚厚的一層DDT粉,人體接觸有害;再則公文往返,時間不一,單位不一,要將同一事件,各相關公文依時序歸檔,誠非易事。整理過程中,唯一線索就在公文的字裡行間,依此蛛絲馬跡去分門別類建檔。這種爬梳史料的功力,不是一般人能勝任,對檔案的性質和管理,要有相當的認識。
陳美錦對如此複雜的爬梳史料工作,遊刃有餘。整理檔案動作快,乾淨俐落,工作績效,超乎同僚。
後來呂實強所長為借重其長才,將她轉調剪報室,負責時事整理。她到剪報室後,更是如魚得水,發揮得淋漓盡致,將時事分門別類整理,依時序排列,方便研究使用。於此,再度展現她爬梳史料的功力。
研究所期間,臺大歷史系阮芝生教授聘她為研究助理;畢業後,臺大歷史系主任張秀蓉教授聘她為兼任講師,在臺大講授外系中國通史。後來應王金平院長邀約,轉赴立法院任職,負責立法院公報並編纂大事記,意在透過其歷史專業史事編排敦促議會改革,最終出版了《中華民國立法院大事記》,為保留台灣記憶,做出貢獻。
學術本原
在求學過程中,陳美錦接受的是現代正規學校教育,一路走來每個階段的師長,對她都有啟蒙,研究所期間指導教授李永熾老師,對她更是呵護有加,多次調整論文架構。但是,影響她一生的卻不是學校老師,而是私塾老師愛新覺羅毓鋆,通稱毓老師。
毓老師是前清禮親王代善裔孫,末代皇帝溥儀的伴讀,早年師從陳寶琛、羅振玉、柯劭忞、葉玉麟、鄭孝胥、康有為等國學大師,私淑熊十力,治學有成。民國三十六年隻身來台,任教多所大專院校。
民國六十年創天德黌舍廣招青年學子講授經、子、史書,願上天以好生之德護佑不絕如縷之華夏聖學。
陳美錦即於民國六十九年仰慕天德黌舍學風,追隨毓老師研習國學,此後終身不渝,成為毓老師信徒。
民國七十六年,解嚴後,氣象轉新,毓老師改「天德黌舍」為「奉元書院」。期勉弟子奉元行事,以智慧解決時代問題,以膽識擔當歷史責任。
毓老師開塾講學不輟,陳美錦聽課認真,有課必到,數十年如一日。毓老師一直教到壹百有肆歲,至民國九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召集弟子上最後一堂課,陳美錦亦聽完最後一課。
這一學術本原,深刻的影響著陳美錦,她奉行終身,一生治學,得力於此。能悠游經史,能熟嫻經術治道之要,並能以子書應世。
一生志業
毓老師過世後,陳美錦為緬懷師恩,弘揚師說,發憤著述,集結數十年來聽課筆記,整理出書,筆名陳絅,取意君子之道。《禮記・中庸》「詩曰: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也」,在錦繡華服外面加件麻布單衣,喻君子懷其德而不外露,以此自勉。
著有《毓老師說易經》、《毓老師說易傳》、《毓老師說公羊》、《毓老師說春秋繁露》、《毓老師說詩書禮》、《毓老師說論語》、《毓老師說孟子》、《毓老師說大學》、《毓老師說中庸》、《毓老師說孫子兵法》、《毓老師說人物志》、《毓老師說管子》等十餘種,於神州大地廣泛流傳,遍地開花。
其後,更有臺灣版的正體字《毓老師說》系列叢書,強調原汁原味,未有任何刪減,配合時事,與時俱進。
提攜後進
陳美錦終身未婚。她雖未成立家庭,但是對子姪輩的照顧視如己出。雖兒時與手足生疏,但長大後對兄長姊妹仍悉心關懷,常幫助大姊及二哥,經常問候二姊及大哥,與三姊就近互相照料,也能和小妹暢談心聲。
她把兄妹的小孩當作自己的小孩,帶姪女出遊神州,增廣見聞。更關心的是子姪輩的國學根柢,不但親自教導,還帶姪兒到毓老師私塾上課,感受那深厚的學養。並經常將講學融於生活中,引導其思考,進而擴展後輩之視野。
遺愛人間
正當一切就緒,方期大展鴻圖,號召同門成立讀書會,再現師說,講授華夏學術,復興中華傳統文化。不意病魔纏身,壯志未酬,忽爾辭世,聞之莫不號慟!
陳美錦逝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元月十三日下午六時十七分,家屬隨侍在側,親視含殮,尊禮成服,哀哉!
兄長姊妹痛其一生作學問,透支精神及體力;子姪輩痛失至親,從此無長輩引導讀經;同儕痛其壯志未酬,遺憾千古!嗚呼!哀哉!
雖說天地不仁,不假歲月,然人生聚散,各有其時,緣起緣滅,皆有定數,萬般不由人。唯其一生奮鬥不懈,在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都奮發向上,發光發熱,一生成就,光華耀眼。
在思想行為上,為子姪輩留下楷模,引導其讀經,用古人的智慧,啟發自己的智慧,過智慧生活,做一個真正的智者,能貢獻家庭,能貢獻社會,能貢獻國家民族,能為萬世開太平。
在學術論著上,以十餘部論著保存師說,輝耀神州,留名青史,真正做到毓老師說的「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為弘揚華夏文化而生,也為弘揚華夏文化而死,死得其所乎!
文化薪傳,貴在生生不息,陳美錦傾一生之力,鑽研國學,實踐及傳播華夏文化。以畢生心血,凝結十餘部著作,將所學回饋給同門,回饋給社會國家。
如今油盡燈枯,溘然長逝 ,留下未竟之讀書會,盼青年學子孜孜奮勉,能在此基礎上繼續努力,則陳美錦的精神和風範長存不息,堪慰在天之靈!
【奉元問學之一】孟子的高風亮節及其應世的根本原則(一)
文/潘朝陽
儒家雖然積極應世從政,但必須具有基本原則和心志,不可稍有委曲妥協。在《孟子・公孫丑》的最後五章,記載了孟子離開齊國之際的言行,表達了一位大儒的依據仁道而有的政道標準和主旨。謹就此五個章句之敘述依章逐次來加以詮釋闡明。
孟子致為臣而歸。王就見孟子曰:「前日願見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棄寡人而歸,不識可以繼此而得見乎?」對曰:「不敢請耳,固所願也。」他日,王謂時子曰:「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鍾,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子盍為我言之!」時子因陳子而以告孟子。孟子曰:「如使予欲富,辭十萬而受萬,是為欲富乎?」[《孟子・公孫丑・第十九章》]
齊宣王於「稷下學宮」禮聘或祿養了不少當時的諸子百家,而孟子亦在其中,但宣王並非視孟子為門下士,而是地位甚高的客卿,不時與孟子問政而孟子亦予以對策。在〈梁惠王篇〉和〈離婁篇〉一共有十三章(主要是在〈梁惠王篇〉),是宣王和孟子的問政對策,皆都是宣王欲稱霸而孟子勸導其莫以霸術為志而應以行仁政而王天下為志之有關敘事和記言;觀諸《孟子》全書,可以發現當時的諸侯王,最主要就是齊宣王跟孟子請教為政之事,而其次則是梁惠王,再則是滕文公。齊宣王確有強國行霸之雄圖,而梁惠王則只是一個昏瞶心愚的老朽諸侯,真能聽之而願遵照孟子的建言而來行仁政試圖能夠恢復周文禮樂王政者,就只有滕文公,惜乎文公辭世太早而滕國又太小,此理想終究失敗。
孟子見道不行,所以向齊宣王辭客卿而準備整裝返國。宣王不欲孟子離去,就趕來見孟子希望孟子莫走。宣王是一種誠心只有一半的人;不能說他對孟子無一點誠心,但卻只是用到一半,即為德不卒者也。他並無真心以敬重之誠挽留孟子,所以孟子繼續整備行裝將要擇期啟程返國。過了一些日子,宣王又想到了孟子,就對其稱為時子的大臣吩咐說:「寡人想在都城中找一個適合房舍來贈送給孟先生,而且也每月致送萬鍾之祿好讓孟先生支付他的門下弟子們一筆生活費,再者,寡人會命令所有大夫和國民都要尊敬孟先生,不得怠慢。你去當面跟孟先生說一說吧。」於是時子就將宣王的指示前去轉達給孟子的門人陳子,而由陳子親至孟子面前告知。孟子回應說道:「是嗎?那位時先生焉知大王這種對待儒君子的方式是不可以的,假如要用財祿令我富貴騰達,何止這個屈屈之數而已?先前大王要給我十萬鍾,我都已拒收了,難道我現在居然會收此萬鍾俸祿而沾沾得意以為榮華富貴降臨我身了嗎?」
孟子當然不會為了住屋和萬鍾的待遇就改變其離齊返鄒的決定。他終於辭掉了齊國客卿之職而返歸家鄉。
在此段師生對話的後面,還有一段孟子的結語:
(孟子徵引)季孫曰:「異哉!子叔疑!使己為政,不用,則亦已矣,又使其子弟為卿。人亦孰不欲富貴?而獨於富貴之中,有私壟斷焉。」(孟子接續而曰:)「古之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賤丈夫焉,必求壟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網市利,人皆以為賤,故從而征之。征商,自此賤丈夫始。」[《孟子・公孫丑・第十九章》]
季孫、子叔疑,依朱子所注,是不知哪一個時代的兩人,但畢竟先於或與孟子同一時期。季孫的一段話語被孟子引來表達他自己的觀點。季孫指責子叔疑竟然作了如此怪誕違德的事情,那就是他一心想要使自己為王所重用而可得高官,使自己得以執持政權,但卻不果,那也就算了,可是子叔疑卻不是一個有守有品的人,他居然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子弟攀緣關係而終能佔有卿大夫的有權有利的高位。季孫慨嘆說一般世人有誰不想要富貴呢?人們都追求富的財和貴的位,這是常情常理,可是卻偏偏有人是用盡不正當手段來把政治權位和國家財富統統都壟斷宰制在自己手裏,像子叔疑這個人真是非常要不得!極為可惡可恥!
於是孟子接續了季孫之言,說到在貿易市場上,就有「賤德小人」,經常跑到市集旁邊的土隴小丘上向下東張西望,仔細觀察市場上的貨物是哪一類需求多,可以賣好價格,於是他就儘速在該貨物還量多而未漲價時,統統給它收購起來,變成只有他有此貨物而別無分號,於是要買該貨物的人只能向他購買,他就可以將價錢抬得很高,從中賺得暴利,這就稱為「壟斷」,此種人就稱為「賤丈夫」,以今日之話語言之就稱「奸商」,這樣的商貿行為是很可怕的,因為譬如米麵、藥品被壟斷而只能高價才能購得,那就會餓死病死很多人,因而造出天災人禍,行仁政絕對不允許壟斷現象發生、肆虐、氾濫。
孟子用貿易市集的壟斷惡行來作譬喻,他並非在作市場貨品和價格分析,而是以此來指斥其時的惡劣政治,戰國時代的暴亂之政的性質和內容是各層統治貴族階級對國家、權利、資源、財富的層層壟斷。最悲慘而無法存活的是黎民百姓。齊宣王以及齊國的卿大夫等貴族,就是孟子所譏諷嚴責的壟斷者,在商界稱為奸商,在政界稱為暴君奸臣。奸商在行壟斷劣商之行事時,多以錢幣去賄賂買通,而齊宣王亦以為用些錢幣可以買通孟子而遂行其壟斷的暴政,與奸商毫無差別。孟子見其仁政王道不可行,且他不受不仁之君齊宣王的賤養,因此離齊而返家國。
以上所述的重點有二,其一,是戰國時代的諸侯多以養門下士甚至游談說客、連橫合縱之術士為主,他們甚少乃至沒有尊道、敬師的心來禮請有德有學的大君子為其國師而誠心一志學文武、堯舜古聖王以仁政王道而一統天下並至太平,他們絕大多數是嗜戰貪婪不仁不義的壟斷國家之墮落罪惡階級;其二,孟子身體力行了儒家大丈夫的高風亮節,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心性之深刻堅貞功夫和境界。其時天下處士橫議而邪說暴行有作,往來中國而遍干諸侯者,多是游說貴族興干戈殺人民而助貴族稱霸業的術士,其等是從血流漂杵殺人盈城之慘烈殘酷中攫得富貴的奸佞妖人。
對照孟子的行事和應世,今世豈不如同戰國時代?滔滔世間之為政者多為腐敗昏愚奸詐貪鄙之奸人妖鬼,他們結成團體,構為朋黨,壟斷地球、國土、資源和財富以得無窮私慾的滿足,而如孟子的德能兼具的大君子,真能踐履天理公道而實現仁民愛人的正義政治者,實甚稀少。而特別是今之臺灣政局,誠與戰國亂世同一類型。
113.01.20 寫於臺北・天何言齋
【奉元問學之二】《周禮》〈春官大司樂〉的「成均」樂教與樂律
文/陳有志
(一)
樂律是製造合奏器樂的數理根據及起源。樂律揆度不同器樂的物理數律,成為可合作及可合奏。孟子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其中「言近而指遠」的意義,樂律可以共振聚合,樂音可以感心同合,樂教與樂律可存真,可作為共通的自然。領悟「善與人同」,以「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所以先義後利,以天理天道為天命。
孔子在齊國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他讚嘆的說「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又說《韶舞》是「盡美矣,又盡善也」。孔子親歷《韶》「大合樂」盛美體驗。所以《論語.衛靈公》記: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孔子指為邦為政,治理天下的方法,在「因時損益,及其久也」的歷史累積經驗。但是,政治精神最終的理想及實踐,就要如樂律釋放出一種終極作為人與人,可以存在優裕完美的合諧情境。
如果說孔門四教「文行忠信」,作為智育與德育兩者最高境界,自然會體現在樂善優游,為文行坦蕩蕩的君子。以忠信作為仁學的根本,都能知道「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辨別什麼是便佞私慾,什麼是大公同合。
古人雅樂美育教養的傳統,根據《周禮.地官司徙》首先是保氏以六藝作為「養國子以道」的小學教育。六藝為「五禮、六樂、五射、五馭、六書、九數」。最後大學教育,是《周禮.大司樂》說的在學習三大祭祀的樂律樂教。
為何雅樂是大學的主要教育內容?小學學習「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五禮,及「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樂的知識。大學就在準備,參與國家政教各種大典大事。學問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子夏說:
君子於是語,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樂之發也。
古樂(雅樂)是禮樂教育的開端,《周禮》是小學的起源,也是大學學習的終點。「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是《大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太下」,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就是子夏說古樂(雅樂)之教。
大學雅樂的制度及教習,見在《周禮.大司樂》,為:
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以樂德教國子:中和、只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安賓客,以說遠人,以作動物。
大司樂主管大學教育,教國子學習雅樂。以六樂作為「是語」(雅言),作為「道古」(雅音)為教材。透過樂律樂舞,理解「興道、諷誦、言語」的中和的道理,稱為成均的教學。
《大司樂》記載完整樂律樂法的基本原則,在六樂的「黃鐘/大呂」、「大蔟/應鐘」、「姑洗/南呂」、「蕤賓/函鐘」、「奏夷/小呂」及「無射/夾鐘」的六種調律。
即是「奏黃鐘,歌大呂,舞《云門》,以祀天神」
奏大蔟,歌應鐘,舞《咸池》,以祭地示。
奏姑洗,歌南呂,舞《大韶》,以祀四望。
奏蕤賓,歌函鐘,舞《大夏》,以祭山川。
奏夷則,歌小呂,舞《大濩》,以享先妣。
奏無射,歌夾鐘,舞《大武》,以享先祖。
六種調律的樂律的象徵意義就在:
六樂者,一變而致羽物及川澤之示,
再變而致祼物及山林之示,
三變而致鱗物及丘陵之示,
四變而致毛物及墳衍之示,
五變而致介物及土示,
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
所以說「凡六樂者,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
最後,解釋「圜鐘為宮」作為祭祀天神、「函鐘為宮」祭祀地祗及「黃鐘為宮」作為祭祀宗廟,不同聲律的合奏陳設。
凡樂,圜鐘為宮,黃鐘為角,大蔟為徵,姑洗為羽,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門》之舞;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
凡樂,函鐘為宮,大蔟為角,姑洗為徵,南呂為羽,靈鼓靈鼗,孫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若樂八變,則地示皆出,可得而禮矣。
凡樂,黃鐘為宮,大呂為角,大蔟為徵,應鐘為羽,路鼓路鼗,陰竹之管,龍門之琴瑟,《九德》之歌,《九韶》之舞;於宗廟之中奏之,若樂九變,則人鬼可得而禮矣。
「成均」樂教,以雅言雅樂的教學。體現「圜鐘為宮」中和的中聲,在領悟守中知止的「大合樂」。「大合樂」是至善至美的所在,是《大學》的「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作為成均物格的意誠正心。即是古人所謂「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篤乎其所已能」,涵泳敦篤是學問及治國之道。
(二)
《周禮.春官》〈大司樂〉以「圜鐘為宮」、「函鐘為宮」及「黃鐘為宮」,為何在十二律中聲,只選其中三宮律,作為祀天、拜地、祭祖?表現在「圜鐘為宮,大蔟為角,姑洗為徵,南呂為羽」、「函鐘為宮,大蔟為角,姑洗為徵,南呂為羽」及「黃鐘為宮,大呂為角,大蔟為徵,應鐘為羽」中的樂律。有什麼含義?何以說是成均的大合樂?這裡樂律的意義又是什麼?
古人制訂樂律起源,《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記載這個完美的傳說。黃帝命令臣子大夏人伶倫,制訂樂律。伶倫就到崑崙山下,嶰谿溪邊採竹子,截取三寸九分長,作為宮調,制作了「宮商角徵羽」五音。再到崑崙山下,模仿雄鳯鳴聲六聲,雌六聲,分別成為陽六律及陰六律,共十二律。根據宮調配音為十二律,鑄造十二鐘,編曲〈英韶〉曲目,嚐試音效。完成之後,就選在仲春乙卯之日,當太陽正在奎星位的時刻,重新命名為「咸池」為樂章,行進典儀合奏。
《管子.地員》詳細解釋三寸九分長管子,吹出的宮調音,如何進一步使用「三分損益」,制定其它「商角徵羽」四音。它的解釋:
凡聽徵如負豬豕,覺而駭。凡聽羽如鳴馬在野,凡聽宮如牛鳴窌中,凡聽商如離群羊,凡聽角如雉登木以鳴,音疾以清。凡將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開以合九九,以是生黃鐘小素之首以成宮,三分而益之以一,為百有八,為徵,不無有三分而去其乘,適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復於其所,以是成羽,有三分去其乘,適足,以是成角。
前者「聽徵如負豬豕,覺而駭」是聽覺的主觀分辨,後者「一而三之,四開以合九九」。是「以數相求」的係數律協,具有數理的客觀制定。音律的意義就在根據可計算可驗證,作為客觀的律度方法。也就是取一根竹管長 81 單位,作為「宮音」。然後 以 81 乘 4/3,得 108 ,定為「徵音」。徵音管長 108 乘上 3/4,得 72 ,定為「商音」。商音 72 乘 4/3,得 96 ,定為「羽音」。羽音 96 乘 3/4,得 64 ,定為「角音」。所以,宮 81、徵 108 、商 72、羽 96 、角 64、成為五個音高,稱為五音,作為一切標準化樂音的依據。
樂音的計算因數,就在「4/3」與「3/4」的相因關係。所以說「一而三之,四開以合九九」,九九八十一數就是「生黃鐘小素之首以成宮」,定音在宮的八十一數,作為「黃鐘」銅律及「小素」絃律的絕對音素。「宮、徵、商、羽、角」是「以數相求」的生成秩序,若按音階高低秩序則是「徵、羽、宮、商、角」。因此,宮音就是中聲,以宮音為「整音」,間隔音為「三短階音」,一升一降相因而成。
五音整音,各半音的再「三分損益」,就發展成十二律。最後就成為《禮記.禮運》「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宮也」的「旋宮之法」。五音十二律都是盤旋在「宮」上升下降。起源的律數:
1 ✕ 3 ✕ 3 ✕ 3 ✕ 3 = 81 ,作為絕對的整音。
《呂氏春秋》傳說是濃縮歷史的進化發展,如仲春乙卯當天演奏《咸池》,乙卯日,在天干之乙,屬陰之木,地支之卯,屬陰之木,後世納音納甲的觀點。綜合《呂氏春秋》及《管子》,只有一個事實,就是五音起源於三分損益法,取三寸九分的竹管,訂出黃鐘樂律。
這是中國音律的起源。也是我們熟悉中國與希臘,是世界僅有以整數比,以「損益」上升下降相求的樂律方法。中國以竹管顫振制訂出音律,希臘則用單弦琴的絃索幅振。
《史記.律書》記載有〈律數〉、〈生鐘分〉及〈生黃鐘術〉,共三組數理。〈律數〉為:
九九八十一以為宮。三分去一,五十四以為徵。三分益一,七十二以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為羽。三分益一,六十四以為角。「黃鍾長八寸十分一,宮。」大呂長七寸五分三分二。太簇長七寸十分二,角。夾鍾長六寸七分三分一。姑洗長六寸十分四,羽。仲呂長五寸九分三分二,徵。蕤賓長五寸六分三分一。林鍾長五寸十分四,角。夷則長五寸三分二,商。南呂長四寸十分八,徵。無射長四寸十分三分二。應鍾長四寸二分三分二,羽。
〈生黃鐘術〉:
以下生者,倍其實,三其法。以上生者,四其實,三其法。上九,商八,羽七,角六,宮五,徵九。置一而九三之以為法。實如法,得長一寸。凡得九寸,命曰黃鐘之宮。故曰音始於宮,窮於角;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
〈生鐘分〉:
子一分。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十七分十六。辰八十一分六十四。巳二百四十三分一百二十八。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未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一千二十四。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四千九十六。「酉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百九十二。」戌五萬九千四十九分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亥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分六萬五千五百三十六。
如此,《史記》以「宮」為最低音,不同《管子》以「徵」為最低音。在十二律,《呂氏春秋》是以大呂向蕤賓上生取數,《史記》則以大呂由蕤賓是下生取數,兩者也不同。《呂氏春秋》黃鐘長三寸九分,《史記》黃鐘長八寸七分一。
《史記》與《管子》《呂氏春秋》記載不同。根據王光祈《中國音樂史》的解釋,《史記》三組樂律,或許是保留樂律演化,所留下的歷史痕跡。他認為《史記》〈生鐘分〉較早,〈律數〉最晚。王光祈的解釋可信,因為〈生鐘分〉只推演九個律度,沒有完整推算大呂、夾鍾、仲呂的來源。
《禮記.禮運》「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宮也」,「還相」就是一個絕對平均十二律,如同《周禮》說的「成均」的「大合樂」。顯然,在「三分損益」的算術,就不是如此。因為以損益十二律的整數比,會造成一個不可還原現象。簡單的說,十二律的最高音,成為 2.023 比例,總是超過 2 的整數。成為不可逆,不可「還相」,產生不協調的泛音。
因此,「三分損益」,以「4/3」與「3/4」相因關係,其中「三」與「四」數,或許另有個更原初的算術起源。這是在《史記》〈律數〉「黃鐘長八寸七分一」,為「酉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百九十二」,如果理解為〈生黃鐘術〉「置一而九三之以爲法」,算術的表示式就是:
1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19683,為九三法。
如同《後漢書》以《淮南子》取「置一而十一三之,為積分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黃鐘大數立焉」,就是:
1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177147 ,為十一三法。
這裡,可以有一個簡單的結論。指出中國樂律取數方法,在「三分損益」的算術,整音與短三階音相間的五音,發展為十二律的半音變調,最後成為六十律。並不是合理合律的完美平均律。同樣,希臘臘「五度相生律」,都一樣會產生這種不可還原,而與「還相為宮」的背離現象。
其次,《史記》指出:
凡得九寸,命曰「黃鐘之宮」。故曰音始於「宮」,窮於「角」。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
黃鐘生宮就是以中聲,作為雅樂的起源。就算術算法在「三」的成數。相當於取管長吹奏的顫動數,以圓管及冬至,象徵天數天氣的周行周運的生生不息。就是《禮記.禮運》說的「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宮也」的旋宮之法。如果這裡有一個可產生絕對數的起源,或許重點就不在「損益」數的「三四」。應該想像或有另一個可能,可向後推回到數「三」。
樂律解釋樂器和音的起源,作為雅樂奏鳴所以能成為淳質圓神,應該在追求絕對平均的樂律。這就也是《周禮》「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安賓客,以說遠人,以作動物」,如《文心雕龍》「詩為樂心,聲為樂體,樂體在聲」,合奏音律的和諧,取決精密的數律。
《周禮》三大祭祀的雅樂,在「六樂」、「六同」、「六舞」,為音、歌、舞的大合奏。習慣都以鄭玄說的是「大蜡索鬼神而致百物」,六樂以六變的「六」是指「言其均, 皆待五聲八音乃成也」。他首先指出《周禮》圜鐘、函鐘及黃鐘,在運用成音調,其中獨缺「商」音。因為「此無商調者,祭尚柔,商堅剛也」,「商」聲高亢高昂,不適合祭典重在敞顯優柔。
也因此鄭玄這個理解,導致他解釋「六樂」與「六變」的「變」就是「變猶更也。樂成則更奏也。」成為後來如薛綜及《玉海音樂》「凡樂, 九變者舞九終, 八變者舞八終, 六變者舞六終。 終,成也。」發展成 「一變至六變皆曰致物, 一變至五變又曰致示,六變又曰致神」,「變」指的是次數,六變為演奏六次。
這樣《周禮》「文之以五聲」,在「六樂」只有「宮、角、徵、羽」四音,這不就自相矛盾?
(三)
沈括《夢溪筆談》對此說法,有著不同的理解。他說:
聲之不用商,先儒以謂惡殺聲也。黃鐘之太蔟,函鐘之南呂,皆商也,是殺聲未嘗不用也,所以不用商者,商,中聲也。
他認為「缺商」,不在「商堅剛」的「惡殺聲」,而是在「商」是中聲中音的變調。即「黃鐘之太蔟,函鐘之南呂,皆商」,「太蔟」與「南呂」是以商音「半音」為變調。
《周禮》三大祭祀的六樂雅樂,以「圜鐘為宮」的祭天,「函鐘為宮」祀地,「黃鐘為宮」敬祖。主要的原因,在
降興上下之神,虛其中聲人聲也。遺乎人聲,所以致一于鬼神也。宗廟之樂,宮為之先,其次角,又次徵,又次羽。宮、角、徵、羽相次者,人樂之敘也。
中聲近於人聲,祭天「虛其中聲」與祗地「遺乎人聲」,就是不要使用近於中聲的人聲。只能以「宮、角、徵、羽」及「商半音」的「太蔟」與「南呂」,表現及象徵一種完整自然狀態的天地。因此,不是沒有「商」。
這是沈括從樂律及象徵的另一種解釋。至於「一變」至「六變」,沈括認為是「變其律」,如「圜鐘為宮,則林鐘為角聲」就是樂律凡是用林鐘改為黃鐘,不是把羽聲變成角聲。他的主張在:
圜鐘一變為無射,再變為中呂,三變為黃鐘清宮,四變合至林鐘,林鐘無清宮,至太蔟清官為四變;五變合至南呂,南呂無清宮,直至大呂清宮為五變;六變合至夷則,夷則無清宮,直至夾鐘清宮為六變也。
沈括的解釋,背後有一個支撐絕對整音,表示絕對平均律的理由。如同 1 ✕ 3 ✕ 3 ✕ 3 ✕ 3,到 1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反映在中音到中音,成為無限「連三」,作為完美和諧的平均音律。這種均衡為旋宮的同心圓。或許就是絕對平均律,完全排除任何泛音的「亂」音。這也是沈括以樂律解釋《周禮》存在一個重要的啟示,就在數理的完整意義,應該有一個絕對整音產生完美的平均律。所以。他說「天理不可易」,堅持數理有一個可分離自然的原型(即是近於現在的分離函數)。
他說:
此皆「天理不可易者」。古人(鄭玄,包括劉歆等)以為難知,蓋不深索之。聽其聲,求其義,考其序,無毫發可移,此所謂天理也。一者人鬼,以宮、商、角、徵、羽為序者。二者天神。三者地祇,比以木、火、土、金、水為序者。四者以黃鐘一均分為天地二樂者。五者六變、八變、九變皆會于夾鐘者。
這是他運用沈約「下徵調法:林鐘(即《周禮》的函鐘)為宮,南呂為商。林鐘本正聲黃鐘之徵變,謂之下徵調」的變調,解釋《周禮》的清聲「變」調。象徵均天地及化人文,表現在夾鐘的「六變、八變、九變」。這種徵變的清聲,是否進一步可以成為十六分音符三連音,二三,三四連音節奏,或許也有可能。如同,一般人認為中國音樂只有單音,自從《曾侯乙編鐘》出土後,可證明複音形式的存在。
沈括指出的「天理不可易」,因「古人以為難知,蓋不深索之」的原因,就在「三分損益」中的「旋宮」,他說:
凡聲之高下,列為五等,以宮、商、角、徵、羽名之。為之主者曰宮,次二曰商,次三曰角,次四曰徵,次五曰羽,此謂之序;名可易,序不可易。
以及
十二律,黃鐘、大呂、太蔟、夾鐘四律有清宮,總謂之十六律。自姑洗至應鐘八律,皆無清宮,但『處位』而已。此皆「天理不可易」者。
這兩個「不可易」,在「序不可易」及「天理不可易」的含義是什麼?尤其「姑洗至應鐘八律,皆無清宮,但處位而已」的「不可易」。原因就在「三分損益」,不可還原的不可逆,無法呈現成為絕對平均律的完美形式。沈括堅持這個絕對理想的平均律。但在「三分損益」樂律,還是無解。
這個問題,要到朱載堉《樂律全書》,主張「不取圓徑皆同」,放棄「三分損益」,完全回歸「新法算律與『方圓』皆用『句股』術」,才徹底解決。
他說的「方圓句股術」就是「以周、徑、幂、積相求」的密率算術重解樂律。這是只取用幂積同合的勾股算術,提出樂律算術的兩個最簡單的原則。一為密率周徑:「大小形雖異,周徑理皆同」。二為密率源流:「圓周四十寸,內容方九寸」。以此兩個同合在「所謂積者,面冪平圓積也。以其通長乘之,各得其實積也。」
在幂積相求的同心衡量,就求出正律黃鐘長度 100 ,徑長為 3.53 。
幂積是以祖沖之割圓術的密率為「圓徑一百一十三,圓周三百三五十五」(為 3.141592920354 )推算徑長。他精密推算出,徑長求半音的比例是: 1.059463094359526456182 。即以 1.059463094 的十二次方= 2 為表示式。
如此算術的求解,完整而徹底回歸的中國樂律算術,表現完整完備平均律的原形。同時也見證了沈括《熙寧晷漏》的舒數及真數,在「步氣朔消長」,所能呼應祖沖之《綴術》的微分差和。以及沈括堅持平均樂律不可易,反映他理解中國算術,有一個計算推論的一致性。
從《周禮》「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的均合,到《禮記》「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宮」的旋合,最終《漢書》「黃鐘為天統,律長九寸。九者所以究極中和(如同勾肌的五弦數),以黃物(即勾股數一)為元也」的黃物中和。樂律的格物成均之算術,完整看到中國數理,可在勾股算數的「三四五」生成數,完整一致,融合為一。
這不正是《史記》稱「凡得九寸,命曰黃鐘之宮。故曰『音始於宮』,窮於角。『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樂律、算術與天文,透過「數三」完備為一體。
如是《周禮.春宮》〈大司樂〉的雅樂祭典,就象徵天地人為一體。這是華夏文化表現在樂律算術的共同起源,即在勾股的矩方圓因數,象徵「數一」為方圓共軛在中正中位的平和,「數二」形矩,「數三」化圓,「數四」積方,「數五」成弦。
所以,《禮記.樂記》「窮本知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禮樂偩天地之情」,也如《莊子》「大塊噫氣」,從地籟、人籟,到「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的天籟。雖各自不同,但體受天均則一。
這都在中國樂律數理,為中和、中均、中聲為平和,領悟存道能感發「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形聲為式,可以沈浸成均的雅言雅音,呈現為「至善至美」的世界。善信美大,光輝充實的宇宙本體,作為心感心思,可在共感律動的「成均中和」中,「立乎其大」。
(後記。本文在為〈「開物成務,奠基華夏」——試探中國古代科技的源頭〉課程,補充傳統樂律與勾股算術,可在函數分離的數理,看到中國數理分析,有著歷史發展的一致性及思想特色)
【夏學叢書之一】《大學十五講》序:我敬愛的毓老師──讀世奇《大學講義》有感
文/辛意雲
還記得,毓老師接受中國文化學院創辦人張其昀先生之敬邀,榮任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系系主任暨哲學所所長,開堂就帶大家讀熊十力先生的《讀經示要》,並強調出熊先生的這幾句話為開示:
每見少年,妄自標舉,其意念中,或欲高居人上,大抵欲得名利權勢,高出乎人。其較勝者,欲求學問知識,高出乎人。
夫貪名勢者,誠為汙賤,而將學問知識,看作為可以自誇之具,不悟此為自修之所不容不勉者,其鄙陋之情,較之貪名勢等者,相去亦不能以寸。
或欲建立某種事業,而不悟一切事業皆人生職分所當為。若本自私自利之意去做,則不成事業矣!革命不出於救世之仁心,僅以忿嫉之私,欲取而代之,則以暴易暴,而可成順天應人之功哉?
如是而自謂有志,實則此等意念,正是無志者迷妄之情,私欲之熾然竊發而不自覺耳。
毓老師再引用熊十力先生的話說:
夫求聖人之道者,必有高尚之志。未有志趣卑汙,而可聞大道者也。
而後又說:
人活著,一定要有更高的追求。一個民族的智慧就在這些地方看見。而民族的智慧是什麼?就看生命最高的境界設在什麼地方?
你們知道中國的最高生命境界設在什麼地方嗎?要知道,中國的最高境界就記錄在經典中。這是我們讀經典的原因,讀經典不是替死人化妝,而是要懂中國人智慧所在;並且要通經致用。
就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為例,你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大學?大學就是大人之學!而什麼是大人?大人就是要「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而這也就是「法天」。法天的什麼?法天的「生生之道」、「生生之德」。
而這「生生」也就是《易經.乾卦.文言》傳中說的「元者善之長」。這也就是「至善」,宇宙中的大善。為什麼呢?要知道宇宙中最大的原動力就是生生,那可是推動萬物生生不息的原動力啊!
因此天地萬物要沒有了「元」,就根本不存在啊!要知道「天地之大德」在「生」,「天地之大道」也在「生」啊!「尊生」就是中國人的根本精神、中國人的大智慧啊!
所以啊!在政治上,王者之所以為王啊!就因為他能生,能使天下生生。是以天下人自動歸往,故謂之王啊!
要知道,「王者往也,天下之所歸往也」,就是這意思。
再說什麼是天子?天子就是天之子。注意啊!這可不是西方的什麼「君權神授」啊!這是要能「代天行道」者啊!「代天行什麼道」?「代天行生生之道」,而「生生之道」也就是仁啊!
有沒有?你們看,我們稱瓜子仁、核桃仁,這些果實中,都有仁,沒仁就不能生了!我們常罵一個人沒有自覺:嚇!「麻木不仁」、「行屍走肉」,就是說他沒有了知覺,無可生生了呀!懂不?你們懂不?要記住啊!人要自覺啊!
要知道,在《禮記.仲尼燕居》中說:「三王之德,參與天地」。「參」就是「平」。三王何以能參與天地,與天地平?與天地相參?
因為他們奉「三無私」啊!什麼是三無私,知道不?就是「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他們奉此天地日月的無私以治理天下啊!使天下人皆能生生啊!
這就是為人類帶來生生之機啊!你們看看!中國人的理想高不高?境界高不高?
我告訴你們,讀中國書就是要懂這些道理;而後在能「立其大者」。立大就是得有心。我告訴你們,「嗜欲深者天機淺」,懂不?一定要記住!人得有心。
隨毓老師讀書二十多年,毓老師之所言皆未忘記!特別是那些大義之言;再則他諄諄告誡我們要能實踐,一定要知行合一。我至今仍努力謹守不移,不敢有任何的違越。
今天讀到世奇小弟的這本《奉元書院春季課程──大學講義》的前八講,非常驚嘆!非常喜歡!驚嘆的是世奇依毓老師的學術思想發展脈絡,將毓老師的學術思想更為精煉、凝聚、清晰的陳述出來,並依《大學》之條目層層推進,這使為學者更可以依其次第進入傳統中國經典的核心之中。而世奇以他極其靈活的講解,設立議題,逐步深入,也提供了為學者入學的方法與程序。
而讓我喜歡的是,隨著世奇的講解,我似乎又回到當年的課堂上,聆聽毓老師精彩的講解!當時真是振聾發聵,點醒了迷茫的心靈。尤其讓我喜歡的是,在世奇小弟的敘述中,毓老師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一抬手、一跺腳,哪怕是一個比畫、一個當頭棒喝,所有老人家的謦咳哼嚇,都鉅細靡遺的躍然紙上,彷彿就在眼前,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這使我內心更為澎湃,奮然而有力起來!
回看自己的一生,就是奠基在毓老師打下的深厚的生命基礎上。因而在此獻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謝謝令人敬愛的毓老師啊!
中華民國一一二年二月四日 辛意雲寫於臺北「人學齋」
【夏學叢書之二】《大學十五講》序:活化經典豐富人生的生命圖像
文/陳明德
二○二二年疫情之下,有機會在線上觀看了林老師在奉元書院講了幾堂講《大學》的課。林老師課前便很慎重地準備了逐字稿,講授時依稿引伸,時有隨性之發揮。我那時便想,若有更多人能接觸並感受到《大學》中內聖外王的思想,那該多好!正如所願,林老師講完後,又根據錄音內容發心整理出這一套《大學十五講》。此講錄用語淺近,然以林老師深厚的文史背景和文學造詣,讀來言雖淺而義深,是足以令人再三回味的文字般若。余有幸得書稿先拜讀,承林老師不棄,命余為此書為序,雖人微言輕,仍願分享此書的殊勝之處,希望對讀者有所助益。
時之殊勝
林老師二○二二年三月六日起在臺北奉元書院講《大學》,原訂十二講,每週一次二小時,到六月七日止。然而一開講後暢性而談,九旬(一旬為十日)之後仍未講畢,又加了三講,至二○二二年七月五日,歷時十二旬方將《大學》講畢,功德圓滿。
此時正值臺北疫情的高峰期,林老師經常得帶著口罩講課,在場學員也得帶著口罩聽課,然而弦歌不輟,更有不少觀眾居家上網聽課。對聽者而言,這是在疫情處處受限之下,心靈得以舒展的一道清流。
地之殊勝
毓老師於在一九七一年在戒嚴時期,排除萬難在臺北成立天德黌舍(取「上天有好生之德」之意)公開講授經書和子書,並旁及史書。一九八七一年解嚴之後,老師將「天德黌舍」改名為「奉元書院」,前後講學六十載,及門弟子上萬人。
毓師於二○一一年仙逝後,眾弟子創立奉元學會,並延續奉元書院之血脈,在熱心學長、社會人士及會員年費的支持下,維持四季研講經典、探究時事的教學及學術活動。在整個大環境氛圍不利的情況下,已維持了十二年,殊屬不易。
經典之殊勝
四書中的《大學》和《中庸》各為《禮記》的篇章。所以若能讀通《大學》,就算是進入了四書和五經的殿堂了(《禮經》為五經之一,唐代孔穎達《五經正義》,《禮經》取《禮記》代《儀禮》)。《大學》全文並不長,只有一七五五字。「內聖外王」的觀點是儒道乃至法家的共法,《大學》開宗明義曰: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提出了三大綱領和八目的次第,是將內聖外王講得最透徹的經典。
朱熹整理四書,並為之集注,他認為:
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大學》一篇有等級次第,總作一處,易曉,宜先看。《論語》卻實,但言語散見,初看亦難。《孟子》有感激興發人心處。《中庸》亦難讀,看三書後,方宜讀之。(《朱子語類》)
程頤以《大學》為「初學入德之門」的書,其實大學亦是儒學根本之所在,這是其殊勝之處。
講者之殊勝
筆者於二○○七年春客座於臺灣政治大學,離開奉元師門近三十年後重返書院聽課,當時毓老師於百歲高齡仍然一星期開講兩次,以四書、《易經》和《孫子》為主。林世奇老師和我在此期間一同負責毓老師上課的錄影工作,因而相識。奉元弟子近年來所見紀念老師的視頻皆源於那期間的錄影,故得以重現老師當年講學風範之一二。
林老師乃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目前任職於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擔任國文科教師三十年。自大學時代起,即入奉元書院,師從大儒愛新覺羅毓鋆,研習四書、《易經》、《春秋》、《老子》、《孫子》、《人物志》、《韓非子》、《潛夫論》等經典二十餘年。在碩博士研究期間關注傳統思想、生命哲學等相關課題,碩士論文《莊子美學思想研究》,博士論文《道教「以術證道」思想研究──以內丹與內家為例》,皆與道家思想、道教文化有關。
林老師雅好內家拳,長年投入中國武術之實踐與推廣,於臺灣大學、中山女高等校指導武術社團多年。近兩年來在疫情之下,應以前學生、現在同事、和朋友的請求,透過網路免費教授楊式太極拳、八卦掌、和獨門的八段錦。我也側列於學員之中。網路教拳不易,林老師總是很有耐心地反覆示範,並錄製視頻給學員參照。上課時透過視頻觀察我們的演練,他總能很快地看出我們打得不到位的地方,而提出改進方法。偶而林老師結合哲理和內丹思想和我們分享拳理,更是一種修行的饗宴。林老師曾提醒我們:
練拳,就是學習身心的統合和協調。我們的精神注意力,能夠妥善地放進身體裡,而且是放進身體的全部,在適當的放鬆狀態裡,我們的呼吸也會自然同步。當身體、精神和呼吸同步的時候,做出合理、舒緩、均勻的動作。
所謂放鬆,所謂先天,其實都是還原,還原出自己最完整的本能而已。為了要還原,所以得用一點巧方兒,把不自覺養成的局部用力習慣改掉,於是就有了「沉肩墜肘」、「鬆腰坐胯」等等各種口訣。這些口訣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身體「極大化」,因為我們對身體已失去了「極大化」的想像力。
此說正可與大學首章的「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相參,正是林老師「以術證道」的體現。我目前已能中規中矩地打一套八十五式楊式太極拳,這是我這二年來最大的收穫。
林老師熟讀金庸武俠小說,結合武術體驗與中國哲學之探索,於高中選修課程中首創「武俠世界新探索」的特色課程,深受歡迎。並積累所得集結編成高中多元選修教材:《我們的武俠課》,於二○一七年九月出版。林老師在奉元書院曾開設過下列與武俠與內丹學有關的課程:〈探驪得珠──武俠世界中的真實感〉、〈此情可問天──從武俠到修真〉、〈葛洪袖裏的流霞──內丹學以術證道的探索〉。
因關注傳統思想之現代實踐,追遠念祖,歸根復本,林老師長年進行家譜之研究與撰寫,曾以實地走訪、田野調查方式,完成《同安林氏家乘洲尾支譜》一部,出版後凝聚宗族向心力與歸屬感,促成宗族團結,完成「林氏宗祠」之修建。後以散文寫成《洲尾紀事》一書,於二○一九年五月出版。近年厚積薄發將語文教學內涵付諸實踐,又完成了青春書寫散文集《疏狂年少》,於二○二一年四月出版。
林老師二○一六年十二月曾應邀跨海至北京參加了主題為「聚焦經典教學,傳承文化精華」一場傳統文化融入國民教育體系課程實踐研討會。該研討會由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和中華書局共同主辦、北京市十一學校承辦,在研討會期間林老師所作了題為「閱讀《孟子》的基本認識」的主題演講。知道林老師的學識背景後,再閱讀此書時看到林老師援援引《老子》、《莊子》、《孟子》、《易經》、武俠小說、乃至武學及道家內丹學來解說《大學》,就會覺得是自然而然的事。
講解之殊勝
林老師近年來勤於整理毓老上課的講錄,目前已出版的有:毓老師講《易經》卷一:乾坤繫說序,毓老師講《易經》卷二:屯蒙需訟,毓老師講《大學》。《大學十五講》是林老師根據毓老師講《大學》的要點、經典文本及注疏、其自身成長「學大」的過程、人生經歷、和對生命的體悟,用切近現代年輕人的話語,娓娓道來,讓經文不是那麼古板。講經書能不流於說教極為不易,林老師的講解能將經文抽象的概念,用自我生命體悟的心得,指出人世間的虛妄,將看似老生常談的經文,化為察覺自我的修行,將其融於生活,進而活化成豐富、昇華生命的泉源和養份,真正做到了「活化經典,豐富人生」。
相傳天臺宗三祖,隋朝時的智者大師(智顗),有一次在金陵瓦宮寺講《妙法蓮華經》,光說這個「妙」字,就用了九十天,因而有「九旬說妙」的美談。林老師講《大學》,講了五講之後才將終於把「大學」兩個字講完,於第六講才講到本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三綱領」,他自己都禁不住哈哈大笑。
智者大師以「五重玄義」解釋《法華經》,形成天臺宗以「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來解釋佛經的體例。林老師此次講經亦暗合此體例,第一釋名,因為若無名,則不能彰顯經中的義理,故先釋經題《大學》,釋「大」、釋「學」就用了五個星期。釋名之時就在辨體。辨體是指一部經中的旨歸,及眾多義理之中的核心思想。然而體用不二,所以辨體就得討論其作用。然而由體達用,必須有體悟實踐之道,此明宗也,指出修行之宗旨和方法也。會體必由修行。故辨體之後宜為明宗,然後論用。體、用、和貫穿其中修行宗旨是三位一體的。至於判教,在講錄中則是對學術派別和詮釋經文角度的剖析各家說法。在第一講中就以「朱陸之辨」來討論朱熹和陸九淵在「尊德行而道問學」上的異同,第二講中則剖析了荀子的性惡說。林老師認為不同學問派別,其宗旨本來都是在糾正當時社會及學風的病痛,因切入點不同,所重不同,林老師因而皆能指明各學派之所長,而折中其說。
林老師不為世俗名利所拘,此次講學,參照師說,除旁徵博引之外,於關鍵處更是娓娓道來,用心而深入地細說。為求學員能聽明白,不惜自暴其短,時以自己成長過程的曲折為例。其文平實懇切,如和老友談心,分享大道妙要。不故作驚人之語以媚俗,而時時反求諸己以洗心,深得「在明明德」之主旨。
對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來說,一談到治國平天下和止於至善時,就會覺得:我又不從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至善又高不可及,所以會對經典中的義理有疏離感。林老師在講解時,都能善巧方便,舉出我們於人倫日用間可行之事勉勵我們。例如,在第七講時他說:
有些人對幼兒、對小孩特別喜歡,那麽他終身就要獻身於幼兒教育,這就是偉大的事業。那麽他「知止」了以後,立志要去做這個事業,全心奉獻,成就就不可限量。所以說「知止」才能有至善之境。
這樣的說法就讓我們覺得經典的義理,並沒有離我們那麼遠。
內容之殊勝
林老師此書「言之有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雖為講錄卻毫無廢辭,講解經文時,或以經解經、或本師說,或引用注疏,言皆有所本,此言之有據也。林老師善以大白話消文解義。談論世事時,針砭時下之邪風,意皆有所指,此乃言之有物也。十五講內容,由釋書名始的前五講,講「大」講「學」。第六、七、八這三講釋三綱,每一個綱領足足各用了一講二小時申述其義,才講完了本書上冊的八講。這八講若好好參究,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下冊的七講就很容易理解了。下冊談論《大學》中的五個步驟和八個條目,五個步驟是指「定靜安慮得」,即「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是也。八個條目,由內自外,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部份的章句文辭雖較長,然而綱已舉而目易張,自然能迎刃而解,此乃言之有序之故。
林老師在第七講中講到《大學》中引用《尚書》「如保赤子」時,對西方某專家主張說「小孩不能抱太多」的理論,據根據太老師曾運乾《尚書正讀》的注,「推心而中其欲,制度以防其姦」的「推」字,申論推己及人之道。若將自己想成是小孩的話,會希望父母大人如何照顧自己?簡單地說,就是對不會说話的嬰兒更要有「同理心」,並引用一個發人深省的案例為證,再加上林老師夫婦有了小寶後親身的育嬰經驗談,讓「小孩不能抱太多」的理論不攻自破,此言之有理也。林老師講到孔子與弟子、自己母親、乃至歷史典故時,都能從人情與人性出發,故能感動人,以其言之有情也。
此書講《大學》而不止於《大學》,不但引用了毓老師講《大學》的要義,更將毓老師思想的精華融合於其解說中。想要了解毓老師思想脈絡的讀者,不妨從此書入手。十五講中時常提到為學(包括學習經典)及教育的目的,年輕學子和為人師表者,不論是否對國學經典有興趣,皆能由此書受到啟發。
林老師在下冊十二講時,提出了「生命圖像」這個概念,就是「人應該活成什麽樣子」才是最值得。在十三講中《大學》本文引用《詩經》「瞻彼淇澳,綠竹猗猗」,說這像文王之德「終不可諠兮」,林老師為了要講述此詩,就創造了「生命圖像」這個詞彙。他在社群網站的一段帖文將「生命圖像」在其成長過程中的變化,說得很生動:
如果我們不拿這個生命圖像作為一個模板,不容易進去(經文),因為我不知道經文中為什麼沒來由地要跟我講文王或者武王,我為什麼我需要知道他們?可是如果是在談生命圖像,就有了意義,因為我需要知道,十八歲的我到底要成為什麼,才是我真正嚮往的,或者真正想要成為什麼,那個「樣子」稱之為「圖像」;是我的生命想要成為的樣子,所以稱為「生命圖像」。
是在十八歲那時候,大一,進入書院裡認識毓老師,然後我就發現,乍看之下,他很符合我想像中最理想的生命圖像。博學不用講了,因為他是中國最後一代的皇族大儒;豪邁也不用講了,他是北方人。然後各種看起來都符合,結果有一天,我開始發現到有一件事情是「不符合」的,那件事情就是他非常非常的細心。那這個看起來有一點像是衝突的兩個向度,其實它根本不衝突,但是我不知道,我無法理解。
我舉個例子,就是他那時候拿了一張這麼小的照片,是他在山地教第一批學生的時候,他穿山地服裝拍的一張照片,他問我說這能不能放大?他問過其他學生,都說不能。我說可以。老師說,要放這麼大有辦法嗎?我說可以。他說,還可以那麼清楚嗎?我說可以。然後就拿過照片來放進我的上衣口袋裡,那老師眼睛就瞪大了,他就說:「你幹什麼?」我說:「放這裡啊。」老師說:「這樣照片不就折了嗎?」
我那個時候在想,這個豪邁的人怎麼會在乎這個小節呢?那時候我就是個粗心習慣的人,我不知道細心很重要,就因為過去成長的過程裡,我的生命圖像裡面沒有見過細心這一塊,我一直都沒有覺得它很重要。所以我是接觸他之後,我才發現他無微不至!他什麼地方都要做到到位。
但是那個衝擊,對我來說不是只有時代差異,而更重要的是在於我剛剛說的「生命圖像」,原來一個理想的人,他做事情是要那麼細的,他那麼細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拘小節,而是因為他在乎!因為他要把事情做好,他在乎別人的感覺,他在乎把事情做好,他在乎這麼多的事情,也就是說我後來慢慢把它拼湊起來,原來一個理想的人生樣態,是要會能照顧人的,還必須要無微不至的那種照顧人,就像你們現在說的Care一樣。
年輕人,乃至仍在追求人生意義之人如我,用生命圖像,來想像、構建我們的人生與天命,那經典乃至我們的生活與人生,會充滿了生機與動能。此書是智慧之書,更是殊勝的描繪生命之書。
林老師講學承師說,引而伸之,能接著講,而自成一格,除了學養深厚之外,要言之,至誠而已。余識其人之真,知其文之誠,讀來不只倍感親切,而深受啟發,不敢獨享,敬以此序文推蔫此書,相信讀者若靜下心來閲讀,必然會心生歡喜,而成為諸君再三研讀的牀頭書。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信息管理系統教授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Channel Islands)
二○二三年四月三日
【公告事項之一】歲次甲辰新春團拜邀請函
文/秘書處
【公告事項之二】二月行事曆
文/秘書處
2024 年 2 月的奉元行事曆已經出來囉!
請見學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