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4 6~10期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第十期

中華奉元學會 電子報 第十期
公元2014年10月17日 夏曆甲午年九月二十四日
■ 【奉元行腳文化小典故:加冠禮 文/陳美錦
【奉元新語】食安事件正是覺醒時機 文/蔡明勳
【學員分享】《孟子》課後感想之一 文/石粵軍
奉元薪傳】恩師毓鋆和我談什麼是學生 文/心蓮
■ 【追憶毓老師】【追憶毓老師】詩文 文/心蓮
■ 【學會公告】 文/編輯小組
【奉元行腳】文化小典故:加冠禮 文/陳美錦
        今年暑假七月中,在大師兄孫鐵剛教授率領的「齊魯大地行」,我們得以親臨孔孟故鄉,一睹聖人故鄉之文化盛典,在孟廟中巧遇上演「加冠禮」,現埸觀禮、拍照,為文說明如下,以饗此次未能同行者。
        以前中國,不論男女,小時候都蓄留長髮。男女一進入成年,要舉行成年的儀式,男子稱為冠禮,女子則稱為笄(音基,一种簪子,用以插住挽起的頭髮)禮。男子行加冠禮,就是把頭髮盤成髮髻,謂之「結髮(束髮,紮結頭髮)」,然後再戴上帽子,這就是「成人禮」的儀式。魯迅在《且介亭雜文末編.我的第一個師父》說:「出家人受了大戒,從沙彌升為和尚,正和我們在家人行過冠禮,由童子而為成人相同。」
        冠歲,就是男子二十歲了,剛剛到了成人年齡。二十歲也稱「弱冠之年」,因剛成年,體猶未壯,故稱「弱冠」,「二十曰弱冠」(《禮記.曲禮》)。二十歲行加冠禮,《說文》:「冠弁,冕之總名也,謂之成人。」《禮記.問喪》:「冠至尊也。」古人非常重視冠禮,「冠者,禮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禮記.冠義》),以冠禮,作為一切禮儀的開始;《儀禮》十七篇,首篇即為《士冠禮》。
        舉行加冠禮的儀式,非常講究和慎重。首先,要挑選吉日,選定加冠的來賓,要出帖子請親朋吃飯。其次,要準備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後由父兄引領進太廟,祭告天地、祖先,在宗廟裡主持冠禮。「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於廟,行之於廟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禮記.冠義》),加冠禮必須在祖廟裡舉行,要向祖宗獻酒並奏樂,表示自謙自卑而尊祖敬宗,不敢擅越祖先的禮制。中國人向來敬天重祖,以示不忘本,要飲水思源,追本究源。
        冠禮進行時,由來賓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頂帽子。第一次,加用黑色帛布材質做的「緇布冠」,並換上與之相配的服飾,表示他從此有了參政的資格,能擔負起社會的責任,就如同今天有了參政權;第二次,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冠」,是武冠,也就是軍帽,再換上與之相配的服飾,表示他此後要服兵役,以保衛社稷、疆土;最後一次,加上紅中帶黑色的禮帽「爵弁冠」,並換上相配的服飾,表示他從此可以參加祭祀大典。中國是「祭政合一」,極重視祭祀。
        「醮於客位」,此時尊者對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後飲盡,不需回敬;「三加彌尊」,三次加冠,一次比一次尊貴;「加有成也」(《禮記.冠義》),表示鼓勵他有所成就。此後,他可以成人的身分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了。
        「故冠於阼」,被加冠者站在阼階,即大堂東階的主位上;「以著代也」(《禮記.冠義》),表明此後他將以繼承人的身分,代替父親作為一家之主。
        三次加冠完成後,必須設酒宴招待賓、贊人(贊,賓的助手,叫「禮賓」)。「禮賓」之後,入內拜見母親,「見於母,母拜之;見於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與為禮也」(《禮記.冠義》)。然後,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父命「字」,「男子二十冠而字」(《禮記.曲禮上》),「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禮記.冠義》)。加冠後,已經是成年了,一般人不能直呼其名,要叫「字」,此後「以字行」。只有長輩才可稱其「名」,「只有慈親喚小名」。即使是夫妻之間,也是叫字不稱名。
        《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有些人家是婚禮、冠禮同時舉行的。加冠以後,表示他自此已經成為大人,必須負起大人的責任了。《通典》:「冠者,表成人之容。」「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后禮義備」(《禮記.冠義》),此後要留意「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動容周旋中禮」,顯出有禮儀的樣子,注意儀容整齊,養威儀,「儼然人望而畏之」(《論語.堯曰》),人人有禮儀,自尊自貴,互相尊重,中國之所以為禮義之邦在此。
        由此可見「加冠」制度極富深意,很能勉勵人,標誌著一個人由幼年轉為成年人,此後大家要尊重他,他自身也有了責任感、使命感,自尊自貴,實值得今人重視並遵行之!
加冠儀式之始
向宗廟敬禮
賓先行盥洗
初加緇布冠
初加緇布冠服
二加皮弁冠
皮弁冠服
三加爵弁冠
向賓行致謝禮(308)
向父母行跪拜禮
賓飲致謝酒
本期目錄
【奉元新語】食安事件正是覺醒時機 文/蔡明勳
        其實餿水油的事情有一半責任要歸咎給消費者,一半歸責於政府,首先是消費者過於依賴他人,大多想用錢換來休閒時間,於是認為大部分的事情不要自己做,有錢就有人代勞,這樣的市場機制一旦形成,每個家庭就逐漸只忙於賺錢而失去挑選或生產好食材的能力,然後拼命的比價,讓生產廠商之間廝殺,也就是自認是有錢的大爺只管貨比三家,逼得廠商只好投消費者之所好,生產包裝亮麗又便宜的產品,這樣才能將貨品消出去。而政府在整件事情上,從公權力怠惰到某些公務員收取賄賂而站到生產者那一邊,甚至曲解法令而讓不法廠商通融過關,有時還丟些模稜兩可的話來模糊焦點。這一回不只是民眾對時安失去信心,更嚴重的是大家對原本認為可以依賴的『政府』產生懷疑,漸漸政府就變成餿水油。雖然政府的本質是要服務全民,但當人民逐漸養成依賴感而將自身權力交出時,人民成了被管的一方,雖然生產廠商也是被管的對象,但因人民不會送錢,管方就一步一步的偏袒廠商、壓制無言的大眾。雖說媒體是逞姦伐惡的第三權,但媒體也在生存壓力下經常曲解事件甚至將某一面刻意誇大,無非是為了收視、訂閱率,這樣的媒體也逐漸難以取信於人,大眾還能信什麼呢?
        回歸事件的根本,應該讓家家戶戶練就或恢復挑選好食材的能力,如果有出身農家或殷實家庭者應該有過自己壓榨油脂的經驗,就拿豬油來說,以前的老祖母都會自家用豬油板炸豬油,壓出豬油剩下的豬油渣還可切細來炒菜,接著小朋友就有豬油拌飯好吃,雖然只是豬油加醬油但那種散發的香氣雖過數十年還記憶猶新,若是有錢人家或自己有養雞的還會加一顆生雞蛋,也沒太多健康的疑慮。為何社會的物質面說是進步了,卻衍生越多的生存危機呢?在怪任何人之前先檢討自己吧!如果平日只顧拼命賺錢,拿錢讓小孩外食,這已將全家人健康的主控權交給別人了!自願如此,誰能奈何得了?
        想要釜底抽薪的辦法嗎?那就是將自己的覺知能力找回來,為自己及家人挑選食材並做每一餐。不要說『沒時間』,那是拿生命換錢的藉口,用時間賺錢不就是為了生活,到頭來卻將生活的基本功完全放棄,每天說自己很忙,最後會忙於找醫生的。除非當下覺醒,不再定義自己為花錢的大爺,一有空閒時間就料理自家食材,同時藉機把老祖母的智慧找回來,讓自家再度成為有健康生活特色的典範!如果擔心沒處找好食材,那就搜尋就近的有機小農或有機農夫市集,那裡就找得到健康與幸福的起點。
本期目錄
【學員分享】《孟子》課後感想之一 文/石粵軍
本次課程中將以8講談《孟子》,分別談:
一、孟子的背景
二、奉元精神與《孟子》
三、仁義 (孔子談「仁」,而孟子談「仁」與「義」)
四、王道 (按:王道概念源自《尚書.洪範》「王道蕩蕩」)
五、「定於一,仁者無敵」 (按:「定於一」[在政治上] 指「大一統」,而「仁者無敵」正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概念)
另外加上「人倫」、「天人關係」及「修身與存養自得」為主題,一言以蔽之,即「仁」為題的孟子觀。
        本講開始蔡老師即以孟子所處的歷史為開場,以便了解怎樣的背景條件下所產生的思想,並引用 毓太老師的話:
讀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就該要深入;不是 [一成不變、食古不化地] 學他們,(而是) 研究在那環境因為什麼,會產生那麼多思想家? 但是我們這時代比那時進步 (得多),今天進步就不可能再用那戰國時代的思想家 [一模一樣的作法],太落伍。
        這也是為何讀《孟子》要先研究歷史背景及同時代各思想家的議論比較。而作為現代人學習經典的目的,更有「尚友古人」向歷史取法智慧。孟子就曾說過:
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萬章》)
春秋戰國的世局變化
        中國在周朝八百年間,經過二次遷都,一次是由岐山 (周原) 遷至豐都,後在周滅商後建立新城鎬京與舊城隔水相望,故稱「豐鎬」。在這段時期,周朝雖然名義上為天下共主,不過由於東方商朝舊勢力仍未完並剷除,加上蠻夷侵擾,為能有效控制,採「分散式管理」的作法,施行宗法制度、分封諸侯,實為武裝殖民。特別是在在「管蔡之亂」後,周公極力修築雒邑(洛陽),將勢力由內地發展至東海之濱,強化政治控制。由「西周封建圖」上來看,各地小城即為封地,散落在各處;在城與城間仍有許多業色地帶未能有效控制,近似部落或群落的形態。然而時至東周,由於平王東遷至雒邑後,政治局勢產生變化。原來各地的小國,由於兼併、征服蠻夷後擴大領地,因此在「春秋列國圖」上所見,已明顯的勢力區塊。然則在國與國間仍有許多灰色地帶,彼此間的界線並不清楚,甚至有跨界的「飛地」。而此時的政治形勢,由周王以下,分諸侯 (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其下有卿大夫及其家臣。由於周王受制於諸侯,而諸侯亦同樣在國內受制於大夫,大夫又受制於家臣,也因此臣弒君、子弒父者時有所聞,所以孔子感歎當時天下無道。而進入戰國時期,由「戰國形勢圖」可知,各國已有明確疆域接壤,而「飛地」已不復見,周王朝反倒與其他小國受制於大國鬥爭中。由於各國間的鬥爭,因此游說之士各國求用,各國興衰正因所用之士而有不同。為求利益,各國彼此交戰,而國內更是可為政治權力而弒君,如田齊篡位後要求周王予以背書,而造成模仿效應;各地戰事頻繁以致民不聊生、傷亡慘重,如長平一役,可以坑殺四十萬人。各國紛紛結盟以求自保,這是孟子所面對的時代環境,連諸侯打仗都打到煩了,所以梁襄王才有「天下惡乎定?」(〈梁惠王上〉) 的問題。而此時各家學者紛紛出線,魏有李悝、趙有公仲連、楚有吳起、秦有商鞅、齊有鄒忌、淳于髠、韓有申不害、燕有子之。(各家介紹見講義,此略) 孟子面對各家學派及競爭者,只能說沒有人買單他的想法,雖然他後來曾任齊卿,不過後來還是打包回鄒講學著書,終未有發揮的機會。(孟子生平見講義,此略)
        孔子時代魯國「三桓」中的孟孫氏正是孟子祖先,只是後來孟孫氏的封地為齊宣公所破,故流落至鄒;孟家由於「五世相鄒」為鄒國的貴族、世代顯赫。不過夾在大國勢力下,鄒國終為楚所併吞。孟子終生汲汲奔走各國以求用,曾至齊、宋、魏,晚年回到故鄉鄒地講學並與學生萬章、公孫丑作《孟子》。(按:依據考證,對於孟子是否參與《孟子》一書的編纂仍有保留,而現存《孟子》七篇係依東漢末年趙岐作注之版本,傳在此之前《孟子》為11篇,後四篇因文義與前七篇不連貫而未錄亡佚,今僅存此七篇,詳見講義「三、《孟子》簡介。」 另,課程補充「西周封建圖」、「春秋列國圖」及「戰國形勢圖」;部份資訊出自「維基百科 – 周朝、戰國、孟子」)
        孟子當時面對各家競爭者及天下局勢,曾自述:
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歸,斯受之而已矣。今之與楊、墨辯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從而招之。(〈盡心下〉)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滕文公下〉)
        這當然反應出當時楊、墨學說的盛行,而孟子只能「撿剩下的」,但他對楊、墨學說的批評是極為嚴厲:
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為此懼,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滕文公下〉)
        而孟子給予自己的志向,就是像孔子看齊,並為自己的遊說奔走辯解:
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歸,斯受之而已矣。今之與楊、墨辯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從而招之。(〈盡心下〉)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詩云:『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無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滕文公下〉)
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盡心下〉末章)
        雖然有批評孟子話多又愛辯,然追究其因, 毓太老師說:「《孟子》之書善於辯才,對不對 [先] 不管,至少要能應付過去。」這是在面對詰難時的自處之道,特別是在「買方市場」下弱勢賣方的無奈。在課程中有討論《孟子》一書的編排是否與有其編輯意義,討論中點出:「《孟子》寫作目的與對象與《論語》不同,可能有意針對君王來作為後人說帖,故多引用故事,以求順心平目;而《論語》則是「結論之語」對象是學生弟子,在語氣和教訓上不同」在此記之,供參考。
《孟子》破題
        蔡老師講義中錄 毓太老師提點,特別就《孟子》的大貢獻:明確指出孔子藉《春秋》以述志的理想,以免因《論語》中隻字未提《春秋》而使得後世誤解。另外,《孟子》雖「道性善」、「稱堯舜」,也因此不如《荀子》、《韓非子》踏實,然有幾處儒學真精神可以取法,如:〈離婁〉要熟讀,意境高遠;〈盡心〉全篇都要看;而且讀《孟子》最好先不看注解,從文義來了解 – 因為歷代政權多利用詮釋權來左右思想,「利則留之,不利則去之。」的迂儒作法。
        《孟子》書中有「大同義」也有「小康義」(註1),前者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而後者為「大道既隱,天下為家 (私)」,可能顯示出思想家在思想上的不同階段,如同孔子的「周公三部曲」(註2)。而讀《孟子》需自〈萬章〉伊尹語起建立正確的態度和懷抱: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也!」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 (納) 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
        蔡老師解釋藉此自省「人為什麼活著?」的意義。儒家不談「末世觀」,而是本「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繫辭下〉) 在絕境中奮鬥,正如馬雅長老在2012世界陷於末日恐慌時所言:「世界不會毀滅,會毀滅的是人類。」若沒有堅持奮鬥、變通則久的認識,每一個挑戰都是關口。讀經的目的就在以古人的智慧啟發我們的智慧,然「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就是原則 (按:學方法,非學結論);一心以為真理而食古不化 (按:無論古今,凡知識障均屬之),則可反思《中庸》提醒:「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 (返) 古之道。如此者,烖 (同災) 及其身者也。」而引以為鑑。
註1) 「小康義」指萬章所言:「人有言:『至於禹而德衰,不傳於賢而傳於子,有諸?』」也就是禹的家天下後的政治作法,所以大道既隱。而「王道」並非最高的境界,「大道」才是孔子理想的目標。在《禮運大同篇》後段「小康世」中孔子以「六君子」稱禹、湯、文、武、成王、周公,實有其微言大義。而《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其中「三王」就是指「禹、湯、周武」的帝王之道,均已經轉變為「家天下」的局面。
另,在課中討論「堯、舜是否實有其人?」在目前學界仍有異論,然作為孔子理想中的典範人物,則必具有完美的典範以投射之故。
註2) 孔子的「周公三部曲」, 毓太老師的闡釋是:第一部「郁郁乎文哉! 吾從周。」、第二部「久矣! 吾不復夢見周公。」到第三部「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代表從對周文化的孺慕,到對周文化的反省、最後期待建立起新的願景。這也反應出對舊制度瓦解「禮崩樂壞」的感歎和對新制度建立的期待,正是「與時俱進」的呼聲。
        本次課程先分享 毓太老師對《孟子》章句的圈點,建議由圈點先讀,掌握要旨後,再由頭到尾,就能駕輕就熟地對《孟子》梗概了然於心。接下來就奉元精神與《孟子》作一闡釋:
        「奉元書院」前身為「天德黌舍」,「黌舍」本指學校,而「天德」有二義,一取「上天有好生之德」故德被眾生、提攜後進;二有「天德不可以為首」,取自《易.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之義,指出眾生平等 (均具龍德、自性光明)、萬物自化 (各自發揮而成就宇宙大生命萬象) 為最高境界,在戒嚴時期對於強權獨裁統治表達抗議。「天德黌舍」在解嚴後改名「奉元書院」。依 毓太老師解「元」為一切動力之母、一切動力之主。」「元」在經典中出自《易經》與《春秋》,在蔡老師講義中引〈乾〉、〈坤〉之〈彖〉中「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作為萬物資取、憑藉生長的根本。「元」是在天地創生前的狀態、具有陰、陽相反相成的性質;由於有〈乾〉、〈坤〉兩性(質),故在卦序後接〈屯〉的「物之始生」。在〈屯.彖〉中有:
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寜。
        「屯」字字形取自小草初生,上方為小葉,下方為根鬚,代表生命的開始。因此,「元」具有「生」的能量 – 這也是為何在《春秋》中孔子改「一」為「元」的緣故。先秦時,以「一」為宇宙大生命代表,所以《老子》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第四十二章) 又有「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只是生命必有起源,不可能無故存在。因此,孔子溯其動力,稱「元」;在《春秋繁露.玉英》中董仲舒有:
惟聖人能屬萬物於一,而繫之元也。終不及本所從來而承之,不能遂其功。是以《春秋》變一為元。元猶原也,其義以隨天地終始也。
        這就指出孔子由萬物變化現象見其動力,故稱「元」;若不如此,探究到底仍不能觸及核心本源,以繼承其動力發揮,故生命的探討就不能究竟。「元」就是「原」(本源),也就是天地成就的動力論。(按:成、毀均是「元」的緣故) 在《公羊傳》中解「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 君之始年也。」何休注云:「變一為元。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也有同樣的意思。正因為「元」的特質,故 毓太老師取名「奉元」。蔡老師引申「奉元」期許有三義 (詳見講義引文):
一、 生生:對待萬物、天人關係。(有「尊生」、「包容」二義)
人與萬物均由「元」來,故「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西銘〉);而見天地兼容「萬物並育而不相目,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中庸》) 人在其中得其「厚德載物」之義。
二、 率性行事:存養、修已。(按:「率性」乃《中庸》中「率性之謂道」義)
「率性行事」即返天命、明自性「元」;而實踐作法即是存心養性「教」。在《孟子.萬章下》中,曾引述伊尹的話說:「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就是「教」,也是「元」的人我發揮。
三、 行仁:人倫、仁義、王道、仁者無敵。(有尊重他人、人倫之始)
「元」具體落實在社會制度上,就是人倫、仁義等表現。〈乾文言〉中有「元者,善之長也。」「元」既為一切動力之母,以上達為進,故《大學》中論「止於至善」即此。而「君子體仁,足以長人。」「仁」即「人也」,鄭玄注:「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問之言。」這裏「以人意相存問」即是「尊重他人作為人的價值」,既然尊重,就必然「相敬而相親」,不至於有殺戮戕害的殘暴惡行,所以推己及人而仁義、王道。 毓太老師以「仁,二人偶」注,故「君子之道,肇端乎夫婦」(《中庸》)、「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就說明「仁」與人倫的關係。因此,《中庸》中引孔子言:「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而《孟子》中有「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盡心〉) 從己親之人推擴而為等差之愛。這是儒家的人倫觀。而奉元行事即自切身做起「明人倫」後進而及人、愛物,到愛鄉、愛國,終於愛自己的民族、文化,正是受其培養不能數典忘祖。而這一切都本「行」字,毓太 老師自謂「比漢人還漢人」正是反應出《春秋》中「入中國則中國之」的文化認同;蔡老師引清末民初大儒辜鴻銘語:「蓋天下事非明理之為難,知所以用理之為難。」明理還需用理,「做」比「說」更重要,甚至於「做而不說」,正是孔子所說:「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之意,而天道運行,又何曾說? 一樣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所以「多言無益,貴在能行。」。
仁義篇
毓太老師說:
中國之學為「仁」 (即華夏之學,按「夏」字在《說文》中即為「中國之人」。)
太極生兩儀的「生」就是「仁」,所以中國之學為「尊生」,即「仁」。
孔子祖述「仁」,而孔子之學在「時」,所以孟子稱孔子為「聖之時者也。」
《孟子》一開始就說「仁義」,在《孟子》中「仁義」是一起談的。而孔子則分述「仁」、「義」。
        而「仁」的定義,在《孟子》中是:「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盡心〉) 其中「合而言之」正是將「人之理」與「人之行」相配合,因此「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離婁〉,見前文「以人意相存問」一段) 孔子在馬廄失火時,首問「『傷人乎?』不問馬。」,就是對人的重視 (《論語.鄉黨》) 。「仁」表現出來最基本就是「親親,仁也。」(〈告子〉),由最親近的親子關係開展。雖然在先秦時墨子也談「兼愛」,但由於不分親疏、無差等層次,非一般人所能做到,被孟子譏為「無父無君」。而「仁」的等差,在〈盡心〉中以「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展開,而其中因為有輕重緩急,故有「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盡心〉)。在此蔡老師提到雖然仁者無不愛,有民胞物與的胸懷,但是對人曰「仁」存不殺之心,但對物則「弗仁」而是「惜物」。人生存於天地間必然要能開物成務、利用開發,因此不能一味迂闊。只是與天地共存必然不能只為己私,而需兼顧各方平衡,所以「惜」。
        至於「仁」的重點就在於「行」,故「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盡心〉),又有「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告子〉) 說得好聽,不如做出口碑讓人傳頌,而不熟的五穀還不如成熟的雜作來得有用。至於當時「仁」與「不仁」間的論戰,孟子堅信「仁勝不仁」,之所以不見成效,乃是因為「杯水車薪」之故,而三代因「仁」能得天下,因為「不仁」失天下,乃是最好明證。(見 (告子)、〈離婁〉) 至於「不仁」不只是就倒行逆施之謂,只要在上位者因為施政的錯誤而致百姓受害者均屬之。(按:看來一連串的食安風暴可見政府之「不仁」。) 這就是毓太老師所謂「意殺」,也是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原心論。
義與利
章句略,見〈梁惠王〉[一]
        《孟子》首篇論「利」,梁惠王以「上下爭交利」的觀點,由「利」而「仁義」;若上下均論仁義,則國可保、王可安,故「何必曰利」,也就是不用談「利」自然可以得「大利」。只是這個「大利」就是《易經.乾文言》中的「利,義之和。…利物足以和義。」的「大利」;在〈乾文言〉中也有「〈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這也是孔子罕言「利」的緣故 (見《論語.子罕》)。(按:上句中「利物足以和義」可以《易.泰.大象》中「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論之。)
註: 筆記中對於課程講義中所提到的章句及解釋,除在意義上有引申發揮者,會列於筆記中註明;否則將不整理於心得之中。詳請參見蔡老師講義及蔣伯潛廣解《四書讀本 – 孟子》。
本期目錄
【奉元薪傳】恩師毓鋆和我談什麼是學生 文/心蓮
        今晨,我看到中興學長在“文化雙融”的微信群裡 和大家說到:毓老師曾經多次在不同場合問過“什麼是學生?”老師只提示“‘學生’就是‘學’這個‘生’。所以要進一步問: ‘什麼是生’? ”然後就沒有再講下去了(也許只是我沒聽到)。
        什麼是“學生”?什麼是“學”?什麼是“生”?
        這是大部分弟子都會被毓老師問到的問題,這是每 個奉元弟子都應深入系統思考的問題。
        對於這個“毓門大哉問”,許多同門也都先後在著 作或演講中有過自己的看法。
        我今天第一次看到中興學長的解讀,勾起了我對毓 老師的思念,也想起了毓老師和我談這個問題的那一天。
        那一天,只有毓老師和我兩個人。
        我們本來是隨意閒聊天,因為某事,我很感慨,無 意中隨口說到:“我覺得做您的學生比作家人要幸福,學生可以無窮盡無義務的學習傳承您的智慧,家人卻要無窮盡有義務的分享擔 當您的責任…..”
        毓老師說:“那你說說看,什麼是‘學生’?什麼 是‘生’?”
        我當時並未預料他會問這個問題,也不知道他曾問 過許多人這個問題,更無機緣瞭解他的認知和他的其他學生們的答案,只是信馬由韁信口雌黃:“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 同。每個人對‘學生’的理解不一樣,我不認為世上有一個標準答案,我甚至不認為您自己只有一個答案,因為您的答案也是因時因 勢因人因事在變化。您考我這個問題,不過是借此啟發我學會向人生提問,也想知道我思考問題的邏輯和角度,更想看看我在多大程 度上能和您同心,是不是?”
        毓老師笑笑:“說說看吧。你既然說作我的‘學生’幸福,那自然知道我如何看待‘學生’。若猜不到我的心,那就不是真的‘學生’,而是假的‘學生’。”
        我只好硬著頭皮回答:“您既然隨口問到,我就隨 口回答,但此刻之前完全沒有認真思考過,只能算是本心本能的回答。先說‘生’吧。我認為‘生’有四層含義,生存、生活、生 命、生生不息。這四層意思一層比一層超越,一層比一層難實現。許多人依然在生存階段,但您早已經生生不息了。我自己恐怕還是 在從生活到生命的階段。請您指教我理解的對不對?”
        毓老師和平時一樣淡淡微笑,一副勝券在握、秘而 不宣的樣子。
        他看著我,微笑。
        我看著他,微笑。
        我心裡很慌,只覺得時間好像停止了。
        過了五分鐘,他才笑著說:“孺子可教,深契我 心。不過,我要給你增加兩個詞,變成六個:生存、生活、生長、生命、生死、生生不息。”
        我大笑著說:“六六大順,六個比四個好,真好! 真妙!”
        六四之說只是玩笑話,玩笑歸玩笑,我的心在這一 刻若有大悟。
        “存”在也許只是一種客觀物理的現實,“活著” 才是心靈開啟覺知的狀態,時刻問己心問眾生心問天地心,被他人引領著“成長”以及自己教化自己成長,才能夠逐漸領悟和踐行天 “命”。“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語句),與世界同化,與日月合流,“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 (《易經》語句),最終,精神超越生死時空,自然能夠“生生不息”(《易經》語句)。
        這一刻,我突然明白,在生活之中要有心靈的成 長,才能找到生活的天命。沒有自我的心靈成長,只是苟延殘喘在生活細節裡,如何到生命階段?如果不領悟生命之道,如何參破生 死?如果不參破生死,如何能夠生生不息?我為何沒有想到“生長”和“生死”?可見這是我最缺乏的兩門功課。
        這一刻,我突然明白,為何毓老師曾說《中庸》是 儒家的金剛經。這六個“生”串起了《中庸》和《易經》和道法自然,將個體生命與天地日月自然萬物聯繫起來。
        這一刻,我看見了生命的本體自性,仿佛一道明亮 而溫暖的光芒,從毓老師的目光中散發而出,穿越到我心深處,安安穩穩的住了下來。
        這個感覺妙不可言,語言和文字真的有點多餘了。
        毓老師說的,我似乎聽懂了。
        毓老師沒有說的,我似乎也聽懂了。
        但若真說懂,也還是太狂妄了些,只能說“似懂非 懂”更貼切吧。
        如果今天讓我說出那一刻的所有真實感受,我可能 還是說不清楚說不完整。用太多文字去解釋,顯然是畫蛇添足了。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為何毓老師不急著告訴標準答 案而只是向每個學生輕輕提問說:“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是‘學生’?什麼是‘生’?”
        千江有水千江月。
        每個人有每個人對“學生”的理解。
        毓老師授人以漁,學會提問比記住答案更加重要。
        提問是一條路的開端,路上風景也許是客觀存在, 但感受卻因人而異,到達目的地何在,也許重要,但其實,當下這一刻的心悟與圓滿更是妙不可言。
大        道無言。能說出來的,也許條分縷析明明白白, 但真正的滋味需要用一生去反復思考和領會和踐行,反而未必能夠說出來,有時也未必需要說出來。
        我和老師求學問道,他每次問我問題,我常常忍不 住回問他一個問題。
        那天,我問他:“您總問大家什麼‘生’,有沒有 問過大家什麼是‘學’?”
        他說:“有時侯問,但很少問。你說什麼是 ‘學’?”
        我說:“許多人都以為‘學’是‘學習’,我覺得 ‘學’還有一層是‘學會’。‘學習’是一個過程,‘習’不但是溫習,更多是‘練習’,要踐行和應用這六個‘生’。經歷這個過 程的目的是要‘會’,‘會’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理解、領悟、會 心、體會’這 六個‘生’的意思,第二個是這六個‘生’的道義‘聚合、合攏、會合在 一起’,雖然層層遞進,但常常萬法一心,第三個是‘機會’,要結合具體時機機會去變化,唯變 所適,不可為典要……”
        毓老師點頭微笑,說:“大家都思考‘生’,你真 心想了‘學’。人非生而知之者,‘會學’的人才能‘學會’。懂了‘學生’,你真是我的‘學生’。”
        那一天,光是“學生”這兩個字,毓老師就和我談 了五六個小時。
        特別是關於“生死”與“生生不息”的話題,毓老師儒釋道貫穿一體,萬法一心,讓我歎為觀止。
        時間有限,今晨我暫時無法一字一句完全整理記 錄,但最重要的是,老師開啟了我的心性靈明,讓我學習自己去思考,讓我學會引導自己的心性靈明去成長,而不是只要求我記住他 的答案。
        什麼是“學生”?
        “學習學會生存、生活、生長、生命、生死、生生 不息”。
        這是毓老師給我上的最重要的一課。
        因此,我永生都是毓老師的“學生”,毓老師也希 望我永生都是生命的“學生”,找到和踐行自己的天“命”,方可不負此“生”。
        抛磚引玉,和大家分享。
        “唯變所適,不可為典要”。這是《易經》中最後 一句話,也是毓老師每每給學生們講完什麼大道之後特別愛分享和強調的話。
        若真是毓老師的學生,就會認同,不管誰說的誰解 釋的經典,包括我們敬愛的毓老師,都是一家之言,不必因此而束縛和限制了自己的心性靈明。
        自心自悟,自悟自度,自度自知,自知自行,自行 自修,自修自成。
        唯變所適,因時因勢因人因事作出自己的解釋活出 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收穫。
        一家之言,宛若一道光線。
        太陽的光芒無窮無盡,毓老師的每個學生都是一道 光線,每個人的解讀都精彩絕倫。
        紅塵中每人都是一道光線,要漸漸發出自己心靈的 光芒。
        當無窮無盡的心靈光芒彙聚在一起,形成的合力, 就是一輪美侖美奐的太陽,普照華夏大地,輝映幾千年文明史。
        感恩毓老師讓我慢慢明白:華夏文化源遠流長,若 要真的融會貫通,躬行應用,是窮盡今生今世也未必能夠領悟的真功夫,只有點滴領悟漸漸成長,才能慢慢“用古人智慧啟發今人智 慧、以今人之心印證古人之心。”
        師生同道處,今古印心時。
        願來生再為毓老師的“學生”。
本期目錄
【追憶毓老師】【追憶毓老師】詩文 文/心蓮
<小荷>
碧葉田田波浪滔,
佳人傘下亭亭嬌。
長白遠客荷塘坐,
曼舞輕歌香淡飄。
心蓮,寫於2014年9月5日,11:56
<秋雁>
天高雲淡問秋雁,
此去異鄉何日還?
萬里峰嶺展翅過,
夢回長白月正圓。
心蓮,寫於2014年9月5日,12:02pm
<松花江>
林靜穀幽飛瀑仙,
松花江畔好修禪。
紅塵俗事如風過,
一洗凡心人忘還。
心蓮,寫於2014年9月5日,12:17am
<中秋>
歲歲中秋望遠山,
年年紅葉綻嬌顏。
一江碧水清如許,
萬竿修竹伴月圓。
心蓮,寫於2014年9月5日,12:30pm
<長白紅葉>
雪如銀冠山長白,
松似美人迎客來。
紅葉漫山驚四宇,
太虛仙境朱門開。
心蓮,寫於2014年9月5日,12:55pm
<長白山之冬>
雪戀長白仙境冬,
銀裝素裹美人松。
隨風曼舞迎賓樹,
搖曳天池江上峰。
心蓮,寫於2014年9月5日,13:06pm
<長白千秋雪>
群山作紙意悠悠,
雪落長白繪千秋。
多少紅塵悲喜事,
無色無痕無跡留。
心蓮,寫於2014年9月5日,13:45pm
<心糸長白>
萬里無雲萬里天,
千山疊翠戀清泉。
飛瀑激岩溪澗唱,
天池聖水沐神仙。
心蓮,寫於2014年9月5日,13:50pm
<長白山美人松>
身高發秀美人松,
體淨心潔俗夢空。
腳底紅塵何所糸?
白雲深處聽清風。
心蓮,寫於2014年9月10日,2:25am
<西江月–中秋夜>
明月無眠江上,
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蒼蒼露成霜,
孤雁聲聲惆悵。
把盞中秋遙望,
舉杯對影難雙。
風寒葉落更蒼涼,
弄曲無人和唱。
心蓮,寫於2014年9月10日,晨6:00
<人月圓-思念>
青天萬裡中秋夜,
朗朗惟月華。
恍然一夢,
空空如洗,
淡淡桂花。
人非物是,
離合聚散,
歡樂幾家?
此情深處,
心心相印,
咫尺天涯。
心蓮,寫於2014年9月10日,晨7:30
<關山月>
長風萬里玉門關,
雲海蒼茫戰地寒。
縷縷清輝邊塞月,
悠悠琴曲過天山。
心蓮,寫於2014年9月10日,晨8:00
<因為您>
我的腳步,
走過了萬水千山,
我的心靈,
輾轉了天涯海角。
長白山,
並不是我見過,
最美的山。
天池,
亦不是我見過,
最美的水。
但是,
因為您,
我愛上了,
長白山,
深深的。
因為您,
我愛上了,
天池水,
濃濃的。
因為您,
我把我的心,
送給了長白山,
送給了天池水。
世上的因果,
本來不必問,
本來不必說。
您和我之間,
點點滴滴的回憶,
日日夜夜的故事,
原本就是,
不屬於紅塵的,
美麗傳奇,
亦不必,
在乎,
世俗的好奇。
沒有人聽懂,
您每一次心跳,
沒有人看見,
我在您心裡,
留下了什麼。
沒有人聽懂,
我每一次心跳,
沒有人看見,
您在我心裡,
留下了什麼。
您在的時候,
我的稱呼都是“你”,
您走了以後,
我的稱呼漸漸用“您”。
因為“您”,
比“你”,
多了一顆“心”。
因為您,
悄悄地,
把心留在,
它本來的地方。
當我躲起來時,
沒有人,
可以把哭泣的我,
從黑影裡,
拉出來。
當我站起來時,
沒有人,
可以阻攔我,
走向您的腳步。
您的呼喚,
我日夜都聽得到,
雖然有時候,
我假裝聽不到。
您的微笑,
我日夜都看得到,
雖然有時候,
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
秋風染紅了楓葉,
江水浸淫了霜寒,
菊花漫捲了青山。
您的生日又快到了,
雖然您常說,
生日是母難日,
孩子不必慶祝。
但我依然習慣,
為您寫一首詩,
為您唱一支歌,
感謝天地,
賜予我,
這麼棒的老師,
這麼親的爺爺,
這麼好的人生,
這麼美的心靈。
不管世事如何變化,
不管風雨如何莫測,
我還是想,
帶著我的家人,
走到您的面前,
陪伴您的生日,
送給您,
四世同堂的,
喜樂與團圓,
傾聽您,
幸福的傾訴,
滿足的笑聲。
因為您,
我願意,
再回長白山,
再望天池水。
因為您,
我愛上,
這座山,
這池水。
謝謝您,
送給我,
一座山,
一池水。
心蓮,寫於2014年9月13日,20:50
<惜分飛–芳心>
幻夢紅塵如電露,
泡影浮萍散聚。
笑淚隨君取,
芳心無住憑誰覷?
名利權情無意緒,
何必朝朝暮暮?
明月山深處,
仙琴一曲隨風去。
心蓮,寫於2014年9月14日晨6:30
<秋分懷師>
滴滴秋雨潤心田,
寂寞天池君暖寒?
誰伴長白今夜醉?
簷花燈影夢孤單。
心蓮,寫於2014.09.23,19:11
《無眠》
綿綿秋雨伴人還,
故地舊門心恍然。
去歲同誰杯盞醉?
今宵無月亦無眠。
心蓮,記事2014年10月2日雨中回新賓看望毓爺爺,是夜無眠,張哥亦然。
《醉花陰–重陽慶生》
秋雨紛飛隨淚墜,
菊瘦人憔悴。
把酒又重陽,
物是人非,
今夜為師醉。
紅燭白幛親心碎,
華誕幽冥會。
四世又同堂,
三柱蓮香,
叩首靈前跪。
心蓮,記事2014年10月3日為恩師毓爺爺慶祝109歲生日。
後記:
        2014年10月2日,重陽節,我們全家在雨中回到新賓赫圖阿拉城,入住努爾哈赤出生地旁的後金賓館,恩師毓爺爺曾住此樓201室。3日,天氣由陰轉晴,我們在滿學研究院給毓爺爺慶祝109歲冥壽。因不是祭日而是生日,我們未用全禮,只在他牌位和照片前,獻一束素菊,擺一個生日蛋糕,點九支焟燭,敬五杯他最愛喝的酒,燃三柱妙法蓮華香。每人行三跪九叩之禮,唱中英文生日歌各三次,之後再行三跪九叩之禮。如師所願,四世同堂,簡單溫馨。有淚滑落,卻不悲涼,斯人永在,生死同心。
《敬酒》
雨自飄零淚自流,
追思無盡酒無休。
傷情方曉金樽淺,
飲盡紅塵幾許愁?
心蓮,記事2014年10月3日為恩師毓爺爺慶生敬酒。
《禪香》
三柱蓮香問祖心,
而今何處繪觀音?
青天玉宇無牽掛,
何必夢中喚至親?
心蓮,記事2014年10月3日為恩師毓爺爺慶生燃三柱妙法蓮華香。
《問菊》
緣未盡時情未了,
風悲葉落雨瀟瀟。
凡心若問師安好,
魂借素菊上九霄。
心蓮,記事2014年10月3日為恩師毓爺爺慶生奉鮮花。
《門鎖》
秋雁孤飛禦北風,
霜菊傲立隱芳蹤。
朱門緊閉同心鎖,
寂寞莊周蝶夢空。
心蓮,記事2014年10月3日為恩師毓爺爺慶生後鎖上大門。
《別離》
一歲重陽一歲秋,
茱萸未解離人愁。
夢縈故里魂何在?
心系長白江水流。
心蓮,記事2014年10月3日為恩師毓爺爺慶生後離開新賓。
本期目錄
【學會公告】 文/編輯小組
本會預計於十月十九日下午二時假耕莘文教院大禮堂舉行本年度會員大會,當日並舉辦《毓老師講學庸》新書及《易經與管理》再版發表會,歡迎蒞臨指教。
耕莘文教院:台北市辛亥路一段22號,捷運台電大樓站一號出口旁。
本期目錄
© Copyright 2014 中華奉元學會奉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