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8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 第53期

公元2018年5月7日 夏曆戊戌三月二十二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學貴知而後行文/編輯部
◼︎【奉元問學之一】
專題演講:在夏學追尋道路上的感悟片語
文/蔡正道
黃渝珊
講者/龍靜國
◼︎【奉元問學之二】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章(一)
文/許晉溢
◼︎【奉元問學之三】
「臺灣當代文化史」課堂心得之二——
八年級生集體記憶的一段空白
文/廖鶴群
◼︎【奉元同道】三國創業手冊:你的成功大計是什麼?文/Sean Chen

奉元電子報 歷期文章目錄


【編輯小語】學貴知而後行

文/編輯部

大前天是國曆 5 月 4 日,臺大校園剛剛經歷了「新五四運動」的洗禮。昨天(5/6)我們奉元學會立即就舉行了「奉元論壇」活動,主題「『拔管』與臺灣高教的危機」,  秉持著  毓老師注重「實學」的精神與中國知識份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傳統,針對時下熱門的議題,進行討論和交流,並且發出符合夏學精神的呼籲與期盼,期望可以起到導正視聽的作用。本次論壇的內容,也將整理成文字摘要,於下個月出刊的第54期「奉元電子報」當中刊登,敬請期待!

本期文章,都緊扣著「實學」的命題而產生,蓋學問要能夠學以致用,尤其中國的學問都有個傳統,就是要解決現實社會的問題,不管是生命日常的問題、創業遭遇的難題、歷史研究的課題,都離不開「實用」,都需要能夠實際運用的學問或方法去處理。我們常說學習、學習,「學」了之後就要練「習」,也是從這個道理延伸而來。如果你想知道  毓老師怎麼在日常生活當中活出學問、活出智慧,推薦您看本期〈專題演講:在夏學追尋道路上的感悟片語〉一文,保證收穫滿滿。我們都知道在《論語》當中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那你知道,孔子在這裡所說的「學」是指什麼呢?請不要錯過本期文章〈《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章(一)〉。你知道現在臺灣八年級(民國八十~八十九年出生)學生在學校的歷史教育當中,已經逐漸出現一段歷史記憶的空白嗎?如果你想知道,那就一定要讀本期〈「臺灣當代文化史」課堂心得之二——八年級生集體記憶的一段空白〉。你知道在現今科技業的創業者眼中,哪一門中國系統學問是最實用的?哪一位三國時代的開國皇帝才是最經典的創業成功案例呢?請看本期文章〈三國創業手冊:你的成功大計是什麼?〉。本期的主題,就是希望藉由觀摩他人、前人和古人的實用智慧,來體會何謂「實學」,何謂「身體力行」。

最後,編輯部亦誠摯地歡迎同門先進與各界同道友人,能夠共襄盛舉,提供個人無論是讀書、教學、工作、生活上的感懷,或是經典智慧應用的心得,在奉元電子報的園地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一】專題演講:在夏學追尋道路上的感悟片語

文/蔡正道、黃渝珊 講者/龍靜國

編按:今年3月25日在  毓老師逝世七週年紀念會上,特別邀請學會的理事龍靜國學長做專題演講,演講題目「在夏學追尋道路上的感悟片語」。由於當時聽眾反應熱烈,因此特別請蔡正道學長與黃渝珊學姊做文字聽打和摘要整理,以饗讀者。龍學長在本次演講中,引用《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作為開頭,對歷代聖賢、大儒做出新的詮釋,認為明末王船山先生是「聖之應者」,民初熊十力夫子是「聖之神者」,而  毓老師則是「聖之新者也」,蓋  毓老師「變一為元」所以說是「新」。演講中間段是從生活中的觀察去看  毓老師身體力行的功夫。文末更從幾個方面提出對夏學未來的展望,非常發人深省。

今日稍早同門師兄弟一起觀看老師的上課影片,可能很多同學會和個人一樣有相同感觸,一切就彷如昨日歷歷在目,不免有觸景傷情之感。在此特別感謝君祖理事長的邀請,讓個人有這樣的機會,能把過去所學與大家交流,淺談一些過去四十年夏學追尋道路上一些小小感悟與所看到的問題,一方面是個人自己所學的感想,另一方面考慮到老師過世七年的緣由,希望各位學長先進能夠予以批評指教。

【師承】

種種因緣下,今天讓我們從《孟子・萬章下》這一章開始吧,這是認識孔子很重要的一篇。

 ***************************************************

伯   夷.聖 之 清 者 也;

伊   尹.聖 之 任 者 也;

柳下惠.聖 之 和 者 也;

孔   子.聖 之 時 者 也。

《孟子・萬章下》

【王 船 山.聖 之 應 者 也】

剛剛君祖理事長也談到,奉元學會學理傳承從王船山到熊十力,這系譜非常重要。當然因為這個原因,個人早期也花了很多時間讀船山先生的書,在此約略提幾個感想。我覺得船山先生自認為自己的思想是超過老子與莊子,所以他用《老子衍》和《莊子通》作為他的衍伸。在讀船山先生的書時,經常會看到他在《易經》裡面批評佛家、道家,所以後來我仔細花了很多時間去探討船山先生對佛、道的思想。船山先生書中的內容有很多驚人之處發人深省。他對人與世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對人事之間的分析,經常有驚人之處,經常一兩句話可以讓我們深思良久,不論是《讀通鑑論》還是《周易內外傳》等書。

所以今天提出來,就是想在船山思想上大家一起來探討,有沒有可能了解一下,船山先生認為自己在哪些地方超過老子與莊子?這議題不容易,尤其是老子和莊子在傳統學術裏是不容置喙,你不能說你超過老子或者莊子,船山在歷史檢討上,在人事認識上,傑出之處在哪裡?學術上有没有這個說法?但我今天提出來這點,也許這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問題。

我對船山先生的體悟,承襲孟子萬章篇對其他先聖先賢一字定真章的的體例,想用「應」這個字來形容船山,我花很多時間考慮如何了解這麼厚的《船山全集》或讀通鑑論?我們能在這部書中得到什麼?又有哪些至今仍然能用?總要歸納一下找到自己的感覺。我認為在他這麼多的著作裡面,「應」這個字對我是有啟發的。他對於人與人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的很多分析都可以用「應」這個字來理解。

凡核心人物都有一個境界,這境界便是「人與人間是否相應」造就了「當時、當代、該團體、該公司的發展規律」,這是為什麼我用「應」字的關係。船山先生對這些規律的掌握,與人所在的境界,與人之間相應的關係,掌握地特別深刻,這是我對船山先生的理解。

<奉元學會做學問的方法>

另一方面,天德黌舍、奉元書院、奉元學會,對於做學問的方式、方法,與現在大學裡面所教授的文、史、哲學差別很大。因此我們奉元要獨立出來一個做學問的方式。早期我在讀書的時候,就已經有這個問題,譬如《冰鑒》,當時老師講《冰鑒》時,也談了很多其他思想。可那個時候,大學裡的文、史、哲學系就不太能接受《冰鑒》,臺大哲學系那時講康德、黑格爾,老師上課也講過,這是當時的顯學,凡顯學就影響到思考方法。所以我讀書時對這些不同的思考方法也很困惑,覺得我到學校讀康德,到老師家裡讀《冰鑒》,中間的差距與鴻溝巨大無比。

離一下題:當時老師跟我講,讀中國書時完全不要讀西方的書,而只讀中國書。所以在臺大哲學系時,我完全不讀西洋書,完全聽從老師這麼講,便這樣做。到了畢業的若干年後,才慢慢感覺到我開始能用中國人的思考方式去思考。因為當你學不同東西時、自然會用所學來思考時,就會有很多麻煩。當時老師只讓我讀一本書,如果同時讀很多本書,即使是中國書,彼此間的思想方式也不太一樣。後來又說不要讀一本書,而是只讀一句話。因為中國書裡面每一個字,包含很多意思;如果了解一個簡單的字,對這個字真的了解之後,才能再去了解比較深的字,這樣讀書反而有收穫。

譬如在讀書的時候,老師常講「天」。什麼是天?天無私覆、容光必照⋯⋯。可是當你自我感覺自己告訴自己說,「我知道天是什麼意思,天就是天無私覆、容光必照、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它僅是知道,其實是沒有深刻的認識。譬如什麼是「元」?元就是生生不息,元就是⋯⋯。夏學,夏就是大。雖能滔滔不絕講些內容,自己是不是真能體會到這些抽象名詞?體會之後,是不是能「亦足以發?」「舉一反三?」這些都是我們在做學問的時候,應該自己問自己的問題。

 因此讀書時,先讓自己去瞭解比較簡單的字詞,譬如「立志」、「性」。這些字詞雖然簡單,可是在「用」時(「用」就是體悟,同義字不同形容方式),如「言忠信,行篤敬」,在日常生活裏,讓自己日常行為能做到一言一行去「言忠信,行篤敬」,這對只是理解這句話是有很大的跨度。讀書目的是在讀書之後,自己日常言行能夠在一個不需意志控制下,很自然地「言忠信,行篤敬」。因此在這之前,要能對忠、信、敬這些概念體悟、玩味,它是要下「功夫」。如果在這一個層次上沒有辦法很清楚地掌握住這些相對簡單的概念,而能進而用在日常生活中,那更深的概念,譬如「天」、「生生不息」、「一」,雖然會講,但其實是缺乏體會的。

我今年 62 歲,自覺大概是過了 50 歲之後,才慢慢感覺到「天」是什麼意思。《原儒》裡有好幾章講了很多關於天的介紹。當時老師就說要讀《原儒》,我不知道讀了多少遍。等到50多歲見老師時,老師還是要我去讀《原儒》。我記很清楚《原儒》裡面講「渾然之天」,但個人認為對「天」找到感覺,是需要功夫、需要時間的。

 【熊十力.聖之神者也】

船山先生前半生革命反清復明。熊先生則是剛開始是向歐陽竟無大師研究佛學,寫了《新唯識論》,所以他們對學問的入手處是不同的。當時年輕的熊先生對所謂的萬事萬物已很有感觸,所以在書中會談到佛學中很重要的第七識、第八識。可是熊先生在寫《體用論》,尤其《乾坤衍》時,整個時局已很混亂,老先生沒有辦法很安靜地把這書寫很好,他自己對《易經》的想法,可能只表達了 50%;因此《乾坤衍》並無法把熊先生對乾坤的想法全講出來,《乾坤衍》書要出版時,政局已接近文革。他當時一直講說,「我把這寫完之後,寫《大易廣傳》。」為什麼寫《大易廣傳》?就是熊先生自己內心認為《易經》經過幾代增加了彖辭,他在對現有的《易經》基礎上有更進一步的想法,想要超越或者是要把《易經》講得更清楚,也就是熊夫子的新彖辭。

因此不論老師當年上課,或同學們今天在讀《易經》時,如果順著這系統走,我們有可能接著發展超越《體用論》和《乾坤衍》裏的概念,把熊先生想寫而沒能寫出來的《大易廣傳》(即新彖辭)寫出來,這就是往前再走了一步。老師當時講說,這應該是奉元書院的一個學術責任,這就有別於現在學界所謂的研究方向。

為什麼這麼提呢?我覺得船山先生是有雄心的,這雄心就是他自覺超越老莊。熊先生思想高遠,我認為他在晚年內心也可能認為他對於乾坤的了解或之後想寫《大易廣傳》可能超越孔子。說「超越」其實並不那麼精確,它其實是先聖人與後聖人「心心相契」時出現的境界,當達到該境界時,在境界中並無所謂誰超越誰,是無從比較。而熊夫子對《易經》的體悟的境界可能是孔老夫子彖辭裏沒講出來的東西,而熊先生想講出來。因為他和孔子贊《易經》的心境很相近,因此他說孔老夫子講了這些話,但我還講另一些話。這些話,一方面可說是超越,但其實是承襲了孔子精神之後的發揚。承襲其精神後,就是「接著講」的意思,它接著把前哲的思想更完整,或者更深化的表現出來。

這裏有很多是「意猶未盡」、「意在言外」的。讀中國書時,尤其讀經書,最難的是去理解文字以外的意思。在比較艱澀的經典裡面,作者的思想意在言外是屢見不鮮的。如果自己碰過老師講的「翫味」,逐漸地在經書中體會到意在言外的意思,是今天奉元學會的另一個可能研究方向。

我對熊先生的領會,我認為熊先生是聖之「神」者也。為什麼講「神」?其實是「精神」。熊先生在整個《乾坤衍》、《體用論》講了很多關於人類精神這一部份。「精神」其實是白話文,濃縮後就是一個「神」字,這在中國很多經典裏也提到,譬如春秋繁露裏有「立元神」。我對熊先生在《乾坤衍》、《體用論》裡面談到「乾」是精神,「坤」是物質,他對神這一部份做了很多解釋。我也感覺到,由於當時時局上的困難,他沒有辦法解釋地很好。我覺得學長之間,也許可以在這一方面協助熊先生的未竟之功?今天在臺灣這樣很安靜的學術環境,有很多資訊,有沒有可能透過「依經解經」、「體悟」、「翫味」或者其他方式把這個「神」講得更清楚?以助熊夫子未竟之功,安慰老先生於地下。

 【毓老師,聖之新者也】

<形而上在實踐生生不息;形而下在按著鼓點走>

我們有幸跟老師讀書多年,眼睛實實在在地看到這麼一個人,聽了很多很多的課,清楚地知道活生生的老師,對他有個清晰的全面的感覺,這就與只讀經書不可同日而語了。就我的了解,老師生活中已經內化的幾個部份(今天是粗論、日後有機會會細講):

第一是內省自身。

老師每天會反省他自己,反省地很深。除了早期他講到他母親、他小的時候、他曾經的經歷。這些經歷對老師來講,他自己是活生生地去反省。譬如看到一位老兵撿菸頭,他就戒菸了(見人撿菸頭而戒菸,就有履霜堅冰至的味道)。他對生活經歷的點點滴滴,經常重覆地、深入地反省自己。這個反省讓老師在學問的道路上,至少是內容裏非常重要的板塊吧!

第二是外省環境。

老師對所經歷的外在環境、從日日變化到整個時代,反省地很深,包含每天發生的事情。所以老師會看周報,讓它和經書的道理結合起來,結合起來之後會得到一些結論。這些結論形成每天的體悟,它構成老師講課的內容。一方面老師內心的這些體悟在變化,外面的事情也在變化,所以每次講課內容會有所差異。譬如當時我聽《孫子》五、六次,老師每次孫子講的都不一樣,因應講課當時的情況,包含他的學生程度、時事、當時外部環境,構成當天授課內容。可過了一年半載,即便講同樣的章節,可能當時的學生是更年輕學生,或當天可能有老學生坐在底下,及又經歷一段世事變化時間,老師自己對事情的體悟。

就像今日我們於此,如果毓老師今日還健在,從全球大局勢來看,中美間貿易摩擦問題非常嚴重;另一方面,從本地政治來看,臺灣大學校長選舉這問題亦相當關鍵。所以個人在想如果  老師尚健在,他老人家對這兩件事情會有什麼樣的見解?因過去毓老師上課時,老師常引用許多時事。而今有重大時事發生時,或許大家可藉機思索一下。

我們對老師的了解,就是在不同時間段,講同樣章節時,如果可能的話,可以根據不同的筆記,試著找出來中間的連貫性。雖然每次講的不一樣,但在每次不一樣中,一定會有共通的原理原則,找到這些原理原則很重要,這可以是另一個奉元學會很重要的研究方向。

另一個難度更大的是,譬如老師在講天南地北不同的書時,這中間會有老師自己的思想,這一部分其實比較難。因為老師在講《孫子》的時候,他當然將《孫子》發揮淋漓盡致,老師變成《孫子》化身。當他講《老子》時,也把自己變成《老子》化身,把《老子》講得很好。在講不同書的時候,一方面把要講的書講得很清楚,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思想及主張,這點「新」意很重要。

<為什麼書院只有夏學?>

上老師課這麼多年,可是天徳黌舍、奉元書院,只有夏學,沒有毓學,我們今天沒有談過毓老師的思想。何以如此呢?當老師在講課時,他一方面必須有老師的思想,同時他也同時必須沒有自己的思想。這是什麼狀況呢?現在很難用言語來形容,但老同學都知道,也可以找到這個感覺,所以實際活生生地跟過老師學習與只看老師的書學習,是有差異的。

剛剛影帶中老師談到師承。師承是承襲代代相承的某種「精神」,不是承襲某種「思想」。(僅僅承襲思想,會變成學閥;「學閥」意謂我的老師這樣教我,跟老師教的內容不一樣時,就黨同伐異;而師承的承襲的是「精神」,「精神」是可以變化的。「精神」會依據不同情況衍生出不同的思想。)

從此角度而言,在某意義下,可以說在文藝復興時代,某一個地方出現了很多所謂的「子書」。譬如將盧梭看為子書,他在某時間段用另一種語言解釋一個人類現象。所以當從這個角度來看時,就能將夏學的「大」慢慢發揮出來。這裡只有人類的思想,沒有地域觀念,沒有文字差異。這是外省環境這一部分。

第三,嚴格守身。這不用我過多著墨。

第四,日新的誨人不倦。老師在誨人不倦的過程中,是用日新的方式,在形而上的生生不息。老師身體去踐行的時候,「按著鼓點走了一輩子」,意謂老師一言一行,乃至於想法及自己每天思考都按照鼓點,這鼓點是「經書」。在經書裏,聖人給我們這些思想及行為準則,白話解釋就是老師這一生,不僅行為,甚至內心從來沒有一秒鐘放失過,(即孟子所言「求其放心」)。老師確保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未「放逸己心」。以後大家若還有時間,可以探討老師這一部分,因為七年過了,比較能夠平復當時的哀傷。現在可以開始更去了解他。

對於夏學將來怎麼走,每個人有不同想法,容個人解釋總結一下,個人認為老師是聖之「新」者也,這是很大膽的提法。為什麼提「新」呢?整個奉元的精神,「新」這字很重要。這麼多年來,個人也不在學界,自己願謙卑地接受各位學長的批評。當講「毓老師,聖之新者也」時,應要賦予這個「新」豐富的形上及形下意義。哲學中有很多關鍵字。這些關鍵字脫離了原意而其實賦予了它新的意義。如聖之時者,這「時」字原始是語言上單純的「時」字,我們賦予它一個特殊意義。而很多哲學家,在他們用的字裏,也賦予特殊意義。

對毓老師的觀察及體悟是一個「新」這字,我們可以給「新」這字賦予一個特殊意義,這個特殊意義讓它在整個形上形下非常完整,像是變一為元。我們把「元」賦予一個特殊意義,整個「元」的理解,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可以去解釋它,但當自己回家後,叩問自己內心是不是真正了解什麼是「元」?這是有難度的,我到現在還不了解。有人問我什麼是「元」?我可以解釋很多意思,講個幾分鐘,可是我懂不懂「元」呢?老實地說,我不懂。而「新」,也是如此,欲了解「新」,絕非容易事。

我到現在為止對生生不息仍不懂,我對「新」有點感受,所以我覺得如果用這種方式,是不是能夠把奉元一些想法,用一些簡單的概念,給我們一個方向,讓這方向能夠允許我們繼續研究,把很多想法繼續發揚光大,這是為何今日冒大不諱地提出來「新」字,它是我對奉元學會、奉元書院、天德黌舍的期許。

【未來夏學可能繼續發展的方向】

一.正經:

1.《公孫龍子》及《墨子》

當時上課談到,很多同學在老師家上課的時間是四年(大學期間),這造成奉元、天德黌舍不斷有新學生進來。新學生進來就要從頭講,老學生畢業就離開了,所以老師經常跟我感嘆,其實《墨子》與《公孫龍子》非常值得教,但沒有時間。當年周一到周日,後來實在沒時間,周日開兩堂,9:00~11:00、19:00~21:00,一周也就排八堂課,再多也排不下了,所以老師經常感嘆「該講《墨子》,沒時間講。《公孫龍子》特別要講,也沒時間講。」

《公孫龍子》及《墨子》對整個經書大架構的理解非常重要。在各個子書中,只有《公孫龍子》及《墨子》對這部分有觸及。因此老師當時非常感慨,如果有時間,實在應該講《墨子》與《公孫龍子》。

今天也借此機會提議是不是有學長能夠發心把《墨子》與《公孫龍子》做些研究,根據奉元學會的夏學系統,做一個發揮。

2.《管子》

老師當時講《孟子》時,因為當時我們面臨外交困境,而《管子》其實很值得研究,因為他有事功,學問是要用嘛!管子是用的成功的人之一。

《管子》為什麼當時不能講呢?因為《管子》的思想比較雜,對於一個入門開始去了解怎麼去用中國經書的方式去思考的過程中,很難從《管子》入門,而《孫子》可以,因為《孫子》每章很清楚。《管子》雖然比較簡單,但得要對中國學問的來龍去脈有些理解再讀《管子》,才能夠了解。

3.《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這本書其實很難。所謂一字一義,這裏面很多名詞、很多字,要真正了解其實極為困難。「惟聖人能屬萬物於一,而繫之元也。」用一個動詞把萬物變成一,那個字是什麼意思?繫之元也。大家了解變一為元,可它是萬物於繫,就是把繩子繫起來。我很多年都很難體會「繫於元」。自己內心真的能心領神會才能用,所以《春秋繁露》裡面充滿了艱深的、值得體會的概念。

上述幾本書為「正經」。一方面是熊先生的研究部分有很多該做的東西可以繼續做。有些書當時沒有時間講,是不是有學長能夠接著把它發揚?

當時在山上有個靜園,本來的想法是在靜園裡面,可以接著講《冰鑒》,或如打坐、中國武術需要實操的課程,某方面而言,它們也是夏學的一部份。老師講過中醫,也沒時間再講《黃帝內經》。

二. 變經

當時想在新店山上繼續開展其他「正經」方面的學問,而後面的「變經」是我加的,如宋學、漢傳佛學,包括中國音樂。

像《樂經》已亡佚,以現在知識與對於其它經書的了解,有沒有可能去拼湊出新《樂經》?!它也許不完整,但拋磚引玉這是奉元學會可能可以做的方向。現在奉元學會要推廣夏學,它不是大學裏意義下的學問,推廣中國的東西,可以有很多方式。這些方式可能在某些團體、某些不同的年齡層次可以接受。而不是要凡學夏學,一定得先從「學而時習之」開始,除此別無他法?

三.漢學的恢復及研究

當時老師講的很重要一點,從先秦到漢初的新學:賈誼《新書》、陸賈《新語》、桓譚《新論》、劉向《新序》,這些書其實內容很簡單不值得講,看都看得懂,內容都是以舉例為主。但從先秦思想,經過短短秦朝十幾年為什麼變成這樣的思想風格?個人的意思是,奉元學會在研究漢初的時候,不是說這幾個都像先秦諸子那樣是大師,值得研究,而是從先秦通過短短十幾年,這些大師形成這樣的思想,這個變化值得我們去研究,奉元學會是要研究這個變化。

漢初的學問,老師當時特別提過有時間要讀王充的《論衡》,《論衡》這書其實是攻擊孔子的,但我們要學的是智慧,不需要做某一個殯儀館的化妝師,王充當時想說真話。當我們讀了王充的書之後,這本書可以啟發我們一些智慧,起碼知道,如果有人要攻擊某些想法,是怎麼攻擊的?

揚雄有一個想法,他想寫一本書(太玄經)超過《易經》,要比《易經》更好。這不是說要去讀這本書,而是去了解當在當時環境下,有些偉大思想家企圖在那時代走出一條路、他們是想這樣走的。走的好不好或可批評,但這些思想家有這樣的企圖,也做出成果。因此奉元學會另外一個方向是我們對先秦了解這麼多了,從先秦經過十幾年到了漢朝,漢朝思想變化如此大?啟示在哪裡?從清末到現在,思想也在變啊!變化這麼大,這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值得研究。當時老師也講過,「是不是來研究這些變化?」對了解夏學有很大幫助。

四.歷代名臣研究、揀選

歷代名臣,如曾文正公不用說了。《貞觀政要》講得比較少,因為這裡有很多傳統的想法,實際上其它書如資治通鑑裏都有。

代善因為是老師的祖宗,所以老師不在課堂上講,但在私下的不同場合就提到要研究代善。但是禮烈親王為什麼值得研究呢?因在中國整個專制歷史長河中,他是少數讓國而成功的實際案例。在他前面可能是《春秋》中「隱為桓立」這些理想寓意的想法。可真正在實際現實政治中,可以拿到王位而不要,然後還用很多方式去保衛大局,讓大局能有兩三百年的江山,並且從未發生過皇帝之間去爭執。後來雖是康熙確定了立儲的規矩,但康熙之所以能有這個空間,能夠立這個規矩的原因,代善功不可沒。所以今天在研究夏學的過程裡,有這義務特別要提出第一代禮親王當時的作法,對當時政局的穩定,與開啟後面三百年江山所具有的決定性影響。

這裡就可以上接到老師講的「無我」。迷於名、於利、於色,就有問題嘛!顯然代善沒有,他親手刃兒。當然老親王在年老時很傷感,因為他做了這些事情,傷害了它自己的家庭,所以無論於公於私,這一部份是值得研究的。

五.用夏學思想重新定義中華民族的歷史

過去在寫歷史時,二十五史都這麼編,因為過去歷史是這麼寫,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不是可以用不同方式寫?夏學提供了一個思想。我們怎麼看人?怎麼看人群?怎麼看時代?用夏學的思想,重新定位歷史人物,重新定位歷史事件,是有意義的。

夏學以中華民族為對象,中華民族的意思是世界,因為孔子當時的交通工具,只能走那麼遠。如果孔子當時有比較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孔子就會把他當時能夠到最遠的地方的東西全部都包含進來。對孔子來講,他已經做到他能達到的最遠的地理環境,所以講中華是世界的意思。

如果用夏學思想重新審視思想史、邊疆史、文化史、政治史、民族史⋯⋯等等,就能凸顯出來,從歷史的角度就可以在大同世或太平世的基礎,把這理想通過「學」與「術」具體體現,這是文化上的大事。也就是,只有從這個時代開始,才有這個土壤,才有這個空間重新用另外一種全新角度來看待過往的歷史。一言以蔽之,它是一本新資治通鑑,而這在夏學裡面已經呼之欲出了。

六.必讀之書:從「接著講」到「接著走」

《御批通鑑集覽》,很重要的一本書,是天德黌舍必讀的基礎書之一。這本書要引導接到《大清一統志》。為什麼《大清一統志》值得讀呢?因為清朝除了剛剛講的代善值得研究,同時《大清一統志》是以五萬人統治整個中國三百年,所以這裡用的學與術,很值得研究。

我們一直沒有把它做成一個課題,清朝離我們很近,如果能把《御批通鑑集覽》到《大清一統志》作為主軸來研究,可以透過什麼思想來汲取呢?《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在這些史書裏已給我們很多觀念、很多想法、很多原則原理,這些原理如果經過今天的消化吸收,「接著講」的過程,把清朝的歷史,清朝當時做了什麼樣的學與術,能夠把中國在那三百年達到這樣的程度,這是否意謂著,我們在這塊很小的土地上,也可能用很小一群人改變整個中華民族呢?老師給我們一個想法,希望我們立這個志,學這些學問能夠做到這些事情。

在這裏不容易做到,因為從它跨到對現代政治的批評,對當代政治的應用,但這實際上是我們學生跟著老師「接著走」的一個重要課題。為什麼有感觸提到這一點?現在是選舉政治,所以選舉政治下的一些規則、規律,這些選舉政治規則規律,原來的夏學是不是還能夠用?傳統東西是不是還有用?很多同學在此也有各種不同見解。有沒有可能從這裡歸納綜合一些結論,這是奉元學會有可能在這角度研究的一個方向。

【三體:體驗、體會、體悟】

我們不論是在讀什麼書時,有三個階段在腦海中發生:體驗、體會與體悟

 (一) 體驗

「體驗」是最樸素的開始。從上課聽講到有很多間接經驗(所謂間接經驗指的是從父母親、祖父母親或是周圍家人得到的間接經驗),這間接經驗不是科學上的,但是在科學現代教育中也有間接經驗,大部分放在通識教育(Liberal Arts)中。

總而言之,在體驗過程裡,要通過印證,有點類似「case study」,但在講案例時,通常只講一個案例,對於案例能否讓自己得到感受,然後不是只把案例作為分析就沒有下文了,這案例要內化於心,豐富地用在自然教育、自然管理甚至自然醫學中,這一部分的間接經驗,是夏學的一個寶藏。

在體驗這階段,每個人都有體驗,可是要如何增加提高體驗的敏感程度?這要透過反省的方式。有些體驗可能很快地進來就出去了,可是如果我們變得很敏感,對自己生活裡很多東西敏感度特別高的時候,譬如他人對我衣著的看法,每天情緒的變化、自己和自己內心的互動對話,這些都能夠提高自己的體驗,這是屬於簡單的體驗。比較複雜的體驗如對錢財權力、愛情的反應與接受,這個層次通常稱為人情世故,或人生智慧。這裡要提出來差異,講這一部份時,譬如《菜根譚》、《格言聯璧》,都講得很對,但這樣的書沒有思想,它的體驗是比較平面的,而四書五經裡面的體驗則與之不同,差別在於前者沒有思想體系,後者有思想體系。

沒有親炙過毓老師的年輕學生比較難去區別《論語》和《菜根譚》區別在哪?而這中間的區別很關鍵。我們跟隨毓老師時間長,當然知道這其中思想差別很大。但現在老師離開我們了,所以有這問題,所以今天特別提出來。在所謂的「人生智慧」裏,它是有思想基礎的,但如果沒有思想,它仍可以讓你了解人情世故,但這人情世故沒有辦法讓你提昇到相當程度。當然在人情世故、人生智慧裡面,也有高低之分。譬如歌德的《浮士德》,莎士比亞的著作,或曹雪芹的《紅樓夢》,這些都講人生智慧、人情世故,程度比較高,已到了文學藝術的程度,可畢竟仍未達到夏學思想的高度。因此今天特別提出來就是,要有體驗,這體驗作為基礎,可是不能把這體驗與夏學劃成等號,八歲讀論語與八十歲讀論語是不一樣。這不一樣是指,如果不能提升到思想層次時,只是因年齡增長,而對人情世故了解深刻化而已,還是到不了思想的境界。

(二)體會

「體會」,在這專指對經典內容的認知,是對上述的體驗注入思想。因注入這些思想,所以在經書裡面會有很多哲學概念,譬如「天」這個概念。在這體會裡面,就通過剛剛蒐集的很多人生智慧、人情世故,開始認知經書的內容。

  1.  以自我人生體驗去解經

第一步,是以自我的人生體驗去了解經義。剛開始讀書的時候,沒有到達思想境界的時候,通常對於很多經文的了解,只能用自己的人生體驗,所以才會說「學」是什麼?如果剛剛進入夏學領域,沒有辦法理解太深的道理,可以見賢思齊。如果想學程度很深的東西,而暫時無法了解,這時候即使老師勉力教育了也沒有用,說不定回到自已體驗階段的人生智慧,還更深刻。另外,通過註解,配合自我的理解能力,能夠掌握比較全面的經義。接下來用以經解經的方式互相啟發,這一個體會是在整個讀經書過程裏必經階段。走這階段時,對四書五經的經義就會有個自己內化的結論,這結論最寶貴。當有這結論,便具備了用夏學的方式來思考的能力,一門深入後一通百通,看每一本書大概就能心知其義。

但是用自己的人生體驗去理解經義可能的問題是什麼?譬如儒學的「溫良恭儉讓」,是不是已經不適合現在的選舉政治?因為每個人對經書都有自己的了解,這了解是自己的寶藏。無論得到的結論是或不適合現代選舉,它都是一家之言,沒有問題。只是不同的人可能有其不同的體驗,因此不要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從對方對於經學的了解,從其說話、認知可以看出他對經學的認識在哪一個方向?深度如何?這種體驗很重要。讀經學、讀四書五經、讀夏學,攻擊別人對自己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以自己人生經驗去了解經義,可能造成一些限制,但也可能使自己成為一家之言。

 2.通過自我意志及相應教育踐行經義

第二個方式是比較好的,通過自我意志,加上相應的教育來踐行經義。在夏學道路中,比較好的方法是剛開始強迫自己言行照經書上講的來做,那時還不知道經書講的是對還是不對?例如:踐行「言忠信,行篤敬」,結果吃虧了;可是剛開始先強迫自己用這種方式去走走看,會形成一個結果,就是自己內心的生活開始豐富起來。本來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個空間,當經書讀很多時,內心空間會從原本十米深,然後五十米、一百米,會愈來愈寬深豐富。特別要強調的是,治學時不需要去想說「我該怎麼去想問題,或怎麼不去想問題?」經書的目的就是讓內心愈來愈豐富,或說愈來愈強大,或形容它是源頭活水等等,這類名詞很難解釋內心真正的感受,但這感受是真實存在的。透過這種方式,自己感覺得到內心裡面有一種變化,也就是越深越廣了。這是學習經義比較好的方式。

「元學」就是「夏學」,所有學問都是夏學,「元學」是根據學問的精神,從精神角度來講,稱其為「元學」,生生不息是我們學問的精神。可是這學問從內容角度來講,稱為「夏學」。這就是師承的目的、精神就是開創新局,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學夏學的不同階段】

~以太極拳為例~

以太極拳為例。對剛開始學武術的人,只教他蹲馬步,因為下盤要穩。蹲馬步剛開始只能幾分鐘,後來時間愈來愈長,覺得下盤很穩。可實際上,所謂下盤穩的意思,不是能蹲很久,而是當突如其來受到攻擊時,人不會倒,這叫下盤穩,它是需要訓練拉筋的。因當受到攻擊時,反應上是筋要起作用。當筋很鬆軟時,下盤會穩。

但和一位初學者說,為了下盤穩,要去拉筋,他會不知道拉筋和下盤穩之間有什麼關係?因為他沒受過攻擊。當受過很多次攻擊之後才知道應該這樣做。而這樣做後,體會到拉筋的好處,進一步知道要提高自己的神經反應,提高神經反應就開始達到心學的領域,因為這意味自己的精神經常處在一個很清明、大腦很清楚的狀態下,受到攻擊時,反應會比自己原先的反應快速,譬如說提高四分之一。可是現在對年輕人說,「蹲馬步、下盤穩的方式,是要提高你的精神狀態。」他無法理解,因為學習者還沒到那樣的程度。

還有在練拳的時候,實際上對周遭要注意。太極拳的教育,是自覺的當在注意某一個東西的時候,就代表忽略了另一東西,這時就會受到攻擊,所以要練習「不去注意任何一個東西」,可是它卻能完全地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很多人說學太極拳是「身心合一」,實際上這是一種訓練,讓外界的東西自然地流進來。不去注意,但不斷吸收,外界資訊吸收地很豐富。舉這個例子,就像學夏學,在不同階段可能要教育或學習不同的東西,學習者才能接受,否則即使我們講的是真理,對方也無法接受。

「用不注意去注意周遭」,還不是最高境界,因為這時只是受到攻擊而還沒有受到反擊。當達到這精神狀態的時候,下一個境界是在受到攻擊時,反擊時能夠恰到好處。太極的目的是在反擊對方時,不致其於死地。當出手時,能拿捏輕重,這是當下的反應,不是經過一秒兩秒思考,「要出多重?」而是當下就知道要出這麼重,下手的輕重剛剛好。以太極拳為例,大家比較能形象地了解學習的不同階段。實際上在學夏學、《四書》、《五經》時,不同的教育對象也有著不同的階段的教育方式。

奉元學會為了普及夏學開很多課。普及時要注意到聽眾是在什麼階段?才能教育他們那階段應該學的東西,而逐漸深入。現在對高中生講夏學,對他們講「時」、「學」是會有困難,可是學太極拳要「注意於不注意」間,反覆練習這方法是會增進學習成績的。也就是說在打太極拳時「注意於不注意」的心靈狀態與聽老師講數學物理是一樣的,就這麼「聽」著,與打拳一樣。在這時候讓學生練習注意於不注意,成績會提高。當學生感覺到通過奉元學會的講課能提高學習成績,便知道夏學好處在哪,因為這是他們面對的問題,這就能自然而然地接受夏學教育了。

(三)體悟

體悟是另外一個心靈活動。相較於體驗和體會需花很多時間的積累,而體悟則是突襲而來,有人稱之為靈感,是另外一種心靈狀態。總而言之,不論古今與各種學問,都經過這三體的程序,夏學正是講這個。所以從這視角而言,無須說「這是西方學問,那是東方學問、印度學問⋯⋯」因為歸結到最後,都是體會與體悟。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透過不同角度豐富地開展夏學的學問。

【近悅】

學會現在該做什麼事呢?希望學長之間能夠做到切磋琢磨。老師到最晚年還講到,與前二十年相比,他的功力還提高了兩檔次,所以對夏學的認識是終生不斷的。今天有幸有這麼多學長共聚一堂,若能互相切磋琢磨,這可以是大家一起來做的快樂事情。

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我們同學們個個都是賢人,學會只要內部修睦,未來絕對成功。我們不需要外界有多少人來聽課(置「遠來」於度外),但只要所有同學做到「近悅」,只要學會做到「近悅」,奉元學會絕對發揮非常大的功效,「遠來」會自然而來的,那就是學會真正的成功!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二】《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章(一)

文/許晉溢

編按:本文由奉元同門許晉溢學長所撰寫,為探討《論語.學而篇》系列短文的第一篇。在本文中,許學長秉承  毓老師「依經解經」的傳統,旁徵博引,列舉《論語》他篇所談論之「學」字,來論述「學而時習之」當中所說的「學」應如何理解,並闡述孔門所謂「學」,著重在「知而必行」,不只是空口白話的知識,更是要在生活中實踐的功課。本刊特別徵得許晉溢學長同意,刊登此系列文章以饗讀者。其餘文章,亦將於之後的電子報當中依序刊登,敬請期待!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雖然不是孔子親自編定的書,是由孔子徒子、徒孫等共同組成的編纂團體,而我們目前也能透過《論語》來直接掌握孔子的思惟。

現在,要講《論語》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但是編纂團體為什麼要把「學而時習之」擺在首章?很明顯地,可能他們意識到這章能掌握到孔子最為核心的價值,並且也是在人類文明上極為最重要的資產。

首先,我們必須審慎探討「學而時習之」的「學」字。  毓老師(愛新覺羅毓鋆,1906年10月27日-2011年3月20日,1971年創辦「天德黌舍」,後改為「奉元書院」。)講:

「學」,第一個意思,是『覺』也。第二個意思,是效法的「效」。覺悟的「覺」,屬於「知」,覺悟了;「效」,就是屬於「行」。簡單的說,「知」和「行」合一,才叫做「學」!你們現在對於「學」的觀念,可不同了。古人「學」的觀念,是「知行合一」才叫「學」。我們感覺自己很會講,「學」者,覺也、效也,這是古人解釋的。(1995.10.02)

再按  毓老師的弟子許仁圖先生《子曰論語》指出:「從〈先進〉這章,可以看出『學』和『讀書』是有分別的,讀書不等於學。」

所以,按上述講法,《論語》的「學」字意含應該與現代所認識的不同。那麼,我們如果先看《國語日報辭典》對「學」字所下的定義,有五種:

(一)效法。如「猴子學人戴帽子」。

(二)求學問的所在。如「學校」。

(三)有條理,有系統,有組織的知識。如「科學」、「數學」。

(四)研究,揣摩。如「學習」。

(五)姓。

如果就上述五種解釋,一般人可能會認為「效法」、「研究,揣摩」比較接近本章的「學」字;但是本章的「學」字可能無法用上述定義,因為上述的意思只會侷限「學」字意含,也沒法深究其本義。

然而,要怎麼找出「學」字的本義呢?要發掘「學而時習之」的「學」字,還是得回到《論語》,就著《論語》文本逐一釐清「學」字本義。

什麼是「學」?《論語》中,孔夫子不會對「學」下一個明確定義,所以暫且只能假借其它例子先來旁推側引。

首先,如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這簡單來講,是討論「倫常」,「賢賢易色」講夫婦之倫,「事父母能竭其力」講父子之倫,「事君能致其身」講君臣,「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講朋友,如果這等倫常都能做到了,所以子夏說:「雖曰未學,吾必說這就是『學』矣!」雖然這是子夏的講法,但是透過這個可以相信的一點,就是為什麼《論語》要把這編纂進來,這說明了子夏的這個講法應該是接近孔子對「學」的解釋,孔夫子對於「學」的認識是建立在行為上,而不是「光知不做」。

從子夏的立論,再回到孔夫子所講的「學」,就不只是「學」而已,而且是更進一步,講「好學」。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這個「可謂『好學』」是建立在「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這都不是「講」的,這都是「行為」上的,不論是「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還是「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能做到上述的,才叫做「好學」。

就以「好學」來講,子夏也曾對「好學」提出:「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論語.子張》)這裡提出的「好學」有兩方面:第一,「日知其所亡」,重點在於「知」,但是如果只有「知」,那還是不夠的;所以,第二方面提出「月無忘其所能」,就是強調「能」,也就是「行」,「知」和「能」必須一致,也就是知行合一才是「好學」。

因此,從子夏的「學」到孔夫子的「好學」,可以發現其中脈絡是一致的,最終都指涉到「行」。雖然如此,一講到「好學」,如果只有「知」,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很容易;但是,如果進一步討論到「行」,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做到了。所以,孔夫子講:「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依此,一般人都能言「忠信」,但是一提到「好學」,夫子非常有自信,說:「不如丘之好學也。」這說明了什麼?能行的人太少了。

在《論語》中,對於「好學」,哀公、季康子分別問孔夫子:「弟子孰為好學?」孔夫子都回答:「有顏回者好學。」為什麼顏回好學?孔夫子講的答案卻是「不遷怒,不貳過」,這都是「行」。但是能「行」,容不容易呢?恐怕也非易事,因為自從顏回「不幸短命死矣」,孔夫子就講:「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論語.雍也、先進》)

「學」,為什麼那麼重要?為什麼要在《論語》首章就提到「學」?這是在文明的建構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學」,所建構的文明極有可能會有弊端。所以,孔夫子問於子路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子路對曰:「未也。」孔夫子很鄭重的對子路講:「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論語.陽貨》)這段,說明了一點,不管你是好什麼,就「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剛」,如果不好「學」,都出問題。所以,回到前面孔夫子講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忠信」固然重要,但「忠信」如果沒有建立在「好學」上,「忠信」也有可能出現弊端,這是必須省思的問題。

既然「學」那麼重要,要學什麼?在《論語》裡,提到要學什麼的,大概列出以下幾種:

第一,「學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

第二,「學易」。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

第三,「學詩」、「學禮」。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論語.季氏》)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

第四,「學道」。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論語.陽貨》)

上述「學文」、「學易」、「學詩」、「學禮」、「學道」等,簡單來講,最終都是要行的,而不是只有知。如「學文」,在「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這些都是行的;若都能做到了,才「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學文」絕非「學寫作文」那麼簡單。再如「學易」是要能夠不犯「大過」,「學詩」、「學禮」是要能「言」、能「立」,「學道」是要能「愛人」,這都是要能做到,是非常實際的,而非空口說白話。

儘管「學」那麼重要,但是孔夫子對於「學」,還是有所側重的,如「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論語.衞靈公》)這裡的「軍旅之事」不是不重要,但是對於孔夫子講來,「俎豆之事」的禮比「軍旅之事」的武來得更為重要。

從上述,先確立「學而時習之」的「學」字在《論語》中大略的講法,簡單來講就是「知而必行」,接下來就要討論,這個「學」怎麼「而時習之」?

原文網址:https://goo.gl/sY46Au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三】「臺灣當代文化史」課堂心得之二——八年級生集體記憶的一段空白

文/廖鶴群

編按:今年一月的冬季課程,奉元書院特邀李淑珍老師開〖臺灣當代文化史〗課程,講述臺灣近現代歷史與文化的發展,深入淺出,生動活潑,頗受學員好評。「臺灣當代文化史」在三月開始的春季班也繼續上課,歡迎各位同好一起前來研討。本期特別邀請廖鶴群學員,撰寫心得,是針對該門課程的第二篇心得,旁徵博引,圖文並茂,非常值得慢慢細讀。

一、集體記憶中的空白

春季班的「臺灣當代文化史」課程,已經談到了光復以後臺灣社會在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上的各種變遷,以及當時知識份子的處境及影響。在本月的進度中,提到了許多在 1950、1960 年代時對臺灣有重要貢獻的知識份子及技術官僚,其中如牟宗三、徐復觀等先生是我較為熟悉的,此外,奠定臺灣經濟基礎的尹仲容、李國鼎、俞國華、孫運璿等先生,也是耳熟能詳。然而,在課堂上,從老師及許多親身經歷目睹、甚至參與其中的學長姐的口中,卻又得悉不少過去我並不十分瞭解的掌故事蹟,教人大開眼界,得以有了重新審視與認識當年的社會氛圍實境的機會。

但是,我也因此不禁想到,何以我們這些「八年級生」及更年輕的一倍,對這些為這塊土地的建設焦心勞思,奉獻付出的先人,如此陌生?我生於 1991 年,由於童年時喜愛讀百科,而後又就讀歷史系的關係,已較同輩有更多認識,尚且矇矇懂懂,我的朋友同學們又如何呢?在我們的集體記憶中,似乎存在著一塊空白,神奇的是,這塊空白尚且不被人所意 識。我以為,這或許與過去中學時代的歷史教育敘事脈絡有關,在一個自成其說的脈絡下, 這塊空白其實也便不成為其空白。有鑑於此,我便想試著探討在我們這些「八年級生」的集體記憶裡,究竟對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歷史有些什麼印象?主要的依據,則是歷年來一些對國高中生的歷史教育及歷史記憶的統計研究。

圖一:明山書局出版《中國兒童大百科全書》第一冊目錄,因其內容包羅萬象,唐澄暐先生稱其為「迷宮般的閱讀經驗」。[1]
圖二、三:《中國兒童大百科全書》的內頁,以及儘管童年時並不認識,但現今看來豪華無匹的編輯顧問群。

二、臺灣青少年社會歷史記憶調查

1997 年,歷史學者王明珂先生對 2416 位臺灣國一及高二的學生以簡答問卷方式進行歷史記憶調查,分析了不同年齡、性別、族群、地域的青少年的歷史記憶,以及蘊含在其中的社會化過程與社會認同傾向的差異。問卷包含四個問題:

(一)請寫出十個本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

(二)請寫出十個與臺灣有關的重要歷史人物。

(三)請寫出十個本國歷史上曾發生的重要事件。

(四)請寫出你從小到現在社會上發生的十個重要事件。[2]

調查所得的總表如下:

表一:王明珂製表,1997 年臺灣國一、高二學生歷史記憶調查[3]

1997 年的中學生,實際上算起來應當是「七年級生」。他們選擇的本國、臺灣歷史人 物,大抵上仍以中國傳統歷史人物為主,在臺灣歷史人物一項,除了當代人物,則以光復以前,尤其是清領時期為多。本國歷史事件部分以戰史為主,經歷過的重要事件則含括國內外,值得一提的是,「六四事件」同時列於本國歷史事件和經歷過的重要事件之中,而對兩岸

關係一時有重大影響的千島湖事件也名列前茅。王明珂先生對此指出,媒體持續、重複的報導,形成了對這些事件的持久記憶,而日益緊張的兩岸關係不僅促使民眾對兩岸議題特別關注,其災難性質同時還強化了對中國大陸刻板的「蠻橫獨裁」刻板印象。[4]

這份研究在經過了二十年之後,以今日的眼光檢視,有許多讓人感到見微知著且深具啟示性的結論。而若僅就本文所欲探討的問題觀之,在這份調查中,確實未能看到知識份子與技術官僚的身影。誠然,這樣的傾向是由於中學的歷史教育多半是以政治人物作主軸,社會文化也助長了對該類人物的形象記憶(如歷史劇、三國志電玩等),但也不能否認的是,至少在 1997 年,本文所欲探討的空白便已存在。唯一與這塊空白有關的,是在臺灣重要事件中墊底的「十項建設」。

作為對照組,王日吟先生在 2011 年也對此從事了調查,透過 2822 位國高中學生的歷史記憶簡答問卷,所得統計如下:

表二:王日吟製表,2011 年臺灣國高中生歷史記憶調查[5]

將 2011 年的調查表與 1997 年的調查一加對比,很快就能察覺諸多不同。首先,「民族英雄」一項倘若將其稍微等同 1997 年表中的「本國歷史人物」一項視之,可以發現「民族英雄」不僅多了許多外國人物,且莫那魯道的排名極為靠前,不僅勝過兩蔣、還勝過了鄭成功與岳飛,這可能是八年級以前的學生無法想像的。在「本國歷史人物」一項的差異更為明顯,在 1997 年的調查中未進榜的蔣渭水與莫那魯道都排入了前十名,甚至有理論上應當是日本人的八田與一上榜。同樣的,在 1997 年調查中頗佔有一席之地的清領時期人物,在 2011年時僅剩沈葆禎、劉銘傳兩人。凡此種種,充分顯示了在這十年之間歷史教育取向的轉變。

在歷史事件方面,原先以決定國家前途與歷史發展的著名戰役為主的歷史記憶,已經替換成了另一套或許可以說是以臺灣民主化進程為主軸的新體系,如「淝水之戰」、「靖康之 難」皆下榜,新上榜的則有排序第二的「美麗島事件」,以及「戒嚴解嚴」、「政黨輪替」等等。此外,在 1997 年的調查中有出現頻率有顯著領先的「七七事變」、「八年抗戰」已經消失在榜上,在排名上取而代之的是「二二八事件」,在名詞上則以敬陪末座的「中日戰爭」替代之。經歷的重要事件由於身處時代不同,故也自然有所不同,不過仍然可以從中看出整體的傾向已經從國際化的視野,轉成了對臺灣本土的注意。另外匪夷所思的是在經歷事件中,竟出現了「二二八事件」與「八八水災」。

需要指出的是,相較於王明珂先生各要求十個答案的問卷調查,王日吟先生並未要求學生簡答的答案數量,但最終平均結果,「八年級生」在各問題的回答,平均約僅有 1.7 個。王日吟先生認為這是因歷史知識日漸薄弱的結果,但儘管所得答案的樣本數量有所減少,卻仍可發現一條以本土化為主體的發展趨勢。[6]我以為,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答案的減少也可以視為學生對該問題的「唯一回答」,是在其認知中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答案,因此儘管統計數量減少,但或許其權值反而有所增加。

不過,儘管到了 2011 年,歷史教育的本土化已經頗見成果,但本文所關心的對象: 1950、1960 年代時對臺灣有重要貢獻的知識份子及技術官僚,在臺灣史敘述,以及中學學生的歷史記憶中,仍然是一片空白。僅有「胡適」與「十大建設」仍存榜上        值得一提的是,胡適作為白話文學運動推廣者,同樣會出現在語文領域的視野內,記憶所及,早在小學時期便已進入教科書中        考慮到這些知識份子與技術官僚的國族認同甚至省籍因素,也許去中國化所產生的推力,遠大於本土化帶來的拉力?

三、教科書與課綱的空白

誠然,也許在有限的名單之內,留給學生較深印象的多半仍是政治人物與政治事件,知識份子在知名度上本來不及,而沈默勤懇的技術官僚更容易因缺乏鮮明的活躍形象而被年輕學生所記憶。但教科書是否也忽略了這一段歷史,所著重的又是哪一方面的敘事呢?徐宇辰

先生對 1980 年代本土化、民主化思潮興起後,教科書中有關臺灣史內容的分析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啟發。本文擷取研究中對三種版本教科書內「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比較,除了文字敘述外,也統計了出現過的人名:

表二:徐宇辰製表,統編本、康軒審定本、南一審定本三版教科書對「中華民國在臺灣時期」教材內容比較。[7]

正如表格所示,關於「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歷史教育是非常簡略的,這或許也可以說明對出生在解嚴以後的「八年級生」而言,由於他們未曾親身目睹經歷,教科書的總體印象式的概述,反而八年級生對僅距離自己二三十年的歷史知識一片渾沌,只有整體的模糊印象與個別事件的意象,無從有條理有脈絡的加以認識。在我記憶中,或許是由於「中華民國在臺灣時期」仍與我們距離太近,歷史課本多半匆匆帶過不予處理,然而這部分的空白,卻也未在公民社會課程中補上。事實上,公民社會課程在這一部份所強調的仍然是民主化的進程, 平心而論,不免與歷史課程有相當的重複之處。

從課文以及插圖的所提及的人名,也可以看見在此一階段歷史敘事的貧乏:[8]

表三之一:徐宇辰製表,國立編譯館《認識臺灣(歷史篇)》出現人名分析。
表三之二:徐宇辰製表,康軒文教事業《社會乙版一上》、《社會乙版一下》出現人名分析。
表三之三:徐宇辰製表,南一書局編纂委員會《社會 1》、《社會 2》出現人名分析。

整體來說,不僅介紹提及的歷史人物數量甚少,同時也仍然以政治軍事類為主,在本文所欲探討的社會經濟及文化教育一塊,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對此段歷史的認識,全賴同學自身興趣或讀書緣分所至。而教科書的空白,實際上又源自於課綱的忽視。103 年的微調課綱,一度欲在此方面有所補強,其前後差異可見下表:[9]

表四:林怡君製表,103 年課綱微調新舊課綱比較表。

103 年的課綱微調,儘管在文化教育的部分仍著墨未多,但已在課綱中明確加入了對經濟建設發展及其推手的介紹,主要取代的部分則是「解嚴前後思想言論、語言及生活方式的變化」一項。但眾所皆知的是,在多方的爭議之下,此次課綱微調不久即遭廢除。

四、小結

在以上的討論中,或許正如我預期的,可以認為「八年級生」集體記憶中的這一段空 白,無論如何,都與中學時代的歷史教育敘事脈絡息息相關。本文囿於時間及學力有限,暫時不能對這一現象及其前因後果進行深度的分析探討,只能羅列部分事實以供參閱。不過,王明珂先生在該篇 1997 年的研究中,有句精闢的評論,也許正解答了一部份的問題。他說:「臺灣本土化運動的特徵之一便是以『日據時代的經驗』來詮釋臺灣當前的經濟成就與臺灣

文化的部分本質,並以此脫離中國陰影」。[10]我則以為,歷史記憶與集體記憶,是凝聚社會認同與族群認同的關鍵與基礎。因此,集體記憶的不同,將造成認同的不同乃至價值觀、生活方式的不同,也是可預見之事。而尤其使我感觸的是,我們這些「八年級生」所接受到的對臺灣文化的歷史教育,極為強調民主化的一部份;但事實上,臺灣當今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型態,並不全然是民主化帶來的影響,真正奠基我們生活基礎的,其實是過去前賢在經濟建設與文化教育上打下的紮實基礎,相較於政治上的紛紛擾擾,經濟與文化才真正是人民生活的重心。如果我們在歷史記憶的教育上,更加強調臺灣在經濟與文化建設上的胼手胝足,而社會認同能夠在經濟文化的務實層面上取得共識,是否當前社會的對立與空轉,可以減少一些呢?

————————

[1] 參見:唐澄暐,〈讓孩子愣在起跑點:超弩級兒童讀物《中國兒童大百科全書》〉,https://goo.gl/67pUa9,檢索日期2018 年4 月 26 日。下列三張百科圖片亦引用自唐澄暐先生文章。

[2] 參見:王明珂,〈台灣青少年的社會歷史記憶〉,《歷史學報》(1997:25),頁 152。

[3] 參見:王明珂,〈台灣青少年的社會歷史記憶〉,頁 154。

[4] 參見:王明珂,〈台灣青少年的社會歷史記憶〉,頁 159。

[5] 參見:王日吟,《臺灣意識與歷史教育的變遷(1945-2011)》,國立中興大學歷史所學位論文(2011),頁114。

[6] 參見:王日吟,《臺灣意識與歷史教育的變遷(1945-2011)》,頁 114。

[7] 參見:徐宇辰,〈《認識臺灣(歷史篇)》與審定本康軒、南一版臺灣史教材分析〉,《歷史教育》(2009:14),頁 179-180。

[8] 參見:徐宇辰,〈《認識臺灣(歷史篇)》與審定本康軒、南一版臺灣史教材分析〉,頁 184-194。

[9] 參見:林怡君,〈政策之生態隱喻分析以高中歷史科 103 微調課綱為例〉,《學校行政》(2016:104),頁126-127。

[10] 參見:王明珂,〈台灣青少年的社會歷史記憶〉,頁 177。

返回目錄


【奉元同道】三國創業手冊:你的成功大計是什麼?

文/Sean Chen

編按:本文由學會理事陳明德老師推薦,摘自網路書籍《STARTUP 2.0 工程師創業手冊》第 2829 頁。原作者Sean Chen為一名創業有成的工程師,在本書中分享自己創業的心路歷程與經驗談,很值得一讀。恰逢臺大奉元社近期由熊羿老師開講〖你沒聽過的三國〗課程,而  毓老師關心時事,講學強調經典活學活用,特重「時」、「實」二字(《易經》既濟卦九五爻的小象辭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也;受其福,吉大來也。」)。故孟子說:「孔子,聖之時者也。」同時,讀古人書在啟發今人智慧。有鑑於此,編輯部特別節錄書中涉及三國人物靈活創業、活用經典者,作為呼應。本文從創業者的觀點出發,探討三國時代劉、曹、孫三家的發跡,尤其推崇劉備白手起家的典型,並引用《孫子》「道、天、地、將、法」的觀念,分析劉備能夠開基立業的原因,所謂「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本刊特別徵求原作者同意,除了稍加文字的編輯外,編者加上「三國創業手冊」為標題,刊登此文,以饗讀者。

我們熟悉的三國演義,主角有曹橾、劉備、孫權。在我看來,這三個人都是創業家。為什麼呢?三人都在亂世中稱雄,曹操雖然是梟雄,但若不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不會有機會從小小的驍騎校尉做到萬人之上,集大權于一身。劉備可能會繼續賣草鞋,張飛賣豬肉、關雲長仍是殺人逃犯。孫權的父親、哥哥若沒戰死,應該輪不到他主東吳吧。但是,這三個人都有心中大計,掌握了大勢,成就了他們人生的機會。

–   這三人中,以創業家的角度,我最欣賞劉備。為什麼呢?曹操和孫權兩人,當然是當世英雄,不過和劉備比起來,他們都是權貴之子,是富二代。起跑點比一般人要優越多了。反觀劉備,雖自稱漢氏宗親,其實家道早己中落,三十歲以前,有一腔熱血,東奔西走,其實一事無成。但他抓到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時機,成就了他自己的大事業。《孫子‧計篇》以「道天地將法」分析敵我之優劣強弱,我們以此「五事」來看一看,劉備的成功大計是什麼?

–  用復興漢室為名,以漢室正統自居。此為「道」,所謂出師有名。從創業的角度 來看,就是創業題目要切中需求,把握正確的方向,讓支持你的人有足夠的 信心和想像空間。把你的所有行動合理化,甚至神格化。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在1912年2月15日,清帝宣佈退位後三天,舉辦「民國統一大典」,在明孝陵前,發表〈祭明太祖文。足見反清復明」的民族主義革命口號,才是革命家的心中的最具鼓動性的「」。其他的自由、民主、民生,在當時都是比較遙遠的理想和口號。趁亂而起,掌握時機。此為「天」,所謂順應天時。創業一定是順勢而為,看到比別人早的商機,動得比別人快。宏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把個人電腦工業的興起看作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把握了這一個時機點,因此成就了偉大的電腦工業王國。現在什麼地方亂糟糟的,什麼東西不好用,或是離科幻電影還很遠的技術,都可能是你的機會。

–  愛民如子,努力塑造百姓救星的形象。此為「地」,靠的是在地群眾力量。劉備 為了逃避曹操大軍,棄新野南撤,居民十幾萬同行。因此行軍緩慢,被曹操追殺,他為何不棄百姓而逃?因為他知道此舉之後,別的地方的老百姓會如何看他與其他英雄的不同。這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西方叫就「Who win the mob, win the war.」,這點羅馬帝國的凱薩大帝早就知道了,成為帝國前,他把羅馬共和國的政治讓給大將軍龐貝,換來兵權,打敗高盧後成為人民的大英雄,趁著腐敗的羅馬,終結現行勢力,成就四百年羅馬盛世。創業家要和大公司對抗,不能靠資源,一定要比大公司更接近終端客戶,讓客戶站為你的一邊。所以我認為 B2C  B2B 好,Local  Global 好。

–  以仁義為號召,廣邀天下豪傑。此為「將」,所謂成事在人。曹操用人,要錢給錢,要名給名,手下兵多將廣,又有漢朝天子在手運用。其實一統天下,應該可行。劉備沒錢沒權,但會用心,靠仁情義氣拉攏好漢。劉備極會用人,快五十歲時三顧茅廬邀請二十幾歲的諸葛亮輔佐。孫權嫌醜而不用的鳳雛龐統,劉備奉為上賓。其實如果你問成功的企業家或投資人,大都會說他們是看人比看題目還重要,人不對,再好的機會和題目也沒用。這點除了創業家要學習外,台灣有許多亟需要轉型的中小型製造業公司,如果不能放棄以往的成功經驗和團隊,虛心接納新的人才,轉型就只是空中樓閣罷了。

從孫子兵法來看,劉備己具備「道、天、地、將、法」,國之用兵五項必備條件之前四項。唯獨在法制官道上較為薄弱,感情用事,終未能成帝王大業,是比較可惜的地方。但是劉備運用他本身的人格優勢,彌補資源的不足,大戰略方向正確,成就了在歷史上的大人物。比起《水滸傳》的宋江,雖也兼具了「、天、地、將、法」的要素,聚集各方英雄好漢,打著「替天行道」的旗幟,風起雲湧,殺官除奸。不過宋江腦子裡其實還是充滿了迂腐的忠君愛國、仁義、禮制思想,「替天行道」的道只是反奸臣,不反無能的皇上,罔顧宋朝氣數已盡,一心還是想被招安報國。野心規模(Scope)太小,限制了梁山泊的發展,最後悲劇收場。

我們要創業,人小但志氣要高。遠大的目標訂下來,努力不懈,好的結果也許不會來,但也許會比你想的還來的快。

接下來,請過以下三關,驗證一下你心中的成功大計。欲知此三關為何,請參閱原書如下:

· 原書PDF檔下載:https://goo.gl/yyFHO9

· 原作者網站:https://startup20.org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