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席】楊渡 老師
【時間】2022/12/18(日)下午二點至四點
【費用】歡迎贊助 無須報名
【地點】奉元書院(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77號 4樓 A側 羅斯福大廈)與 Zoom 視訊、YouTube 直播
【交通】距捷運臺電大樓站 2號出口步行約 5分鐘,臺電大樓正對面
【講師簡介】
1958年,生於台中農村,早年任職《中國時報》,後從事調查採訪,任主筆十餘年。曾在大學教了二十幾年報導文學、新聞專題研究,後任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八年。除詩集,散文之外,歷史作品有《簡吉──農民運動史詩》,《有溫度的台灣史》,《1624》,《澎湖灣的荷蘭船》,長篇記實文學《一百年漂泊》(獲2016年騰訊十大好書獎)《未燒書》(獲梁實秋散文大師獎)等十餘本著作。
【講座簡介】
最近,隨著東亞國際地位的重要性日增,有關東亞史與十五至十七世紀早期全球化歷史的研究,無論在台灣、中國大陸,或者韓國、日本,都開始一波新的研究熱潮。這固然與東亞經濟圈的崛起有關,但它和1990年代之亞洲研究又有所不同。它更多是透過歷史,回歸東亞主體,指向未來。
1990年代的東亞研究偏重經濟面,諸如:日本第一、亞洲四小龍、四小虎、亞洲經濟奇蹟、雁行理論、儒家經濟圈等。
但二十一世紀開始的這一波研究熱潮,卻更為深刻而廣闊的挖掘早期全球化時代,尤其是中國從明朝開始與歐洲文明首度接觸的碰撞歷程。相較於過去以歐美為主體的觀點,這一波的主體更突顯東亞、中國本身。每個國家以自身的歷史為主體,打開不同於歐美觀點的論述。
特別是,研究的歷史時間,不再從歐洲人東來開始,而是始於更早,從十五世紀歐洲人尚未來到東亞之前,東亞各國的國際關係與海洋發展史,再延續到十六、十七世紀歐洲人來到遠東,從而對亞洲國家的政治、經濟、地緣政治等,造成深遠的影響。
台灣處於這地緣政治的前沿,自是與全球化大勢息息相關。今日台灣,正是這一段歷史所形塑。談歷史,是為了看向未來。
【聯絡我們】
02-3365-3181
〔開館時間〕
【友善連結】
➤➤歷年課程
➤➤書院臉書
➤➤粉絲專頁
➤➤YT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