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引導,觀看資料
好些年前,高雄的中學歷史老師要我做一次示範教學。好啊,教那一段落呢?配合課程進度,剛好是唐代,就講隋唐吧!我借來教科書一看,大為吃驚,怎麼是這樣的內容,好像都是些制度,科舉、均田、府兵、租庸調、兩稅等等,幾乎占了主要的篇幅,事情很少,人物有限。我第一個直覺是這樣的內容不能用,第二個感覺是學生要讀、老師要教這樣的歷史,真夠可憐!
重新設計,擬定要講的題目,化成問題的形式,再選些有關的資料,印出來當場閱讀。一個課時,五十分鐘,一定要精簡,方能把這個時代作最完整的陳現。五十分鐘可以講隋唐嗎?有點困難,儘量做吧。
上課對象是高雄中學的高一班級,旁聽的老師也有十幾位。我一面講,一面問,學生反應敏銳,對答、討論氣氛熱烈,課程進行十分順暢,下課鈴響,講到安史之亂。「歷史是時光的旅程」就是一位同學課後心得中的一句話。我把整個過程寫成一篇文章,寄給北京首都師大葉小兵教授,他覺得很好,推薦給天津的《歷史教學》,主編也頗欣賞,立即刊出(2008年11月),我們亦在《清華歷史教學》刊出(第20期,2009年11月)。這篇小文還受到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學歷史教學》的青睞,非但刊於首篇,還加上「特別推薦」四個大字。課堂錄影呢?很抱歉,前面的沒錄到,只有最後的十八分鐘。聽說,這十八分鐘不時在大陸的歷史教學研討活動中播放。幸好,只錄了十八分鐘,方便運用,如果完整的五十分鐘,還很難用它呢。
其實,我教歷史,早已使用這種問題與資料結合的方法,我在清華大學通識教育歷史領域的「中國歷史的發展與演變」,是兩個學期的課程,每一講都發有講綱,其中列有問題,更多的是資料,而資料之中,《資治通鑑》幾乎占了一半,現代學者論述中,以錢穆的《國史大綱》採用最多。很長的時間,每一講的講綱是A4一張兩面。兩年前,增加了仿自PISA閱讀素養的「文本閱讀題」兩道,講綱也就增至二張三至四面。
學生上這樣的歷史課,得到什麼?期末考問一下,試題中有一道要同學反思一個學期的所學,而且說明「計分從嚴」。103學年度第二學期,選課學生接近一百四十位,電機系一年級的劉心禾同學是答得最長的幾位同學之一。我們看看她怎麼寫的:
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再一次認識歷史。從小以來,歷史只存在紙上,所謂歷史,只是時間洪流中的數個片段而已;所謂歷史,只是人物、事件和時間的集合體,沒有靈魂,也不會流動,好像掛在牆上的老相片一樣,只是「存在」,並沒有什麼意義。
一直以來,我都討厭歷史,還記得高中時,坐在台下,看著歐洲的地圖,每換一張投影片,就是數十數百年的經過,而留在我心中的,也只是因為某條約,國界有了什麼樣的變動,為了考試而存在,而被記著的知識。這些也都隨著學測的結束,一江春水向東流,再也不曾想起,留下的只有學習上的陰影。
當初會選這門課,只是學姐的推薦,一開始,也是愛聽不聽的。但是當有一天抬頭,發現老老的教授的課,一點都不死板時,我也愛上了這門課。
老師用有趣的方法,講授歷史人物間的互動,從此,「與語,大悅」再也不是講一兩句話就開心大笑這種無腦情節,而是從言談中理解了對方,了解了此人計策之妙,而展露出的笑臉。從此,歷史不再只在紙面,而可以躍然紙上,不論是隋文帝的節儉,魏徵的苦諫,或是侯景、李密的行為表現,都成了無法忘去的故事。雖然在歷史層面上無法像老師一樣專業,但謝謝老師讓我第一次愛上歷史。
這些年從同學的試卷或心得報告,看到對中學歷史課程的抱怨,真是太多了,讓我幾乎感到隔絕青年學子觀看過去世界的主要障礙,好像就是高中的歷史課程。當然,不能一概而論,尤其不需責怪老師,在考試領導下的教學,一切都以為考試服務為目標,犧牲正常教學,就是現實的情況。
劉同學對高中的歷史課,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從她切身經驗,我們可以看到問題的癥結似乎是在學測的試題。如果今天應考人數最多,影響面最大的學測,歷史題目不再是需要死記硬背的「事實」,情況會有點改變嗎?我想,應該會有所改觀吧。目前這樣的試題,老師用刻板的教法幫助學生應付,讓學生痛苦不已甚且留下學習的陰影;那麼,學測試題的檢討與改進,就成了必須即刻要做的解救之道了。
劉同學說,她選這門課是學姐的推薦。許多同學都說,會來選我的課,是學長、姊的推薦,但這並不表示,同學聽了推薦,選了課,進了教室沒多久,就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況。如果自己不專心向學,必然始終遊移於課堂情景之外,不得其門而入。
我們怎麼讀資料?《通鑑》中記某人與某人「與語,大悅」,我們怎麼講解呢?這要舉例說明。隋末群盜之中,最傑出者非李密莫屬。李密襲爵蒲山公,入朝為隋煬帝侍衛。煬帝對宇文述說,站在左邊那個皮膚黑黑的年輕人,眼神不同常人,我看了不舒服,你讓他回去吧。這裡既描述了李密,也傳達了煬帝的不凡。李密回家努力讀書,有一天騎著黃牛讀《漢書》,與朝廷重臣楊素相遇,楊素才兼文武,一見便知騎牛讀書的年輕人不是普通青年,便把李密帶到家中,「與語,大悅」。他們談什麼?問問同學。他們談天下大事,沒錯,但一開始談天下大事嗎?恐怕不是如此。你們想想,他們會從何處談起?有的同學說,從朝廷的人事、政事談起。我說,兩個不認識的人一見面就議論朝廷大臣、政策,可能嗎?看來也不大可能。從《漢書》談起,我同意這位同學的看法,也做了一些想像的舖陳,由漢代連繫到當前的朝政,進而分析天下情勢,提出自已的判斷。我說,李密的陳述必然要言不煩,論證嚴謹,充滿智慧,怎能不讓楊素大為高興呢!這是小地方的描寫,但不是無關緊要,史書上這樣記載,必然有其用意,也有它想要呈現的意義。我們既要觀看過去的世界,這些畫面就不能輕忽放過。
劉同學從「討厭歷史」到「愛上歷史」,說明歷史課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呈現,一種像是貼在牆上的老照片,另一種則是精彩人物栩栩如生,似在眼前。如何讓廣大的高中生,在歷史課堂中看到的過去世界是流動的,處處感受到動人心絃的精神、魂魄,或許是今天我們高中歷史老師應該努力的方向。
(二)歷史,客觀還是主觀?
我常常對學生說,如果心中沒有「歷史」一詞的兩層意思,就是不知歷史為何物。如果歷史老師把「歷史」這門知識當作第一層的「過去發生過的事情」來講,學生永遠進不了歷史之門,理由很簡單,老師還在門外呢。老師講歷史,心中一定要知道,我講的是第二層的意思:「對過去事情的理解與表述」,是誰的理解與表述呢?當然不是老師本人,而是歷史家,也就是史書的撰者,老師講述的是史家的論述。
歷史家的論述,也就是歷史家「建構」對過去的理解,再加以表述。所以,老師不能只談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情,而是要依據史家「所述」加以解釋,老師在課堂上應該沒有時間詳加叙述,但是心中一定要有這樣的概念,我現在講的是太史公《史記》裡的描述,或見於《資治通鑑》中的記載,或是錢穆在《國史大綱》的看法等等,我講的是有史家論著依據的課程內容。
如果老師們很清楚,上課講的是史家的記述,那麼必然含有史家的個人因素,他生活的時代氛圍、深植心中的學術理念、以及具有獨色的人生態度等等,多多少少也將呈現於史著之中,怎麼可能如同科學一樣的客觀公正呢?這麼說來,歷史知識就不是客觀的,而是主觀的;但是,會像文學作品一樣的主觀嗎?顯然不是,歷史知識仍然有其「客觀性」,只是它不是過去事情的「真相」,而是建構過程中的紀律,如:言必有據、分析細緻、推證嚴謹、論斷精審、表述得體等等。太史公司馬遷說:「好學深思,心知其意」,民初國學大師章太炎說,傳統史家「擇雅去疑,慎之又慎」,都是強調史家工作不是率意而為,而是有其客觀上的要求。
這樣的概念,學生能懂嗎?請看看清華大學103學年度下學期「中國歷史發展與演變二」期末考學生的試卷,對上了一個學期課的反思,說了些什麼?
數學系二年級王如如同學寫道:
我了解到歷史不純綷是一個事實,而是史學家將他們看到的、他們知道的,透過他們自己的方法叙述下來。未必是真正發生過的事,未必客觀,但是因為包含了他們的看法、價值觀、文筆特色,甚至可能他們的想像等,創造出了豐富、精彩的作品,這讓我對歷史有了全新的看法與定義。以前總覺得讀歷史就像在背書,背朝代,現在學會了欣賞不同人寫出的作品,思考他們要表達的含意,體會他們用詞的意境,覺得讀歷史,很像在品嘗各種食物,每種食物都有它獨特的風味。
王同學偏重於歷史的主觀性,她有這樣的認識,並不容易,寫得也不錯。她用各種食物來譬喻,或許過於生活化,略失知識的尊貴,我覺得也蠻好的。工業工程系二年級廖哲健同學寫道:
我想,我學到至深者,當是「歷史的客觀性」,課程的內容可能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沖淡,但是這種對於思維的建立、打造,卻會如同一壺美酒,越發醇厚。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所謂歷史,便是要以客觀為重,諸如課本上毫無感情的文字,才稱得上標準的「歷史」。但如今我的想法不同了,正如老師所說,所謂客觀,是在有證據的基礎上,又經過重重思考,而由不同角度所寫下的歷史。怎麼可能沒有主觀成分,但這又何嘗不好?歷史的價值建立在我們將從中學習,記取失敗的教訓。
廖同學的回答,包括三個重點,一是對「歷史客觀」的重新認知,過去學到的,現在覺得需要調整了;二是對歷史客觀性的認知,雖然寫得略嫌簡單,但能夠寫出來就表示他有所了解,而且印象深刻。三是,他認為學習歷史,在於從中學習,記取教訓。這是很「傳統」的說法,許多歷史老師強調歷史的科學性,認為學歷史為了「求真」;老實說,我很懷疑,我還是贊成傳統的觀念。
對於歷史知識有了這樣的認知,又學到了什麼?還是看看同學的說法。生命科學學院學士班一年級黃墨帆同學說:
我學到了用不同角度去看一件歷史事件,以及能夠真正設身處地去了解一個歷史人物為什麼會說某一句話,或做某件事情的原因。以前從來沒有讀過資治通鑑的我,也因為這門課讓我有機會一睹這本史學巨著,原來史官是這麼記載皇帝與臣子對話的!雖然我語文程度不大好,看不大懂文言文,但少數看懂的有趣片段還是會吸引我想繼續往下看。還記得老師常說的一句話:「讀通鑑不能不讀胡三省的注。」剛開始我不太懂為什麼,加上歷史知識非常淺薄,便對胡三省注解的文字沒有什麼共鳴。但隨著老師上課的解析和提及一些經典故事與人物事蹟,我好像漸漸能夠體會胡三省注中文字的力量,也讓我得以看到了通鑑表面記載文字背後更多的道理,與值得我們思考的一些問題和啟示。我的記憶力不大好,對老師上過的內容可能沒辦法記得很多,但我覺得有許多人生觀念、處世態度,還有受用無窮的思考方法是我有這門課程中最大的收獲。不管以後是否還有機會接觸中國歷史,以及博大精深的資治通鑑,我都會帶著這堂課上學習到的寶貴經驗去面對未來的旅途。
黃同學是一年級學生,讀文言文感到很辛苦,而我們這門課所選的資料,又以《資治通鑑》為多,幾乎占了一半。雖然我對於每一則材料都會先念一遍,略加講解,再作討論,有時我會提出問題要同學思考回答,有時我自問自答。如果學生上課專心聽講,就會跟得上,不久之後原先不懂的文言文也可以讀懂若干。如果,上課不專心,不用心,只想聽現成的、有趣的故事,自己的進步必然有限。黃同學提到《通鑑》的胡三省注,這是全班一百多位同學中僅有留意胡注的。我讀《通鑑》,對胡三省十分欽佩,不是胡三省在職官、地理方面的深厚學養,而是他閱讀之細,用心之深,一些小地方留下他的感慨,提醒我們注意,正是我們讀《通鑑》時最應學習的典範。所以,我所選錄的《通鑑》資料,若有胡注,必然一起錄下。《通鑑》編寫,採自正史及很多其他材料,都有其選取與否的考慮,胡三省作注,也有其關懷的所在,都說明歷史這門知識是史家建構起來的,其中難免主觀的色彩,但也因之境界更高,更為動人。
黃同學說,在這門課中,學到了「人生觀念、處世態度、思考方法」,我們可以說,思考方法是一種能力,一種帶得走的能力。至於人生觀念、處世態度,黃同學並未就怎樣的觀念和態度有所說明,但他却感覺到這方面的重要,會對人世間的種種情況,多想一下。這時,古人的言行舉止,或許會起參考的作用,清楚了解那些事是不可做的,那些話是不可說的;而不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在茫茫的人海中迷失了自己。
(三)史家論述片段,引導思考想像
中國採行現代教育的初年,談到如何教歷史,就會舉出五個W,要學生記住。是哪五個W呢?就是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與何故(Why)。也就是說,學生只要記住某一年,在什麼地方,由那些人或哪一個人,做了什麼事,為什麼會做這件事,就是學到了歷史。過了一段時間,大家覺得教歷史不能只談過去的某「事」,還要談點這件事的影響與意義,於是,學生讀歷史,要記得的「重大事件」,包括哪些人在什麼地方,由於什麼原因發生此事,經過的大致情形如何,結果如何,造成怎樣的影響,我們可以給予怎樣的解釋與評價,也就是意義何在。後一種教學概念當然稍為進步一些,其實與前一種很接近,都是要學生記得過去發生過的事情,以及教科書上的標準解釋。這樣的學習,今天看來,主要缺點有三:一是與培養學生的能力無關,二是與學生自己的生活很遙遠,二是沒有什麼趣味可言。於是,歷史就成為一門為了考試,死記硬背些沒什麼意思的東西,考過即忘的課程。
古人讀歷史,童蒙時期也是死背,朝代、人名非要記住不可,至於是否瞭解,以後再說。成年之後,想要多點歷史知識的讀書人,就會抱著四史、《通鑑》之類的史書,一遍遍地讀。兩司馬、班固、范曄、陳壽、顏師古、裴松之、胡三省等大史家的學識功力、書寫手法以及卓識高見、深情厚意等,都會讓讀書人欽佩、感動,書中所述,也就難以忘懷。清末以前,中國史上的傑出能臣,他們之所以在事功上有所表現,閱讀史籍,將前人的智慧,化成自身的能力,應該也是重因素之一。
我們不妨稍稍仿效古人的學習,選取史家論述的片段做為歷史課的教材,帶領學生略嘗細讀的滋味。雖然所選的資料,如同滄海一粟,少得可憐,然而有其教學上的重大意義,那就是不再把「史實」視為歷史的學習目標,而以是史家的表述取代之;換一個角度說,學生學習的歷史,不再是「過去發生過的事情」,而是「對過去事情的理解與表述」。
我在清華大學的中國歷史課程,每一講都有講綱,這樣的片段就成為主要內容,再用問題引導,進行課堂的講解與討論。我們可以看看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感受如何。一○三學年度第二學期的期末考卷,學生對於這個學期的學習,寫下個人的感受,這些信息值得一談。我們先看資工系一年級李紫瑄同學怎麼說的:
上了兩個學的歷史課,我明顯感受到兩次上課的差異之處在於心態以及思考方面。上學考試準備時,會相當緊張地到處Google各個朝代、人物的事跡或政策,但發現這樣的考試準備根本與高中無異,不同點只在於有沒有老師給出制式的答案而已。但這學期不同,我只是細細地翻閱文本,先看老師給的問題,試著在內心尋找答案,並以人文角度的觀點來深入想像,最後再看文本中有哪些我認為有趣之處,做進一步的探討。如果在以往,我絕對不相信有這種學習的方式,但我想這便是所謂獨立思考的學習方式,雖然有時會有鑽牛角尖的情況,但我覺得我學習到了相當重要的態度與方法。
李同學是一年級生,剛剛進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很難擺脫高中時的學習方式與應付考試的習慣。到了下學期,她知道學習不應只是記誦,相對而言,思考、想像更為重要,經過課堂的聽講、討論與課後作業的練習,對於取自史籍的文本資料細加玩味就會覺得親切有趣。我讀李同學的陳述,一來感到李同學認識了學習歷史應有的態度與方法,表示教法具有成效;再者感到這樣的學習態度與方法,要等到大學才有所認知,真是晚了一點,我們的高中歷史教學需要做點檢討,也該做點調整了。
從史籍中選取片段,做為文本閱讀的練習,主要訓練學生思考與想像的能力,是與記憶無關的,也與學生在高中時習慣的學習方式很不一樣。這樣的不同,其實也可以說是教學「模式」的不同,如果說我所採用的是一種「新」的模式,學生的反應如何呢?請看看物理系二年級洪明峻同學的意見:
在上了一學期課之後,我覺得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並不是關於歷史的知識,而是透過文本閱讀的方式,使得能更加愉快、輕鬆的學習歷史,且更能有效的促進思考其事件的原由。現在想想高中讀歷史皆是囫圇吞棗式的背其歷史結果,卻未能真正的思考。在課堂上,可發現在叙述同一人,同一事件時,史家的觀點思考各不相同,……從多面向的角度去針對一件事情加以剖析,就是我最大的收獲,也是我目前想要提升的能力。再者,此種能力也不一定只能用在歷史上,而是適用於任何一種學科。再做研究時,遇到問題也不能只著眼於眼前的情況,而是應該多方面查找,也許問題的解決出現於最不起眼的地方,因此多面向的思考探討是極為重要的。
洪同學明顯強調思考的重要,屬於理性思維部分,也有同學對於內心的感受印象最深,大概也是過去的歷史學習經驗中較為少有的部分。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二年級張伯丞同學說:
歷史在現代學生心目中,是枯燥的代名詞之一,而對於修習其它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的人而言,更是它們的裝飾和婢女,但若以「歷史」為主體,深入思索,便會發現許多有趣之處,歷史不僅能將人心和古人連接起來,更可以因此使心靈有所增長,視野更廣。以往我是不會注意「與語」、「默然」、「大悅」這些詞的,只將它當成動作、情緒描述,但現在才知道,若將前後事件連貫,進去觀察,就可以發掘許多文字上未清楚告知的訊息,使我更加了解事件和人物。而在這樣的觀察之中,可以學習到文章寫作的訣竅和人物個性中所揭示的人性,從中看到人世的道理。
外語系二年級張筱婕同學,意見相似,亦錄於下:
上了一個學期的中國史,我學到的是如何從小故事內人物的心裡去思考為什麼他們會說的話,做他們所做的決定,我學會「神入」,也就是從人的內心出發點去揣測其想法。常常在看文本的時候,都會對於一些人的精闢言論感到訝異,因為會覺得為什麼這個人可以想到這個,面我無法,這就會造成我很想知道他們到底心裡想什麼,到底如何思考。……
張同學讀歷史,不只是為了知道過去的世界與人物,還會因之檢討自己的不足,激發出向古人學習,以提升自我的動力。於是,歷史知識多少發揮引導實際人生的作用,雖然今天的學界已多不言此,但我個人仍以為這才是人文知識的價值所在。我們從兩位張同學的意見中,也可以看出,歷史課程中的「思考」與「想像」,實在難以判然分途,而是互為表裡。另外一位二年級的張同學,科技管理學院學士班的張芝榕答案的結語部分,文字頗為簡略,說明可謂精要:
閱讀文本與聽老師解說的當下,我彷彿能見到那些人物被賦與了靈魂,活躍於我眼前,我懂得大膽想像文字背後的情景,並小心求證,以文獻資料去證實和分析。歷史能使我們精於思辯,能使我們擴大視野。我也了解到廣泛閱讀不只有助於文本的解讀,更使我們對人生有了深一層的體悟和反思。
我們在課堂閱讀文本時,如果遇到精彩的文字,也會刻意指出,要同學懂得欣賞。有的同學在答卷時,儘管時間有限,也盡量寫得華美。我不敢說這是文本閱讀的副產品,也許這位同學讀過不少文學作品,文字表達也就較為講究。工學院學士班二年級王韋鈞的答案就屬這一類,讓我們看看:
歷史並非教科書,他是一個鑑往知來的過程,當年資治通鑑的命名,是因為此句「鑑於往事,以至於治道」。在中國歷史的過程中,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發生此事後,史家加以記載,讀者在閱讀之時的思辯過程,才是學習歷史最精華的片段。而我享受的也是那頭腦運作的瞬間暢快,以一個簡單的譬喻來說,那些故事是春日爆竹引線上的火苖,而腦中思緒的延展就是那燦爛的火花。這思緒可以攀附著自己的生命蔓延,形成滋潤自己未來的養分,亦可向自己的過去探究,發現自己有那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唐太宗說以魏徵為鏡,可以知得失,當我們審思這些歷史的吉光片羽時,亦不是以這些靈魂,這些生命,知道自己的得與失嗎?正是如此,才讓我感受到歷史這門課程的魅力,讓我沐浴在這些紛繁絢麗的花雨之中。
讀了這些同學的課程回饋,不免有所聯想:其一,昔日史家書寫,擇雅去疑,慎之又慎,字字有其深意,我們細心閱讀,即能領略真情。其二,今天的學生,雖然過去學習方式不妥,學習能力却十分高強,所缺者,教師的引導而已。其三,歷史教師要做好本身的工作,自我充實非常重要,經典史籍重質不重量的仔細研讀,應不可少。
全文轉載自:張元談歷史話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