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7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 第44期

公元2017年08月07日 夏曆丁酉年閏六月十六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反復其道文/編輯部
◼︎【奉元講座】「在西方傳播中華文化的挑戰」演講記實文/秘書處
講述/黃啟江
◼︎【奉元論壇】高中歷史課綱的變革及因應之道文/徐泓
◼︎【奉元專題之一】明代在歷史上的地位文/徐泓
◼︎【奉元專題之二】幸生聖明極盛之世文/徐泓
◼︎【奉元問學之一】我聽徐泓老師講「明代的歷史地位」文/石粵軍
◼︎【奉元問學之二】走入《易經》的世界文/侯瑞成
◼︎【奉元問學之三】讀經典思管理:適千里者,三月聚糧文/白培霖
◼︎【學會公告】會員資料確認文/秘書處
◼︎【學會公告】秋季班課程文/秘書處

奉元電子報 歷期文章目錄


【編輯小語】反復其道

文/編輯部

本年度奉元書院夏季課程,奉元學會創會理事長徐泓老師特別邀請三位老師共同就「中國史」專題展開九個講次的課程,縱觀歷史的變與不變,同時對於社會上錯誤的認知,以文史的專業,展開正名和澄清。

徐老師是明清史的專家,一生研究講授中國歷史四十餘載,或許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中國史」會歸入到「外國史」!?在今年部定高中新課綱中,自明朝後的中國史歸入「東亞史」的範疇,與日、韓等國成為「外國」;而「本國史」僅局限於台灣史。自此,在某種形式上,在台灣的子民恐怕都已成為「中華民國的遺民」。高中課綱的調整與史觀的修正,當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經過近二十多年的舖陳、推動,其中有輕忽社會風向而錯失導正的時機,也有處心積慮的布局和安排;徐老師痛心這樣的發展,整理了近二十年來高中課綱與史觀的轉變,以〈高中歷史課綱的變革與因應之道〉一文,對社會提出最嚴正的呼籲和澄清。

同樣的情懷,也在徐老師本講「明代的歷史地位」的專題中,向大家說明:國家幅員的擴大,從來都是衝突、接納、融合到共識的形成。於是文化在累積中成形,血脈透過通婚、繁衍而使民族多元而壯大。政客為了短暫的政治目的,或是偏狹的意識型態,要把幾百年來所形成的文化風俗一次掃盡,這樣的用心終不敵國族血脈的淵源流長。

近二十年來,台灣在民主改革開放的旗幟之下,似乎有一種「推翻傳統」就可以看見新世界的錯覺。於是「轉型正義」喊得震天價響,任何的聲音透過網路的傳播、放大,配合上標新立異、前所未聞的說法,在在引起了網路世代的興趣與傳送,於是「素隱行怪」的立論紛紛出現。有心人常取片斷偏狹的視角來扭曲、再詮釋,配合上網路運用是非難辨、澄清不易的特性,以此步步襲捲了整個青年世代──而對現實的無力、速食成功的渴望,於是躲在電腦後的「酸民洗版霸凌」層出不窮,往往使得正言噤聲。若再藉由學術的包裝、政治經濟力的壓迫,更是混淆社會視聽,似是而非、紫朱難辨。

雖然新的視角和發現,可以幫助我們對於歷史事實有更全面的認識,但不因此就代表既有的解讀是錯誤的──而是相互補充、彼此驗證。若是取其一隅而失全貌,或是既定成見而少發明,都不能幫助我們進一步認識真相。過去封建時代,執政者以皇權手段、修書科舉來左右世代人的思想,現代則假借學術、言論自由之名來指鹿為馬、信口開河──方法雖然不同,但目的卻如出一轍。雖然如此,真理道統從來不因此而埋沒──自然有載道之士不斷地鼓吹、推動,秉持著「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的自信和承擔,在曠野中喚醒人群、形成力量;在往復的歷史擺盪中,回到那個屬於平和中正的大道上。

返回目錄


【奉元講座】「在西方傳播中華文化的挑戰」演講記實

文/秘書處、講述/黃啟江

  • 編按:奉元書院易經讀書會與果庭書院於六月二十五日,聯合邀請旅美學者、目前任教於紐約上州日內瓦城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Colleges的黃啟江教授以「在西方傳播中華文化的挑戰」為題,假奉元書院進行專題演講。講述內容以在美國大學裡教授中國傳統文化的經驗作分享,並與現場聽眾進行對話交流。

演講會由果庭書院創會理事長熊琬教授擔任主持人,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陳明德教授擔任引言人。演講內容包含:在美教學之經驗分享、中華文化在美的困境與挑戰、中美關係影響中華文化在美之傳播、近年來留美大陸學生的變化、美國大學中華文化課程概況等。內容豐富,講述精彩,由秘書處整理記錄,以嚮讀者。

熊琬教授開場:

今天很高興由奉元書院與果庭書院聯合邀請在美執教多的黃啟江教授蒞臨演講。近年來因中國大陸的崛起,帶動孔子學院等中國傳統文化在西方傳播的風潮,使得中西文化的交流成為大家關注的議題。因此,黃教授今天這個題目「在西方傳播中華文化的挑戰」就特別具有意義。

黃啟江教授:

要講在美國傳播中華文化的挑戰,我先從我個人在教學現場的實際經驗談起。因此,今天演講分為以下幾個面向和大家報告。

壹、在美教學的經驗分享與個人觀察

在美國比較具有規模的大學裡面教授中文,相對來說,學生都有一定人數,而且課程大多行之有年,相關科系也都已經創立很長時間。但是在相對比較小的大學裡,要創立一個科系來開設中華文化課程,就得從頭開始;要花費非常多精力,遭遇到的困難也相當多。像我同時要教一到三年級的語言課程,還要花時間在個人的學術研究上,其實工作是相當吃力。後來得找幾位同事,大家一起合開中國傳統文化課程,並分擔語言課程,才應付得過來。在實際教學上,我是研究中國佛教和儒家之間的交流,因此建議學校增設較多的中華文化課程,減少語言課程的比例。但是,還是會遇到因為研究方向不同,而造成教學上的困擾:像我對於教授中國古代的歷史與文化是沒有問題的,而且能夠接觸到的資料也很多;但是對於教授中國當代的文化和文學,就因為研究的面向和接觸資料不多的原故,因此比較不合適。

另外,還有因為學校行政上的因素,影響中華文化課程的開設。要開始設置中文課程時,學校的教務長對中文課程相當支持,認為這是學校的重要特色,積極地配合;但是,等到中文課程逐漸步上軌道後,教務長卻換人了。新的教務長對中文課程比較不了解,認為修的學生太少,對學校的幫助不大。那時剛好又碰上中國大陸「六四天安門事件」,中美關係比較緊張,學生學習中文和中華文化的意願大幅下降。因此,我每一年得要寫計畫,去說服學校開設中文課程的重要性,讓中文課程能夠在學校裡繼續下去。經過好幾年的努力,中文課程的開設才逐漸穩定,變成學校裡面的常設課程。

貳、在美傳播中華文化的困境與挑戰

一、受到美國社會、經濟變化之影響

由於美國社會發展趨勢的變化,經濟、金融、科技等相關科系和課程極為熱門;相對使得其他人文學科開始逐漸邊緣化──選修學生愈來愈少,學生的學習意願也相當低落。

二、大學經營的公司化和企業化

美國大多數大學的行政主管,都視學校為「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來經營。凡事都以經濟為最主要的考量,認為學校應該創造更多的利潤,招收更多的學生。校方對於人文學科的態度,愈來愈輕視;而開設課程的原則,都以學生喜好為主──愈受學生歡迎的課程或科系,就愈受校方的重視。

三、消費主義掛帥

美國很多大學在招生上也採取「消費主義掛帥」的政策──喜歡招收具經濟優勢家庭的學生,尤其是來自富裕家庭的國際學生。原因是這些學生及家長,很願意在學校花錢,也有能力負擔國際學生特別昂貴的學費;相形之下,搶走了許多表現優異的本地生進入大學的名額。在美國知名的高等學府中,像哈佛、柏克萊等長春藤明星大學,都採取這種政策;其中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大學愈來愈窮,經費來源愈來愈少的緣故。

四、教學經費減縮及行政單位擴張

正因為凡事都以經費和營利為主要考量,在美國大學中最常被減縮的就是教學經費。行政單位不斷擴張,行政人員不斷增加,但是教學的教員,卻被相對縮減。美國許多大學,都喜歡花錢請人設計和印製大量的精美文宣;但是,對於花錢請老師或助教來提升教學品質,卻相當吝嗇。

五、虛擬世代學生素質低落

由於現在是電腦資訊發達的時代,許多招收來的國際學生,包含中國大陸的學生,程度參差不齊,甚至於許多學生的素質低落。雖然有少數國際學生表現優秀,但是平均來看,大多數的程度並不好。

六、中美關係好壞的影響

中美的政治關係,常常會影響美國學生學習中華文化的意願。美國高中生在選擇大學科系時,往往是會受父母親的意見所左右。當美中關係緊張時,父母通常都會勸孩子不要選擇中文科系,因為害怕將來學完中文,到中國發展的機會受到影響。

談到中美關係的緊張與緩和,我順便介紹兩本書。第一本是美國哈佛大學學者塞繆爾・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在1996年時寫的《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書中列出世界有三大文明:儒家文明(中國為代表)、回教文明和西方文明(美國為代表)。這本書中強調,現今世界上儒家文明和回教文明逐漸強盛,將會威脅到西方文明並且會產生激烈的衝突,因此西方文明應該設法圍堵、反制。本書一出來,在美國產生很大的影響。由於亨廷頓本人並非文化和歷史的專家,僅僅是鑽研國際關係的學者,因此就有很多專修東方文化或中國文化的學者提出異議,認為中西文明不會產生巨大衝突。但不幸的是,由於九一一事件的爆發,讓這本書的論點一下子受到許多人的重視和討論。

第二,是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艾利森在《金融時報》發表的文章〈修昔底德陷阱:美中會走向戰爭嗎?('The Thucydides Trap: Are the U.S. and China Headed for War?),文中指出新興的強權會引發既有強權的恐懼,因而使得雙方以戰爭方式搶奪主導權的可能性增加,並借用古希臘城邦斯巴達懼怕新興城邦雅典的強盛為例,而斯巴達和雅典最終走向了戰爭,由此提醒當今強權美國和新興強權中國需要小心,避免最終走向戰爭的歷史宿命。

這兩篇著作一出來,使美國很多家長開始緊張,認為小孩子不應該去學中文,萬一中美將來發生戰爭,學中文並沒有好處。

七、「中國熱」大為降溫

中國文化在美國傳播的熱潮已經逐漸降溫──最熱的時候大約在胡錦濤時代的中晚期到習近平上台的初期。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隨著美中關係的緊張,中國熱也漸漸退潮。

八、「孔子學院」、「孔子教室」進入美國校園

中國大陸中央宣傳部的漢辦(按:全稱「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全世界各地設立很多孔子學院,其下又有孔子教室。很多美國大學跟漢辦合作,在學校裡面設立孔子學院,以教授中文與中國文化。孔子學院提供很多資金補助以及師資協助──這對美國很多中小型的學校來說,是極為需要的。不過也衍生出一些問題,像是:孔子學院的人事須由中方決定,學校不能干涉,影響到學術討論的自由。中國大陸也在很多美國中小學設立孔子教室,教導中小學學生學習中文,不過成效並不理想。

九、旅美台灣文史學者人數銳減

早年台灣留美人數相當多,近年來由於台灣社會、經濟的變化,留學美國的人數大為減少,留在美國就業的人也因此更少。同時間,中國大陸留學美國的人數不斷增加,彼此間消長的對比十分明顯。

參、近年來留美中國大陸學生之人數

根據統計,中國大陸留美的學生人數,呈現大幅度的成長。從2003年開始一直到2016的十四年間,中國大陸留美的學生人數從六萬多人成長到三十二萬人;佔美國國際留學生當中,從原本大約十分之一,躍升到將近三分之一的比例,成長幅度相當大。

肆、美國大學中華文化課程舉例

在美國各大學當中,開設的中文或中國文化課程相當多元,舉凡文學(詩、詞、雜劇、曲、小說)、藝術(繪畫)、歷史、宗教(佛教、道教)、政治、經濟、社會、中文、電影、亞洲文化通論(含印度、中國、日本、韓國)等等的課程都有。此外,少數大學或具有特色的學校還會開設學術思想、醫藥(傳統醫學)、建築、歷史、文化專題、人類學、環境科學等相關課程,可見橫跨的領域非常多元,有許多課程甚至連台灣這邊的大學都沒有講授。

陳明德老師結語:

黃啟江教授是我在美國幾十年的老朋友,我們都在美國大學裡面教書,因此在學術上常常會有交流。我遇到很多專業上的問題都會請教他,比如說,像名詞的解釋,或者是某些特殊的詞語要怎麼講、怎麼用等等。黃教授在美國的幾十年的教學中,累積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今天十分感謝他,透過親身的經歷,分享他所見所聞讓我們了解:在美國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在美國高等教育學府裡面的實際狀況。

返回目錄


【奉元論壇】高中歷史課綱的變革及因應之道

文/徐泓

一、前言

1990年,普林斯頓大學牟復禮教授退休後來台訪問兩個月,臨走前,牟先生問我:「為什麼你們研究中國史像研究外國史一樣?」真是一語成讖。如今台灣史學工作者不但把中國史當作外國史研究,連教學也如此。但中國史真是「外國史」嗎?

日前國家教育研究院公佈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中最受矚目的是高中歷史課綱的變革,必修八學分減為六學分,中國史由一點五冊的內容減為一冊,而且由朝代編年史,改以主題方式呈現,並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脈絡講述。雖然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說,這只是草案,還要辦公聽會,聽取各方意見後,才交教育部課程審議會審議定案,預定108學年上路。但依照大家都知道的蔡英文政府作業模式,這「草案」其實就是既定決策,不會有什麼的改變,辦公聽會只是形式。以下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課綱變革的歷史,就會發現這是個有步驟、有策略的深謀遠慮大計畫。李登輝執政後,以強調台灣為政治實體為名,將「中華民國」改稱為「中華民國在台灣」,進一步再說:「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外交部官網正式稱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於是,空殼化了中華民國,從獨台走向實質台獨,最近蔡英文總統在巴拿馬自稱「台灣總統」,總統府官網也多以「臺灣」代替「中華民國」。

二、部定標準本不限於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教育和歷史思維

中學歷史課綱就是配合這一政治發展的教育機制。教育本是近代國家,無論政體之民主或極權,均極為重視的公民教育;透過歷史教育,培養共識,凝聚民心,是培養群體認同和塑造國族認同的最好機制。為此,政府遷台後,便於民國41年,修訂國民學校和中學課程標準;43年由國立編譯館,延請台大、台師大教授編寫標準本歷史教科書,初中中國史(勞榦教授),初中外國史(夏德儀教授),高中中國史(郭廷以教授),高中外國史(沈剛伯教授)。

這套書寫得很好,內容豐富篇幅較多,中學老師每每抱怨教不完,後來因此數度刪節。民國五十四年,實施九年義務教育, 初高中歷史課本並未大作更張,只是高三增設中國與外國文化史課本。其後雖有更張,但課程標準基本不變。改為一綱多本之前的最後一套標準本課本,是民國85年開始,由台師大李國祁教授主編,延請中壯年歷史學者編寫教科書,順應時代變遷與史學發展新趨勢,加入許多學術與文化史的內容。這個新版本一直用到民國88年。配合新課本,中學與大學入學考試的內容與題型也大幅調整,不再只注重政治史和背誦式的題型,加入許多學術文化史的題目,和研讀一段文本史料後回答問題的思考推理題型;初步活潑了中學歷史教育。從此,中學歷史教育開始不限於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教育。

三、「88課綱」與《認識臺灣》:為臺獨意識及及日本皇民史觀課綱張本

解嚴後,社會與文化擺脫威權束縛,朝向多元化澎湃發展,部定標準本教科書因此遭到挑戰,反對的聲浪逐步升高。政治上以臺灣為主體的獨台和台獨勢力也不斷發展,但執政的國民黨的主流仍是堅持中華文化的老國民黨。值此社會與文化轉型之際,領導風潮的李登輝是很有權謀的領袖,民國七十七年,接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和中華民國總統之初,勢單力孤,刻意低調行事,但暗中利用國民黨內大老間的矛盾,拉一派打一派,先後卸載俞國華、李煥、郝伯村和林洋港等大老在黨政軍的影響力,扶植黨內本土派勢力,鞏固其權位;並扶植民進黨等在野力量,作為側翼與他相呼應。另外,為安撫民眾與國民黨大老對獨台和台獨勢力興起的焦慮,首先制定國統綱領,一再宣示反台獨;並動員學者與黨內文宣機構,宣揚「文化中國」的論述,請任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杜正勝寫文章,宣稱要建立臺灣為「新中原」。這段時期,歷史課綱率由舊章,看不出太大更動。

民國79年,李登輝當選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後,才開始邁出課綱改革的第一步,以自由化、多元化的民主為名,取消國立編譯館標準本,推行中學教科書自由市場化的「一綱多本」政策,出版界可以依教育部部定課綱自行編寫教科本,送教育部審定後出版。

民國85年,李登輝在強大的民意支持下當選直選的第九任總統, 才開始真正進行歷史課綱改革。新的課綱依杜正勝「同心圓史觀」,以台灣為學習歷史的起點,首次成為獨立單元。86年,教育部長吳京請杜正勝、林富士、彭明輝編寫《認識臺灣》的國民中學課本,以社會、歷史、地理三部份,整合臺灣相關史地成單一課程。開始宣揚日本殖民統治對臺灣近代化的正面作用,並強調: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和外省人台灣族群分類意識,是為日後「臺獨意識」以及「日本皇民史觀課綱」的起步張本。這就是民國88年推動的「88課綱」。

四、「95暫綱」與98課綱」:台獨史觀的展現

民國89年,陳水扁總統和民進黨主政,更是配合台獨黨綱開始在課綱中宣揚台獨史觀。以因應九年一貫教育課程為名,教育部長黃榮村聘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張元教授主持歷史科課綱修訂。臺灣史脫離中國史,首次獨立成冊,並將明清兩朝併入世界史講授,主張學生應由本土歷史開始學習,進而學習中國史與世界史。92年,這份課綱剛一公開,就受到立法委員及媒體抨擊,張元因此辭去召集人職位,課綱修訂暫停。民國93年,杜正勝出任教育部長重新推動,以「普通高級中學暫行課程綱要」名稱公佈,在民國95年開始暫時使用,稱為「95暫綱」。杜正勝部長同時請周梁楷教授接下歷史科召集人,繼續修定課綱。於民國97年通過新課綱,預定 98學年度開始施行,稱「98課綱」。同時,杜正勝部長委託臺灣歷史學會推動《海洋教育與教科書用詞檢核計畫》,以課文用詞應該「中立」為由,對教科書「不當用詞」進行檢核,而其檢核對象含括國小、國中及高中各版本教科書,教育部隨即將該份計畫報告以行政命令函轉各教科書出版社參考。不但「國父孫中山」須改為「孫中山先生」,「我國」須改為「中國」,「國曆」須改為「陽曆」,「中國人崇敬祖先」須改為「漢人崇敬祖先」,大陸地名前一律須加稱「中國」。並且在課綱中淡化日本「侵略」及對日本在台之「殖民」統治的歷史,將「日據」一律得改稱「日治」,「光復」須改為「戰後」,「抗日戰爭時期」須改為「二戰時期」,「中日戰爭」,須改為「日清戰爭」等,作為審查的參考。新課綱並否定「開羅宣言」的條約地位,宣揚「臺灣地位未定論」。有效地配合陳水扁總統的「兩國論」,將「臺灣中國,一邊一國」的觀念,反成功地灌輸給學生,形塑了今日臺灣學生與青年的「天然獨」,並且成功地轉移學生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惡感,朝向接受親日的皇民史觀。這個就是廣受爭議的「98課綱」。已故著名歷史學者逯耀東教授為此寫〈雪人不見了〉,宣示與主持「98課綱」修訂的高徒周樑楷斷絕師生關係,轟動海内外。

五、101課綱」:未能脫離台獨史觀的修訂

民國97年,人民唾棄陳水扁及其所屬民進黨的氣氛高漲,馬英九以壓倒多數選上總統,民氣可用之際,正是撥亂反正的好時機。有幾位大學師生代表面見馬英九總統,要求儘速修改「98課綱」,翻轉走向獨台、台獨和皇民史觀的歷史教育。無奈馬總統只想討好和爭取那 34% 沒投他的票之綠營選民,完全不採納建議,反而用了深綠的鄭瑞城為部長,繼續沿用「98課綱」;引發學界與社會輿論激烈不滿與批評,「98課綱」的實施才因此擱置一年。此期間,教育部組成新的課綱小組,但成員多數仍為扁時代原班人馬。新課綱修訂直到民國100年上半年才完成,預計101學年度施行,稱為「101課綱」。新課綱修訂部分有五:

  1. 說明三國時代以來中國大陸與臺灣的關係;
  2. 加入日據時代臺灣同胞參與大陸抗日的事蹟;
  3. 課綱中注明中國史在民國38年之後只寫中共的歷史,而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則寫入「臺灣史」;
  4. 刪除「臺灣地位未定論」內容;
  5. 中國史課時增加為一個半學期。

六、「104微調課綱」:撥亂反正的失敗

專案小組著手「101課綱」修改之際,綠營一再發動輿論攻势,質疑新修課綱有「去台灣化」之嫌,委員中的獨派歷史學者紛紛抗議退出,以致專案小組不斷重組,更換主持人及小組成員。此時距馬政府任期结束已近,匆促之間,只能「微調」「101課綱」,進行「錯字勘誤、內容補正及符合憲法之檢核」。103年2月10日正式公佈「微調」後的新課綱,預定於104年實施,稱「104課綱」。國家教育研究院總結微調有十七項:

  1. 「原住民」改為「原住民族」,有消滅平埔族的爭議
  2. 「國際競逐時期」改為「漢人來臺與國際競逐時期」
  3. 「鄭氏統治」改為「明鄭統治」
  4. 「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
  5. 「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
  6. 當代臺灣架構從主題式改為 依時序脈絡敘述
  7. 「大航海時代」改為「漢人來臺與大航海時代」
  8. 「荷西治臺」改為「荷西入臺」
  9. 新增 「臺人與抗日戰爭」
  10. 「多元文化發展」改為「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發展」
  11. 刪除濱田彌兵衛事件、麻荳事件
  12. 「清代治臺政策」改為「清廷治臺政策」
  13. 鴉片戰爭迫使清廷開港通商的敘述爭議
  14. 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份,說法有爭議
  15. 臺灣與甲午戰後晚清變法運動與辛亥革命之互動,包括孫中山來臺尋求臺人支持,以及臺人參與革命及中華民國之建立。
  16. 新型態本土知識菁英的形成,及其受到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作為
  17. 「慰安婦」改為「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
  18. 強調「大東亞共榮圈」是侵略構想﹙教育部於座談會補充﹚

這份對照表公佈後,立刻遭到扁政府時代課綱委員、親綠的教育團體和社運、學運團體的抗議,各大學歷史系與中央研究院歷史學者139位(包括中研院2位所長、8位歷史系系主任及6位臺灣史相關所長)串連發表共同聲明:「我們反對違背學術專業的微調課綱」。他們反對的焦奌:

  1. 課綱微調檢核小組成員名單未公佈,過程不透明,是黑箱作業。大家懷疑小組成員的政治立場偏統,而且非歷史專業者偏多,已曝光的王曉波是哲學教授,朱雲鵬是經濟學教授。
  2. 反對「去台灣化」和「去日本化」,反對有價值批判字眼如:「明鄭」、日本「殖民統治」、日「據」、台灣「光復」和慰安婦是「被迫」等。

接著抗議活動不斷擴大,中學生也有團體參加,而與太陽花運動合流造成對教育部和行政院龐大圧力。因應反課綱團體的抗議行動,行政院宣示三原則:

  1. 新舊版教科書併行:微調課綱自103年2月10日公佈後,目前已進入選書階段。教育部完全尊重各校教師自主選書或自編教材,不會有其他行政干預。
  2. 新舊版教科書差異部分:不列入大學入學考試命題107學年度的大學入學考試。
  3. 針對過去兩年社會各界有關新舊課綱,提出眾多不同意見,即刻依程式啟動「課綱檢討」。

七、「106課綱」:中國史是「外國史」,臺灣史是「本國史」

民國105年大選,蔡英文及領導的民進黨大獲全勝,完全執政。蔡英文雖信誓旦旦要「維持現狀」,也就是不宣佈法理台獨,仍會頂著「中華民國」的帽子。但實際上,卻快速進行「去中國化」的「文化台獨」。新政府5月20日一上臺,便宣佈要廢除微調課綱。終於5月31日,教育部正式廢止103年通過的高中社會及國文課微調課綱,並且開始著手修訂新課綱,除一反「微調課綱」的「微調」外,還要強調由朝代編年史,改以主題方式呈現,並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脈絡講述。是為「106課綱」。臺灣史獨立一冊,中國史納入東亞史中,明白宣示台灣不是中國,只如日、韓、琉球為東亞文化圈中之一獨立的國家;這是為走曲折路綫的「台獨史觀」。就和杜正勝下臺前,努力推動的「中國圖書分類法」一樣的意識形態,要讓台灣從中國項下獨立出來。

高中歷史課本,臺灣史原來只是散在中國史的敘述中,課綱改革,首先在「88課綱」整合成獨立單元,然後在「95暫綱」擴大篇幅獨立成一冊。另一方面,不但把中國史篇幅縮減,割裂中國史,從「95暫綱」開始將明清兩朝併入世界史講授。「101課綱」更規定中國史在民國38年之後只寫中共的歷史,而中華民國的部分寫入臺灣史之中;中華民國史散在中國史與臺灣史中,於是中華民國不見了。「106課綱」更把中國史放入東亞史和世界史中,中國也就不明顯了。表面上,把中國史放入東亞史和世界史脈絡中講,不自閉地看自己,有全球化視野,實際上卻能達到消滅中國的目的;從此,中國史變成「外國史」,臺灣史成為「本國史」,加上美化被日本殖民經驗的「皇民史觀」,更可以加重日本在東亞史上的地位與份量,拉緊台日間的紐帶,相對淡化臺灣與閩南及客家的中國大陸「兩岸一家親」關係,使年輕學子徹底擺脫「中國情結」,做一個獨立於中國之外,卻親近「大日本帝國」的新台灣人。

八、老課綱缺點與功能性的改革

綠營人士在完成這一鉅大的歷史課綱改革計畫,只靠綠營的史學工作者和政客,是不夠的,他們需要借助專業,多方尋求友人襄助。老一派的歷史教學,的確有缺點:

  1. 課本內容充滿編年政治史事,枯燥無味。
  2. 不注意最近和身邊史事,流於虛無,不切實際。

功能性的改革是兩面刃,只要我們能用心,一樣可為我用。民國四十年代初期,有一位從事歷史教學理論的學者說:歷史教學,循序而進,從點發到線,由線發展到面,最後發展到立體。也就是先講某個人物、某件事,進而用時代為經,把人與事串起來,然後發展到探討某一空間內,不同時間,不同的人群、族群關係的史事,或同一時間內,不同空間之間、不同人群、族群關係的史事,或從整體研究某一主題的歷史。這是「1 0 6課綱」強調的歷史學習的方式,要由朝代編年史,改以主題方式呈現。如果初中課本真如課綱所說是以朝代編年講述,有了這個「綫」的基礎知識,當然應該發到「平面」與「立體」,由一面的理解,進步到多面多維的立體觀察,也就是選擇專題演講討論,深刻理解某一史事。因此,這一「1 0 6課綱」改革項目,可以不是為政治,而是純粹為歷史教學的功能性改革。功能性的改革是兩面刃,只要我們能用心,一樣可為我用。

九、因應之道:廣招同志 運用功能性改革 充實認同中華文化論述

當今形勢,政治上綠營完全執政,歷史課綱及課本編寫,也掌控在綠營學者手中,尤其在民國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在學生與年輕人中,獨台和台獨已占主導地位。要想撥亂反正,難如登天。但孔夫子訓勉我們:「知其不可,而為之。」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努力,一為充實論述力量,一為廣招同志,不是敵人。

誠如張元教授所說,歷史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對學習歷史的核心能力,以學生為本位, 從學生的學習角度來思考。臺灣史切近我們,當然要注重臺灣史,獨立成冊,又何妨?只是我們以台灣史為鄉土史,綠營以台灣史為台灣民族國家史。能有此覺悟者,可為同志;無此覺悟者,何嘗不能爭取為同志。

「1 0 6課綱」把中國史納入東亞史和世界史脈絡中講,注意不同時代,我國與東亜鄰邦的交流關係,本是擴大視野的好事。雖然有把中國史消失在東亞世界的危險,但若我們展開地圖,縱覽史事,至少在甲午戰前,中國是東亞世界的獨強,政治、軍事如此,舉凡文字、文學、史學、經學、藝術等更是如此。台灣大學歷史系高明士教授到日本留學,受日本學界論「唐文化圈」的影響,倡論「東亞文化圈」,也就是以中國為中心,把日、韓、琉球納入這個以漢字、儒家經典、律令典章制度等中國文化為主的文化圈。反中的臺灣史學界成員為助蔡英文政府搞「去中國化」培養「天然獨」的歷史課綱;將此一「東亞文化圈」進一步發展成以「東亞史」,以取代「中國史」,把「中國史」變成「外國史」。但他們終會發現,這非但無法否定中國在東亞歷史上的主導地位,而且更無法否定臺灣人與文化的中國性與中國成分。以燦爛深厚悠久文化為內容的中國歷史,不是一時掌權的政客可以主導和玩弄的,更不是少數醉心政治的史學工作者和趨炎附勢之徒可以篡改的。

當今蔡英文政府推動文化台獨的歷史課綱,雖對歷史教學的發展設下局限,但徒法不足以自行;課綱的實踐,編寫課本與教材,課堂講授,還得靠人,何況新課綱中還有些功能性改革可供運用!只要我們不放棄,繼續堅持自己的理想,一樣可在反中台獨氣氛瀰漫的環境中,傳播中華歷史優良傳統。有志竟成,願與友朋共勉之!

返回目錄


【奉元專題之一】明代在歷史上的地位

文/徐泓

(恢復中)

返回目錄


【奉元專題之二】幸生聖明極盛之世

文/徐泓

(恢復中)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一】我聽徐泓老師講「明代的歷史地位」

文/石粵軍

前言

奉元書院本次「中國史」專題,邀請四位名家主述,共計九個講次。我經美玲學姐邀請,將上課內容整理分享。本自以為面向普羅的課程,應該不是件難事;但聽完徐老師課後,除了被徐老師嚴謹溫厚的學術態度所折服外,其中講演內容「濃度」更使得非本科出身的我,有種「從地心仰望天體」的高度。徐老師信手拈來的譬喻說法、引用的考據說明,每一段都足以作為歷史學研究的題目。課後整理出來不確定的名詞就不下十數個,加上我對於文史內容的荒疏──要作紀實是不可能的──同時,徐老師課中所附的講義論文,早使得講演內容豐富完備。奉元書院的臉書上也有課程視頻,向隅的朋友自然有第一手的訊息,又何必畫蛇添足?於是心念一轉,就讓我野人曝露,以心得的方式分享。完整的內容,請參考奉元書院臉書,以及徐老師上課的論文資料:〈明代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幸生聖明極盛之世〉,感受徐老師上課的風采。(本文承徐老師指正,特此感謝)

歷史的解讀與批判的角度

讀歷史的起手式,在於「觀察的角度」──是用讀「自己歷史」的深刻和反省,還是用「第三人」旁觀和梳理?而取材的方式,是「全盤西化」的客觀分析,還是「六經皆史、史皆六經」的文史哲法政經貫通?今天,我們從歷史得到的教訓,取決於我們怎樣看待這一段歷史的影響和當代我們所採取的回應。

自民國以來,歷史學的史觀、內容、課綱、研究方向和教學方式,都不斷地調整向西方靠攏,特別是1928年中研院史語所的成立,可以作為這樣思潮的一個代表──肯定自1500年以來西方興起的文明高度──在政治的自由民主,在學術(科學)的理性客觀。但是,這樣的影響到了史學的批評上,就可能變成「為史學而史學」──強調以「事」的客觀評論,而拋棄傳統史學教育上「將自己放在當時的脈絡、情境和決策,去『設身處地』去思考不同的可能,作為培養智慧的方式。」徐老師提及在過去的氛圍下,不少學者對於「史學的『經世治用』和『古為今用』」的觀點多有批評──也就是讀者帶有過多的個人期待,以致無法客觀;對照於現代史學應「完全客觀、不帶感情」,才能拋下過去的舊包袱。

只是歷史是以「人」為主體──由「人」來編纂、取材,所有的過程中無一不涉及個人的主觀;而對於事件人物的評價,也往往受制於主述者的價值觀,包括:宗教信仰、政治立場、社會理想等等,又要能如何「只論事,不談人」?即便是西方歷史學家,也承認這個「先天的限制」──美國史家卡爾.貝克(Carl L. Becker , 1931-1945)曾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學家。」(“Everyman his own historian")就在強調歷史的解讀,是取決於觀看者的視角,藉以反省自己的立場和先入為主的成見為何?英國輝格派(Whig)史家 赫伯特.巴特菲爾德(Herbert Butterfield, 1900 – 1979)曾出版The Whig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1931)就以「詮譯」(interpretation)來說明史家是「講出自己的觀點」。因此,徐老師特別提出,自己在本次專題中,講述明、清史的立場,是以「本國史」的角度──秉持文化民族的熱愛,從中取材歷史的教訓作為後人前進的動力。

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

西方學者對於東方學者(特別指中國)常以「民族主義的桎梏」作為其非理性、不客觀的「先入觀點」,所以往往對於東方學者的評論「不予討論」。這些西方學者,在掌握西方豐沛資源與話語權,帶著霸凌的俯角來看待不同的意見──其實本身就是一種非理性、不客觀。此外,由於中、西方的全面競爭開展,政治的思考和算計也有形無形地滲入學術界。以作為西方霸權地位的美國為例,對於自身在全球戰略目的的考量,在 1958 年通過《國防教育法案》(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 in 1958,(USA))就明確地展示其政策方向與戰術作為,立場是相當鮮明。

美國知名漢學家,現任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總監的歐立德,就曾在香港《二十一世紀.從「新清史」到滿學範式》評論中(雙月刊,2016年10月號(總第157期))回答與談者劉小萌教授的提問:

「美國『新清史』有沒有政治?」

歐立德:「當然有政治,做學問都有政治。⋯⋯最後我想說的是到底有沒有純粹的學術這個問題。我們得承認,我們都躲在自己那個小洞裏面做學問,像青蛙,坐井觀天,很難窺全豹,但我們盡力而為,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有限制。說背後有政治左右,那倒是,但我還是要說明白一點,在美國政治背後的作用,跟在大陸政治背後的作用不是一回事。⋯⋯」

近十多年來,受到台灣社會風氣、現代背景以及政客立場、想法的影響,除了台灣的學子對於史觀與過去有截然不同的認知。在學術研究的圈子裏,大學教授將中國史作為外國史,本國史設定為台灣史者,亦所在多有。目前歷史課綱,將中國自明代以後,歸為世界史的角度;而中國史變為東亞史(或有討論,歸為「東洋史」。)這看似有理,卻代表了自我認同的改變──把自己母國或發源,當作日本人?甚至於國內出現「台灣民政府」的組織,打著言論自由的名號,自組所謂「政府、軍隊」,向美國討好、向天皇致敬,都是極為荒唐可笑的事。只是這樣的情況社會上初不以為意,但反應出來的是認同的變化。當政者感受到氣氛變了,社會的認知早已經錯亂──當時馬政府領導階層的反應是總是遲鈍、麻木,令人搖頭歎息。(相關課綱之論述,請參見徐老師〈高中歷史課綱的變革及因應之道〉一文)

國家、民族、文化的認同如何形成?並不全是威權時代一句「自古以來,固有疆域」的政治教條──這種便宜行事,往往容易被戮破,反倒讓人不信。不論世界上那一個國家或民族,都是不斷地衝擊、融合而擴大;而過程中就是不斷發展的歷史。台灣也不是「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的──在清朝官修《明史》時,還將台灣(雞籠(基隆)和滬尾(淡水))列為「外國」。台灣在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時,才算納入中國版圖;後來清康熙皇帝統一後,將台灣歸屬於福建省,成為清朝的轄屬。

從與中國「沒關係」到「有關係」,不只是政治勢力的入侵,更是「人」的融合──從來沒有上帝「應許之地」(promised land)的順理成章──也就是由衝突、遷移、通婚,慢慢對於現況的認同、接受,而形成共同的語言、文字、理念,再成為一家人。若是政治不靖、生活難過,自然就會出走成為移民──在《詩經.魏風.碩鼠》就有: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就表達了人民對於政權的選擇與遷徒,若不認同、生活過不下去,自然就搬走。另一方面,中國傳統觀念上認為,人民是天給、天生、天養,而執政者只是「代行天意」,故稱「天子」。只是天子若不能好好扮演應有的角色,在「君不君」(天子不像個天子),那「臣不臣」(臣子也就沒有為天子服務的義務);孟子講得更明白:「君視臣如土芥,臣視君如寇讎」。所以歷史的柱石碑匾,多在提醒、勸勉執政者「天命會改、政治為人」的道理──只是現代人不讀書,又往往被有心人曲解文句、斷章取義,實在是台灣社會的悲哀。

中國自清朝以來,就承認國內是由不同民族所構成的;在隆裕太后〈清室退位詔書〉中提到「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而 國父孫中山也提到國內民族漢、滿、蒙、回、藏等一律平等。今日中國將5族擴大到56族,成為一民族國家。這種族群建構,絕不是西方學者所謂「一個想像的共同體」,雖然已非過去的「天下國家」觀,但是環顧世界各主要國家,除美國為一移民的文化融爐外,多具有民族國家的特色,如:日、德、法、英等,都有主要的民族認同。這樣的組合,經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當時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民族自決」自有其良善的用心,卻也不免有「美國利益」的目的──對付世界其他多元民族的大國。也在這樣的氛圍下,倡議讓多元民族國家中各民族獨立,造成原本人間樂土的巴爾幹半島遂成火藥庫,以至後來蘇聯解體等世界局勢鉅變,戰火與血腥從來沒有因為「人為的善意」而停止。

目前世界具有多元民族特性的國家以中國為代表,只是在這樣的鼓吹和浪潮下,西方學者認為中國分裂除有「民族自決」的要因之外,在中國整體幅員中,「不具有全國市場」而是分為八大經濟、政治、社會的獨立區塊──每一區塊都應有成為獨立國家的意義。這些理論,先不論其背後目的與研究方法,其理論設定就充滿矛盾和歧視──我認定活該倒楣吃苦受窮的,今天怎麼可以飛黃騰達富貴榮華?快找人把這傢伙姦淫擄掠殺人放火給了結了,才能證明我的順理章真知灼見。只是近世西方霸權的影響,加上東方學界對於自我的信心崩潰,一切無不以洋人為尊。這樣的說法,在中、台兩地都有,加上近十多年來中、台的矛盾,好似不把中國搞垮,就不能證明自己的先見──只是目前過著好日子的中、台學者,還是放不下難得和平進步改革開放的好處。所以,當前眼下的得罪不起,就挖挖中國歷史上的屎坑出氣,也就造就了個人獨特「素隱行怪」的視角。

明代歷史的另一面解讀

對於明代的偏見,自民國以來到九○年代間,大都不脫:中央專制皇權、政事廢弛,朝廷特務黨爭、宦官為禍,社會貪婪、淫逸成風、地主、農民階級對立壓榨,士人放逸苦悶、空談心性…等等。不過,明朝國祚近三百年,真是如此不堪?我們從《清順治實錄》中,或可以從小地方一窺一二:

又問:上古帝王、聖如堯舜、固難與比倫。其自漢高以下、明代以前、何帝為優?

對曰。漢高、文帝、光武、唐太宗、宋太祖、明洪武、俱屬賢君。

上曰。此數君者、又孰優?

名夏曰。唐太宗似過之。

上曰。豈獨唐太宗!朕以為歷代賢君、莫如洪武。何也?數君德政、有善者。有未盡善者。至洪武所定條例章程、規畫周詳。朕所以謂歷代之君、不及洪武也。文程等奏曰。誠如聖諭。

──《清順治实錄》

(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85年,卷71頁16b-17a,順治十年正月丙申。)

這一段君臣對話,透過順治皇帝對前朝的批評──本來新朝與舊朝之間自然沒啥好話;要不突顯前朝的不堪,怎能證明自己順天應人的理直氣壯?只是順治皇帝,作為新任者,能對事實給予客觀的肯定。他指出,明朝在典章制度上的設計,仍有許多值得當朝參考和沿襲的地方,是「規劃周詳」、歷代所不及。而後康熙、乾隆下江南,訪明孝陵時,都自邊門進入,可見得清帝對於明太祖的尊敬。

至於「大明帝國」朝代名稱的由來,首由大陸史學家吳晗提出宋太祖與明教的關係,再由金庸延襲納入武俠小說,以致後來多半以為是因為宋太祖朱元璋出身明教,故以「明」為名。民間雖也有其他「明王出世」、「彌勒下生」等神異傳說,但這些故事或傳說在官方記載上都付之闕如,就姑且不論。就中國歷史上朝代或國名的訂定,多半取自其起家的發源地或是經典中的吉語。但蒙古人入主中國後,以「大元」為名,就是來自《易.乾》「大哉,乾元」,故名「大元」;而世祖年號則對應為「至元」,即取《易.坤》中「至哉,坤元」之意。同樣地,明朝則以《易.乾》中「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之意。「大」一般作為贊辭,「明」有終而復始、生生不息之意。這個傳統,一直影響到今日日本在取年號時,都以耆宿取材自中國《易經》或《書經》,可見對中華文化的重視。至於明朝要與民間信仰或被禁止的明教有無關係,恐怕是牽強附會的成分居多了。

至於明代社會風氣的形成,當然與政治上的苦悶脫不了關係,由此轉為欲望的膨脹和宣洩──於是情色之風充斥;在《拍案驚奇》(二刻)中,就對這樣的現象加以批判。當時在彩色印刷術問世後,最主要的二個產品,就是圖畫和春宮畫。徐老師在〈明代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一文中指出,當代學界對於明代的惡評,一般除了「黑暗的時代」外,另外就是「沒有能力走向現代化」的「停滯的社會」。

這個論點,與十九世紀新帝國主義,為其侵略世界所作的立論──為了拯救「無法現代化的野蠻人所提供的幫助」如出一轍。日軍侵華時,皇軍也是打著「促進中國停滯社會最後的打擊」為口號;英國帝國擴張國力,進行他國殖民侵略自稱他們為「白人的負擔」(white man’s burden)。直到現在,仍有不少人接受這樣的論點;劉曉波就曾說過「中國至要需要再被殖民三百年」才有可能實現一個真正的歷史變革。(香港《解放月报》1988年12月號)。

只是這樣的立論,隨著中國國力的消長,風向開始有所改變。持平而論,近代中國所以現代化不成功,主要是因為政治上的不安定。特別是近二百年來中國所遭受到的戰爭(內戰或國際戰爭)直至1949年後才告一段落──即便是在白色恐怖的戒嚴之下,台灣也能在短暫的休養生息後,自一九六○年代開始突飛猛進;而大陸在改革開放後二○年,已經具有大國崛起之勢。這些都不能不說是,安定的社會條件,使得現代化的DNA得以萌芽。因此,中國文化中不是找不到現代化DNA,而是沒有好好的發展。正因如此社經現況,才使得學界對於明、清二代的歷史重新評價。

在明代近三百年的歷史上,雖然政治領導上有所不足,但在主要的國家經營方向上,應該說是「大德不踰矩,小德出入」的情況──我們必須自那個時空背景脈絡下來看,而不是以現代人的角度看批評其不足。歷史學家黃仁宇在評論明代的歷史時,就帶有不少「現代人」的盲點。他對於明代的數字管理、破產法等等的批評,在不同史料的研究下,都出現了值得再商榷的結論。以數字管理為例,在明代《萬曆會計錄》中,其中對於帳務的分析和記錄十分完備,數字甚至於到小數後二十位,實在很難想像當時的邏輯。

在二戰之前,日本由於國家戰略的目的,日本學者著眼於中國受到異族統治的研究(即元、清),也發展出所謂「漢奸政府」,作為統治中國的手段。但戰後日本學界開始反思,對於中國的認識多半從陰暗面出發,以為中國人是一盤散沙;但經歷戰爭的實證,發覺散沙可能是鐵砂,越是重擊,越有可能煅鐵成團,反而刀槍不入。因此,研究的方向從右轉左,從中發覺出明、清二代在技術和制度上的創新。例如:從江南紡織的技術發現,當時中國已經具有同時紡四根紗的技術,超越同時其他地區一至二根紗的能力。另外,也已經有水力紡麻的機具,可以說是具備有工業革命前的準備動作。史學家更發現,明、清二代在社經的發展,已經有所謂「包買制」;這與十七世紀歐洲盛行的「包出制」(putting-out system)相似。這種由商人兼雇主委請農村人力於農閒時進行的手工作業,在完成後交付成品而得到報酬。商人甚至於連原料也一併準備或採預付部份現金以利原料採購,而工人則只負責製作加工,並不負責銷售,發展成為農村手工業。而明代的農村手工業逐漸而為城鎮手工業,這樣的的發展,即是手工工廠的前身。在一九七○年代台灣為刺激經濟發展,而推動所謂「家庭即工廠」也是類似的概念。只是明代手工工業的發展,終未能成為製造業的濫觴,並未如同西方醞釀而為工業革命的前身,成為「產業化的初階」(又譯「原始工業化」,proto-industrialization。相關討論請見徐老師〈明代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關於明代終究沒有能跨越此一鴻溝,邁向工業化或產業化的革命,多數研究以為中國缺乏「能源革命」的火種,沒有蒸氣機、內燃機等設備的發明,沒有對煤或石油等能源進一步的運用──在中國人力充沛、勞力密集的情況下,並不能喚起改變勞動力的需求的企圖,恐怕是中國一直沒有能「轉」過去的原因。只是這樣的準備工作和蓄積一直都在,於是當觸媒被引進,藉由產業化革命的發明,中國社會就很快地就能夠翻轉,甚至超越。(這點與非洲大陸的情況相當不同)

明、清二代的現代化進程

對於明、清二代的時代分野,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看法;從中研院史語所與近代所的編制來看,在這二個單位中都有對明、清二代的研究,就可見一斑。明、清二代,究竟是屬於古代?還是近代?是所謂Early modern?還是Late imperial China?由於分類的概念不同,所造成的重疊。在佐久間重男的《中國近世史──明代史》、寺田隆信的《落日帝國》、上田信《中國歷史09.海と帝國〈明清時代〉》都有不同的看法。

近年來由於中國地位的興起,許多海外華人學者也將研究方針轉向對中國,如:梁柏力《被誤解的中國:看明清時代和今天》。這位香港經濟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挑戰既有對明、清的刻板概念。他自當時韓國人的《漂海記》中發現當時中國人的識字率高,在江南地區連工人都識字。而明代實物考察的專書《天工開物》中,對於當時工具器物的尺寸、技術操作和工序流程詳細記載,並畫成圖畫,反應出當時所科技的水平。在武器的運用方面,戚繼光已經建立了排槍的新武力部隊,只可惜後來未能擴大發展。在明代,西方對東方中國的認識,是一個等駕齊驅的文化大國;甚至於英國海軍退休軍官孟席斯還出版《1421—中國發現了世界》,認為鄭和曾環繞世界一周。

在日本學者田村實造的《最後東洋社會》(按:當時中國與日本互稱「東洋」),提到明代政治採取閉關自守的態度,甚至於採取海禁、要求居民遷海三十里等措施(按:清代亦同,為免與明鄭反動勢力結合)。而政府主導航海的目的是為了政治上的整肅異己,而不是著眼於海上貿易或是資源的掠奪、勢力的擴張。只是這樣的想法,終不能熄滅利益的誘惑──在三田村泰助的《明帝國倭寇》中指出,這些被稱為「倭寇」的海賊,恐怕不只是日本人,那些企圖進行海上非法交易的徽州商人等,和為了取得白銀與西班牙人、菲律賓人交易的地下經濟者,都是推波助瀾的手。從徐老師的研究中,當時中國可以說是「全世界賺錢的機會所在」。不少自中南美、新墨西哥州來的外國人,不遠千里來此尋找商機──中國,可說是當時全球的經貿中心所在。在神田信夫《紫金城榮光》、岩見宏、谷口規矩雄的〈序章──爛熟した中華帝國〉等文都可以發現,明代中國在發展的成熟度,已臻當時文明的高峰。

對問題的簡單評價,往往是受限於當代四周環境的影響,因此造成對明代的刻板印象。文學史家盧興基先生就提出,人類歷史的發展,都有相同的軌跡;不管有沒有西方人來中國,中國都會以自己的腳步邁向現代化。而國際著名漢學家卜正民與史景遷曾被問到,若能任意選擇一時空居住,他們會選擇何時?何地?這兩位學者不約而同,都選擇了明代(十七世紀)中國。卜正民偏好松江府(上海),而史景遷則偏好杭州。由此可見,明代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史上,或許不是刻板印象中的那麼不堪。

明帝國的挫折

島田虔次、溝口雄三,卜正民等學者研究發現,明代正處於小冰河時期的氣侯環境劇變。據記載,在嘉靖三十四年,發生了人類史上最大的華北大地震,官方統計死亡人數就高達八十三萬人,未列冊者想必更超過這個數字。當時明朝政府無錢救災(按:明朝是採「小政府」的概念統治),也埋下了政治動盪的變因。相較於1999年台灣九二一大地震,死傷人數不足二千,就花了十年以上,仍未能完全安置災民回復過去的生活,即可想見當時近百萬人的流離失所而引發的社會不安。特別是小政府以輕徭薄賦,稅賦佔比約5%,因此災後更無力重建安置,多半得靠地方上的自救。再加上華北不若江南富庶,全國市場不平衡的情況下,又遭受到大災荒,據黃河河口青州知縣記載,當時飢荒程度已經到了「人食人」的現象,而且連親生骨肉也發生相食的慘況。這接連而來的危機,中央政府都無力處理──「掙扎的帝國」就是人與自然環境間的拼搏。

明代領土的擴張與鞏固

中華民國領土多半來自大清,而明代以前,多半著力於長城以內的範圍和西南的開發,主要以雲南、廣東、廣西、福建為主。當時廣東公共工程多由軍民合作營造,明代前期為軍七民三,主要靠軍隊;明代後期民間社會力量發達,主要靠當地紳民,是軍三民七──這與當時其他地區多為民間自籌建設不同。此外,對於西南收編的少數民族,採「改土歸流」政策,除因無力管理,須維護原有領導形式外,尊重少數民族生活,不涉內政,使得民族間的和平相處,漸次融合。而明代承襲元代的設計,要求土司之子要到國子監讀書,感受文化的衝擊與洗禮,將邊疆建設內地化。這就是在武力征服之外,以文化、經濟力量收編。直至今日,雲南建水文廟,是僅次於曲阜的中國第二大孔廟。徐老師曾請教對少數民族問題有深入研究的廣樹誠教授關於「如何解決跨(國)境少數民族問題?」廣老師以「發展認同、減少隔閡」為核心,再給予尊嚴與自信,要以「作為境內的少數民族」為傲(如:中國的北朝鮮族,而不是朝鮮的北朝鮮族),才是根本之道。

此外,藉由科舉制度的保障,使得各地都有能夠進入中央政府的名額;當時台灣府屬福建,就有台人的保障名額。中央政府透過來自各地的聲音,得知民情;而所謂「官話」就是利於各地官員與當地紳民溝通的設計。

徐老師於次講 (7/9) 時補充說明,明太祖有以四周鄰國為「不征之國」的祖訓,作為睦鄰為外交政策指導原則:

「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偏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以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忌不可。」

敖英 (正德進士官至四川布政使) 論明朝歷史地位曾說:

「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蕃,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以上襲永樂帝語)其來朝貢,則以恩禮待之。其朝鮮、安南、琉球、日本、占城、暹羅、滿剌加諸國,烏思藏、董卜韓胡(宣慰司,成都府境西北)、奴兒干諸司,朵顏,赤斤(今甘肅玉門市西北)、阿端(今青海省朵斯庫勒湖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界處)、卜剌罕(東北女真在今嫩江支流綽爾河流域)諸衛,奉法尤謹,朝廷待之,恩禮亦有加焉。嗚呼,盛哉!」(《東谷贅言》,卷上)

從這些文字上可知,當時明朝人對於自己文化的認同和尊嚴,對於國力的肯定與自信;同時呈現出以中國為中心的輻射性世界觀──都顯示出一個大國的視野與風範。

結語

宋應星在《天工開物》的序中提到,他認為慶幸自己是生在「聖明極盛之世」,在工藝、技術到達當時的巔峰。只是現代的學者,受到「歐洲中心論」的影響,加上不少對於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批判和對資本主義的嘲諷,使得對於明代研究上,少了溫和中正的氣度。近代由於中國國力崛起,使得原本「一面倒」的趨勢出現轉圜,加上華人學者的認同感和自信心,開始折衷思考明、清二代的歷史評價,給予重新的肯定。

姑且不論這樣的轉變和研究的價值,在歷史上從來就是「一個事實,各自表述」,甚至於歷史的「事實」也從來不是真正的「事實」──透過不同的解讀和背景的「先入」,使得詮釋的文本史料帶有作者本身主觀絕對的觀點。徐老師提到民初學者吳晗對於歷史的肯定與批判,常切近當代,而論述每過分遷就自己的政治關懷與立場,而且常隨時局而變;「古為今用」成了「為政治服務」。就執政當局而言,利用學者的論述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可以說是相當高明;但從學術的角度上來看,這終究是令人遺憾的。

美國歷史學會對於會員要求遵守《職業行為準則》(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中,就要求「誠」(Honest)作為研究的準則──沒有人能擺脫個人立場的有色眼鏡,卻不可將其任意逗弄到課堂中去蠱惑引誘,要盡可能提供多元的證據讓學生選擇自己的相信。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同的意見與聲音才能同時呈現,而凝聚共識、落實具體,也就是孔子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義。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二】走入《易經》的世界

文/侯瑞成

  • 編按:本系列是嚴定暹老師春季班「走入《易經》的世界」課程的心得分享。嚴老師著作等身,受邀在國內外演講、主持節目並曾任國科會委員,享譽各界。本系列課程,嚴老師從人情出發,藉由〈乾〉、〈坤〉兩卦比喻人生的起、落,分析在不同階段中應對的態度。侯瑞成學長是化學專長,又對中國經典有高度興趣,兼具文、理兩方面的思考。每周六上課往往都是最早到奉元書院,充滿了學習的熱情,因此特邀與大家分享上課後的心得。

台灣從農業社會步入工商業社會,快速的社會變遷讓人心失去了依歸,各種亂象層出不窮「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近年來,因為國際局勢更迭、產業外移,令有心人士憂心忡忡。許多坊間東西方心靈課程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殊未知中華老祖先早把人生指導方針,刻劃在《易經》這部寶典中,供炎黃子孫引為圭臬。早在幾年前筆者即被嚴定暹老師講解《孫子兵法》的風采所吸引,輾轉得知嚴老師在奉元書院開設《易經》學程,學習迄今已一年有餘。《易經》聽起來容易,讀起來一點也不簡單──實為智慧無際瀚海。幸賴先前承習劉理事長君祖老師於「聯合報六十四卦基礎班」打下根底,如今加習嚴老師課程,才能稍為理解《易經》在談些什麼?對我們的生活起了哪些影響?如何運用《易經》的哲學意涵來應對人生面臨的種種問題?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人民看天吃飯;早在三千六百年前,老祖先便開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歸納自然環境、太陽與月亮對人體的影響。透過日晷紀錄太陽繞行地球的軌跡規律,制定二十四節氣與曆法;觀察月亮盈虧,探討潮汐對情緒的影響,從而推演陰陽的概念衍生太極圖。太極圖內並非把圓一分為二、切成黑白兩半;而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與陽是能量流動消長不息、周而復始的循環。以陰陽兩儀倍之為「少陰、太陽、少陽、太陰」四種狀態,對應為四季──春、夏、秋、冬;再倍之則為「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最後由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一般來說,大家對於《易經》的普遍認知為「卜筮之學」──但此僅為《易》學之小用。《易經》六十四卦包含「理、氣、象、數」四個層次,系統結構嚴謹、環環相扣,應用在「山、醫、命、卜、相」涵蓋食、衣、住、行等生活領域,其於人文思考之用,以時間和空間為經緯,以形勢與人性為網絡,解析一幕幕紅塵人情的浮世繪。

如何活用易經八卦之人文智慧呢?!

摘錄嚴老師上課內容歸納三點:

(一)了解人情事理,適度迴護人性

(二)人文化成,知所進退

(三)微言大義,衍生創意思考。

了解人是怎麼想的?人在當下的情勢是如何想的? 

(一)人性沒有好壞,形勢比人強──「情勢不同,立場不同」也是自然之道;透過「換位思考」來體恤雙方的立場不同,弭平紛爭止訟。

(二)「人文化成,知所進退」需要從基礎教育做起。中華文化談家庭,人文教養必兼顧父母、子女立場與責任。強調「蒙以養正」、「父對子以慈、子對父以孝」,非一味迎合孩童「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成長」。因此,適度的壓力與要求,可以規範其順應常軌發展。現今社會亂象有一部分來自於溺愛的失衡、偏執使然,只有「要求父母要如何做父母,未要求子女如何當子女」,結果「父母不斷檢討自己,甚至成為子女檢視是否為合格父母的標準?」

(三)「古學今用,借古鑒今」活用《易經》八卦之「理、象、數、形(氣)」激盪源源不絕的創意智慧。

易之時用,大矣哉!

〈說卦傳〉:「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和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仁」是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份際,「陰與陽」提供思考問題的兩面觀。所謂「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易經》中八卦的哲學思考高度,以簡馭繁、順應情勢、不談對錯;談的是「人、事、時、地、物」之間的相對利害關係。

舉〈乾〉、〈坤〉兩卦比較為例,〈乾〉取象為「天」;對照〈坤〉取象「大地」。萬物在天地間生長,「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無分別心和主觀好惡,按照自然規則發展──「人仰望天,生尊敬心;人俯視地,生輕蔑心」。〈乾卦〉六親代表為父親,〈坤卦〉六親代表為母親,在傳統父系社會男尊女卑的背景下,父親代表著家中的「天」,象徵至高無上的權威;母親為「地」勤儉持家、犧牲奉獻、逆來順受,一向被視作理所當然──這其中並沒有對錯,而是「人性微危」之處。人對於容易得到的東西,久了便不尊敬珍惜;但當人抬頭仰望的對象,很難對其輕蔑以待──談的是「形勢比人強」。再則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坎卦〉和〈艮卦〉兩卦說明人生遇到險阻困難的時刻當如何自處;〈艮〉取象「山」,意謂著「見山則『止』」的涵義,衍生出「前方有面臨阻礙和困難需要『停』下來思考如何做才是最好的」,而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盲勇。反面來說,當形勢遠不如人時,委屈不一定能求全,貿然退讓可能會招來更多的屈辱。〈坤卦〉智慧告訴我們,此階段要「含弘光大」;「含弘」是看清楚目標為何而做的過程,「光大」是希望能圓滿達成的目標和結果。遇到困難不全然是壞事情,適度停留亦非停止,謀定而後動取代未嘗不是轉機?!嚴老師以〈坎卦〉延伸舉例:人年輕的時候容易好打抱不平,然而,為何卻往往得不到自己預期的結果?乃因此階段的狀態如同湍急小溪──清澈見底,也是凡事容易衝動;不如大海──深厚包容,萬物謀定而後動。如何能讓自己從小溪(澗下水)變成大海(大海水)呢?老師給了三個字解答讓「水長流」──虛心學習「納百川」,讓「水長流」開展河道的寬度,走過生命的蜿蜒曲折,終點便是人生智慧之海。

〈乾卦.文言傳〉要義:「六爻發揮,旁通情也。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也」,嚴老師解說:權衡不同時間、空間、利害形勢做該做的事,就是朝「成功」的方向去做,便能在「乾、坤」之間來去自如,即是個人物了。走入《易經》的世界,才更加明白「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之意。原來「真經」不是在紙面上下功夫,而在日常生活落實之處。陰陽、八卦的交《易》之道,教我們懂得異地而處、換位思考;〈乾卦〉九五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說明領導者要知人善任,把人擺在對的平台上發展;〈坤卦〉卦辭「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告訴我們:換到新環境,必須立即調整心態、方向,符合當下局勢、與時偕行。這些道理,從不因時空更迭而退流行,反而亙古彌新;八卦乃至六十四卦,都有各自的內容,彼此間有著交錯、互綜的關係。「溫故知新、常有所得」,難怪孔老夫子能讀《易》讀到廢寢忘食、乃至韋編三絕仍不罷手。

此篇感想,綜合嚴老師上課所述,雜之以敝人拙筆潤飾;如有缺失遺漏之處,再請老師及師兄師姐不吝補充指正。感謝嚴定暹老師不藏私教授畢生所學,嚴老師上課風格詼諧幽默、旁徵博引,集合歷史故事、生活實例、電視劇集、短篇笑話等,善於將生硬的《易經》文字轉化爲活潑的形象,使人易於吸收學習,是老師上課的一大特色。每週六早上十點是大家眾所期待的學習時光,感謝奉元書院師兄師姐盡心戮力護持教室,「走入《易經》的世界」課程不單是學習古聖先賢的典範,也是易遊紅塵、觀自在的不二法寶。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三】讀經典思管理: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文/白培霖

  • 編按:本文選自白培霖老師620日於《DIGITIMES椽經閣》之「同窗、同學」專欄所發表的文章。白老師為美國加大柏克萊分校電機電腦博士,在半導體體產業具有多年經驗,現任華邦電子研發及代工事業群副總。除專業領域外,亦不定期於各地講學,分享經典的智慧。本文蒙白老師同意轉載,分享奉元同道。原文請見:http://www.digitimes.com.tw/col/article.asp?id=184&sc=hp
你希望自己的成就有多大,像你希望走多遠的路一樣,就看所積聚的糧食有多少。(圖片來源:Pixabay)

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莊子,逍遙遊》

莊子說,到郊外的人,吃飽飯去,回來都還不太餓;要到百里(約50公里)以外的人,要準備一天的糧食;如果要到千里(500公里)以外的地方,最好花三個月時間準備糧食。

我們每個人對自己都有所期許,有的人想做大官(協理→副總→總經理),有的人想做大事(發明新的東西、改變人類生活),也有些人想賺大錢。人各有志,沒有什麼對錯。但光有希望,那是夢想;要有辦法,才是理想。

一個人自己不準備自己,只期待哪天運氣來了,天上掉下官位、新點子或財富。那和買彩券沒甚麼差別。除了天天禱告拜佛,大概沒有其他的方式。成功的機率,也和中大獎一樣,接近於零。

但人是可以訓練的。你希望自己的成就有多大,像你希望走多遠的路一樣,就看所積聚的糧食有多少。希望與眾不同,出類拔萃,卻每天都在做和所有人一樣的事,那不是痴人說夢話,毫無可能嗎?想有不凡的成就,必定要有不凡的資糧,而資糧都自己累積,不需要靠別人施捨的。

人是習慣的動物。你天天都在上網、看小說,卻做夢希望自己的見識超群,那怎麼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變成一個很會上網、很會看小說的人。這是我們的理想嗎?天下事沒有投機取巧,抄捷徑的。有理想,就要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地儲蓄資糧。積蓄多了,許多事情就真還非你不可了!

返回目錄


【學會公告】會員資料確認

文/秘書處

各位會員大鑒,感謝各位長久以來對學會的支持,為使會務能持續發展,擬於今年十月二十九日召開第三屆第三次會員大會。

為確認大會有效性,祕書處將於近日起將清查會籍資料,請於大會前與學會確認個人資料

(請寄郵件至[email protected])及繳納常年會費,感謝!

返回目錄


【學會公告】秋季班課程

文/秘書處

【秋季班課程】

  • 週二:林明進老師【論語】
  • 週三:熊琬老師【中國學術流變史】
  • 週六上午:嚴定暹老師【走入易經的世界】
  • 週六下午:蔡耀慶老師【老實寫字】
  • 週日:【中國史專題講座】(暫訂)
  • 報名網址:https://goo.gl/MiUeYs

【地點】奉元書院(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77號 羅斯福大廈 4 A側)

【交通】距捷運台電大樓站 2號出口步行約 5分鐘,台電大樓正對面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