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7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 第42期

公元2017年06月07日 夏曆丁酉年五月十三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實踐、觀察和超越文/編輯部
◼︎【奉元講座】
「台灣傳統和當代儒家之道對兩岸統合的重要性」演講記實
文/金傳蓬
圖/祕書處
講述/潘朝陽
◼︎【活動專輯】2017毓老師紀念會演講-
「打開光彩奪目的珠寶盒」記實(下)
講述/廣樹誠
整理/婉君
◼︎【奉元迴響】保護同性伴侶,立專法莫遲疑文/王國慶
【奉元問學之一】孔子、老子、莊子的道文/林世奇
◼︎【奉元問學之二】
「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文/林明進
◼︎【奉元問學之三】讀經典思管理:上善若水文/白培霖
◼︎論壇、演講及課程資訊公告文/秘書處

奉元電子報 歷期文章目錄


【編輯小語】實踐、觀察和超越

文/編輯部

奉元學會秉 毓太老師以「實學」的態度,長期以來投入在社會議題的前瞻與引導。在本期電子報中,整理了與《鵝湖月刊》共同舉行講座的記實,邀請潘朝陽院長就儒學對台灣傳統文化形塑的影響,以及兩岸未來發展的議題發表演講。此外,對於同婚釋憲的結果,亦再度邀請法學博士王國慶律師發表專業看法。這些看似不相干的議題背後,隱隱地有些脈動可循,都引發社會價值的衝突對立和惶恐不安。我們在林世奇老師本期就「孔、老、莊」之道的解說中,似乎又在五里霧中,感受到聖人的啟發,暫且以「實踐、觀察和超越」來看待目前的爭論。

社會既有的傳統價值形成,乃是實踐的累積,只是這樣的藥方在解決了原生的病象後,就失去了效用;待智者觀察自然人文的趨向變化,從聲如游絲終至鐘鼓齊鳴,於是改變形成波潮洶湧,成為了新的實踐基礎──這樣周而復始,形成文明前進的動力。社會制度如是,價值觀念亦是如。但不能忘記的是,無論變化的前後,都必要體認到眾生同屬一個法界,終究是「物我齊一」、「正反為一」──莊子的超越,正是看透了變化的生滅,而點出終極的目標。惟有超越,才能為下個改變蓄積能量;也惟有超越,才能在不斷摸索的「小過」中,不犯「大過」。

歷史學上有「存在,即是真理」,這一條看似紊亂卻又前行不止的散亂足跡,如同夜空中繁星點點;彼此間相互拉扯又牽引的作用,終聚為天河雲漢--正是天道所顯。林明進老師〈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一文點出「人法天道」的目標,在來回擺盪的人聲喧譁中,老子說不過是「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既是如此,又「何必福禍,孰知其極?」

返回目錄


【奉元講座】「台灣傳統和當代儒家之道對兩岸統合的重要性」演講記實

文/金傳蓬、圖/祕書處、講述/潘朝陽

  • 編按:奉元書院與鵝湖月刊社於五月二十八日,以「中華文化與兩岸未來」為題,合辦演講,邀請中華奉元學會常務理事、鵝湖榮譽社長潘朝陽教授以「台灣傳統和當代儒家之道對兩岸統合的重要性」為題,從歷史的脈絡釐清台灣文化的主體,期許同道以「道尊於世」的立場承擔歷史的責任。

潘教授演講內容包含:台灣傳統儒家系統、抗日的臺灣儒家文教、當代臺灣儒教、臺灣儒學與兩岸統合四部分。會中邀請鵝湖月刊社社長及東吳大學哲學系朱建民教授擔任主持人,學會理事長劉君祖老師擔任與談人。因演講內容十分精采,故煩請金傳蓬教授摘要記錄,以嚮讀者。

由左至右:潘朝陽教授、黃光國教授、劉君祖理事長、朱建民教授

壹  台灣傳統儒家系統

一、明鄭春秋之義的儒家之道

明朝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延平郡王鄭成功開臺的出發點是「嚴夷夏之防」以及「春秋大復仇」之義。明朝亡於清朝,延平郡王為明朝復仇。鄭成功帶領遺民型儒士(知識份子)來台,包含徐孚遠、辜朝薦及先來的沈光文等,連橫在《台灣通史》陳述當時八百多位儒者不臣於清渡海來台。儒士並非零散的個人移民,他們是代表道統,也是明朝政統、治統和學統的社群團體,此儒家社群來臺參與明朝鄭成功抗清,代表臺灣以春秋儒道邁入中國之國家文明體系。

鄭成功來台灣不到一年即病逝,歷史記載他要求部屬善待台灣原住民。明永曆十九年,明鄭諮議參軍陳永華建請世子鄭經建立聖廟(孔廟)、立太學;次年東寧府(台南市)聖廟落成。陳永華奏議:

昔成湯以百里而王,文王以七十里而興,豈關地方廣闊?實在國君好賢,能求人才以相佐理耳。今臺灣沃野數千里,遠濱海外,且其俗素醇。若得賢才而理之,則十年教養,十年生聚,三十年真足與中原相甲乙,何愁侷促稀少哉?今既足食,則當教之;使逸居無教,何異禽獸?須擇地建立聖廟,設學校,以收人才。庶國有賢士,邦本自固,而世運日昌矣!

西元一六六六年,台南聖廟開啟台灣儒學的教學傳承;近三百年後,西元一九四九年有百萬民眾渡海來台,經歷二十年生聚教訓讓台灣繁榮。

台灣儒家源於與鄭成功一起渡海來台的明朝儒士社群教化傳承道統,在台灣建立儒學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台南明延平郡王祠有兩幅對聯表達臺灣儒家之道,是清朝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所題,作為肯定鄭成功開發台灣的貢獻:

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

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民國白崇禧將軍讚揚鄭成功把中華文化帶來台灣:

孤臣秉精忠,五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

正人扶正義,七鯤拓土,莫將成敗論英雄。

二、清朝台灣以朱子儒學為文教重心

清朝陳璸任臺灣廈門道兼理學政,於康熙五十一年建朱文公祠,是臺灣朱子儒學傳播之先聲。陳璸引用朱子:

「大抵吾輩於『貨、色』兩關打不透,更無話可說也。」、

「分別『利義』二字,仍儒者第一義。」、

「『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八個字,假一生用之不窮。」

三、清朝臺灣的書院教朱子儒學

清朝台灣各地成立儒學書院教化民眾,包含:彰化白沙書院、澎湖文石書院、鹿港鎮文開書院等。其中彰化知縣楊桂森撰寫《白沙書院學規》說明書院的教學──四書五經以培養學生的品德,秉朱子《四書集注》為主。包括有:

  1. 讀書以力行為先:以孝悌為學習之宗旨。
  2. 讀書以立品為重:嚴義利之辨。
  3. 讀書以成物為急:成物是依儒家教化成就庶民之道德。
  4. 讀詩賦、學文章。
  5. 背熟四書五經。
  6. 讀朱子《四書集注》。

貳  乙未抗日的臺灣儒家文教

一  懷抱亡臺之痛的臺灣儒家

連橫1908年在臺中撰《臺灣通史》,是表彰中國民族主義的春秋型臺灣史巨著;次年與林癡仙、賴紹堯、林幼春等儒士共創「櫟社」以詩詞文章反日。

洪棄生是彰化鹿港人,1895年乙未割臺,名「棄生」以示亡國亡家之痛。他終身不事日本殖民帝國,不用日文、日語、不穿日服,潛心古詩、古文,寫抗日奮鬥史,以文字反對日本佔據臺灣,發揚春秋大義,撰文抨擊日本殖民帝國主義,被繫冤獄經年,後抑鬱而終。

林癡仙,自號「無悶道人」,為霧峰林文明之子;他在臺中成立「櫟社」,創辦臺中中學教育。他受梁啟超人格學問所感召,著《無悶草堂詩存》傷懷故邦,含亡國之痛而抑鬱以終,享年41。

丘逢甲,苗栗銅鑼灣莊人;其父丘龍章是書院塾師。丘逢甲幼從父習儒學,赴京應試中進士;不仕,回臺中神岡授徒,歷任臺中、臺南、嘉義等書院學堂主講。1895年割臺,丘逢甲上書清廷,請莫棄臺灣人民,但無效;首倡成立臺灣民主國,組義勇軍領導臺人武裝抗日。軍敗,他在廣東出任潮州韓山書院等主講,建立嶺東同文學堂推展儒學與西學。清末丘逢甲參與新式教育,曾任廣東學務公所參議等。晚年他支持同盟會孫中山及培養鄒魯、姚雨平等青年。辛亥革命成功,丘逢甲代表廣東參與中華民國成立大典。

參  一九四九年後當代臺灣儒教

一  當代新儒家避赤渡臺,新開臺灣儒學之道

牟宗三先生於一九四九年在臺灣師範大學開創「人文講會」,以儒家傳統接引臺灣青年──此講會有古儒書院之義。早期臺灣本土儒家是清朝朱子儒學之教,並非中原儒學大傳統。牟先生之教化首開中原儒學大傳統與臺灣傳統儒學之接軌,使臺灣具有中華儒道核心之地位。牟先生重新詮釋中國儒釋道三教智慧,確立當代中國人的文化意識和方向,轉化提升傳統的「三統觀」(道統、學統與政統)而建立「新三統」,為中國的民主和科學創建義理弘規。傳統中國知識分子吸收印度佛教與儒、道兩教會通,牟先生吸收歐洲重要哲學,特別是康德的理想主義來會通中國儒家的道德理想主義,由此顯照中國儒家道德理想主義的剛健性。

徐復觀先生與臺灣文化協會的臺籍抗日儒士一見如故,包含:莊垂勝、葉榮鐘、洪炎秋、蘇薌雨等先生。惺惺相惜下,共同促進中原儒家傳統與臺灣傳統儒學之連接貫通。徐復觀先生從生活和軍政職涯的歷練體悟,其《中國人性論史》具有原創性詮釋。他青壯年在政界參與蔣介石先生的決策,曾與毛、周等中共領導見面交流,深悉中國政治的運作性質,以孟子仁政王道及儒家民本主義的觀點,批判傳統中國專制政治、現代中國和西方政治的問題。徐先生《兩漢思想史》的創述非一般史家窠臼;他雜文集有道德理想主義、儒家觀點,對於文化、政治、哲學、社會提出論評。徐先生的學術創見,使臺灣知識分子的「道與學」水準提升至天理層次。

二   天德黌舍──奉元書院的公羊春秋與大易儒學之道:愛新覺羅毓鋆先生。

毓鋆老師在臺灣民間講學六十年的人文意義豐富,包含:

  1. 一甲子在臺灣民間講「夏學」,啟發接引臺灣青年上萬,分佈於各行各業,提升現代臺灣社會菁英層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智慧的大傳統。
  2. 毓老師的講學包括經史子,上追晚周兩漢,有「古學」之風。
  3. 毓老師有清今文經學之傳承,特重經世濟民實用之義;不喜形而上的玄談,不喜乾嘉考據學風或引西學治中國之學,他一生講學是「依經解經」。
  4. 他推尊當代大儒熊十力先生,極重視熊先生的《讀經示要》、《體用論》、《乾坤衍》、《原儒》,認同熊先生的大易學和春秋學。
  5. 毓老師甚為關心臺灣的政治人心,常以中國夏學之道警誡臺人不可背棄先聖先祖而搞臺獨。

肆  臺灣儒學與兩岸統合

一  大陸文革之後的文化思想變化

  1. 秦一變至於齊;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2. 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
  3. 為政者正面積極鼓勵支持國學,在高教、中學教育以及社會皆是。
  4. 文革後大陸之轉變,是臺灣當代儒家大儒們的中國義理之學的反哺回饋。
  5. 當前應盡心盡性把臺灣社會保存的傳統朱子儒學儒教回傳大陸,把當代大儒之學問、道德回傳大陸。

二  臺灣當前的文化自我虛無化的危機

  1. 臺獨去中國文化,貶斥鄭延平王,誣衊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侮蔑關帝、媽祖,反對儒學儒教,會使臺灣的文化主體塌陷空洞。
  2. 臺獨以為美式民主制度是普世價值、日本殖民主義是臺灣現代之恩典,此種政治、文化、教育的全面異化臺灣本體,會使臺灣人心茫然失序。
  3. 臺灣儒家必須重視當代新儒學的下放、落實,將儒學從學院中走至民間,重新復活臺灣社會、人民的儒家之禮制和規約,特別是青年一代臺灣人的啟蒙復初之教化。 

在潘朝陽教授演講完畢後,由與談人劉君祖理事長補充說明:

  1. 歷史上少見大國和平崛起與和平振興,由於歷史的惰性,和平統一相對較難。
  2. 「統一」有霸道色彩,兩岸和平有助於開創史無前例、不可分割的「一統」,近於王道。
  3. 《春秋》強調「返本開新」與《易經.復卦》和當前的主題相呼應,未來數年將持續觀察一連串歷史事件,包含:2020年庚子賠款一百二十週年以及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等。

臺灣儒家多年來建立基礎,若拱手讓大陸來詮釋中華文化殊為可惜。北宋張文定回應王安石,「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當今是華人返本開新的契機,我們走出來,勿辜負時代的託付,互勉「儒門淡薄,收拾得住」。《中庸》指出,「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宋張載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目前是千載難逢的時機,領導人若不重蹈覆轍,大國有實力及實施王道,華人盛世將維持數百年至千年

主持人朱建民教授結語: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英美大國霸道崛起造成災難,二十一世紀中國應當記取英美霸道的歷史教訓,宜和平崛起以王道對待諸國,穩健地維持世界和平。臺灣擁有珍貴的儒學文化,未來鵝湖月刊社、奉元書院及黃光國教授的「文化中國」將更珍惜與發揚華人文化資產。

鵝湖月刊社社長及東吳大學哲學系朱建民教授主持演講。

返回目錄


【活動專輯】2017毓老師紀念會演講-「打開光彩奪目的珠寶盒」記實(下)

講述/廣樹誠、整理/婉君

  • 編按:本篇是廣樹誠老師於毓老師六周年紀念會上發表的演講,針對跨多元文化溝通合作來解決未來世界所可能出現的文化衝突。廣樹誠老師出身滿族正藍旗,為駐防新疆領隊大臣之後裔。新疆自古戰略地位重要,當地族群複雜,包括:維吾爾族人、蒙古人、漢人、滿人等一直以來衝突不斷,屠殺也屢見不鮮。廣老師以其獨特的家世背景,開啟了他對民族、宗教及區域衝突的興趣。廣老師在台大法學院畢業,經產業歷練後,申請入哈佛大學研究所,獲得文理及法學院雙碩士,並得以參與「以阿談判」的前置會談,又曾任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絲綢之路區域發展」項目經理,對於民族文化問題,有實務處理的經驗。加上多年相關產業投資經驗,對國際關係與跨文化溝通方面體認深刻,對新疆中亞的民族問題更有獨到的見解。由於演講十分精采,本刊將分上、下二期刊出演講紀實,以嚮讀者。

二、幾乎淹沒的文化珠寶箱

幾乎被淹沒掉的文化珠寶箱有哪些?我們現在講的是從今天到未來,但事實上回顧過去六百年,很多文化已經被消滅掉了──中國文化也是被消滅的一部份。因為我們今天很多舊有的東西,要麼是忘記了,要麼當成糟粕,覺得不需要就丟掉了。 

我們看看一些例子,從「達爾文──歐洲人的偏見與錯誤」到「慘遭滅絕的精妙語言」、「農業就是文化」、「無法征服的大便刀」及「幾乎淹沒的文化珠寶箱」。

2-1 達爾文與歐洲人的偏見與錯誤

時空回到1941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這實在是一場誤會。因為當時新大陸上居住了一億兩千多萬當地的原住民。結果,達爾文的偏見造成新世界的人口,在兩百年之中被殺、被強暴,遭受瘟疫、飢荒死亡了98%。

達爾文為甚麼跟這件事有關?我們一直都認為達爾文的《演化論》很了不起,其實裡面有很多偏見。今天我們不客氣地大膽假設,他在發表《演化論》前做田野調查,就是實地調查。去了以後,接觸到一些當地人,其中碰到了一群當地原住民。他當時覺得這些人不會講人話,是很次等的人。顯然,達爾文對語言文化探究的精神比不上他對動植物探究的精神來的深刻。所以他在《演化論》裡面,把人類分成上下等──這些原住民,自然是下等人;同樣地認定,他們的文化是不值一提的。

他的錯誤,從我的分析來看,第一個是以外觀論斷,他把和歐洲人不一樣的人就做了論斷。第二是損人利己的核心價值觀。當時是殖民主義跟帝國主義興盛,他配合上優勝劣敗的想法,認為敗的人根本沒有資格活著──自然界本來就是這樣淘汰的,他的生態演化觀是以自己為中心的。

1520 年有Fwenando de Magalhaes 坐船到了南緯52度的大陸,發現通往太平洋的西南通道。這時候他看到的岸上的人都是古銅色的皮膚,全身赤裸,塗滿海豹油。那時候歐洲軍人身上穿了很厚的衣服,卻都還在發抖;可是這些人可以在冰雪的天氣裡活動,冰雪在他們身上都融化了。後來才知道,他們塗的海豹油是護膚的,可以保溫──這個方法是很生態環保的。但歐洲人當時就認為這些人就是野蠻人。為甚麼叫他們「火地人」?就是因為發現他們的岸邊堆了些火堆,歐洲人就把他們叫做火地人。

在這樣的外觀論斷下,到了1832年,達爾文看到火地人時,他不相信他們是人。他認為怎麼會有這樣的存在?所以他說了一句話:「野蠻人和文明人的差距比家禽和野獸的差距還大。」而且居然用這樣的觀念作為《演化論》很重要的基礎──他在這樣的偏見下,造成許多問題。另外是歐洲入侵者假以宣導基督教為名,藉著很多人對信神的認知不深,用了基督教的名稱,其實是武力殺戮來進行經濟掠奪。最終在認為自己最優秀的核心價值觀下,鄙視異文化,一心要奪取黃金財富,並奴隸原住民。此外,他們還犯下種族屠殺、強姦謀殺、凌虐、搶劫的行為──這些在西方人現在自己的書上也有披露。這就像我們在隧道裡走,只看到遠遠的亮光,旁邊都看不到──那個時代的歐洲人裡面有不少只看到自己文化的優越性,認為別人都是沒有文化的。

這裡我們也要提醒一下自己,中國文化是很偉大,但是別人有沒有文化?會不會我們只看到中國文化,而沒有看到別的文化?如果有,我們最好有所警惕。今天一帶一路往西走,我們看到了烏茲別克文化,看到了哈薩克文化,你第一個反應是甚麼?認為這些是比較落後的文化嗎?我以前有過這樣的心態,覺得那裡可能不太發達。結果去了才知道在改革開放前,整個中亞國家的教育水準,大學生比例遠遠超過中國。我覺得怎麼會這樣呢?顯然是我的觀念問題。所以從隧道型的認知裡,我們可以說當時歐洲人只要涉及黃金珠寶,他們都去挖掘、搶奪;可是他們不願意相信有其他好的東西,所以消滅了不少原住民文明,就像大家都知道的馬雅文明,還有亞瑪娜語等。

2-2  慘遭滅絕的精妙語言

到1898年,有對歐洲夫婦叫歐可哥,花了21年寫了一本字典。甚麼字典呢?就是火地族的亞瑪娜語的字典,收錄了32,430個單字。因為火地人對外接觸少,所以很少名詞。但判斷一個語言的優劣要用動詞來看,他們的動詞比英語還多,而且能使用各種隱喻。用暗示隱喻來形容心理疾病、骨骼等,很精粹地描述生命中每一時刻的差異。光是要欣賞這個語言程度的智能,就要懂得運用32,430個字。在 1755年時,英國的Samuel Johnson英語字典只有四萬兩千多字,莎士比亞的作品最高使用了兩萬九千多字。你看,當時歐洲人認為落後、不會講話的民族,卻有這麼多單字。所以可以看出當時歐洲人多麼不了解原住民文化,不知不覺就因為不尊重而使得這些文化語言最終消滅了。

所以,八國聯軍進來時,像 毓老師講的這些課,包括:《中庸》、《易經》等,那時外國人聽可能不知道在講甚麼,到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可是在整個過程中,異文化的人來看來聽,可能除了大學者之外,一般人都不知道、不了解,對這個文化和人種的不尊重,很輕易地把他們摧毀。在當時,很多所謂的「野蠻人」就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在「達爾文」這類的偏見下,消滅了很多民族的語言、文化,甚至人民。

語言為甚麼這麼重要?西方有一個人類學家說,自人有意識以來,語言透過想像而成型,她是所有思想、理想、夢想、神話、直覺和靈感的總和。在亞瑪納語言中,動詞、名詞和片語蘊含許多事物規則和傳統,也就是指導人與土地、資源關係的應用科學;文化藉由語言表達了長久以來的學習經驗及教訓。也是說,在民族文化中,(語言是)驚人又精緻美學與智慧的載體。比如,剛剛(影帶中) 毓老師講的那段話,多麼有震撼力呀!簡簡單單幾句話,沒有一個是生字,但他的表情加上態度,就讓人覺得很震撼。給我們不只是如沐春風,也是很大的腦力震撼。

語言的存活是全球生態系統的健康指標。現在很多人認同:全球文化的生態如果滅絕了語言或文字的話,對我們有很大影響。可是西方當時認知是:「這些土人甚麼都不懂!」。有幾個專家學家甚至說:「Let them die!(讓他們死吧!)因為他們不夠資格活在世界上。」──人家打不過我就是因為他們在演化上輸給我們。要是依據這種想法,那麼流氓思想、強盜思想,都是最有文化的人了嗎?

對於多樣語言的價值,人類學家戴維斯(Wade Davis)說:「不同文化呈現了,對生命的獨特視野,蘊含了倫理啟示和固有權利。不同的語言都屬於人類集體技能的一部分,用來對付未來共同遭遇的挑戰。當地球面臨生存危機時,可能就在原住民文化語言中,蘊藏了能夠解救的全人類生態奧秘。倘若全世界各別文化消失,文化趨於一致時,地球將陷入文化赤貧」。

上次我舉了個例子:我請問大家,對敲桌子或敲門,用甚麼聲音來形容?漢語系的民族基本上都用 “kokoko”。講滿文的人耳朵聽到的聲音不太一樣,我們叫 “quas, quas, quas”──可能那個門不太好,有點鬆散的聲音。如果每一個民族大多數是不一致的,只有少數是一致的;如果我們聽同樣的聲音都有不一樣的感受,那在文化中,對很多事物的認知是不是也有差異?如果這樣子的話,當我們很希望「你們要了解我啊!我不是那個意思!」,我們是不是同樣也要了解對方?這就是跨文化遇到的情況。

2-3. 農業就是文化

在西班牙人入侵前,美洲印加人開發出三千種馬鈴薯,而中美洲原住民馴化了五千種不同玉米。美洲原住民開發的三種根莖植物:馬鈴薯、甘薯、樹薯都是全球卡路里的主要來源。今天我們的生活脫得了它們嗎?更驚人的是,美洲原住民的農業,還為全世界市場提供了咖啡、可可、番茄、胡椒、鱷梨、紅辣椒、紅番椒、花生、腰果、菸草、向日葵、紅花、香草、鳳梨、番木瓜、藍莓、草莓、百香果、薄荷、胡桃、冬南瓜、南瓜、美洲南瓜、楓糖漿、小紅莓、樹薯粉及所有豆類,足以証明美洲原住民是人類史上最棒的植物培育者。如果沒有當時美洲原住民,我們今天恐怕都吃不飽,很多人死於飢餓。所以,他們的文化真是那麼落後不堪嗎?

美洲人千百年來就在耕作,白人發現新大陸的見解是個幻想。美州的地景,由於原住民千年耕作而改變了,森林變成了造林園,這種動態且持久的關係,供給了一年四季的藥用植物、水果、動物。著名的人類學家Claude Lévi-Strauss,他到美國研究了很久之後,在美洲發現了他們醫藥系統的精緻程度遠遠超過當時的歐洲人。中國人有細緻的《本草綱目》,當時美洲原住民也具有這個能力。這些如果我們不知道這些,我們會一直被困於自己的認知觀裡面──我覺得這是有點可惜而且危險的。

所以他們有價值的不是他們有沒有衣服穿,或穿甚麼樣的服裝,而是他們世代以來與自然界努力互動所獲得的經驗──這才是我們要去探索和了解的。同樣,我講的這些也跟我們的文化有關,就像 毓老師講的很多東西,我們能怎樣把它更發揚到現代化的理解、認知和應用?這是需要很高智慧的。

2-4.  無法征服的「大便刀」文化

無法征服的大便刀文化。怎麼講呢?1950年加拿大政府試圖強迫因紐特人紮營在巴芬島。一位祖父不從,要按自己的方式活著。於是加拿大人拿走他的武器和工具,逼迫他搬進新居地。結果老先生憤而走出房間,在極地暴風雪夜中,老人在手上大便,當大便冰凍成形後,他吐口水在前端,作出銳利刀鋒。他殺狗剝皮作成雪橇,套在另一隻狗身上,腰掛大便刀消失在冰川中。當然,從加拿大人的觀念來講,他必定要死了。但老人在春天安然無恙地回來了。西方人類學家就說,這真是大便刀文化。如果任何一個活在城市裡的人,在那個情形之下,一走出門可能就已經活不了三個鐘頭了。

四十年後,政府軟化了。歸還給因紐特人土地,建立了領土和西歐一樣大的努那福特。更有意思的,同樣是因紐特人,在2012年9月4號,因紐特人長老向NASA和世界發出警告。他說,我們看到地軸變動了,讓風向改變了,雪丘的方向也改變了。中國的《易經》講,看天象看地文。因紐特人的生活區域覆蓋加拿大北部和美國阿拉斯加以及格陵蘭島。在整個歷史上,他們的生活依賴於正確預測天氣的能力。所以他們說,氣候的變化、地震等的原因不是因為全球變暖,而是發生偏移、搖擺或傾斜,因為「在他們生存的土地上,天空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天空。」

這對光害嚴重的都市裡的人,我們看不出來,但他們看得出來。長老聲明太陽升起的地點變了,他們不再有日光去狩獵,太陽比以前更加地高,比以前升溫更加地快。他們觀察到,更溫暖的風正在日益改變海岸冰天雪地的地貌特徵,在陸地上的活動受到嚴重影響。而且北極熊數量增多了,北極熊到他們生活地區的次數增多了,因為牠們在原棲息地無法生活了。星星、太陽、月亮都已經改變,影響了溫度,甚至影響了風吹的方式,越來越難以預測天氣,在北極一定發生了什麼。

在文章中指出NASA科學家和專家因為因紐特人的長老所提供的資訊而「擔憂」。他們也很驚訝,怎麼一群像是「野人」的人,也沒有科學的工具儀器,怎麼會知道的這麼清楚?科學家當然也知道了整個冰川的變化造成了地球重力場的變化,重力場的變化影響的可能是整個地球的生態改變。這些科學家都還在進一步的調查。美國的專家們認為,這些變化已經大到足以影響洋流的運動特徵,科學家提供了另外一個角度的理解。但是最主要就是說,這些原住民的觀察也足以影響和警告整個科學界。所以,他們的文化有沒有價值呢?我們心裡就明白了吧!

2-5. 幾乎淹沒的文化珠寶箱

自從歐洲現代化以來,全球在近600年中,消失和衰退的文化難以估算。我不是在怪歐洲人,這是人類所面臨的真相之一──當文藝復興、科技化、產業化後,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們既然看到了過去的教訓,是不是也要提高警覺,尋找真正好的方法是甚麼呢?

至今尚存的原住民族文化,大約有5,000部落。他們的文化都是上萬年來,以語言、文字、宗教、藝術、歌曲、習俗、建築、工具等形態傳承至今,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生存教訓和經驗。這都對今天和未來人類,能否安渡生態危險與斷層線衝突,具有極其珍貴的參考價值。

我常常講,中國歷代的通鑑,可說是人類文化瑰寶之一。為甚麼?我們歷代的歷史通鑑記載,尤其清朝幾個皇帝御批的,他們把自己的看法寫在上面。我看今天世界上發生這麼多衝突和人與人之間的鬥爭,有沒有和諧處理的方法?我們不敢說清朝的皇帝做的都對,但清朝十三朝裡面,很多能維持中國整體安定的狀態。《四庫全書》、《康熙大字典》等等,很多的作為也是很不錯。那這些東西要是我們今天拿出來和各個地方發生問題的地區做一個對照比較,我們很可能得到很大的借鏡──可能足以讓我們度過很多困難。就像我記得 毓老師以前上課常講,人不能「不學無術」。有東西在(那裏可以參考),你也不可以學,結果又沒有手段,那怎麼辦?這不就是自掘墳墓嗎?世界文化裡面、中國文化裏面也有很多寶貝,都是如此。

我認識一位泡茶達人,他在中壢一帶有一個茶中心,他原來跟黑道有點關係。他講過一件事情:他因為一天到晚做和事佬,最後得罪了一幫人。於是來的人就給他上刀子,把整個肚子劃破了,腸子都出來了。他當時有個原住民的朋友就帶他趕快跑。可是跑到哪裡呢?當時他們在東岸,他朋友就騎著摩托車從花蓮騎到台東,因為沒有找到醫院,就直接去了原住民部落。部落有類似巫師之類的,居然把腸子塞回去,給他上了一些原住民的草藥,結果後來就好了。他這個人就開始泡茶,開了個茶中心,茶生意做得非常好。我說那位巫師現在還會這種治療嗎?他說他已經死了,也沒有人再懂得這些藥了。我一聽,覺得真是很可惜的事情啊!光是這一個例子,在我們台灣發生。那麼這些文化難道不值得我們尊重和發揚嗎?

維吾爾跟西藏的醫藥系統,花點時間去了解,就知道它讓這個民族生存了好幾千年、上萬年。這些就在中國文化的這個大範圍旁邊,這些瑰寶文化,都值得參考。對照比較的話,可能發現源頭很相似,方法也都是有效的。還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1492年印加帝國是全球最大帝國,規模超過中國、超過奧特曼帝國、超過俄羅斯當時的帝國,卻在歐洲入侵後200年左右消失!

當時,阿茲特克帝國首都比歐洲最大城市還大。它的市場、石子路、大道、植物園、廟宇、完善的地下水道系統,都震驚了西班牙入侵者!西班牙人只是一心一意要搶他們的珍珠寶貝黃金。其實早在1142年,在北美洲由六個民族組成了一個議會,以公民投票決定大事,這種統治結構一直延續到今天。不但如此,氏族內部是由女性負責管理之責。男女相當平等。這就不是我們原本認知中的美洲原住民。

三、復興人類文化的五千顆明珠

所以我就把這些仍存在的五千個部落文化稱之為明珠。其實何止他們!我們的文化裡面,包括 毓老師講的,都是明珠啊!但明珠有沒有蒙塵?有沒有埋在土裡面?這些部落文化,傳承了重要生態及人文經驗與教訓,可能成為全球人類自救的關鍵知識,真可稱為是復興人類文化的5,000顆明珠。

歐洲人有文藝復興,但其實現在,我們應該注意協助復興的是這些瀕臨滅絕的文化。目前整個發展趨勢都是一致化的西方化,造成多元文化的消逝。像我們講《中庸》的觀念,到了西方社會裡面,很可能不被接受──最大的問題是他們不了解。他們認為今天他們的物質文明發展到這個程度,沒有必要跟其他部落民族學習。可是,我們會這樣想嗎?我們對自己要有甚麼認知呢?其實這五千個原住民文化,即是目前在地表上五分之一的土地上存活者──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由於他們從傳承(的經驗中)保守土地的力量,所以我們才稱他為「文化的方舟」。但是現在為了各種能源、木材、資源等,造成新一波的汙染。怎麼樣能幫助原住民?也幫助我們自己在文化上重新覺醒和體認?是有必要性。所以我們學習跨文化、語言、宗教、種族的交流和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面對這世代的斷層線衝擊,如何保護珍貴文化不再滅絕?我有一些建議,就是學校增設跨文化及語文課程勢在必行;建立跨文化學校合作機制,交換學生及研究計劃,建立全球性瀕臨滅絕部落文明間聯繫網站等。以台灣來講,就是推動全球性的部落外交。這是政府的職能,或民間有大基金可以這麼做;然後建立與全球非政府組織連結的網站;連結保護和發揚各部落語言及文化專門機構。那這種連結之中,中國文化很多的好東西,也可以翻譯成不同語言,介紹給他們,也會嘉惠全人類的發展。

再來是生態環保,挽救和遏制它的惡化其實跟我們自己有關,大家在同一條船上,會不會沉?不能有人一直在(船上)搖晃。現在的人都講經濟利益,經濟利益有甚麼樣的特點跟他搭配?然後各方面的產官學專家,聯合起來探討這些問題,肯定這是有價值的、非常重要的。

結語

最後,我想提出:「多元多樣文化合作發展的世代已經開啟!復興研發各民族文化,守望生態與文化的義人必得豐盛果實!掌握一帶一路大機遇,聯結全球五千部落共襄盛舉!因為大陸很願意好好推動這件事,已經花了不少錢和人才去做了。」

在本文中內容有很多引用自野人文化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的《看不見的力量》,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返回目錄


【奉元迴響】保護同性伴侶,立專法莫遲疑

文/王國慶

編按:奉元書院於去年 (2016) 12月就社會上熱議之「同性婚姻法」,邀請各界名家舉行座談,並於 (2017) 2月份第38期電子報中整理刊出座談記實;3月份第39期電子報中,特邀王國慶律師以專文方式介紹歐洲已實行相關法律的國家經驗。而5月24日大法官會議中針對現行《民法》對同性婚姻保障不足,釋憲內文明白要求相關機關應在2年內完成修法或立法加以平等保護;逾期未完成,同性婚姻將可直接援用現行《民法》規定,向戶政機關辦理登記。至此,台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在社會平權運動上展開全新的里程碑。

只是問題並未因釋憲而告終,反而引起社會自「同性婚姻合法性」到「立專法或改《民法》」的激烈爭論──特別是在於「立專法是否符合平等原則?或具歧視意義」的爭議。本文係王國慶律師刊載於 5月25日投書《聯合報.民意論壇》之見解,經同意轉載。王國慶律師為德國波昂大學法學博士,從國外經驗和社會共識的角度上,向持續關注社會議題的奉元讀者們,提供專業而精闢的分析。

同性伴侶的權益應該立專法保護?還是修民法以承認「同性婚」的方式加以保護?立專法而不承認同性婚是不是歧視?多數人認為男女才能結婚的信念,對婚姻基本價值的堅持,應否予以尊重?大法官釋憲,理由前衛,但不並未解決爭議。借鏡德國瑞士奧地利如何立專法保護同性伴侶,同時尊重婚姻是男女組成的生活共同體的認知,維護歷史文化宗教社會的傳統價值,應有助於找到解方。

德國「生活伴侶法」於2001年8月1日施行,最近一次修正是在2015年11月20日。全法六章二十條,對生活伴侶成立的要件與效力,包括生活共同體、姓名、注意義務的範圍、互負贍養義務、財產制、生活伴侶契約、其他財產權的效力、生活伴侶的子女、繼承權、其他效力,對生活伴侶的分居,包括分居生活的贍養、居家物品與居所的分配,對生活伴侶關係的撤銷,包括法院依聲請撤銷生活伴侶關係的要件、撤銷後的贍養、撤銷後居家物品與居所的分配、保險補償等事宜,均有詳盡規範。

生活伴侶法制定後,德國憲法裁判逐步擴張了同性伴侶權利。聯邦憲法法院2010年認定遺產稅與贈與稅因婚姻與生活伴侶作差別處理是違憲,2011年認定因名字變更而影響組成生活伴侶的規定是違憲,2012年認定公務員家庭津貼對婚姻與生活伴侶作差別待遇是違憲,同年並認定土地取得稅只對婚姻當事人免稅是違憲,2013年認定不允許同性伴侶接續收養是違憲。

但是,立專法與裁判保護同性伴侶權益,並不是承認同性婚。婚姻是否僅限男女,德國基本法無明文規定,但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自1959年至2014年在多則裁判中明確表示婚姻是男女組成的生活共同體。此一見解自始至今,未因生活伴侶法的施行,也未因司法裁判肯定同性伴侶有與婚姻當事人諸多相同的權利,而有任何改變。

立專法保護同性伴侶但不承認同性婚是不是歧視?依德國聯邦憲法法院2002年7月17日裁判與歐洲人權法院裁判,不但不是歧視,反而是消彌歧視。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在2016年7月20日的裁判更明言,在外國成立的同性婚,在德國不是婚姻,外國同性婚當事人到德國,只能登記為生活伴侶,不能登記為婚姻,而且這不是歧視。

瑞士同性「伴侶法」於2004年6月18日公布,2005年6月5日舉行公投,以58%贊成票通過,2007年1月1日生效,最近一次修正是在2013年7月1日。全法五章三十八條,對伴侶法的規範客體與原則、同性伴侶登記要件與不得登記的情形、登記程序、同性伴侶一般的權利義務、特別效力、法院解散已登記之同性伴侶、宣告解散後的效果等,有詳細的規定。與德國一樣,同性伴侶不是婚姻,立專法保護不是歧視。

奧地利對同性伴侶是訂立「登記伴侶法」加以保護。該法於2010年1月1日施行,最近一次修正在2014年12月11日。全法八章四十七條,包括總則、登記伴侶之成立、效力、解散、無效、解散或無效的效果、聯邦法的準用、過渡期間的規定,規範非常詳盡。與德國瑞士相同,同性伴侶不是婚姻,立專法保護不是歧視。

綜觀德國瑞士奧地利的立法與司法裁判,可知立專法保障同性伴侶,不承認同性婚,不論從憲法或從歐洲人權公約來檢視,都不是歧視。專法內容詳盡,非修民法所能及。最重要的是,立專法消彌了對同性伴侶的歧視,同時尊重各方價值理念,維護了男女婚姻在歷史文化宗教社會的基本價值,從而減少了社會矛盾與衝突。

在臺灣,立法保護同性伴侶的權益有必要,尊重多數人對婚姻是男女所組成的生活共同體的信念,維護歷史文化宗教社會的基本價值,同樣也有必要。大法官以前衛理由釋憲後,社會矛盾勢必加劇,只會衍生更多問題。政府如果尊重各方價值理念,要減少社會矛盾與衝突,應儘速提出保護同性伴侶的專法草案,切勿再遲疑。

瑞士以公民投票解決爭議,尤其值得借鏡。保護同性伴侶的權益,如果各方不能達成共識直接立法,則應舉行公投,依公投多數決完成立法。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一】孔子、老子、莊子的道

文/林世奇

編按:本文是林世奇老師針對同學提問「孔子、老子、莊子之道,有何不同?」的心得,所給予的回應。文章清新可喜,把長篇理論簡單梳理,方便對孔子、老子和莊子的疏通理解,並與所有奉元的讀者分享。

孔子:道德的實踐家

孔子的道,用「忠恕」來詮釋,我想還算是可以的;但要留意《中庸》裡說:「忠恕違道不遠」──它只是不遠,並不即是道。所以這個詮釋是方便的,但不算是究竟的。另外,下面的詮釋只有針對「恕」,完全略過了「忠」。這樣講,少掉了一半,就不能算完整。最後,詮釋的時候,語言的表現要避免太浮泛,倒不是說不能用白話來寫,但語言本身的力量要足。比如說,如果要談「忠恕」,是不是可以考慮用「成己成物」這樣的概念和語言去詮釋?這樣會比較扼要,也比較精準。

孔子言「性與天道」,不在抽象概念的探討;《論語.公冶長》裡就有一句,是子貢說的: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所以,孔子所說的「道」,是在平常日用之間,講「生命力的發用和踐履」,講「物我之間的感通和滋潤」,講「生命的安頓和成全」。我就這幾個部分,先簡單講一下。

孔子所說的「道」,是從「法天」而來的自覺,意識到「生命應該是怎麼回事」。《論語.泰伯》說,「唯天為大,唯堯則之。」他提醒我們,得像堯一樣,學那個最高的天。那「學天的什麼呢?」首先是學「充實飽滿,剛健不息」,如:《周易.乾卦》的文言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生命要能自覺踐履,而剛健不息,從而參贊天地之化育「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其次是學它的「無私」,就像《周易.乾卦》裡說的「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如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如日月無私照。尸子曾經讚美孔子,說「仲尼尚公」,其義就在於此。剛健而無私,這是「法天」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意義。

再其次,是「生命跟這個世界的關係」。孔子理想中的聖人,最可貴的是「通天下之志」,要通天下之志,才能談到「定天下之業,斷天下之疑。」所以要能感通萬物,「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像《周易.繫傳》裡所說的「通德類情」,這樣才有可能做到「智周萬物」而「道濟天下」,那也就是人一輩子最值得努力的事情。

最後,是「生命要把自己造就到什麼地步」。《周易.乾卦》裡說,「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在變動不居的世相中,得知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找到最恰當的安頓和成全,才算是先時而行──這是孔子對道的具體實踐。所以孟子讚美孔子,說他是「聖之時者」,這也就是儒家的種種修練,最後要到達的程度。

老子:客觀規律

的觀察者老子的「道」,你(指學生)說它「比較複雜」,其實它不算是「複雜」,而比較算是「抽象」。如果要形容老子所說的「道」的特點,當我們把那些奇妙的形容詞放在一起時,要特別留意它們之間有沒有因果關係。比如說「無形而無法捉摸」和「成為永恆的存在」之間,其實是沒有因果關係的。老子之道,並非因為「無法捉摸」所以才「永恆存在」,這一點要注意。

從「創生」的意義來講老子之道,我覺得是可以的,所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原文也是適當的。但要談老子的道,還可以注意另外一個面向,就是道的規律。《老子》說,「反者,道之動也」,道的運動變化,時常有歸返或相反的現象;萬物的變化,時常是「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的。

老子對於「道」做這樣的觀察和理解,其意義在於找到宇宙運動變化的規則,並善用以自處,也用以長養萬物。正因為掌握了運動變化的規則,所以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從這裡找到安身立命或經世之道,就像他說的「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所以老子的「道」,有客觀規律義,和孔子的道德實踐義不同。他所談的道,在於發現或洞徹萬物變化的內在規則,並由此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法門。這也是為什麼老子之學,在後代的政治、軍事等社會實務的操作面,都會有比較大的影響的原因。

莊子:齊一物我的超越者

莊子的道,你從「無所不在」的角度去談,我覺得是可以的。一般哲學界有個說法來形容老莊之道,就是「超越性」和「遍在性」,它既超越於萬物之上,又遍在於萬物之中,這個說法也許可以做參考。

但莊子之「道」,恐怕不太適合用「清虛渾沌」這樣的形容詞去稱說。如果它被侷限在清虛的形容裡,那麼,混濁的地方還能有道嗎?這就和道的「遍在性」會有衝突。所以這裡要留意。

就道的「超越」與「遍在」來說,老子也說過「獨立而不殆,周行而不改」這樣的話,所以莊子在這個部分,可以算是繼承老子的思想。但是要留意,莊子對道的認識,並不在對規律精確掌握之後,找到對治和解決的精密方法,而是在洞悉這些規律之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順任它,其精神超越於世相之上,貴在「安時而處順」,好讓「哀樂不能入」,以遊於大化之中,這裡面有一種審美的心理境界。

老子還在萬物相反相成的面向中,找到掌握和處理的準則,所以才有那些「知」和「守」,而莊子則連這些面向的對立,也要一併超越而解消,從而齊一物我,契入精神的絕對自由之境。所以莊子對於後世,在政經和社會實務的操作上,比較少有影響,而在藝術創作和精神修養的工夫上,影響特別深遠。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二】「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文/林明進

編按:這是建國中學林明進老師在龍顏講堂為奉元同好所開的《論語》,林明進老師上課風趣幽默、深入淺出,本篇特選林老師講《論語.述而第七》中第十六章的內容,與所有讀者分享。

孔夫子自言五十歲學好《易經》,可以無損人的大過。憑甚麼這麼講?在《論語.為政篇》中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是孔夫子自述一生為學做人的進境。他說:「五十而知天命」,與「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兩章自然是有關連的。這怎麼說呢?

《易經》的核心學問就是中道, 毓老師曾說過,《易經》與《中庸》相表裡。我們縮小範圍來看: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孟子.盡心》: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我們不是常說這個人的天性如何如何?天性指的不就是人性、本性嗎?

明朝王守仁在〈尊經閣記〉有:

「經,常道也。其在於天,謂之命;其賦於人,謂之性。其主於身,謂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天所賦於人的就是人性,順著人性去為人處事就是中道。所以「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天的命就是人的性,人的性就是身的心,「性、命、心」三而一。分開來講是三個字,其實是一樣的,只是不同位置的名稱不一樣而已。

因此,「知天命」就是「知人性」,一個懂得以「人性」為依歸的人,他的所作所為就能近乎「中道」,至少「雖不中,不遠矣」。又有,《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第一章)中道不可以片刻離開人性,可離開人性的就不是中道。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就是「五十而知人性」,從「知而必行」的儒家哲學來推論,率性而行的中道「可以無大過矣」──這是合理的君子之道,也是無愧於心的人生之路。「五十以學易」目的是來通達人性的,盡己之性了,結果就能「可以無大過矣」。

承上論述,「五十以學易」是因為「五十而知天命」,這又是因為「五十而知人性」──希望五十歲能徹底了解人性,所以希望上天「加我數年」──希望上蒼再給五年或十年,好好把《易經》讀透,更上一層樓。因為學好《易經》,就了解人性,然後知道以人性來實踐人的價值,能把「率性之謂道」的「道」完全發揮,自然就不會做出「有損於人」、「有害於人」的大過,所以說:「可以無大過矣」。

這就是實學,中華民族的實用之學。《史記.孔子世家》的作者司馬遷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實學將人性凝成生命,一生就不會做不義之事。「可以無大過矣!」這一句話暗示仍不免有「小過」;《論語.雍也篇》中:

哀公問孔子:「弟子孰為好學?」

孔子回答:「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這個「不貳過」指的是有損個人私德的「小過」,不是有害於人、有傷於人的「大過」;「過,則勿憚改」,也必須是在小過的範疇之內。如果「不貳過」是指有損於人的大過,那就說不通了──顏淵也就不偉大了。在《論語.述而篇》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就是癡人說夢話了。

毓太老師說《易經》是悔過之書,也就是寡過之書,說得更精準是無大過之書,不貳過之書。大過有損於人,學易之後,人性大顯,不會再有害人的思想和行為。殺人放火、擄掠燒殺、搶奪越貨被抓到、被逮捕,只有殺頭一條路,還會有第二次機會嗎?「一失足」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成千古恨」,不是說「再回頭已百年身」嗎?現在學校教的都是「一失足『沒有』千古恨」的教育,能不驚悚嗎?

《論語.子路篇》中有: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這一章是《論語》一書唯一提到《易經》的章句;「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出自《易經.恆卦》九三的爻辭。可見學《易》不以卜筮為貴──龜以占,筮以蓍。孔子講得很明白,「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實學還需要「卜」,還需要「筮」嗎?「不占」就是不必以物來進行卜筮,而是以心、以性來「占」,從人性來占最好也是最準的;如果五十能知天命,五十能知人性,「心占」而已矣,「心卜」而已矣。

返回目錄


【奉元問學之三】讀經典思管理:上善若水

文/白培霖

編按:本文選自白培霖老師531日於 《DIGITIMES椽經閣》之「同窗、同學」專欄所發表的文章。白老師為美國加大柏克萊分校電機電腦博士,在半導體體產業具有多年經驗,現任華邦電子研發及代工事業群副總。除專業領域外,亦不定期於各地講學,分享經典的智慧。本文蒙白老師同意轉載,分享奉元同道。原文請見:http://www.digitimes.com.tw/app/col/article.asp?id=177

上善若水

–《老子・第八章》

原泉混混,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

-《孟子.離婁下》

「上善若水」大概是老子裡面最常被人引用的句子。大家也經常自勉,要像水一樣身段柔軟,不要爭高奪上,也要安於洗滌穢物。但當年百歲大儒毓鋆毓老師有一次問我:「為什麼上善若水?」我回答:「盈科而後進。」他難得地首肯了。「科」是小水坑。「盈科而後進」是說:水往前流,碰到小水坑,把這個坑填滿了再前進。

本專欄作者之一的王文漢,就曾經分享他對「盈科而後進」的看法。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相信奮鬥就會成功,滿腔熱血想替產業或社會有所貢獻。但在公司裡面,晉升不一定是直線,有時難免會暫時被冷凍起來。這時候,怨天尤人 (為什麼不是我?他哪一點比我好?是最不聰明的態度,也更出不去這個坑。反而是努力把眼前這個小坑填滿,做好份內的事,就有下一個奔流到海的大好機會可以發揮了!他也常拿這個道理和美國同事分享。

之前有個同事在位子上待太久了,我沒有升他的官,反而把他調到一個冷部門。他也不抱怨,只是努力把那個向來沒人想管的部門,做得風風火火。我之後逢人就誇他:「一個能把冷灶燒成熱炕的人,到哪裡去都受人重視。這就是盈那個科,才能不停地後進。」
「盈科而後進」另一個解釋是:這個社會有太多不公平的事,就像地面上大大小小的坑洞。我們應該立志盡己之力,把社會上的不公平之事擺平。我們不需要提出個一勞永逸、天下太平的辦法。但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任何不合理的地方,不要放過,都要像水一樣,將它填平。只要是我們走過的地方,所有高高低低都被我們像水一樣填平,這樣至少身邊少了些不平的事。

能這樣做,能有這樣的態度,雖不是極致的善,但像水一樣,也很接近上善了!

返回目錄


論壇、演講及課程資訊公告

文/秘書處

【時間】6/18週日下午14:00~16:00

【題目】廿一世紀教育改革的新希望-談讀經教育的理論與實務

【演講人簡介】高瑋謙教授

職稱: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志道書院山長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曾任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南華大學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現任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基礎教育組組長、同時擔任「財團法人台北市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董事以及「台灣漢學教育協會」理事。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在先秦儒道思想、宋明理學、當代新儒學、讀經教育理論等。著有《王門天泉證道研究》、《王龍溪哲學系統之建構》等學術專著,並發表有關中國哲學學術論文數十篇,長期關注儒學之發展與落實,對中華文化之傳承和復興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在學術研究之餘,經常應邀至各地宣揚兒童讀經教育,並創辦「志道書院」,對讀經教育理念之推廣與實務之拓展不遺餘力,曾因推廣讀經教育有功,獲准晉見總統並接受表揚。生平最大的期望是凡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讀經的聲音,再造華夏禮樂文明之盛世。

【時間】6/25週日下午15:00~17:00

【題目】在西方傳播中華文化的挑戰

【演講人簡介】黃啟江教授

台大歷史系學士、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亞歷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博士。在美國大學任教三十餘年,目前任教於紐約上州日內瓦(Geneva)城的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Colleges,為該校資深教授。曾獲該校最佳教授研究獎,並曾協助該校亞洲研究系兩獲蔣經國基金會學術機補助獎、福利門(Freeman)基金會亞洲教學獎、亨利魯斯教授獎、美國學術團體聯合會獎。個人並兩獲蔣經國基機會教授研究獎、亞洲學會東北亞研究獎、全國人文科學基金會暑期研究獎。曾任該校中文及中國文化課程主任、亞洲語言文化系系主任。教授課程包括佛教與道教、唐宋文化史、文學與歷史的記憶、英譯中國文學作品和多種通識課程。研究範圍為宋元佛教史,已出版中文專著《一味禪與江湖詩》等九種,及英文論文數十篇,見於多種英文論文集,如宋代的佛教(Buddhism in the Sung),及英文學術期刊。目前在研究明代天台宗的復甦及禪宗黃龍派的東傳日本。

【費用】免費入場 無需報名

【夏季班課程】

  • 毓門心法 白培霖老師 七月五日至八月九日 週三晚間七點至九點,共六講
  • 走入易經的世界 嚴定暹老師 六月十日至八月六日 週六上午十點至十二點,共九講 (課程補課,春季班舊生無須另外繳費)
  • 老 實 寫 字 蔡耀慶老師 七月八日至八月十二日 週六下午三點至五點,共六講
  • 中國史論壇 潘朝陽老師等 七月二日至八月二十七日 週日上午十點至十二點,共九講

有意參加者請點【我要報名

【地點】奉元書院(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77號 羅斯福大廈 4樓 A側)

【交通】距捷運台電大樓站 2號出口步行約 5分鐘,台電大樓正對面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