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1~5期 2014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第四期 文章作者 作者: fongyuan 文章發佈日期 2014-03-10 中華奉元學會 電子報 第四期 公元2014年03月01日 夏曆甲午年二月初一日 ■ 【奉元新語之一】從「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楚簡《孔子詩 論》〈關雎〉之改與益思 文/龍思明 ■ 【奉元新語之二】上古琴觀 文/鍾春暉 ■ 【奉元活動】新春團拜 文/蔡濟行 ■ 【夏‧生‧活】在春風中耕耘-獻給所有母親 文/小草 ■ 【東北紀事連載】《遲到的重逢》 文/董華春 ■ 【奉元講座】淺談慎獨-政治與媒體之間 文/編輯小組 ■ 【學員分享】《公羊春秋》課後感想 文/周福增 ■ 【學員分享】《西方經典》課後感想 文/何丹曦 ■ 【毓老師說】 ■ 【奉元電子報英雄帖】 【奉元新語之一】從「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楚簡《孔子詩論》〈關雎〉之改與益思 文/龍思明 本期目錄 【奉元新語之二】上古琴觀 文/鍾春暉 三、道器:春秋至戰國時代的琴觀 師曠之後,又過了一百多年,已經進入春秋戰國之交。從春秋過渡到戰國,不但傳統的政局顯現鉅大的變化,經濟方面也展現了顯著的變遷,由於鐵器的使用,各國農業、手工業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商業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同時,從春秋到戰國,周代的宗法封建體制迅速的崩解使社會秩序發生了巨大的震盪。春秋時代的社會是一種建立於家族之上的結構,在這種社會裏,個體被固定於一個複雜的血緣結構之中。血緣紐帶以遺傳的形式維持著社會階層的分化,從而使社會的流動受到限制。然而,到了戰國時代,家族紐帶瓦解,社會真空就出現了。人們在這個社會真空中,就可以通過他們自身的活動向上或向下流動。換句話說,更為自由的社會流動發展起來了。觀念的改變往往繼發於社會結構的變動,這種社會結構的大變革也反映到了音樂領域。許多宮廷樂師的地位有了轉變,例女當時保持周代禮樂傳統最堅決的魯國樂師,也紛紛改行,或投奔他方。包括曾經教授孔子彈琴的師襄子,跑到海邊另謀生路去了(《論語‧微子》)。當時列國在經濟和文化方面相互交流與影響,也推動了音樂文化的發展。首先在鄭、衛、宋、齊各國,商周舊樂“雅頌”失去了往昔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民間新樂“鄭聲”日益受到重視。魏文侯就公開宣稱厭倦古樂,聽到彈奏新聲琴曲,則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起來。宮廷之外,民間也出現了以琴見長的名手。鄒忌就是“以琴見齊威王”,受到了齊威王的重用的。莊子在寓言故事中說:兩個朋友為悼念子桑戶之死,“或編曲,或鼓琴,相和而歌”,也是這種新局面的反映。當時,齊國的首都臨淄甚至出現了“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戰國策‧齊策》),這樣繁榮昌盛的景象。在音樂文化發展的基礎上,於是有了伯牙、雍門周,這樣一些傑出的民間琴家。關於伯牙的傳說,《荀子‧勸學》稱“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用誇張的筆觸,極言其音樂演奏的生動美妙,甚至馬兒都忘記了吃食,仰起頭來欣賞。另外,在《呂氏春秋》和《列子》中,有一則故事說:伯牙在彈琴的時候,無論是表現“巍巍乎志在高山”,還是表現“洋洋乎志在流水”,鍾子期都能夠心領神會。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從此再也不鼓琴了。這個故事一直為後世所傳誦,把伯牙和子期的友誼作為典範,於是“知音”就成了“知己”的同義語了。這也說明當時琴曲的演奏,可以不必借助於語言的解說,而是塑造出音樂形象來表達人的思想感情。巍峨挺拔的山峰給人以“巍巍乎”的感受;奔騰不息的流水給人以“洋洋乎”的聯想,所謂“志在”高山或流水,就是人的精神面貌的體現。像師曠時代及其前輩琴師那樣,彈琴往往要結合詩篇唱誦的琴歌傳統,通過歌辭和人物情節來幫助理解,而這種借景抒情的創作方法,則能擺脫這類羈絆,從而進一步開拓音樂創作的道路;它不僅在演奏技法上有著進一步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創作方法上的一個飛躍。說明古琴已可以用獨奏的形式 ,用純器樂的手段,來表現人對客觀世界的感受,溝通人的思想感情。後世流傳的琴曲象《高山》、《流水》、《瀟湘水雲》、《平沙落雁》等,就是沿著這一軌道創作出來的。 圖一 伯牙子期圖(引用自網路) 《琴操》一書也提到伯牙學琴的故事。伯牙向其老師成連先生學琴三年後,成連對他說:“我只能教會你彈奏琴曲,如果進一步要做到把感情貫注在演奏之中,必須向我老師方子春先生請教。”成連載舟把伯牙帶到了蓬萊山上,叮囑說:“在此好好練習吧,我去為你請方子春老師。”成連駛舟去後,剩下伯牙獨自一人留在荒寂的海島上,兩耳唯聞只風濤與山林之聲,恍然有悟,驚嘆到:“原來這就是老師在教我移情啊!”於是援琴彈奏起來,創作了琴曲《水仙操》。曲終之後,成連駛船而來,把他帶了回去。從此,伯牙的琴藝遂譽滿天下。這個故事很有意思的,試想,為什麼伯牙學琴三年還做不到“移情”,一旦到蓬萊島,就能夠豁然貫通了呢?為什麼除了技法上的學習之外,還需要在精神氣質方面進行深入地領悟呢?這難道不是在告訴人們:藝術技巧固然重要,而思想感情則更是占首要位置的嗎?雍門周也是戰國時代一位民間琴家,居於齊國首都臨淄的西門,時稱“雍門”,于是大家都稱他為“雍門周”。有一次他攜謁見孟嘗君,孟嘗君有意為難他說:“先生彈琴能使我悲哀嗎?”雍門周逕云:“聽曲的人必須有過不幸的經歷,才可能對悲曲引起共鳴,像你這樣養尊處優,是不容易領會悲哀的含義的。”孟嘗君承認的確如此,雍門周接著指出了孟嘗君當時的處境,說他曾經得罪秦、楚兩個大國,隨時有被兩國滅亡的危險。同時,還為他描繪出國破家亡之後,他墳墓荒涼的景象。然後才慢慢地彈起琴來。彈畢,孟嘗君傷心地說:“聽罷你彈的琴曲,使我立即像是一個亡國之人了”(《桓譚新論‧琴道篇》)。這個故事和伯牙學琴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處,它指出:即使是音樂欣賞者,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經歷作為基礎,否則對音樂作品是不容易深入理解的。在一定的意義上講,這個故事體現了音樂藝術是生活的反映。伯牙彈琴,貴在“移情”和尋覓“知音”;雍門周彈琴,則重視個人生活經歷。兩人的故事雖然不同,但所表現出來的琴觀,卻是一致的:都把彈琴作為觀照個人內心世界、認識自我的一個途徑。這反映了古代琴觀在先秦時代經歷了最後一次的嬗變:像鍾儀、師曠所處的春秋時代,人們看重的是古琴外在的政治教化功能,發揚古琴的“聲教”作用,以之節制人的儀節。到了戰國時代,隨著社會結構的轉變,社會流動的加大,古琴音樂從宮庭飛入民間。對古琴的觀念,轉為重視其內在的修心養性的功能。因此,“琴以載道”的觀念乃逐漸形成,琴成了人觀照內心世界的“道器”。縱論先秦琴觀,經歷了從重視宗教功能的法器,經過重視政治教化功能的禮器,到重視觀照內心世界的道器這三個階段。每一階段的演變,都緊繫於時代風氣和社會結構的調整。但每一階段的演變,卻並非對舊觀念的徹底揚棄,更多情形是像師曠那樣,在繼承舊觀念的精神體系的前提下,對琴道的加以昇華。這是傳統琴道得以繼往開來、可大可久的緣由所在。唐人薛易簡在《琴訣》中說古琴音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正是把先秦琴觀的多重功能和意境淋漓道出。 《詩‧商頌‧那》載奏樂蹈舞頌祖德之情景:“猗與那與,置我鼗鼓。奏鼓簡簡,衎我烈祖。湯孫奏假,綏我思成。鼗鼓淵淵,嘒嘒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於赫湯孫,穆穆厥聲。庸鼓有斁,萬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溫恭朝夕,執事有恪。顧予烝嘗,湯孫之將。另 許健 琴史有新增訂版,可參。 (作者為澳門培正中學中華文化館館長,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本期目錄 【奉元活動】新春團拜 文/蔡濟行 中華奉元學會在年初五2/4於學會現址舉行新春團拜活動,由理事長徐泓學長帶領大家像老師致敬並互相拜年,雖值過年期間同門仍熱烈的出席參與,坐滿了學會的教室;同時舉辦毓老師相關照片展覽活動,將這段期間所蒐集到與老師相關的照片整理展出,預計展出至三月份紀念會前,期望能藉此機會將資料更完整的蒐集保存以免將來散失;會中並致贈老師的照片給這段期間為學會運作有重大貢獻的幾位同門,並播放老師上課的影片讓同門重溫親聆老師教誨的情況。 圖二 中華奉元學會在年初五2/4於學會現址舉行新春團拜活動 圖三 同門熱烈的參與坐滿學會的教室 圖四 會中並由周義雄學長分享與老師相處的情況以及為老師塑像的因緣 圖五 由徐泓學長代表致贈老師的照片給王鎮華老師,感謝他對學會的諸多付出,尤其場地的裝修。 圖六 由徐泓學長代表致贈老師的照片給吳榮彬學長,感謝他對學會的諸多付出,尤其是籌措學會運作的經費。 圖七 由徐泓學長代表致贈老師的照片給周正成學長,感謝他對學會的諸多付出,尤其是籌措學會運作的經費。 圖八 播放老師上課的影片,讓大家重溫親聆老師的教悔的情況 圖九 祕書長劉義勝學長介紹本次照片紀念展的內容 圖十 台大奉元社張中安代表致謝詞,感謝奉元學會對奉元社的支持,並感謝指導老師孫中興老師對社團的付出。 圖十一 同門參觀老師相關的照片展並互相交流 圖十二 同門藉此機會互相交流感情 圖十三 邱琇環學姐跟先生為大家準備豐富美味又養生的餐點、蔡明勳學長為大家提供的功夫茶、以及諸多同門支援當義工服務人員,讓活動能夠順利圓滿的進行。 圖十四 奉元書院T恤 奉元書院 T恤,其上印有 毓師墨寶「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別具紀念意義;共有 S、M、X、XL、XXL 五種尺寸,灰、白兩色。繳交103年會費或捐款 300元者,即贈一件。 ( 特別訂作,數量有限 ) 本期目錄 【夏‧生‧活】在春風中耕耘-獻給所有母親 文/小草 光陰荏苒,時序如輪,凜冽的寒冬漸漸地走遠了。經過幾番細潤無聲的好雨洗禮,春天已翩然地來到人間,它在碧綠的新芽上閃耀,也在吱喳的鳥語間飄繞。它藉著風兒送來無私的愛,讓剛剛甦醒的大地換上了彩衣,洋溢著盎然的生機。「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春天的神奇與美好,不禁使我聯想到「母親」的教化力量,那是一種能改變世界的、最溫柔的力量!「母親」,是孩子終身的貴人,也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她那深厚樸實的愛,不僅賜予孩子豐沃的生命土壤,也護持孩子成就繁花似錦、碧樹成林的夢想。古德云:「世間唯母心至慈,母愛至真,亦唯母性至為偉大,故易稱坤德之貞恆,詩美母儀之聖善,慈母之於子女,長、育、顧、復,實有罔極難報之德也。」一個賢良的好妻子、好母親,必定能陶養出賢良的好子孫,那屬於母親特有的溫柔與智慧,總能穿越生活中的艱瑣與辛勞,看見崇高天職的價值,所以她持家有道,為家人帶來安穩與快樂。所謂「王化始於閨門,家人利在女貞」,家有賢母,則家道永昌,猶如山中蘊藏著玉石,一切草木都蒙受潤澤而欣欣向榮。「母親」,是世上最有創意的教師。她的教學非常獨特,那是以無底無涯的慈愛為襟懷,陪伴著孩子在日常每個當下的對應裡進行的。她往往有充沛不絕的靈感從心中任運流出,並且隨手拈來皆是教材,有時,竟只是一句話、一抹微笑、一個眼神或深深的擁抱而已。這種奇妙的教育方法,有時直接、有時迂迴,卻是渾然天成,不待造作。母親與孩子間的互動,是朝朝夕夕的濡染,亦是點點滴滴的薰習,從母親所發送出來的勉勵、賞識、責備、期許、祝福與真情,在孩子的心中蓄積為強大的能量,對一生的德業、學業、家業,志業,都有深遠的影響。在歷史上,母教的典範是不勝枚舉的,如:周朝的聖女太姜、太任、太姒,婦德母儀甚是賢淑莊嚴,由於她們相夫教子有方,因而奠定了八百年王業的基礎;又如孟母、岳母、陶母…等,也都是賢母教出賢子的好榜樣。因此,一位母親只要能盡心教育子女,她便等於參與了「治國平天下」的大事業,因為,她所培育的堂正人才,能為家國做出無量無邊的貢獻。民初高僧 印光大師曾經說過:「家庭母教,乃是賢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 毓老師也曾再三勉勵女同學:「偉人的父親不必是偉人,偉人的母親必須是偉人!」這都是無比剴切的金玉之言。家庭是孕育人才的搖籃,也是社會祥和的基石,倘若家家戶戶都得賢妻良母來築家、安家、齊家,那麼世界將變得多麼溫馨美麗!「母親」,也是世上最幸福的學生。自與孩子相遇,生命的格局便在無形中開展,孩子真是最好的老師,他除了帶來喜悅,也帶來各種考驗、試煉與啟發。他藉由各種方式,讓母親培養出更好的德能,從原本窄小單獨的個體,昇化為廣大涵融的整體,每每在歷事鍊心之際,就是成長蛻變之機,因此,母親的付出愈多,自己也受益愈深;身體雖然操勞辛苦,「慧命」卻熠熠生輝,這又是多麼難得的終身進修呀!總之,「母親」是世上最有意義、最不平凡的工作。在宜室宜家的踐行中,學習著如何孝親敬祖、如何夫妻同心、如何善教兒女、如何敦睦親族……,這些功課都得以品嚐人生真味,體認生命該有的豐實!作家劉繼榮在她的育兒書中寫道:「千里萬里的人生路,吹著冷風不覺得涼,踏著泥濘不覺得狼狽,一程一程,春風浩蕩地走下去,只覺得流光飛舞,歲月生香。」是呀,幸福是真心與努力所召感而來的,在本分中發光發熱,正是最好的自我實現啊! 值此春暖花開、萬象更新之際,讓我們發願做個好園丁,在春風中歡喜耕耘,但願我們所盡心打造的家園,能為動盪的塵世帶來寧靜與光明!願與所有母親們共勉之。 【編案:本欄為夏學與生活專欄,特邀書院同學的母親,因作者為人謙善故隱其名,目前為退休教師,長年投入傳統文化實踐與傳播事業,分享以傳統文化教養子女與經營家庭之心得。本專欄期待夏學與生活實踐做結合,為現代社會秩序重建倫常。】 (圖片引用自網路) 本期目錄 【東北紀事連載】《遲到的重逢》 文/董華春 19. 鐘鳴梵唱訴師願 8月9日,清晨4:45,我們大家起來早課。天色還沒有亮,天地萬物都籠罩在朦朧的暗色背景中,禪寺中的古樹變成了參差剪影,合演著天上人間的劇碼,說著我聽不懂的梵語密音。一聲接一聲的鐘鳴,迴響在千年古刹之中,喚醒了我沉睡的心靈。幽幽鐘鳴,縷縷梵香,思思禪意,寸寸佛情,讓我的心暖了起來,動了起來,讓我的眼眶熱了起來,濕了起來。為何我跋涉了好久才回來這裡?為何我雖然喜歡這裡卻還想要回去他處?生命的來去,死生的輪回,不過這一念之間而已。唯此一念,我的人已跪至佛前,和著禪寺的師傅們還有我們同行的朋友們,一起開始早課。這是我今生第一次在禪寺早課。還好手上有一本誦讀課本,我才能夠跟著大家從頭到尾把那麼多經文念下來。許多梵文字我並不認識,只好認真傾聽身邊人的念法才能勉強跟上。大家可能太熟悉了,誦經速度十分流暢迅捷,幾乎不喘氣。我小心跟隨誦讀,跟上了90%,其他10%的時間,我走神想到了爺爺。我想到了他帶著我念經的樣子,我想到了他手繪的觀音,我想到了他評述的儒釋道,我想到了他的點點滴滴。如果他還在我身邊,是否願意我今天這樣跪在佛前去誦讀那些陌生文字?還是他更願意我在天地初開的清晨去誦讀四書五經?他教化我是為了讓我成為一名佛教徒還是一個大寫的人?一個多小時的早課結束後,天漸漸亮了,已經六點,到了早齋時間。我去和六祖真身像辭行。但是,殿門已經上鎖,工人還未開工。 我只好站在院中,恭恭敬敬地,給他鞠了三個躬。 我在心裡默念:“我替爺爺來看你,接上你和虛雲和爺爺和我的天緣。真的喜歡這裡,真的喜歡你,不枉此行,不枉此生。我若真和你有緣,以後應該還會再來。何時再來也不重要,盡性隨緣就是了。不過再來的時候,生命肯定不是今天這個樣子了,好歹也該有一點成長和進步,否則真對不起你這千年禪寺的靈光佛氣了。後會有期。” 我去給大雄寶殿前面兩側的菩提樹拍照,也和它們拍了合影。 晨光搖曳,樹影婆娑,是誰坐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是誰給這千年古寺帶入佛教禪宗的佳話?是誰承前啟後為紅塵蒼生的心靈注入清流一股? 成住壞空,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無論如何不舍,終要過去,終要散去,終要離去。 我邊往南華禪寺外面走,邊回想著和這裡有關的幾首詩。 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寫給友人的一首詩中曾表達了如此深摯的嚮往之情:“水香知是曹溪口,眼淨同盾古佛衣,不向南華結香火,此身何處是真依?” 又曾作《見六祖真相》詩:“雲何見祖師,要識本來面,亭亭塔中人,問我何所見?可憐明上座,萬法了一電。飲水既自知,指月無複眩,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摳衣理真相,感動淚如散,借詩溪端泉,洗我綺語硯。” 南宋民族英雄,曾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絕唱的文天祥,也寫下了《望南華》這樣真摯動人的詩篇:“北行近千里,迷複忘西東。行行至南華,匆匆如夢中。佛化知幾塵,患乃與我同。有形終歸滅,不滅惟真空。笑看曹溪水,門前坐松風。” 一個南華禪寺,在中國佛教史和哲學思想史上佔有著崇高地位,牽動著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和英雄豪傑的情懷? 來過、看過、思過、走過、別過南華禪寺的我,也忍不住做小詩一首留念。 《南華禪寺》 菩提無樹鏡非台, 無物染塵六六祖懷。 性惠靈靈能禪頓悟, 一花五葉葉心蓮蓮開。 20. 潛龍布雨顯師德 8月10日,我們又去拜訪了廣州的光孝寺。廣州民諺說:“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廣州光孝寺是羊城年代最古、規模最大的佛教名刹,光孝路是廣州市五大叢林(光孝、六榕、海幢、華林寺、大佛寺)之一。該寺最初是南越王趙佗之孫趙建德的住宅。三國時吳國都尉虞翻因忠諫吳王被貶廣州,住在此地,並在此擴建住宅講學,虞翻死後,家人把住宅改為廟宇,命名“制止寺”。東晉時期,西域名僧曇摩耶舍來廣州弘法時,在此建了大雄寶殿。唐宋時期,該寺改為“報恩廣教寺”。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改名光孝寺,此名沿用至今。光孝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自從曇摩耶舍在此建寺講學以後,先後有許多名僧也來此傳教。例如南北朝梁朝時代,印度名僧智藥禪師途經西藏來廣州講學,並帶來一株菩提樹栽在該寺祭壇上,是中國第一顆菩提樹。唐儀鳳元年(676),高僧惠能曾在該寺的菩提樹下受戒,開闢佛教南宗,稱“禪宗六祖”。西元749年,唐代高僧鑒真第五次東渡日本時,被颶風吹至海南島,然後來廣州,也在此住過一個春天。光孝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鐘鼓樓、伽藍殿、六祖殿、睡佛樓、洗缽泉、東西鐵塔、大悲幢、痙發塔等建築與歷代碑記文物。建築群中以大雄寶殿最為雄偉,東旨時代創建,唐代重修,保持了唐宋的建築藝術,殿內採用中間粗、上下略細的梭形柱,大殿下簷斗拱都是一跳兩昂的重拱六鋪作,這種風格是中國著名古建築中所僅見的。大殿后還有一株千年訶子樹,為三國虞翻種植,真可謂千古遺珍。現在寺內建築大多與紀念六祖惠能有關。如六祖殿內2.5米高的惠能坐像,殿東碑廊內的六祖像等石刻,大殿後面的瘞發塔,兩層建築睡佛閣下層的風幡等,是我們研究禪宗六祖和南宗的重要文物。光孝寺最著名的傳奇是,六祖惠能正是在這裡以“風幡論辯”,展露崢嶸,引起世人矚目。唐儀鳳元年(676),懷揣禪宗衣缽的高僧惠能到光孝寺,正趕上寺院信持印宗法師在睡佛閣講解涅經。當時一陣清風吹來,佛閣頂上的旗幡隨風飄動,印宗法師便向眾僧發問:“這是什麼在動?”一僧曰:“此乃幡”。另一僧謂:“此乃風動”。惠能趨前插話:“此乃心動”。此話一出,印宗法師隨即走下壇來,納頭便拜惠能為師。接著,惠能公開自己身份,當時即在寺中戒台前菩提樹下受戒,開闢佛教南宗,稱“禪宗六祖”,從此惠能開壇傳法。當時的住持法師印宗把惠能的頭髮埋在寺內,建造瘞發塔,紀念惠能大師在光孝寺出家剃度。塔內痙藏六祖頭髮,以石為基礎,磚灰砂結構,八角形,九層,高7.8米。每層有八個佛龕,嵌有泥塑佛像。今天的光孝寺內,遊人香客如織,熱鬧異常,但熱鬧深處仍然有別樣的清涼:千年菩提樹還在,枝葉伸展,蔭澤廣布;臥佛閣已經改稱為“風幡堂”,堂前依然掛側巨幡,迎風飄揚;瘞發塔莊嚴肅穆,我們繞塔三周祭拜惠能。我跪在塔前硬硬的石質地板上,行叩拜禮,心中有無限的感慨與感動。惠能在得道之前,日日砍柴,不識字,因為偶然聽到《金剛經》中“於無所住生其心”而開悟,遂前往黃梅五祖處求道,得到衣缽後被人妒忌仇恨並追殺,遂一路南逃,隱居鄉里,日日舂米,不敢暴露六祖身份。他偶到光孝寺,在“風幡辯論”中語驚世人,才公開身份、正式受戒並傳道講法,之後才到南華禪寺講法36年。以惠能當時的見識與身份,他是否受戒是否講法,均已然得道並遠遠超越大道之上,然而,為了踐行自己的責任並廣種福田,他還是在這裡恭恭敬敬規規矩矩剃髮修行。是否得道與是否有發當然並無必然聯繫,但隨風飄落的頭髮,是對佛祖禪宗的一份承諾,也是對時光歷史的一份擔當。毓爺爺的人生經歷和精神志趣與惠能真的很相似。在世事紛亂和時機不宜的大動盪裡,他們都完好保有了“潛龍之德”,終有一日登上歷史舞臺,他們行雲布雨,威力無窮,慈悲無數,澤披眾生,博愛天下。他們都是早已經成功超越了形式的人,卻心甘情願返回到形式之中,去成全一份實質責任。 如此自投羅網、自討苦吃、自得其樂的人千古以來就是異數。 念天地之悠悠,縱無人同路,也心無憾焉,更何況同路之人和後面追隨之人如此眾多。 是故,此生及永生,生死又輪回,福澤完滿,空虛玄漠,寂靜清澄,奉元復性,一塵不染,惠能千古,毓鋆千古。 21.文心難棄憫師園 圖十五 白家大院 8月13日,我到了北京海澱區蘇州街29號的白家大院,和文化朋友共進晚餐。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八大鐵帽子王之首、正紅旗旗主、首任禮親王代善第八子祜塞的第三子傑書世襲王爵,成為第四代禮親王,于康熙年間建造了“禮親王花園”, 光緒年間稱為“安鐸園”,距圓明園二裡之遙,海澱軍機處近在咫尺。這座景致優雅、盡顯一時皇家造園藝術典範的王府林苑在民國初年轉給了同仁堂分號宏德堂樂靜宜,更名為樂家花園。1949年之後,樂家花園產權單位變成海澱區教委,管理使用單位是八一中學,屬於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禮親王花園占地約50畝,南北走向,呈長方形,佈局主要以對稱為特點。分前區中區後區三部分,前廳建有主廳,為親王理事待客的場所,中區為玉蘭院,遍植玉蘭、牡丹,為踏花賞月的憩園,後區為三座三合院是親王及內眷的寢宮。前園嚴謹,中園驚豔,後園活潑,三園渾然一體。園中主要建築有玉蘭堂(又稱玉堂富貴)、海棠院以及小花園等。各院落堆山疊石,亭台樓榭,花繁樹茂,小橋流水,在自然空間疊置大面積各種不同形式的假山,把園中各個景區相隔,花木扶疏,曲徑通幽,是一處難得的園林佳境。2001年,北京白家大院餐飲有限責任公司投鉅資對這個花園進行了大規模修繕。中國大陸曾經熱播的電視劇《大宅門》講述白氏一家的故事,據說是以同仁堂樂家為藍本,因而,該公司修繕後,用整個樂家花園的百分之八十面積開了一家餐廳也取名為“白家大宅門”,以展示傳統飲食文化的形式向社會開放,經營宮廷與官府菜肴。後來,又改名為“白家大院”。整修後的白家大院,大小包間共36間,其中包括17間貴賓廳,19間普通包間,一個大型多功能宴會廳和兩個小型宴會廳,現擁有員工300多位,能同時容納700人用餐。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從8月7日開始到8月25日,短短19天時間裡,白家大院共接待大、中、小型宴會,迎接各國政要,運動員,遊客達2萬多人次,平均每日接待賓客達1200多人。2001年,白家大院餐廳剛整修營業後,我特別喜歡來這裡吃飯。在高樓林立的現代北京城裡,有這麼一處規模宏大建築完整園林講究的古典建築群落能夠對外開放為民所用,著實不容易,我很珍惜,便喜歡和人分享,經常帶朋友們特別是外國朋友們過來。2001年7月,我去了美國,從此便開始了漫長的四海為家全球奔波之旅,心靈在各國文化裡衝撞遊弋,終於歸順了中華文化,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2005年,我入了爺爺的師門並認了親,才知道白家大院曾是他家的禮親王府花園。爺爺曾經親手指著他的家譜和曹雪芹的家譜,告訴我曹雪芹四代何以受清朝皇室恩寵,告訴我曹雪芹何以因為福彭和禮親王府結緣,告訴我《紅樓夢》那本書中的人物名字和他的祖先親人的對應關係的由來,告訴我大觀園和禮親王府花園的映射關係。那一刻,我看著爺爺,感覺到他如此神奇,是活著的歷史。我再回國到白家大院吃飯,心裡便開始不是滋味,這並非是簡單地哀歎世事變幻無常人生起伏不定,而是發現,一個本來寫滿了豐盈歷史的美好園林,很難找到文化的清雅真純,充斥著商業喧囂和浮華熱鬧,袒露著文化的敷衍和硬傷,例如:用色過分豔麗,有些配色明顯違反了清朝禮制和歷史真實;器具擺設和房間佈置缺乏文化調研和合理性講究;服務人員的穿著打扮一味大紅大綠大紫大藍,看著都像清宮劇的群眾演員,神情舉止隨性無矩,缺乏雅致專注;原本是書房的“文淵閣”裡卻充滿了油味菜香,在裡面吃鹿肉談生意的人們,隨手吸煙,高聲叫菜;見人就象廣告一樣大喝“您吉祥”,威風凜凜熱熱鬧鬧裡面完全沒有古禮的嚴肅恭敬;古巷紅燈本來也有三分幽靜,舊牆上的毛玻璃模糊地恰到好處,卻非要貼上剪紙窗花,弄得不像王府倒像農家小院……若真是個農家小院也就罷了,鄉下的美質樸粗拙,也禁得起玩味;王府裡若掛滿莊稼人的蔥頭大蒜,四處播放著古琴曲人們卻高聲呼喝粗聲大喊,總讓人覺得有錯了位的不妥。附庸風雅不是真的風雅,還不如不要風雅只要本真樸實。昔日禮王府花園,飽受煙薰火燎,好端端的大中國,商業浪潮洶湧,文化何日奉元復性正本清源?曾經有記者就白家大院等多家公司用古建築開餐廳的事件採訪北京市文物局,該局安全督察處工作人員表示,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沒有明確規定文物建築的使用性質,但要求必須對外開放,對於可不可以做餐飲,我們缺乏一個法律依據,所以只能從安全角度和保護文物的角度要求和規範使用單位的行為,但作為文物管理部門,我們不提倡樂家花園做餐館。北京市文物局曾給禮親王府花園下達整改意見,包括使用單位有義務對文物進行修繕,健全安全設施和拆除一些違章建築、清理易燃物等三方面。八一中學也向文物局提出了轉型意向,今後這個王府花園將用於辦公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因為內心深處哀歎著文化失落,有好幾年,我不愛來白家大院吃飯。但當我重新出發為了毓爺爺的夢想開始東奔西走時,我再次開始頻繁回到白家大院吃飯,和爺爺一個又一個從臺灣到北京的弟子,和一個又一個有志于文化創意產業的朋友。我用這裡做活生生的例子,說明華夏大地有多少文化大業值得去努力。也許有一天,這裡應該開辦成像爺爺在臺灣開辦的書院,傳頌講授中華經典,深入學習並享受琴棋書畫茶香。充滿著文化意蘊的硬體建築,應該和充滿著文化生命的軟體內涵渾然一體。文化,從來都不是點綴,而是心靈的歸宿。文化,不是簡單等同於艱深枯澀,而可以成為有趣有情的生命。文化,也不再和過去一樣更多意味清貧,更多呼喚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創意化的經營和管理。 22. 曲阜文鄉念師院 8月14日,我們到達濟南,和有緣的同道中人相聚,在峰巒疊翠之地探討興書院傳文化的宏圖偉業。8月15日,我們到達曲阜,各位政界、商界、法律界、文化界的朋友們熱情接待,給我們安排了豐富周全的文化參訪行程。清澈的河水兩側,一大片新規劃出的土地上,“十里儒家文化景觀”的標語明顯極了。建築工地的機器轟鳴聲,在空曠的天地間卻顯得有點寂寥,已經建好的一個長廊裡,坐著年紀大的老人,拉著二胡,有小販賣著旅遊一路看過去,回應政府文化產業政策而規劃的孔子文化主題公園、孔子國際交流中心、孔子博物館等現代項目,彰顯了各色人等的雄心壯志和行政規劃的資源豐富,然而,各個專案的功能細分和文化定位等種種現實問題,顯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硬體建築的轟轟烈烈設計之後,是軟體文化內容的缺乏和饑渴。我們行走在一片藍圖之中,當然因為偉大的文化規劃而感到振奮,但一想到執行層面和內容層面,再看看已經確定的投資金額數目和投資者名單,忍不住在心頭浮起一層淡淡感傷。過去三十年,文化人和商業人像兩條平行鐵軌,時刻盼望交集,卻總是在不知覺中漸行漸遠。文化,除了要能夠上天,還要能夠入地。能讓文化既上天又入地的人才,是多麼稀缺啊。汽車離開氣勢磅礴的文化工程地基,漸漸進入了農村巷弄,路越走越窄越顛簸,我們以為因為修路而在借道繞路,卻想不到汽車停了下來。下車才看見一個橫向石碑,上面寫著“曲阜市文物保護單位,春秋書院舊址,曲阜市人民政府公佈,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九日”。旁邊還有一個縱向石碑,上面豎寫著“孔子作春秋處”。 圖十六 孔子作春秋處 兩個石碑的地面上,雜草叢生,後面的白牆上雜黑班駁,藍色的一個長條線格外刺目,上面用紅色朱筆寫著“超生多育從重處罰”,後面跟著一個大大的驚嘆號,還寫著“搬家車”三個大字和聯繫手機號,還有“租房”兩個字和聯繫手機號,靠著牆還有幾個破木門板和舊窗框,不知道是哪些村民堆放的。我們下車拍照留念,怎麼拍都會有“從重處罰”幾個字。孔聖人做夢也不會想到,計劃生育的宣傳語會比他的書院紀念文字還更醒目吧?幾個面色黝黑質樸的村民遠遠地看著我們拍照,好奇指點。一個衣著淩亂的老大爺,吸著煙騎著一輛破舊三輪車,在牆角那裡對我們張望。我的心裡彌漫了無盡的悲傷和慚愧:孔子作春秋,何等文化盛事!我們後人怎樣紀念都不算隆重,何以至今天如此荒煙蔓草破敗衰落!為什麼沒有人在原址復建“春秋書院”?孔聖人留下的這麼好的名字和基業,沒有人復興,卻大張旗鼓的去建造一個又一個新的空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文化產業?為什麼都在守著文化老祖宗的金飯碗討飯吃?我們是把文化祖先當作精神血脈去傳承,還是僅僅當作生財有道的名簽去標榜?我們是否在靈魂深處皈依著、尊敬著、傳承著真正的華夏文明?離開書院,一路車行,漸至市區。馬路兩旁,是一個又一個大手筆的房地產項目,是一個又一個氣派鮮亮的寫字樓商場,牆上樓上寫著一個又一個好聽的文化口號,但還有幾個人心心念念守著孔聖人留下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我看著看著,恍然看見中國變成了一個巨人,被怪物們穿上了一層又一層好看的衣服,卻漸漸被掏空了心靈,這個巨人雖然越發光鮮亮麗,血管中流淌的文化血液卻並未因此自然增多,反而時刻有貧血症。在城鎮化的浪潮中,我們不斷聽到,某某名人的故居被拆除,當公眾傳媒譴責時,該故居又被重建。文化符號,隨意的被消失消融,又隨意的被消遣消費。我們要用多少時間才能夠徹底瞭解?文化本身,在幾千年歷史河流裡,永遠不會消失。有一天,我們都不在了,我們建造的現代樓宇都不在了,孔子的春秋還在,華夏的文化還在。那一天,誰會有資格歷數我們今日的文化功過?我們到了孔子研究院,研究院座落在世界文化遺產孔廟神道路的延伸線上,其北面500米即是三孔和曲阜舊城。 圖十七 孔子研究院實圖 孔子研究院由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先生規劃設計。總體佈局構圖以方和圓作為基本母題,用隱喻方式充分表達中國文化內涵,將儒學“仁”、“和”觀念融入規劃之中,借簽“絡書”、“河圖”、“九官格” 及風水學說理論,將現有的地段匠心獨運、合理佈局。主樓仿西漢禮制建築,以“高臺明堂”為原型,採用“外三內四”的對稱建築結構。高 30 米,外三層裡四層,一層為台基,內設圖書室和閱覽室。二層方形,三、四層圓形,寓意天圓地方。脊吻為鳳,鳳是祥鳥,只有天下清平有道時才會出現,所以在春秋禮崩樂壞的時期,孔子認為天下有道無望,發出“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的悲歎。一樓大廳的壁畫高20 米、寬10 米,取自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中的“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以讚頌孔子的高風亮節。壁畫前是一組五人雕塑,創意取自《論語.先進》“侍坐章”。孔子要弟子子路、曾點、冉有、公西華分別談談自己的志向。粗率的子路搶先回答可以富國強兵受到孔子的哂笑,冉求的治理小國和公西華的大典司儀孔子未置可否,唯獨曾點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志向受到孔子的贊同。曾點的志向看起來很小,但它卻是天下清平、文教興盛的景象,正是孔子理想的王國,難怪孔子會發出“吾與點也”的讚歎。 圖十八 壁畫雕塑 二樓展廳的 “大哉孔子展”,用大量精美的彩色圖片和文字說明,記錄了孔子一生的主要事蹟和思想以及對後世的影響和在海外的廣泛傳播。展覽分為濟世化民的一生、博大精深的思想、源遠流長的儒學學派、影響遠播惠及世界四部分。內容包括:家世、志學、從政、哲學思想、政治思想、先秦顯學等。四書苑為國內唯一一座以篆刻《四書》為主要內容,採用仿古與現代園林藝術風格相結合,集書法、繪畫、篆刻、浮雕及美術作品於一體。 “四書苑”設計以內圓外方相結合,喻天圓地方及“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之意,採用內外兩層迂回地壇式建築,圍牆以石椽板式覆頂,造型新穎,美觀大方,設計者可謂匠心獨運。苑中央的圓壇之上,矗立著一座銅制聖人——孔子頭像, 名曰“大哉孔子”。孔子銅像座落於綠樹叢中,臨風而立,衣隨風擺。論語鐘亭二亭東西對立,亭內各懸一鐘,鐘體內外滿鑄文字,分鑄《論語》上、下部。鐘亭以北為孔子銅像,高二點八四米,周圍用白色花崗岩作基圍。 圖十九 孔子像 我們在會議室裡和研究院有關負責人以及當地政府相關人士座談,在廳堂裡看展覽,在院子裡漫步,終於感受到親切熟悉的文化意蘊,有了幾許心靈的安慰。會後,導遊帶領我們參觀,她著綠衣黑褲,穿草編涼鞋,拿劣質贗品名牌包,撐花傘遮陽,語速極快像背誦,神情匆忙緊張。門口兩個守門的人說著菜價和早餐,還有個人坐在門廳裡面小板凳上搖著圓蒲扇,看情形都是質樸憨厚的本地鄉親,讓這裡不太像個文化研究機構,反而更像旅遊景點。研究院大門口邊還掛著三塊牌子“山東中華文化學院儒家文化研修交流基地、山東省檢察官培訓學院濟寧分院、國家檢察官學院山東分院曲阜校區”。孔子若在世,是否同意把孔子研究院和檢察官系統培訓放在一起?在孔子研究院裡,我想起了爺爺親手建的滿學研究院,其硬體建築和軟體設計是爺爺文化志業藍圖的起點。他將一顆種子灑在他的故鄉也即大清朝龍興之地,假以時日,必將在華夏神州萬里紮根、生枝、發芽、結果,直至長成一顆參天壯美的文化大樹,蔭庇護佑炎黃子孫無數。我曾經在爺爺這棵文化大樹下享盡了心靈清涼,更願意將這顆大樹的福蔭分享傳遞給更多的人。我曾經在心靈的成長路上跌跌撞撞,踏破鐵鞋,驀然回首,爺爺讓我發現了華夏文化的力量,吸引著我,不由自主地跨越回歸,情難自已地傳承。在一條越來越清楚的文化路上,我看到了一串越來越清晰的腳印:國學、滿學、儒學、孔學、夏學。未來我將更加清楚地看到爺爺的理想變成現實,變成許多人心靈深處的薪火,點亮生命中的每一天,推動華夏民族的每一步。 【待續】 (圖片引用自網路) 本期目錄 【奉元講座】淺談慎獨-政治與媒體之間 文/編輯小組 圖二十 屠乃瑋演講 今天想跟各位學長分享的,是一句話叫「閑邪存其誠」,我們要非常小心去面對內心的龍跟虎。我們說降龍伏虎,外誘叫做龍,而內欲,一己之私,叫做虎。降龍伏虎其實是降自己的外誘還有一己之私。我們學政治的跑到媒體,在那個時代可能想走修齊治平的途徑,希望為大眾做些事情,就到了媒體。因為當時還是解嚴前夕,如果沒有太顯赫的身家背景,大概很難直接從事政治,把心中認可的價值觀推行出來。從政不可能,如果不走學術,大概只能走到媒體了。老師教導我們的,多半是靜下來思考分析詮釋的訓練,電子媒體需要的是描述的能力。所以從原來Interpretive詮釋,到了Descriptive描述,就像把一塊大玉雕雕雕,到最後只剩下一個小的玉戒指,要廢掉很多可用之材。因為電子媒體本身荒疏的特性,膚淺的特性,以至於在老師這邊上過課的學長姐們,最後多選擇進入印刷媒體,而不是電子媒體,包括我的學長郭崇倫跟以前的主管胡元輝。進入印刷媒體可能可以保存一點「真氣」,把原來分析詮釋的訓練,變成一句兩句,一篇兩篇文章。在電子媒體就難了,左耳進右耳出,很難透過電子媒體讓人留下什麼。我進入電子媒體後,常常看到政治跟媒體之間的糾葛,以及人跟人之間的糾葛,不是辦公室的人跟人,而是人民跟權力之間的糾葛,私慾跟公義之間的糾葛,都滿赤裸也滿粗暴的。今天談慎獨,這邊列出來我淺略知道的,包括從孟子、從荀子、從大學中庸,還有明末的大儒劉宗周,跟後來曾國藩的誡子書。這一路下來我簡單的體悟就是「誠」。如果老師曾給我什麼樣的話,讓我經常拿出來鞭打自己,就是「不誠無物,不學無術」。老師不斷提醒我們,人啊不要自欺。老師常常開玩笑,也是認真地講,如果連老婆都不信任你,這個人大概就無可取之處了。我們倒過來說,女性如果連自己的子女都唾棄你,大概也就真的不成為一個人。我還沒有跟老師學的時候,看到的慎獨就是,一個人獨居的時候要謹慎,一個人時也要注意,要不欺暗室。之後我們看到歷代的大家也這樣註解。我後來想,這未嘗不是一種入門,終究它點出了一個獨字,也就是我自己。那我自己跟你自己,跟他自己,中間的串聯是什麼?老師有一次提過,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最後他加了「在己曰獨」。老師一直在講一以貫之一以貫之。那一刻我終於貫通了,原來天命、人性、身、心、己、獨是一貫的。所以慎獨其實是慎自己的那個元,慎自己之所以為人,之所以能有天命的那個東西,我們稱它the thing好了。這講得有點玄,有點奇怪,無以名之,就是那個根苗。老師也講過,聽他講時我不懂,愈大愈懂。他說中庸就如同佛家的心經,我後來才明白,原來如果能夠讀懂心經,就見性了,就能明心見性,立地成佛。讀懂了中庸,就知道自己如何努力成為一個儒者,也是從誠開始。 我是台大政治系的,75年應徵中視,還沒有面試就已經被封殺了。最後有一個人救了我,過程很有意思。當時我沒有辦法說服他們我是你們要選的人,因為他們怕台大,那時台大叫台灣獨立大學。他們私下開玩笑說,他們寧可要政治腐敗大學,也不要台灣獨立大學的。當時一位潘副總丟了一個題目給我,他說你是學政治思想的,可不可以用最簡單的話告訴我,什麼是中國政治思想的精髓,我說我試著這樣回答好了,就是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不知道是不是能夠回答您,他就點點頭。我事後知道,因為他給了我球,我接住了他的球,他就力主把我留下來。進去之後他們希望我跑政治,我從第一時間就知道不能跑政治,那是保存自己元氣的唯一方法,跑了政治就立刻完蛋,不是坐實台灣獨立大學的罵名,就是變成傳聲筒。也就是說自己還沒有累積出一點立足之地的時候,不要想保留什麼真氣。多虧約略從老師的隻字片語中學到一點點,知道先求生存比較重要。當年那個環境,社會運動方興未艾,包括政治的反對運動,勞工權利運動,婦女運動,環境運動。學運則還沒有開始。我就決定跑環境運動,或許也真的呼應一點,我們不只要成己,成人,還要成萬物,環境跟我們之間不是對立的。跑環境有一個好處,不管執政者或在野者,嘴巴上都得要保護環境,沒有人敢說他不要保護環境。或許就這樣撿到一點便宜,讓自己先立身。 再回頭說命、性、心跟獨。記得老師曾經問我們獨是什麼,要我們想清楚。我一個簡單的解釋,獨就是當我面對自己的時候,要知道自己的性命與天道。知道之後,要保住自己的性命與天道,更要隨時檢視自己的性命與天道有沒有被外誘或內欲給摧毀了?如果我能保存,又如何讓這個性命與天道誠於中形於外?這是我對慎獨粗淺的了解,就是經常去反省,沒辦法像曾子一日三省吾身,但是三不五時衝撞的時候會反省,為了公與義跟主管衝撞的時候會反省。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剛剛講到環保,在民國78年1989年,已經解嚴了。有一年我在做系列報導,看台灣建築的廢土往哪裡去了,一不小心大刺刺的就拍到當時經濟部中華工程司倒的廢土,很清楚,公家單位倒的廢土,當然也就報導出來了。當天主管就接到電話,第二天就來了一票人。那一剎那覺得自己滿勇敢的,終於可以實踐一下什麼叫大無畏了。我還接到國民黨新聞黨部來函,要我寫報告,說我拍攝倒廢土的畫面危害黨國利益,我不記得我有沒有寫,只是大無畏的說照播,照用。我還自己報了曾虛白新聞獎,因為中視不想報獎,結果還得獎了。那件事讓我感受到,你還是可以在幽暗的地方想辦法切出一條縫來,只要懂得迂迴,先保存自己。那一刻我更清楚知道,我們沒有辦法像報社記者可以寫很多東西,能夠鞭辟入裡,但我們的優勢是你拍到了就是證據,你就可以很巧妙的讓證據說話。 同樣狀況也應用到1991年學運之後的國是會議,許倬雲院士當時是國是會議的小組召集人,後來學者憤而退出國是會議。因為許倬雲行動不方便,就慢慢一步一步從圓山飯店的一側走到另一側,走上講台,走得很慢,發表共同聲明退出國是會議。當時我跟攝影記者說,你不要動,就用長鏡頭,拍他一步一步走上去,回去之後直接播出,一刀都不剪。雖然是膚淺的媒體,還是可以想辦法把這東西展現出來。當然我們不能夾敘夾議,我描述他慢慢走向講台,走在學術與政治之間。我真的皮的是,那個時候我知道我為什麼要這樣講,看不懂的人看不懂,看得懂的就知道,那是走在公義與私利之間。他憑著道德勇氣決定要淑世,想用學術良心來協助一些事情,但事無可為,還是一樣走上去告訴你,我不做了,我不玩了,不卑不亢。他讓我看到,一個學者或知識分子怎麼樣在濁世行事作為。這些都讓我更有勇氣在每一次每一件新聞操作中,品味如何存那個天性。 我們讀了原始儒家的東西所學何事?我念研究所時,為什麼會寫孔子理想國的分析?就是思考了一個問題:民主政治跟儒家的修齊治平究竟有什麼異同?西方人跟中國人究竟在人上面有什麼不同?人民、公民、生民、天民究竟分野在哪裡?我有緣學了政治,念了政治思想,就寫下來了。我當時有個很好的老師孫廣德老師,他在政治系教政治思想。我在他身上看到一個實踐者,不是徒呼負負,書空咄咄的學者。他師從薩孟武老師,譚嗣同的仁學就在他身上展現。我同時上毓老師的課。這兩位老師讓我看到不同的生命境界,孫老師讓我看到怎麼樣在小地方仔細琢磨,不過度延伸,是微觀的視野,毓老師讓我看到比較宏觀的視野,我都非常感動。 因為帶著上述疑惑及對國家的思考進了媒體,就開始在媒體中側觀政治,也在媒體中側觀自己。做一個媒體人,也自許為中國讀書人,該怎麼做?關於橘逾淮為枳,我們那個年代有一些論辯,包括楊國樞等人,他們一直在談,究竟民主適不適合中國?那時用的是中國喔!現在用中國要很小心。他們問有沒有中國式的民主?也有人提出第六倫,好像我們五倫不夠用,要第六倫。我們說中國人,或是夏學的傳承者,或是中華文化人,我可不可以這樣說:我們念的書,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從人到天下是個同心圓,從內心開始的。在己曰獨,所以內心、自己所承的是天性,是天命,但是以形體來講是人,然後才從這個人開始。人往下擴充一圈呢?是家,再往下呢?我們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跟國跟天下中間好像沒有社會。西方政治思維最早從天賦人權開始,人跟人,你跟我,我跟他,他跟你,我們跟君王,君王會說我跟教廷,都是二元對立,因此政治體的最小單位是個人。對我們來說,我個人跟你個人不應該相扞格衝突。西方的政治思維則包括你爭我奪,你退我讓,你的權利,我的權利,之間是有分際的,人民跟政府是訂了契約的,有這種對立關係。中國因為少了這樣的思維,會不會社會那部分有所欠缺。所以當年一些學者會想,要不要有中國式的民主,要不要把第六倫加進去,彌補社會互動的規範。 其實想一想什麼叫第六倫?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修己的功夫,我們不一定要加第六倫,第七倫,因為都在裡面了。推己及人不就是第六倫嗎?一定要是兄弟父母夫婦君臣師生才是嗎?其實第六倫就是第N倫,說穿了早就有了。為什麼我們原來有的民本思想、民權的思想沒辦法轉化成民主的制度?我有一個小心得,就是我們講民本,公羊春秋講到人有革命權,但都是討論治權。治權違天道時,人民可以推翻它,但政權沒有違天道時,人民跟政權的關係似乎比較模糊。民主機制是不是只針對治權,而不能針對政權?我還沒有想通。那麼社會跟天下,天下又是什麼?天下是Universe還是Cosmos?我們似乎沒有像西方的二元說,形上形下,我們都是融在一起的。我們現在所有的學科,是不是從一個共通的東西分出來?都是sub-field?如果是這樣,它只是Spread out,是分化,而不是獨立。這麼一想,我的政治跟媒體就連在一起了。 拉斯威爾是政治學者,但涉獵傳播,這表示西方學科也殊途同歸了,因為都跟人有關。他有一句名言:什麼叫權力?就是誰得了什麼?在什麼地方?用什麼方法?就像媒體說的五個W一個H。其中WHY問你為什麼要說,就像問你為什麼要從政。如果從政,我們想治國平天下,如果做媒體,我們要什麼?政治人物在平天下的過程中,如果治權違逆天道,身為政治主體的人如何遂行其公義?體制內的改革跟體制外的革命都可以是我們思考的方向。終於在那個時候把政治跟媒體接在一起了,就是WHY。問為什麼就可以檢驗,也可以發現媒體跟政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制度上的制衡,那是西方來的,但到頭來還是自律。政治人物的操守在哪裡?媒體人操守在哪裡?就回到自律。我在學校的時候,胡佛老師一再講,制衡翻譯成Check and balance不對,是Checks and balances,講的是每一個單元之間的制衡,你跟我的制衡,我跟他的制衡,我跟國家的制衡,國家跟我的制衡,團體跟團體的制衡。但自律不一樣,自律問的是我們有沒有慎己之獨?我們的政治人物中國文化的底蘊還在不在?他們引介或操作西方政治法律時,是不是完全丟掉了中國的東西,還是他不知道他已經丟掉了。統治者或有權力者沒有那塊自律,沒有做到誠,沒有做好慎獨,沒有守住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更不要說修道之謂教。看起來十二年國教跟中國傳統價值會漸行漸遠,未來教育能著力的地方可能更少。 毓老師常常提到,你們老說美國好,政治民主,那時代台灣政治不民主,你們到美國去啊!要想清楚喔,留有留的打算,走有走的想法。現在看到很多人到最後沒有辦法融入,我很多朋友第一代移民到了英國美國,借用二元對立下的民主法治跟個人權利保障,到他的孩子才是分享,直到他的孫子才真正擁有,因為已經是在地人了,所以移民三代以後才能融入。我們留在這裡也要有留的打算,但我們為這個社會推進了什麼?成了什麼?我們推己及人了嗎? 我思考政治,觀看政治從以民為本變成以民為主的過程中,看到了台灣媒體跟著政治一起提升與沉淪。我進大學那年是民國68年1979年,發生美麗島事件。我進媒體的第二年解嚴了,剛好見證轉變的過程,那個時代充滿一切可能,但沒看到有人舉起儒家精神的大旗,看到的是引進西方的勞工人權、婦女人權、環境權,也引進了民主政治。那時我看到的是一個迸發,媒體是推波助瀾的角色。但媒體跟政治其實一起集體自欺欺人,包括我自己。只要跑社會運動街頭運動,回來稿子裡提到的人數一定會被改,說大約有三萬人或大約五萬人,一定改為大約數千人,不到一萬人。更早以前會說一小部分,聽起來像一小撮。最後我說,我不講可以吧,讓畫面說話,最後畫面被發現,又三令五申告誡攝影記者不要帶大景,只要小景,還交代要拍經常出現的面孔,讓人覺得永遠是那些人,這就是我們集體自欺。 後來我覺得已經到了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的時候,到了大突破的時候,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來臨。解嚴之後,很不幸的,媒體走向新型態的權力依附跟商業的買賣。早些年談起自立晚報,很多人引以為傲,因為在那個氛圍下,自立晚報是唯一敢跟權力面對面的,它確實也衝撞了東西。但自立晚報隨著媒體開放,社會開放,慢慢也式微了,關鍵力量本來是可以往上提升的,卻沉淪了。我也在思索為什麼?我以自己的經歷管窺其大,因為自立已經隱含了一個立場。它的立場是我一定要有稻草人,我就是唐吉柯德,稻草人倒了,我會再找一個稻草人。 520農民運動,我在採訪新聞,抗議民眾看到中視,就罵國民黨的抓耙仔、走狗。他要拉我們攝影記者的東西,而且很粗暴的說識別證要給他,然後還碰我們的鏡頭,要搶我們的鏡頭。我擋在前面說,你不可以動我們鏡頭,就被他們踢倒,跌個狗吃屎。回去之後,可以看到我們講的如何維繫那個根苗。主管說一定要告自立晚報,我說不要告,他們非常生氣,因為我跟他們講,他們推倒的不是屠乃瑋,他們推倒的是國民黨,是國民黨的傳聲筒。哇!他們氣死了,你這個人真不知好歹,人家打了你還這樣講。第二天報紙出來,他們說你還是要告。因為自立晚報做了完全不符事實的描述,就為了凸顯國民黨的媒體在權力侍從下的不堪,恰巧我又是女性 他就把對女性的不禮貌全放上來,例如說媒體是政治的奴婢,把它結合成一張圖像。他的描述我當天穿著裙子,很無聊,我怎麼可能穿裙子去跑那個新聞,被推倒了,還在遭到不禮貌的輕薄,我心想這什麼跟什麼。它已經預設了他要用最極致的方法來告訴別人,國民黨可惡,國民黨的媒體何鄙,國民黨的工作者一點都不可敬。這個報導出來之後,主管要我告,我也不告。 有趣的是,之後我做了一個觀察。正巧我到2003年進了公視,剛開始做製作人,後來做經理。要我做經理的是待過自立晚報的李永得。我要談的是人有沒有自欺。我跟他講這件事,想看他的反應,他沉吟了一下說他不知道這件事,他當時應該不是總編輯,然後就沒有下文了。胡元輝總經理來的時候,我已是經理,我也告訴他這件事,他就想那是哪一年,胡總是很仔細的人,回想那一年他在哪,有沒有參與其中,或知曉不知曉,開始認真追索。看得出來他不太知曉,還很細的問是哪一個記者報導,我說我沒有記,對我來說不必要記,因為那不是人跟人的問題。是不是老師的門生會有一些不一樣?就在有沒有一點點根苗,這個根苗或許年輕時種下才有用,晚了大概也來不及了。物必自腐而後蟲生,媒體都是自己腐敗的,如果每個人不能自律跟自覺,不能管好自己的分寸,而集體自欺,就會集體腐敗。從以前的老三台,兩大報,到後來不見的自立,到現在統統一樣。那時自立有它的政治跟道德光環,跟自立對立就是不道德的。如果我們再用老師常說的話來反省,都是自欺!如果不能把持那個根苗,讓根苗在制度中運轉不停的話,都是自欺。當時是權力的交換,後來呢?難道新聞的置入行銷不是自欺嗎? 我的同學江宜樺也是老師的學生。有一年他還在做老師,我在做公視經理,我們請他來,幫我們做在職訓練,因為他是研究民主理論的。他當時說他還是個奉行儒家精神的讀書人。他認為人的本性到後來會不會變,在於小時候父母重利輕義還是重義輕利,以及年輕時心靈是否受過儒家的洗禮。他做了研考會主委後,有一次見面,就講到新聞的置入性行銷,他問媒體上的專輯或什麼企劃是什麼意思?我就解釋置入性行銷的概念給他聽。他那時候說他很困惑,因為前人留下了案子要執行,就是在某一個媒體登一個置入行銷的東西。我說可不可以這樣,你要求只要是公布研考會的政令政務,有美言的,你就清清楚楚說本文或是本專輯由研考會贊助,要求媒體這樣做。他問我只要要求就可以嗎?我說當然,媒體只要拿到錢,不管是明著告訴讀者,暗著告訴讀者都行。結果過了很久,他已經到了內政部,我才從別的教授嘴裡聽到,覺得非常安慰。那個教授說所有政府部門,只有內政部要求政府標案不准放在新聞裡,內政部的標案不准在新聞裡做置入行銷,我的政府標案或是我的政府要買的廣告,我清清楚楚告訴大家,這是內政部贊助。至於他到了行政院情況如何,我就不清楚了。 回到最先談的,什麼力量讓我對抗或不順從時維持初心?我為什麼要做媒體?為了公嘛,虛名浮利都要壓到最低,所以才會說閑邪存其誠。我記得老師當時講閑邪存其誠,就說是用柵欄把邪關起來。西方心理學家講,你心中有壞的黑狗,有好的白狗,白狗可以出去,黑狗要關起來,就是閑邪存其誠。很清楚那個根苗就在你心裡。或許這就是萬物萬事的本源吧,不是儒家多麼有先見之明,回頭還是講那個元,不管你用什麼語言,什麼樣的思維,什麼樣的文化背景,那個源頭那個元,就是我們現在所奉的元。如果回到了政治跟媒體的初心,就是天下為公。我感覺除了他院長就職時說要富而好禮,貧而樂道之外,沒有看到太多不一樣之處。老師常覺得他教書是為了要帶鳳凰來,沒有梧桐樹哪來鳳凰呢?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個鳳凰了,如果鳳凰一個人飛也不成數,也不成群。目前看到的知道的,政界真的少有保住老師根苗的人,即使保住了,可能只有一個,一個人會死在沙灘上,這是沒有辦法的,一定要一群,但是這一群,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我知道同學為難之處,我只寫信請他太太李淑真告訴同學,我替他加油,不會再多言什麼。因為以他的學貫中西,以他的認真,不可能對於奉元書院教的無所體會。 我覺得媒體人的專業,除了操作的專業,意理上的專業,比較難的是倫理,是面對私利跟公義之間的分寸。面對權力、有權力的人,跟權力機構時的態度,也是分寸。你可不可以把黑狗關起來?先要閑邪才能有那種浩然之氣吧?所以媒體不應該有王,不必有王,媒體不必是西方制衡下的第四權。我一個奉元子弟一個媒體人怎麼定位自己?就是千萬不要因為恐懼權力而依附權力,厭惡權力而盲目對抗權力,反而塑造另外一種權力。這是非常弔詭的,就像被綁架的人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很不幸,我在同儕間發現,在威權時代長大的我們,厭惡威權卻依附威權。就像自立這樣打著反威權旗號的人有那種行徑,一不小心就變成另外一種霸權。 我應徵公視時,總經理李永得問我為什麼要來?我說現在有大愛電視台,大愛叫做真小人,一切以上人為依歸,跟上人有關的新聞就是新聞,跟自己有關係的新聞是新聞,你不愛不要來,那是真小人。同樣的道理,人間衛視也是真小人,好消息也是真小人。我沒有貶抑的意思,他們擺明我的宗教放在我的新聞前面。其他媒體則都是偽君子,說自己公與義,都不是,都是私與利。他問那麼公視是真君子囉?不是。那你為什麼來?我說它可能成為真君子,但還沒看到。因為很多人為了媒體不公義,跑到公視來,結果不但不反省自己學藝不精,還以為自己很公共,別人都不公共,我講的就是現在的狀況。我現在所在的環境,一點都不是烏托邦, 一點都不是理想國,還是一樣,只不過披了一張皮,叫公共。舉個例子,你只要走進公共電視,大聲講我贊成核能,馬上會得到一大堆dirty look,只要說我反對同性戀,馬上被認為落伍,只要講經濟還是要適度開放,馬上被認為不愛台灣。這跟自立後來的自腐有一些幽微的關聯。 在我看來,公共電視真的應該解散重新來過,當然我也做不到,若做到了我要先失業。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現在的政治跟現在的媒體,都有一樣的問題,就是都是一缸餿水。多少清水進去都變餿水的時候,只能把所有水倒掉,把缸洗乾淨,重新注入清水。可能嗎?不可能。所以變成穿衣服補衣服,衣服愈補愈糟糕。我的意思是,真正的公視還沒有出現。有一位我很佩服的傳播學者馮建三,他質疑我們公共,他說你們知道公共跟公益有什麼不同嗎?非常好的問題。公共跟公益不一樣。老師常說好好色,公益有美名,美名就是好色。任何人都可以做公益,公共卻要有一點道德勇氣,而道德勇氣從何而來?要從每一天面對自己的閑邪存其誠而來。 老師一再講他是國破家亡妻離子散,我們只聽聽覺得對仗而已,不了解這八個字有多少血淚。我們想因為他生在末代帝王家,感觸特別深。但他講亡黨指日可待的時候,他有提到國不會亡。我們會不會有一天讓我們現在認同或所屬的這個國亡了?我開始覺得戒懼,真是可怕的感覺。經過這一番爬梳,我終於體會到老師為什麼那麼急切,因為老師老早就看到,只是我看不到。 最後我想跟各位分享,我們可不可以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領域,在專業的知識,專業的技巧之外,加一個專業的倫理?不只是那個領域的倫理,而是回到奉元的倫理,回到天下為公的倫理。唯有如此,我們看到的政治群魔亂舞,媒體群魔亂舞,才可能有一天變成群龍無首,因為不必有首。各正性命就是我對自己的期許,也是對媒體人對政治人的期許。我永遠會提醒自己,權力跟名聲會如何害了這個本?我年輕時覺得當主播好有名,好多人認識。後來琢磨到一點:我什麼都不是的時候,有沒有辦法有一些作品或成果,贏得別人的肯定跟尊敬,而不是螢幕展示效果?就這樣轉了彎,不再做幕前的工作。我真的體會到老師常講無欲則剛,我不敢說我無欲,只能說寡慾。欲愈寡心愈靜,比較能隨著生命的起伏,體會出保持初心是可以做到的。 我們作媒體跟政治的共同點就是天下為公,追求天下為公是可行的。我還是會繼續鼓勵我的同學不要輕易被逼退,不要輕易地喪志,有一絲機會,就有一絲的成果。起碼他當行政院長的時候,他們夫妻說,他們沒有一天忘掉自己是老師的學生。我也很高興跟各位說,你們可以告訴人家,同門裡有一個叫江宜樺,現在的行政院長,他跟太太都是我們老師的學生,他們到目前為止都會提醒自己,不要忘掉自己是老師的學生。我誠心誠意的說,如果自己一路走來保留了一些什麼,保守了一些什麼,就是小小的慎獨功夫。終究已經年過五十,果然比較懂得要知天命了。隨著年齡增長,我會不斷保守這個功夫,慎獨的功夫。獨是誠,慎獨是誠之者,誠者天之道,慎獨是人之道。我們就是要一步一腳印往前走,還是要試著持續一個禮拜天天讀書,不要讓草長得太快,把路給掩埋了。 本期目錄 【學員分享】《公羊春秋》課後心得 文/周福增 人死稱鬼,謂其歸於塵土。故鬼者,歸也。死去的祖先都被稱為『鬼』;其中有遺德在民,曰『神』。台諺有云:『樹頭顧乎在,不怕作颱風。』人乃『生命』與『慧命』二命脈所組成,尤其志士仁人,無不在此二主要命脈深耕經營。若自覺人生有所不順者,尤其更要在此二命脈好好策勵自己 ─ 蓋能『祭祖』,自然照顧到我們的『生命』;能『敬神』自然照顧到我們的『慧命』。總之,『敬神如神在,身心即自在。』看看前人朱柏廬的治家格言云:「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更是明顯提策;再看孔子嘗謂:『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亦是生命與慧命的實踐內涵,『知』『行』合一備矣。其實這些努力,都是在生命與慧命上,下踐履的真實功夫。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在『仁』,生生之謂仁。其思想源頭在『春秋』與『易經』。 『春秋』講地之道─『正』,是以能『撥亂反正』; 『易經』講天之道─『時』,是以能『唯變所適』。 此次公羊春秋講座內容,林老師省略左氏春秋及穀梁春秋之詳論, 全程鎖定公羊春秋的論點。極力闡明公羊春秋的筆法,彰顯其微言大義,以明孔子之志。 其畫龍點睛地剖析,加上與整合儒、釋、道三學的旁徵博引, 論點連成一氣,著實能令上課學員對所學,茅舍頓開、受益匪淺。 很感謝林老師不吝將其數十年投入『公羊春秋』的研究心得, 藉此次六堂的奉元講座,精緻簡要地做出重點闡述, 讓大家能有機會,快速汲取到『公羊春秋』的心要。 願以學員身分,向林老師致上深深謝意。 後續,林老師還會再安排十六堂的公羊春秋講座, 相信對有志深入公羊春秋研究與探討的朋友們,會有更深刻的學習與體悟。 我們拭目以待該講座的早日開張,弘揚孔子之志, 也歡迎舊雨新知的學員們,能一同來領納先哲們的智慧內涵,共同弘揚於現代時局。 【作者為習武覓道講座與心光武道創辦人】 本期目錄 【學員分享】《西方經典》課後心得 文/何丹曦 身為炎黃子孫,應該認識中國經典。身為世界公民,也應該了解西方當代價值的起源--基督教文明,而聖經是最重要的西方經典。西方的整體價值觀來自基督教信仰,很多習慣用語也來自聖經中的故事。我們對基督教文明或有片段的理解,但通常缺乏系統,而且擔心表現出對這方面問題的好奇,會有信教的壓力。如今有成仁這位老師,不但熟讀中國古書,又精通基督教歷史及聖經典故,更懂得希臘文及希伯來文,由他帶領研讀聖經,不但深入淺出一點即通,還能知道很多語言上的典故。聖經故事經過成老師生動的解說,更加鮮活;中文及英文譯本的特色,也在成老師精準的詮釋下更加清晰。我上過六堂英文聖經後,釐清了一些原來似懂非懂的觀念,更清楚西方哲學跟東方哲學的根本差異,也更明白自身的位置。這是很難得的一門課,也是很重要的一門課,不論為了求知釋疑還是為了安身立命,又或是為了認識博學儒雅的成老師,都值得花點時間讓生命有所不同。 【作者為英文論語講座】 本期目錄 【毓老師說】 男女二字包括一切,包括生化;女子合字為「好」,男像男,女像女必好,有一不好則不好。偉人的父親不一定是偉人,偉人的母親必定是偉人。「正室」二字重要,結婚曰「授室」,夫妻反目即不能正室。夫妻不談是非,不看是非,家庭不睦,就是夫婦長說是非。夫婦截長補短,個人有習性,就像作菜,南方放糖,北方不放糖,一生就這樣淡淡過去。一念之差,海闊天空。 - 恭錄自《禮元錄‧倚欄錄》 本期目錄 【奉元電子報英雄帖】 各方好漢:不論您是奉元會員,奉元之友,還是奉元之粉。這裡有一片田地讓您種括得括,種逗得逗。園中長得起的品種生冷不忌,長短不羈,文體不限。可以是茅塞頓開,心有所感,也可能是百轉千回,一吐為快!心之所至,字在筆尖(或指間),囈語狂言,知音無限,門檻只有一個:願將所願所想化為方塊字,並與奉元同道共享。 電子報誠摯廣邀 1.不同時期的研究心得 2.各種領域的見聞新知 3.緬懷毓老師/那段上課的日子 4.奉元經驗談/精神的實踐 5.工作點滴/生活體驗 6.同門近況報導 7.遊記雜文 8.其他 鴻文請寄[email protected]. 編輯室敬上 本期目錄 © Copyright 2014 中華奉元學會奉元學院 ← 奉元書院發展規劃會(1030112會議紀錄) → 毓師紀念會 3/16 (日)下午二時 ( 羅斯福大廈十樓 鶴山別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