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奉元學會 電子報
|
||||||||||||||||||||||
公元2016年03月07日 夏曆丙申年正月廿九日 | ||||||||||||||||||||||
|
||||||||||||||||||||||
奉元書院於二月十四舉辨丙申年新春團拜,以鄭孝胥的名對「玉堂接武應蒙戬,高座談經蚤解圍」迎接同門,特別感謝蔡耀慶學長題字 同門陸續到場共聚一堂話家常 到場同門各別或集體跟毓老師行禮致意 團拜開始由劉理事長及徐泓學長代表率領同門跟孔子像及毓老師像行禮
團拜開始劉理事長致詞,除跟同門拜年並暢談來年書院發展的目標及願景,特別提到未來的雖然有很多的困難跟挑戰但還是希望大家一起共同努力面對,今年度的活動包括三月二十日的紀念會及十月份的第一屆毓老師思想的夏學研討會廣邀兩岸及海外同門共同參與,書院其它包括開課、筆記整理出書以及演講等活動也會持續推動進行,也希望大家共同參與。 李淑珍學姐分享與江宜樺學長共同出國交換學者期間所見所聞及心得。 徐泓學長及黃德華學長跟大家說明第一屆夏學研討會的籌備情況,並邀請大家一起努力共同促成。 許仁圖學長新書發表,暢談他因決意北上參加學會活動而能夠及時就醫,特別感謝諸多同門這段時間的關心與照顧,在養病之中不忘接續老師文化傳承的志願,心心念念要完成的大作⟪孔子聖哲傳⟫。 孫鐵剛學長說明課程委員會春季班課程的規畫 白培霖學長說明出版委員會三月份紀念會時的出版規畫 黃德華學長說明學術委員會接下來的月演講規畫 台大奉元社曾遠鵬社長報告下學期活動,如珠妙語博得滿堂喝彩 黃大炯學長以自作的對聯跟大家共同勉勵 幾位同門包括張景興學長、潘朝陽學長、林明進學長、周正成學長、賈秉坤學長、李濟捷學長、王國慶學長等陸續跟大家拜年
會後共同享用點心並交流情感
同門共同合影留念 團拜結束,互道珍重並期來年為書院發展共同努力 場邊花絮:出版委員會利用時間開會討論籌備即將出版的新書 |
||||||||||||||||||||||
本文原刊登於《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第1 期(2016.02),頁1-13。 摘要: “新清史”論爭起於1990年代中期,羅友枝對何炳棣《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的批評及何炳棣的反駁,隨後,西方學者分別就研究立場、運用史料及論爭議題核心—“漢化” 問題,開展論爭。2000年以後,隨著論爭相關論著的陸續的譯介,兩岸史學界也加入論爭,論爭劇烈而白熱化,甚至有意氣之爭的現象。本文從論爭的緣起、西方學界的論爭及其後論爭再興於兩岸,論述“新清史”論爭的歷史,厘清“新清史” 論爭之重點,點明論爭之政治性質,呼籲參與“新清史”論爭謹守學術規範,回歸學術本質,避免非學術意氣之介入。 1967年,何炳棣在美國亞洲研究學會的一個小組會議上,發表“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一文,刊載於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6, No. 2. Feb., 1967)。 同年,何炳棣與鄒讜合辦一個為期十天的大型中國問題國際研討會,討論中共政治與國際問題,並論述中國的歷史傳統。何炳棣以《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為基礎,將討論的時段擴及整個中國歷史,題為“Salient Aspects of China’s Heritage.”(《中國歷史遺產的幾個值得思考的顯著特色》),分析中國具有現實意義的歷史遺產。 這次發言普遍得到當時漢學界的認同,卻在三十年後引發了一場論戰。 何炳棣從興與衰的對立面討論清代的重要性及其局限,並延伸出傳統中國制度與儒家文化解體的議題,其論點包括:(一)歷代中國的疆域,基本上是以長城以內的本部十八省為主,漢、唐、蒙元疆域雖擴及中亞,甚至更廣闊,但都不能維持長久;只有清朝,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努力經營,將長城以外的東北、蒙古、青海、寧夏、新疆、西藏納入實際統治的版圖,結成一個以漢、滿、蒙、回、藏、苗為主的多民族國家,而為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及1949年建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繼承。(二)傳統中國官方人口總數,漢唐以前不過六千萬,宋、明才超過一億多,至康雍乾太平盛世,全國人口爆增,道光末年已增至四億三千萬,到1960年代後期中國人口更達七億,不能不說是清代留下來的遺產。(三)清廷由於採用制度性的漢化政策,以程朱理學為漢化政策核心,有利於滿族八旗封建政權向統一的中央集權帝國演變;因此,清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征服王朝。(四)傳統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到清代臻於成熟,區域間經濟與社會的整合,達到歷史上的新高。(五)清代在物質文化、藝術、印刷和圖書文庫方面,取得豐富而輝煌的成就。(六)清朝由於人口爆增導致一連串當時的科技無法解決的經濟難題;乾隆朝以後貪污侵盜公款的情況普遍而嚴重,盛世危機下,爆發白蓮教亂及其他不斷的民變;太平軍之亂後,政治非中央化,地方勢力興起,無法掌控,加上大行捐納制度以解決財政困難,卻造成官僚制度的敗壞;以及面對歷史上從未有的西方優勢現代政治的風暴,最後導致衰亡的命運。 一、“新清史”論爭:何、羅論戰與西方史學界的反應 “新清史”論爭始自1996年羅友枝(Evelyn S. Rawski)當選美國亞洲研究學會主席時的就職演講:“Presidential Addres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再觀清代: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全文刊載於1996年11月出刊的《亞洲研究學報》(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第55卷4期。 羅友枝不同意何炳棣對清廷 “漢化”問題的論斷。他認為清王朝能維持近三百年的統治的關鍵,主要原因不在於“漢化”,而在於他們對不同地區採取不同文化政策。透過整合各種不同語言,信仰不同宗教,維持不同文化的民族和地區,清朝統治者將帝國打造成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因此,能有效地處理與內陸亞洲蒙、回、藏、維等非漢族的關係,從而良好有效地統治清帝國。 接著,知名的《國際歷史評論》(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於1998年6月出了一期討論清朝帝國主義的專號(Special Issue on Manchu Imperialism)。不久之後,所謂的“新清史四書”:《清代宮廷社會史》、《半透明之鏡》、《滿與漢》、《滿洲之道》陸續出版, “新清史”學派逐漸成形。 2004年,衛周安(Joanna Waley-Cohen)在《激進史學評論》(Radical History Review)全面評述“新清史” ,“新清史” 學派正式成立。 二、“新清史”論爭再起:兩岸史學界的反響 2000年以後,隨著羅、何論爭相關論著陸續的譯介,兩岸史學界注意“新清史”的人多了起來。定宜莊於2008年發表《由美國的“新清史”研究引發的感想》(《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 呼應“新清史”,引起不少反響。2010年,劉小萌發表《關於“新清史”的幾點看法》,闡明“新清史”在理論方法、研究角度和觀點的創新,並提出應對之方。 其後,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劉鳳雲和劉文鵬選輯國外“新清史”的代表性論著,並彙集國內學術界的相關論述與評議,出版了《清朝的國家認同: “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另外還召開“清代政治與國家認同” 國際學術研討會,出版了《清代政治與國家認同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更引發討論的熱潮。 詳細註解請參考 註解附件 |
||||||||||||||||||||||
《孟子》一書的風格與《論語》最不相同之處,在於論辯頻繁。與孟子論辯的對象,雖然以其他學派較為引人注目。其實,與弟子間的論辯也不佔少數。而且師、弟之間針鋒相對的激烈程度,亦不惶多讓。時人已有孟子好辯的印象,孟子雖然自稱有「不得已」的苦衷,實則居之不疑,甚至自比於大禹的治洪水、驅猛獸。以此自解,已有以此為傲的意味。因此,後世儒者頗有詬弊。其多辯的風格,固然凸顯了孟子的人格特質,卻也反映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的學術氣氛。而其論辯所含蘊的深義,若是不經反復思考,輕易以口舌、意氣之爭視之,不但不易掌握,更易謬以千里,而致浮泛之論。 |
||||||||||||||||||||||
奉元第25期電子報「奉元問學之二」耿如兄大作:「統一、一統與大一統」。行文骨力剛勁,在當今統獨之爭日熾之際,發揮春秋之義以辨迷茫,可謂用心周至,時措之宜。文中強調統一是武力征服的霸道,一統是和平解決的王道,大為讚詞,大一統則在一統後的制度與法令上有更進步合理的安排,人民安居樂業,文明更加光輝充實。然後以周文王與武王的歷史功德相較,肯定文王至德,武王伐紂血流漂杵盡美而非盡善。 |
||||||||||||||||||||||
一月號電子報中刊登拙文「統一、一統與大一統」,文中提到「文王」一詞,以「周文王」作解。本期有君祖兄對「文王」一詞提供極為深湛精闢的解釋,君祖兄肯在百忙之中賜教,至為感謝! |
||||||||||||||||||||||
「待文王而後興者,凡人也!」這是《毓老師講莊子》的最後一句,也是奉元社舉辦讀書會的意義。
|
||||||||||||||||||||||
書契之作,肇跡軒史,道樸風淳,文用尚質,降及唐虞,爰迄三代,世祀遐絕,載曆綿遠。自倉頡 造字開始,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滄海桑田,最近兩百年來,西方工業革命船堅炮利,中國一度乾坤倒懸,危如累卵。西風東漸,國學在全盤西化中分崩離析,美德讓 位于厚黑學,孔夫子讓位于偶像派,向善之心讓位於惡趣味,社會浮躁,文化媚俗,傳統瓦解,心靈憤激,絕大多數人無暇思考中華民族的來路,只知人云亦云,無 法洞察未來去處。 那麼,為什麼選擇三吳?三吳,指的是歷史上的吳、吳興、會稽三郡,是南朝的統治中心。以蘇南浙北為核心,經過千年流變,從魚腸劍的剽悍轉化成東林黨的家國情懷,從蠻荒之地一變而為魚米之鄉,從中原文化的邊緣地帶升級為中國經濟明星,難道不是我們急需梳理的文化奇跡? 那麼,又為什麼選擇四月?因為李白曾經以羡慕嫉妒恨的語氣,寫友人“煙花三月下揚州”,煙花三月指的是農曆,恰恰就是陽曆四月。我們是在煙花三月時相聚,恰恰在梅雨季節來臨之前,正是江南陽光明媚的好時段。 我們的第二站,是去西津渡古街午餐。這裡是鎮江歷史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區,整條街區隨處可見自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 午餐以後,我們到訪季子廟。延陵季子是春秋時代列國的偶像級人物,也是吳文化正能量的代表人物,有“南方聖人”之稱。季子廟有沸井,井內水面翻騰鼎沸,千年不息。 午餐後,我們一起去無錫瞻仰東林書院。書院建於北宋時期,是當時理學大家程顥及其嫡傳弟子高 弟、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明朝萬曆年間,顧憲成等人復興東林書院,他們宣導“讀書、講學、愛國”的精神,引起全國學者回應。顧憲成撰寫的名聯“風 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更是家喻戶曉。東林書院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發展演進有特殊的歷史作用,最近的五百年來一直有“天下言書 院者,首東林”的美譽。 這一天我們的遊覽重點是虎丘,傳說虎丘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吳王闔閭的墳墓,向來有“吳中第一名 勝”的美譽。據《史記》記載,當時十萬軍民穿土鑿池,積壤為丘,金鳧玉雁和“扁諸”、“魚腸”等三千柄寶劍一同隨葬。於是,我們今天站在劍池邊緣,會不會 有下去打撈千年神器的念頭呢?如果你心中一動,恭喜你,你的祖先或許與摸金校尉有關係。 晚上,我們一起去平江路歷史街區的預訂餐廳用餐。一路耳聞目睹,均讓人有時光倒流的感覺,所聽吳音,所品吳味,都是千百年來古色古香的蘇州歷史的味道。 晚上,我們抵達湖州市。再次緊鄰太湖而居,從湖州北望太湖,煙雨迷濛。當年文徵明詠太湖曰: “島嶼縱橫一鏡中,濕銀盤浸紫芙蓉。誰能胸貯三萬頃,我欲身遊七十峰。天遠洪濤翻日月,春寒澤國隱魚龍。中流仿佛聞雞犬,何處堪追范蠡蹤。”湖州雖處太湖 南岸,卻是最有懷古情調的一座城。 從明孝陵啟程,至南京城內,三吳文化之旅至此結束。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短短八天,足以讓文化之旅昇華為知音之旅,也在此預祝諸位同行者能夠成為一生知己。 注意事項: 一、本次文化之旅參與者有海內外知名學 者、文化名流和在兩岸三地如雷貫耳的國際友人,所以接待、安保和食宿檔次都是最高級別。對外接納報名最高限30人,報滿為止。報名費每人5萬元台幣,若要 求全程住宿單人間者,報名費為6萬元台幣。繳納報名費後,主辦方會下發三吳文化之旅行程詳單。 臺灣報名電話:2-3365318,手機:0937835109(蔡濟行) 北京報名電話:(86)010-82863618,手機:(86)18518044018 报名邮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二、因主辦方並非旅行社,華夏神州研學旅行計畫的每條線路只行走一次,每次邀集的參與者都是學界菁英中的上上之選,所以還請大眾珍惜每次機遇。 三、主辦方將向每個報名者發送個人資訊徵詢表。每人須認真填寫身體狀況和飲食禁忌。 四、本次文化之旅嚴格遵循華夏神州研學旅行計畫的規定,遊覽排除任何商業化景點,不安排遊覽任何仿古景區和商業設施。一百年之內的新景點不是我們的目的地。 |
||||||||||||||||||||||
羊城廣州,素為百粵樞要。風和景明,四季花香。明清之世,長期獨居中國對外貿易港的優勢,引得華蓋雲集,商賈朝湧,造就了都市的繁榮與輝煌。正是這城市的繁華,養生出陳氏書院的堂皇富麗、莊重淡雅。
|
||||||||||||||||||||||
成譜/林明昌 〈琴操〉(古琴曲)琴操者,情操也,余不諳樂譜,但以一片愚誠作此,以奉 毓師,並與同學共勉。幸賴林明昌學兄不棄,將拙作譜成樂曲,銘感之餘,猶恐貽笑大方,尚祈大雅君子繼續賜教。 黃慊敬識 奇逸人龍,亙古難逢;惟我師翁,地毓天鍾。 災疾困窮,德慧崇隆;仰高憶深,長白春風。 睿哲拯世,華夏所宗;千錘百煉,木鐸天縱。 六十寒暑,恩重情濃;奉元學子,纘續師翁。 盤皇願宏,另闢蒼穹;移山填海,誰肖愚公。 果行君子,踵武先踪;言猶在耳,師志是從。 日星隱晦,天地朦朧;任重道遠,貫徹始終。 眾志成城,風虎雲龍;奉元良朋,莫負初衷。 |
||||||||||||||||||||||
學會 3/20 (周日) 下午兩點,於奉元書院舉辦毓老師紀念會,當天將以古禮祭拜與誦祭禱文感念師恩,播放 毓老師講課影片讓同門重溫上課情景;並邀請大陸同道來台交流分享文化傳承工作的心得;另有《毓老師講人物志》、《毓老師講老子》的新書發表,摰誠邀請同門及同好參加。 |
||||||||||||||||||||||
|
||||||||||||||||||||||
© Copyright 2015 中華奉元學會奉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