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6 歷年講座

【奉元講座】李淑珍學長:二十世紀中國通史寫作的創造與轉化

【講席】李淑珍學長

李淑珍學長
 

題目】二十世紀中國通史寫作的創造與轉化

【時間】2016/7/24  (日)  下午二至四時

【費用】免費入場 無需報名

【地點】奉元書院(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77號 羅斯福大廈 4樓 A側)

【交通】距捷運台電大樓站 2號出口步行約 5分鐘,台電大樓正對面

【地圖】

奉元書院位置圖

【個人簡介】

李淑珍學姊生於台南,畢業於台大歷史系、師大歷史研究所,榮獲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中國思想史、台灣文化史和當代儒學。求學時曾經歷文學、經學、史學三個階段的思想轉折:文學直視人生真實,經學安定人心憂疑,史學則體現生命的渺小與莊嚴,三者共同形塑日後的學術關懷。著有《東周喪葬禮制初探》及《安身立命:現代華人公私領域的探索與重建》等書。
自1999年起任教於台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以史學從事生命教育。2008-2014年間因緣際會,得以近距離觀察台灣政治與文化的變化。2015年分別於耶魯大學東亞研究委員會、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擔任訪問學人,持續關注人類安身立命之道,並思考儒學對當代世界的意義。

【演講大綱】

「中國通史」寫作的出現,是二十世紀的特殊現象。中國雖是史學發達的國度,但傳統史學為個人提供的道德鑑誡功能,不能滿足清末衰亂以來國人對民族主義的強烈需求。因此,章太炎、梁啟超等登高一呼,史家群起響應,百年間華人世界就出現不下六七十種「中國通史」。
在這些著作中,柳貽徵《中國文化史》、錢穆《國史大綱》、呂思勉《呂著中國通史》、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柏楊《中國人史綱》、以及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或者史觀明確、見識過人,或者文筆生動、廣受歡迎,是通史作品中之佼佼者。本文以史學目的、讀者設定、中國定義、民族立場、歷史分期、國史動力、傳統評價、人之能動性、近世亂源、國族未來等十個議題檢視這些作品,從中發現:以上國史論述有相似的問題意識,卻有不同的解題途徑;基於保守主義、社會主義或自由主義立場,不同史家所呈現的過去和他們所指點的未來,極為分歧。不過,在民族主義激勵下,它們也和西方國史一般,存有某些共同弱點:肯定軍事擴張,維護特定階級利益,漠視少數民族,而且通常忽略女性。
隨著史學漸趨專精,「中國通史」學者日益寂寞。在國族存亡絕續之秋,他們的首要目標──塑造新「國民」──,既與傳統「天民」理想抵觸,也在多元主義、全球化的今天進退失據。不過,這些國史論述也許過時,但他們奮力為混亂的時代指路,發揚史學博通致用精神,還是值得我們感念。

【專訪】

從文學、經學到史學─社教系 李淑珍 老師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