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6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第31期

公元2016年07月07日 夏曆丙申年六月初四日

◉本期目錄

◼︎【理事長年中報告】雷出地奮文/劉君祖
◼︎【奉元薪傳之一】什麼是「毓老師思想」?文/白培霖
◼︎【讀者迴響】「依經」、「倚經」論分明文/黃德華
◼︎【奉元薪傳之二】長白奉元,圓夢奉天 ──
瀋陽奉元書院開幕典禮小記
文/心蓮
◼︎【奉元鴻爪】傳統中國大學的校園與教育──
記徐泓教授在荷清書院的演講
文/荷清書院
◼︎【奉元論壇】臺灣文化中的儒家春秋大義文/潘朝陽
◼︎【課程講座資訊】文/秘書處

奉元電子報 歷期文章目錄


【理事長年中報告】雷出地奮

文/劉君祖

流光飛逝,今年初學會電子報改版,德華邀我寫了篇新春展望的短文「其旋元吉」,引用易經履卦上爻爻辭的意境,期許自己和學會同仁敦篤實踐,創造新猷。忽忽半年已過,周遭大形勢變動不少,學會已推動及待完成的事項應對關心者略作說明,他又囑咐我再為一文。麗澤情深,老師去後,同門朋友講習本是題中應有之義,遂整理思緒,稍述近懷。

元月大選後,島內情勢與兩岸關係鉅變本在意料之中,登高望遠沉穩以對,才能不陷情緒泥沼而生枝節是非。奉元學會為老師開山,無論世事人情如何變遷,他老人家都是祖師爺與永遠的山長,數萬弟子散佈天下四方,富貴貧賤夷狄患難素位而行,各正性命之餘,望能群策群力,保合太和乃利貞。臺北奉元與北京奉元系出同源,皆艱難締造習坎繼明,理應分進合擊密切配合。老師造就弟子泰半在臺,文史哲政經法乃至數理醫農工商,皆有夏學底蘊;大陸經文革劫難後朝野漸有深刻省思,傳統文化復興後勢可期。兩岸攜手深化這方面的交流不僅互益,亦為歷史發展關鍵時刻所必需。今世又進入全方位信息傳播之域,實地的道場運營之外,必須輔之以音訊視訊的聯通存儲,才易與時俱進可大可久。

有鑑於此,今年上半年兩岸奉元互動密切。元月裡,臺北支援北京道場國學師資培訓三梯次,我帶頭講三天論語教材,而後是林明進學長兩天學庸、潘朝陽學長三天孟子,都是義務幫忙。同時北京辦的微信線上音訊教學,我、明進與陳明德學長也分別就易經、學庸與論語跟群友做了介紹,而後還有到北京道場的實授課程,總期耕耘播種未來能致開花結果。臺北鐵剛師兄悉心擘畫的春夏季課程,我們也選了兩、三門課與大陸連線,開放各地的群友繳費在線上修習。

214春節團拜,臺北奉元書院現場冠蓋雲集,大陸同門曾欲來台卻未成行。320毓師仙逝五週年紀念,終促成兩岸誠敬共祭之會,華春花了不少時間介紹兩年來全心義務推動華夏學苑的經歷,瀋陽的陳航、曉彤及幼女,營口的柳杰、沈藝夫婦,以及遵化的李際等各地奉元書院負責人,也都上台致意訴說夏學因緣,當晚醉紅小廚聚宴,共商弘道大計。

六四瀋陽奉元書院開幕,在台同門十人專程與會,院址選在毓師當年住過的小河沿畔,會場布置莊嚴隆重,老師生前留影蒐集很全,學長們憶往抒懷感人甚深。榮彬原訂三分鐘的致詞講了十多分鐘,近年台局鉅變,他在台南經營企業感慨尤深,與從小一起長大的諸友激辯無益,清初來茲土已歷十一代,算移民還是遺民?蒼茫天地間,操心危而慮患深。夏學惟實與時二字,師訓一句話,即是定盤針。說說目泛淚光,他是毓門子貢,近年來護持甚力,我們真要感念。而今而後,我輩又當如何奮勵圖強以繼往開來呢?

會後眾人離瀋陽上新賓赫圖阿拉城,翌日為芒種節氣,晨光中肅立祭師,朗讀的仍是320請大炯師兄作的祭文:「奇逸人龍,帝冑天潢,飽覽世變,歷盡滄桑…百齡儒宗,一代素王,斯文在茲,天祐禎祥⋯國運蒼茫,大雅云亡,仰止宮牆,憂思難量。」三叩首拜別恩師,一行人或返台或歸鄉或赴永陵與坤元山,張哥景興觸景傷情,與張嫂仍留原地悼念義父老師。坤元山取名與苗栗乾元山相應,陳航在此種植人蔘,猶有毓師當年祖肇堂遺意,同時可作國學教育基地運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其此之謂乎!

10月中依既定籌劃,學會將在台北主辦首屆夏學國際研討會暨毓老師的紀念會,由徐泓大師兄主持,德華經辦,屆時各方鴻儒薈萃論道盛況可期,大陸同門也約莫十人來台與會。繼北京、遵化、瀋陽、營口之後,濟南、天津、哈爾濱、杭州等地也會成立奉元書院,甚至北美、西歐地區也在籌劃興設,希望正如老師所示,由夏而諸夏而華夏,終致遠近大小若一。

此外,如厦門的荷清書院,與兩岸清華總裁班人脈相連,6月起也邀請奉元的師資去作一日公益講座,徐泓師兄、張元師兄與明德學長都就其專業而有展佈。朝陽兄主辦多年的東亞儒學營,奉元師友多有支持,今年更協同主辦且提供贊助,讓兩岸學子有機會親炙儒門精神。大陸歷經文革半世紀後,隨著時移勢轉,對傳統文化確有省思,民間書院多達數千家,如何切磋講習甚至更大格局的開闊整合?值得仁人志士運籌深思。4月中,兩岸奉元也與一些道友結盟,成立「華夏學苑國學教育聯盟」,各存特色,信息分享,重點合作。

台灣島內形勢詭譎,關切文化教育者無不憂心,台大奉元社遠鵬社長年輕氣銳,勇於任事,針對青年學子有宏大的構思,也得到榮彬的鼎力支持,明年春將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大活動。學會原已進行的課程、講座及圖書出版仍將優質推動,為因應新局,作為籌運平台的秘書處工作益顯重要,勢必也得精實強化,培育練達。易經豫卦為群體行動雷出地奮之象,卦辭稱建侯行師,彖傳讚揚:「豫之時義大矣哉!」期與奉元同門互勉之。

返回目錄


【奉元薪傳之一】什麼是「毓老師思想」?

文/白培霖

老師過世五年多了,同門師兄著作超過數百萬字,學會的電子報也月月出刊。但似乎大家都繞著老師的思想講,沒提到一個根本議題:到底老師講學的特色是什麼?如果有人問起來,我們應該如何介紹「毓老師的思想」呢?我不揣淺陋,管窺師說,嘗試用六個方向來詮釋老師的講學。不可避免,這篇短文必定掛一漏萬,但我的目的是希望拋磚引玉,誠摯地希望各位遠比我有學問的師兄們,盡快討論什麼是「毓老師思想」。

1. 師承:帝王學。

帝者,主宰義,也就是管理之道。王者, 歸往義,也就是領袖之學。帝王學,就是領導統御。古時候用來管理國家,今天在商界,政界,到處都可用。老師的特殊環境,讓他一開始就接受中國上千年傳遞下來的道統: 帝王學教育。來台灣以後,他將這套學問佐以親身體驗,再加上六十年的琢磨,一點一滴地傳授給我們。我們何其有幸,能親身接受以前深鎖朝廷的領導統御帝王學。

2. 內容: 實學。

老師不講虛的學問,所以對朱熹注「明德」的「虛靈不昧」很不滿意。在課堂上說「拿個虛靈不昧出來看看!」 他要求我們要一步一腳印,追求實而有用的東西。他也說整本《易經》只有兩句話是虛的: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其他都是可以現拿現用的。想要實而不虛,就必須天行健,自強不息;地勢坤,厚德載物。沒有捷徑,不能投機取巧。

3. 宗旨: 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

以,用也。中國之人就是「夏」。夏學就是中國人的學問。所以四書五經我們都教,也講《老子》、《莊子》、《韓非子》、《管子》、《墨子》、《人物志》、《冰鑑》⋯⋯等等。奧質就不是等而閒之可以隨便得到的。必須要深思熟慮,學而有術,才有可能得到奧質。從老師的教誨,奧質到底是什麼? 老師曾經提醒我們,親自寫過:「秉大至之要道,行禮運之至德,勝殘去殺,天下歸仁。」

尋,就是要去找。拯世,是要拯「今天的世」,不是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時代的世。所以我們要尋找最合乎今天當務之急的時學。老師耳提面命我們多次,《易經》裡面,時之義,大矣哉。因為我們是要救今天這個時,這個世。救世要用真文。經緯天地之謂文。一個人要「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之後,才能「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樣的文,才是真文。坐在家裡,哼哼唉唉,想出來的東西,都不是真文。

4. 目的:智周萬物,道濟天下。

學了之後,不但有術,而且是個不惑於欲的智者,我們的任務是要周萬物。周就不能有所遺漏。萬物有萬物的道理,也就是生生之道。但《莊子》說:「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老師告訴我們不必擔心,《易經》裡面就有周萬物的方法: 「類族辨物」、「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我們能有這個類聚群分的功夫,就不必每一樣東西都必須自己去「格」了。有這個知識是為了要以道來濟天下。我們不是要天天捐錢捐物資,我們要有方法,要有道去濟天下。老師當年最喜歡舉的例子之一就是以前的非洲農耕團。他們教非洲人種稻米,而不是運稻米救濟貧窮。這就是道濟。

5. 院訓: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老師不止一次說當年印書的時候,阮芝生學長就說這段是書院的院訓。老師也蠻首肯的。

6. 特色:倚經解經,一字一義。

倚經解經,就是老師常說的:「要以古人的智慧,啟發我們的智慧。」他一直要求我們「接著講」,而不要「照著講。」所以,不能「以」經解經,那就鑽到故紙堆裡出不來了。也不應該「依」經解經,因可能永遠拋不掉這個拐杖。倚經解經的目的是要比古人再進一步,能因時制宜,發前人所沒有的「拯世真文」。

一字一義。當年有人誇自己講經一句一義,老師說那太低了。我們是一字一義。一字一義不容易。第一要慮深通敏。老師從小背經書,所以散步休息時,都能翫味咀嚼經書。甚至晚年說背書比找書快。翫味久了,自然就容易悟出別人沒想過的道理。但關在家裡,憑空想出的道理用處不大,也不是實學。這就是一字一義的另外一個要求了,必須要有親身體驗。老師的特殊人生經驗不知道是不是空前,但恐怕確定絕後了。這是為什麼不會再有第二個「毓老師」了。

返回目錄


【讀者迴響】「依經」、「倚經」論分明

文/黃德華

欣見培霖學長在本期月刊中的文章,標出老師講學的六個重點,有幸先睹為快。其中,第六點是關於老師講解經書的特色。老師解經,迥異於學院中人,這是眾所周知的。據我手邊的有限資料,這一特色,最早筆之於文的,是英年早逝的加州大學教授魏斐德學長。在《無隱錄》所刊的序言中,他已發其端。我曾翻譯此文,刊於《毓老師紀念集》中。

學會成立後,孫鐵剛學長舉辦的《中庸》筆記讀書會中,便在「以經解經」或「依經解經」兩個說法上,有所討論。「以經」為一般所常用,而「依經」則是多位晚期同學堅持為課堂上所見、所聞。所以,當時的共識是「依經解經」。數月後,許仁圖學長在奉元講座中,以「以經解經」概括老師講經的特色,我曾提出上述異議。當場,龍思明學姊並不贊同,表示她所聽到的是「倚經解經」。也許是「從眾」心理,也許是「倚」字罕用,並未成為主流意見。培霖學長的文章重提「倚經解經」的說法,可為龍學姊的呼應。

但是,無論任何一方如何言之鑿鑿,都不可否認,現在已有兩種說法的事實。這一問題的再度浮現,提醒大家應該作公開地、徹底的討論。或者選出其中之一作為代表,或者兼用二者,已示講述上有所轉變。總之,這一記錄上的是非,似乎不難釐清。有具體記錄的學長們,應該踴躍發聲,並註明講課時期,以期達成共識;默不吭聲、甚或冷眼旁觀都不該是「實事求是」、有守有為的奉元弟子態度。

返回目錄


【奉元薪傳之二】長白奉元,圓夢奉天 ──瀋陽奉元書院開幕典禮小記

文/心蓮

前言: 從臺北到瀋陽走了七十年

2014年10月10日,北京奉元書院開幕,秉承毓老師 「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的精神,踐行夏學大陸再傳承的入世使命,信奉「兩岸合璧、文化復興,全球同道、薪火相傳」的炎黃合流理念,將華夏文化經典課程漸次推開。

2015年7月8日,遵化奉元書院開幕,並成功組織清東陵國際文化論壇。

2016年6月4日,瀋陽奉元書院經過八個月準備後順利開幕,意義重大。
首先,瀋陽是歷史文化名城,從設立候城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1625年,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遷都於此,將瀋陽改名為盛京。11年後,皇太極在此改國號為「清」,建立清王朝。因此瀋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並留有眾多歷史文化遺存,如清瀋陽故宮和清福陵(清太祖努爾哈赤與其皇后陵墓)和清昭陵 (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后陵墓)。

毓老師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和碩禮烈親王代善第十一世嫡傳長孫,他的骨灰和靈魂已回到滿族發源地長白山,他創設的奉元書院在瀋陽開幕代表著他在臺灣奮鬥多年的事業和理想也回到故鄉。從毓老師1947年到臺灣,到2016年瀋陽奉元書院開幕,前後相隔七十年。

其次,毓老師教導弟子,讀《大學》就是要學大,如何學大?他講解《論語·泰伯》「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要我們「學天、則天、法天、奉天」。他常常講,元有乾元坤元二性,乾為天坤為地,奉元弟子應奉天。瀋陽又稱「奉天」,在奉天辦奉元書院,更具意義。

再次,毓老師曾經居住在瀋陽小河沿附近。我們很幸運的在他故居附近找到理想地點開辦書院。毓老師的牌位放在新賓滿學研究院裡,弟子們去拜祭,都會先到瀋陽再轉車去新賓。在瀋陽開設奉元書院,就像為大家建造了一個溫暖的驛站和家。

1.真心託付莊嚴

6月4日,清晨8點,嘉賓們乘車穿越熱鬧喧嘩的瀋陽市區,駛過東北大馬路,停在一道潺潺流水的小河畔。

蓊鬱的綠樹環繞小河兩岸,白色小亭裡的石凳供行人閑坐清心。隔著馬路是一個街頭公園,幾個雅致竹木椅散落分佈,喜氣開闊的紅地毯迎接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文化同道。紅毯盡頭的奉元書院門口,擺放著熱鬧喜慶的鮮花籃。

嘉賓們在紀念冊上簽名留念,配戴上圓形黑底金色的奉元書院徽章,走進一樓大廳。

大廳正中高懸毓老師手書「長白又一村」匾額,左邊牆上是孔子像和毓老師手書「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對聯,右邊牆上掛著毓老師畫的觀音像和藝術大師用紙雕刻的毓老師立像。

兩幅掛像之間是幾階樓梯,樓梯盡頭正面牆上是毓老師手書「奉元復性、慈孝歸仁」,右邊白牆上是毓老師手書「君子以果行育德」。上樓梯往二樓走,迎面和樓梯左側高牆上,是四幅毓老師巨照,俯瞰著大家。

二樓窗子兩邊是毓老師手書的「為生日短,為道日長」和 「道祖羲皇述堯舜,學宗至聖紹董何」。陽光從這扇大窗照射進二樓授課大廳,一面是滿牆書櫃,另一面牆正中掛著「華夏學苑」匾額,四面精心設計掛放許多毓老師的手書墨寶和照片。

嘉賓們安坐在白色椅子上,感受大廳的書香雅氣,閱讀手裡的介紹資料,彷彿回到當年聽毓老師講課的景象,依稀看到毓老師的眼光在四處逡巡⋯⋯

9:18分,主持人董華春女士宣佈瀋陽奉元書院開幕典禮正式開始。

第一項,她向現場各地奉元家人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真誠的感謝。

毓老師的兒子張景興與太太陳敏女士同來瀋陽,她以兒媳婦身份照顧毓老師45年,卻是第一次來中國大陸,專門為此而來。毓老師的外孫女多年前去了美國,這次專程跨洋而來。毓老師的孫女一家四口同來共襄盛舉。

臺北奉元書院、北京奉元書院、遵化奉元書院、營口奉元書院、濟南奉元書院、天津奉元書院等各地同道彙聚一處,對華夏文化經典的共同熱愛、對毓老師的共同尊敬,使大家歡喜重逢。

開幕典禮第二項是拜師儀式。

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劉君祖先生帶領大家一起三鞠躬敬拜至聖先師孔子和毓老師。然後,大家一起朗讀奉元書院院訓和《易經》中的乾卦坤卦彖辭。

開幕典禮第三項是授牌儀式。

首先,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劉君祖先生向瀋陽奉元書院執行長李曉彤女士贈授奉元書院匾額。匾額用了毓老師最喜歡的墨黑底色金黃大字,周圍環繞六龍,由其子張景興先生定稿,在大陸各地奉元書院統一使用。

其次,張景興先生向李曉彤女士贈授毓老師手書:「奉元之宗旨:秉大至之要道,行禮運之至德,勝殘去殺,天下歸仁」。

再次,董華春女士向李曉彤女士贈授「華夏寶貝國學館」標識。毓老師希望能夠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對兒童讀經教育懷有深切希冀之情,弟子們當延續其志向。

開幕典禮第三項是回贈儀式。李曉彤女士代表瀋陽奉元書院向中華奉元學會、張景興先生、北京奉元書院贈送開幕紀念品,做出莊嚴承諾:追隨毓老師精神,做好夏學再傳承事業,為弘揚華夏文化百千年延續盡一己之力。

2.撫今追昔真情

開幕典禮第四項是致辭。

首先是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劉君祖先生致辭。

他談到文化復興大勢、中華民族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百年風雲的高低起伏、毓老師志業的宏大及發展方向、個人及團隊的理想堅持⋯⋯他勉勵大家,毓老師說這是能影響五百年的事業,也許,我們所有努力能夠造福千年後的民族和子孫後代⋯⋯

其次是北京奉元書院執行長董華春女士致辭。

她感謝未能到場的陳航為這個事業做出的犧牲奉獻,感謝曉彤的辛苦勞累。曉彤剛生完孩子兩個月就忙碌相關工作,帶著媽媽和四個月的小木子到北京陪讀參加講師培訓班,帶著七個月的小木子到臺灣參加毓老師五周年紀念會。開幕典禮前,曉彤忙到三天三夜沒有睡覺,小木子發燒不退,她也難周到顧及⋯⋯小木子這麼小就為文化事業做出了貢獻,長大會成為薪火相傳的標誌人物。我們給她的影響如果通過她再往下傳遞百年,又能影響幾代人⋯⋯全場熱烈鼓掌,表達對曉彤和小木子的敬意。

華春送給瀋陽團隊四句話「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誘惑,受得了考驗,做得出成績」。剛開始團隊會面臨許多問題,宣傳和推廣的過程寂寞艱辛。同樣的時間精力用在其他功名利祿的爭取上,也許能產生更大商業價值,誘惑無時無處不在。但什麼是人生的最大意義?

毓老師曾問:你能記得住多少皇帝?古往今來,作皇帝,大概是一個自然人在塵世所追求的最極致成功,然而,百千年後,人們若不查找歷史記載未必能記住每位皇帝的名字。但是,只要是華夏兒女,都知道孔子孟子老子等往聖先賢,他們所傳播推廣的才是這個民族最核心最精華的智慧。

毓老師常常說「政權是短暫的,鈔票是常青的,文化是萬萬年的。」我們要認清楚時代大勢和個人天命,同心同德,互相支持,腳踏實地,好好學習民族文化精華,認真負責的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甚至更多代,以臻生生不息之境⋯⋯

再次,是瀋陽奉元書院執行長李曉彤致辭。

她感謝毓老師的教誨,無論是讀毓老師的書還是跟著毓門弟子學習,她都感受到毓老師思想的偉大無私。

她感謝毓老師的弟子們能夠到大陸為大家授課,使大家逐漸增加對夏學的理解。

她感謝大陸各地奉元團隊的支持幫助。

她感謝瀋陽團隊、朋友們和家人對她做這項事業的幫助,特別感謝先生陳航,她說:「謝謝你支援我做這個事業,你改變了我的一生,雖然今天你不在現場,但我特別想對著攝像機說一句:陳航我愛你!⋯⋯」

她真情流露,眼淚大顆大顆滾落。許多人也流下感動的眼淚,現場響起如雷掌聲。

接著是嘉賓代表致辭。

吳榮彬先生是中華奉元學會副理事長,為奉元事業在臺灣的發展付出良多心血。他說毓老師的教誨對自己生活工作影響良多,他在辦公室裡總放著「奉元法天」幾個字。他深情的說:「我這一生之中,只有三個人能讓我掉眼淚,一個是我父親,一個是我母親,還有一個就是毓老師。」

許仁圖先生是書院第一班學生。他回憶起年輕時住在毓老師的靜園讀書的情形,形象的言語把大家彷彿帶入了幾十年前的時空⋯⋯

潘朝陽先生是書院第二班學生。他講述毓老師對自己學術思想和工作規劃的影響,勉勵年輕人在文化事業上多多精進深究⋯⋯

王國慶律師是書院第四班學生。他感恩毓老師讓他漸漸從文化角度智慧的看問題做事情,能夠清晰判斷世界大勢,逐漸形成「執兩用中、行穩致遠」的風格,希望未來能夠幫助更多人從文化經典中受益⋯⋯。

上述發言深深震撼著在場每個人的心,讓大家更瞭解毓老師,更懂得這項事業的意義。

開幕典禮第五項是毓老師紀念明信片首發儀式。

曲阜孔廟第一道腰門的楹聯是「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毓老師這套明信片正面每張照片下面,寫著「道濟天下、德慰蒼生」。毓老師曾手書「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他的母親希望他能夠「慰蒼」,他晚年重病痊癒後為這兩個字而努力不懈。

每張明信片背後,右上角放著圓形黑色底金色奉元書院大字徽章,右下角寫著「奉元復性、慈孝歸仁」,左邊半頁放著毓老師不同手書作品。

開幕典禮第六項是揭匾儀式。

現場嘉賓在一樓門口外的公園廣場上,齊聲倒數「三,二,一」!

劉君祖理事長、張景興先生、李曉彤女士、董華春女士四人共同拉動手中細繩,將覆蓋在門口上方匾額的紅色錦布拉開。一塊長2.4米高1.2米的巨大匾額露了出來。這是迄今為止在中國大陸所使用的最大面積的奉元書院匾額。

大家在這塊匾額下合影留念。

微風吹拂著門前綠樹,藍天上浮動著白雲,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瀋陽奉元書院從此刻開始面對社會公眾。

3.清皇祖地毓師遺跡

6月4日下午,我們到達新賓滿族自治縣的赫圖阿拉城。

「赫圖阿拉」是滿語,漢意為橫崗,即平頂山崗,始建於1603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出生於此,1616年於此登基稱汗,定國號為「大金」,史稱「後金」。這裡是清王朝發祥地、滿族崛起的地方,被御封為「啟運之地」。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帝曾11次東巡祭祖,7次巡閱赫圖阿拉城。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座山城式都城,也是迄今保存最為完整的女真人山城。

汗宮大衙門外形呈八角形,重簷攢尖式建築,是當年努爾哈赤登基稱汗、治理國政、研究軍機、接納使臣的地方。嘉賓們在這裡觀看了登基大典表演。

罕王井位於赫圖阿拉城內城中部,是城內唯一一口飲水井。井深丈餘,井水充盈,俯身可取,清澈見底,清爽甘甜,嚴冬不封,酷暑清涼。這口井曾養育了八旗子弟兵,被譽為「千軍萬馬飲不乾」的罕王井。井旁佇立著一塊巨石,上面是毓老師題寫的「罕王井」三個大字。

後金時期,努爾哈赤在精通蒙、漢文化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設堂聘請浙江紹興人龔正陸及他漢人教師方孝忠、陳國用、陳忠等教其子侄讀書。後取名興京啟運書院。清太宗皇太極、攝政王多爾袞及明末清初諸多的軍事家、政治家都是在這裡成長起來的。毓老師應當地政府邀請題寫了「啟運書院」幾個大字。

地藏寺堪稱大清第一佛寺,是滿族人最早修建的寺院,是遼東地區著名的佛教聖地。匾額上為毓老師親筆手書寺名。

現在,這些建築群與赫城湖有機地融為一體,湖光山色,游魚戲水,浮橋蕩漾,依山傍水的宗教活動區晨鐘暮鼓,悠遠綿長⋯⋯

4.長白奉元慎終追遠

6月5日上午9點,嘉賓們排隊走進赫圖阿拉城內毓老師捐資修建的滿學研究院和滿族博物館。

門口有一塊石碑,上寫這樣一首詩:

故都赫城湖正東,祖肇堂雅氣恢弘。

建州赤子懷故里,覺羅後裔眷鄉情。

慎終追遠緬先祖,鑒往知來識前清。

龍興之地話古今,毓老功德譽世銘。

赫圖阿拉城文物管理所,二零零二年九月一日。

嘉賓們走進大門,裡面是層層院落、重重宮瓦、雕廊彩繪和曲折迴廊。

院落最深處的殿叫祖肇堂。堂中最裡面有一張鋪著黃布的供桌,鮮花素果中供奉的牌位上寫「長白奉元 愛新覺羅毓鋆 神位」。

主持人引領祭拜儀式。

首先是家祭儀式。毓老師的兒子和兒媳婦攜外孫女先祭拜,然後是毓老師的孫女和先生攜兩個小孩祭拜。自從毓老師魂歸故里之後,毓老師的這七位家人從美國、臺灣、大陸

其次是毓老師的弟子、再傳弟子和全體嘉賓們的公祭儀式。

劉君祖理事長獻香、獻花、獻果、獻爵之後,恭讀毓老師第一位弟子黃大炯所寫的祭文:

維 今貳零一六年六月五日,農曆丙申年五月初一芒種節氣,值 先師愛新覺羅毓鋆辭世五周年,弟子劉君祖率同,門人弟子人等獻祭于  先師之靈前曰:

奇逸人龍,帝冑天潢。飽覽世變,歷盡滄桑。

不食周黍,志潔冰霜。德慧術知,至大至剛。

百齡儒宗,一代素王。斯文在茲,天佑禎祥。

長白春風,纘續盤皇。奉元果行,啟迪無疆。

國運蒼茫,大雅云亡。仰止宮牆,憂思難量。

~~伏維尚饗~~

之後,大家向毓老師行三鞠躬禮,然後恭讀奉元書院院訓及《易經》中的乾卦坤卦彖辭。

禮成之後,大家離開祖肇堂,依依不捨地往外走,彷彿有一條無形的線,將我們和毓老師所建設和安息的這個地方聯繫了起來⋯⋯

我們到了清永陵。

清永陵是清朝皇帝祖陵,位於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西北啟運山腳下,北依啟運山,南臨蘇子河,對恃煙筒山。

陵內葬有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及其嫡福晉、曾祖福滿及其嫡福晉、祖父覺昌安及其嫡福晉、父親塔克世、母親喜塔拉氏以及伯父禮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人的墓地陵園。

清永陵始建於1598年,1659年尊為永陵。從1682年到1829年,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曾先後九次親來永陵祭祖。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毓老師曾經捐資修繕了這裡的果房、膳房等處,還在大門口捐資修建了石獅,後面寫著「禮烈裔孫金成偕臺北奉元書院諸生恭獻」。

我們在清永陵觀看了祭祖大典。氣勢恢宏的隊伍儀仗,莊嚴有序的流程禮儀,讓我們更清楚的瞭解滿清文化,更體會到毓老師作為滿清皇族後裔漸漸涵化出的氣象莊嚴,更欽佩毓老師指點江山、道濟天下的胸懷與氣魄。

5.乾坤合璧天人合一

6月5日下午,大家乘車離開新賓駛向南部毗鄰的桓仁滿族自治縣。

村莊越來越少,人煙越來越稀,道路越來越窄,山嶺越來越開闊,藍天越來越高遠,汽車漸漸駛入層巒疊嶂的長白山餘脈之中⋯⋯

路邊一塊巨大山石上刻著大大的「坤元山」三個字,提示我們到了目的地。

這裡是曉彤的先生和朋友們合力購置的上萬畝(約合臺灣500甲)人參生態產業基地。桓仁被評為「中國山參之鄉」,有全中國最好品質和最大儲量的山參,是毓老師生前心心念念應推廣到全世界的東北三寶之一。

我們順著逶迤的小路漫步山中。

太陽將高低起伏、層巒疊嶂的群山鍍上金邊。路邊滿坡野草和不同品種的樹木背景像一幅天然畫卷。

空氣清新,林鳥啁啾,高大的樹木遮天蔽日,樹下的人參寶寶安靜成長。人參協會會長為我們介紹人參的習性特徵。許多人第一次看見野生人參秧苗和剛挖出來的新鮮人參,更體會毓老師所說「東北地大物博」的深刻含義。

山中無他人,只有我們這個團體,輕鬆談笑,隨意暢聊。有人走得累了,隨手從山裡樹下撿起一根樹枝來當拐杖,頗有蘇東坡「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豪情與野趣。微風拂過髮際和衣角,更添一份天人合一的自由自在與灑脫無羈⋯⋯

我們流連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直至夕陽將晚,才回到坤元閣。

一進大門就看見二樓背景牆上掛著「華夏學苑」匾額,對應一樓地面用瓷磚拼出的世界地圖,地圖後面背景牆處放著木質九龍壁,呈現出逍遙於天的氣象萬千。

一樓左手多功能會議室裡,牆壁上掛著「奉元書院」匾額,可容納百人上課或者開會。

一樓「坤仁和」房間佈置成榻榻米草墊風格,可以靜坐、暢談、休息;牆上掛著「天德黌舍」匾額和毓老師手繪觀音像。其餘多個房間皆可住宿休息。

我們到二樓會客廳吃水果、喝茶、聊天。房間有一扇門通著外面大露臺。即便不走出去,坐在房間裡,隔著整面牆的寬大玻璃,也可以看見外面群山連綿⋯⋯

我想起毓老師在臺灣的乾元山。那裡遍佈竹林,高大的茄冬樹下,流水潺潺洗滌著鵝卵石。毓老師在小木屋裡和弟子們談天說地,在檳榔樹下漫步。那些美好豐富的時光,彷彿就在昨天,彷彿就在眼前。

這裡不是乾元山,沒有竹林和茄冬樹和檳榔樹,但有毓老師熟悉的白樺林和楓樹,長滿了他喜歡的人參;沒有小木屋,但有設施齊全的教育辦公基地;沒有颱風,但有峰嶺蜿蜒向遠處連接著他祖輩起源的長白山⋯⋯

兩岸合璧,文化復興。乾坤合璧,萬物類情。

若毓老師今夜宿在此地,將是怎樣的心情?

尾聲:何日君再來

6月6日,上午,我們離開坤元山,途中經過新賓滿族自治縣,看到清永陵和赫圖阿拉城的標示,到了瀋陽桃仙機場。

毓老師的臺灣家人和弟子們與瀋陽團隊擁抱告別,進了安檢通道,登機回臺北。

看著他們漸漸變小的背影,我突然感覺到:我們今天走了一條無比神奇的歷史之路。

我們從長白山餘脈坤元山下山。毓老師先祖滿族起源於長白山。

我們順路來到新賓滿族自治縣,這裡有埋葬著努爾哈赤的六世祖、伯伯、叔父等人的清永陵,然後,努爾哈赤出生在赫圖阿拉城,又在那裡建立了後金,再之後遷都盛京(即瀋陽),再之後逐鹿中原,再之後滿漢融合,清朝滅亡,滿洲國復興,軍閥混戰,毓老師去了臺灣⋯⋯

我們今天走的線路,恰恰是毓老師先祖和個人走過的歷史之路。

我們中的一些人,從臺灣來,回臺灣去。

另外一些人,有人走到瀋陽會停留下來,有人會飛到全國各地不同城市去。

未來有一天,我們海峽兩岸因毓老師結緣的這些同心人還會再小別重逢或者久別重逢。

只是,何日君再來?

下一次重逢,是在哪個城市的奉元書院?

返回目錄


【奉元鴻爪】傳統中國大學的校園與教育──記徐泓教授在荷清書院的演講

文/荷清書院

2016年6月4日,荷清書院舉行開幕式和首次講座。在開幕典禮上,請到王水菊教授致詞,並頒發顧問證書予徐泓教授和感謝狀予清華大學總裁班福建同學聯誼會代表溫周萍女士。在簡短的開場與介紹後,開始的書院第一場公益講座,由徐泓教授演講「傳統中國大學的校園與教育:以明代南京國子監為例」。

頒發顧問證書予徐泓教授

一、

徐泓教授曾任中華奉元學會創會理事長、台灣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廈門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徐教授在開場時首先指出,傳統中國的學術與教育,與今日大學制度下的衝突與格格不入,這表現在學術的分科上。國學的分類是經史子集,是考證、詞章、義理之學,這與今天的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是重疊的,也是當時清華國學院只辦了四屆就戛然而止的原因。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國近代在救亡圖存的過程中逐漸認為:「中國不好就是專制的餘毒」,「儒家、孔子是專制的幫兇」,「中國近代這麼糟,是因為儒家」。因此要救中國,只有一個辦法:學西洋人,把自己變成西洋人,打倒所有舊的學術傳統。

如果西方學問具有普世價值,能指導當今中國的方方面面,那麼,「全盤西化」或許不是個糟糕的選擇,但徐教授指出,相較於自然科學不會有「中國物理學」、「中國化學」,而具有其普遍性,然而人文社會科學所研究的「人」,除了生物性的存在,也存在著民族文化的差異。以Ericson的心理研究為例,其解釋西方人的心理與行為具有高度準確性與預測性,但用同樣的解釋體系去研究甘地,卻發現並不吻合。又譬如在法律層面,西方法律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礎上,但中國傳統法律觀念則是建立在「人與人的關係」基礎上,也因此當晚輩以下犯上時,兩者量刑完全不同。這些例子都在在說明,在人文社會的價值取向上,西方標準未必適合中國的文化土壤,生搬硬套甚至可能造成社會和個人更多的混亂。

那麼,傳統教育在價值取向上,重視的是什麼?又有哪些值得我們批判地繼承呢?徐教授指出,傳統中國學問最重視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對比於西方哲學是拿來「說」的,中國學問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拿來「用」,是要「做」的。中國學問不是不講制度,但更重視執行制度的人,所以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都是講如何提升人的品質,如何要求人能自我反省。徐教授以其師愛新覺羅‧毓鋆解釋《論語》開頭「學而時習之」說明中國學問特色,「學」不是讀書,「時習」也不是時常溫習,「學」是指「做人做事」的道理,「時」是「與時偕行」,而「習」則是「行」。也就是說,做人做事的道理,要隨著時代、時空環境來重新調整,按照每一個各別時空的需要來「行」之。演講中徐教授也舉了相當多歷史故事來說明傳統學問對此的重視。可惜的是,這類學問在今日大學既無法拿來寫論文,也無從教起,但徐教授認為,傳統做人做事的學問,與西方純粹求知的學術,並不衝突而可以並存,我們也可以將大學生訓練培養成一個有教養的讀書人,這裡面有哪些古人的智慧可供我們學習參考,則是徐老師演講南京國子監的立意所在。

二、

徐教授指出,中國古代大學教育旨在培養「大人之學」,即「修齊治平」的政治人才,這樣一種「近道」的實踐必須經過涵養與導正,因此其校園規劃、課程、學規、校風均需配合此目標。徐教授首先介紹了南京國子監設置的理念,接著以《魏書》〈韓顯宗傳〉的一段話:「古之聖王,必令四民異居者,欲其業定而志專。業定則不偽,志專則不淫。故耳目所習,不督而就;父兄之教,不肅而成」,說明環境對學子學習的重要性,並介紹了國子監校園的空間結構,包括祭祀區、教學區、住宿區等等,以及課程內容如《經》、《史》、《大誥》、《大明律》、《說苑》等。

在做完基本介紹後,徐教授接著說明學規、學風與規劃空間的涵養,這些都對學生學習有其影響。譬如建築及其格局,皆有象徵意義,每棟建築用的名字及棟樑上的道德教化字眼,都能使人耳濡目染,達到教化功能。又如種的植物也有講究,譬如南京國子監從原本的楊柳改種為松柏,就因為松柏長得挺拔堅毅,不像楊柳隨風飄盪,當時的校長認為,學生應該要養成這種堅貞性格。再如學校內的精神空間,在西方大學是教堂,在國子監則是孔廟,若沒有精神空間,如何凝聚大家對學校的認同?這對經營企業也有啟發意義。最後如自由的交流空間等等,這些都是從南京國子監的經驗可以學到。

稟持著「與時偕行」的理念,徐教授也不認為過去的作法適合全盤照搬到今日大學,但我們仍須注意這些形式背後的精神意義,因為這其中有「變」有「不變」。徐教授指出,古代學校對「禮」相當重視,從國子監學規也可發現其相當嚴格,有些當然不適合今日,但是關於學習必須要嚴肅以對這件事,徐教授有其洞見,因為「高效率學習一定是非常專注的」,而所謂「快樂學習」太舒服,就想睡覺,不會想唸書。這一種「不變」,中西皆然,西方人對上課與畢業典禮非常重視,也因此徐教授說,「一個人一輩子一定有幾樣事情要正正經經做,否則會後悔,一個是結婚,一個是畢業,還有在課堂裡上課要正正經經」。

此外關於處罰學生,可以看到古代對學生的處罰相當嚴厲,這在今天眼光觀之或許太過,然學生的處罰仍有其必要性,問題在於如何觀學生之機,以適合的方式發揮其潛能。而這些都有賴於老師,傳統對於老師的德行有相當高的要求,教書的人一定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學生;學生需要有老師做榜樣,無論做人做事、待人處事,年輕人都需要有個榜樣。不管時代如何變化,理解古人對教育的思考,對今日的我們仍有很大的啟發價值。

三、

圍繞著教育問題,徐教授和與會來賓也在演講結束後,進行了一系列的交流。

在對於「除了教育孩子知識,我們家長還應該做哪些事情?怎麼做?」的問題上,徐教授指出,我們都希望孩子成材,但若在作法上過於溺愛,可能效果適得其反,什麼都安排好的教育反而養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也因此在作法上,家長或老師可以狠心一點,在一定限度範圍內讓孩子探索,即使失敗也很好,因為「失敗為成功之本」,一是可以在技術上學到經驗教訓,另一個是心理建設,極其重要,而這些都是學校學不到,是家庭教育要給的。

在尋找「適合小孩子的國學書籍」的問題上,徐教授認為,我們這時代的人應該有責任編給適合現代小孩、現代社會讀的國學書籍,而不是把舊有的書硬拿來讀。時代不同,必須要有一些對時代很敏感的人,知道古代有哪些東西適合現代,不夠的部分,可以拿最近一百年的文章來補充,教授也推薦了閻鴻中老師主編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予在座參與者。此外,教授還提到,文化的內涵不能用政治力量提倡,政治力量的提倡可以交出很漂亮的成績單,但都是表面工作,文化是要從下而上,真正去影響,而不是看一時的運動成果。

有參與者問到,「中國有哪些意識形態?我們該選擇哪一家的思想給孩子?」教授認為,中國人在先秦時確實有壁壘分明的各家學說,但隨著文化交流融合,到董仲舒獨尊的儒術,已經包含各家思想在其中,更不用講宋代以來的三教合一傳統出現後,很難區分純粹的「家」,都已融合。因此,當前的工作應該不是區分哪一家,而是看各家思想有哪些部分可以契合現代社會,有甚麼病就吃甚麼藥,比較重要。

最後,有參與者對演講中「讀書要用」感到疑惑,是否這樣過於功利呢?教授指出,這個「用」首先是對我們自身為人處事、精神生活有益處,是一種「古之學者為己」的態度,而不是本末倒置,汲汲營營地向外爭求機會,一旦沒有機會便怨天尤人。這種「讀書要用」的態度,不管外在有沒有機會,其生命都是豐滿的,並不外怨,正如孔子在政治上即使不受重用,最後回到家裡寫書,就是把他讀過的經驗寫下以傳後世;教書,把讀書人的種子傳下去,不也是用嗎?

徐泓老師贈書勉勵
徐泓老師與全體學員合影

返回目錄


【奉元論壇】臺灣文化中的儒家春秋大義

文/潘朝陽

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以延平王、明招討大將軍的身份,率領包括士農工商軍等行業和階層的中國人來臺驅荷,臺灣正式進入華夏文化版圖,成為中華文化最後開拓播殖的疆域,臺灣大史家連雅堂特別稱頌而曰:「婆娑之洋,美麗之島」。

鄭延平王何故奉明正朔而來臺灣?乃因以懇懇忠心,對明朝的禮樂文制和漢人的文化衣冠守一不移。孔子曾說過他想乘桴浮海居九夷,而魯仲連亦義不帝秦,田橫五百烈士也漂流海島不願臣於劉邦。

雖然臺灣本屬海上荒島,但只要君子居夷狄之邦,加以教化,則何陋之有?鄭延平來臺,追隨他不願降清的明人,不止於軍士武夫,而多有儒者,如徐孚遠、辜朝薦、王忠孝、陳永華等東南儒家,以宋明儒家的春秋節操而渡海來臺,在明鄭臺灣開創華夏儒家道統和文制,如章太炎所說:「偉哉!鄭延平之啟臺灣也,以不毛之地,新造之國,而抗強胡百萬之眾,至於今,遂為海中奧區焉。」又說:「自鄭氏受封,開府其地,孑遺士女,輻湊於赤嵌,銳師精甲環列而守,為恢復中原根本,然後屹然成巨鎮焉。鄭氏繫於明,明繫於中國,則臺灣者實中國所建置。」章氏論鄭延平王及開臺士庶,其點明明鄭之開拓臺灣,就是臺灣屬於中國的建置是也。臺灣因明鄭延平王之開臺而屬於中國,其核心意義為何?此即連雅堂所言:「洪維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追懷先德,眷顧前途,若涉深淵,彌自儆惕。烏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此則不佞之幟也!」依連氏言,明鄭開臺,先祖先賢給臺灣帶來的「萬年之業」,是仁孝忠義公勇的中華種性。我們後人應認真切實發揚實踐這個中華種性,才是忠孝仁義而不奸非佞的臺灣島上的中華民族。

追隨鄭延平王而來臺的懷抱孔子春秋大義的忠貞儒士,其數甚多,連雅堂在《臺灣通史‧諸老列傳》的前言中曰:

明亡之季,大盜竊國,客帝移權。縉紳稽顙,若崩厥角;民彝蕩盡,恬不知恥。而我延平郡王獨伸大義於天下,開府思明,經略閩粵。一時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奔走疏附,爭趨國難。〔……〕而闢地東都,以綿明朔,謂非正氣之存乎?吾聞延平入臺後,士大夫之東渡者蓋八百餘人,而姓氏遺落,碩德無聞;此則史氏之罪也。承天之郊,有閒散石虎之墓者,不知何時人,亦不詳其邑里。途以為明之遺民也。墓在法華寺畔,石碣尚存,而舊誌不載。巖穴之士趨舍有時,若此類湮沒而不彰者,悲乎!

甲申慘變,明朝衰亡,向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入關的八旗下跪討好、諂媚奉承的明之寡廉鮮恥的士紳眾多無數,漢民族的國魂幾乎蕩然無存!春秋節義可謂枯竭死滅!其實明之生氣,端賴秉持孔孟仁義之道的儒家之殉死而續此道統於一線之不絕如縷,如劉蕺山、黃道周、陳子龍、張煌言、王翊…等忠烈之士,亦有賴心懷亡國亡天下大恨而遁隱遠引之遺民大儒之傳道於民間草野以待王者興,如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朱舜水…等貞節之儒。就是在同樣的道統之堅貞執守的意義下,鄭延平王及八百多渡臺之無名的士儒,將臺灣存在的意義提高到守仁義之道而不改其志地奉行孔孟春秋大節的脈絡和結構中,而具有了儒家道統之臺灣的意義。

日據臺灣五十年,儒家道統之春秋大節,仍然在臺灣菁英層和庶民層社會中剛健活躍。日本殖民帝國不得不承認欲圖同化臺灣人甚困難且已失敗。何以日本殖民洗腦臺灣人,而臺灣人民中雖然也有自甘為臺奸來求取榮華富貴的佞倖小人,如辜顯榮、吳德功…等,他們墮落為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日本人的半調子的異類,但絕大多數臺灣人都仍然是中華民族的臺灣人,仍然堅持先聖先賢和列祖列宗開創傳承下來的儒家春秋經之常道慧命。

毓老師之教,有兩大主軸,即《大易》和《春秋》。他在臺灣講學講經六十載,常以春秋嚴華夷之大防來勉勵勸戒臺灣人。

李登輝巧取大位之後,逐漸顯露歌頌曲媚日本殖民主義的皇民本質,而在言行中主張臺獨,有計畫和策略地實行「去中國」的文化與社會臺獨革命。二十年來,實際收得成效。時至今年,古稀之李登輝仍然未死,而他的忠實之媚日臺獨主義之「執行長」蔡英文已經是一位不願稱呼「中華民國」國號而寧願在巴拿馬稱自己為「臺灣總統」之執國政者。

老師有一段話語,謹錄於下:

過年,祖宗的對聯寫「裕後昆」,〔……〕祖宗的對聯寫「裕後昆」,這就是中國文化。我認為中國到今天,永遠不會亡,就是宗族的觀念特別重。中國未亡國,只不過是改朝換代,換個當家的,不是亡國。

老大當家有堂號,我們天天講學就叫奉元堂。朱熹講學,也有堂號。鄉下家門口還有堂號,那「堂」就是中國文化,堂號有祖宗。弟子(子弟)分家,各有堂號,堂號那麼多,每一堂號代表是由同一祖宗地方來的,如隴西堂號。(以上引文見:《毓老師講中庸》,許晉溢筆記,頁197)

中國不會亡,因為中華民族重視宗族之親情倫常以及宗親的繁衍分支,也就是中國人之開枝散葉,而在此開枝散葉時,中國人的文化、道統,由其本根而向四方擴散傳播,亦能在各地生根發芽茁壯。隴西堂是李姓的宗族堂號,李姓中國人播遷到臺灣,建立新家園,即將隴西堂大書於大門之上,並且立宗祠祭祖先,且延師以教子弟,而塾師所教必是儒家四書五經。這樣的臺灣文化之基本,在臺灣庶民社會中活潑潑地具體存在,這就是臺灣的文化核心。

老師又說:

中國家族關係濃,在這「昆仲」的關係就可賴皮,就可以談,沒聽說兄弟戰爭。它歡迎任何團體,但是與敵人不談。中共視李登輝為敵人,就不與他談。若要與大陸談判,就得恢復與中共為兄弟關係,才可以談。中共與臺灣任何團體都可以談,唯有叛國者不能談。〔……〕若臺灣與中共把持這兄弟關係,就永遠不會輸。但是李登輝已永遠輸了,分裂國土!(以上引文見《毓老師說中庸》,頁197-198)

中國有句老話:「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老師依據中華民族的儒家儒教的倫常之道而談大陸和臺灣本屬同一炎黃祖宗的綿延而下之同一子孫的兄弟昆仲關係,兩岸都是中國人,因為本來就是在中華文化歷史道統中的家族。

臺灣本以延平王帶來的儒家倫理為文化本質,而中共也已經從外在的馬列主義重返中華文化的本位,以儒家常道為立國治國主軸。兩岸既是華夏孔孟常道慧命之中的兄弟昆仲,當然可以平起平坐共商國家重歸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大業。

然而如果臺灣人有一種具有皇民化意識者,以媚日之心態而鄙厭臺灣與大陸一本同體的中華文化和儒家常道,彼等數典忘祖而妄圖將臺灣的中華文化毀棄,並舉全臺灣奉送當代的帝國主義用以充當帝國主義持續一百數十年而尚未停止的侵華殖民鬥爭的奴狗,則此輩正是孟子在論說孔子修春秋的意義之話語中的所謂「亂臣賊子」。對於此種背叛者的「亂臣賊子」,就不是兄弟昆仲,而絕對是中華民族的公敵,依春秋大義,必誅滅之!現階段的臺灣主張臺獨的政體,究竟是中華民族的「兄弟昆仲」抑或是「亂臣賊子」?奉元弟子依據老師教誨,應能判定。哀哉!臺灣!其本質是鄭延平王和明鄭先賢共同地神聖創建的以孔子正道為中心的華夏之土,不幸在日據時代被日本帝國主義污染,乃有今日臺獨之大病,今日奉元的責任是必須喚醒臺灣人民,特別是青年臺灣人,莫沉淪陷溺於叛國背祖的泥淖而迷失心靈,復歸中華文化本位而以儒家仁義常道護持臺灣並且影響中共,使中共亦能復歸儒家仁義常道,如此,不但保有臺灣的命脈,也才能達成全中國的大同太平之世。

寫於  天何言齋,105年7月1日

返回目錄


【課程講座資訊】

文/秘書處

【奉元講座】7/24 (日) 下午二至四時 李淑珍學長:二十世紀中國通史寫作的創造與轉化

【奉元課程】夏季班課程

夏季課程已於七月開始,歡迎報名參加!

08/02~08/23 週二晚上 古文義法 (4講)/ 王令樾老師

07/06~08/03 週三晚上 細說老子 (5講)/ 白培霖老師

07/14~08/04 週四晚上  有趣的中國文字 (4講)/ 許進雄老師

07/08~08/12 週五晚上 文字析義 (6講)/ 龍思明老師

07/09~08/20 週六上午 與時俱進:跟著地球跑 (6講)/ 嚴定暹老師

07/16~08/27 週六下午 書經洪範教學 (6講)/ 黃家騁老師

07/03~08/07 週日上午 禮記 (6講)/ 熊琬老師

如欲報名請點以下連結:

我要報名

亦可課程現場直接報名。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