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2年1月7日 夏曆辛丑年十二月初五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年年年尾接年頭
文/編輯部
充滿變化的 2021 年已落下帷幕,全新的 2022 年剛揭開序章。奉元冬季課程已正式開課,採用現場、Google Meet即時視訊 與 YouTube直播等三軌並行的方式上課,週六上午目前暫不開放現場,仍維持遠距教學,敬請留意!學會即將於 1月 16日舉行「第五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並進行換屆選舉,有關大會的訊息,敬請詳閱「公告事項」。本次大會,學會敬備紀念品,以感謝所有同門同道、會員朋友對學會的支持與愛護!在此懇請大家,踴躍出席大會!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今夜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西曆跨年剛過,夏曆新年也就不遠了。自然運行之道,循環往復,終而復始,故《易經‧乾卦‧象傳》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毓老師也強調:「我們中國人不講『始終』,而要說『終始』。」即有深意存焉。冬盡春來,學會即將換屆交接, 毓老師的夏學薪傳,亦將如日月星辰之運行,生生不息!
你知道臺灣近年的歷史教育現況嗎?請見〈「臺灣文史教育的異化、碎裂與重建」論壇側記〉。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很多偉大的教育家,他的學說都是由門人弟子纂輯而成的嗎?請見〈元存典型乎百世,流德芳於千年──毓老著作纂輯芻議〉。你知道嗎?請閱讀〈因其國而容天下:一帶一路的能源布局與戰略思維〉。你知道《春秋》當中「據亂世」的論點,可以為現今身處在臺灣的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嗎?請見〈讀熊十力先生《讀經示要》論「據亂世」之心得〉。你知道《易經》當中的數字都有什麼樣的玄機與含義嗎?請看〈《周易》情感或身體的認識邏輯〉。
最後,編輯部亦誠摯地歡迎同門先進與各界同道友人,能夠共襄盛舉,提供個人無論是讀書、教學、工作、生活上的感懷,或是經典智慧應用的心得,在奉元電子報的園地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奉元活動】「臺灣文史教育的異化、碎裂與重建」論壇側記
文/秘書處
- 編按:毓老師曾說過臺灣教育的入手處為孝道,並提倡孝友家庭,十足重視人倫。而學校教育亦不可偏廢,此次論壇著眼於臺灣文史教育,對於現今政策以及環境現況,作為教育者以及受教者的角度,該當何去何從。
林安梧老師對於現今教育政策,抱以樂觀的態度,因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勉勵儒者們應當以「承天命、繼道統、立人倫、傳斯文」為志,即便對於華夏文化,在臺灣的我們從二十年前的領航者,如今只能成為參與者,但傳承者不絕於縷,夙夜匪懈,无敢懈怠。我們當以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對於文史教育,武之璋老師提出教育文史學,應先具有正確的史識、史觀、史德,無一可少。武老師其言其來有自,唐代的歷史學家劉知幾提出才、學、識三長之說。清代學者章學誠於此基礎,近一步提出「史德」之說,史德是文史教育學家所應具備的道德、人品以及修養,即基礎應該先具備,再來談他者。不應濫用主題示教育,或者所謂的科技整合概念,否則會淪為畫大餅,看得到吃不到的窘況。綜觀而言,武老師認為應給予基本教育者的尊重,不應與政治掛勾。
段心儀老師將近幾年高中國文教育的現象告訴大家。從九五暫綱、九八課綱、一O一課綱,可以見到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凋零,必選古文越來越少,壓縮到編入文選,每個朝代僅能有一篇文章,以致於雖然現在的孩子看得到蘇軾的縱情毫筆,卻無法知道蘇澈的自在:「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也無法知道范仲淹的儒者情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看似無足輕重,卻是教導孩子的瑰寶,無論在未來面對困境、人生挫折之時,抑或是面飛黃騰達之境,都能夠無入而不自得,知所進退。
王慧茹提出幾點對於現今教育的看法,分別是:大風吹式的教育、去中心化以及沈浸式體驗。大風吹式的教育對於決策者是有利的,因為他有能力決定要與不要,例如:規定上課實作,儘管立意良善,卻是缺乏第一線教育的經驗,而導致上課師生身心俱疲。去中心化教育,老師以廚房為例,過往是以中央廚房烹煮,現在則是以學生(顧客)為中心,類似向資本主義靠攏,但不見得真的是對學生有益處,畢竟學校是提供辦學以及教育的場所,不是以滿足學生為出發點。而沈浸式體驗,如網路串流媒體,讓學生提供學習的工具越來越多元,卻也同時造成背後邏輯上理解的缺乏、學習上的怠速等問題。如何善用區塊鏈學習,是一大重點。
清朝學者龔自珍曾說:「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吳昆財老師說道,現在已是救國圖存之際,當以年幼或者是將來出世的孩子為首,告訴他們正確的史觀,而該當如何入手。正是他近年以來,致力於兒童文史影片的製作與傳播的部分。例如此次論壇播放「國父」的卡通影片,告訴孩子誰是孫中山。俗話說的好「臺下十年功,臺上三分鐘」,短短三分鐘短片,卻耗時團隊大量的時間與金費,但這也體現出「誠之者,人之道」的精神。
張榮焜老師對於教育政策提出不同的看法,如:跨領域教學是否會導致學而不專;學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是否真的可行,微積分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是天馬行空;素養教學應該在學子們年幼時就應當培養的人格教育,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已不復見。並且提出現今學子們學習上的淺碟化,樣樣都要通卻導致樣樣都是鬆。不僅如此,文明的進步不能僅限於硬體,其實文化才是核心,否則人們將淪於空有軀體,一無所有的靈魂。
毓老師曾在課堂中說過,「佛在家中坐,何必遠燒香」。《論語》亦有提及:「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教育也是如此,從小的人格培養,遠勝於執政者規定的教育指標,當吾人意識到這一點,就不用對於文史教育破碎與異化感到憂心。因為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教育不應只推給老師或是執政者,父母對於小孩的教育才是更應該注重且不應漠視的。筆者竊以為往後的教育論壇,可以邀請年輕學子的家長一道面對孩子們未來教育的重要議題。
【十年憶百日・十四之七】元存典型乎百世,流德芳於千年──毓老著作纂輯芻議
文/黃忠天
-
編按:十一年前(2011)的 3月 20日,奉元書院永遠的 毓老師,以一百零六歲高齡與世長辭。三個多月後,奉元同門發起舉辦「毓老師百日紀念會」,並於會前徵求文稿,輯成《毓老師百日紀念會文集》作為對 毓老師最深的思念與致敬。去年(2021)正逢 毓老師辭世十週年之際,世事已然翻天覆地、星移斗轉,然回顧十餘年前懷念 老師的文字,春風化雨,典型依舊,諄諄言教,歷久彌新。本刊將按《百日文集》之目次先後,依序刊登「十年憶百日」系列文章,以緬懷師恩、傳揚夏學!本文為《百日文集》的第七篇,本刊特別徵求黃忠天老師同意轉載,以饗讀者。
毓鋆老師(一九〇六至二〇一一年)辭世迄今百日,身為黌舍弟子,常思索如何方能將老師一生德業學術傳流後世,藉以樹立他老人家不朽之盛事。尤其老師教學一甲子,門弟子萬千,所授典籍繁富,記憶所及,如《易經》、《尚書》、《詩經》、《禮記》、《公羊傳》、《春秋繁露》、《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通鑒輯覽》、《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孫子兵法》、《昭明文選》等等,可謂遍及經史子集。老師解經除植基於傳統訓詁工夫外,更重視通經致用,故頗能於傳統經典中,賦予其創造性的詮釋。往昔學界曾稱廖平(一八五二至一九三二年)為中國近代社會最後一位經學家,但我個人卻認為 毓老師纔真正堪稱是中國近代社會最後一位經學家。老師令人敬佩的不僅是學識的淹博,更令人景仰的是一生人格精神的崇高,值得後人永遠懷念與學習。但是一個偉大的經學家不能沒有著作或論述,否則難以存典型乎百世,流德芳於千年。每思及此,便很自然地連想到北宋代兩位偉大的教育家──胡瑗與程頤,因為他們生前似乎都不太措意於著書立說,最後,卻幸能有著作傳世。
胡瑗(九九三至一〇五九年)字翼之,北宋・泰州如皋人(今江蘇如皋縣)。諡文昭,祖籍安定(今山東范縣東),故學者稱安定先生。歷任蘇、湖二州教授、太子中允、天章閣侍講,以太常博士致仕。胡瑗教授四十餘年,學者數千,禮部所得士,瑗弟子十常居四、五,造就人才無數。胡瑗著述多達十三種,可惜除《周易口義》、《洪範口義》、《皇祐新樂圖記》三書外,其餘均已亡佚。清‧朱彝尊《經義考》引李振裕之說云:「安定講授之餘,欲著述而未逮,倪天隱述之,以其非師之親筆,故不敢稱《傳》,而名之曰《口義》,傳諸後世。」可見胡瑗的著作中凡有「口義」二字者,應為弟子所輯錄,幸有弟子輯錄,否則後人誠難瞭解胡瑗一生學術。
程頤(一〇三三至一一〇七年)字正叔,北宋・河南洛陽人,學者稱伊川先生,為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程頤一生安貧守道,不求祿仕,早年與兄程顥在洛陽講學,雖蒙薦而屢辭。司馬光執政時,被薦為崇政殿說書。又曾為哲宗皇帝侍講,以天下為己任,議論褒貶,無所顧忌,聲名日高,從遊者日眾。其後,程頤因新舊黨爭被貶,任西京國子監守,不久削職,被遣送至四川涪州,交地方管束,其間完成《周易程氏傳》。徽宗即位,得以赦免,但不久又受排斥,遂隱居龍門以終。程頤主要著作有《周易程氏傳》,還有《河南程氏遺書》、《河南程氏外書》、《河南程氏文集》、《河南程氏經說》、《河南程氏粹言》,上述諸書除《周易程氏傳》為程頤生前自撰外,餘幾乎均為弟子及後學所編輯,並大多以語錄的方式呈現。
從上述胡瑗、程頤兩位偉大的教育家來看,他們的著作多半是藉由弟子後學纂輯整理而成,後代學者也得以藉由他們的著作,瞭解二人生平德業與學術。同樣地, 毓老師一生雖謙稱述而不作,不過,由於他講學逾一甲子,其經說與論述豐富而多元,鈔錄於門弟子筆記者,亦應琳瑯而滿目,若再加上其私人詩文、信函與札記、平日話語,乃至於一生行誼與軼聞趣事等等,若善加纂輯整理,應頗為可觀,或可媲美胡瑗與程頤,足供後人探賾索隱,鉤深研幾,進而從中領略一代大儒風範,這是我毓門弟子責無旁貸的工作。
但毓老師著作纂輯,茲事體大,整理恐費時耗力,非短期內可以畢其功,建議先成立編輯委員會,開會討論,分工合作,並於完成後再經審查小組做最後的檢核(小組成員宜有學界同門參與),方不致出現文字訓詁上魯魚亥豕的問題;或誤解 老師講課原意;或聽錯音、鈔錯字等等情事(畢竟入門時,大多數弟子學殖尚淺)。至於 老師的著作預期或可編成者如下:《毓子語錄》(上課或平日所論雜事軼聞等等);《毓子文集》(雜著、書啟、遺文、詩詞、雜文等等);《毓子經說》(經學通論,非專就某一經經文之訓解);《周易口說》(或《周易來註口說》);《春秋繁露口說》;《尚書口說》;《老子口說》(或《老子王注口說》);《孫子口說》;《荀子口說》;《莊子口說》(或《莊子郭注口說》);《四書口說》(或分作《論語口說》;《孟子口說》;《大學口說》;《中庸口說》)等等。
以上祇是個人淺見,尚祈同門學長們提出更為具體可行的方案。總之,這項千秋大業,若未能趁我輩記憶猶在,書籍筆記猶在,耳提面命餘溫猶在,快快蒐羅記錄,更待何時?至於作法上,初期宜先建立較完整的同學錄,再以正式啓事通知同門廣求所需的筆記與書籍。由於老師講學時間甚長,若有前中後期筆記更佳,亦可藉以比較老師說法是否有所修正或增補。至於所提供的筆記或書籍,或存留於黌舍(書院)做為歷史檔案,或鈔錄後奉還原主做為個人留念,均悉聽尊便。盼望此項任務能早日完成,吾同門弟子得藉以告慰毓老師在天之靈。
寫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編輯:李協展 校對:林書任)
(轉載重校:熊羿)
【奉元時事】因其國而容天下:一帶一路的能源布局與戰略思維
文/馬康莊
- 編按:去年(2021)年底(12/19)奉元書院舉辦了「遠近小大若一與一帶一路——春秋王道和當代世界」論壇(有站連結:論壇簡介、論壇直播),邀請了六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探討近年由中國大陸倡議的「一帶一路」國際政策出現後,對國際局勢的影響。本篇文章為與會引言人之一的馬康莊老師的發言稿。本刊特別徵得馬老師授權刊登,以饗讀者!
美國自2016年開始成為天然氣出口國,從能源輸入國的角色轉為能源輸出國家的角色,並在2020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產國。能源角色的轉變,影響了美國調整其全球戰略架構。美國輸出能源也對OPEC的獨佔地位形成挑戰,並降低了美國深度介入中東政局的誘因,中東地區對美國的重要性逐漸在下降。然而要維持美元霸權,石油在其中實扮演著收放美元的關鍵媒介。在石油供需角色的易位情勢下,為了要鞏固美國的油元體制,除了要與其他油氣供應國爭奪市場,這在市場結構上就與OPEC、俄羅斯、卡達等國存在著競爭性矛盾,而與油氣需求大國在市場結構上形成具有保守傾向的交易需求。2021年中國與伊朗的結盟,排擠了中國向美國購買頁岩油、氣。然而最終美國仍然必須試圖要達成與中國的石油、天然氣交易,因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和第二大的原油消費國,其地位無法替代。 此外,為了繼續維持美元霸權,美國也開始著手試圖以芯片美元補強石油美元。
2021年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之後,雖然在表面上停止了對俄羅斯興建「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的廠商進行制裁,讓「北溪二號」得以順利興建完成,但歐盟迄今仍未對「北溪二號」發給供氣許可證,這導致俄羅斯和烏克蘭邊界之間出現緊張,戰爭似乎有一觸即發的危險,間接也造成白俄羅斯、波蘭邊界的難民問題,未來難民問題將再延伸成為德國的隱憂。2021年11月,美國再進一步又制裁了「北溪二號」天氣管道的相關人員,如果美國未來未能阻撓俄、德「北溪二號」計畫,由於「北溪二號」氣管每年可輸送歐洲550億立方米天然氣,則中國作為美國油、氣消費市場可能買方,其不可替代性將愈高,中國的能源消費市場將成為美、俄二國爭取的銷售對象。由於美國內部的疫情防治及通貨膨脹惡化,拜登總統的民意支持急速下滑,預料2022年11月國會改選及2024年總統大選,民主黨的前景並不看好。石化業長期作為共和黨政治獻金來源,未來對於美國政策走向會產生相對前期較大的影響,有鑑於此,為了撬動美國政黨政治走向,中國似乎可考慮購買適當數量美國油氣。
中國自中東、非洲進口的原物料,百分之八十必須經由麻六甲海峽運送,而新加坡的樟宜基地又有美艦駐防,為了防止未來經由麻六甲海峽運輸能源,遭致敵意性的中斷,因而在一帶一路的能源戰略中,規劃增加經由巴基斯坦瓜達爾以及緬甸皎漂兩條替代通道。瓜達爾與阿拉伯海相接,位置靠近中東產油區,皎漂相較瓜達爾的位置較南,與印度洋相接。2018年中緬簽署協議,興建一條由雲南至仰光新城和皎漂經濟特區的「人字型」中緬經濟走廊。其中規劃有起自位於緬甸西海岸皎漂港東南方的馬德島,自2017年正式投產的原油管道,及前已於2013年投產運行的起自若開邦的皎漂港至雲南瑞麗的天然氣管道東,截至2019年11月30日,中緬油氣管道,累計已向中國輸送了原油2485.75萬噸、天然氣242.33億立方米,累計為緬甸帶來直接經濟收益達5.2億美元。2021年2月 1日緬甸發生軍事政變,軍方逮捕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緬甸局勢動盪,中緬情勢的發展仍有待觀察,但預料不會一直停滯不前。
2016年巴基斯坦深水港瓜達爾全面啟用,瓜達爾是巴基斯坦通往波斯灣與阿拉伯海的門戶,可以打開中國西側的出口,解決了中國從中東、非洲進口的能源在經由麻六甲海峽所面臨的困境,今後透過瓜達爾港石油管道可直通新疆喀什。中巴經濟走廊中方直接投資254億美元,還配套有海水淨化廠及燃煤發電廠。中巴經濟走廊北方臨俾路支省,俾路支游擊隊與美情治機構有千絲萬縷關係,成為中巴經濟走廊安全的最大隱憂。但自從美國自阿富汗撤軍後,情勢已經有所收斂。中國在緬甸與巴基斯坦均設有無人機彩虹四號(CH4)生產線,做為經濟走廊巡弋、偵查、警衛之用。第三條無人機境外生產線規劃將設在沙烏地阿拉伯。
中國為了避開能源運輸所遭遇的「麻六甲困局」,對來自中東的輸油運輸途徑佈局,除了建置瓜達爾與皎漂,也進行泰國克拉地峽的開發,以取代麻六甲海峽通道。運輸通道確保後,還需確立能源供應來源無虞。2018年5月8日美國總統川普片面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重啟對伊朗全面制裁。在國際制裁下,伊朗出口石油以及進行國際金融支付都變得困難重重,因此就替中伊合作創造出可能性。2021年3月27日中國與伊朗簽署「中伊全面合作計劃」,中伊兩國經濟、政治戰略上進行合作,其中議定中國以25年為期,可獲得大幅折扣的伊朗石油。2021年9月,在排除俄羅斯的反對後,伊朗獲得「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批准為永久會員,緩解了伊朗受美國制裁所受到壓力,也顯示俄羅斯默認中國經貿力量進入中東,以及俄羅斯容忍伊朗能源分享中國市場需求。
2014年俄羅斯因克里米亞事件而與西方國家關係惡化,開始傾向於以中國為盟友,以便平衡來自西方國家壓力,另一方面中俄聯合也降低了中國未來完成統一大業的門檻,就某種程度而言,俄羅斯在北方庫頁島的軍事部署,將牽制日本對台海的過度關注。俄羅斯做為中國能源供應的後盾,2019年12月中俄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管道全長5111公里。當全線投產時,輸氣量可達每年380億立方米,從西伯利亞東部將天然氣輸送到中國沿管線的9個省區市,已迄上海,對中國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東線天然氣管道標誌了俄羅斯重心已向中國傾斜。目前俄羅斯已另行批准興建西線天然氣管道,由於適逢「北溪二號」管道線遭歐美杯葛,故規劃未來將西伯利亞西部的天然氣經蒙古輸送到中國華中地區。
2020年10月美日印澳四國舉行聯合軍演,組成「四方會談」(QUAD),表面上強調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實際上是針對中國崛起而發。儘管四國各自有其弱點和問題。比如說美國國內正遭逢嚴重的疫情與通貨膨脹,族群問題也積重難返。日本在沖繩的美軍基地遭受居民強烈抗爭,北方又面臨俄羅斯在四島上布置導彈基地。印度也遭遇嚴峻的疫情,印度採買俄式武器裝備也引起美國疑慮;澳洲則與中國發生嚴重的貿易衝突。儘管如此,「四方會談」仍然尋求在四國間加強建立彼此的戰略夥伴關係。美國並計畫召回已退役的神盾級驅逐艦,短期內以其導彈加強對第一島鏈的防衛,中期則試圖在第一島鏈沿線各國如南韓、日本、菲律賓、台灣布置中程導彈,以堅守由關島至澳洲防線。美國的戰略思維是以圍堵為核心的理性模型,應對中國一帶一路的國際社會模型。「四方會談」虛內務而恃外好,並不為《春秋》所許。
一帶一路的戰略思維除了可消化中國過剩的產能、勞動力、資金,最主要還提升了帶路沿線諸國的基礎建設。《春秋》大義「因其國而容天下」,是說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將發揮不同階段的能力,對國際社會作出貢獻,且並不干涉沿線各國的內政。故中國針對「四方會談」的因應戰略思維,並不要求鄰國選邊站隊,而是採取加入區域性經貿組織,例如2022年東協十加六「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開始生效,又申請加入「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及「數位經濟伙伴協議 (DEPA),除了可解除中國被孤立所遭受的壓力,又因和「四方會談」國家進行經貿互動,而可能產生出新的利益連結,因而可使「四方會談」的同盟關係出現破口,進而使其逐漸鬆動甚至瓦解。
(作者為中華奉元學會理事。本文初稿曾刊登於US-CHINA FORUM 中美論壇第436期)
【奉元問學之一】讀熊十力先生《讀經示要》論「據亂世」之心得
文/潘朝陽
熊十力先生在《讀經示要》卷三,對於《春秋》經傳有一相當完整忠實的詮釋。先生從孔子據魯史修著《春秋》以寓其大義微言說起,提及公羊氏、孟子、太史公、董生、何休等儒家聖賢的《春秋》傳承脈絡和系統,既明且切。欲明孔子「春秋學」,不能不深讀《讀經示要》。
《春秋》提揭華夏「三世義」,即「據亂世」、「升平世」和「太平世」。同樣的意思,在《禮運》中則以「據亂世」、「小康世」、「大同世」之名相而論之,其所述的「三世」的狀況和境界,與《春秋》的「三世說」是一致的。孫中山先生創建民主共和的中華,他最喜歡表彰、弘揚「禮運大同」,且以書法書寫《禮運大同篇》傳世,聯合國創立,中國是五個創始國之一,且為永遠的常任理事國,就是以《禮運大同篇》為禮品贈送給聯合國大會的。孫中山先生乃是切實明白且力行《春秋》大義微言的偉大政治家。自孔子至孫中山先生,經歷兩千數百年,雖然尚未能實現「太平大同」之義,但仍有「升平小康」的時代,唯在實際的歷史中,卻常常是「據亂世」的困頓艱苦之紛亂黑暗時期。康有為雖大張「大同」之理想,著《大同書》以馳騁其「太平世烏托邦」的政治社會文明的制度之想像,但其終身所措意且踐履其中者,實為如何將苦難瀕亡之中國從「據亂世」出脫而轉升為「升平小康世」。
所以身為中國人,應明白「三世」之大義微言,中國才能開展屬於華夏民族自己的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且繁榮昌盛和樂的「太平大同理想國」,且進而促進全球國家和人類皆能共享共榮。此也就是孫中山先生所撰述的「以建民國,以進大同」之真實義。
熊十力先生奉持的是今文經學的經學思想,其「三世義」,由《公羊學》而來,其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及同盟會先賢從事國民革命,他深悉孔子《春秋》革命改制之微言,本文就其述「三世義」中的「據亂世」一段內容來表達讀其書之一點心得。
熊先生論「據亂世」曰:
「據亂世」,「內其國而外諸夏」,言「據亂世」之諸國,各自以己國為內,而於他國,則雖諸夏之族,亦擯斥之。此以國家思想為根核,而一切政教皆本之也。[引自《讀經示要》(臺北:明文書局,1984),頁792]
在中國內部分裂鬥爭的時代,譬如春秋戰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宋遼金、明末、清末以及民國軍閥割據和國共鬥爭等動盪崩裂的亂世,皆是「據亂世」的時空及其政治社會文明之局。儒家主張在此時局中,中土各國,應以己國的內修其政為重,對於他國,無論諸夏之邦及四邊或已侵入中原建國的夷狄,均須建立國防軍備來防禦抵拒。「據亂世」時期,須以內聚如鐵的國家意志為立國精神,否則就容易被異國所滅,舉例而言,一九四九年,中國以海峽為界,兩岸分裂成兩個政權,雙方都各自主張擁有全中國的主權,此即一個中國國體之中的兩個政權的堅持,而各自在自己控制地區行使治權。此種情形在中國「據亂世」時代是存在過的,如三國時代、南北朝時代、宋遼金時代,皆是一個中國之中的分裂政權,而在其統轄區中獨立行使治權。依孔子《春秋》大義以及熊先生的觀點,是必得以國家思想為根核而於「萬國競存之時,必內自固,而不可妄啟事於外」(此句是熊先生語)。觀諸春秋戰國時代的《左傳》、《國語》、《戰國策》等史籍,凡內自固之國皆能生存,凡不求內固卻不自量力而妄啟事於外之邦,皆必敗亡,顯明的例子如吳王夫差之內自不固而妄啟事於外,不旋踵而國亡身死。近世之例則是南明諸朝之勇於內鬥而不能凝固國家意志,故一一為清消滅。就今之兩岸情勢而論,以《春秋》「據亂世」需「內其國」之義為標準,則臺灣這個政權恰好就是相反而行,它不斷地內自崩裂不固,且又狂妄放肆啟釁於臺海,根據中國歷史之驗證,今之臺灣偏安且又自我夷狄化的小朝廷,絕對速取敗亡。
熊先生又曰:
「先詳內而後治外」,凡所以理國繕群之道,必詳正而不敢偷邪也。「據亂世」之慎邦交,必不可輕忽強大,故云「錄大略小」。[舊《疏》云:「錄大略小者,謂錄大國卒葬,小國卒葬不錄是也。」即此可見對大國交涉之慎重。][同上引文]。
今之國際之局勢是「據亂世」,臺海及於東海、南海地區,是帝國主義來往尋事挑釁的地緣,西方一些政治人物和媒體,多有點名臺海是阿富汗之役後的極可能爆發戰爭的戰場,其緊張性不低於烏俄邊境,甚至連日本當局亦籌算如何從臺灣撤出日本僑民。然而,今之臺灣政權卻由於不讀中國經史子等重要典籍,故而不曉中國聖人的《春秋》之教,依孔子的警戒,在「據亂世」的時代和地區,小邦能夠輕視身邊的強大之國否?臺灣必須以大陸為臺海地緣的重中之重,因此必得「以小事大,行智者之事」,因為「智者以小事大,乃所以保其國」也(此孟子語也),須知海峽兩岸本來同屬華夏,宜共同尊王攘夷,共同協商在共尊中國王道之下而能達至兩岸國體的整合,同為華夏民族的兩岸中國,由此來完成當代中國的大一統,並且在此基礎上一起抗拒帝國主義之侵凌,然而,臺灣當局這些年來卻反其道而行,以為對付大陸,就要搞「遠交近攻」之道,不但勾串美日此兩個二戰之後以安保條約為底而以日本為砲臺的敵視中國之帝國主義,更是進一步欲圖結盟印度以及中東歐與俄羅斯為仇的小邦國,如立陶宛、捷克,此不惟惹起大陸的痛恨,更無端地引起俄羅斯的仇視。現今臺灣政權,不惟甚為不智,且是大不仁,其外交作為,一方面是勾結依附夷狄而且將自己變夏為夷,以小夷狄之角色,充當大夷狄的刀尖,對本屬諸夏的巨大之大陸中國極盡其挑釁,如此而來,危難災厄必如迅雷飆風急遽而來。
熊先生再曰:
內小惡書,內者國內,謂執政有小惡,必書。所以戒亂德,防失政之漸也。為政不可違輿論,小惡必慎,而況大惡?執政者必順從眾意之公是公非,而不敢肆於民上。此治之原也。[同上引文,頁792-793]。
依《春秋》大義,國之執政者一旦有微小之惡,一定記載書寫,何以如此?乃是提醒執政者之必須警戒切切不可搞出亂德之惡行。《易・坤》的〈初六爻〉不是說:「履霜,堅冰至」?其〈象〉則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至其道,至堅冰也。」對於腳下地面結了霜不在乎,等到緊接地降下大雪而在大地上凍結了厚厚堅實冰層,那就來不及挽救矣;以此形容執政者不在乎政治之小惡,甚至還妄誕地一再犯過造業,在積漸之下,日夕間遂積為山高水深的大惡,此即漸漸浸滲積累的大惡巨暴之政,至此國家必危,甚至必亡。熊先生提醒執政者必須順從治民之道的公理公義公法,絕對不可以狂肆蠢愚地蹲踞在人民頭上來作威作福,古哲說過「防民如防川」,民心若是喪失,就會如大水潰堤而政權必滅。此在中國史上的例證多矣,亦是《春秋》在在警惕之大義微言,奈何今之臺灣當局卻是完全背逆而行,多年來,主張臺獨的分裂主義政權,確是小大之惡政罄竹難書,臺局若不沈淪,是無天理。
熊十力先生又再曰:
據亂之世,[……],「內離會書」者,舊《疏》云:「內離會,即隱二年春,公會戎於潛是也。」何氏曰:「凡書會者,惡其虛內,務恃外好也。」案不可虛內而恃外好,此乃立國精神所繫,吾國今日之憂,正在虛內,務恃外也。又曰:「外離會不書,書內離會者。《春秋》王魯,明當先自詳正,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故略外也。」案主魯者,非真以魯為天下王也,特欲明仁道之休,而寄之於魯耳。[同上引文,頁793]
《春秋》所言「離會」是「離」與「會」兩種國與國之間的協商結盟。《公羊・桓公十一年傳》:「離不言會」,何休云:「二國會曰『離』,二人議,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道不同,不能決事,定是非,立善惡,不足採取,故謂之『離會』。」是三國以上,始得稱會,三國之會,雙方可以各論己見,透過第三者協調,達到共識,如此解決事端,避免紛爭。[以上所釋引自林倫安《春秋公羊傳會盟析例》(臺北:臺灣師大國文所,1995),頁3-4]。由此可知,「離」或「會」,就是春秋和戰國時代諸侯之間的會盟,有如今日之所謂「東盟」、「五眼」、「AUKUS」、「歐盟」等,皆是國與國之間的同盟、合作關係,但因為國家之間各有利害,所以不免爾虞我詐,互相之間既合作又鬥爭,形成一套一套國際之間的權謀數術,甚至引發爭執或干戈,有謂春秋戰國乃是「會無好會、盟無好盟」的紛亂詭詐之時。何休說到「內離會書而外離會不書」,乃是《春秋》之原則在「據亂世」時,若己國執政者與他國會盟,無論與國只有兩個或三個以上,孔聖皆必然記載敘述其會盟訂約的內容,何以如此?熊先生特別指出在「據亂世」時期,多有諸侯國的執政者荒廢怠惰內政,致使國內政務敗壞墮毀,為了轉移國民之憤怒,或是好逞浮誇不實之外交情勢而就沈迷於對外的種種政盟、軍盟的關係,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國家有強大之堅強盟邦之支援、保護而可平安生存,其實只是自欺也欺人民罷了。熊先生撰述《讀經示要》之時代,是民國對日抗戰階段及至晚期,他看著國民政府只在虛內,卻務恃外,而此正是仍在「據亂世」的當時的中國最大的禍患。果不其然,國民政府完全親附美國,接受美國的各種援助,但是在國內卻大失民心,當然徹底失敗,最後潰敗退至臺灣。當代國際亦多有此種政客,譬如印度的教主神棍型的總理,放任其國內人民多罹新冠而死,或坐視其國愚民之喝牛尿塗牛糞以避瘟,他卻勾結美國大搞印太會盟,或又譬如美國川普和拜登兩個總統,不管美國內政之急速衰敗腐朽,卻無時無刻地勾盟日加英澳印,欲圖以軍事同盟的方式來侵略中國,這在《春秋》的判決中,是不仁之至的夷狄。同樣的情形,則是當前的臺灣執政者,在臺海緊張對峙的局勢中,卻完全虛內而仗恃外夷,內政迅速敗壞,人心迷失,執政者自己則完全反華夏之身份而務於夷狄化臺灣,且又全然輕鄙、敵視同為華夏之族的大陸,今之大陸是華夏之大者,臺灣則只是小者,比鄰而居,本是同根同源同華夏,卻寧令小小的自己背逆根源,去夏而變夷,拼命務外而附庸於美日帝國主義,其乃大不仁之巨罪者也,在《春秋》大義而言,必遭天譴,天不會自己降罪譴罰此不仁之背逆者,而是假華夏行民族大義來追責嚴懲。
最後,熊先生藉何氏之言而強調「春秋王魯」,其實義是假借魯史來申明王天下的仁道之正義,在「據亂世」的國政之主其事者,須以仁民愛眾之本心和行政來固守其國,進一步才能進入「升平小康」之局,則國際關係自有不同,若再努力行王道仁政於天下,如今之「一帶一路」的使世界各邦國共繁同榮,則或有一日可使全球進至太平大同的盛世。
寫於臺北天何言齋2022.01.02
(作者為中華奉元學會常務理事)
【奉元問學之二】《周易》情感或身體的認識邏輯
文/◯
(一)
《周易》分上下兩經,上經三十卦,從乾坤至坎離。下經三十四卦,由咸恆到既濟未濟。《乾鑿度》解釋上下分經,起因「陽三陰四,位之正也」,採奇數為上經,用偶數為下經。所以,以「陽奇」與「陰偶」,分成上下兩部經文。
奇偶的意思,鄭玄《乾鑿度注》的解釋:「(陽)三者東方之數,東方日所出也。又圓者徑一而周三,(陰)四者西方之數,西方日所入也。又方者徑一而匝四也。」指數「三」是「圓」,為「陽」,為「東方」;數「四」是「方」,為「陰」,為「西方」。「陽三陰四,位之正也」的「正」,就是「正方位」,在制定度位數的根據,始於左東,終於右西,其次為上下南北。
《周易》上下分經,《乾鑿度》完整的解說,如下:
「孔子曰:『陽三陰四,位之正也。』故易卦六十四,分而為上下,象陰陽也。夫陽道純而奇,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陽也。陰道不純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陰也。乾坤者,陰陽之根本,萬物之祖宗也。為上篇始者,尊之也。離為日,坎為月,日月之道,陰陽之經,所以終始萬物,故以坎離為終。咸恆者男女之始,夫婦之道也。人道之興,必由夫婦,所以奉承祖宗,為天地主也。故為下篇始者,貴之也。既濟未濟為最終者,所以明戒慎而存王道。」
指《乾鑿度》「奇偶」的含義,不是偶因數為奇偶的整數,而是圓周數及平方數,正位是共軛關係的除數,即是勾股弦數。這個引數式同於《九章算術》「青朱出入」弦圖的方度數。關於數三四與東西的組合關係,後來稱為《河圖》的先天數。
「象數」最早見於《左傳.僖公十五年》韓簡說的「龜,象也;筮,數也。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相對《乾鑿度》「陽三陰四」,以陰陽複合為象,三四為數的變象變位,就與占卜的生象滋數,類比投射的象數不同。
《乾鑿度》主「陽三陰四」的象數,意義在「始壯究」,以陰陽為「始、動、氣」與「終、靜、物」,重合在變象變位,可在化生化成中動觀其變。《乾鑿度》重意分上下經,不是卦象中的占爻占數,而是重卦卦體,指出形下以變為生,洞達形上不變的化成為定向方位。這種化生為日新,化成在正固的思想。
也就是說,《周易》分下上經,見證變易的卦體,同時兼備不易及簡易的法則。三重易象易數,才成為「正位居體,美在四支」,形上形下一時同體,成為易知簡能一體化的人道。所以,「乾」為動健在「大明始終」,「坤」是靜用在「含弘光大」,都由「咸恆」形下為感性,能「以言乎遠,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靜而正」,遠近通達為形上理性。
這是以方圓為象數,關係《周易》六十四重卦,為何起源在正位居體的身體,就不重在卦象的占卜。如此,分上下經的意義,有三:
( 1 )奇偶數
上下經,根據陽奇陰偶分經。原因,乾坤成象在陰陽,陰陽取數有二:為奇三與偶四。奇數三,成象在「徑一而周三」,表示圓動成道。偶數四,成象在「方者徑一而匝四」,表示方靜成物。
( 2 )《上經》象陽,為奇,為純,分三十卦
重卦上經的義理,在「乾坤」以陰陽變化,取虛實作為正位。故乾坤成象在陰陽,取變化為始終,成一個整體的生成自然。離坎為日月,取陰陽的虛實,作為日躔經度,指出自然的生成數。
( 3 )《下經》法陰,為偶,為不純,分三十四卦
下經的義理,在「咸恆」的男女為始,終於夫婦。作為不純而有限的人性,只能以人道為貴,在「既濟未濟」的悔吝,取新為盛德。故《下經》〈咸〉、〈恆〉、〈萃〉三卦,在〈彖傳〉同指這個萬物的普遍情狀,可以「觀其所感」的「化生」,「觀其所恆」的「化成」,以不純作為「觀其所聚(萃)」的順天命。
這是《乾鑿度》解釋二體四象八卦,重合為六十二卦,表示情感的人道,複合在陰陽的天道,共構為天地人一體,為「元亨利貞」的運衡,是以變為元。
(二)
但,《上經》「三十」卦,為何《下經》成「三十四」卦?《下經》,為何多出了四卦?以陰陽為對稱數的數理,不就該均分,各成三十二數列?
自宋,周敦頤接授陳摶《太極圖》以來,在劉牧與邵雍,把漢易納甲卦氣的象數,逐漸推向純數位錯綜的圖解。圖解易數,以來知德的「錯綜中爻」,作為互與的排列,最為縝密。但,來知德的次列,對《下經》多四卦,也無法進一步解釋。他只根據林栗及朱熹主張「上下經各十八卦」,在卦體才看到上下經,各自陰陽爻的總數相等。他只用兩錯為同卦的主張,解釋分經在形上與形下。同卦的兩錯,意思還是卦體的重卦。這樣,《下經》多四卦,還是無解。
林栗《包體圖》「上下經各十八卦」,以來的主張。可以進一步在胡一桂《周易啓蒙翼傳》〈文王六十四卦次序圖〉,說明了上經以十八卦成三十卦,下經亦以十八卦成三十四卦。在圖解爻數的意思,就在:上經以卦體成五十二陽爻,五十六陰爻,下經十八卦體成五十六陽爻,五十二陰爻,共用三十六卦成六十四卦。卦爻陰陽,均平整齊。上下經陽陰爻數,成相對,各自為一百零八。
總結林栗、朱熹及胡一桂的重點,《上經》卦體陽陰爻比數是「陽 52/陰 56 」;《下經》「陽 56/陰 52 」。《上經》陽陰爻總數「 108 」 ;《下經》陽陰爻總數「 108 」。也就是說,上下經爻數,只在卦體的反對關係,才成了相等的反對形式。
宋人圖解僅就相對二體,作為對稱分配的解釋。實在也沒有充分解釋,為何《下經》多出了四卦?圖解象數的數列,只是間接證實六十四卦,就是二體重卦。胡一桂雖奇妙解釋《上經》陰多出來的四數,《下經》陽多的四數。就《周易》卦體與卦序,與圖解象數的數序,兩者之間也只是一種套套邏輯。解釋《周易》重卦為《下經》多出四卦的內在結構,繁複圖解的分析,就不如回歸《周易》思想的本質,或許才能看出《周易》重卦《下經》多出四卦的原意。
詳細綜合《繫辭傳》「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偶。」;《說卦傳》:「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 」;與《乾鑿度》:「陽三陰四,位之正也」。
在「陽卦多陰,陰卦多陽」與「一索、二索、三索」,可略知「陽三陰四」的「位」,與「多」與「索」的意思,其實就是「求合」(王肅語)。「求合」為「多」與「索」,是感性以生成為奇偶,不是《上經》以日月經道為奇偶。這種連續複合結果的「位」,指出感性在共軛弦數,只是以「兌艮震𢁉」為分位。
原因在《下經》以「咸恆」為始,以化生化成為「變」位,作為可感可觀的萬物情狀。這就成〈咸〉、〈恆〉、〈萃〉三卦在〈彖傳〉指「天地萬物之情可見」,在三卦的「觀其所感」的和平化生,「觀其所恆」的化成,「觀其所聚(萃)」的順天命,以悔吝不純作為〈觀〉的「觀我生」。
這樣,可以簡單的指出上下經,雖在二體的爻數相等。但《下經》所以多出了四卦,就是「多」與「索」,「求合」多出來的結果。即是,《下經》被含在「坎離」反對中的〈既濟〉與〈未濟〉,才有重卦在「兌艮」與「震𢁉」為反對的「咸」與「恆」。故在「兌艮震𢁉」相互交錯,成了四卦。簡單的說,上經以「乾坤—坎離」為奇偶形式,下經則是「兌艮震𢁉—坎離」,指此被包裹在時間,為奇偶形式。這是《周易》以變易在四象的情感身體,作為重封演義的中心思想,就多了四卦。
再簡略說,《上經》象陽,為純,分三十卦。意思,在純奇為圓,一面是始終動行成一日,也可以是一個月,或四季,或二十四節氣,或一年,到無始無終的時間。另一面是靜聚為四方四宇,成東西南北的空間。「乾坤」為始,「離坎」為終,是時空以日月為「象」為「變」。另在正方位為東西,成方位的「不變」。這也是《中庸》說的「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為「維天之命,於穆不已」的「純亦不已」。
《下經》法陰,為不純,為偶。不純為偶的半數,只能以複合化成為一。「咸」始在男女,必須接受「既濟未濟」成內在於自己無限時間的考驗,才終於夫婦為求圓的人道。故以天道成化人道,指「乾」為「大明始終」,在「坤」以靜用才成了「含弘光大」。《周易》重卦的義理,重在人道,正是《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是為可觀可察的我生我成。
(三)
《說卦》說「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數順知逆,也是《周易》另一個解釋分經的重要根據。時間為順是不可逆,但經驗時間的可思議,在領悟中成為可逆。體驗可逆性的反省認識,就是一種自足的悟悅心。潛在「兌艮震𢁉—坎離」,因通氣相薄的可逆重合,才使象數轉成彖辭象辭的心像,成為可陳述可景彰的心感。「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道出了《周易》這個簡易而不易的身體認識法則。
所以,〈咸〉中「咸其拇」、「咸其腓」、「咸其股」、「咸其脢」到「咸其輔頰舌」,就是「君子以虛受人」,承受不同程度的剛柔,不同等級差異情感的變化。虛受以虛為實,以誠為真,以身為心。虛心為真實的意義,如莊子的「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因此,多陰多陽的「多」,也不必只有「大於」的含義。這是《說文》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意思有相疊或並列的意涵。「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偶。」可以是變及不變之間,指出奇偶不是以數作為多少的規定,而是數也可以是互為倚伏的變化變數。變數為悔吝,是在或「多」或「少」的吉凶,指示為充分或不充分,對比成心像秩序中的連續參照數。
故《周易》以象、卦、辭為占卜書,更以逆數作為悔吝的智慧之書。這是《周易》為智海,以逆數成書,以彖辭象辭在繫辭盡言。以辭為心像,就是《繫辭傳》指「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使占卜的吉凶象數,成了悔吝逆數的意告言辭。這是,《周易》重卦的序卦,講演的是得失懮虞的心像心數。
所以,重卦保留中國傳統認識的複合半數,是一種身體到情感,情感到倫理,倫理到道德意識。從自然體驗中的自然神學,轉為自然認識,形成出來的自然形上學。以多以少為虛受,是感性充分性的樣態或量式,是「感應以相與,止而說(悅)」的欲求,為滿足的求圓,在圓滿的估量式。爻卦象,陰陽為數,雖是筮卜,但就陰陽日月,男女夫婦,就是感性感應在一個複合關係中,交叉為兩個奇偶半數。
情感感應感通的身體邏輯,「陽三陰四」在「兌艮震𢁉—坎離」,為逆數就在「咸恆」。所以「恆易以知險」,「恆簡以知阻」,在「君子以立不易方」,可以圖解〈恆〉以「化成」,就是「以直求圓」。指不純的曲折曲線,將受力轉為另一個有限直線,成為可施力的知性,作為自我決定的意志力。也就是把自身身體複合到「陽三陰四」中的立方圓及平面方,以弦數作為直線,以感性成為知性,所以成就這種易爻以貢,在圓神方知的洗心正固。
這種廣延量的物理身體,通過諸多樣態,複合在感性成了互相符徵化,相應為和諧性倫理。這是《周易》重卦為序卦的特殊思想。也是《周易》習慣根據《乾鑿度》的解說,把「元亨利貞」的四德,轉為養正的「剛健中正,純粹精也」,作為「貞固」在幹事的正固思想。
(四)
〈咸〉「咸其拇」是《中庸》語小不破的微小知覺。身體的情感,可由乾坤的正固意識,成了自我超越,作為唯心唯誠的道德意識。這是《周易》最深刻的變元思想。乾坤以三四在一的一舉錯綜,交列為四象,表象陰疑陽戰,體象為天地,經緯在陰陽。
故《周易》以二體相對的變元,裁成變化的辯證基緒,故多出四卦及反對四爻,在二位元運算的四象,本身就是平方冪次的感知數理。「陽三陰四」也只表示這種二位元,為二體形式的變一為元。
因此,我們如何推想二體變元的形式邏輯?就胡一桂的反對圖解,最小爻到十八卦體的「+52/−56」 與 「−56/+52」 。這種反對不就像似莫比烏斯帶( Mobius strip ),或如三爻化為三葉結( trefoil knot ),為紐結的複合體。但,重點不只被消除的正反兩面,更是交互一體的瞬間,使整體的任何一個點或面,具有可能同時展開為四個相位。
這樣,又像似共價鍵的編織,指任何變元的反對,作為反轉的形式,就不能以簡單的互卦作為解釋。《雜卦》說「〈咸〉,速也。」偶因的外部施力,使身體的情動力的質量,像是一個點,也可以瞬間成了面,成了體,成了無限的膨脹,無限變動的驅迫力。
所以,虛受紐結的實體,不是歇斯底里壓抑心理,焦慮的癔病,更不是死亡驅力的情結。《繫辭傳》「復,小而辨於物。」如語小不破的「拇」,反復其道,辨小翻新,以四象反對相列,才成了「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王弼說〈咸〉「速」是「相應」,只有相互作用為誠為真,才能「速」成為純粹「志在外」的「虛受」。
轉瞬時間的催促,引發欲求的情動力,是一種極端清楚而自明,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從屬時間表象現象的情態,在感性表象感官的外部規定,就有了心靈的雙重情狀。呈現感觸「我—自他」的感性感知,另一個意識「我—自我」的理性理念。一個情感世界的時間,另一個自然世界的時間。
「兌艮震𢁉—坎離」逆數,單義為單邊虛受的感性,作為自我交換及自我考驗,是一種理性心理學的自我變化及自我影響的認識。這是我在時間中,同時把時間置於心中。所以,「咸恆」可以圖解為「以直求圓」的「人之生也直」。偶因外部的施力,在「志在外」同合為時間,將外在物理受力,轉成唯理念化的形上心力。
所以,時間意識都在最微小的情識,產生最大的影響力。起因「咸其拇」,就並在〈咸〉〈恆〉〈萃〉三卦〈彖傳〉指萬物的情狀,包裹在「坎離」,以〈既濟〉〈未濟〉為內在時間,成可觀感的化生,觀恆的化成,觀聚的順天命,在人文化成中,薈萃為可久可大的世界。
〈咸〉「拇」的微知覺,如同〈噬嗑〉、〈賁〉、〈大壯〉、〈夬〉、〈鼎〉、〈艮〉,取「趾」的「近取諸身」。感而行,感而觀,是自他與自我為變易到不易的世界,這是《周易》感情倫理,翻轉為道德意識。
所以,毓老師《說易經》〈蠱卦〉說「不懂『情』字,沒法懂《易》,『六爻發揮,旁通情也』,『聖人之情見乎辭』,情,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是此《周易》同於《中庸》。
〈噬嗑〉又說「我於此卦,得三術焉。⋯⋯ 中國人的智慧,履霜,知堅冰至,『屨校滅趾,無咎』。智慧放諸四海而皆準。」又「仁,講兩個人的關係。仁,講生,兩人在一起,生。愛,指心居中,偏了不行。嚴正,就沒有轉圓餘地,乃『盥而必薦』。」
「屨校滅趾」,「盥而必薦」,為何沒有轉圜餘地?不都是語小「觀我生」的天命?可觀的每卦每爻的變動,可啟發為真諦的真術。
才可在〈剝〉「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毓老師說「『輿』,如得車,可以載重致遠,發揮效率。一個人做事,應永留點退路,才有轉圜餘地,還可以再生。做事不可以做絕了,至少要留一點。」
這是膺守心志在《繫辭傳》說的「守位曰仁」。「陽三陰四,位之正也」都是複合身體為情感中的仁與愛。如此,我們才知守什麼是不可轉圜的餘地,什麼才有可轉圜的餘地?
【公告事項之一】第五屆第一次會員大會通知
文/秘書處
◯
【公告事項之二】2022冬季課程
文/秘書處
2022 冬季課程已經出來囉!!
大家趕快來報名喔!本季課程為 現場上課 與 遠距教學 並行(週六上午暫不開放現場),報名單門課程,將可以使用 Google Meet 視訊上課並且與老師即時互動喔!
➤➤我要報名
★冬季課程(請點藍字看介紹)
◆週二:林世奇老師【葛洪袖裏的流霞——內丹學以術證道的探索】
◆週三:喻蓉蓉老師【歷史探謎】
◆週四:白培霖老師【社會學老莊】
◆週六上午:嚴定暹老師【紅塵是非不到我——史記提示的「明哲保身」的生活智慧】〔遠距〕
◆週六下午:蔡耀慶老師【先秦美學】
【特別公告】
為配合防疫措施,到場上課時請配合簡訊實聯制與測量體溫。歡迎報名單門課程,參加課程 Google Meet 視訊,即可享受線上和老師互動零時差喔!
疫情未艾,遠距學習正夯。您想要不受時間、空間和疫情的限制收看奉元書院所有直播課程嗎?
您想要自我提升,卻找不到門路和方法嗎?
歡迎加入奉元書院「年繳會員」,即可一整年無限制收看所有直播課程!詳情請洽奉元書院工作人員!
【聯絡我們】
02-3365-3181
〔開館時間〕
【友善連結】
➤➤歷年課程
➤➤書院臉書
➤➤粉絲專頁
➤➤YT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