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5 21~25期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第二十二期

中華奉元學會 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 電子報 第二十二期
公元2015年10月07日 夏曆乙未年八月廿五日
■ 【奉元薪傳之一】論語第一課蠡測 文/黃慊
■ 【奉元薪傳之二】我是從長白山吹來的一片葉子 文/林明進
■ 【奉元薪傳之三】微笑 揚善之端 文/張輝誠
■ 【奉元新語之一】論禮儀對人的影響 文/李蓬齡
■ 【奉元新語之二】 一封給新生命的信 (上) 文/蘭言
■ 【奉元鴻爪】華夏文化研學旅行計劃 文/董華春
■ 【學會公告之一】同門暨學會新書介紹 文/編輯小組
■ 【學會公告之二】會員大會相關說明 文/秘書處
■ 【學會公告之三】秋季班新課程暨演講資訊 文/秘書處

 

【奉元薪傳之一】論語第一課蠡測

文/黃慊

〜寫在第三屆會員大會之前〜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以上是《論語》開頭的三句話,是毓門必修的第一堂課,也很像是孔夫子當年的開學訓辭。這三句看似淺易,玩味起來並不簡單,為什麼把它們放在最前面,其先後秩序,也耐人尋味。
讀經,看懂字面意思,就輕輕滑過,對自家生命不起作用,等於沒讀。
毓老師講儒學,重實用,曾再三告誡弟子:讀經重在受用;為學重在做人;做人須痛下工夫。
思辨,須配合篤行,知識,須結合修為,知行合一,打通主客內外,凝成生命智慧,才能用世。
學問要能用出來,針對個人,群體,及當前國家民族所面臨的問題,去下手解決,所謂「學而時習之」,所謂「聖之時者」,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儒門的學習者,必定是一位終身學習的求道人,終身實踐儒行,求仁得仁,無忝所生。
儒學,是一粒華夏文明的種子,種植在華夏兒女的性靈中,心誠求之,如保赤子,就會慢慢開出華夏兒女所特有的文明花朵。
儒學,是一道彩虹,藴藉在儒門弟子的胸中丘壑裡。
現代學府強調向外探索,學人習於理性推衍,而將儒學表達為紙面文章。得其脈絡而失其精髓。所言所論,無關乎生命痛癢,更無法導入對於群體現實困境的解決。
筆者德薄學淺,不敢以管窺天,只能以野人獻曝的愚忱畧抒所聞,來拋磚引玉,敬祈同學惠予指正。

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
就是「覺」,
就是「知」,
就是「領悟」,
就是「善的觸動,愛的覺醒」。
就是「仁」的發現。
人與人之間,因蒙恩而感恩,因感恩而回饋,因彼此回饋而形成「善的循環」。「善的循環」則形成「善的社群」。這個過程,就是「仁的發現」。
「仁」的發現,使人活得快樂而有意義,
「仁」的實踐,使人生有了方向,從此不再迷惑。
對於「仁」的領悟、充實與光輝,就構成了一位儒者的生命旅程,終身求仁得仁,不願乎其外。
人世間一切美善的行為,都歸因於此人的生活經驗裡,曾經有過一份人與人之間的,美好的感受。
這就是先聖先賢所揭示的,「一念之仁」的永恆價值。
光,穿透幽暗;
愛,點亮心靈。
「學而時習之」,學什麼?
就是學一個「仁」字。
一般人,從孩提童蒙的狀態,就感受到親人的慈愛。而產生一片純真的孺慕親情,人之初,就這樣湧現了人性的一點靈光。——而形成孩提「善的感動,善的領悟」。這正是人之異於禽獸的起點。
「善」,在心中積累、擴充,隨著生命的成長,而提升為「大我之仁」。而甘心付出,勞而無怨,那就是「仁德」。
人,為了大我之仁,而燃燒生命,放出光芒,那就是「明德」。
人,由愛而善,由善而仁。
儒學,就在於啟發人類天賦的靈性,使它發展為「大我之仁」。
以「仁」作為智慧的依據、行為的動力。
儒教,就是要陶鑄一位「自明其德」(明明德),並進而「明明德於天下」的儒者。終身行仁,不避艱險;素位而行,止於至善。
所以「儒學」就是「仁學」,「學而時習之」就是「學仁、習仁」。
「習」,
就是「行」,就是「實踐」。
就是實實在在把「仁德」做出來。
「習」,就是「修練」,就是「下工夫」。
就是「切磋琢磨」,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習」,就是「淬煉」。
就是水裡來,火裡去,在災疾困頓之中行健不息。
就是改變習氣,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而有了新生命。

「時習之」。
就是學習,要能
及時、因時、先時、乘時。
「及時」。
就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要珍惜寶貴的光陰,
扎扎實實打好
立身行道的基礎。

「因時」,
就是因應時代的變遷,
與時俱進,
在龐大的知識海域中,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培養自己成為一位
有視野、有智慧,
有擔當、有能力,
能活學活用的人,
能解決羣體當下的困境。

「先時」,
就是以不忍人之心,
領先羣眾看清楚問題,
找出答案。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去回應同胞和人類
即將面臨的新挑戰。
「乘時」,
就是無恃時之不來,
恃吾有以待之。
時至而行,不失其機。
時乘六龍之位以御天
把握時勢
除天下之患,
造蒼生之福,
如及時雨。
綜上言之
「學」,是心智活動,
「習」,是行動力。
「學而時習之」,
就是「言行相顧,知行合一」。
無論在什麼位置、什麼環境、什麼時代,
都必須反復地切磋琢磨,
在學中做,在做中學,
不斷檢討修正,
修身,無所不用其極。
抱道懷仁,不須臾離。
「不亦說(悅)乎?」
說,是深心的喜悅
當學習者
人格一天比一天成長,
心地一天比一天光明,
能量一天比一天充沛,
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進。
自然會從心底湧出源源不絕的喜悅。

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朋」,
就是同門共學之人
有人像我一樣,
也仰慕我這位老師的學問境界,
同樣被老師感動,
而不遠千里,
前來與我同窗共學,
成為良朋益友,
互切互磋,相激相盪,
一起成長,志同道合,從此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這豈不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三、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慍」,
是心中有怒,而未形於色,
「不慍」,是心無怨尤。
「人不知」,是我的才德尚未得到別人的重視。
「君子」,是成德之人。
當你自認為學問有成,提出意見,
卻還不被尊重的時候,
應該反躬自省,更加勉勵,
不可憤憤不平,
要心平氣和,
不存絲毫芥蒂。
「心理連影兒都沒有」(恭錄毓師語),
這才是一個君子應有的修養。

結語

各位同學!

凡是曾經向內下過一點工夫的朋友,一定會認識到人的心性,是多麼的微妙難測。想要降龍伏虎,希聖希賢,談何容易!
我們從古聖先賢所留下來的十六字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就可以知道:儒門的修養工夫,是何等的精湛。
古往今來能「自明其德」(明明德),並矢志「明明德於天下」的儒門學子,何其稀有!因此志士仁人,莫不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才能任重道遠,眾志成城。
各位同學,我們是台灣的知識份子,我們不能忘記毓老師「以夏學拯世,以果行育德」的訓誨。我們要拯世,首先就應該回饋給撫育我們成長的台灣。
台灣近三十年來,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分歧、錯亂、停滯、衰退。我們忍心「看她起高樓、看她宴賓客、看她樓塌了」嗎?
四年了,我們應該多多商量,好好凝聚具體的共識,好好地合作,來回饋撫育我們的台灣。
各位同學!
學問深時心氣平,意見有出入,不妨氣和辭婉,據理力爭;如有未洽,何妨捨己從眾。把「人不知而不慍」的工夫用出來,並且反躬自省,進一步朝向「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的境界邁進。
我們要學以色列人他們牢牢地記住了,他們因為不合作而導致亡國一千年的慘痛教訓。如今,再吵,也絕不分離。
各位同學!
孔子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句話是說,在我們尚未成德之前,我們的好惡情緒未得其正,必然發而不能中節。因此,我們的意見也不易得到眾人的接納。此時此際我們不但不可怒責別人,反而要用雅量去包容,愛護那些不知我、誤解我、甚至攻擊我的人。
人有量,才好相處;能合作,才能成事。我們正處於一個全球劇烈競爭的時代,我們一定要學習如何善巧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每一位同學,都是走在切磋琢磨的半路上,每個人都不完美;但是,也正在走向完美。我們一定要做到「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與(鼓勵)其進也,不與其退也」。我們要只見人之長,不見人之短。
我們一定要休休有容,認定:
天下沒有我不能包容的人;天下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
天下人都是我敬重的對象,都是我學習的對象。
各位同學!
毓老師不在了,但是,他老人家的叮嚀還在。還在書院的牆壁上,每天向我們耳提面命:「虛心竹有垂頭葉,傲世梅無仰面花。」
毓老師辛苦六十年,才換來你我齊聚一堂,這個團體得來不易,我們一定要盡心護持,飲水思源,繼志續聲。共同以華夏慧業,道濟天下。

悠悠宇宙,茫茫人海。
人師難遇今已遇。真道難聞今已聞。
願吾同學:惜此良緣,無負初心。

本期目錄

【奉元薪傳之二】我是從長白山吹來的一片葉子 文/林明進

毓老師收我為門生時,他69歳,我19歲。
從天德黌舍到奉元書院,從青春期聽到更年期。所以,雖然我已60歲,一直都沒覺得該退休。
我是一片葉子,一株從長白山來的老樹長出的葉子。雖然,連種子都數不上。可是這棵經霜彌茂的老樹,有很微妙也很神奇的生生之道。種子師兄種子師姊們,大德敦之化之,連根鬚也小德川之流之。
我只是一片葉子,一聲鏗鏘,落地,理應是無聲無息的。長白山的老樹,玉樹臨風,捋一把白鬚,老氣一口,就是大至乾坤,葉子落在北大,長樂未央。我說奉元就是華夏文化的生機,1949年到今天,你們終於要國學,這是個契機。
毓老師私底下,曾發豪語,500年後看我。北京是最高的華夏文化學術殿堂,你們5年到就看到了長白又一村後的士林。我只是一片葉子,北京有點乾,我生澀的從葉縫中發芽,從未名湖迎賓的自由學風中發聲。
在瀋陽的會議室中,有點陳舊,卻裝了不少人。我面對著新賓的方向,葉聲瀟瀟,我上了「元學第一課」,儒家、道家,都從「一」出,元者善之長,一者用之端。
長白又一村,是中華村,是文化村,是天下為一家的夏學村。
可以做一棵大樹,就不要只做一片葉子。知道自己是一片葉子,知止而後有定,定於一也是一片葉子的生生奉元。

本期目錄

【奉元薪傳之三】微笑 揚善之端 文/張輝誠

天下雜誌三一九鄉款款行系列總編輯蕭錦棉先生,特地請資深編輯 陳世斌兄拍攝天下雜誌大會議室內的橫批給我。
這是   毓老師百歲晉一的作品,一百零一歲還能寫這樣大字,可略見老師剛毅之力。
毓老師的學生都知道,老師不接觸記者,不公開演講,只有一次破天荒接受天下雜誌的邀請,講誠信,聽眾是臺灣偏鄉校長。
毓老師說殷允芃先生是,有所不為。
天下雜誌是唯一有   毓老師公開演講照片的雜誌,這張照片我從雜誌上剪下來,多年來一直夾在我的書桌上。
蕭錦棉先生是臺灣三一九鄉活動發起人(319這個數字也是他們統計出來的),對臺灣鄉土意識,貢獻太大了。蕭先生常和毓老師喝咖啡,聊天,殊勝因緣,太叫人羨慕了。
【金毓良言】
.欺人可,欺自己不可;今天,死的、活的都失敗,因為都自欺。
.不錯是沒錯,不是好。
.今之社會常受名嘴左右,人云亦云,一般人不能存有獨立思考能力。
.要做一件事,得從根處著手。
.要成就事業,心得像鐵一樣堅,像水一樣平。

本期目錄

【奉元新語之一】論禮儀對人的影響 文/李蓬齡

若要居仁宅,先須入禮門

呂本中《童蒙訓》收錄張橫渠詩云:「若要居仁宅,先須入禮門。」司馬光作《橫渠哀詞》曰:「教人學雖博,要以禮為先。」伊川先生云:「子厚以禮教學者,最善先有所據守。」司馬溫公伊川先生於詩中皆讚頌張載教學注重「禮」。為何張載如此重視禮教?為何他認為若要以仁愛治家,必得先持禮才行?禮儀對人究竟有何影響?茲析論如下:

一、禮之質,中正無邪

《禮記‧樂記》曰: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於天地,然後能興禮樂也。論倫無患,樂之情也;欣喜歡愛,樂之官也。中正無邪,禮之質也;莊敬恭順,禮之制也。若夫禮樂之施於金石,越於聲音,用於宗廟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則此所與民同也。

此言禮樂之作,本於天地之精神和秩序,要遵守其形制,更要掌握其本質。「樂」起於天的陽剛之氣,「禮」起於地的陰柔之性,陰勝則秩序紊亂,陽勝則暴戾之氣起。故唯有通曉天地自然的陰陽剛柔,才能制禮作樂。雅頌之辭(論)與律呂之音(倫)不相悖逆,就是樂的根本精神;使人人喜悅歡樂、相互親愛,是樂的外在作用。使人中正平和,無偏邪的思想,這是禮在本質上的要求。注意外表的莊重、恭敬、謙遜、謹順,就是禮在形式上的要求。金石樂器若以合乎禮樂之心演奏,這樣傳出的樂音,才適合敬事宗廟、社稷、山川、鬼神,此等合乎禮樂之心,用來治理百姓也是同理的。所以禮樂的教化就在於能提升百姓內在的道德修養。

二、致禮則莊敬嚴威

《禮記‧樂記》曰:

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慈)、諒(良)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慈)、諒(良)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致樂,以治心者也。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故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內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煇動於內,而民莫不承聽;理發諸外,而民莫不承順。故曰:「致禮樂之道,舉而錯之,天下無難矣。」

君子之所以禮樂不片刻離身,乃因深刻體會禮樂的作用。若用樂以陶冶內心,則平易、正直、慈愛體諒的心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有了平易、正直、慈愛體諒之心,就自然感到快樂,感到快樂就心神安寧,心神安寧心情就會長久的平靜穩定,心情能長久的平靜穩定不變,就能通達於天道自然,最終得到神妙自在的境界。修養能上通於天道自然,不待多言就可取信於人;達到神妙自在的境界,不待發怒就能使人敬畏──所以,致力樂的修為,就是為了陶冶心性。至於致力於禮的修養,是因為身體力行時,自身的外貌自然莊重恭敬,莊重恭敬就令人感到威嚴。如果內心有片刻的不和不樂,鄙卑詭詐的念頭就會乘隙而入;如果外貌有片刻的不莊不敬,輕忽怠慢的念頭就會乘機而入。所以說,樂是影響人內心的活動;禮則影響人外在的言行。「樂」終極的目標在於使人內心和暢,「禮」終極的自標在於使人恭順。內心和悅而外貌恭順,那麼民眾只要看到他的臉色表情就不會與他抗爭了;望見他的儀容風采就不敢有輕慢的念頭了。由此可見,出自內在的德行所煥發出來的風采,民眾莫不樂於聽從;合於禮的進退應對,民眾莫不樂於順從。所以說:窮究禮和樂的真諦,並將它加以弘揚,身體力行,則用此來治理天下,就沒有什麼難辦的事情了。所以,能致禮於個人言行者,則「莊敬嚴威」,故「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

三、行禮能居仁由義

行禮何以能「居仁由義」?究竟「仁、義、禮」三者之間又有何密切關係?《孟子•告子篇》曰: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又《孟子•離婁篇》曰: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仁,是人人固有的愛人之心,故曰「人心」。義,是人人應該走的大路,故曰「人路」。舍其路而弗由,是棄義;放其心而不知求,是棄仁。若一個人不知禮義之為美,言行戕害了禮義,捨棄了「仁」和「義」,就要深自警惕,那是一種自暴自棄的行為,是極其令人悲哀的事了!因為不信禮義之美,不行仁義之事,縱然有聖人在旁與居,也無法感化他啊!

蔡仁厚教授認為:因為能立公心(居仁)者,在實踐中必求正當合理(由義而行);故知「仁」是義的基礎,「義」則是仁的客觀顯現。《論語•顏淵篇》則更進而說明「禮」與「仁」的關係: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朱熹認為:己,謂身之私慾;而禮者,乃天理之節文。為仁者,必有以勝私慾而復於禮。一日克己復禮,則天下之人皆與其仁,其效甚速而至大也。程子曰:「非禮處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須是克盡己私,皆歸於禮,方始是仁。」是以,蔡仁厚教授說:

禮以義為實質,義又以仁為基礎。三者相循而溯其本源,乃可推進一步說:仁是禮的基礎,禮是仁的表現。此之謂「攝禮歸仁」。

由此可見,禮是仁之表,仁是禮之基。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不仁之人不能立公心,自然就發不出要求「正當合理的意識」,也就建立不起禮的社會秩序。是以,唯有先「克己復禮」,即教授所謂的「攝禮」,才能「為仁」、「歸仁」。

而《論語•衛靈公篇》曰: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此言君子做人,以義為本質,依禮而行,出以謙遜,而成之以信。君子的實質既在於「義」,須通過「禮」而實踐於外,是以《禮記•禮運篇》曰「禮可以義起」,《管子•心術篇》曰「禮由義出」,蔡仁厚教授說:

因為禮代表生活秩序,而人之所以要有生活秩序(大至於典法制度,小至於生活儀節),則是由於人之要求正當合理,以期表現生活意義和成就人文價值。……唯有人自覺地求合理的意識,才是價值標準的根據。……總括地說,禮的本義是一生活秩序,故「禮」觀念即是「秩序性」觀念。一切秩序的具體內容(儀節之文),皆可依「理」而予以改變,這個「理」(正當合理性)即是孔子所說的「義」,而禮的基礎正在於此。孔子提出「義」觀念,使禮的基礎歸於自覺。在理論的進程上說,是謂「攝禮歸義」。

中庸曰:「義者,宜也」,凡事合理合宜就是「義」。所以蔡仁厚教授所謂的「人之要求正當合理」即是「義」,他提出「攝禮歸義」之說,將孔子「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闡論發明,可謂定義明確。

綜上可知,攝禮可以歸仁,攝禮可以歸義,「禮」與「仁、義」之間的密切關係於此可見。

又《孟子•盡心篇》曰:

王子問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謂尚志?」曰:「仁義而已矣。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王之子,曾問孟子農工商賈各有其業,只有「士」鎮日閒閒,獨無所事,不作事而坐食,他們所憑藉的是什麼呢?孟子答以士能「尚志」,即「士,志在仁義」,他們心志高尚,非仁非義之事,雖小不為;而所居所由,無不在於仁義,此士所以尚其志也。故士雖然未得公卿大夫等之大人之位,卻於大人之事體用已全。故〈曲禮〉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此有如《禮記‧學記》所云:

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所以, 士雖不作事而坐食,但「士尚志,能居仁由義,能行禮之事真正體現道德仁義。因此,非得藉由士的遵行禮樂教化,居仁由義,才能建立良好的家教,建立和諧的社會。

孟子在告訴宋句踐遊說諸侯的道理時,要能「尊德樂義」,悠然自得,所謂「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得志,則澤加於民;不得志,則修身見於世。即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是以,知識分子的言行若不能「居仁由義」,即一無是處。知識分子唯有「攝禮歸仁」、「攝禮歸義」,建立起有秩序性的「禮」,正當合理性的「義」,與正當合理又依於公心的「仁」,教化百姓,「行禮能居仁由義」即在於此。

四、樂極則憂,禮粗則偏

《禮記•樂記篇》曰:

王者功成作樂,治定制禮。其功大者其樂備,其治辯者其禮具。干戚之舞,非備樂也;孰亨而祀,非達禮也。五帝殊時,不相沿樂;三王異世,不相襲禮。樂極則憂,禮粗則偏矣。及夫敦樂而無憂,禮備而不偏者,其唯大聖乎!

此言王者功業成就時開始作樂,天下底定時就開始制定禮儀。王者的功業越大,所創作的樂越是完備;王者的政治越普遍穩定,所制定的禮越是周全。治理天下必須制禮作樂,而唯有聖人方能使禮樂明備。手執干、戚而舞,並非完備的樂;用烹好的熟食祭祀,並非最隆重的禮。五帝所處的時代各不相同,所創作的樂自然不相沿襲;三王是不同世代,所制定的禮當然也不相沿襲。若操弄樂到極致時,就會使人沉溺其中而有不能自拔的憂慮;若禮儀草率,失去聖人制禮的本義,言行就會趨向偏頗了。真正能做到使樂保持敦厚而不致因追逐聲容之盛以至於憂,使禮完備而不走向偏頗的,恐怕只有大聖人了!

故孔子曾慨嘆:「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徒有玉帛節制外在形式的禮,或只擊鐘鼓而發出樂音,卻遺失了禮之敬,樂之和,就稱不上是禮樂了。

而《禮記‧郊特牲》亦言:「禮之所尊,尊其義也。失其義,陳其數,祝、史之事也。」如果失去聖人制禮作樂的本意,只記得行禮時各種禮器的多寡之數,就是祝史們純事務化的作法。所謂「禮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故《禮記‧禮器篇》云:「是故先王之制禮也以節事,脩樂以道志,故觀其禮樂而治亂可知也。」先王藉由觀察禮樂的情況,便可了解國家是治還是亂。

國家如此,個人亦是如此,既然「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正,無文不行。當個人行為在禮制上不周全,其立身處事必然產生偏差的行徑,影響別人對他的看法。 譬如《禮記•禮器》記載:

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為隘矣。是故君子之行禮也,不可不慎也。眾之紀也,紀散而眾亂。

「隘」就是狹陋。齊國大夫晏平仲生活節儉,他祭祀時所用的豬蹄膀份量甚少,裝不滿一個盛器,又在上朝晉見國君時穿著洗舊的衣服,戴著洗舊的朝冠,君子認為他行為太狹隘簡陋了。

因為「樂極則憂,禮粗則偏」,禮既是眾人的綱紀,綱紀一旦渙散,眾人的行動就會紛亂,故君子於執行禮時務必竭盡真情,極其慎重,要致其敬愛,要有這樣的誠意,要遵守先王禮儀,美觀而文雅,而不可一味的自以為是。此即《禮記•禮器》所謂的「君子之於禮也,有所竭情盡慎,致其敬而誠若,有美而文而誠若。」

晏平仲貴為齊國大夫,其一言一行動見觀瞻,影響社會風氣甚大,卻於祭禮和朝見禮上如此輕慢簡陋。而《禮記》上批評行禮不當的人為「不成人」,就是筋骨還沒發育健全的人。《禮記•禮器》曰:

禮也者,猶體也,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設之不當,猶不備也。禮有大有小,有顯有微,大者不可損,小者不可益,顯者不可揜,微者不可大也。故經禮三百,曲禮三千,其致一也。未有入室而不由戶者。君子之於禮也,有所竭情盡慎,致其敬而誠若,有美而文而誠若

依〈禮器〉之說,「禮」就像人的軀體,若一個人的身體筋骨發育不健全,就是沒長大成人(有如語所說的「嬰仔屁」)。所以,禮若設置不當,就像沒長大成人,還不懂人事的小孩。則禮必須做到恰如其分:禮有規模大的,如全國共行的大禮;也有個人施行的小禮;有的儀式意義醒目,令人一目了然;有的則隱微,不易看出其中的義涵。但皆不可輕率增減損益。禮的表達也有出於外在和內心的差別,若是禮須由外在表現的,就要合於禮的展現出來而不可遮掩;若是當含蓄於內心的,就不可故意張揚出來。不論是常禮的三百之目,或是三千的細目,其最終的目標是一致的。這就像一個人不可能不經過門戶就能進入內室,因此,君子要成為真君子,對於禮儀務必竭盡真情,極其慎重,有致其「敬」的誠意;同時禮儀也要美觀而文雅,具備有「美」這樣的誠意。

正獻公呂公著之子滎陽公呂希哲就曾說:「後生初學且須理會氣象。氣象好時百事是當。氣象者,辭令、容止、輕重、疾徐,足以見之矣。不唯君子小人於此焉分,亦貴賤壽夭之所由定也。」所謂「氣象者,辭令、容止、輕重、疾徐」,即是表現於外的禮。滎陽公以為君子、小人、貴賤、壽夭,都和禮有密切的關係。可見禮不可偏,一偏就粗,就「體不備」,成了君子所謂的筋骨還沒發育健全的「不成人」。豈不哀哉!

綜上可知,禮中正無邪的本質,莊敬嚴威的外貌,令人能知禮義之為美,而尚志承順,不自暴自棄,敦樂而無憂,禮備而不偏,〈曲禮〉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可見禮儀對人的影響,莫怪張橫渠說:「若要居仁宅,先須入禮門。」

註解請下載附件https://goo.gl/MjsmzK

本期目錄

【奉元新語之二】一封給新生命的信 (上) 文/蘭言

親愛的寶貝:
 
感謝妳來到爸爸與媽媽的身邊,柔弱幼小的妳為我們帶來許多歡樂與成長,媽咪知道從懷孕到妳三歲以前,妳會忘記在襁褓之中的回憶,但是在妳心靈深處會記得爸爸媽媽對妳的愛,妳可愛的笑容牽動著我們的心,妳每一天的成長帶給爸媽許多喜悅與驚奇,這封信記錄著我們對妳的愛與祝福。
 
懷孕是一曲美好且溫柔的雙人舞,爸爸媽媽第一次看到妳的超音波照片,圖片中的妳還只是個小小圓點,圓圓的像極了太極圖一樣,如同元的生生之幾。與妳共舞的過程中,媽媽感受到生命的奇妙,所有身體的節奏都配合著妳的成長,回到自然的韻律當中,媽媽體會到我不再只是我,而是一個身體承載著兩個靈魂,我的身體只是宇宙生命的載具,上天透過媽媽賜予妳生命,妳是活活潑潑、自自然然的存在。當妳在媽咪肚子裡時,聽見妳的心跳聲,爸爸好開心,一有空就會念書給妳聽,等到妳會踢腿了,爸爸就跟妳玩遊戲,妳的來到是上天賜與爸媽學習成長的禮物。
 
期盼妳來臨之前,媽咪經歷了一段尋訪「家」的過程,希望在妳來到世間之前,爸爸媽媽有一些心理的準備,因此媽媽透過不同的機會拜訪了許多美好的家庭,也有許多父母無私地與我們分享如何孕育生命、胎教與經營家庭的心得。
 
第一站:倫常之美,大隱於市
 
在準備懷孕的前一年,媽媽閱讀了學長母親所撰寫的懷孕手札,裡面提到父親與母親如何涵養孩子。包括懷孕前需要保養精氣,父母需要端正身心,保持身心平穩,除了胎教之外,媽媽也很好奇,學長的父母親家庭經營的方式,因此找了機會到學長家拜訪。
 
學長的家中充滿著溫和的人文氣息,媽媽感受到家庭有明理的父母,懂得家庭經營之道的父母對於家庭傳承的重要性,而其中讓我感受到最深的就是,父母的身教言行才能讓孩子時刻沐浴在德風與人文之美中,這不僅引發孩子內心對於人的尊重,更會給予孩子生命的厚度。
 
學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從小訓練他們兩兄妹做家事,小的時候就是幫忙爸媽送送東西,再大一點父母就指派他們做院長與廳長,意思就是打掃院子與客廳。然後,與親族之間的互動,每年都會定期舉辦家族聚會,讓所有的親戚一同參與祖父母的生日、父親節、母親節。另外,安排不定期的家庭旅遊讓親族的小朋友互動培養感情,聚會中還會安排兄弟姊妹與小孩共同排練的節目給老人家看。
 
關於家庭傳承,他們的母親每年編輯一本家刊,把家中感人的事情記錄下來,包括孩子的出生、外婆的生日等等,把家庭的回憶透過筆墨留存,讓孩子成長的環境充滿愛。更為難得的是,母親一家六姊弟比鄰為居,完成外祖父生前的心願,期間舉辦十多次家庭會議與溝通,把散落在各地的兄弟姊妹又重新聚集在一起。這樣環境成長出來的兩兄妹,一直到而立之年,每年都會親自做卡片與畫漫畫贈送給父母作為禮物,而在生命重要時刻,包括愛情,都會與父母一起討論與分享。淳厚的家庭之愛流暢於血親與手足之間,讓人十足感動。
 
有了母親善盡坤卦柔順的婦德,更有父親在兩兄妹成長的過程,扮演提點引領的角色,如叮嚀「千穩百當,清明在躬」的乾卦之德,讓文化傳承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更顯活化。
 
第二站:傳家-母愛的力量
 
媽媽因為工作的關係,有緣在舉辦的課程上接觸到任祥女士,任女士的一生十分傳奇,父親是台灣前財政廳廳長任顯群,母親是一代名伶顧正秋。因為政治因素的影響,任女士小時候生長在沒有水電的金山農村中,但也因為如此,父母親全心的陪伴,將自己身上所蘊含的文化基因也傳承給任祥女士。
 
直到任女士的三名子女前往美國念書,任女士為了讓他們不失去文化的根基,用心收集許多文化的記憶與歷史,食衣住行各種曾活用在中華民族的節慶與日常生活中的器皿、食物、衣裳,任女士都試著用手工再把這些歷史的文化積澱重新復活起來。在這樣的過程之中,他的先生姚仁喜建築師,看著太太廢寢忘食投入文化記錄的工作中,在收集大量史料準備出書的過程,苦思書籍名稱時,姚仁喜先生說:「妳做的工作就是『傳家』。」
 
姚女士作為一個母親,覺察文化保留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以個人的力量完成《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這套書,書的章節別出心裁的與人人家中都有一本的農民曆做結合,將書分為春、夏、秋、冬,各自獨立為一本。每本裡頭再分為六章節「氣氛生活」、「歲時節慶」、「以食為天」、「匠心手藝」、「齊家心語」、「生活札記」。每一章節都搭配實物,如歲時節慶有的玩具,姚女士也會試著用巧手做出來,其中最為難得是「齊家心語」裡頭記錄著母親與兒女的教育對話,夫妻之間的愛情與相處之道,更有家族歷史、做人處世的案例,以及不同家庭面對苦難時的智慧傳承。「生活札記」則有任祥女士採訪許多離婚的、婚姻幸福的朋友,還有子女關係良好與不美滿的家庭,記錄他們對於家人的溝通方式,並且給予他們反思自己家庭經營方式的機會。
 
在演講席間,許多大陸的女企業家與夫人,她們對於自己要做的文化傳承開始有了想像,雖然她們也會擔心自己的文化底蘊不足,但是姚女士以母愛為出發,走了這麼一條深刻的文化探尋之路,帶來廣大的回響也給了這些企業家女士們有勇氣與毅力活出華人文化的美與善。
 
第三站:放下-母親的智慧
 
走近李學姊創辦的讀經學園,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孩子讀書可愛的模樣,讓人疲憊的心靈又充滿了能量,學園中的孩子,最小兩歲,最大則到高中,孩子魚貫穿梭於學園中嬉戲,也不失秩序。
 
學姊為了孩子創辦了教育事業。她是位充滿直率氣息的母親,雖然年逾六十,身上沒有一些遲暮之氣,比年輕人還充滿朝氣。學姊投入兒童讀經教育二十年,她學幼教出身,因為自己的孩子是個過動兒,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從孩子幼年就開始尋找最適合的老師與課程,甚至把自己的工作辭去,陪伴孩子一起上課,只要哪裡有好老師,母親總是不辭辛苦前往所在之處,為孩子尋求明師。
 
學姊並未囿於體制內教育的概念,她憑著母親對於孩子的了解,在孩子五歲時就接觸讀經教育,在過程中也將自己培養成為一位教師。她說剛開始她自己也不會,在中文經典上不僅上國語正音課程,對於西方經典則是為孩子請了一位英語家教,母親也跟著狠下苦功調整自己的發音,只要有一點不對,她就努力修改自己的錯誤,直到正確為止。
 
正因為這份老實的傻勁與深厚的母愛,在2005年孩子高一時,便開始創辦讀經學園,以愛自己孩子的心,推展到其他孩子身上,並且給予家長正確觀念,鼓勵家長要與孩子一同成長,與其讓孩子看視訊、聽錄音帶,不如每天花一兩個小時陪伴孩子學習,父母陪伴的學習成長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與支持。母親這樣的苦心,上天也有所感應,讓他的孩子在讀國三的時候就碰到毓老師,成為最年幼的關門弟子,毓老師對孩子的啟發,給予他深厚的文化心靈支持。
 
在孩子平日的行為教育,學姊特別重視教導孩子如何解決問題與思考問題,也會針對孩子的弱點,選擇機會教育孩子。比方說孩子比較無法自行處理某些事情,學姊就會製造機會讓孩子學習處理,並且交辦孩子任務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並提醒孩子要多注意別人的優點,觀察別人是如何辦事與辦學,並換位思考自己要如何做事。
 
學姊也特別強調胎教的重要性,接觸過許多父母,她發現有良好胎教的孩子,情緒與個性會比較穩定,孕婦可以在得知懷孕之後,就立即開始在生活周遭提供孩子美好的環境,吸收東西方文化的精華,可以播放古典音樂與東西方文化的經典,更重要的是母親的身教與言教,母親在懷孕過程的思維會直接影響小孩,尤其是母親的情緒,然而有胎教意識的母親,可以先端正自己的身心,厚養自己的性情。
 
這樣心心念念於孩子的母親,還不停提醒著我,父母即使陪伴孩子成長,最後的功課就是要學習讓自己放手,讓孩子成長走自己的路。「放下」這堂課對於母親特別重要,放下自己對孩子的情執,自己也能在人生道路上持續前進,這是我在這堂課中學習到最重要的精神,一位母親全心支持孩子,得到如此大的成長,並且學習輕輕放下自己的付出,聽到這段話的那一刻我的內心震動了一下,人生獨來獨往,不正是如此嘛!(待續)

本期目錄

【奉元鴻爪】華夏文化研學旅行計劃 文/董華春

契之作,肇跡軒史,道樸風淳,文用尚質,降及唐虞,爰迄三代,世祀遐絕,載曆綿遠。自倉頡造字開始,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滄海桑田,最近兩百年來,西方工業革命船堅炮利,中國一度乾坤倒懸,危如累卵。西風東漸,國學在全盤西化中分崩離析,美德讓位於厚黑學,孔夫子讓位於偶像派,向善之心讓位於惡趣味,社會浮躁,文化媚俗,傳統瓦解,心靈憤激,絕大多數中國人無暇思考中華民族的來路,只知人云亦云,無法洞察中國未來的去處。
是故,北京奉元書院及華夏寶貝國學館聯合推出華夏文化研學旅行計劃,旨在推廣國學經典教育,傳播民族歷史正能量,弘揚中華文明傳統智慧與美德,增進社會和諧與民族團結,喚醒全世界炎黃子孫的根脈意識。我們依據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所示,將中華輿圖分為四十七個文化大區,彼此交錯,相互包容,分別制訂相關研學旅行線路,在此以饗大眾,並正式向有志於提升國學素養和人生層次的愛好者提出邀約:讓我們在讀萬卷書後,不妨與知音攜手同遊萬里路。
本研學旅行計劃的每條線路均有知名學者和文化翹楚參與,目的是讓每個參與者在遊中有所學,在行中有所思,無論是國學大師還是中學生,在旅行中都有平等對話和相互切磋的機會,參與者都將得到重要提點和啟發。無論參與哪一條線路,從此都將告別「不辨菽麥、不通五音、不解禪機、不知堯舜」的蒙昧生活。
路線編號及相關內容說明,請自行下載附件。

報名須知:
一、因主辦方不是旅行社,參與的知名學者和文化名流時間有限,因此每條文化旅行線路只行走一次,希望廣大國學愛好者珍惜每次機遇。
二、所有研學旅行線路由報名者根據個人喜好任選,每條線路報名滿15人即可成行,原則上不超過30人。報名訂金為5000,達到成行條件後主辦方會向每個參與者發送詳細行程單和總費用標準,若參與者因故不能參加,報名定金隨時退還。
三、主辦方將向每位報名者預先發放個人資訊徵詢表,要求每人認真填寫身體狀況和飲食禁忌等內容並回覆。若報名者身體狀況對其選擇的旅行線路不堪負荷,主辦方會予以提醒並勸阻。
四、所有研學旅行線路以遊學形式為主,遊覽風景為輔,排除任何商業元素,不安排遊覽任何當代仿古景區和商場設施。需要指出的是:每條線路所示圖片風景都是我們旅行必到之處。
五、聯絡人:
臺灣聯絡人:張景興:0920839011,[email protected]
北京聯絡人:董華春:18611765456, [email protected]

本期目錄

【學會公告之一】同門暨學會新書介紹 文/編輯小組

書名:《天道驚險人驚艷:易經的第一堂課》
作者:劉君祖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內文選摘】

什麼是《易經》?

《易經》是中國流傳最古老的一部經典,名列四書五經之首,有「群經之王」的稱號。經文本身才四千多字,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卻無比深遠,幾乎中國所有的學問和技藝,都直接或間接受其啟發。《易經》中有神秘的易占、易數,透過術數之學的推廣,和傳統的平民生活也密切相關。自古迄今,論述《易經》的文字當以億計,而且隨著時代的演變,還不斷產生嶄新的詮釋和應用,好像易海無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易經》屬於集體創作,從傳說的伏羲畫卦開始,可能經過周文王姬昌修訂卦、爻辭,到孔子經傳思想的集大成,長達四千多年才定稿。書中充滿了歷代聖賢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深沉的思想智慧,後浪推動前浪,義理愈研愈精,在各方面都達到了難以企及的高峰。
人類文明的發展,可視為一系列發掘問題、解決問題的歷程,《易經》的結構也是如此。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就象徵各種類型的宏觀及微觀的問題,而卦、爻辭即是最好的答案。熟習易占的人都知道,占卦基本上就是一問一答的互動,問得愈深入,答得就愈精彩。

卦、爻辭的文字相當精簡,通常都是描述現狀、預測未來,並告知行動準則,以謀趨吉避凶。人生任何決策,總得以相當的預測為基礎,往前看得愈遠、愈準,成功的概率自然就比較高。

《易經》的「易」字,主要是指「變易」,成住壞空、生老病死,面對宇宙間不斷變動的現象,人應當如何適應、理解及運用呢?「易」又指「不易」,變動的表象背後,自有永恆不變的法則,只要我們深入掌握,再去處理事情就能化繁為簡,以簡御繁,故「易」又有「簡易」的含義。

佛教有三法印之說,即「諸行無常」、「涅槃寂靜」、「諸法無我」。這和《易經》變易、不易、簡易的說法相通。

「簡易」是悟道之後的境界,表示修行的過程中得節制嗜欲,無私無我。莊子說:「嗜欲深者天機淺。」(〈莊子‧大宗師〉)反過來說,嗜欲淺者,天機必深,天機深,才能徹悟大道。


書名:《毓老師講學庸》
講述:愛新覺羅 毓鋆
記述:蔡宏恩
整理:許晉溢
出版:中華奉元學會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序文選摘】

夏學悠悠的古調                     林明進

《毓老師講學庸》,是毓老師化為文字的遺音,也是毓門最精粹的古調,古調雖自愛,我們還要琴之瑟之,傳之承之。讓夏學悠悠,以中道正道之光華天下。

毓老師給了我們一條江,我們即使成不了一彎溪,每個人也要給中華文化一滴水。

《大學》,學大;《中庸》,用中。這是毓老師從天德黌舍到奉元書院,常常提,時時說的話,學姐、學長、學妹、學弟,最耳熟能詳的聲音。老師講學,依經解經,每一句都有出處,每一個結論都有真味。以原汁原味的本色來印證中華文化的原貌,這是毓老師在臺講學六十年的真精神。

「夏學」,是內聖外王之學。字書上說,「夏」,中國之人也;「學」,是覺悟之意。夏學,華夏之學,是中華民族自覺覺人的學問。

孔老先生在論語上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第二),這是孔子自述為學修德的歷程與進境。

孔夫子說自己的志向:「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志於學什麼?志於學夏學,志於學大學,學大人之學,學治國天下平之學。《禮記》有<大學篇>,大學者何?大學,學大,學天。憑什麼這麼說?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論語‧泰伯第八),「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大學的大唯天足以稱之,唯堯足以法之,所以奉元書院主張大學學大、大學學天。這是論語的證據。

中庸這樣讚美孔子:「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中庸第三十章)子思贊孔子之道如天地之化育萬物,天地之所以為「大」在此,孔子之道之所以為「大」也在此。這是中庸的證據。

孟子云:「大而化之之謂聖。」(孟子·盡心下篇)夏學的修為不在內聖而已,自己達到「大」的境界,還要教化人人也要達到「大」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有容乃大。學大就是要成為大人,「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何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宇宙為一大天地,人為一小天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天地有好生之德,聖人有愛物之能,所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西銘語),是人的責任。人為萬物之靈,萬物役於吾心,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仁民愛物,就是無差等的極致。

學生,覺生。「天地之大德曰生」(繫辭下傳第一章),「生」是地上草之始生,以草木始出土上設喻,象徵自然造化之德。就人而言,學生,學「生」,學怎麼活,學怎麼做一個人,人,是天地之性(生)最貴者也。自覺身為人的責任,也要覺人尋繹人的價值。從人生面看,學陌生的知識、學生存的能力、學求活的韌力、學生活的情味、學生命的價值、進而學生生不息的使命。

大學從生命哲學出發,推而發衍出人生哲學、政治哲學。明明德,即《周易‧乾卦彖傳》:「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的明「大明終始」之德,從伏羲三畫卦發展到文王六畫卦,由始終到終始,「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大學經一章),終而復始,生生不息,自然不盡之意繫焉。繫辭傳云:「生生之謂易」(繫辭上傳第五章),大學的明終始之德不就具體而微的闡釋周易「生生」至美至善之德?

文言傳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是:「元者,善之長也」(乾卦文言傳),生是自然變化之大德,元就是生命最初的大能,最大最美的善,「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繫辭下傳第一章)。正,从一止。元是體之本,一是用之端。止於至善就是止於一、止於元,就是正道。夫子在《周易文言傳》:「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的結語,更是明明白白揭櫫正道之要。

,為初大(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華夏之學起於一,人皇伏羲「一畫開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一(元)產生作用,透過乾元坤元,生天生地,然後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是老祖宗生命哲學的起頭,是觀察萬化後而得的思維。孔夫子的「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篇、衛靈公篇)、孟子的「定於一」(孟子梁惠王篇)、老子的「抱一」(老子第二十二章)、「得一」(老子第三十九章),莊子的「原于一」(莊子天下篇)等等,豈偶然哉!大學學大,止於一,止於元,就是學至乎「正」而後已。說大學核心價值在正道,不亦可乎。道家從自然看生生,發明清靜無為;儒家從兩性太和之德創造仁愛學說,此皆源於「一」所自出。大學止於至善之正,不正是春秋「大居正」、「大一統」的微旨?

我們再從夫子「五十而知天命」,進一步橫向連結,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第七),可以確知學易在知天命,是夫子自覺之見性,學易可以無損人之過,是夫子修德之悟心。

中庸首句:「天命之謂性」,從敬畏天的立場而言,上天所賦與我們的、我們所稟受於天的就是人性,「命」當動詞用,上天所生之謂性;從對等面來看,天命就是人性,在天言命,在人講性,「命」當名詞用。天為一大宇宙,人為一小宇宙,天大地大人亦大,天的一切全體大用,在人身上都有,「無量眾漚,都以大海水為本。」(熊十力先生語),大海水的全體大用,眾漚亦皆具體有之。

所以,王陽明的<尊經閣記>,闡釋尊經,他說:「經,常道也。其在於天,謂之命;其賦於人,謂之性;其主於身,謂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天命、人性、身心,原本一也;在天之位曰命,在人之位曰性,在身之位曰心,只是位不同釋名不同,其實三而一,本質是一樣的;命、性、心,原是一體,沒有什麼神祕感。毓老師云:「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之外,又提出「在己曰獨」,別有高悟。

中庸第二句:「率性之謂道」順性而為就是中道,中道就是盡性而為。從人性出發的作為就是中道,所以入手處從自己開始,道也者既然不可以須臾離開人性,可以離開人性的作為自然就不是中道。合乎人性的中道是不假外求的,是足乎己而無待於外的,得之於吾心,就有中道之理,就能生中道之用,就能發揮人性的光輝。「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篇),堯舜,「性之」而已;「人皆可為堯舜」(孟子告子下篇),堯舜也是凡人日起有功的典型;「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春秋繁露俞序篇),人人盡性就是學大而成其大;「用九:見群龍无首,吉」(周易乾卦用九),人人內聖,人人正己,人人止於至善,這是理想的太平世界。中庸云:「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中庸第二十二章)這是中道率性、世界太平、天下一家,人人可以嚮往之路。

《大學》學大,自明其德以止於至善而後已;中庸用中,盡己盡人盡物之性,可以參天地之化育。學大人要與天地合其生生之善,要與日月合其明明之明,要與四時合其終始不殆之誠,要與祖宗聖賢合其吉凶之德。中道之用要盡本然之性,發而中節,慎其獨具的本心,不可背離吾心,不能悖違人性。大學在修「心」學大,中庸在盡「性」用中,大學中庸二書相表裡者以此。

大易首<乾>終<未濟>,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推演天道之常,示吾人學天為法;春秋藉魯隱公到魯哀公,以十二公之世襲、兄終弟及的亂制政體,褒貶人事之亂,欲後來者為戒。大學中庸隱約而彰化,含章而恢宏,莫非大易春秋之道也。

論語有一章記子貢慨嘆之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公冶長第五);另一章記載:「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子罕第九)成為孔子罕言天命的說辭。我們來看看《中庸》第二十章:「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天命才能知人之性,知人之性才能知吾身之心;反過來看,知吾心就知人性,蓋性相近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是子貢不可得而聞,大易、春秋垂教於今,昭昭然。「性與天道」可以合看,不是「五十而知天命」嗎?性與仁也可以合言,仁者無私,仲尼尚公(尸子語),何必言利?

「子罕言利」,不是不言利,「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乾卦文言傳釋乾元),是言大利不言小利,言利天下蒼生不言個人一己之利,子夏不是說:「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言仁」,凡九十七處,子大言仁,焉有不言?「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關鍵應在「與」的解讀與認知,「與」者,稱許之意。稱許「命」、「性」「心」,天道有常,吾人才能「法天」、「盡性」、「明心」以學天覺人。政事紛擾,吾人才能體悟「守正」、「用中」、「安節」、「識時」以學大自覺。

《論語》,是夫子論道之語,也是結論之語。《中庸》與《大學》二書相表裡,是《大易》《春秋》的縮影,唯有旁通原始儒家經典,依經解經,用心深入,庶幾可以窺其全豹。僅以「吾十有志於學」與「五十而知天命」兩句為基調,說一說讀《毓老師講學庸》的心得。

餖飣之語,文繁意雜,只是陋見。《毓老師講學庸》是毓老師課堂講述,是繼第一部奉元叢書《毓老師講中庸》後出轉精的力作,由同門學長蔡宏恩、許晉溢共同完成的課堂筆記,精闢周詳,椽筆逼真。抑揚頓挫,如聞其聲;唯妙唯肖,如見其人。親炙弟子,讀之如木鐸流心;私淑友朋,味之心自嚮往之。

讀筆記,思其德,肩負「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大家起步走;追其音,想其人,油生「華文五洲首,夏化一統流」,一同向前看。吾師已矣,教徽永存

,同門弟子要以天德的仁心知周萬物;奧質夏學,繼天開運,同門弟子要以奉元的書香道濟天下。

從一九七五年進入師門,除服役外,一直樂在洋洋盈耳的杏聲中,從青少年到中老年,早就慣聽那杏香盈室的鐸韻,那來自氣節滿胸的大音,聲如洪鐘,聲聲貫耳也聲聲洗心滌慮,聲聲叮嚀也聲聲啟蒙養正,聽慣了就印心了。這本書完全忠於毓老師的講課內容,完全捕捉住毓老師縱論經典的神情樣貌,可以說完全貼近課堂現場,是巨細靡遺的講學實錄。老師的高見如天上來,老師的溫煦慈若晚陽。一章一節,清清楚楚如響玉;一字一句,明明白白若珍珠。慕之者讀奉元書院筆記可以啟心,同門弟子再溫毓老師筆記可以療心。實在欽佩他們的用心深細,真不知兩位同門學兄是怎麼辦到的?字字珠璣、句句瓊琚,如映水江月,如懸玉北辰,我們是怎麼也忘不了的………

毓老師講學庸、講孫子、講莊子、講大易、講春秋、講論語、講孟子……奉元門生,將會如原泉混混,繼天奉元,映帶中華文化的長河,奔騰於炎黃子孫的血液中。是為序。

本期目錄

【學會公告之二】會員大會相關說明 文/秘書處

諸位會員大鑑:

筆記整理,《大學》《中庸》;記錄翔實,如聞謦欬於堂。大會當天,正式出版;特別折扣,僅此一日。

人事異動,改弦易轍,理監選舉,會員參與。投票表決,需達人數門檻;不克到者,請填交委託書。或郵寄、或傳真、或致電、或託人,行事流程,仰賴大德。

選舉時程相關公告請見書院網站

秘書處敬上

本期目錄

【學會公告之三】秋季班新課程暨演講資訊 文/秘書處
  • 秋季班新一季課程將於11月開始,歡迎報名參加
    11/09~12/28 週一晚上 古學今宜「談笑用兵」(8堂) / 嚴定暹老師
    09/15~12/29 週二晚上 孟子 (16堂) ( 龍顏講堂 )/ 蔡嘉麟老師
    11/04~12/23 週三晚上 為官之道與六韜三略 (8堂)/ 孔維勤老師
    11/05~12/24 週四晚上 從歷史的縱深談現代世界的誕生 (8堂) / 劉季倫老師
    09/04~12/25 週五晚上 公羊春秋(16堂)/ 林義正老師
    11/14~12/26 週六上午 易經圖象正解 (7堂)/ 黃家騁老師
    11/02~12/26 週六下午 習武覓道 (15堂) / 周福增老師
    如欲報名請點以下連結:

    http://goo.gl/forms/ZuO0wFxv0G

    亦可課程現場直接報名

  • 奉元演講 11/8(日) 下午二至四時 影響中國主導新絲路經濟的變數─新疆民族與宗教問題 / 廣樹誠教授

本期目錄

© Copyright 2015 中華奉元學會奉元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