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11~15期 2015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第十五期

中華奉元學會 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 電子報 第十五期
公元2015年03月07日 夏曆乙未年元月十七日
■ 【奉元薪傳】新春團拜 文/奉元學長
■ 【奉元薪傳】詩文六則 文/黃慊
■ 【奉元新語】小兒問道 文/陳明德
■ 【奉元同道】安定書院簡介 文/鄧洪波
■ 【學員分享】課後感想 文/石粵軍
■ 【學會公告之一】同門著作介紹 文/編輯小組
■ 【學會公告之二】紀念會暨課程資訊 文/祕書處

 

【奉元薪傳】新春團拜 文/奉元學長

 

  首先祝賀學會全體會員與同門學長新春吉祥萬福,闔家平安!

 


席文攝,1961

  一個老同學羊年的建議   —過年給毓老師送個紅包吧—

黃大炯

大家新年快樂,鄙姓黃,我是老學生、老同學,記憶不好,請原諒讓我用唸的。孔子云:「朝聞道,夕(如何如何)可矣。」過年說吉祥話,我就不唸那個字。
但是,我之所以開頭要引用這一句話,是因為個人的看法。人活著,就是一個「聞道、學道、行道」的過程,經典所傳遞的,毓老師教給我們的,就是這個消息。
上天在不同的時間,對個人、對羣體,都會給出一份考卷。人的一生,都在回答這份考卷,答的好,個人就活得圓滿;答得好,羣體就欣欣向榮。
儒家經典裡有一個極端的故事− −「舜」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啓迪華夏兒女,如果一個人生下來,就在原生家庭遭受到嚴酷的考驗,儒門子弟應該如何去面對它、處理它、超越它?
不處理,人生就不圓滿,能超越,就可以當下學到活生生的、可以實際用出來的人生智慧。這條路走通了,就是得了「道」。而儒家所謂的「學」,所謂「學而時習之」,就是學這個東西。
人,學到了、做到了、超越了,就能湧出大愛,感受「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情懷,湧出源源不絕的能量,創造典範、建立價值;這個能量、這個價值,就是孔子說的「仁」,也就是毓老師說的「元」,我們「奉元」,就是奉這個東西。這是個人看法,請同學指教。
我太平凡,實在不配站在這裡說些什麼。老了,才回味毓老師的教誨,恍然如大夢初醒。可嘆的是,已經來不及了,來不及走回時光隧道,改用一顆柔軟的心,去搏取我那位硬梆梆的老爸爸笑一笑。
各位同學,您是否看過毓老師這張舊照?照片裡,有一位女性的洋學長,只因為給了毓老師一個紅包,就惹得一向嚴肅的老師笑到心窩裡去了。從來沒有見過老師開心到這個程度!我們還來得及感恩老師,用柔軟心去做一件好事,也送一個小紅包,去搏取老人家在天上一笑嗎?
各位同學,毓老師為我們嘔心瀝血六十年,才換來你我齊聚一堂,這個稀有的、千年難遇的緣份、這個神聖的緣份是何等貴重!我們一定要珍惜再珍惜!
老師辛苦六十年,感動了我們,才有今日的奉元學會、奉元書院,感謝理事長和各位理事學長盡心盡力,才有今日些許成績,我們一定要護持再護持。
各位同學,創業維艱,守成不易。到今天為止,學會的基本維持費用,要特別感謝吳榮彬、周正成兩位學長的支援。此外,還有好多位同學默默的奉獻,以及眾多學長貢獻所學,為奉元開課。奉元學會對當代和後世的影響,才剛開始起步。
所以,此時此刻,我要為大家分享一則慈善團體成功的案例,敬供各位參考。
在證嚴法師發願要蓋慈濟醫院的時候,有一位富翁說:「何必那麼辛苦去找錢,找我一個人就夠了。」但是,法師說:「如果這樣,就只能看到一個人發心,我要的是千萬個眾生跟我一起發心。然後,這個團體才有靈魂,才能穩固的發展下去。」
各位同學,這就是一個偉大志業成功的秘訣,值得我們參考。
我們奉元志業更是不同凡響,我們要以實學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我們要道濟天下,除天下之患;我們從事的,更是一番稀有的志業。
奉元學會,是一羣志士仁人,進德修業、實現理想的地方;是一個人才匯集、發揮力量的地方。奉元,更需要在座每一位姐妹兄弟心心相印、同心同德,一起奉獻、共同分攤,帶動更多的有心人共同努力。相信奉元得到在座各位的參與和支持,一定能站穩腳步,走上成功的大道。
雖然我們不是宗教,卻有宗教悲天憫人的情操;我們沒有大量的信眾自動前來護持,但是,我們有成千上萬個毓老師的好學生、好人才、好同學,大家愛經典、愛老師、愛奉元。
天佑台灣,大家在奉元一定要齊心合力,惺惺相惜,好好的回答上天給我們這一羣知識份子的一份考卷,以告慰老師在天之靈。
因此,在此關鍵時刻,個人不自量力,要特別站出來,呼籲,建議,祈求每一位同學每年用一個一萬元的小紅包,獻給毓老師,來護持奉元學會。各位,對一個真有心的人來說,一年一次一萬元,不是一個難題。最後,敬祝各位同學心想事成。大家一齊落實「過年,給毓老師一個紅包」的心願,謝謝。
 

王鎮華學長新春團拜心得分享

憶里兄在春節團拜上講的話,我聽了內心有觸動。有關「果行育德」與蒙卦的體會,是活化經典的榜樣,以一顆樸素的心,直接感悟易經,好靈活,也感覺到生命的豐富,正對著退休的他敞開。師兄對同門、學會,我感覺到的「真切」,是一份很難得而珍貴的提醒。如果我接不住或接住而隱抑無言,我就太對不起師兄了。
易經是一本「通透內心觸動」的大書。蒙卦正是中心的節骨眼,就以幾句話回應師兄的慷慨分享:
震「震索索……震不于其躬」,需「敦艮吉」。艮,即 正反兩面知止:正面,止於至善,格來正應,道來德應,即中道;反面,辟(過錯罪惡)也需知止。《連山》首艮 ,在此。
屯  自主心用得過度合理化,則「乘馬班如……乘馬班如」。
蒙  困蒙 ⇨ 童蒙 ⇨ 發蒙:「利用型人,用說(悅或脫)桎梏」
總之,包蒙。及早「履錯然,復自道」,以免擊蒙。
泰 「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原來有孚即有戒。
小畜「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互相學習即富以其鄰。
輕率的高來高去,即翩翩,「獨遠實也」。
萃升「孚乃利用禴」宗教的信法、儀典,薄祭就好。
原來,奉元精神就在中孚卦的九五「有孚攣如」,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多美!天人之際,通天則透人,透人在透己。「感應道交」是──通則透。
祝 中道和易,不中不應;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王鎮華 104.3.6 記晨思

附:明天,就要講蒙卦了。聽蒙得啓發、說蒙效師兄。接得還真準。

新春團拜活動花絮

 
 

本期目錄

【奉元薪傳】詩文六則 文/黃慊

 

一、〈春節懷師〉

 

天曆曾首戶

神龍世所稀

皚皚長白雪

夢覺淚沾衣

 

木柝天所珍

顛沛道不離

長白又一村

春風到期頤

 

傲骨凌霜雪

乾坤留正氣

至德契聖心

大願猶未已

 

落日何依依

夕陽何瑰奇

今夕是何夕

從此長相憶

 

千年難一遇

聖緣難再期

祈我奉元友

珍惜復珍惜

 

斯文久凋敝

拯世志不移

同心勤耕耘

奉元新天地

 

誰言寸草心

報得千春意

春來何所思

綿綿無盡期

 

二、〈懷師兼勉勵同學〉

 

群巒疊翠起雲煙

林深路阻不見天

上壽愚翁不辭老

移山填海六十年

 

至誠動地又驚天

愚翁諄諄作此言

等閒欺人又自欺

安得良田慶豐年

 

王屋太行變良田

移山填海非空言

奉元子弟多才俊

捲袖荷鋤效前賢

 

三、〈戲寄同窗 徐泓 芝芝〉

 

昔人已移王屋去

此地尚餘萬重山

寄語同窗神仙侶

豈可雙雙倚欄杆

 

四、〈春聯獻給毓師及奉元同學〉

 

天曆曾首戶

奉元又一春

 

五、〈對聯與同學共勉一〉

 

忍令往聖絕學淪於灰燼

相期奉元同門共起斯文

 

六、〈對句與同學共勉二〉

 

盡已盡性盡心盡力

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本期目錄

【奉元新語】小兒問道 文/陳明德

 
2014/7/18於北京人民大學暑期小學期客座之際
2015/1/21 定稿
致均是在美國出生,宜華和我在家中都和他講中文為主,但在國外雖然有安排他上中文學校一直到初中,但因為一周只有二個小時的中文課,所以他中文讀寫能力和國內同齡小孩還是有一大段的差距。韓愈說「文以載道」,莊子說「得意忘言」,所以我們更重視的是他對中國文化內涵的了解。因此不管他懂不懂,我們和他對話時為了增加他語文的程度,常用成語或是他不熟悉的辭彙,然後猜他可能不明白時再解釋給他聽。大概是他念初中二年級要升高中時(美國K-12 學制大都是小學五年、初中二年、高中四年),有一次去附近同學Scott家玩,我去接他回來時,他一跳上車,開口就問:「Daddy, What is Taoism?(道家是什麼?)」我猜大概是和Scott不知怎麼談到了道家而有此大哉問。我雖然跟從毓鋆師讀過《老子》、《莊子》,但來美多年甚少接觸國學經典,當時腦子裏一片空白,勉強地中英文並用,大概描述了道家「清靜、無為、順其自然」的宗旨。
回到家後,不甘心、也不滿意自己的答覆,想說平常要教他中國傳統思想,他未必有興趣好好地坐下來聽 ,現在他主動來問,正是大好的機會(即是家母常說的機會教育,英文是teachable moment ),豈可輕易放過?那時手邊一本《老子》都沒有,就上網查《老子》一書的原文,找到後逐章讀過,邊讀邊想什麼是他這年齡可以接受的觀念?先看到《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這章像繞口令一樣,連我都沒真懂,所以就將此章三振出局了。於是一路看下去,一章又一章都被我淘汰了,直到讀到第十一章時才停下來,這一章的原文如下: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一章用了非常具象的物體來形容抽象的觀念,比較好解釋,我想應該容易為致均理解,所以就用白話和他解釋:「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寫的書也叫《老子》,是一本只有五千字左右的小書。老子在他的書中解釋「有」和「無」等等相對的觀念,例如他認為一個用陶土做成的杯子和碗等容器之所以有它的功用,是因為這些容器中間是空的,所以可以拿來裝水、盛飯。一個房間有門和窗戶,才能由門自由進出和從窗戶看到外面。房間裏要有空間才能放置家俱而有用。但房間裏若擺滿了家俱,就會礙手礙腳、讓人寸步難行了。所以房間有作用,是因為房子中有足夠的空間,才會讓房子有用。」我另外還引了另外二、三章的片段,但也記不清楚了是那些段落了,可能有「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等較具象的名句。當時他聽了是懂還是不懂,我也不確定。
數月之後,我早已淡忘了此事。有一天晚上與鄰居好友福知夫婦一家人在外面餐廳聚餐,當時正是致均要升高中之前的暑假,他想組裝屬於他自己的第一部電腦,宜華就給了他一筆一千五百美金的預算,要他上網查他所需的零組件,並且要求他用Excel試算表計算各項金額,讓他學習如何管理控制預算。在餐廳吃飯時致均興高釆烈地說到他正在組裝的電腦,其中有一處說的不太正確,福知是精通電腦軟硬體的,於是就輕聲地說了幾句,想要糾正致均講錯的地方。但致均正在興頭上,沒注意到,仍繼續講他引以為傲的新電腦。我忍不住就打斷了致均,對他說:「致均,福知叔叔剛剛想告訴你在組裝電腦時的一個技術上的問題,你卻沒聽到,沒有給福知叔叔機會告訴你正確的方法。這就好像一個杯子若裝滿了水,別人就沒法再加水進去了。」我言下之意是說一個人若過於自滿,就無法接受他人的意見而有所長進。致均聽後就回應說:「哦!Daddy,這就是你上次告訴我老子說:『杯子要有空間才有用。』我知道了啦!」於是就乖乖地聽福知講解組裝電腦應注意的一些技術問題。我當時才知道致均真聽懂了我數月前和他講的《老子》,心中的欣慰無以言喻。
附錄
1.王弼《道德真經註》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1)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
(1)轂所以能統三十輻者,無也,以其無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實統眾也。
(2)木埴,壁之所以成,三者而皆以無為用也。言無者,有之所以為利,皆賴無以為用也。
2.《老子河上公章句‧無用》
 
三十輻共一轂(1),當其無(2),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3),當其無,有器之用。(4)鑿戶牖以為室,(5)當其無有室之用。(6)故有之以為利,(7)無之以為用(8)
(1)古者車三十輻,法月數也。共一轂者,轂中有孔,故眾輻共湊之。治身者當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虛,神乃歸之。治國者寡能,摠眾弱共使強也。
(2)無,謂空虛。轂中空虛,輪得轉行,轝中空虛,人得載其上也。
(3)埏,和也。埴,土也。和土以為飲食之器。
(4)器中空虛,故得有所盛受。
(5)謂作屋室。
(6)言戶牖空虛,人得以出入觀視;室中空虛,人得以居處,是其用。
(7)利,物也,利於形用。器中有物,室中有人,恐其屋破壞,腹中有神,畏其形亡也。
(8)言虛空者乃可用盛受萬物,故曰虛無能制有形。道者空也。
3.理雅各(James Legge) 的英譯
(The use of what has no substantive existence)
The thirty spokes unite in the one nave; but it is on the empty space (for the axle), that the use of the wheel depends. Clay is fashioned into vessels; but it is on their empty hollowness, that their use depends. The door and windows are cut out (from the walls) to form an apartment; but it is on the empty space (within), that its use depends. Therefore, what has a (positive) existence serves for profitable adaptation, and what has not that for (actual) usefulness.
4.Stephen Mitchell的英譯
We join spokes together in a wheel,
but it is the center hole
that makes the wagon move.
We shape clay into a pot,
but it is the emptiness inside
that holds whatever we want.
We hammer wood for a house,
but it is the inner space
that makes it livable.
We work with being,
but non-being is what we use.
5.辜正坤的英譯
Thirty spokes share on hub.
It is just the space (the Nothingness)
between them
That makes a cart function as a cart.
Knead clay to make a vessel
And you find within it the space
That makes a vessel as a vessel.
Within a house built with doors and windows
You will find the space
That makes a house function as a house.
Hence the substance (Being)
can provide a condition
Under which usefulness is found,
But the Nothingless (space)
is the usefulness itself.
6.轂與輻的圖片
 

      如下圖車輪所示,中間空心圓的部份即是轂,連接中心的圓與外邊圓圈的輻條即是輻,車軸可穿過輪子中間中空的轂,並架在其上。再在兩輪之間的車軸上駕上輹(音覆),即是車伏兔。

https://fongyuan.org/wp-content/uploads/2015/03/小兒1.png
下圖西安兵馬俑的銅馬車,馬車的輪子剛好有三十根輻(spokes)。
https://fongyuan.org/wp-content/uploads/2015/03/小兒2.png

K-12 是指從幼稚園一直到到十二年級。
http://en.wikipedia.org/wiki/Teachable_moment
來源:http://ctext.org/dao-de-jing
來源:http://acc6.its.brooklyn.cuny.edu/~phalsall/texts/taote-v3.html#11
老子著,辜正坤譯注,《道德經》,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

本期目錄

【奉元同道】安定書院簡介 文/鄧洪波

 

安定書院在江蘇泰州。南宋寶慶二年(1226),泰州知州陳垓創建,奉祀北宋教育家胡瑗,以其諡號為院名。胡瑗(993~1059),字翼之,人稱安定先生,北宋泰州海陵(一說泰州如皋)人。歷任蘇州郡學、湖州州學教授,國子監直講,分經義、治事兩齋講學,史稱蘇湖教法。執教二十餘年,門下弟子數千人。其名與孫復、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實開宋代理學之先聲,在中國教育和學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明代,書院增祀范仲淹、岳飛,改名「泰山」。院中有「經義」、「治事」二堂及「後樂」亭,且有「安定胡先生祠」。嘉靖六年(1527)、十三年,泰州學派創始人王艮兩度講學院中,門徒甚眾,泰山成為王學重鎮。四十四年,巡鹽御史朱炳如等集資整修祠屋,又立〈謁安定心齋二先生祠偶記十年前舊作一首漫書以示諸生〉碑,以「兩字良知非外致,一圈太極豈旁求」教士。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兵備副使張雲鶚,捐修書院,在安定先生手植的兩株古銀杏間建「閒雅堂」,堂前鑿池,並在書院大門前建「崇德報功」坊,以為紀念。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前後,號為「天下第一清官」的泰州知州施世綸重修書院。乾隆五年(1740),知州段元文重建院舍,改名「胡公書院」,專祀安定先生。嘉慶二年(1797),兩淮鹽運使曾懊倡捐數千金擴建書院。道光元年(182年)知州趙錦率士紳捐巨資重修書院。至此,書院計有「振興文教」、「樂育英才」兩牌坊,大門、二門,閒雅堂、會心堂(講堂)、四至堂,奏雅亭、俠亭,東西齋舍各二進,規模宏敞,招生童120名肄業其中。光緒五年(1879),知州劉汝賢率官紳集資擴建,書院房屋增至45間,規模為歷史之最。二十九年(1903),知州侯紹流改書院為泰州中學堂,增建執事廳與客廳。廳屋翹角飛簷,形似蝴蝶,稱為「蝴蝶廳」。
民國至今,這裡仍然弦歌高奏,先後改名泰州中學校、私立淮東公學、江蘇省立代用中學、私立時敏中學、江蘇省泰州中學、省泰中附屬初中,一直是泰州的教育中心,辦學不斷,國家主席胡錦濤是她最傑出的學生。
如今,安定祠保存完好,蝴蝶廳舊貌依然。廳南正門上懸原江蘇省文聯主席李進手書「安定書院」匾,有雕刻祥雲鳳凰與麒麟花紋的石鼓,門聯為「精忠上仰將軍岳,正學肯瞻教授胡」。西側門前有明代石獅守護,門懸 「安定書院舊址」匾。正廳有「明體達用」匾,楹聯為「隨鑄匡時器,分方振鐸音」。蝴蝶廳旁,胡安定當年手植銀杏,枝繁葉茂,生意盎然,它見證了八百年來蘇湖教法的不滅光輝,更象徵著安定先生「至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育理念的勃勃生機。

本期目錄

【學員分享】課後感想 文/石粵軍

 
《孟子》 課後感想之六
本堂課是《孟子》八講中最後一堂,不過,還有「定於一」及「天人關係、存養自得」的主題尚未切入,再加上經過了幾堂課的熟悉,同學對於章句的意見也多不吐不快,因此進度上就沒有按照計劃進行。蔡老師同意在「加量不加價」的情況下,加上一堂課並藉由餐會的形式進行,以利課程圓滿。
上次提到「仁者無敵」的態度是內向,也就是「仁者不以別人為敵」,然而須配合相關條件以支持 – 「實力原則」是一、「聰明睿知神武」是一,必然兼顧客觀與主觀條件。這次進一步談到「仁者無敵的典範」以湯、文王為例 (見〈梁惠王〉17、〈離婁〉7),以及「仁者征伐乎?」(按:一看一定就知道是「yes」) 看孟子的觀點如何? 當然,課程中砲火猛烈一定是少不了的。
話說燕王噲因為相邦 (宰相) 子之有能、治國有方,將其諸侯位「禪讓」給子之。結果太子和大將軍意圖謀反未果以致最後喪命,但也造成燕國國內動盪不安,引起齊宣王的覬覦,利用這個藉口 (禪讓違禮) 拿下燕國。齊宣王入侵燕國自然引起其他各國不滿,齊宣王於是找孟子來商量,看看孟子有什麼好辦法可解 (按:孟子為齊卿);沒想到這老先生又老調重提:孟子首以商湯為例,從七十里始而終至天下,勸齊宣王施行王道;至於面對各國不滿的態度,給出來的建議是:「協助燕國立新君後,撤兵恢復舊秩序。」這不就讓齊宣王搞得自己灰頭土臉,弄得「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結果當然齊宣王很不OK。但歷史流轉,三年後在三晉和楚、秦等國的壓力下,齊國終於從燕國地區撤軍;趙國派兵護送在韓國的公子職歸燕,是為燕昭王 – 不能不說孟子的遠見。另外,就是孟子以文王為例,要人師法文王「大國五年,小國七年,必為政於天下矣。」基本上文王之法,即是收攏天下民心,所以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喬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公孫丑〉10) 但這種說法,也遭到學生公孫丑的質疑:「文王搞了這麼久,還不是沒有統一天下;反而武王、周公打一打就搞定了。」(見〈公孫丑〉1) 孟子以「乘時待勢」替文王解釋,當時商朝尚有賢人在位、猶存遺俗流風善政,而今 (戰國時代) 百姓飢渴如「大旱之望雲霓」自然能「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在此又引起對「燕王禪讓遭到齊國攻擊」一事,反思「禪讓」的合理性:「禪讓」若真是民心歸往,那又怎會在國內造成動盪、在國際引起入侵? 而燕王禪讓竟受到「不合禮」的批評 (按:不合乎周禮,諸侯應由周王任命),也引起對「周禮」是既得利益者所制定的遊戲規則相關討論。總結討論:「禪讓」本就是政治的理想,目的在於以「非武力、不流血」達到政治權力轉移的目的;而「堯、舜」的真實性,至今仍有學者以此二人是虛擬不存在論之,但無論真實性如何,不影響其作為中國政治理想人格的典範,是一種價值觀和意念的傳達 – 無論是「禪讓」或是「仁者無敵」都可說是態度的問題,在實際落實上必然要有對應的條件。堯所以能禪讓於舜,也經過多年的磨練,在過程中除了樹立舜的地位及實力外 (如:給予建功和磨練的機會,創造神話性。),也要同時減少可能的反對阻力 (如:把女兒嫁給他),這都是必要的過程。若是一味地莽撞,少了客觀條件的配合,就容易發生不盡理想的結果。至於「周禮」本來就是執政者方便統治的一種手段,是周公在本來野蠻無序的情況下所設計發明的社會規範,自然不脫有其目的性。而後人既得其利益,必然多所維護,而致最後「禮教殺人」;儒家談「禮」是強調其中符合人性、活潑彈性、因應時代的特性,作為人際互動的落實 – 是不是「周禮」一點也不重要。
接下來就「仁者征伐乎?」進行舉例,以〈公孫丑〉10、〈盡心〉49及50章略述孟子想法:基本上從湯伐桀、武王伐紂,無論是不是「弒」或「誅」(見〈梁惠王〉8) 必然要有流血。只是「仁者」(或稱「正義之師」) 來「解民倒懸」,大家是放棄抵抗攻擊、生活如舊,(「若崩厥角稽首」、「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因此死傷必然降至最低,甚至於不用打仗 (按:見〈盡心〉50章:「征之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戰?」也就是這樣的攻擊是「征」而非「戰」) 這也是為何孟子不承認《尚書》中「血流漂杵」的說法 (見〈盡心〉49),而認為「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為「王天下」的前提。「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語出〈梁惠王〉5章,主要是與梁襄王的「雞同鴨講」:梁襄王想知道「天下惡乎定?」 (即「如何統合天下?」) 孟子講「定於一。」(即「統合在『一』之中」) 這個梁襄王搞不清楚問「誰能統合?」立即叉開了孟子的主軸,孟子又拉回來「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看得出來遇到磁場不對盤的傢伙,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 誰叫孟子是來說服客人買單,不得不陪耗下去。這就回到孟子認為「仁者不殺」故「仁者能『一』之」的邏輯,而有「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公孫丑〉2)的說法。由「仁者」、「天下歸往」、「定於一」一路下來,從新共主產生、實力的累積到天下的統合及和平新秩序的展開,這均可以為「一」的實質內涵。 毓太老師曾就「統一」與「一統」有此解釋:「統一」是為統而一,以霸道為手段;「一統」是均一而統 (大家都到了「一」的境界,自然就合為一體。),採用王道的手段。所以「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就是以仁來統、以文教來統。正所謂「入中國,則中國之」就不是強迫推銷,而是「入境隨俗」而合於其中的薰陶,進而提昇氣質、擴大影響。
在此又有針對「大國以文化、經濟手段入影響 (入侵) 其他國家 (按:不嗜殺人者),是否為儒家所接受?」、「西方所提倡『普世價值』如:民主、自由、平等等,以此強迫 (要求) 其他國家遵循,反而造成現今非洲、中東等地的動盪,是否反應出所謂『普世價值』可能仍有前提?」提問回覆:若是以任何手段 (包括:文化、經濟等) 「入侵」其他國家,基本上都不被肯定。《孟子》有「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只有文化水平高的影響其他,然其手段必然是「天下歸之」的主動親近;《論語.季氏》中孔子說:「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是以文化、經濟等手段作為「吸引」,而非主動強迫推銷;其根本在「仁」 – 從人性共通的想望著手。《春秋繁露.王道》也有:「親近以來遠。」「來」就是主動前來,是對方自願的行為。而今日西方國家所謂「推銷」、「影響」多半是挾其大國實力與經濟壓迫力,要求其他國家「開放」,藉「平等」等美名,行其貿易之實,其目的在「利」 – 是從對自身有利的角度出發。因此,認同和入侵的差別,就在於一是「主動親近」,一是「被動暴露(接受)」其中而受到影響。
至於「西方普世價值是否須要有前提?」一問,只要是符合人性發展者必然受到肯定,如:自由、平等、博愛等,在中國諸子也有相似的觀點。而最早西方思想的濫觴由希臘開始,逐漸擴大到整個基督教世界,也不是靠武力而是認同。但是今日的西方霸權,是以「根本與目的」的不同,將原本人性共同希望的價值 (根本在「仁」),作為其打開其他國家門戶以擴大其經濟市場的藉口 (目的在「利」) – 這就是為何會造成基督教世界與回教世界的對抗,甚至於推行到各地而產生反效果的原因。不過,這些普世的認同,並不會因此而改變,正如《禮記.表記》中有:「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即指出「普世認同,天下人均共同之」(如一人)。(按:此句中有解「天下只有一個人能做到」,狹隘無助於學,故不取。) 又《禮記.禮運》中有:「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於其義,明於其利,達於其患,然後能為之。」「耐」作「能夠」解,聖人能夠有普世的理解,就建立在人性、人情所趨及所限的認識來對待,因此「天下如同一家、世人如同一人」。這種精神和態度,就考量了「個體差異」又兼顧「普世價值(認同)」,才不會導致現今西方國家處處招致反對的聲浪,正是因為不曾考量他國不同的基礎和條件,完全從自身的經驗來推想,並挾雜了其自利的目的所致。中國人相信「光明的本然之性」是共通的,每一個人都可與宇宙生命合一而無差別;個體的差別性,都是受後天蒙蔽所致,正是「大海與眾漚」的表現。若能「歸一」則人我無別、「萬物皆備於我」,反過來說,「我亦與萬物共生」- 這就是「天下一人」、「天下一家」的概念,而近代西方「地球村」的說法不謀而合。只是「地球村」只有把人的距離拉近到一村,要到「一家」不知還得等多少年?
中國文化中談「仁」、談「天下一人」,把世界各民族視為家人,把萬物與人相融合,無分別心,看似不切實際、過份理想,卻是中國文化慧命之所存。正因為這樣的情操,反應出人性中共通的想望 – 無論人間尚需多久的努力,我們所見的世界、所處的時代,只是在宇宙生命的一瞬,又怎能就此灰心喪志、以為不可能? 中國有悠久的文化,因此能放大時間的角度來看世情;「經典」正是從歷史的宏觀著眼,因此在解讀經典時,先了解作者背景和文義,再經由讀者的詮釋,加入時代的精神,所謂「返本開新」,藉由經典的智慧告訴我們如何因應現代的困境 – 歷史不就也這樣走過來?
文後講義中檢討:「『仁者無敵』與其支持力量為何?」蔡老師引:

  1.  仁者的「仁」:「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見〈梁惠王〉9,按:此處「以大事小」並非臣服其下,而是把它搞得服服貼貼,既能聽從大國意志,又能開開心心。) 其根本在「樂天」的態度,《易.繫辭下》有:「天之大德曰『生』」正是能維「生」、創「生」故有天德。
  2.  仁者的「實力原則」– 天下歸往之,見前述及〈梁惠王〉4及5章。只是有實力如何運用,仁者行王道,而不行霸道。西方歷史發展從未有王道思想,故對於「實力壯大」等同於「擴張稱霸」的擔心,是西方世界現今對中國崛起的最大疑慮「黃禍再起」。
  3.  仁者的「智」:

3-1) 《易.繫辭下》中「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即「不殺」本質) 及
3-2) 對戰爭的諸多考量 (即「慎」):「子之所慎:齊、戰、疾。」(見《論語.述而》,孔子所慎者即祭祀、戰爭和疾病。)
3-3) 正因為有周嚴的考量,所以「求全」,是「全爭之戰」,故「兵不頓而利可全」(見《兵法.謀攻》,是「全敵方之國」為「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3-4) 最後自然就容易得勝、所向披靡「我戰則克」,正因為「得其道」。(按:《禮記.禮器》:「孔子曰:『我戰則克,祭則受福,蓋得其道矣。』」,杜牧評為「用仁義」、「使機權」。)

其他:

  1. 本次就人性和歷史上仁政的討論,曾就《貞觀政要.論政體第二》提到唐太宗採魏徵之言而施教化而移民風,文長不錄,可參見:http://big5.zhengjian.org/node/47733

「中國」一辭,據「維基百科」說明最早出現於西周銘文,指周以洛陽盆地的中原地區,也就是周王朝影響所在地;後來在漢後以「中國」作為正統王朝統治的代表。雖然各朝代沒有以「中」為名,然「中國」卻是共識;最早於明朝對日本的官方文件上自稱「中國」,而 國父孫中山將「中華民國」簡稱「中國」,至此「中國」與國名展開文字上的連結。然「中國」在文化上有其意義,指有禮儀制度的地方,在《說文》以「夏,中國之人。」作注,《左傳·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故「華」是指華美的服飾,「夏」指行禮儀的大國,而「華夏」的意思就是「身穿華美服飾的禮儀之邦」。奉元書院依文化道統之義,引申「中國」為「時中之國」、「中道之國」之意。
 
 
 

本期目錄

 

【學會公告之一】同門著作介紹 文/編輯小組

 

黃忠天《中庸釋疑》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期:2015年1月
 
 

毓老師說大學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5年3月
 
 

毓老師說中庸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5年3月
 
 

學生2:溫暖的手勢
作者:林明進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5年3月
 

本期目錄

【學會公告之二】紀念會暨課程資訊 文/秘書處

 

  • 師尊逝世將近四年了,學會將於3月29日(週日)下午2時,在奉元書院舉辦毓老師紀念會,讓我們在紀念會中聚首,緬懷師恩,分享同門與學會的最新成果。
     

本期目錄

© Copyright 2015 中華奉元學會奉元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