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8年10月7日 夏曆戊戌八月二十八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為學欲成,先求條理
文/編輯部
今年國曆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誕辰,也是教師節,奉元學會特別舉辦紀念 毓老師活動,透過紀念儀式,大家一同緬懷師恩。十月十八日,是 毓老師夏曆誕辰(九月初十),奉元學會將會開放,歡迎所有學長姐回來敬拜老師。十一月四日,學會將舉辦「第四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並進行「第四屆理監事選舉」,同時將會出版新的 毓老師上課筆記,明年(108)起,也將會定期再版舊的筆記與出版新筆記,敬請期待!
曾國藩的「相人十法」說:「若要看條理,盡在言語中。」可見一個人思緒清楚、條理分明,就是可用之才。我們為學求知,難道不也是如此嗎?本期文章,大多著墨在做學問的統整功夫、條理分析之上。你知道即便是高中生的國文寫作都需要有系統的訓練嗎?國文寫作的訣竅又是什麼呢?請不要錯過〈國寫寫作訓練〉一文。老子的學說看似漫無邏輯,但你知道其實是有跡可循的嗎?你知道 毓老師講解《老子》的邏輯和條理是什麼嗎?如果你不知道,請千萬不要錯過〈夏季班白培霖老師「老子的帝王學」第二講摘要〉。我們所謂的「現代化」,常被認為是「西方化」,然而這兩者其實不同,但近代西風東漸的影響無處不在,你知道學習「西洋近現代史」對我們思考中國的過去和未來什麼重要的意義嗎?你知道西方的「文藝復興」,影響東亞諸國百多年前振興圖強有什麼脈絡嗎?歡迎閱讀〈秋季班李淑珍老師「西洋近現代史」課堂心得——我看「臺灣文藝復興」〉。你知道在中國學術流變發展當中,儒家是怎麼分流為「孟子儒」和「荀子儒」呢?這兩派的思維脈絡有何不同呢?這兩派的思想,孰為本、孰為末呢?如果你沒有聽過,那請一定要讀一讀〈夏季班熊琬老師「中國學術流變史」課堂心得〉。
最後,編輯部亦誠摯地歡迎同門先進與各界同道友人,能夠共襄盛舉,提供個人無論是讀書、教學、工作、生活上的感懷,或是經典智慧應用的心得,在奉元電子報的園地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奉元活動】「教師節紀念毓老師活動」側記
文/秘書處
今年國曆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誕辰紀念日」,這一天不僅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更是屬於我們中國人的「聖誕節」。為了緬懷我們共同的導師、奉元書院永遠的山長——毓老師,奉元學會特地舉辦了「教師節紀念毓老師活動」。去年(2017)的教師節紀念活動,學會進行了臉書直播,並採用「按一讚、點一燈」的方式,希望透過網路的無遠弗屆,讓所有來不及親臨現場的學長姊們,也能夠遠端線上參與儀式,共同表達對 毓老師的懷念之情。今年稍為做了變化,除了一開始跟「至聖先師」孔子以及 毓老師行禮,我們播放了兩段 毓老師講課影片,今年改用Youtube串流直播,畫面更清晰、音質也更清楚,希望在遠方的同門、同道,一樣可以一起紀念 毓老師。
【奉元薪傳】國寫寫作訓練
文/林明進
編按:奉元學會理事林明進老師,為建國中學國文科名師,每年固定在春、秋兩季的每週二晚上於奉元學會開講「四書」系列課程,林老師不拿講酬、耕耘教育,目前講授「論語」課程,分享跟隨 毓老師讀書的心得體會,廣受學員喜愛(課程簡介請點這裡)。上課地點在龍顏講堂。林老師長年從事高中國文教育,本書融合四十餘年教學經驗,指點考試作文得以拿下高分的關鍵,可謂高中生大考寫作的教戰手冊。本刊徵得林老師同意,刊登新書資訊,並摘錄部分內容,讓大家先睹為快!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來了!未來學測國寫要贏人家二十分,並不難;要輸給別人二十分,也很容易。
姑且不論過去的「語文表達能力測驗」或現在的「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如果你的問題是:一直以來作文就寫不好,自己也認了,那好說。現在,問題來了,如果你的問題是:因為不了解「國寫」的精神,所以一敗塗地,那你不妨聽我說說。國寫有國寫的竅門,可不是你悶著寫、不斷寫、咬緊牙根的拚命寫,就能得高分的。任何競技都有它的遊戲規則,作文也是。國寫寫作測驗,你要怎麼有系統、有步驟、有效能的進行自我訓練?只要你對本書有信心,同時,你對自己有信心。那我來跟你說說——
同學們!你知不知道:國寫是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的測驗?
同學們!你知不知道國寫是情意的感受抒發能力的鑑別?
同學們!你知不知道「知性的寫作力」要具備正確解讀文字或圖表、適當分析歸納、具體描述說明和提出自己見解的能力?
同學們!你知不知道「情意的寫作力」要具體寫出個人實際生活經驗、要真誠表達內心情感、要發揮想像力?
就技術層面看,「國寫」可以說是專為大學校系選才而量身訂做的寫作設計,它不只是傳統作文的要求。高等學府的各種領域,只要運用文字做報告或學術發表,都需要精準、明白、恰當、合理、周密、完整的基本語文能力。所以,寫作測驗的範圍與材料,可以是天文、地理;也可以是歷史、人文;更可以是自然科學等等。學測國文最少占一半配分的「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要求「知性與情意」都要能寫會寫,這和過去長文寫作可以自由選擇文體、進行彈性寫作,可以說迥然不同。現在,你必須拿出真本事,帶著硬裡子的真功夫去打仗!
面對這種語文能力的鑑別,你可能需要多注意身邊的人、事、物,很多題目都是從生活出發,鎖定實用的層面;你也可能需要多作一些聯想,馳騁於曼妙的想像空間,發揮別出心裁的創造力;你也可能面臨的只是資料的整理、統合、摘要、縮寫;你也可能需要從真誠出發,多說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真心話。最重要的,你要一字一句的細心領會引導文字的豐富材料,從要求的主題範圍中找線索、找構思、找暗示,聚焦自己的思維、靈感,整理下筆前的想法。
基於「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結結實實的寫作力要求,同學們必須重視多元化的思考訓練。過去以來,多少國中生、高中生經歷過度訓練化的寫作習慣,一成不變而且套用僵化、盲目的作文公式,都必須做大幅度的修正,回到正規的語文訓練。很多人都承認,現在中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每下愈況,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這個帳不能全算在學生身上。過去我們的語文測驗目標是不是太標準化?題型單一而抽象,呆板而乏味。學生習慣於追求思路的正確判斷力,而斲傷、壓抑了語文的自然表達能力、知性統整的判斷力、創造思考能力,以及情意感受的抒發能力。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考古題,考過了還是會再考,題型已經成熟,題目的命題形式可能出現大同小異的變化,幾年就再考一次。所以,推陳出新,是命題的通則;題型變化,是命題的關鍵。總之,怎麼出怎麼變化,都萬變不離其宗。考生要培養出真正的實力,才能大步向前走,什麼都不怕!本書以大考中心歷屆寫作考題為範圍,找出命題的大走向,歸納分析,化繁為簡,化零為整,明白歸類,作為考生進行國寫寫作的參考。
本書除了一○七年學測國寫題、八十九年語表題等等以外,以不附「佳作範例」為原則,給考生的是釣竿,不是魚。高調一點兒說就是:「授人以漁,不授人以魚」。請考生按圖索驥,多作腦力激盪,最好能在本書引導的基礎上,再發展出更有人性的思考點。
「國寫這樣寫」,所標榜的就是每一篇的編寫精神都是細部拆解。希望真正引導考生按部就班,練就硬裡子,透過仔細而精緻,豐富而多元,廣泛而深入的學習思維,從每一個環節腳踏實地的教考生最笨的基本功。
引導策略上,先揪出考生共同會出岔的病根,改正積弊已久的不良寫作習慣;其次,正面提點寫作的精準之路;最後再從審題、立意、構思、選材、布局等運思的五大步驟,一一解說。讓考生具備變戲法的功夫,等到熟稔這一套結結實實的戰法,上了考場,不消五分鐘,考生就人人能變出一套「戲法人人會變」的戲法。讓每一位考生都從國寫的「練家子」,蛻變成士林的「寫作高手」,隨心所欲不踰矩,想要妙筆生花或想要生花妙筆,人人都做得到。
在「實戰1至6」編寫體例上,本書擬定了共同而一致的架構,分成三部分:
I. 這一題寫不好的病灶在哪裡?
就題目找病因,以考生最容易犯的毛病為基礎,這是教書四十年的經驗談。
II. 提供考生的寫作建議
在考生還沒有確定寫作大綱之前,先提供具體而有效的寫作策略,讓考生不要走冤枉路。
III. 國寫這樣寫
在具體引領的基礎上,讓學生馬上能展現寫作的竅門,不走冤枉路,也不會視作文為畏途。以下幾種都是作文基本功,每個題目都結實編寫,交代得清清楚楚:馬上審題、馬上立意、馬上構思、馬上選材、馬上布局、馬上寫作。
考生可以按照本書提供的方法,一步一步,鍛鍊鍛鍊。瓜熟蒂落,水到渠就成。
★購書網址
【奉元問學之二】夏季班白培霖老師「老子道德經的帝王學」第二講摘要
文/蔡正道
編按:毓老師曾說:「不讀孔子不知中國文化之博大,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之精深。」奉元學會常務理事白培霖老師,於夏季開講『老子道德經的帝王學』課程,發揮 毓老師治學的實用精神,分享老子領導統御的智慧,以及將這套學問運用在工作及生活當中的體會,頗受學員歡迎,座無虛席。許多學員反映,課程結束後依然意猶未盡。因此,編輯部特別邀請蔡正道學長幫忙摘錄課堂重點,羅列摘要,以饗同好。本篇為第二講的摘要,總共四講。
- 《老子》會是本非常好的算命卜卦的書,當遇到任何問題,隨手翻一章,裡面就能提醒我們很多事情。這當然要有些天人感應,比較容易準,但大部分的書很難教導我們心裡不知的道理,書裡多半是把心裡隱隱約約知道的道理,反映出來。所以當翻開書時,多半都是提醒我們忘掉、沒想到的事情。
- 「上士聞道」,上士是最厲害的人,但未必是最聰明的人,最關鍵是勤而行之,不怕慢,只怕站,這是上士。上士不是覺得自己比別人高,而是能從各式各樣的人中學到東西,這才是厲害的人。
- 「志」在儒家裡面非常重要,心之所主。不要忘記平生之志。
- 「知之甚真,見之甚明」很重要,我們如果對一個道理不了解,然後努力去做,這叫盲修瞎練。
- 毓老師曾推薦學生讀三本書:《戰國策》、《呂氏春秋》、《淮南子》。書裡面的故事都是當時人經驗的累積。
- 「知其白,守其黑」,不要一天到晚去追今天最熱鬧的事情。最重要是要找到五年、十年以後的潛力股。追第一個都是先烈,只有元老才能吃香喝辣,才能享受開國成功後的一切好處。
- 《老子》一定是跟殷商思想發展下來。因為周朝的《易經》是先乾後坤;殷朝的《易經》是先坤後乾。乾坤是非常辛苦的思想,乾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是「馴致其道」,把所有事情慢慢做好,自自然然就會到那裡去了。《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等很多地方,很像坤卦的思想。
- 「大方無隅」,最大的東西,是沒有邊邊角角的。有邊邊角角,就有界線。我們要把自己的心量廣大。老師常講,中國的思想是沒有界、際的觀念,向來就是天下思想,照顧的是全天下所有的人,所要幫忙的是所有的生物,沒有界與線。所以《春秋》講「入中國則中國之」,只要進入這個思想的人,就當作中國人。
- 為什麼「大器晚成」?因為少年得志大不幸!中國歷史上留下名字的狀元只有二人:秦檜語文天祥。我們一定要守得住,要能積。速成班很容易垮,累積起來的才是別人沒法拿走的。
- 《西遊記》講的是心靈修行的故事。孫悟空就是我們的心,豬八戒就是我們的欲望,沙悟淨是我們的惰性。這幾種不同個性在人生過程中是如何相互的碰撞,只有一顆心是不夠的,如何處理欲望與惰性,才能成功。而《西遊記》這支取經團隊最後成功了。
- 最好的道不只是助人,而且是助人成功。光幫助人是不夠的,要讓他成功才行,要善貸且成。就是這種道理,才會讓下士「大笑之」,因為他們想的是自己的成功。
- 「不識其人,則識其友。」如果有一人你不認識,看看他周圍都是些什麼人,那你對這人的了解,八九不離十。因此我們若想做上士,那我周圍的「染缸」也是一個上士的染缸。
- 很快我們將進入「大人物」時代—-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正在改變所有未來生活方式,會讓很多工作沒有價值。什麼東西不會被取代?譬如電腦不會問問題、電腦不會創作一種新的風格,要具有這樣的能力,需要不停的學習,才能保證我們未來有價值。
- 司馬遷的《史記》是上接《春秋》下來的。所以我們若把其讀成故事、武俠小說,那司馬遷地下有知會要哭瞎眼睛。看書,一定要對我們有影響。學習最重要的,不是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事,而是要讓我們做一些以前不會做、不敢做、不願做的事,這才是學習。學最重要是要能行,能夠做得出來。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念觀世音菩薩,刀山火海地獄都能不見,不是說拿把刀來試試,而是說你不會去犯那個事。譬如色如刮骨鋼刀,酒是穿腸毒藥,若相信菩薩,不去犯色戒、不好的東西,那這刮骨鋼刀就沒有了;又或者不會隨便發怒,便不會給自己創造地獄環境。
- 只要你不去爭功,你的成就是不可限量的。搶功的結果是使自己畫地自限。在工作上,我常常想提拔下屬,但一旦提拔,他那位置就空了,為什麼?因為他不敢培養下屬,這就使得他最後沒法得到提拔。大家總想,把下屬培養好了,有一天會被取而代之,但卻沒有人想到,把下面的人訓練好,他能把你頂上去!這是幫助別人成功!
- 我們若真要明這個道,真的要自己想一下,然後與自己達成協議,不要去想說是「我父母要我做什麼」、「我的老師要我做什麼」、「我另一半要我做什麼」,這種沒有辦法維持長久的,你一定要,「我想要做什麼!」才能維持長久。當真正想清楚後,就去做,不要為眼前利益限制住了。不要說,「目前這環境比較舒適,我不要改變,這樣比較舒適。」這樣到老了會後悔的。最可憐的人,就是在床上嚥最後一口氣時在後悔,「如果我當時怎麼樣就好⋯⋯」所以我寧願現在去嘗試,即使失敗,也對這事情負責,可是不要不敢嘗試,就這樣過一輩子,到頭來後悔,這是很可憐的。
- 我們人生有多少人,沒有去買樂透獎券,卻在家裡希求能中樂透?如果不知道自己目標,很可能鑽了十年只前進一公尺。
- 我們人生過於充滿了事情,忘掉了「空」的重要。中國國畫「留白」是非常重要的。同樣,什麼叫做音樂?音符與音符之間的空隙,有這些空隙才是音樂。這也是《老子》教我們的。
- 余秋雨曾說,「科學是忙出來的,藝術是閒出來的。」一天到晚忙忙忙,創造力就沒有了,會被擠壓掉。「偷得浮生半日閒」,這功夫非常重要。要學著聆聽思想中間的間隙,這才是思想的音樂。所以學習怎樣在人生中放一點空隙進來,要給自己創造空間,很重要。
- 曾有位美國統計學家統計各種賽局理論。在其中他以程式模擬不同的想法:有的人不停占人便宜,有的人不停做好人,有的人以牙還牙。他用這幾種類型來計算「進化」—–所有生物一開始都有這幾種不同策略。結果他發現,總是做好事的人,很快就滅種了;永遠占人便宜的人,一開始很好,但過不了多久沒人願意與其合作,也沒了。只有公平的人到了最後。這是為什麼我們覺得什麼事情要「公平」,這是從進化一路下來,讓我們留下來的想法。這種「以牙還牙」的公平策略,只有一個策略可以打敗它,就是它仍以牙還牙,但允許對方犯一次錯誤,給對方一次機會,不會馬上反擊。如果連續兩次對你壞,就一定要報復對方,這一策略能夠打敗只是「以牙還牙」。所以我們在社會上最有優勢的生存策略是,我們要公平,但是要對人有寬恕性的公平,能允許對方犯錯。我們不能總是把對方想成有壞的意圖,但也不能讓別人欺負。你可以「以德報怨」一次,之後要「以直報怨」,這可能是比較好的策略。
-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每天早上起床最該做的事情就是,你最該做卻又最不想做的事。做下去以後,其他什麼事都會容易得多。
- 孔子的重點之一就是「群龍無首」,要打破專制政治。他的方法就是「有教無類」,讓所有的人都能有思想、能自己去考慮事情。
- 為無為,但無不為,如何能從無為裡達到無不為的境界?這就是本領。要能無中生有,才是厲害。譬如雙方爭執一件事情時,很少都在搶同樣的東西,都在搶不同的重點。我們如何能滿足雙方需求,然後讓事情可以成?這就是無中生有的方法。當年聯想併了IBM的PC部門,聯想總裁楊元慶到美國去,結果竟無人來接機,楊非常生氣!但美國就是沒這文化。後來IBM的PC部門想了一個辦法—-替楊元慶請了一位專門接機的司機,並給司機安個「副總裁」的頭銜。這是個非常聰明的無中生有,想出辦法來!
- 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時,先不要去抱怨、討厭,而是要想,「它現在之所以發生,是要告訴我什麼訊息?要我學什麼事情?」這樣便能化抱怨於感恩。
- 有人拿棒子打了我們,沒有人會對棒子生氣。同理,一個人因為無知、愚蠢、誤解、憤怒而做的一些事情,我們也不應對這人生氣。我們應該給他人多一點空間,不要與人直直接接地計較。
- 很生氣時,不要去壓自己的生氣,而是要觀看它,不要再順著這條路繼續下去、發展故事。很多故事都是自己編的。只要管好自己的心就好,不要去管別人。世界上沒有什麼值得生氣的事。
- 東漢時期,風水盛得不得了,但如果風水真的很有用,那我們今天還活在漢朝,皇帝還姓劉。毓老師說,「福地福人居。」好風水怎麼來?做好事,自然會有好風水。
- 對自己的期許,只要看自己現在做了什麼事就好了。
想要孝順父母,但沒這習慣,可以先強迫自己假裝。很多人都覺得真小人比偽君子好,但後者至少還想裝個樣子。「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這就是「薰」的力量。每天學著對父母好,日久天長,自然能從心裡面就對父母好。
【奉元問學之二】秋季班李淑珍老師「西洋近現代史」課堂心得——我看「臺灣文藝復興」
文/廖鶴群
編按:今年的春季課程,李淑珍老師開講「臺灣當代文化史」課程,講述深入淺出,生動活潑,頗受學員好評。今年九月開始的秋季班,李老師繼續講授「西洋近現代史」,本期再次邀請該課堂的廖鶴群撰寫上課心得。雖然是上課心得,但剖析細膩,旁徵博引,圖文並茂,頗有專業研究者的水準,可讀性很高。
李淑珍老師在本期奉元秋季課程裡,開設了「西洋近現代史」的課程。李老師說,學習西方文化一方面可以使我們知己知彼,一方面也能藉由一個更廣大的脈絡,更深入的瞭解中國文化,進一步思考當下由西方理念形成的所謂「普世價值」,與我們傳統文化思想的關係。我的本科是研究中國史,我的經驗是:對西洋史的關注,確實有助於刺激思路,打開研究的視域(單就閱讀西洋史本身而言,也能帶來幾乎無窮的智識上的愉快)。我還以為——借用J.E.Hobsbawm的話來說——希望理解世界是如何以及為何會變成今天的面貌,以及它將走向何方的人,都應當保持對西洋史的好奇。[1]這是因為,縱然我們知道「現代化」不能與「西化」輕易劃上等號,但現代世界的形成以及現今全球體系的運作,仍與西方的變化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近幾年,臺灣興起了一股「臺灣文藝復興」的熱潮,這說明了我們當中許多人的思維至今也或多或少依然受某些西洋史的概念影響。然而遺憾的是,它們卻經常是籠統模糊的。美國史家K. Ferguson說「文藝復興」是「歷史學裡最不可教的問題兒童」,大抵上是指它的性質、所涉及的領域及問題之廣泛龐雜,難以詳述。[2]然而,「文藝復興」卻又或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出現的西洋史詞彙之一。在李老師的課堂上,我們已經一窺了西洋史上「文藝復興」的樣貌,因此很容易可以判斷出有哪些對「臺灣文藝復興」的討論屬於概念上的偏用或誤用。譬如,當中有一些僅僅是指流行詩集的熱賣;[3]也有一些是泛泛不知所云的標語口號;[4]又或者是某些對方言文學或地方藝術的熱誠擁護。[5]顯然的,這些討論中所指的「文藝復興」,若非僅是對中文譯名的直白理解——即「文」與「藝」的「復興」——就是只根據片面的歷史認識而比附的援引。
不過,我在此並非是要批評這些可能不甚貼切的引用,也不打算重新耙梳一次「文藝復興」的定義。我所感到興味的是:為什麼這些人們願意這樣理解與引用?「臺灣文藝復興」這一說法的形成,又有些什麼原因與影響?
或許我們可以在我們的歷史上找到這些問題的一些解釋。一百年前,中國也曾經有過「文藝復興」的熱潮。當時的中國知識份子,有感於國家在內憂外患下的頹唐,為了扶危定傾,乃將眼光投向了西方歐美列強的歷史,希望能從中找到振興國家的轉折關鍵。做為他們的參照組的,是近在咫尺,剛經歷過明治維新不久的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的日本,歐化主義大行其道,對此焦慮的日本文化界,產生了對抗西洋崇拜的「國粹主義」一派。「國粹主義」派主張將日本傳統的「神道」與「國學」視如古希臘羅馬的經典,因此追求王政復古的明治維新,實際上是一場日本的「文藝復興」,明治時代也因此是一個「再生時代」。關於日本近代化的路徑及對「文藝復興」的援引與轉化,是一個複雜的議題,這裡只能簡述。無論如何,日本藉由重新發掘自己的傳統文化,不僅抵禦了全面西化的浪潮,且利用傳統資源,建立起具有民族精神與認同的近代國家。《大日本帝國憲法》的頒佈或許可以象徵這一個轉化的結果:其「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統治之」、「天皇為神聖不可侵犯」、「天皇,為國之元首,總攬統治權,依本憲法條規行之」等條文,一方面實踐了尊王攘夷,翼贊皇權尊嚴,正名分大義的天皇神道復古主張,一方面卻也擺脫了幕府制度,廢藩置縣,實施了憲法法治,建立起現代化的新日本。[6]
因此,在當時人看來,西方國家固然是通過「文藝復興」而邁向近代化,而同處東亞的日本又有一個藉由復古而開化的成功典範,這使得當時的中國學人,尤其有旅日經歷的如梁啟超、章太炎等人深感啟發。需要指出的是,日本人當時對「文藝復興」的流行理解,是「文藝復興」使歐洲得以走出中世紀,而其原因則是對古希臘羅馬古典(古學)的再發現和新解釋。這個說法,來自法國史家F.Guizot在1828年發表的《歐洲文明史》,並且同樣影響了中國學者。[7]梁啟超在〈論學術之勢力左右世界〉一文中寫道,「凡稍治史學者,度無不知近世文明先導之兩原因,即十字軍之東征與希臘古學復興是也」,當時「Renaissance」一詞還沒有被確譯為「文藝復興」,而是有「文學復古」、「文學復興」、「古典興復」等翻譯,其中又以「古學復興」最為常見。劉師培曾說:「歐民振興之機,肇於古學復興之世;倭人革新之端,啟於尊王攘夷之論」,從中可以看出對「文藝復興」與「明治維新」的比附,以及對「振興」「革新」的嚮往。
既然從「文藝復興」而近代化是一種「普遍」的歷史軌跡,那麼為了讓中國能夠「復興」,進而趕上歐日成為近代國家,中國的知識份子也自然的開始追求起「中國的文藝復興」。而後,根據各人理想與志趣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傾向,有一些人認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應當著重在吸收學習外來的文化(如同中世紀歐洲藉十字軍東征帶回東方文明,又發掘出古希臘羅馬的經典),也有一些熱衷於在中國歷史中尋找類似「文藝復興」的過程,以論證中國隨之「啟蒙」並「近代化」的可能性。有一些則試圖探討在「歐化」過程中,對本國學術的「復古」所能起的正面作用。[8]我們或許不妨大抵而言,這些對「文藝復興」的討論,都是一種「溫故知新」、「復古開新」式的理解。梁啟超將清代學術擬為「中國的文藝復興」,認為清學是對宋明理學的反動,也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例子。
不過,如果說上述的討論是著重「復古」,在尋找「中國文藝復興」的歷史,那麼,新一派中國學人的主張,或許又可以說是採取一個截然不同的面向。他們所希望的,是「開創」,相較於清代學術或先秦諸子,他們更願意相信白話文運動或五四運動,才是「中國的文藝復興」。以胡適為例,他便從來不諱言將新文學運動與新文化運動稱之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在這些著重「開新」的學人看來,「文藝復興」重要的是「再生」、「新生」,從語言的革新開始,進一步到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的徹底轉變,才是「文藝復興」的真正意義,而「復古」,如「整理國故」等,相對的只是第二義。[9]而與此相關必須指出的是,近數十年來,我們對「文藝復興」的理解,很大一部份是奠基在一八六〇年瑞士史家布克哈特的名著《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文化》之上,除了「人的覺醒」、「個人主義」、「古典之復活」這些觀念之外,我們更喜歡引用的是「由復古而解放」這一觀念——儘管實際上與布氏所論大有距離。[10]
回過頭談,我以為當前的「臺灣文藝復興」,恐怕也仍未脫離這一範疇。他們希望藉由「復古(挖掘日據時代的資源)」而得「(從中國)解放」,也希望能藉由「方言文學」、「國語運動」(臺羅文字、臺文運動)凝聚起民族認同,追求「開新」、「啟蒙」,進一步形塑新的文化內容與意識形態。最後的願景,可能是要形成一個「民族國家」。葛兆光先生在〈一個歷史事件的旅行——「文藝復興」在東亞近代思想和學術中的影響〉一文裡,談及了「文藝復興」這個概念在中國與日本的流傳、影響與變化,指出了在學術史上的三個意義。首先,對「文藝復興」歷史意義的理解差異,曾引起兩種不同的近代中國變化路徑的思路,即是上述的「復古」與「更新」;其次,對於「文藝復興」以及歐洲近代歷史的認識——也就是西洋近現代史自文藝復興到現代化的發展途徑——曾經成為東亞歷史書寫的標準模式;最後,與本文關係最密切的,是「民族主義或國家主義的崛起,也曾引起東亞歷史學家為超越西方近代而重新書寫歷史,以尋找東亞的『文藝復興』」。[11] 我認為,「臺灣文藝復興」,正是基於學術史上曾有過的這條脈絡,又一次「重塑歷史」、「書寫歷史」的嘗試。可惜的是,如今看來,對西方史上「文藝復興」的深入研究早已超出了一百年前人們的認識,「文藝復興」不僅難以複製,自「文藝復興」而至近代民族國家的道路,也未必就是必然的歷史進程。更別說要避開「中國文化」而要在臺灣史中尋求「復古更新」,其資源是少之又少。因此,儘管我敬佩「臺灣文藝復興」重新發掘臺灣藝術、重新書寫臺灣藝術史的努力與貢獻,不過,背後倘若真有另一條由想像建構而成的宏偉的歷史進路,那大概是一條虛無飄渺的路,怕是沒有能夠走完的一天。
————————
[1] 艾瑞克.霍布斯邦著;王輝譯,《革命的年代》(臺北:麥田,1997),序言。
[2] 「the most intractable problem child of historiography」,轉引自:王任光,《文藝復興時代》(臺北:稻鄉,1996),頁2。
[3] 蕭歆諺,〈臺灣現代詩迎來「文藝復興」時代〉,遠見2018年6月6日,https://goo.gl/nfKpUY(2018年9月26日檢索)。廖偉棠,〈「文藝復興」的背後是詩的馴化〉,上報2018年6月9日,https://goo.gl/pP3Epv(2018年9月26日檢索)。
[4] 〈厚植文化力,打造臺灣文藝復興新時代〉2015年10月20日。https://goo.gl/fWQkpu(2018年9月26日檢索)
[5] 蘇霏虹,《臺灣文藝復興的堡壘-《臺文戰線》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
[6] 葛兆光,〈一個歷史事件的旅行——「文藝復興」在東亞近代思想和學術中的影響〉,《學術月刊》(2016:03),頁122-124。
[7] 葛兆光,〈一個歷史事件的旅行——「文藝復興」在東亞近代思想和學術中的影響〉,頁121。
[8] 羅志田,〈中國文藝復興之夢:從清季的古學復興到民國的新潮〉,《漢學研究》(2002:20:1),頁279-290。
[9] 李貴生:〈論胡適中國文藝復興論述的來源及其作用〉,《漢學研究》(2013:31:1),頁219 – 254。段懷清,〈胡適對「現代中國的文藝復興」理念的闡釋及其評價〉,《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10:1),頁65-71。
[10] 余英時,〈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思潮〉,收氏著《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1976),頁310。
[11] 葛兆光,〈一個歷史事件的旅行——「文藝復興」在東亞近代思想和學術中的影響〉,頁127。
【奉元問學之三 】夏季班熊琬老師「中國學術流變史」心得
文/徐祥媚
編按:奉元書院於今年夏季邀請熊琬老師講述『中國學術流變史』課程,熊老師在課堂中傾囊相授、毫不藏私,將家學所傳承的精華、關鍵,悉數分享。本期課程專注在「孟荀比較分析」,熊老師庖丁解牛、批郤導窾,將孟荀從人性觀發展而出的不同人生觀、政治觀做了很深入的判別,十分精彩。本刊特別邀請該堂學員徐祥媚撰寫心得。徐同學雖是高中生,文筆卻相當成熟,頗有研究生的架勢,論理分析相當深入,值得一讀!
「中國學術流變史」由熊琬老師授課,作為喜愛中國哲學的高中生,我帶著一窺學術堂奧的心情參與課堂。因背景知識極其匱乏,全然理解授課內容於我而言是過高的標準,故自我要求若不能透徹掌握課堂引文,至少在老師的引導下增進對治學方法的理解。
綜合課堂所學和課後思索,此心得分為二部分:有關老師於課堂所闡釋的為學態度與方法;此其一;對孟荀學說的初步探索,此其二。
一、治學態度與方法
治學方法因學門而異,故於第一堂課,老師即概述中國思想如何異於其他思想。老師認為中國文化有幾項特性:首先,中國學人的治學動機為尋繹生命的真道,其至高的追求是天人合一。其次,中國學說雖內蘊形上學、知識論、倫理學等子學門,但中國哲人並不像近代西方哲學家窮盡一生專注於一、二個子學門,而是統攝各領域,呈現其對人生的整體理解。如老師所說:「中國哲學是人生哲學」,中國哲人往往先奠定人性論,再於人性論的基底上建構倫理學、政治哲學等思想。故此,中國哲學並非安放在書櫥中的學問,而應當被體踐。再者,老師指出:學習中國學術之流變的意旨在於「通經致用」。讀書人將經典活用,可作為與時局應對的依據,進而影響大環境,而時局變化亦影響讀書人如何用世,故老師相信「學術與國運密切相關」。
有關為學態度,老師認為讀書人當有「士先器識而後文藝」的自覺。按熊十力先生的說法:「能受而不匱之謂器,知本而不蔽之謂識」[1]。護持能夠容受知識的清明心靈,修身的動力不虞匱乏,是「器」;不受蒙蔽而曉得根本,即「識」。「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是老師於授課之時反覆提及的文句,故我近來常思忖:「器識」在為學、修身的角色中為何?若實踐孟荀學說中的修身論,是否可以引導我逐步接近「能受而不匱」且「知本而不蔽」的狀態?
於課堂中,老師亦適時講解具體的治學方法。老師認為學習思想當「經史互參」,因「經是體,史是用」。老師藉由《文心雕龍·宗經》說明「經」是「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而歷史體現並應證經書所闡釋的道理。為說明經、史之互動關係,老師引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孔子自述其作《春秋》的動機:「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比起抽象的說理(空言),不如具體的歷史事實(行事)更有說服力。
二、孟荀學說的初步探索
課程的主軸是孟荀學說的比較。我對二哲人的理解與高中必修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一樣淺薄,原以為定然無法理解老師的講解,但經由熊老師對道理的清晰闡釋以及援引自歷史的豐富例證,我多少也理解了一些。
孟荀的人性觀差異懸殊:孟子主張性善(義內說),其修身方法為求放心以恢復本性,存養擴充良知良能;荀子主張性惡(義外說),其修身方法為藉由積學隆禮以達到化性起偽之效。熊老師用以說明二哲人之心性論的經文章節多出現在高中選文與《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中,但我不曾深入玩味這些章句,若無熊老師的引領,亦不可能發現其中的文眼。以下試舉數例以說明課程如何使我更進一步的認識孟荀:
(一)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
令我印象尤深的解說是《孟子・公孫丑上》中闡釋「不忍人之心」的生活實例: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孟子・公孫丑上》
老師認為「乍見」是關鍵所在。「乍見」極言時間之短暫,未及啟動理性思考的程序便已產生怵惕惻隱之心,可見怵惕惻隱為不思而得、不慮而知的先天秉性。袁保新先生亦有相同的觀察:「依據孟子對『孺子將入於井』的提示語『乍見』,首先可以確定『怵惕惻隱之心』的呈露,全然是在沒有任何準備、預期心理下自然而然的發生的」[2]。
(二)以「直」養而無害
就修身方法而言,孟子主張充養浩然之氣,而養氣之道在於「以直養而無害」: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孟子・公孫丑》
何謂「以直養」?老師的解釋是:「直,順也,毋縱毋枉。直道而養,指行事合乎正義」起初,我不甚理解;經思索後,才發現老師的解釋極其精湛。
使我困惑之處在於:趙岐與焦循均將「直」解讀為「義」;老師亦談及「合乎義理」,但老師所賦予的含義又較前述二人多了一個面向:順。趙岐與焦循的說法如下:
1. 養之以義,不以邪事干害之,則可使滋蔓,塞滿天地之間,布施德教,無窮極也。(趙岐注)[3]
2. 下言養之以義,解「以直養」三字,直即義也。緣以直養之,故為正直之氣;為正直之氣,故至大至剛。(焦循《孟子正義》)[4]
帶著「老師所言必有道理」之心情,我開始找尋「直,順也」的文本證據,發現郝敬《論語詳解》於解釋「以直報怨」之時提出「順理曰直」;而日本學者山田方谷更將「直」解讀為「順從自然」:
1. 直,順也。順理曰直,合天理、當人心而已。(郝敬《論語詳解》)[5]
2. 從其自然而無害條理,則與大氣合一,謂之「直養」。(山田方谷《孟子養氣章或向圖解》)[6]
尋索文本,發現老師所說「直,順也」確實有前人學說可為支持。值得進一步思索的是:若欲充養浩然之氣,所欲「順」者為何?若按郝敬的說法,「順理」,則與趙岐與焦循所說之「養之以義」同出一轍;若按山田方谷的說法,依順「自然」,則又違背了孟子藉「配義與道」將「自然之氣」人文化為「浩然之氣」的意義。
按照孟子的理路,依順良知良能而行事,便是行於正道,對「順」的解釋無論是「順理」(養之以義)或順著「良知良能」(復性)皆合宜。
(三)以「欲」言性
與孟子思想差異最明顯的是荀子的義外說。
老師轉述其父親果庭先生與荀學專家陳大齊先生的討論,兩位老師認為:荀子的人性觀是「以欲言性」,視身體的欲求為人的本質。而果庭先生亦曾於其著作《荀子今註今譯》分析孟荀心性論的差異:
孟子以「情」言性,故曰性善。荀子以「欲」言性,故曰性惡。孟子所言者天,荀子所言者人。[7]
《荀子今註今譯》
何以說荀子「以欲言性」?荀子認為人受制於欲求,「今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煖,勞而欲休」(《荀子・性惡》)。倘使縱容本性不以「禮」約束,則社會大亂: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荀子・性惡》
基督教亦從「以欲言性」的角度論證人本有罪,且「罪」具體反映於欲求:
1. 如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聖經・羅馬書》)
2. 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聖經・加拉太書》)
引文所述之「情慾和聖靈相爭」,頗似孟子「從其大體」(心之官)或「從其小體」(耳目之官)的抉擇,而基督教的「罪論」,又類同荀子性惡思想——其差異在於:基督教主張人必須藉由基督被「歸算」為潔淨(將基督的公義「歸算」給人,而不是人本質上「成為」潔淨),但孟子的充養與荀子的積偽均同意個體臻於至善的可能性,且肯定後天的人文化成。
三、結語
最後一堂課程中,老師導讀其兄熊玠教授的作品。熊玠教授認為其所生活數十年的美國若得以取資中華文化,將可以使美國人於豐富的物質生活亦有豐盈的心靈。熊玠教授將社會觀察與文化聯繫,提出獨到的觀點:美國之所以積極的在軍事與經濟層面干預他國,乃因根植於文化底層的「亞伯拉罕文化」所致。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共有的亞伯拉罕文化基因,此基因使人仰賴上帝的救贖與赦免,其安全感由外部(上帝)供應。故當失去信仰的確據、陷溺於物資豐饒而心靈貧乏的景況之時,便只能以對外侵略填補空虛。相形下,濡染中華文化者相信個體自我完足、修身不假外求,其內心因為自有源頭活水而豐盈富足。
老師提到熊玠教授亦為基督徒,但仍堅信中華文化不可取代的價值。熊玠教授的基督徒背景引發我的深思:思想是供人取用的精神資源——若對特定思想絕對忠貞,則免去辯證與思索的勞苦;若「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朱熹語),領略不同的思想的精義,則可以融匯各家之言成為對自己而言最適用的人生觀。
一面讀經典,我一面自我探問:修習孟荀能給予我的生命什麼改變?
熊老師於課程中揭示了答案:
就荀子重後天的思維言,自具堅苦卓絕與發強剛毅的精神。孟子則在認知吾人先天的優點與價值,去發揮人性的光明面,具有光明磊落的心胸與襟懷,故在教育上各具意義。(課堂講義)[8] 盼隨著對經典、對生命的體悟日漸增多,我能慢慢體會老師的話。
————————
[1] 熊十力,《熊十力全集》(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卷4,頁245。
[2]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當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頁55-56。
[3] 趙岐著、孫奭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卷3上,頁74。
[4] 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卷6,頁200。
[5] 郝敬,《論語詳解》收錄於《續編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冊153,卷14,頁40-41。
[6] 山田方谷,《孟子養氣章或向圖解》(大阪:惟明堂大阪支店,1902),頁7。引自黃俊傑,〈山田方谷對孟子養氣說的解釋〉,《人文學報》,(桃園縣:2001),頁19。
[7]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頁649。
[8] 引自課堂講義〈先秦學術流變史:孟荀問題比較探討〉,頁5。
【公告事項之一】會員大會邀請函
文/秘書處
【公告事項之二】會員大會通知與選舉資格說明
文/秘書處
諸位學會同門大鑒:
學會創立已近七年,負責推展各項事務的第三屆理監事即將任滿,又到了準備交接再出發的時刻。承蒙大家熱心鼎力支持,如今學會方能稍有成績。我們繼承師志,弘揚夏學,任重而道遠,必須秉持堅忍不懈的精神,更需同心攜手,繼續前進。
謹訂於 11 月 4 日(週日)下午2時,假「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召開本會第四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此次大會將報告學會事務,播放 毓老師上課影片,並選舉新一屆理監事。
為籌辦會員大會及選舉活動,祕書處正在辦理核對年費繳交記錄(未繳納 107 年之年費者,依章程規定無法享有選舉權利;若有缺交,近期可親至書院或匯款補繳。有關選舉與被選舉資格請詳閱文末說明。)。為便於事前準備工作與大會現場作業,請盡量於會員大會之前繳交本年度(107)年費,亦歡迎親赴學會確認會籍資料。聯繫方式如下:
電話:02-3365-3181
地址: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7號4樓 A側 中華奉元學會
說明事項:
- 於今年 11 月 4 日(含)之前繳交本年度(107)年費之會員,即具有「第四屆理監事選舉」之投票資格。
- 於今年 9月 30日(含)之前繳交本年度(107)年費之會員,始具有「第四屆理監事選舉」之候選人資格。
- 如欲放棄「第四屆理監事選舉」之候選人資格,請於今年 10月 15日(含)之前以各種方式之書面資料傳給學會(臉書訊息、Line訊息、Email、紙本書面皆可,聲明書格式可參考附件)。
- 放棄候選人資格者之名單,將於標示於選票上。
奉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fongyuanacademy
Line帳號:fongyuanorg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電話:02-3365-3181
【公告事項之三】毓師夏曆誕辰紀念活動
文/秘書處
今年國曆十月十八日,為 毓老師夏曆誕辰(九月初十),奉元書院的空間將會開放給各位同門、學長、學姊回來緬懷、敘舊。現場備有簡單茶水,歡迎大家回來緬懷 毓老師!
【時間】10/18,週四下午二點至六點
【地點】奉元書院(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二七七號四樓 A側,臺電大樓正對面,距捷運臺電大樓站二號出口步行約 五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