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23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 第110期

公元2023年2月7日 夏曆癸卯正月十七

◉本期目錄

◼︎【編輯小語】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文/編輯部
◼︎【新春展望】邁入癸卯,奉元拯世文/潘朝陽
◼︎【奉元活動之一】〖歲次癸卯新春團拜〗側記文/曾遠鵬
圖/秘書處
◼︎【奉元活動之二】〖歐盟與兩岸關係 〗講座筆記文/蘇秋錦
◼︎【奉元問學】奉元夏學與《原儒》原學統的報本開新文/陳有志
◼︎【公告事項之一】2023春季課程文/秘書處
◼︎【公告事項之二】毓老師逝世十二週年紀念會文/秘書處
◼︎【公告事項之三】二月行事曆文/秘書處

奉元電子報 歷期文章目錄


【編輯小語】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文/編輯部

節氣立春,時序已是夏曆癸卯開春。不論大環境如何變化,奉元書院都將「弦歌不輟」,奉元春季課程已經推出,歡迎有興趣的學長姊與同好們趕快來報名喔!(課程簡介我要報名)上個月底(1/29,夏曆癸卯正月初八 ),學會舉辦了新春團拜活動,同門、同道齊聚一堂,分享對新年的展望(直播影片)。本月中旬(2/19,週日上午十點),學會也將舉行〖春秋學〗讀書會(讀書會簡介),歡迎大家一起來讀書、研討喔!

本期文章的主題,都與新春展望有關。《公羊傳.隱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之後多用來代指除舊歲,迎新春。疫情之後,人們的生活型態已發生劇烈變動,書院的存續也面臨嚴峻的挑戰。如何秉持毓老師的講學精神,不但要能「照著講」,更要能夠「接著講」,繼續弘揚夏學,以古人智慧來啟發今人智慧,是新的一年我們仍然要面對與思考的問題!

你知道嗎?請看:
邁入癸卯,奉元拯世

你知道嗎?請見:
〖歲次癸卯新春團拜〗側記

你知道嗎?請閱讀:
〖歐盟與兩岸關係 〗講座筆記

你知道嗎?請閱讀:
奉元夏學與《原儒》原學統的報本開新

最後,編輯部亦誠摯地歡迎同門先進與各界同道友人,能夠共襄盛舉,提供個人無論是讀書、教學、工作、生活上的感懷,或是經典智慧應用的心得,在奉元電子報的園地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新春展望】邁入癸卯,奉元拯世

文/潘朝陽

毓老師在臺講述學術一甲子,其垂訓誥言曰:「以夏學奧旨,尋拯世真文」。「拯世」是毓老師建立書院講述學問的目的,書院之宗旨是「奉元」,就是奉持並實現天德而闡釋「春秋微言」且實踐「春秋大義」,也就是依夏學之奧旨以得出真文而來實學實政地通貫內聖外王,使中國和世界從「據亂世」至「升平世」再達「太平世」。

孔子承繼周文,欲行道於天下,晚年主張「堯舜以德禪讓、選賢舉能而天下為公」的「大同世」之「仁政觀」,然而,孔子於魯見道不行,遂周遊列國十四年,欲得一聖君之用來實現其王道,但其時中國禮崩樂壞,天下紛亂,於是返魯,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著《春秋》,希望以其傳承並予創造轉化的《六經》以待後世聖王據之而實踐太平大同的仁政王道。其之後,曾子傳道,子夏傳經,前者由孟子接續發揚,後者由荀子承繼弘通,孟曰「仁義內在仁政王道」,荀論「禮法並建創建王制」,但皆終身為「師道」而終無法實現孔子「太平世」理想,更遑論他們大儒之無任何勢力可居王者之九鼎,直接行仁政王制。

先秦儒家高舉「堯舜公天下」的「禮運大同」之政治理念,但在政治的現實上無論三代封建制時代或秦漢帝王制時代,均無法實現,歷來大儒退而求其次,除了於學理和思想上仍以「大同禮運」為最高理念之外,也推舉「小康世六君子」之政,除了贊頌依德禪讓的堯舜禹之外,亦標揚夏、商、周三代的血緣世襲的賢君良相能臣之優良政治,所以肯定商湯、文武、周公,起碼在君主專制政體中,也應該代表政統的君有賢德、代表治統的相是良相,而其治理天下國家的仕者,須是賢良有能的官吏。

這是孔子就已主張的「理想型政治」,於曾子子思孟子的道脈之系和子夏荀子的經學之系,皆傳承發揚之。所以,我們今日讀到的《論孟學庸》皆是孔子這個兩層仁政的思想觀念之大經,而孔子晚年參贊的《周易》之經和依二百四十二年魯史而著作的《春秋》的經,也由弟子及其弟子,代代傳續弘揚,遂有後世之《易經傳》的元生大化以成大同太平之學術和思想,亦有《春秋公羊傳》的大義微言、《春秋穀梁傳》的大義以及依史而說明孔子春秋義理的《左傳》,於其中,析論「據亂世、升平世、太平世」的「三世演化觀」而臻及最終的大同太平之世。

此條孔子之道的大脈絡,在戰國末期和秦漢之際,它或潛或顯,不絕如縷,一直都存在且發展著。儒者傳統並未斷滅,他們在秦時在漢初,有為統治階級的門客而聚集撰述者,如《呂氏春秋》、《淮南子》,亦有個別儒者而有撰述專書者,如陸賈的《新語》、賈誼的《新書》、劉向的《新序》和《說苑》,乃至於太史公之《史記》,這些著作,無論是集體創作或是個人著述,皆非只為「學術研究而寫作」,而是為了提供給統治者用以經世濟民的,換言之,是提供給帝王治理國家天下的,他們立乎「王者師」的地位而發言立論,就是提供給王者實現仁政王道的「國典」、「憲章」。

傳繼《春秋經》和《公羊傳》的思想且加以弘揚的大儒是董仲舒,他的《春秋繁露》以及《天人三策》,起了非常重大的影響,因為漢初從高祖經文景兩朝,漢室已從「法術治國」、「黃老治國」,逐漸受到儒生言論及上述學術和著作之相累積之影響而轉向、提升為重視儒家經典,慢慢明白儒術才能提供國家天下之長治久安。於此文化和信念氣場中,青年漢武帝接觸到董仲舒的論述和主張,遂能建立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新開國運之「復古更化」大政,由此始創「《五經》立國」而以「孝弟力田」為國家意志之兩漢。繼漢之後的中國兩千年政治,無論承平或亂世,亦無論佛老流行與否,朝廷政權之治理制度,莫不以儒家思想、觀念及其提供的實際政府架構為藍圖來規畫施行,而歷來的賢吏亦必根據儒家的仁政思想和信念來愛民、教民。

由此顯示儒家從孔孟荀等聖賢以及《大易》、《春秋》等經典,並不是後世受歐西影響之下的所謂「純學者」以及為知識而研究論述創作的知識性著作。儒家是以「世人師」同時也以「王者師」為其天命而立其言行、作其論著的。從孔子始,垂兩千多年,儒家都無君位,但都以「世人師」之「師道」來教化世人,又以「帝王師」之「王道」來導正政治。在現代唯有一位同時兼具「師道」和「王道」的大政治家,他領導人民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的中國政體,且又有傳承儒家而新創的經典提供給新建的民主共和中國為治國平天下之藍圖,他就是孫文先生,其經典是《三民主義》和《建國大綱》、《建國方略》以及《實業計畫》,然而縱許如此,孫先生在政權方面,卻是失意的,他並不能長久且全面執政,所以他在現代中國史上,作為「世人師」和「王者師」的角色身份才是主體。

通過上述,毓老師的奉元門下眾多弟子,就需體悟明白一點,那就是毓老師畢生弘揚、啟發後學以「奉元夏學」,其目的並非只是以一介老學者教出一大批只是追求單純知識或心靈養護的俗人罷了,毓老師開闡「夏學奧旨」,根本是要在其中發顯並提供「拯世真文」而來成為治國平天下的王政藍圖,因此,毓老師生平講述的重要經典,奉元門人不能只是出版印製發行為書本而已,老師在書院講述詮釋的經典性話語,必須有方法有門路提供予當代中國為政者細讀之,直接對中國當局發生類似董子對漢武之文化復古更化的巨大根本性影響和改變。

觀諸大陸,毛澤東領導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他是一代雄主,既「作之君亦作之師」,但其思想體系是「申韓型法家」,這個意識形態是不可以治國平天下的。鄧小平復起,終結「十年文革浩劫」,遂有所更張,脫離毛氏的法術高壓之道,而改以「實政實務、與民休息之政」,中國終於復甦且上升,此之後,歷經江、胡、習,中共已經禮敬大陸名重德高有學的儒者,恆常請益以國事,所以習近平在位的這些年,「馬克思主義入中國而中國之」,而非「中國馬克思主義化」,且正面積極肯定表彰並弘揚中華傳統優良文化,在各級學校中推展教授儒家典籍,推介闡釋中國儒家、諸子的文章,又正面高度推尊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當代中國是調適上遂的,是從「據亂世」而轉升到「升平世」的。何以可以如此?那就是領導階層的君、相、臣皆能傾聽大儒之言,且能虛心學習《五經》之智慧,並且努力赴諸踐履。

毓老師在臺灣講學述經,弘揚夏學,我們是奉元弟子,有不可推卸的天責,那就是必須將毓老師「奉元夏學」的經典和仁智,不惟傳揚於大陸社會民間和學術界、教育界以及文化界,還必須進一步能夠進入中南海,成為當代中國的為政者的治國平天下之大經巨典;愛新覺羅毓鋆先生重返神州而為當代中國的王者師。

年已癸卯,兩岸必將有大事焉,豪傑不被時代牽引拉扯,而是開創時代興起風雲。祈願眾師兄弟眾賢君子,大家齊心奮志共同奉元。

癸卯,正月十一日(2023.2.1),寫於臺北・天何言齋


【奉元活動之一】〖歲次癸卯新春團拜〗側記

文/曾遠鵬、圖/秘書處

  • 編按:毓老師曾說:「天下沒有比鹵水再厲害的東西,人一聽到,馬上自動凝結在一起,這才有用。」(《毓老師講春秋繁露・前言》),另外《易經・繫辭》也言:「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二〇二三年一月二十九日,歲次癸卯新春團拜由潘朝陽理事長帶領同門向毓老師行禮,仿佛是毓老師仍在世時,每年大年初一都會接見老學生一樣,朋友講習,弦歌不輟。

歲次癸卯正月初八,下午二時至四時,於奉元書院順利舉辦了兔年新春團拜,當日現場及線上參與者約七十多位。學員共聚,溫馨敘舊語新,談論國際時事與書院發展方向。

▲毓老師在一〇四歲(二〇〇九年二月)上完最後一堂課「孫子兵法」,平日便不再接見學生,只在每年開春年初一、初二,打開書院大門,從早上八點分批接見老學生。許多老學生把年初一、初二當成每年的大事,像二〇一一年歲次辛卯初二當天,毓老師見了一三〇名老學生。(引用《盤皇另闢天的毓老師》)
▲熊羿秘書長擔任司儀並由潘朝陽理事長帶領同門向毓老師行三鞠躬禮。

緊接著,由現任及歷任理事長先後致詞。

現任理事長潘朝陽老師先向學長姐及友好書院出席代表祝賀,表示接下理事長的棒子之後,「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奉元書院成立十二載,「十年乃字」,宜繼續透過出版、讀書會、實體及線上課程,並加強與對岸合作,傳播毓老師學問。潘理事長接着表示,奉元書院當前兩大難題分別是缺乏年青人的參與以及經費問題,亦冀望重要領導人能接觸到夏學。潘理事長最後祝大家吉祥安康。

▲潘朝陽理事長表示,過完年後,我們需要與房東談續約問題,目前奉元書院的地理位置很好,地址是由孫鐵剛老師找到的,並由已故的王鎮華老師規劃及設計空間,希望能保留原址。

創會理事長徐泓老師祝大家吉祥如意、平安健康,表示臺灣局面雖然嚴峻,但我們仍然需要努力。政權更迭不會影響學術,因為我們有中心思想,以夏學為核心,振興中華、振興華夏。徐老師表示,自古以來,財政困難都是私人辦學必須面對的,我們需要開源節流,合力支持書院運營。徐老師向大家分享抖音平台的可能性,並感謝臺東大學校長對愛新覺羅毓鋆文化基金會成立的經濟資助,希望基金會不僅作為展覽,而能與教學結合,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徐泓老師亦不遺餘力同時推動「奉元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愛新覺羅毓鋆文化基金會」,將夏學種子傳播天下。

前理事長劉君祖老師祝大家闔家安寧。劉老師表示,臺灣問題和平解決的可能並非沒有,但中美之爭所涉及的是文化與制度問題,必定需要分個勝負,非解決不可,老師預測十至十五年即「見真章」。劉老師接着與大家分享他對於臺灣將可能面臨的「戰爭」的看法,亦論及明年臺灣大選。劉老師說,回想過去在毓老師家中拜年情景仍歷歷在目,並引用毓老師話語,表示「政權都是暫時的,唯有文化是長青的」,我們認為現在是「泰極否來」,實際上是「剝極來復」。

▲劉君祖老師從一九七五年三月起親炙毓老師,並表示毓老師是真正影響並改變其一生的人。

最後一個環節,是同門與同道情感交流,先後由元亨書院林安梧老師、果庭書院熊琬老師、黃大炯學長、王國慶學長、陳文昌學長、李濟捷學長、馬康莊學長、吳哲生老師等,多位學長向大家賀年與共勉。

▲林安梧老師寄語春聯「卯來柳下尋明徑,兔至月中盼嬋娟」,希望彰顯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思想,及期願兩岸和平、兩岸一家親。亦表示臺灣宜「承天命,繼道統、立人倫、傳斯文」,願奉元書院、咸臨書院、元亨書院等,一齊繼續緊密合作。
▲熊琬老師從歷史角度說明中華文化每臨危機,如五胡亂華、西方文化殖入、文革,都仍能保存下來。熊老師表示,他對文化傳承的長期發展來看,是保持樂觀的。
▲黃大炯學長以墨寶春聯:「靜若處子動若兔,香似寒梅謙似竹」,橫批:「求真學問」向大家拜年,並表示毓老師以他的人生歷煉教導我們「能用」的「真學問」,「真」與「誠實」是毓老師的思想精華,共勉同門一起以武侯隆中決策的氣魄來談論書院及臺灣未來。
▲王國慶學長向大家分享及說明「財團法人臺東縣愛新覺羅毓鋆文化基金會」成立的過程及臺東大學研討會相關事宜,表示這平台甚有價值,鼓勵大家共同參與、開發、運用。王學長亦透過時事,說明我們應該運用智慧,不能成為別國的棋子。中國對西方的威脅不止於軍事,而是文明古國的文化復興。
▲陳文昌學長與大家分享當時毓老師在戒嚴時期先後到幾所大學講課,聚集青年,奠下未來私人講學的基礎。我們現在面臨的困難,比毓老師的更易解決,宜作借鑒。最後,陳學長以《孟子・梁惠王》:「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共勉之。
▲李濟捷學長與大家分享並詮釋《論語・公冶長》:「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認為子貢思想層次甚高,並非空言。
▲馬康莊老師以日本近期時事與國情,說明日本形勢或遜於臺灣。
▲吳哲生老師向大家宣傳日本已故企業家稻盛和夫先生的紀念研討會,表示稻盛前輩真正地把「義」與「利」結合,以人類心靈與物質的幸福作為自己終身的努力。中華企業研究院近日已通過每月一次對《公羊春秋》及《左傳》作系列性研討的提議,並預計在七月、八月間舉辦以高中生為對象的「未來領袖研習營」,以期吸引更多年青人參與。
團拜當天直播影片

【奉元活動之二】〖歐盟與兩岸關係 〗講座筆記

文/蘇秋錦

壹、歐盟近期發展概述

ㄧ、歐盟與英國脫歐 (Brexit)

 (一)英國於 2020年1月正式脫離歐盟, 2016年6月23日 脫歐公投,票數為 51.89% (1700萬)比 48.11% (1600萬)。

(二)2020年12月歐盟與英國簽訂貿易合作協定。

(三)前首相 May 脫歐方案遭國會否決後,2019年舉行全國大選,強生接任及脫歐過渡期開始,直至歐盟-英國貿易協定簽署。

(四)蘇格蘭與北愛問題 –

  1. 蘇格蘭 – 會不會再次舉行獨立公投?
  2. 為了維護北愛的局勢穩定,愛爾蘭島上的陸境邊界維持開放,雙方簽訂《北愛議定書》將北愛留在歐盟單一市場。對從大不列顛進入北愛的貨物進行檢查。
  3. 衝擊:貿易與商業、陸界、農業與漁業、移民與入出境、交通、軍事安全
    • 英國 GDP 佔歐盟約 15%(2018),人口佔歐盟約 13%(2019),預算貢獻約12%(2018)。
    • 英國在歐盟工作約有 200萬人,而歐盟成員國的人民在英國工作者約有100萬。 薪資回流問題英國排名第三,其中匯回波蘭最多。
    • 脫歐後,英國人民及貨物不能再自由進出歐盟。
    • 漁權只是脫歐談判的一小部分,英國海界最多的部分在法國, 英法因為澳洲取消潛艇訂單引發齟齬,為了漁權更是劍拔弩張。

二、俄烏戰爭對歐盟之影響

(一)背景

  1. 烏克蘭於 1991 年宣布獨立,逐漸與歐盟親近並有意加入北約。
  2. 俄國視此為威脅,2014年兼併克里米亞,並開始支持烏國東邊的親俄分離組織。
  3. 俄國要求北約承諾「和平保證」,包括不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為成員,但遭北約拒絕。
  4. 2021年12月開始,俄國準備進攻烏克蘭,並於北、東、南邊境共駐軍19萬人。
  5. 2022年2月21日俄國正式承認頓內次克及魯漢次克獨立,並派遣部隊進入頓巴斯(東邊)。
  6. 2月24日普丁宣布對烏「特殊軍事行動」,並全面進攻。
  7. 迄今半年來,已造成平民 18,000人死亡、500萬人流離失所。

(二)發展

  1. 歐盟宣布援烏計畫,包括空中封鎖及提供大量武器,增加預算及禁用俄國國營媒體。
  2. 普丁宣布使用核威嚇,加深東、西對抗緊張情勢。
  3. 海外7萬烏克蘭人主動返國參軍,另有52國、2萬國際志願軍加入烏國。
  4. 土耳其響應歐盟,禁止俄國海軍艦隊從地中海進入黑海。
  5. 國際禁運及禁止俄國使用銀行轉帳支付系統 SWIFT,而全球經濟及貿易亦遭受嚴重衝擊。
  6. 談判失敗,戰爭陷入膠著狀態。
  7. 國際及歐盟支援不斷進入烏國,英、德、法、美是主要武器提供者,歐盟則提供大量經濟援助。
貳、台灣與歐盟關係發展

一、台歐盟為價值夥伴關係

二、台歐盟諮商平台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多面向合作

三、台歐盟雙邊實質關係:

(一)設處:

  1. 歐盟執委會於2003年在台設立歐洲經貿辦事處。
  2. 負責協調在台設處的16個會員國之政策立場。

(二)經貿關係:

  1. 歐盟為我國第五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外資來源。
  2. 2021年台灣與歐盟貿易總額美金600多億,排名第五,次於中國大陸、Asean、美國、日本。

(三)台歐盟雙邊投資協定 (BIA):

歐盟執委會2015年貿易及投資政策文件「Trade for all」將我納為未來歐盟洽簽投資協定之對象國。

(四)觀光:免簽證。

(五)教育:

  1. 2017年有9190名台灣學生赴歐就讀,6155名歐洲學生來台就學。
  2. 台灣有17項莫內計劃,包含歐洲相關課程、研究計畫、研討會等。

(六)科研: 2017年計台大、中研院、工研院等參與18項歐盟展望2020研究計畫,包括醫療、電動車、資通訊、農業生技、資源回收科技。

(七)青年度假打工計畫:我與11個歐洲國家簽署計畫,增進雙邊青年交流。

(八)文化活動:2017年有歐洲節、羅馬條約60週年特展、歐洲影展、歐洲語言日等。

四、歐盟支持兩岸建設性發展:   

確保亞太地區和平、鼓勵有助台海兩岸雙方對話、合作及信心建立之倡議。

五、歐盟支持我國際參與,包括參與WHA及其所有技術性會議。

六、歐盟外委會:於2021年9月1日通過台歐盟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就BIA(台歐盟雙邊投資協定)進行評估,並建議將其駐台北辦事處更名為駐台灣辦事處。

叁、中國大陸與歐盟關係發展(一帶一路 BRI 影響)

一、前言

(ㄧ)一帶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兩條路線,一條經中亞、俄國、到歐洲;另一條從新疆、巴基斯坦、印度洋、波斯灣、進入地中海沿岸。

(二)一路指海上絲綢之路,以福建為中心,經南海、印度洋到歐洲。

(三)設立亞投行,有錢才能辦事。

  • 其他:
  1. 中巴經濟走廊
  2. 與歐洲國家交通合作(鐵路系統)
  3. 與印度洋國家合作(斯里蘭卡港口、孟加拉鐵路、東非鐵路、東南亞水利設施)
  4. 與中亞、亞西合作(土耳其高速鐵路、科威特煉油廠)
  • 發展
  1. 中國對歐盟有三次政策文件,加強區域合作,及一中政策。
  2. 歐盟對中國亦發佈政策文件,要求中國以公平、互惠、互利進行雙邊往來。
  3. 雖然 BRI 未獲歐盟支持,但已吸引歐盟成員國之興趣與投入。
  • 關鍵問題

1.歐盟的政治價值:

  • 希望中國配合民主、法治、人權之價值進行往來。
  • 與中國的關係從戰略合作夥伴改為經濟競爭者,及政府治理之體制性對手。

2.BRI 的倡議

  • 利用BRI走向國際舞台核心,爭取全球領導地位
  • BRI 與歐盟之「泛歐洲路網」相衝突,並擔心 BRI 為軍事擴張作鋪陳。

3.中、東歐「16+1」峰會

  • 中國利用峰會個別展開雙邊會談,與歐盟多邊主義理念相違背,且造成歐盟分裂。

四、對台灣影響

  1. 「一個中國原則」: 在此框架下發展受影響,但歐盟仍與台灣往來
  2. 企業衝擊 :BRI 的倡議,對台灣外貿產生排擠效應
  3. 台歐雙邊投資協定 (BIA) : 目前僅進入原則性問題意見交換。
  4. 未來方向:參與 CPTPP , 或許有突破的機會。
肆、如何與歐洲接軌(語文、資訊、旅遊、參與活動)
  1. 加強外語能力。
  2. 加強外文資訊之蒐集,增加正確的判斷力。
  3. 重要媒體及雜誌:euronews、DW 德國之音、FRANCE 24、半島電台、Financial Times、FT Weekend、The Economist。
伍、結語及 Q&A
  1. 關注全球的發展與突破
  2. 中國 BRI 對歐洲影響鉅大,宜強化與理念相近國家之合作。

多接觸外文及外國資訊以增加判斷力,擴大視野。


【奉元問學】奉元夏學與《原儒》原學統的報本開新

文/陳有志

(一)

奉元以「培元」在「報本開新」,作為夏學的實踐。「培元」是毓老師接著熊十力先生《原儒》解釋《春秋繁露》的「奉元之應」,所說「人皆自識真元,即能以天地萬物一體為量」的「太平之應」的再發明。

熊十力說董仲舒「言《春秋》,首先發明元義,以為此經之宗極,與《大易》首建乾元同旨,內聖外王之學。」指董仲舒元義的發明,敞開微言大義的外王學,使《春秋》精微的奧義,為之大明。

董仲舒以元立命,主要的解釋有二:《春秋繁露.重政》「惟聖人能屬萬物於一而繫之元也,終不及本所從來而承之,不能遂其功。是以《春秋》變一謂之元,元猶原也,其義以隨天地終始也。」與《漢書.董仲舒傳》記載董仲舒說「案《春秋》謂一元之意,一者萬物之所從始也,元者辭之所謂大也。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也。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貴者始。」

這也是何休《公羊解詁》,以「變一為元」為首詁,解說「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故上無所繫,而使春繫之也。」是全書的首次及宗旨。

熊十力說「元就是仁」。何以說「變一為元」,而不是「變一為仁」?又何以「元」是「無形以起,有形以分」的「氣」?

《原儒》抉微「變一為元」,重在「辨物正辭」,視正辭能「識大體」,成為學始的能思能行。這是說「《春秋》之辭,多所況」,能約文指博必須要有一種精微知識為基礎。原因在「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貴者始」,以「元辭謂大」的探本反始,必然與〈深察名號〉說「《春秋》辨物之理,以正其名」的「辨物正名」,兩者要有一個相互關聯。

熊十力推崇董仲舒,以「元」解釋《春秋》背後建極的原理,除了關係外王的起源,又指出一個學統的法源。熊十力說「《春秋》與《大易》相表裏。易首建乾元,明萬化之原也。而《春秋》以元統天,與《易》同旨。」以元為學統的法源,在「首建乾元」及「以元統天」,而反始統天才是識元的起源。

熊十力以中國學始在《周易》及《春秋》,因在「變一為元」的反始知本,才能自識真元能與天地萬物一體,本意是孟子「萬物皆備於我」的返本為誠。以元為應,能以一體為量,也是《周易.繫辭傳》說的「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會通典禮為大始,所以說「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因此,「報本」以仁為天,以義取信,能天下一體。

這也是董仲舒「夫仁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及「《春秋》為仁義法。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的利義之辨。仁義法不是律法,而是以誠敬存,與人同體,深淳近道,不須防檢的克己復禮,才有真正超越善惡,以至善為法則。

但熊十力以「變一為元」探本反始的「奉元之應」,在「辨物正名」為原學統的重要發現,不是作為消極的「隨天地終始」,只正應在「造起天地」的名分。應該回歸「以天地萬物一體為量」,作為具有以量應合為普遍認識的原則。這是《原儒》探究符合「太平之應」,探索原學統的認識起源,所要把握真實的理性能力的源頭。

在「人皆自識真元」的「辨物正名」意思,就不再是倫理原則,而是指識元是具有有效認識,才能賦予具有充分理性作為的個體。這是熊十力把「變一為元」,視為探索傳統認識論的起源,及應合宇宙的自然現象及理解自然事實。

也就是說,元為大,元為氣,元為仁,不能只是簡單的直觀,這裡必須有一個可靠而嚴謹知性分析為起源,才能反始顯露本體的真理,不然就成了空洞的論述。這成為《原儒》追問學統的起源,一轉以元為氣,回歸以元為仁,在𡕷然無對的性智,才能使內聖外王,具有普世的實踐。反本學統是熊十力主張反本知體,啟新致用,體用不二的一元論。

熊十力以「奉元之應」,轉向具有普遍原則的「太平之應」,就是毓老師指現代人的夏學精神,在「培元開新」以「養天下」。追究原學統的夏學智慧,所以為學就必須先「識元」,才能旁通曲盡「培元」的本義,也才是「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以開新為「盤皇另闢天」,能「體元用中」為教學。

(二)

交集《春秋》與《周易》的「變一為元」及「以元統天」,是熊十力長期投注認識論的主題,取代空洞及想像的解釋。奉元夏學以「報本開新」的培元,為學就必須先得識「元」,夏學「體元用中」的某些部分,有著需要恰當了解傳統認識的涵義。

《原儒》是熊十力根據董仲舒「變一為元」,再一次重申他關切比量與證量的傳統知識論,解釋如何把握經驗對象,以預知最高性智的理解情狀。熊十力在此也自嘆精力已衰,未能完盡的量論,功不必己成,期待後人的努力。

熊十力雖未系統的找回中國知識論的完整起源,但在《新唯識論》以老子「一生二,二生三」,申述 《大易》相反相成的變化法則,又在「闢包涵著翕,翕從屬於闢」解說恒轉的自然動力,及「以方的相表示翕,物成即有方所故。以圓的相示闢,心或精神是周遍流行而無滯礙故」,說出方圓為冪次的同構關係,可述縷神智互體的比量含義,這都已臻至完備了傳統認識論的根本方向。

傳統經典思想都直接呈現結論,常常跳過精細邏輯化的分解,長久下來在時間隔閡,後人無法通過有效論證,掌握它的核心真義。覓索古人的認識思維,理解傳統學思學統的思辨方式,任務就十分的艱鉅。

但《原儒》最關鍵的突破,是熊十力注意「中國古代思想,其發源自甚複雜,而天文學之影響最深。天文學源出陰陽家,陰陽家本為一切術數之大祖,而天算之學亦出於其間。」又指「《易》學始於羲皇之八卦,為中國學術思想之大源。孔子以前之《易》大概為術數與哲理二者交雜之倉庫。」

這就是關聯「變一為元」的認識構成與陰陽學的天測算數,有一個起作用的方向。但熊十力說「陰陽家本為一切術數之大祖,而天算之學亦出於其間」容易造成錯解。如同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只指混淆五行的陰陽家,就不是具有純粹數理天文的陰陽家。所以,追問認識論起源問題,正好與這個意義相反,應該是有了天算的測天術,才有了陰陽家的思想。

這是《原儒》注意「古之言天者三家,曰《周髀》,曰《宣夜》,曰《渾天》。」披露了天文家與史家、巫師同源,自然就可以推知《周易》與天文算數的關聯,中國古代天文的算數,也僅僅只保留在《周髀》一書之中。

熊十力是最早而敏銳的點出,《周髀》算數與《周易》象數有一個共同概念「數」,作為認識邏輯的共通根據。他已注意這個探索傳統認識論,關鍵在測天術數理與《易》術數及哲理,之間相關算數中數理的邏輯真理,可以找回共同的起源。他是少有領悟從數理的原初形式,找到這個數學的籌算及預測理想對象,一種存在自然或形上學被規定在數學因素的思維本質。

敏銳的洞悉規定著數學因素與歷史支配的思辨形式,數學分析的背後思想,往往是形上學的推手。熊十力量論完備的方向,才讓我們能進一步認識傳統算數與象數,可能都是同處在一個位值制的進位概念的支配。

這樣,不就是說「變一為元」的大始「統天」,也可以是天文算數的「測天」立極,「統天」有著猶如「測天」的算數,在數理理性的知識,來掌控自然的秩序。熊十力雖未完成量論,但他點出的方向,可導引到《周髀》的重差算數和「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的數論,看到勾股算數,如何運用平面積矩,作為比量分析的原初形式。

《周髀》算數分析的含義,就在圓方共軛除法的積矩數理之中,這也是熊十力說的「以方示翕,以圓示闢」的周遍流行,及「孔子作易,首以陰陽成變解決宇宙論中之心物問題。」指「陰陽成變」為「心物一體」的傳統思辨的特質。

所以,《新唯識論》「翕辟成變」與「大全不礙顯現為一切分」的體用,與《原儒》「原學統」相為重要,在熊十力解釋「變一為元」的比量,在如何過渡證量的性智,就有了一個完整認識論的原型。

「大全不礙顯現為一切分」是「天地萬物一體為量」作為「太平之應」的根本思想,可在比量與證量相互應合。也是何休「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從《周髀》勾股算數中複合虛數,就很容易理解其中的要旨。

表面上,量論是沿襲印度因明學,但熊十力的〈比量〉則是中國自己傳統的取量測物。作為實有知覺的辨物正辭,指這個認知知覺有一個重要前提在,宇宙是一個變動不居的世界,取量測物只能指任何部分瞬間的事實,這種設想測算變量知覺已超過印度因明學之外。

《周髀》勾股數論,以平方為空間,以圓方為時間,兩者是以複數及除法關係作為共軛中域。這裡就有著指出比量是具有任意取決一個可分解為有限量的構成,在知覺結構是具有實在及先天的一致性,為合法邏輯推論的真。這是在任意比量都只是時間只能以現在作為現存知覺的質量,一切時間都是現時性的開新反始,是部分到部分積矩為整體。

《周髀》算數比量的數理真理,自然在積矩數理就是一種「潛無限」邏輯或集合邏輯的後果( logical consequences ),指無限重複計算的滙整,作為任何一個階段的總數,就是一種合取中以最大值作為意義,這個整合來整合的數量與數論一體化的公理意義。因此,熊十力量論在比量作為證量為性智的意義,就在這個滙整意義,一面具有數學的籌算,另一面在預測理想對象,就作為「一」與「元」的一個原初形式。

(三)

毓老師鵠立「變一為元」作為夏學培元的學宗,因敬重熊十力深邃的思想及敏捷的思辨,能掌握了傳統真實的思辨源頭,也能返本開新重啟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這也是《原儒》以「變一為元」,打開傳統知識論的探索,所能把傳統恢廓宏遠的智識,推到最高峰。

「陰陽成變」指出心物一體的認識論述,比量與陰陽曆法的天文數理相關,證量與陰陽曆法的天文複合公理相合。熊十力點出《周髀》算數與傳統智識的分析形式相關,「以元統天」含有數理思想作為最初認識分析的形式,在最終極的理念才構成這種本體宇宙論的思維傳統。

在這個原初思辨的影響下,無論儒道及百家思想的前提,就在領悟這個生成宇宙,如何運籌「陰陽成變」中,找到時間中潛在的可能性及最大的效益。如老子「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就是以「有無相生」主修「知雄守雌」為執守的老子,也是在悟解生成變化中的大象,才能求得天下的「大」安平。這是整體中國思辨形式,所在領悟潛在生成宇宙的巧同造化。

所以「無形以起,有形以分」為「變一為元」的元氣說,或為老莊「負陰而抱陽」的「沖氣以為和」與「御六氣之辯」的「唯道集虛」,都同化在「陰陽成變」,「以虛含實」的源頭,成了傳統認識原理發展出來的思想。

陰陽燮和生化宇宙的認識論,就有同源在陰陽合曆的天文算數。這是保留在《周髀》勾股方圓術及重差測天術,以積矩算術解釋天文運行及時間分量,指出數理制值的生成思想。

由《周髀》數理的還原,讓我們通解「陰陽成變」,如「執大象」思想共有一個在部分與整體的函項關係,之間共有原始分解的原理。這也是《周髀》勾股算數,涵蓋在除法虛數以「三四五」的求解,虛數虛擬運行,就是「陰陽成變」的數理及「以虛為實」思想的起源。

所以,「五五」為「十」的積矩,就有「一生二,二生三」的算數原型。「三」與「四」是不可約化的兩個獨立數或集合,為「一」,也是鄭玄說的「陽三」及「陰四」,或「陽奇」、「陰偶」,「二」為合取數,「三」為生成數。

這是《周髀》所謂「陰陽所『終』,冬至所『極』,皆『若一』也」及「陰陽之數,日月之法。『生數皆終』,萬物『復始』,天以更『元』」,陰陽表示共軛在除法關係,在這樣二元關係的等價中域,就是指兩個集合決定出來的一個等價數。

這樣,就以可了解「變一為元」及「一元之意,一者萬物之所從始也,元者辭之所謂大也。」辨物正辭中的「一」、「始」、「元」、「大」,指任何知覺時間都具有獨立的共軛分量,為終始的小象,每個分量也被包含在另一個潛在的可能性,聯繫到最高極限,為「元」或「極」的「大象」。這正是《周易》的「資始統天」或《老子》「執大象」的「安平大」。

恰當理解勾股算數,有助了解陰陽合曆是一種除法關係及位值制的求解運算。數理上,就是援引位值及虛數的理想元素,來擴大整數的運算領域,在《周髀》簡單除法及新巧勾股的分解,蘊藉著是以代數曲線來涵蓋除數中有理數與無理數,可以把平面幾何過渡到運動曲線。這種虛數下的「以虛含實」,可以充分表達了時空的生成狀態。

勾股數理的思想意義,在積矩算數中就把數視為連續的集合物,並先於廣延物,導引到一個被整合在「一先於分數」到「整體先於部分」,成為生成的潛在時間哲學。這是理解義利之辨的超限及超越善惡的根源。

所以,解釋「變一為元」的元氣,指為是「分化」的比量,是熊十力思想最深刻最高明的部分,在他指「氣乃是一生生的動勢,或勝能的意思,此氣是無所積的,動相詐現,猶如氣分,故名為氣。」這個超限分析,已超過王夫之的「兩端一致」辯證分解。

「元」為「氣」是變化的現象,為生成在時間的過程。但「元」不是「氣」,「元」只是宇宙自然本體的真身,「氣」是元力行運為運用的現象。就《周髀》「『智』出於勾,勾出於矩」,在「勾矩」共軛的無理數意思,如體用不二,也是以「璿周四極」表示自然的變化,就在陰陽合曆指出節氣,這個就周天度數。「氣」如顯在是「勾矩」的正切弦中的無理數,這是《周髀》以算數求解,視「氣」為可量化為一個微分知覺中,成了數值的方位數。

所以,「三四五」的勾股數,「五」是「三四」的共軛中域虛數,這正是熊十力說的「以方示翕」為成物,「以圓示闢」為流行無滯的根據。翕闢收攝為動圈凝聚的「勢用分化」,必然是𡕷然無對,能小體識大體,任何比量都含蓋在知識與性智為一體,這是在勾股的數學籌劃,「被數的數」都只表達時空時態及無限連續,這樣一個「默然返照,上下的天地同流」的「變一為元」。

中國虛數包括負數的算數思想,「以虛含實」的虛無性不能等同西方的虛無與印度的空無。中國虛數虛擬的邏輯,曲線只是平方合摺中的半數,指的是組合物的結構變項,為同構中有一個可變的可能性,西方則是表象在範疇的種差中成為普通形式的對象性,如海德格虛無主義的實存時間性的籌劃,是一種解構形上學的顛倒,這裡也被日本京都學派西谷啟治借來重建大乘空性佛學。

無方無體的曲成萬物為虛數比量,最終的性智是一個德道理想的實踐,不是以表象作為主體範疇中的邏各斯。董仲舒「變一為元」的「始大」的正辭辨義,所以指向潛在時間性籌劃的部分,這就是《繁露.官制象天〉「天之大經」的「三起」、「三日」、「三旬」、「三月」及「三時」的成規作為功成。也是《三代改制質文》指的「逆數三復」、「順數五而相復」、「順數四而相復」的三四五為「復」之說。

何休三科九旨,包括孔廣森分為「天道」、「王法」及「人情」的三等解說,都是建立董仲舒的「逆數」三起三復說。那麼「變一為元」的立始辭大,每一周時的立大的成效。這個「大」或「長」的至善王道,該如何取得?所根據的作用,又在那裡?

也就是說,儒家的外王之道,雖在董仲舒始提「變一為元」的解釋,只保留「是什麼」,在少了「如何」的部分,就顯得十分空泛。如劉逢祿《論語述何》解「中庸之為德」,也只能是「春為陽中,萬物以生。秋為陰中,萬物以成。《春秋》貫乎六藝,而主乎用。自東周以後,無用之矣。子思發揮大義,康成能言之。」這不是說高舉復興公羊的劉逢祿,在鄭玄的入室操戈下,只能說「康成能言之」,也無法自己解釋「時日月」與中庸的關聯。

如果,從《周髀》所進一步指出的「或毀方而為圓,或破圓而為方。方中為圓者謂之圓方,圓中為方者謂之方圓也」的解析來看,其實鄭玄陽中陰中的生成解釋,也同樣是很空洞。「毀方破圓」,某種保留在包含關係,作為共盤數法的特殊思維,也不能視為是一種辯證。陽中陰中必然有一個包含在可以毀破的分解,為理解「陰陽成變」及「變一為元」,或許就在變量中為分化的新勢力。這才是《周易》及《春秋》的「以元統天」,是熊十力稱比量應含有證量的「反本開新」,才是追究性智的最終意義。

夏學真文的奧質,就在「變一為元」,更在熊十力量論中的原學統,這裡保有一個一元絜矩為比量的啟發,才能探賾索微,有著真正真元的方向及根據。所以,毓老師特重熊十力,就在這個報本開新的「培元」,指具有認識普遍原則的「人皆自識真元」,才具有真正開新作為現代意義的夏學。


【公告事項之一】2023春季課程

文/秘書處

2023 春季課程已經出來囉!!

大家趕快來報名喔!本季課程為 現場上課 與 遠距教學 並行(週六上午暫不開放現場),報名單門課程,將可以使用 Zoom 視訊上課並且與老師即時互動喔!

📝我要報名

★春季課程(點藍字看介紹)

◆週二:林世奇老師【中庸

◆週三:黃世明老師【春秋繁露

◆週四:趙中偉老師【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思想探索】(上半季)

◆週四:熊琬老師【戲說聊齋——雖小道必有可觀】(下半季)

◆週六上午:嚴定暹老師【智周天下――從〈隆中對〉話「權謀」〖遠距〗(上半季)

◆週六上午:嚴定暹老師【回首成春——浴火鳳凰太史公司馬遷之生命重建〖遠距〗(下半季)

◆週六下午:蔡耀慶老師【老實寫字

🎦本季推廣課堂(敬請期待)

特別公告

為配合防疫措施,到場上課時請配合乾洗手消毒測量體溫 並 全程戴好口罩。歡迎報名單門課程,參加課程 Zoom 視訊,即可享受線上和老師互動零時差喔!

疫情未艾,遠距學習正夯。您想要不受時間、空間和疫情的限制收看奉元書院所有直播課程嗎?

您想要自我提升,卻找不到門路和方法嗎?

歡迎加入奉元書院[年繳會員],即可一整年無限制收看所有直播課程!詳情請洽奉元書院工作人員!

【聯絡我們】

02-3365-3181

[email protected]

開館時間

【友善連結】

➤➤歷年課程

➤➤書院臉書

➤➤粉絲專頁

➤➤YT頻道


【公告事項之二】毓老師逝世十二週年紀念會

文/秘書處

諸位學長道鑒:

毓老師仙逝至今,轉瞬將滿十一載,謹訂於民國 112 3 19日(週日)下午二時於本會舉行【毓老師逝世十二週年紀念會】,屆時將以古禮祭拜緬懷師恩,竭誠邀請撥冗參加。

會中將進行奉元書版社的新書發表與同門自由交流分享。耑此  敬頌

春祺

理事長 潘朝陽 敬邀

流程

  • 行祭禮及致詞
  • 新書發表
  • 同門交流分享

【時間】3/19 下午二時~五時

【現場】奉元書院(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二七七號四樓 A側,臺電大樓正對面,距捷運臺電大樓站二號出口步行約 五分鐘)

【線上】Zoom視訊、YouTube 直播


【公告事項之三】二月行事曆

文/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