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校長與大學管治」這個題目很好,重要又切時,但講者的人選與校長一樣,都根源於對大學教育內涵的瞭解。
收到議題討論的信,有三個聯想:
(1)小心體制與國際主流。
不要限於體制內的成功者,或國際主流上的成功者。體制與主流本身大有問題,只是不得不面對它。大問題如「專業化而缺乏整合」、「理性化而缺乏主體意識」、「虛內騖外、贏人避天,缺乏學術真誠」等。
(2)生命無法降低標準。一再降低,遷就人本,結果即眼前的天搖地動、人倫動搖、思想打滑、內心不安。
大學學大,大就是道,老子說「道曰大」,所以,道是核心課題。
中庸學中和,中即德道之中道,和即德行之中節。
這兩個原則,很清楚:天賦之中道與人文之德行是大學教學主要內涵。現在的校長、講者必須從天人之際面對起。
(3)真知與灼見。
傳統經典宣示的天人中道,要落實必經體制與主流之現實,所以講者須有真知與灼見,信上列的10人名單,除三位不識,其餘五人不適,二人不確。國際學術的花蝴蝶,尤其不適,「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孚,即「在裡面」的信,即大自然的天道信仰── 有孚在道惠我德,正是大學宗旨。
奉元要辦的活動,本傳統新義,又穿透現實,我想到兩條:
(1)文化-學術-教育,三環一貫。
文化活傳中道,學術深研究理,教育教養化育。宗旨在:天德自明,
天道自然,德行實踐成熟。成熟度取決於人心怎麼對待德與道、
主與體,而非只現實成名、成功的聲望。
(2)明通-生命性-坦承,三項必備。
1. 明(好觀念)有累積整合才亨通,說服人(心頭自明)還得說服
.天道自然。
2. 生命性,能把學術與教育的工作,提昇到生命的層次,而非用生
命去追求次一層的概念化、技術化、排行榜……那花錢再多、用再多人才,人類生命的存在狀態、生態狀態、社會狀態還是滑落,而可能加重病情者,正是贏人避天的人。
3. 坦承,有勇氣面對大家不敢面對的,才可能卓越。所以,需有坦
然的勇氣;承,指承擔責任,即能力與操守。
蒙特梭利,說大學的功能或大學人的指標:
(1)人格成熟。指生活本身,而非文明(外在成就)。如自知、自明,
自制、自勝,活出生命的豐富原味,普同而獨特,自由而獨立等。
這並不排斥創新,但必須配天。
(2)知道自己的價值與責任。有文化以學術推廣;懂藝術化入公共
生活、活動;懂媒體與大傳的能力。具世界眼光與胸襟。
(3)面對邪惡的挑戰,並戰勝邪惡。戰勝「安逸生活」的考驗。
逃避自我主體,隨時勢逐流行,則浮動的自由表現,多假性多元。
(4)性格需求與情感抒發。
這看似個人之個性與性情,實乃私下見真章。
我覺得,找人得花時間、做功課,座談得自己先寫出深入的大綱,以引發講者之高明大體。否則,用口碑想像、純辦轟動的活動,不需奉元來做,好題目讓有辦事條件的基金會做即可。奉元要做一步一腳印的元事(大始之事)。
謹奉所知,請參考。 祝
真誠愛自己!
(這幾天內心的吶喊)
王鎮華 九月二十三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