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永遠告訴學生要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要以先知覺後知,以先覺覺後覺,他從不灰心喪志,他有無窮無盡磅礡壯闊的大氣魄、大力量、大精神……
我 和毓老師並不親近,雖然幾次試圖親近,但大多徒勞無功,因為當時能和毓老師親近的,都是已經跟隨他三、四十年的老同學,情誼如同父子。我這個後生小輩初來 乍到,就想親近老師,確實不容易,也很奇怪。但幾天前,得知毓老師過世,獲悉他老人家對我的看法,原本傷心難過之外,又多了一份遺憾。
你們不急,我急!
民國93年9月 20日,我第一次到毓老師奉元書院聽課。當時想進書院上課,必須有人介紹,同校一名同事曾是毓老師學生,說好帶我去,卻遲遲沒有動靜。我只好轉尋別人幫 忙,問到電話,便大著膽自己打電話過去,向接電話的張嫂(照料毓老師生活起居的張哥之妻,張哥一家人與毓老同住)表明意圖,張嫂把話筒轉給毓老師。毓老師 在電話那頭問:「哪裡人?」我心想應該說出祖籍,可能比較有希望,便回答:「江西人。」(後來才知道老師比較想教台灣人,我阿母是台灣人,若早知道我應該 說台灣人的。)毓老師又問:「你在哪念書?」「師大國研所博士班。」再問:「你研究什麼?」「研究詩!」毓老師口氣馬上轉變,說:「我這裡不教詩!」我嚇 一跳,趕緊解釋:「老師,我想學中國文化。」毓老師口氣緩和下來,說:「那你來吧!」
第一次上課時,我就受到極大震撼。當時毓老師已經九十八歲了,聲若洪鐘,抱著病軀猶自精神奕奕講學不輟,不斷激勵學生以天下為己任。忽然之間,我從 前讀過的古書上句子,「誨人不倦」、「任重道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耳」等話,紛紛在眼前聚集,從平面的 文字化為具體的形象,凝結成毓老師的丰姿神采、尊貴氣質、堅毅風骨,以及鼓蕩豐沛的勃勃生命力。
雖然我入門晚,卻極幸運,成了毓老師「關門 弟子」,最後一班學生。當時兩年多,上課專教精華,教術、教時、教策、教謀略,全是帝王之學,毓老師希望能再為台灣培養更多人才,上課便常說:「你們不 急,我急!我急,是來日無多;你們不急,是來日方長。再三勉勵你們,發憤的目的,就是圖強,給你們打氣的話,老師責無旁貸。你們必得要把古人的智慧串在一 起,既然要做人,就做偉人!」又告誡說:「你們怎麼那麼大方?不在意時光!好好為學,不要浪費時間,給人間存精華。人一無所得,就空活一生。再三勉勵你們 的,都是為你們的子孫謀。」
成事業,絕不可爭功
當時有件事很讓毓老師開心。──老師得了金牌獎。
這 事得從「永陵」說起。永陵,位於遼寧撫順永陵鎮,是毓老師直系祖先努爾哈赤上五代的祖陵,葬有孟特穆(肇祖)、福滿(興祖)、覺昌安(景祖)、塔克世(顯 祖),以及努爾哈赤兩位叔伯禮敦和塔察篇古,始建於明萬曆26年(1598年),毀於日俄戰爭(1904)。兩岸開放,毓老師回永陵,發現永陵片瓦無存, 他設想出一個法子,讓永陵順利重修。重修期間,當地人見毓老師在此散步,好奇問:「您老是外來人吧?」毓老師回答:「永陵是我的老祖宗!」中國民族委員會 派來修陵的人,半夜不敢外出,怕見鬼,毓老卻時常夜出,別人問,他答說:「我很願意晚上遇到他們!」永陵修好後,毓老師把祖宗遺物一樣又一樣捐給一旁新設 立的滿學研究院和博物館。2004年,也就是我進書院那年,永陵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老師開心極了,用他的話就是「得了金牌獎」。過一段時間,他又 提到此事:「世界文化遺產通過了,今年卻沒回去,為什麼?不去分功。成事業,絕不可爭功。老子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永陵成功,讓毓老師非常開心,他說:「盡責任,犧牲享受,享受犧牲。一輩子沒有享受過,只有得到世界文化遺產這件事,開心。精神的愉快比什麼都快 樂。」然後毓老師又開始興奮地計畫起下一個十年,他說如果還有十年的話,還想辦投資公司、辦基金會、辦養老院,來救濟貧苦百姓。有時又感嘆:「再活十年太 受罪了,御醫說我沒病,就是老了!」有時又說:「蔣宋美齡活到一百零六歲,怎能輸她!」有時又說:「我今天特別開心,電視新聞說有一個人瑞,活到一百二十 五歲,我聽了開心!活到一百二十五歲,能做多少事啊!」
毓老師在母親故去後,發願手繪千幅觀音菩薩像。老師說:「我畫畫是修頤和園的畫工教的,只要夜裡睡不著覺,就起來畫觀音,已經畫四百多張。」毓老師 學問是小時候母親所教,十三歲前背完五經,母親還罵他沒出息,因為當初皇子們大多十二歲就背完了。二次大戰後,審理滿洲國戰犯,皇族中只有毓老師不是漢 奸,母親告訴他:「過去就過去吧,痛定思痛,你以後就改字慰蒼(安慰蒼民)。」毓老師覺得慰蒼責任太大了,擔當不起,只敢先用「安仁」。母親要他信佛,他 就信佛,並且在我進到書院上課這一年,遇上母親節,毓老師特地到新莊剛開幕的慈濟醫院,為了迴向母親功德而去作義工,待了一整天。回來就告訴我們:「為什 麼大家錢都捐給慈濟?就是有誠、有信。我告訴你們,人必得去做,證嚴只有高中畢業,以她的程度能有這種成就,了不起!沒有般若妙智,能有今日成就?我告訴 你們,證嚴就是活觀世音菩薩。」接著又說:「但是證嚴是用『慈』濟,救患救苦於既形;我們要用『道』濟,聖人者,貴除天下之患,防患於未然,咱們把患都先 除了,慈濟還有患可以救嗎?」
想寫《新浮生六記》
毓老師上課時也 時常提到師母,說:「這一百年都是狗打架,現在倒想寫《新浮生六記》,寫和老太婆認識經過,年輕時候剛到台灣倒不想,老了才想得越仔細。」接著又說師母是 蒙古格格,自幼兩人訂婚,皇族婚姻自六歲就不讓見面,要結婚時已經亭亭玉立。六歲時也得離開父母,不與父母同住,和嬤嬤住,所以和嬤嬤最親。跟母親什麼都 不敢講,和嬤嬤什麼都敢說。毓老師日夜盼望格格能過府來玩,自忖:「不知道是不是長得蒙古臉?」終於有一天過府來玩,毓老師想從書房偷看,宮女把格格團團 圍住,完全看不見。最後嬤嬤只拿來一幅畫,說是格格畫的。毓老師負氣說:「我不看!」嬤嬤就說:「先看看再說吧。」一看,竟畫得比毓老師還好。毓老師又回 憶說:「想當年我也很會唱戲,結婚以後,老太婆過門聽見,就說:『五音不全,天天唱。』我就不唱了,這不讓她占先了?老太婆最會唱『窩窩頭戲』,唱得最好 是《三娘教子》。什麼叫窩窩頭戲?票錢全拿來救濟北京窮人,讓他們冬天買窩窩頭吃!」
毓老師十三歲赴日本讀書。毓老師在男校,師母在女校,日本人派一女祕書終日隨行,師母對毓老師說:「乾脆納了吧?」老師正色說:「胡扯什麼?」毓老 師回想這段往事,就說:「滿人習慣,王爺娶一個福晉(親王正室),可以再納三個側福晉,單禮親王府,三代不納妾。」又說:「日本人想升堂入室啊!」
到 了民國36年,毓老師被蔣中正軟禁至台灣,從此夫妻兩人五十年未能相見,但是毓老師五十年如一日,未曾再婚,沒有緋聞,專情專意,堅定不移。有一回,老師 忽說師母家學是《昭明文選》,從小熟背,兩岸開放後,師母寫來的情書,就用四六駢文寫成,說完後老師便一逕默誦起信上文字。我當時很想整段抄錄下來,但駢 文用字艱澀,不容易聽懂,只聽出其中兩句,「兩地相思,一言難盡」。我當時感動到無以名狀,老師把師母的情書居然讀到都默背下來了,其中款款深情,不言可 喻。
台灣必得從立本開始
我寫這些,看起 來都像小事,其實不然,這些都是毓老師嚴於律己、孝悌追遠、躬身實踐的實證。毓老師一一做到,然後他才說:「台灣必得從立本開始,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 歟!本立而道生。入孝,出悌,謹信,泛愛眾,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又說:「什麼是文?政治家就是文,經天緯地謂之文,文人智周萬物,道濟天下!」
我進奉元書院兩年多,毓老師因為身體不舒服,上課斷斷續續,我便去得少,後來就沒再去了。隔了兩年,我仍時時想念毓老師,有一天突然想起毓老師一生傳奇, 卻沒有學生膽敢寫出關於老師的文章,覺得實在可惜。當下不知從哪冒出的傻膽,居然就開始動手寫,重新整理上課筆記,翻遍手邊所能找到的滿洲國、清末史、清 王府各種資料,花了一個月時間,字斟句酌,寫成〈毓老真精神〉一文。報紙刊登後,我特地剪報寄給毓老師,但不敢打探任何消息。後來似乎也沒有傳出遭罵的消 息,於是每隔一段時間,我把思念老師的心情再轉化成另一篇描寫他老人家的文章,刊出後,再剪報寄給老師。──從頭到尾,戰戰兢兢,誠惶誠恐。去年底,網路 上看見有學生回書院,貼出與老師合影的照片。我羨慕極了,抱著回去被罵的準備,我寫了一封信給老師,希望可以再次拜見老師。信寄出去後,準備打電話,但之 前的手機壞了,存在裡頭的老師家電話號碼也跟著不見了,輾轉問了幾個老同學,都沒有。無法打電話先問候,拜見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這件事就此作罷了。
前幾天,3月20日中午,我在喜來登飯店開會,意外接到張嫂電話,告知毓老師過世消息,一時如雷轟頂,大驚大慟。稍稍鎮定之後,我小心翼翼問張嫂: 「怎麼會通知我呢?」張嫂說:「你寫在報紙上的文章,老師都看到了。」我又小心翼翼問:「老師有生氣嗎?」張嫂說:「老師沒生氣,他很開心,還要大家 看。」聽完張嫂的話,我的眼淚就掉下來了。
毓老師,對我而言,或者對所有他的學生而言,是嚴師,也是嚴父;既慈祥,又嚴格,他永遠告訴學生 要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要以先知覺後知,以先覺覺後覺,他從不灰心喪志,他有無窮無盡磅礴壯闊的大氣魄、大力量、大精神,縱身大時代當中,挽狂瀾於既倒, 繼文化於斷絕,他的聲音、他的形象、他的風骨、他的神采,過去不曾消逝,現在也不會消逝,將來更不可能消逝,因為他會活在每一本經書,每一句經文之中,昂 昂然獨立,昂昂然永存。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