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1~5期 2014 奉元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第二期

中華奉元學會 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 電子報 第二期
公元2014年01月01日 夏曆 癸巳年12月1日
■ 【奉元新語之一】《周易》時論與生命體證(中) 文/魏元珪
■ 【奉元新語之二】先秦琴觀(上) 文/鍾春暉
■ 【奉元講座之一】歷史人物的道德困境 文/編輯小組
■ 【奉元講座之二】龍顏講座‧《學庸》 文/編輯小組
■ 【奉元行腳專欄】聽琴記 文/吳瓊雯
■ 【學員分享】《學庸》課後感想 文/蘭言
■ 【東北紀事連載】《遲到的重逢》 文/董華春
■ 【學會公告】 學會講座、活動與更新啟示
■ 【毓老師說
【奉元新語之一】《周易》時論與生命體證(中) 文/魏元珪
圖一 魏元珪學長上課風采
三、 卦爻象是動態的關聯性與關係邏輯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是彼此相倚、相須、相即、相攝的過程,雖彼此獨立卻互相依傍,每卦之六爻都是彼此關聯的存在,彼此唇齒相依,沒有一爻可以單獨存在,否則即不構成其爻,亦不具其意義可言;每爻在一卦中是動態的關係邏輯,在相互關聯中顯出其意義,亦在相互依傍中襯托出其作用。卦爻之變是部分影響全體,但在卦的整個格局中,爻各有其陰陽的定位,為了成卦,則爻必有其特定之態勢,亦不能隨便變更,否則便不成「本卦」而反成「之卦」了。爻象在一卦中呈穩定的局勢,但在內外、上下、往來之中,每爻陰陽之間各有其當位與否的關係,便形成了適合與否之情勢而呈現出了不同的情景,因此其適應之道,當本乎時中精神而唯變所適,不可為典要了。但每一爻都是一個子集,是不能顯現其遠程意見的,每爻都是近程向遠程發展的過程,其本身在爻位上有固定性,但在整體觀之,都不過是生命旅程中的一個經歷而已。有時太執著爻象,反被爻象所蔽,知小而不知大。虞翻等只知卦變,以數學排列組合方式,分別純陽、純陰之卦一(乾、坤)。一陽五陰卦六(復、師、謙、豫、比、剝)。一陰五陽卦六(姤、同人、履、小畜、大有、夬)。二陽四陰卦十五(臨、明夷、震、屯、頤、升、解、坎、蒙、小過、蹇、艮、萃、晉、觀)。二陰四陽卦十五(遯、訟、巽、鼎、大過、无妄、家人、離、革、中孚、睽、兌、大畜、需、大壯。)三陽三陰卦二十(泰、歸妹、節、損、豐、既濟、賁、隨、噬嗑、益、恆、井、蠱、困、未濟、渙、咸、旅、漸、否)。按虞氏之用心甚佳,以數學之排列組合詳為分類,將卦象陰陽爻作等量之排比組合,但他卻不知,此類組合只是陰陽卦爻間、不同爻位間之等量排比,可同量但卻不同質。就集合論而言,缺少了母集與子集間之相互關係與邏輯之必然性,勉強同形之數,在意義上卻無法同質與相互參照關係。荀爽重升降之間,以為每卦爻升降後可變成另一卦,若按升降之旨,則此六十四卦之間皆可相互升降,不能明言某卦必由某卦爻變而來,若必言甲卦由乙卦卦變而來,何不能言乙卦乃由甲卦卦變而來,如此形式上變化,不過玩弄卦爻象,其結局是每卦的卦義依然不變,仍是六十四卦的原型,並不因此而增添新義。至於京房等人,本乎占驗災異之術,以之強為注經,此乃東漢以來易道變格之用,本非象數易之正用。東漢末年,虞翻以象數注經,且虞氏善筮術,曾筮得關羽之敗亡,已見於史書(《三國志吳書‧虞翻傳》),因此馳名一時。又管輅以術論易,更是名震魏國朝野,下逮唐宋,火珠林、梅花數都是筮術一脈之發展。迄宋邵雍之易學,尤與筮術易關係更為密切,與儒門易、道家易似平分秋色,但其筮術易,術之成分居多,學之成分則少。按問占者之疑難,自不離人生之困惑,易道以天、地、人三才之含蘊關係,說明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間相處之理,並由占數關係,藉爻位之變化以觀事情在歷程中之發展,雖云筮術不免迷信,但在民間卻不失為解決人生困惑問題的諮詢方法之一。但此諮詢不出功利、名位、財祿之間,究非《周易》生命之大義以及攸關宇宙、人生與歷史之大局。虞翻的卦變只是形式邏輯的排列,不是動態的關聯性與關係邏輯中的必然性聯繫,尤其不是集合論關係中,母集(main sets)與子集(member sets)間之機體性之結合。事實上,易卦爻象之間的排列,不是純以數學式的組合,而是有意義性、情性性、狀態性的動態行列,富有歷史、人生與歷程間的意義,且更兼有差異性的價值觀與選擇性。人生本是一個差異性的選擇過程,其成敗得失、吉凶禍福,僅在一念之間的選擇與作為,由意念而行動而效果,有時是個人間的自我選擇,但多是群體間的休咎禍福,牽一髮而動全身,本非純數理式的演變。四、 周易卦爻象所象徵的時間特性
 
《周易》卦爻象變化中所象徵的時間不是由點而展開的線,乃是綿延中的不斷時程,不端是線性的平面發展,而是含有高度空的展望與瞻望。《周易》卦爻象的時間不是純物理性的外在的時間,不能由機械式的鐘點去計算的,鐘點對人來說,不過是時間消逝的符號,也可說是人在歷程中所消耗的時間而刻劃出的印記。單卦爻象三劃,代表天、人、地。重卦的三劃,則初與二代表地,三與四為人,五與上則為天,在天人地三畫中,人居中,若沒有人主觀的生命體證是顯不出時間變化的,因此卦爻象的時間至少可以表達出下列三則信息:

  1. 外在時間以分秒計,人卻能把分秒化為事蹟。沒有事件便不覺有時間。
  2. 時間是曲線發展的,又是直線進行的,所有的直線發展終成為曲線。晝夜的更替、寒暑的往來、春夏秋冬的代謝、月盈月虧都是無往不復的,在空間上則是無平不陂的。柏格森式的時間綿延是線性的發展,若無事件、線索、因果在其中發展,則此綿延不過是機械式的發展,殊乏意義可言,亦缺少作用的功效。
  3. 沒有純粹的時間,只有經驗的時間,亦即是生命體證的時間,不能體證時間之重要者,時間的流逝,對其似毫無意義可言。時間在時義與時用中彰顯。所有因果性都在時間中進行,沒有時間即無所謂的因果關係。

我們讀易千萬別把易理純概念化、外在化,以效西方命題邏輯去做語言分析,西方學說重在理性分析與概念推理,若把《易》的思想純化為西方思維式的概念,終不過是學說而已,若沒有人主觀地對卦爻象、卦爻辭的體證,並對時間作生命的體驗,則所有易說都不過是外在的知識而已。
英哲懷德海著《歷程與實在》,主要在反對希臘哲學傳統中,柏拉圖與亞理斯多德的形式邏輯與靜態邏輯,但柏拉圖到了晚年,也發展了他的辯證邏輯與動態觀,未可一概而論。
懷德海所主張的歷程中有事件,個體與個體相互攝受(prehension),萬般事件的相互攝受彼此相須、相即、相應、相攝而使現實世界成一實際的緣現(actual occasion),且承認有永恆客體(Eternal Objects),彼此在過程中相互攝受。
懷氏過程哲學有助於對《周易》言卦爻變化之闡釋,對易理頗能融入。
但《周易》言時,貴在把握時中之用,並非只作為一個觀念去加以抽象思考般的知性分析。《周易》言時,旨在明時、用時與乘時而得其先時、治時、因時,而非違時。《周易》所言之明時、用時,不端在作哲理分析或倡立學說,主要在生命歷程中,如何去把握用時,而非把「時間」單純地看做一個發展的客觀歷程,若不能把握《周易》時用之大義,則將時間僅視為哲學思考之對象,而視之為歷程,亦不過是一般概念的知識而已。對時間必然、偶然之駕馭,乃是學易時用之主旨。事實上時間本身除緜延外,本無所謂必然與偶然,只是因有事件(events)在時間中生成、毀滅,才顯出了因果中之必然與偶然的關係。
懷德海運用其所謂宇宙中的創造性(Creativity)、事件(event)、機體(organism)、關係(relation)等範疇,建立了他的宇宙論,把整個世界都視為生命活動的過程,此與柏格森有異曲同工之妙,亦與易重生生之德相似。但懷氏認為在過程背後,是否有一永恆不變的「實體」,則言焉不詳。在《周易》觀之,乾元為萬物資始,坤元為萬物資生,萬物皆統於「元」,《易繫辭傳下》言:「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此「一」在道家視之為「道」,在「易」則為「乾元」或「太極」。
總之懷氏過程哲學觀可與《周易》互為印證,但究竟不是《周易》之主旨。懷氏不過在建立其學說體系,於「用時」之道並未著墨。所有事件在過程中,但所有過程因事件而彰顯,花開花落是個過程,若沒有花之生成何能顯出過程,是以沒有事件,則過程亦無法彰顯。
至於榮格認《周易》之時間觀而提出了「同時共感」說,但《周易》之時重在「時用」而非在彼此共感,此亦不過概念之敘說,而非生命之體證。
至於近代對時間研究的泰斗,路德維格‧玻茲曼(Ludwig Boltzmann,1844~1906)以物理的量去看待時間,而以熵(entropy)是衡量變化的一個物理量,認熵總是隨時間而增加的,他想用原子、分子語言來表達時間之箭的作用,結果終於1906年上吊自殺身亡,他的學生艾倫菲斯特(Paul Ehrenfest)也繼續了這項研究,也以類似自殺方式身亡,死時是1933年。
西方研究時間多把時間概念化、客觀化、絕對化,而未明「時間」者不過是百代的過客,天地者乃萬物之逆旅,其主要關鍵乃在人之是否能夠乘時、用時,否則時間對人而言,亦不過是外在流逝的符號而已。
五、 易卦爻象、卦爻辭所示與必然性、偶然性與幾率問題
商周時期易象曾作為卜筮之用,商用卜,周用筮,而卦爻辭似乎是占卜的卜辭,方今視之,卦爻辭乃針對人生之指南,其作用遠比卜文為廣大。
曾作為卜筮文化的《周易》,其在論占之際,決定一個國家的軍事、外交、政治甚至婚媾以至狩獵等等之活動,但此種藉爻象之卜筮究竟是決定論?機遇論?抑或不過是一種幾率。其與卦爻辭之卜文究竟是否有必然之關係,這也牽扯到「時」與「遇」的問題。
就當今學說而言,牛頓力學為科學背景的舊因果觀,等同於嚴格的決定論,已為量子力學之機遇論所代替,惟就愛因斯坦而言,還是站在牛頓力學一邊,讚成決定論的。其狹義相對論仍不離決定論的思維,但就量子力學的創始人馬克思‧玻恩(Max Born,1882~1970)與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1885~ 1962年)而言,則是反對嚴格決定論,而站在非完全決定論的立場。
玻恩認為自然規律同時受制於因果與機遇兩方面;他堅信物理實在遵守新型的因果觀,而是反嚴格決定論的,同時還肯定了偶然性的客觀性和隨機規律的真實性。量子力學主張概率決定論,玻恩在其名著《關於因果和機遇的自然哲學》一書中,對嚴格的決定論(經典力學-牛頓力學)和經典統計力學(統計因果觀),作了詳切的分析,而提出了概率決定論。
由於嚴格的因果鏈鎖關係,從過去到未來的全部發展都可以完全地被推導出來。嚴格決定論是否合理,就牛頓經典力學之公式來看,是高度合理的,但玻恩認為是不合情理的。如著名的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1859~1906)於1906年4月19日,他在橫穿巴黎街道時摔了一跤,立即被路過的馬車所輾斃。居里只要早五分鐘或晚五分鐘即可免於此難,但他終究是死了。論者認為這是決定論,還是機遇問題,若以居里之死而言,相信絕對必然論與相信偶然論似乎並無多大差別,因為事實上是死了,因為此時偶然性被抬高到必然性的地位了,而必然性也不知不覺間降低到偶然性的位置上。惟當今嚴格的決定論被概率統計定律所代替。玻恩認為幾率和統計的方法在當今物理學中起了積極的作用。
所謂決定論(determinism),非決定論(in-determinism)是愛因斯坦與玻恩和玻爾之間的論點。非完全決定論之科學基礎即是當今之量子理論-概率決定論,這種概率決定論的因果觀大致如下:
1. 突破嚴格決定論,自然按其本身是統計性的,單個量子過程內在地是幾率性的、非決定性的。
2. 自然規律同時受因果與機遇兩方面的支配,即使機遇還是有規則性的。
3. 批評傳統因果觀,把因果性與嚴格決定論無條件地等同起來。強調真正的因果性即事物狀態之間無時間限制的依賴關係,應當對一切科學普遍有效,而嚴格決定論的適應範圍卻很有限。
4. 提倡因果觀的革命;從前把嚴格決定論看作根本的,把幾率看作是輔助的,現在則要顛倒過來了,機遇率是終極的,機遇、幾率比因果觀念更為根本。
5. 關於量子理論的幾率性,非決定性質,玻恩強調:「量子理論中沒有嚴格決定論的偏見,而是徹頭徹尾的統計性質。」,肯定「機遇」是支配物理世界的終極定律。
易卦卦爻象與卦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其所筮者的筮辭能明白地呈現著偶然幾率性,故《蒙卦‧彖辭》說:「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一個人一天之內可以重複地為某一事不斷求卜,其所得的答案絕對不是一樣的,因此所得的筮文只能作為機遇性的建議,而非嚴格決定論的。
按「筮」不單指卜筮之筮,亦指詢問之筮,按問有三種:
1. 詢問―是師生間的事,不問則罔。
2. 質問―是同輩間的爭執而求得其解決。
3. 責問―是上級對下級的指責,在「蒙」卦是不適於啟蒙的。
按求卜究竟是詢問,而其所答則是責備與規勸,未必是可、否之間,很多可、否之間本是人自我的設定,人恆欲其可而不欲不可。但事實上,可與不可都是幾率的問題,沒有恆可與恆不可的絕對問題。
人每入困境始求卜,事實上有很多事是可以憑自己的理性去分析判斷的,未必要一味地訴之於占卜。《尚書‧洪範》篇中即有求筮之規則,而非事事必求於龜卜與筮卜的。
《蒙卦》六四彖辭曰:「困蒙,吝。」,困學有弊,學入困境,必見此未見彼,見其一端,以偏概全,皆係入困所致。啟蒙教育在使人們走出困境,勿作童蒙一線天之見,為學之道首在乎出困。
卦爻辭都是啟蒙教育,示人以解決事件之道,並非決定論之卜文,不可等同於廟中占卜之箴讖,豈可不察。
玻恩反對嚴格決定論,認為有時原因小而結果大,未必成比例,玻恩認為在宏觀宇宙中,可觀測性的精度也受自然限制,即使宏觀世界也非嚴格決定論的。在微觀世界中,欲測量子的位置也是測不準的,這已見於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之測不準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之說明中,茲不贅述。
《周易》示人理有必至,事有必然,乃教人遵循天道、地道、人道之當然去生活與實踐,千萬勿違天地之法則。所謂天道之必然,亦人事所當然。故卦爻辭之所示未必主張宿命論與嚴格決定論的,此中自不可不察。
愛因斯坦給玻恩的信中提出「上帝不擲骰子」,意謂機遇不應成為世界的終極規律,但玻恩則認為那只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愛因斯坦是堅定的嚴格決定論者,主張上帝不擲骰子。相反,對玻恩而言,自然的幾率本性和非嚴格決定論則是自己的命根子,乃毅然主張「上帝擲骰子」,而我們無權干涉上帝和自然本身要去做甚麼。
相信宇宙本身具有嚴格的因果性,只由於人們的認識不完備有以致之。1920年1月27日,愛因斯坦曾致函玻恩認為關於因果性問題,仍使他煩惱,並對量子理論加以質疑,並說要他完全放棄因果性是很難的。他以後在1920年4月29日又函玻恩說明,以光照射的一個電子在跳開的時刻和方向上的隨機性,表示極大的不滿,他懷疑電子若有「自由意志」他就不想當物理學家了。
愛因斯坦堅信,物理學應當能夠揭示客觀存在世界的絕對確定的秩序與規律,而玻恩則以量子世界中很多情況並不是這樣,從根本上說他們兩人是絕對確定性與幾率性之爭。
回到《周易》的卦爻象和卦爻辭,究竟是聖人教人知幾觀過之書。豈是卜筮的必然答案,縱是卜筮也是機遇率問題而非絕對決定論。
《乾‧象辭》上九:「亢龍有悔」,這表示一個人不可高亢,凡做事做人切勿過甚,須知物極必反之理。所謂亢―窮高曰亢,事物的發展,盛極必衰,勢必遭受挫折,故教人須慮其過亢之禍,這本是對人的教示。設若有某甲筮得此爻「上九,亢龍有悔。」,他若能自謙自抑,不敢逾越,則未必有禍,怎能說凡筮得此爻者必危?
又如《訟‧九四象傳》:「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此乃教人安於所貞守之生活,回頭是岸,歸本返原,安於所命,宜適度變異,自然安貞而不失。設有某乙筮得此爻,若不能按此爻之旨意去處理生活與事務,則其必定有失,焉能以筮得此爻象,即保證他必然「安貞不失也」
又如《大有‧象辭》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此說明人若能自我儆醒,隨時警惕,方能保其大有,必自天祐,若天不祐,則人亦無法擁其大有,此說明凡蒙天祐者,必係對天、對人、對事誠信的人。設有某丙為人奸詐、刻薄待人,若筮得此爻,是否必然「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呢
又如《豫‧初六象傳》曰:「初六鳴豫,志窮凶也。」,此乃示人歡樂之極、得意忘形,耽於聲色犬馬之中,而喪其志者必凶,若有人筮得此爻,是否必然走向凶?設有某丁筮得此爻,但其為人有醒悟之心,衷心有所忌憚,惶惶自守,終日不敢放肆,永守貞固,則何凶之有?
《周易》中有關此類吉凶之占辭所在皆是,不過教人當循之生活規則,人能守之,則雖凶亦吉,不能守之雖吉必凶。茲不多例贅言。
但吾人細讀《左傳》其中有很多筮例,有關國家、社稷及個人安危之事屢筮皆驗,然則是否可資為決定論之說?按《左傳》所舉各例,善人遭難終吉,惡人居吉終凶。《左傳》所說之事不是瞬間的吉凶,而是人生歷程中的吉凶,人生不可能不面臨患難,孔子自筮得《旅卦》,按《乾鑿度》云:「孔子筮得旅,商瞿曰子有聖知而无位,子曰命也,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天之命也。子所筮,蓋得此爻,有譽命,故云聖知。」(見《周易費氏學》旅卦六五爻),孔子所得者譽命,而非祿命與符命,與孔子何傷?孔子受阻於魯,斷糧於鄭衛之間,受困於陳蔡之際,此終無傷於大德者之聖知。
《周易》乃性命之書,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生生之謂易,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成性存存,入德之門。
《周易》固可供卜筮之參考,但所言不可視之為讖語,以為其必然如是。大凡逢凶能改者則吉,逢吉自驕者必亡,其吉凶本無定著,豈可執著。
易卦爻象卦爻辭不過是啟人機遇之教,並非定命論的主張,因此《周易》乃機遇論而非嚴格的決定論,吾人讀《易》貴得其大悟,豈是江湖術數之流,以之自欺欺人哉?
《易繫辭傳上》云:「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凡事不密則害也。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君子嚴密自律、自守,所言所行不出軌。)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盜指損人損己之行為,盜未必指外在之盜賊,凡國之亡,必君臣自盜自傷,家之破亦父子、夫婦之自我損抑)《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把《易》純視為算命卜卦之書,乃是自我之負,此乃小人之事也。
把卦爻象之時觀視為嚴格決定論亦係自我之否定與貶抑,不可不察。

【待續】(作者為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期目錄
【奉元新語之二】先秦琴觀(上) 文/鍾春暉
古琴,亦稱瑤琴、雅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在古代只叫做琴,上世紀初,為區別西方樂器才習慣地叫做古琴。在漫長的歲月裏,古琴一直是中國文人的重要樂器。宋元以降,琴、棋、書、畫四藝被視為文人雅士修心養性的必由之徑。琴居其首,為文人精神世界裏“不可一日無此君”的佳侶。琴之為文人所崇重,不僅因其音色清和淡雅,更為它蘊藉了無與倫比的精神性,寄寓了文人風凌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宋人朱長文在其《琴史》中,對“琴以載道”的主旨尤三致意焉。許多古代一流的琴家不是高僧,就是哲人,撫琴嘯吟在他們乃是實現自我的一種方式,正如參禪,是解脫自我、求索智慧的一種途徑;而對於飽經滄桑,宦海浮沈的官宦,或者貧寒的詩人來說,彈琴又能幫助他們逃避冷酷的現實,使內心回歸平靜祥和。不過,從歷史上看,古人對於琴的觀念,並非一成不變的。“琴以載道”的觀念大概是在東周之世逐漸形成的。這其間琴觀的遞嬗變化,頗值稱道。

一、神器與法器:上古至殷商的琴觀

古琴最初的情形,囿於史料虞乏,難究其詳。但古琴的歷史肯定是非常久遠的,迄今所見最早的漢字──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把音樂的樂字寫為“樂”,這是一個以絲弦張附在木器上的象形字(圖二)。反映遠在甲骨文出現之前,就已有琴、瑟之類的弦樂器存在。從古代音樂發展情理推測,打擊樂器“石磬”,或者是吹奏樂器“陶塤”,應該比弦樂器的產生更早。但在甲骨文中,古人偏偏選用弦樂器來代表“樂”,可能是因為弦樂器的表現能力更強,最能體現音樂水平的緣故。

圖二 甲骨文中間大字「樂」出現自《甲骨文合集》
有些古老的神話傳說,或可反映上古的琴觀。後人記載的有關創造古琴的故事,就充滿了許多神聖而又神秘的色彩。後世好事者往往將琴的發明,歸功於上古的明君聖賢,並且眾說紛紜。毫不誇張的說,古代文房清供中,找不到像古琴這般深為文人崇敬之雅物,恨不得把它的創造發明,攀附到幾乎所有的遠古聖王身上──伏羲、神農、黃帝、炎帝、帝俊、堯、舜、禹、文王、武王等,或多或少被視為與古琴的創制和發展沾親帶故。他們的傳說在今天看來自然不足憑信,但亦非全然出於後人向壁虛構之筆。假如對箇中一些故事細為究察,亦足以窺豹上古琴觀於一斑。
一些漢代的著作就盛贊上古那些充滿智慧的帝王創造了古琴,以與天地鬼神溝通。西漢的蔡邕在《琴操》中,就特別強調是伏羲創造了古琴:伏羲削桐為琴。面圓法天,底平象地。龍池八寸,通八風;鳳池四寸,象四氣。據此,聖人造琴的法則,是模擬最廣大、最神秘的天地,而非拘於瑣屑的具體事物上。其欲傳達的“八風”、“四氣”,其實就是天地間渾然一體的氣息,以及人在天地之悠悠間的一種驚嘆與浩然。造出這樣的樂器,不是簡單地宣洩日常的悲喜,娛己娛人,而是獨與天地精神相住來。此外,又有主張伏羲創斫古琴而后為黃帝加以完善,《山海經‧海內經》中甚至記載說:“帝俊生晏龍,晏龍是為琴瑟。”宋人虞汝明《古琴疏》云:

晏龍者,帝俊之子也,有良琴六:一曰菌首,二曰義輔,三曰蓬明,四曰白民,五曰簡開,六曰垂漆。

帝俊是商人傳說中的始祖神,在甲骨文裏是一個半人半獸的形狀,亦有學者隸定作“夔” (圖三)。《說文解字》:“夔,神魖也。如龍,一足,從夊,象有角、手、人面之形。”易言之,帝俊(夔)的形象為一足之龍,其子名晏龍,亦為龍身。儘管《古琴疏》這段記載顯為增飾之辭,但表明了晏龍與古琴創制的密切關係。巧合的是,考古所見的先秦古琴,譬如1978年湖北隨縣戰國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1980年湖南長沙五裡牌戰國晚期楚墓出土的一張九弦彩繪琴;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戰國中期的七弦琴;以及2002年在湖北棗陽九連墩楚墓出土的兩張十弦琴等,形制都是在的琴體上有個魚尾狀的琴尾,底有一結實的腳,不禁讓人聯想到神話中的“夔”。或許,在古人的觀念裏,古琴就是龍的化生。考古發現的不少商周青銅樂器,表面都鑄有花紋,它不僅是一種裝飾,而且是那個時代信仰行為、審美風尚以及精神生活的反映。如獸面紋(饕餮紋)、龍紋、虎紋、夔紋、鳥紋等,並非全然屬於純粹的裝飾紋樣,其中的隱喻、象徵和內涵均需加以研究。先秦時代,龍被視為溝通人、神(自然神和祖先神)兩界的靈獸,例如著名的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龍舟帛畫”、長沙陳家大山墓出土的戰國時期“人物龍鳳帛畫”等 ,其主題基本相同,都表現出希冀墓主人如帛畫所描繪的那樣,在龍與鳳的導引下升天而去,加入到神的行列。

以上二圖分別載於湖南省博物館《新發現的長沙戰國楚墓帛畫》(《文物》1973年第7期)、楊泓《戰國繪畫初探》(《文物》1989年第10期)。
圖三 甲骨文〝俊〞(夔)(右下角)《甲骨文合集》
因此,像“夔一足”(《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的琴制很可能反映了古琴創制之初的基本特徵。在當時,琴被視為龍的化身,琴音則如龍吟,可以溝通人神,藉以探測神意。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琴”為“禁”,而“禁”在《說文》中的意思是“吉凶之忌也”,琴被視為有判別吉凶徵兆的功能。因而,在古人的觀念裏,像這樣的“神器”顯然不是一般人能造出的,而是由那些智慧超群、德行出眾的明君、聖賢創制的。這似乎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琴在中國文化中獨出的地位,古人稱琴,常稱之為“聖人之琴”。
古琴溝通人神的功能,還可從其他神話傳說蠡測。《呂氏春秋‧古樂》載:“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蓄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達作為五弦瑟,以來陰氣,以定群生”。這則傳說非常值得注意。朱襄氏有以為是炎帝的別號,也有說是太昊氏之臣,總之是在三皇五帝的上古之世。士達所作的五弦瑟,可能就是古琴的遠祖,以之招來陰氣,安定百姓,說明古琴斫創之初,是作為宗教祭祀之用,類似招神的法器,藉以祈求神靈佑護蒼生。另一則傳說也有類似的觀念:《太平御覽》引《通禮纂》載“堯使無勾作琴五弦”,《樂府詩集》卷五十七說得更仔細:《古今樂錄》曰:“堯郊天地祭神,座上有響,誨堯曰:‘水方至為害,命子救之。’堯乃作歌。”謝希逸《琴論》曰:“《神人暢》,堯帝所作。堯彈琴感神人現,故制此弄也。”這則傳說固然有後人踵事增華的附會,但記堯彈琴而神人現,可能是古代祭祀或祈禱場景的再現,琴音可以招神,琴乃深具宗教的意蘊,顯得神秘又神聖。古代有將彈琴稱作“鼓鬯”者,譬如明人徐上瀛《溪山琴況》就講“太和鼓鬯”,即謂以心去感通天地間的太和之氣,用以鼓琴曲。鬯,原來是先秦時代用以降招神靈的秬酒,秬為鬱金香草,以之釀出來的酒,色玄黑,味芳香。古人視此酒可以“上暢於天,下暢於地,無所不暢”(《說苑‧脩文》),最為適合用來祭祀神靈。因而鬯字在古代文獻中亦往往通借作“暢”,兩字可以互訓。而“暢”字也是琴曲的一種形式,《琴史》云“和樂而作者命之曰暢”,後來此字亦泛指一切琴曲。徐上瀛把彈琴稱作“鼓鬯”,正深契上古琴音可以招神,溝通人神的精神底蘊。故而他對那些只會琴技而不通琴道者尤為睥睨,概嘆道:“太音希聲,古道難復,不以性情中和相遇,而以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傳矣。” 總而言之,三皇五帝都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古琴到底是何人所創,無法得知,也不必在此過多深究。但至少可以肯定,上古時代,早已視古琴為古老的樂器,將它與中國文化最優秀的奠基者繫聯在一起,其創制的依據是法天則地,以傳達天地間的氣息。古琴由是而被賦予了溝通人神的神聖功能。
根據以上的細節,推測在商代,古琴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很可能是一種巫師在宗教儀式上使用的“法器”。《禮記‧表記》引孔子的話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從遠古至商代,巫師擔當重要的角色,甚至是權力機制的一環。商人歷史上有名的巫師──巫咸,便是商人祭祀的對象,商王本人更被視為群巫之長。巫師在作法時,能夠進入另外一種意識狀態或恍惚境地,與各種天地神靈直接交流,成為人與神的中介者。商王會經常舉行一些宗教儀式,祈禱祖靈庇佑,用以禳除災疫、驅趕惡靈,或者護送亡者上天國。將禱文配合琴音誦咏,被認為能招引天上的祖靈下凡,正如《尚書‧益稷》所說的:“搏拊琴瑟以咏,祖考來格。”如上引的神話所說,商人認為琴是由他們的祖先神帝俊衍生而來的,因而古琴在商代很可能被視為祖先神靈溝通的工具。同時,在一些宗教儀式中,彈奏古琴,被理解作神靈傳達的旨意,藉以判斷吉凶禍福。當時的古琴演奏或許不以追求曼妙悅耳的音色為重,而是著力模仿龍這種靈獸的聲音,以與神界溝通。二、禮器:西周至春秋時代的琴觀歷史進入西周後,對於琴的觀念也逐漸發生變化。與“先鬼後禮”的商人不同,周人是一個理性的族群,鑒於鼎盛一時的“大邑商”驟然為蕞爾小邦的周人所滅,周初的領導者提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詩經》)的天命觀,主張有德的君主才能長保上天的佑護。這種對個人品德的重視和追求,恰如潤物細無聲般逐漸影響到對琴的觀念中來。史書好言周公制禮作樂,但根據西周金文資料的顯示,周人的禮樂制度大概是在西周中期以後才粲然大備的。所謂“禮不下庶人”,當時施行禮樂制度的人,無一不是屬於西周社會的貴族階層,從最高級別的周王到等而下之的逐級職官,形成金字塔式結構。禮樂物質資料的擁有者都是處於宗周社會的上層,庶人平民是絶無僅有的,這從考古發掘的西周墓葬中可見一斑。這些情況,一方面表明了禮樂制度與政治體系的密切關係,是權力的標誌和象徵,另一方面也顯示出西周禮樂的宮廷文化屬性。因此,古琴和其他宮廷樂器一樣,主要成為貴族在宴饗或各種典禮儀式中演奏,借以顯示貴族的身份地位。但我們也必須注意到,古琴在西周逐漸成為一種教化的樂器。據《周禮》的記載,西周禮樂制度的施行有各司其職的樂官,並負責演奏規定的樂器,如磬師、鍾師、笙師、鎛師、籥師等即是。而操縵琴瑟,則有“瞽矇”:

瞽矇掌播鼗、柷、敔、塤、簫、管、弦、歌。諷誦詩,世奠繫,鼓琴瑟。(《周禮‧春官‧宗伯》)

瞽矇指盲人樂師,他們必須精通多種樂器,其中的“弦”,即指琴瑟。“世奠繫”即“世定系”,謂序陳先王的世系,述其德行,惕厲時君。“諷誦詩”則是誦詩以刺君過,類似後世的諫官。無論是序陳世系或諷誦詩篇,瞽矇都會譜寫成歌,與弦樂相依咏,透過琴歌規諫君王。因而,琴也就成了君王品德教化的樂器,而使其地位日益崇隆,逐步成為貴族階層規範個人行為儀節的工具。所以乃有“士無故不徹琴瑟”(《禮記‧曲禮下》)、“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也,非以慆心也”(《左傳》昭公元年)等主張,就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因此,如果說商代的琴是巫師祭祀祈福時使用的“法器”,則入周以後,琴逐漸成為寓有對貴族階層政治教化功能的“禮器”。
西周末年,政局不穩,天災連年,加之犬戎入侵,致使平王東遷。宗周的禮樂文明伴隨著王綱的解紐而逐漸壞崩。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對古琴的觀念也逐漸發生變化。春秋時代,雖然被後世稱為“禮壞樂崩”,但周代的禮樂精神畢還是影響很深。在當時精通音樂的,依然是那些世代司掌各種樂器的樂工,包括專門彈琴的樂師。他們身體力行,努力維繫古琴的“禮器”傳統,其中著名的琴師有鍾儀、師曠等人。像他這類專職服事統治者的技術人員,“不貳事,不移官”(《禮記‧王制》),而且家族官守世襲,既專業又專職,時間久了,自然會從技藝悟出一些比較具有普遍性的道理,涉及政治、社會或人生各個層面,並且形成相當的權威性。
鍾儀是文獻記載中最早的一位宮廷裏專業琴人。《左傳》成公九年,也就是公元前582年,晉侯到軍府中視察,看到兩年前鄭國獻來的的楚囚鍾儀,命人釋放了他,問其所職,報稱家族世代為樂人,擅操琴。晉侯於是給他一張琴,讓其演奏,他彈奏的琴曲都是南方音調。晉侯接著便問他楚國君王的品行如何,鍾儀一再迴避,晉侯一再追問,不得已,乃答說楚王作太子時,受到良師的教育和賢臣的薰陶。於此可見,自稱世守楚國王室樂職的鍾儀,除了為貴族宴遊奏樂外,亦負有觀察君王的品德,遇事規勸的職責。為了探聽楚國國情,晉侯一再追問鍾儀,也是因為他知道宮庭琴人有這樣的職責。鍾儀得體的回答使晉侯深感他沒有背棄本職,為晉楚兩國的和好,將他禮送回國。
另一位名叫師曠的琴師,更稱得上是西周樂師本職傳統最忠實的繼承人。師曠,並非姓“師”。應劭《風俗通》云:“樂人瞽者稱師,晉有師曠,魯有師乙。”古代文獻中提到“師”就達數十位之多。他們大多生活於春秋後期至戰國初期的近二百年間(前576-前396)。而師曠是其中記載最多的一位,《莊子》、《孟子》、《荀子》、《列子》、《新序》、《說苑》、《韓非子》等書中皆有記載。
《韓非子‧十過》記載衛靈公與晉平公之會,衛國樂官師涓演奏從濮水新聽來的音樂,不知何人作品,師曠一聽就指出是商紂時代師延之作,紂亡,師延投濮水自殺,其聲屬悲淒的清商,聽這種音樂,“其國必削”。這反映師曠不僅精通音律和各地方的音樂,也能深刻理解音樂背後的故事與意蘊──音樂和國政否泰興亡的密切關係。在晉平公的催促下,師曠用古琴演奏了《清徵》,引來十六隻玄鶴,“延頸而鳴,舒翼而舞。”師曠說,這是有德之君才可以聽的音樂,“吾君德薄,不足以聽。”晉平公猶不滿足,還要欣賞更悲壯的《清角》,師曠不得已,又撫琴而奏。當他奏完第一曲,有烏雲從西北昇起。等他開始奏第二曲,則狂風驟起,暴雨傾盆,磚飛墻塌,眾人奔起逃遁。晉平公恐懼,伏於廊屋。晉國此後遭受了三年可怕的旱災,晉平公也身患重病。因為《清角》是黃帝才夠格聽的音樂,德薄的晉君,反而招禍。這些傳聞當然不可信,但反映出師曠的琴藝在人們心目造成的印象。同時亦說明春秋時代,依然相信琴聲能夠招引天地間的神靈,而引來種種異象。並且,周初以來的天命觀──深信有德的君主才能承受天命的觀念,亦融入到春秋時代的琴觀裏,進而認為有些琴曲是有德的君主才能聆聽的,否則會招來災禍。
此外,當時流行所謂的“鄭衛之聲”,也稱“新聲”,其源頭來自南方的楚國。本屬中原文化區的鄭國和衛國,毗連楚國,深受其文化影響。鄭衛之聲,融合中原與楚國的音樂元素,綺靡瑰麗;音樂所表現的內容,多是民間尋常百姓的生活,或兒女私情,這從《詩經》中的《鄭風》、《衛風》可見端倪。與西周宮廷音樂傳統那種莊嚴肅穆的氛圍大異其趣,中原諸國不少貴族被其新鮮奇麗的旋律所吸引。晉平公就是一個喜歡“新聲”的人,對此,師曠加以反對,道出了一番道理:

公室其將卑乎!君之萌兆于衰矣。夫樂以開山川之風,以耀德於廣遠也。風德以廣之,風山川以遠之,風物以聽之,修詩以咏之,修禮以節之。夫德廣遠而有時節,是以遠服而邇不遷。(《國語‧晉語》)

師曠的這段話極為重要,稱得上是西周至春秋時代音樂理論的指導原則。我們先解釋一下“樂以開山川之風”的意思,根據《周易》,當時的一般哲學認為:太極(宇宙未形成前的元氣)生兩儀(陰陽初分,山河及四時未形成時的原始天地),兩儀生四象(春夏秋冬四時出現),四象生八卦(天、地、山、澤、水、火、雷、風)。在天地創生的過程中,陰陽運行其內,促使太極形成生動紛雜的世界,包括人與萬物──兩者既是太極的發展結果,又仍遵循其根本規律,包括陰陽二者相生相克的規律。因此,如《論語‧堯曰》“天之厤數在爾躬”所說的,人與萬物又各為一小太極,基於蘊含於自身的共同所循的太極根本規律而相互影響。所以人所奏出的音樂既可啟閉四時陰陽的運行,又可開塞八方山川之風。師曠彈《清徵》、《清角》之所以能引來異象,在古人的理解中,就是基於這個人與天地感通的原理。而這個音樂理論的感通原則,與上古以來相傳的琴音能夠溝通人神關係的觀念是一脈相承的。既然音樂可以影響到人與天地萬物的關係,因此,音樂的教化功能就顯得非重要。所以師曠說音樂能夠“以耀德於廣遠”,意謂透過音樂向四方遙遠廣闊的地區傳揚華夏德政。
接著師曠詳細列出音樂的作用:將美政與德行賦於詩樂歌舞中發揚四方;聽四時八方之風,協之於音律,而判斷陰影的鬱滯順暢、人情的怨樂、兵勢的強弱;將直抒胸臆的詩章譜成歌曲演唱,既用於了解下情,又用於推行教化;與禮儀規範相輔相成,節制人君言行舉止的分寸。這樣便能使天子或國君恩德廣布、四時暢順、風雨協調和庶民勞作有時,上下舉止合禮有節,因此就會使得遙遠的異族方國來朝,臣服歸順,使國內臣民擁戴其上,重土不遷。
相反,在師曠看來,晉平公迷戀的新聲,靡艷有餘,廣遠不足,無有教化之功,反而容易使人萎靡不振。推斷以晉平公為代表的公室勢力將逐漸萎縮,為新興的卿大夫階層所取代。
師曠這一番宏大深遠的樂論,堪為先秦樂論的皜矢,是上古以來樂論琴理的集大成。他的樂論其實就是治國之道,其背後有一個哲學體系,有一個可大可久的精神系統,應當是世代的樂官長期傳統累積下來的智慧結晶。綜合先秦兩漢文獻所見,師曠有三重的身份。首先,作為樂師,他通曉音律、聽覺敏銳。晉平公新鑄造了一套編鐘,人們都同聲贊美,只有師曠發現它的音律不準,主張另行鑄造。衛國的師涓來聽,也進一步證實了他的判斷是正確的(《呂氏春秋‧仲冬紀‧長見》)。其次,他也是一位“休咎勝敗,可以逆知”的“巫師”, 他憑“南風不競”,斷言“楚必無功”(《左傳》襄公十八年)。第三,更是一位秉性剛烈,敢於諍言的“諫臣”。有一次晉平公酒後失言,得意說出人生最樂莫過於為人君,講話沒有人敢違背。師曠便“援琴撞之”(《韓非子‧難一》)。因此,師曠的身份很像周代瞽人樂官之長的“大師”。根據《周禮‧大師》所載,“大師”掌國中音律,亦掌貴族階層的音樂教育,強調要“以六德為本,以六律為音”。六德指音樂教育要有“智、仁、聖、義、忠、和之道,乃後可教以樂歌”(《周禮‧大師》鄭注)。舉行大型祭祀時,大師率領眾瞽矇奏樂;遇有國君喪禮,則諷誦國君生前的治績,依據其德行作謚名;戰爭前夕,大師奏樂,透過音律占驗吉凶。總之,《周禮》所見的“大師”,也是具備“樂師”、“ 諫臣”和“巫師”等多重身份,是集商周以來樂官職能之大成。先秦兩漢文獻所載師曠的形象,相當合符大師的身分。而師曠,正是以一己之力躬身實踐心中的音樂信念,努力維繫西周以來的禮樂傳統精神價值於不墜。 雖然有關師曠的記載散見於各種文獻,吉光片羽,但依然為我們呈現了一位豐滿的師曠形象──“以道自隱,諫諍無隱”(《琴史》對師曠的贊語)。
 

【待續】(作者為澳門培正中學中華文化館館長,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本期目錄
【奉元講座之一】歷史人物的道德困境 文/編輯小組

圖四 李卓穎學長引用唐太宗「玄武門之變」案例

2013/12/08 於奉元學會演講
李卓穎學長目前擔任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的所長,溫文儒雅的風度與謙虛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講座中以歷史人物的道德困境案例,從唐太宗、申生、曾子等帶領聽眾深入道德兩難的困境,讓人感受到在不同時、位、勢的「執中」與「用中」的方法,以及作為一個「人」與管理者如何在面對生活與職場上的道德困境。首先,他以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的例子深入探討,用三種角度切入分析,有的人以事功論之,也就是以貞觀之治,認為玄武門之變是無可奈何的。范祖禹則認為古之賢人,寧死而不為不義者。司馬光則分析了三個層次的可能性:第一種最好,「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隱太子有泰伯之賢,太宗有子臧之節,則亂何自而生矣!」其次也可以接受,「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發,然後應之,如此,則事非獲已,猶為愈也。」但他覺得遺憾的是,唐太宗畢竟走了個下下之道,「既而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門,推刃同氣,貽譏千古,惜哉!」
接者,李卓穎學長以申生的道德困境來和唐太宗的案例進行對照,申生的父親喜歡驪姬,驪姬千方百計陷害申生,想為自己的兒子奪取太子之位。申生同時的人曾建議申生採取兩種不同的行動:一是規勸國君不受蒙蔽,恢復國君應有的知人之明。二是逃走,伺機把話說清楚。申生為了不讓父親失去晚年所愛,也不願意坐實了弒君之名,因此都沒有採納,而是在不說清楚也不反擊的情況下受死。若以司馬光的標準來看申生,他無辜,有讓國不爭之心,有憂國憂君之心。照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然而後世人認為申生陷父親於不義,因此申生只得到「恭」的諡號。
李卓穎學長說,後世對申生的評價顯示了對申生目標 (孝) 的肯定,但也顯示了對申生的選擇和行動的不以為然。那麼,究竟申生該怎麼做呢?李卓穎學長說,這是個值得思考但沒有現成答案的問題。他舉出大家熟悉的「小棰則受,大杖則走」做為思考的參考。在這個故事中,孔子說:「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 舜在父親需要使喚他的時候,他總是侍候在其身側的,但舜的父親失去理智而要殺害他的時候,舜就讓父親無論怎樣也找不著。舜如何敏銳察覺父親的心意而明快有智慧地做出反應,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玩味的。而這樣的思考玩味,卻無法指向某些確定的答案或者可以直接拿來奉為圭臬的標準。
這種沒有確定答案的思考,其實是符合孔子的教育方式的。他對有關孝順的問題是因材施教的,不論是孟懿子的「無違」、子夏的「色難」到孟武伯問孝「父母唯其疾之憂」,都是適應來問者與其身分情境而做的不同回答。藉此,李卓穎學長分享了他在課堂上與學生們談到孔子的教學不是道德教條主義,因為沒有事先可以攀附的固定準則,但也非相對主義,因為對於各個殊異的「時」來說,在當時情境中總是只有唯一一種最好的判斷和選擇。
接者,李學長問,這種非教條又非相對主義的判斷和選擇如何可能?他以朱熹回應程可久問唐太宗該如何做才適宜的問題為例來說明。朱熹不直接回答程可久,而說唐太宗本來非孝友之人,臨時要假裝也假不來,而且也不可能碰巧就做對了。李學長認為朱熹的說法將時間的向度納入考慮,但不是以後來的公共效益為判斷基準,而以個人先前所下的修為功夫做判斷。而在王陽明與弟子薛侃去花間草的問答中,更體現了隨處修養丶時時體察對於培養道德能力的重要性。這就像孔子陳述的成學歷程,是一累進的過程。雖然不保證每次道德抉擇都是對的,但是必須在每一次珍貴的抉擇中磨練,積累自己的智慧,並以持續的努力來培養道德選擇的能力;每一次選擇都反映了修為的境界與品質,只要誠意照察,就能成為增進道德判斷與選擇的基礎。最後,李卓穎學長對歷史人物的道德困境的結論是,沒有教條也不落相對主義,人要掌握正確的作法必須有累進功夫,這是每一個人都有能成為道德人的堅定信心。
在與聽眾的交談中,面對聽眾提出「怎樣做才會做,才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李學長說他無法給一個正面的答案,但是他同意聽眾所提出的善處其家並非易事的說法。家庭生活由於是和最親近的人相處,因此較難掩藏自己的缺點和習性,也因此更容易測試出自己的侷限。所以家庭是個很好的道德修鍊場。徐泓理事長則提出帝王的道德困境不同於一般人,他們的選擇不是只來自兩人之間的關係,而是要將自己貢獻給生民與國家。因此,清朝訓練皇子要在年幼時就要薄其親子天倫之情丶絕其手足親暱之愛,以鍛鍊出不受私情左右的處世與判斷能力。李學長認為這是帝王學的一個要點,但是也建議想想《大學》的八德目並沒有預先排除了一般人,而所謂「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的理想,似乎也不認為一般人和堯舜的初始養成有判然的差異,關鍵可能在於是否能持續妥適處理自己的私欲,才讓一般人和堯舜有了明顯的差別。在回應如何掌握「經權」的問題時,李學長認為毓老師所說若是不學就不會有術的提醒是很重要的,講「權」的前提還是應該先有學,且也應該有在道德困境中淬鍊出來的智慧。林義正學長則提出儒家不同於西方倫理學之處在於不是二元對立,而是回到脈絡性/時的問題,其中涉及你的人生在什麼樣的高度,如果依當時「時」與「位」判斷,也就是當你的位不同,判斷也要跟著不同。今天的演講提供在場的聽眾從自身、家庭,到工作職場以及政治道德兩難的思考機會,與聽眾分享具有脈絡性思考的多個歷史生命的分享經驗,更需要回到自身與家庭實踐「慎獨」與「中道」的智慧。

圖五 《論語》「小棰則受,大杖則走」的故事

本期目錄
【奉元講座之二】龍顏講堂‧《學庸》 文/編輯小組

圖六 王鎮華老師講授《學庸》最後一堂課

12月17日是《學庸》系列的最後一堂課,王鎮華老師將中庸到大學的意涵,透過生動的棒球跑壘的方式來說明,從天命之謂性出發,經過中孚的過程到感受神幽精微之處,到回到終始又生生的過程。王老師更提到面對中年危機必須回到少年的志趣,回到少年的胸襟,就是「我什麼都要學,什麼都不懂」,一種大氣而謙卑的生命姿態,讓失去生命興致的中年人恢復精神。最後,王老師更用誰在投球,來引導大家思考生命與人生的課題,老師用問答的方式引領同學找出在人生中投球給我們的有三種球:一是社會給我們的球;二是大生命給我們的球;三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球。席中同學問老師:「社會給我們的球看起來都是真的,我們不可能不打?」王老師回覆:「社會給的球看起來是實的,但是實際上是虛的,我們是不是一定需要呢!但是生命給我們的球,看起來是虛的,實際上是實的。還有哪種球是自己給自己的,大家也要仔細思考。」從內在細微念頭的體會到對整體大生命的認識,王老師用「德」與「道」面對宇宙天地的大生命,更提醒同學回到生命本身就是生命的出發點。
圖七 教室中人人專心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本期目錄
【奉元行腳專欄】 聽琴記 文/吳瓊雯
暮秋時節,今日微雨。夜間,讀書會一行人在濕潤的空氣中如魚悠遊,入麗水之街,於曲折巷弄的深處,優雅而靜謐的等閑琴館,聽聽琴聲。

圖八 拜訪等閑琴館

秋晚的溫度微寒,琴館的燈光暈黃,好似一片冷浸溶溶的月色。我們坐定,勤心老師以一曲〈平沙落雁〉的幽靜琴音,滌淨我們糾纏著俗事的凡心。在悠遠的意境中,一曲〈秋風詞〉使李白的詩文、山東的二人轉小調,竟跨越了時空,繚繞於琴館的樑欐、我們的耳際。意猶未盡,〈梅花三弄〉的天音已在勤心老師指間如天女散花般繽紛,地音、人音隨之錯雜彈,好一「大人者與天地參」的境界。豈知琴音斗轉,〈陽關三疊〉一疊又一疊在勤心老師的歌聲中淒淒切切,是客舍青青,是柳色新,是千巡有盡卻難泯寸衷無盡的傷悲,聞之令人泫然不自禁。幸而現代組曲〈袍修羅蘭‧水〉的輕快,很快就把我們受震盪的心神安回了位。至此,我們終於體悟了毓老師說「琴能養性」是原來如此,果然如此。

圖九 勤心老師彈奏〈梅花三弄〉

曲終,我們起身,走過琴館牆面一張張有故事的琴:伏羲、仲尼、蕉葉……,彷彿看見一頁頁璀璨的華夏文明:遠古、先秦、唐宋……。看來天地有情,而且寄語斯琴,流傳下來的三千多首琴曲,是老祖宗們的情語,我們一首首的聽,也許就聽懂老祖宗對我們的殷殷期盼,而能自尊自貴不自卑。

圖十 等閑琴館古琴珍藏

人散,是踏上歸程的時候。我們互道再見,期待無須等閑白了大家頭,明勳學長很快就會再領著我們,於曲折的巷弄深處,優雅而靜謐的等閑琴館,聽聽琴聲。
圖十一 讀書會同學大合照
附記:今夜此行有所思,故賦成小詩一首〈秋琴〉以為念。
商意隨金風,飄揚入古琴。無盡琴音意,絃絃天地心。
本期目錄
【學員分享】《學庸》課後感想 文/蘭言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這是呂世浩老師在《中庸》最後一堂課,留給同學們的一席話,讓在場的同學們心中那股浩然正氣都點燃了起來。聽完《學庸》,兩位老師的教法完全不同,呂老師從經史相互印證中幫同學打開夏學人文學問之路,王老師則由生命的主體為同學指引回到天地生生不息之路。

《中庸》為體,《大學》為用。在聽課過程中,最為震撼的是過去認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在奉元的講法是不同於以前的對於率性的認識,則有了新的看法,「率性」就是「順性」,順自己的本性,從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而順性就是盡性,進一步把良知良能發揮。過去對於孔子的看法,可能停留在教條式與去除人欲的刻板印象之中,但是奉元的說法則是不脫離人性,在符合天道的範圍內去實踐對於生命的追求。

人也通常會在生活中迷失自己,尤其是在有了許多的嗜好,經常迷失在慾望裡,「嗜欲深者,天機淺」就是最好的說明,但是人性的喜惡是無法避免的「如惡惡臭,如好好色。」,因此在《中庸》裡也提到提到的「慎獨」,就是透過「慎獨」的功夫,能見隱顯微,視人之微與萬物之微。而慎獨功夫的深淺,也影響我們在生活中對於內心與外在事物的感受與認知,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內外相符,遠近大小則若一也。

《大學》的學大與《中庸》的用中,對於人類生命的體悟當中,不僅打破自身的設限與天地萬物相合,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何時何地練習「慎獨」與「用中」的智慧,呂老師在課堂上談到「修道之謂教」,是指在我們沒有犯大錯之前叫「修」,如果晚了,就是「洗心」,而不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每堂課都是豐富的智慧饗宴,恨不得全部都能記下來實際在生活中體會,但是課堂中留下的吉光片羽,已經足夠讓自己的心靈受到啟發,更進一步思考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推己及人,實踐奉元的精神。

本期目錄
【東北紀事連載】《遲到的重逢》 文/董華春
10. 心香一縷祭師魂 7月23日上午9點,祭拜儀式正式開始。主持人張爺爺首開其篇,說了一大堆祭拜的儀式語言,又說:“毓老,你高興吧?你的學生們多有心啊,不遠千里從臺北專門跑來這裡看你。他們都很想念你老人家,他們都希望你在天上幸福,好多事情你別放不下,有你的學生們呢,他們一定會替你老人家把身後事做好,你放心啊……”樸實無華的語言感天動地,讓我心頭發酸又忍不住掉淚。
我不敢讓自己在眾人面前失態,只好努力回想和爺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讓自己能夠平靜正常一點。但是,我腦子裡是一團悲傷的漿糊,怎麼也清醒不起來。
之後,他大聲說:“念祭文!”我開始念祭文。“尊師毓鋆老大人之靈前:嗚呼!萬里神州育文膽,千古奇才師毓鋆。大清命舛民國亂,炎黃根深華夏魂。國維真傳三境界,雪芹妙筆一夢春。人跨兩峽心兩岸,胸藏日夜袖乾坤。他鄉樂創文化業,
故土永陵祖宗因。
大學山胞皆教化,
天德黌舍種善根。
奉元書院談天地,
夏學社裡論古今。
美髯清掃天下垢,
慧語除盡人間塵。
此生何幸入師門,
求道問惑享君恩。
日夜談心時空散,
生死勘破性靈真。
夕陽無限紅塵醉,
葉落思歸白首心。
謀得大事藍圖定,
東風萬里送鄉親。
清華啟超古月堂,
竹林瀟瀟靜候君。
世事難料命難測,
福禍相倚果有因。
一月之差夢成空,
陰陽兩隔憶王孫。
撒手西去可曾歎,
大江東逝送觀音。
疏忽百年輾轉路,
真情一片羈旅痕。
天堂兩載師冷暖,
玉宇傳道向何人。
夜雨迷離思師淚,
晨露晶瑩弟子心。
長白一村正氣蕩,
禮元錄裡見精神。
得道人人皆分身,
齊心協力報師恩。
愚生略備粗茶淡飯,尊師九泉有知來品來嘗。
嗚呼哀哉!尚享!
學生們叩拜。”
淚水,伴著祭文的每個字,滴滴落下。
一篇短短祭文,怎麼能夠說清爺爺長久而豐富的人生?
之後,銓潁念參加祭拜的學生們名單。我們一行原本22人,劉義勝學長從北京到瀋陽加入大家,張哥和銓潁在新賓加入大家,故學生們共計25人。君祖學長的大陸學生7人從瀋陽大連專程而來,加上我帶來的若冰,故祭拜總人數為33人。
銓潁每念一個人,大家就按照順序排好。
念完名單和祭文,主持人把我從供桌右側拉到左側,和我說:“等一下敬酒時你倒酒,獻花時你接花啊。”我點點頭。
主持人說:“毓老啊,學生們帶了你最愛喝的酒,給你暖暖身子,讓你在天上不寂寞。來,學生們敬酒!”
孫鐵剛大學長代表大家給恩師敬酒,並且按照張爺爺的指示和言辭敬天地敬仙佛敬恩師。
主持人說:“毓老啊,學生們真好啊,想著你,惦記著你,跋山涉水來看你,還給你帶了鮮花,有鮮花永遠陪伴著你,好嗎?來,學生們獻花!”
孫鐵剛大學長代表大家給恩師獻花,主持人讓我接過來。我本來站在供桌最左邊的一角處,主持人在我外面面對大家,他卻突然把我拉了出來,讓我在外面面對大家,他站到靠著供桌的裡面去。他對我說:“接受鮮花,回禮!”
我只好接過了鮮花,對鐵剛學長深鞠一躬。
我放下鮮花,混亂的腦子有了一點清醒,感覺到很奇怪:張哥去哪裡了?這花應該是他來接才對。
我仔細看看才明白,我和主持人站在供桌左側,張哥、銓潁、陶姐三個人站在供桌右側。
主持人讓學生們逐個上香,讓我們還禮。
每個學生都持一炷香,主持人引導學生三鞠躬,提示將香放入香爐,然後,學生再給爺爺鞠躬,再向供桌左邊我這裡鞠躬,再向供桌右邊張哥他們那裡鞠躬。
每個學生鞠躬後,主持人讓我還禮,我便深鞠一躬。當我給鐵剛大學長鞠躬還禮後,看著他真誠的眼睛,真是感謝他組織大家這一趟行程,這些集體彙聚在恩師面前的學生們,是多麼親愛的一家人啊。我是最沒出息最不爭氣的一個學生,陷在個人情感苦痛裡拔不出身,沒有按照爺爺遺志承擔我的那份責任,沒有精通深耕爺爺的學問,我除了寫了一些詩文掉了一些眼淚做了一些剛開頭的努力,我還為爺爺做了什麼?我有什麼資格面目站在這裡給大家回禮呢?
我心靈深處有莫大不安,於是回頭小聲問主持人:“要不要請張哥過來?我到那邊去比較好吧?”他說:“你在這邊回禮,他在那邊回禮,你不要動,也不要說話,嚴肅一點。”
一個又一個學生給爺爺上香鞠躬,我給一個又一個學生鞠躬回禮。
這些學長姐們大多比我年長,跟隨爺爺的時間都比我長,為爺爺做的事情都比我多,我每向一個學長姐鞠躬,嘴裡說一聲“謝謝”,心裡說聲“對不起”。如果主持人提前告訴我讓我這樣回禮,我一定會拒絕。我沒有資格回這個禮。我應該是排在學生隊伍裡面鞠躬祭拜的一份子,只有張哥一個人,才有這個資格站在這裡,代替我們的恩師他的爸爸來受這個躬回這個禮。我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溝通的,怎麼會把我放在這個尷尬位子上,讓我做這件慚愧無比的事情,讓我如坐針氈如履薄冰忐忑不安。
好在大家的心思都在爺爺身上,都想著爺爺拜著爺爺,沒有人注意到我的惶恐不安。但我知道,面前,我愧對所有的學長學姐,身後,我愧對爺爺,我哪裡做錯了哪裡沒有做好,我心裡清楚。如果我做事再快那麼一點點,如果我用心再多那麼一點點,爺爺生前就美夢成真了。有些事情,天知地知師知我知。此時此刻,我也只能在心中長歎一聲,以拼命按壓下那裡的劇痛。
看到大家那麼真誠的鞠躬祭拜爺爺,我的眼淚又悄悄滑落,但是,因為不敢再像公祭那天一樣太失態,只好咬牙忍著,也不敢去擦,絕對不能讓自己控制不住的情緒破壞了大家的氣氛。
沙平頤學長的太太張貴瑛學姐來給爺爺上香,說到:“恩師,我來看你了,40多年不見了,你好嗎?恩師我想你啊……”她邊說邊流下了眼淚,我再也忍不住了,兩行熱淚奔湧而出,視線全部模糊,和她說“謝謝”的聲音都顫抖了。
爺爺的弟子們祭拜完了之後,君祖學長的7位大陸學生們陸續祭拜,他們是從大連瀋陽等地彙聚到一起,專門來祭拜他們的太恩師。第一個學生穿著黑色唐裝,他上香之後,跪拜恩師,磕了三個頭。第二個學生也跪拜磕了三個頭。第三個女學生穿著時尚長裙和高跟鞋,主持人便說:“不要跪了,鞠躬就好。”我看著這幾位學生,熱淚盈眶,他們都沒有見過爺爺的面,只是聽過君祖學長的幾節課,最多算爺爺的再傳弟子,卻這樣專程趕來而且行叩拜禮,這樣的情誼也是爺爺精神感染力的明證吧?
每個人都祭拜完了之後,主持人對我說:“你和恩師說句話?”
我正在痛哭著,腦子裡一片混亂,不知道該說什麼,脫口而出的是“祝你永遠平安。”
話音才落,房間裡學生們哭聲一片,之前的克制隱忍都變成啜泣聲。
11. 天地密語問師心
不知道過了多久,大家的哭聲漸弱。
許多人走到院子裡去,看爺爺留下的建築的每一個角落。
我依然不舍地留在屋內陪爺爺。淚水,悄悄靜靜流著。
明勳學長走過來,讓我伸出手,給我擦了印度精油,對我說:“擦到臉上,玄關就容易通了。”
好聞的精油味把我帶入了另外一個世界,我感覺到靈魂又回到了先前和爺爺一起飛翔的那個仙境裡,說不出的虛空平和安穩寧靜。內心深處的世界,終於,不再那麼黑暗冰冷了。悲痛,也帶上了幾絲溫暖亮色。
一直忙著拍照錄影的秉坤學長終於有空上香祭拜恩師。他在地板上跪了下去要磕頭,主持人給他一個黃色蒲團,讓他在上面磕頭,他卻一把推開,堅持在硬硬的地板上磕了三個頭。
接著,劉義勝學長和沙平頤學長從院子中又走回屋子,他們雙雙跪在地上,給恩師行了三跪九叩大禮。
我清楚地聽見他們三個人磕頭碰地的聲音,我的心像驚雷一樣炸裂。人生在世,上跪天地,下跪父母,有恩師這樣一個人讓我們心甘情願的跪拜磕頭,讓我們全身心親愛敬愛,這是我們多大的福報啊?恩師對我們而言,不只是講了一些課而已,他改變了我們的生命,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力量和方向。這樣的恩情,光磕幾個頭未必就能夠回報得了。
張貴瑛學姐走了過來,和我擁抱著,我再也忍不住了,痛哭流涕,她也哭,兩個人心裡都想著恩師,只覺得有萬千語言無法表達的痛苦與哀思。
我又和以炤學姐擁抱哭泣,想著她說的恩師的許多舊事,她和君祖學長訂婚的時候,學長第一次帶她去看恩師;恩師88歲的時候,從自己家走路到學姐家裡,正趕上學姐要去產檢,恩師還幫孩子起名字;他們在外面吃飯,偶遇90多歲的恩師,一次穿一件特別時尚的銀色短外套,走在大馬路上,因為怕別人撞到,所以把自己弄得很醒目,竟然那天也沒穿長袍……
點點滴滴和恩師的往事,珍藏在每個學生心底,將我們和恩師聯繫起來,也將我們自己的生命的喜怒哀樂聯繫起來。如果沒有恩師,我們每個人生命的成長,會少了多少色彩和光澤?
已經沒有什麼人了,我又一次給爺爺跪了下來,再行三跪九叩之禮。
今天,我總共給爺爺行了三次三跪九叩之禮,共磕了27個頭,但似乎還是無法排解刻骨銘心的思念和靈魂深處的哀傷。
我站起身來,默默的看著鮮花叢中的爺爺,頭腦裡一片空白,不知道我應該做什麼想要做什麼,只想多陪他一秒是一秒。
一直沒有離開的秉坤學長說:“我剛才只磕了三個頭,太少了,再來一次。”他又跪了下來,這一次,他行三跪九叩之禮。我看著他,想起他和恩師的故事,他和張哥的故事,他們的青春歲月那麼無怨無悔的和恩師聯繫在一起,甚至願意為了恩師改變自己生命軌跡。雖然我無法重回他們那些往昔時光,但他們的深情真情,讓我感動不已。
銓潁過來祭拜恩師。他平時為恩師做的事情很多,卻總是低調謙和地躲在後面,就連祭拜,也是最後一個,讓學長學姐們居於前位。和他相比,我該注意改正的地方太多了。真是感恩學長學姐們從不計較這個多愁善感又常常失態失禮的我。
最後幾個人也出去了。供桌前只剩了我和瓊雯。
她說:“我可以在這裡多呆一下嗎?”
我說:“當然可以啊。”
她的經歷十分傳奇,她從來沒有見過恩師沒有聽過恩師講課,是在恩師去世後的追思網站上看到讀書會的消息,就逕自跑了過來找大家,主動要求參加讀書會,於是,就成了我們的一員。前兩天吃飯的時候,她給大家敬酒,說感謝學長學姐們不排斥她,我說:“你能和大家走到一起,說明你和恩師的緣分很深,雖然你沒見過他,但你卻為了追隨恩師而參加讀書會而走過這一趟旅程,恩師一定很高興。我們每個人都是恩師的分身,只不過每個人和恩師結緣也許早一點也許晚一點也許深一點也許淺一點也許直接一點也許間接一點罷了。”
終於,天地之間,方寸之內,只剩下爺爺和我。
我跪在黃色蒲團上,看著爺爺的照片,又流出了眼淚,我在心裡輕輕地對他說:“親愛的毓爺爺啊,你一定要原諒我這麼晚來看你啊。我不是不想你,我是太想你,以至於都不能想你不敢想你,我把你藏起來那麼久不來見你,是情不得己啊。我知道你不會怪我,可是我很怪自己,我做夢也沒想到這個心靈的坎要這麼久才能跨過去,也許我還沒完全跨過去呢。我常常會夢見你,你在天上還是一樣很忙吧?你讀書嗎?你教書嗎?你有沒有再開書院啊?你能看到我為你想的一切、寫的一切、做的一切,對不對?你放心,你的學生這麼多,你要做的事情,我們一定都給你做成,我也一定盡自己最大努力。毓爺爺啊,我也不明白為什麼對你的感情這麼深,也許因為你過去對我太好我沒有珍惜,也許因為上輩子或者幾世之前真的欠了你什麼。你要知道,你一直住在我心裡,從未離去,所以我也從來都不急著來這裡看你找你。今天既然我來了,就不會白來,我一定會做那些你希望我做的事情,只是請你原諒我如此沒出息,也真是太后知後覺了。我至少要活到和你一樣的106歲,剩下的時光,讓我找回完整的你,讓我找回完整的我自己,讓我將你的許多夢想一點一點變成現實,但你要繼續給我指導和陪伴,不能再一次輕易離我而去。生死的別離,我已經經歷過了;心靈的別離,就別再發生了吧?我可真禁不起這麼折騰了。毓爺爺啊,請你,好好地住在我心裡,讓我的心靈,繼續開成一朵蓮花,將清香灑向紅塵萬里,將種子撒在華夏大地,還有千山萬水在等著你等著我……”
世界一片安靜,只有我和爺爺,說著無窮盡的悄悄話。
突然有人拍我肩膀。
我重回塵世,回頭看看,原來是銓潁。他說:“你要不要去看看恩師原來要葬的墓地?”我說:“好。”
我站起來,給爺爺鞠了三個躬,出了房門。
12.難分難舍念師恩
張爺爺帶著我和秉坤學長,走到整個院子的最旁邊。他指給我們看院子後面最高的山頭,說當時爺爺帶著他選了這個地方,希望自己走後能夠埋葬在這裡,永遠看著他親手蓋的滿學研究院。
那個位置的黑松樹,在風中輕輕搖曳。我想著以前爺爺講的話,關於身後居所的幾次更改,也顯示了兩岸時局的發展和他思想的不斷變化。他最後的遺言是將骨灰在滿學研究院安放三年,然後灑在長白山天池,與世界同化,與日月合流。
張哥帶著我到附近的“地藏寺”去。這裡是皇家寺廟,爺爺親手題了這三個字,落款寫“長白毓鋆時年九一”。我們在門前合影。張哥告訴我,爺爺當初回大陸,曾經住在這個寺廟裡。他指給我看爺爺當年住的屋子。
我只恨生的太晚了,無法親歷那段時光。即便親歷又能怎樣呢?是否能夠從過去走向未來,是否能將爺爺的文化生命延續下去,才是最大關鍵。
一顆400多年的古槐樹在寺廟門前站著,枝葉在風裡招搖,向我訴說著爺爺在這裡漫步勤思興業的往事……
快11點了,天空中下起了迷蒙細雨。
這天公真是作美,淩晨下了好幾個小時雨,先為爺爺流淚。我們祭拜時,一絲雨都沒有。我們祭拜完了,天公又下起雨來,像是不舍的眼淚,也為我們的祭拜活動畫上了句號。
張哥撐著傘,和我們一一告別。
我看著他,心裡十分不舍,眼睛忍不住又泛紅了。他拍拍我肩膀,“我在臺北等你回來,我們再好好聊。”我點點頭,對他說:“你放心,我會自己再來看爺爺,不會讓他寂寞。”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疾駛,青山綠水逐漸後退,我們這一行人,向著瑰麗神奇的華夏大地深處而去,將爺爺一個人留在了他親手蓋的滿學研究院裡。
路上,我連寫幾首詩,追憶祭拜爺爺的感悟。

《守夜》

徹夜難眠伴聖靈,
寸寸心事請師聽。
點點細雨思君淚,
弟子萬千何處行。
 

《滿學研究院之一》

繪罷藍圖督建工,
飛簷走瓦育青松。
修宮建殿興書院,
傳道講經師志恒。

《滿學研究院之二》

綠草輕搖瓦上風,
繁花雜亂引蝶爭。
靈蛛結網畫漆落,
重整河山待後生。

《祭拜恩師之一》

供果鮮花敬酒盅,
祭文躬拜誦經聲。
紅燭蓮座沉香淚,
三跪九叩憶師情。
 

《祭拜恩師之二》

常憶當年書院門,
良言智語啟慧根。
師恩難報深躬拜,
遺志承傳弟子身。
午飯時,學長學姐們都在談恩師。周國蘭學姐談到她跟隨恩師讀書16年,恩師的智慧和教誨很好地緩解了她事業壓力和生活迷惑,她說:“恩師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大家又說起來陳美錦學姐前後三十多年跟著恩師讀書的事情,她現在提供自己筆記供學會整理《孫子兵法》等筆記……
我貪婪地聽著這些過去的故事。
爺爺一個人的生命,影響了那麼多人的生命。我們的生命,又將如何影響他人的生命呢?
我的人和學長學姐們在一起,我的心裡,卻始終放不下兩個人,一個是獨自留在滿學研究院的爺爺,一個是張哥。
3點多了,張哥該離開新賓去瀋陽了吧?5點多了,他該到瀋陽了吧?7點了,他的飛機該起飛了吧?10點多了,飛機降落臺北了吧?
10點多了,我回到酒店,馬上打張哥手機。他說:“我剛下飛機,回到臺北了,很順利。你那裡怎麼樣?你還好吧?”我說:“我也剛回到酒店,就是太困了,今天一整天都想睡覺。你多保重啊,這幾天你辛苦了。 ”他說:“你也辛苦了,好好休息,你回臺北時我們再聚再聊。我等你回來啊。”
我等你回來啊。
這幾個字為什麼聽起來如此耳熟?
那幾年我常常飛來飛去,每次去看爺爺,都分享在外趣事,他也常常分享他的心情轉變和生命風雲,有時候他交代我做些事情,也等著我下次報告進展。於是,分別的時候,他就常說:“我等你回來啊。”
我像一個風箏,爺爺像一根線,總讓我身不由己的回歸。
來來回回許多次,爺爺的生命和我的生命都在一條無常無盡的路上變化,直到此刻,我是徹底回歸了,而他已經不在了。好在有個張哥,還能夠不經意說出我常聽到的一句話來。
爺爺交代讓我做的許多正事,我當然都記得,也盡力照辦。
爺爺在生活裡對我的點滴關心牽掛,我卻常常粗心忽略並且忘記應和。
我生完霏霏第二天,就接到爺爺電話:“孩子生了嗎?你身體好不好?”
我十分驚訝:“我很好啊,孩子也很好。可你怎麼知道我這兩天生孩子呢?我好像沒有告訴過你具體時間啊。”
爺爺大笑:“這還用你告訴?我會神機妙算啊。好好休息,別逞強。”
放下電話,我真是懊惱,怎麼會忘記給爺爺打電話報告一下呢?
2011年1月20日,我最後一次和爺爺分手,他讓我回家後打電話給他報個平安,我竟然完全忘記打。
一回到我忙碌充實的生活裡,我總是忘記給爺爺打電話,總是忘記他真心牽掛我。我為什麼沒有站在他的角度去考慮他的感受?
我也常常忘記給張哥打電話。在我專心親愛敬愛爺爺時,將張哥當成“爺爺的兒子”在親愛敬愛,卻常常忘記他也是獨立個體,有他的喜怒哀樂。我為什麼沒有站在他的角度去考慮他的感受?
直到我主動給張哥打電話這一刻,我才明白,爺爺曾經多麼牽掛我的一舉一動。我終於慢慢學會了主動牽掛爺爺和張哥,終於慢慢學會了主動牽掛爺爺的眾多學生們。是不是已經太晚太晚了?
知道張哥平安回到臺北,我一頭栽倒在床上睡著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電話響了,是劉義勝學長找我。
我從夢中驚醒,十分歉意地對他說,“實在對不起。我知道你明天就先走了,本來想和你今晚多聊聊,但我現在實在太睏了。過兩天給你打電話行嗎?或者我回臺北時去找你?”
我真的有太多話要和義勝學長說,我真的有太多話要和爺爺的每位學生說。
我如果真的要為爺爺做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認識和瞭解爺爺的學生們。既要嘗試瞭解他們和爺爺交往的點滴,也要嘗試瞭解他們自己生命的真諦和走向,努力和他們成為很好的朋友,知道他們要為爺爺做什麼事情,告訴他們我可以從哪個角度幫忙和配合。
他們,又是誰呢?
他們,其實,是我們。
我不過是爺爺眾多學生的“我們”中最不成器的一份子。
爺爺在的時候,我只瞭解他就夠了;爺爺走了,我要學習如何去瞭解他留下的這一大家子人裡的每個兄弟姐妹。如果我不能很好地融入這個大家庭,如果我不能用親愛敬愛爺爺的心情去親愛敬愛他的每一位學生,何談好好為爺爺做事?
我唯一的缺憾是:時間太少了,事情只能一件一件做,人只能一個一個瞭解。
正如此刻,不管我有多少話要說,我的身體和意識卻已經在印度精油導引下,沉入了另外一個更加寂靜清澄的世界裡面。
13.文章滿紙思師淚
24日淩晨3點,我終於醒了過來。
窗外太陽還未升起,我的陽神卻回魂了。充沛的生命力使得我成了一個重生的新人。
若要更好向前行走,便要記得來自何方。
我拿著電腦到一樓咖啡廳,開始寫這個文章。
淩晨4:30,阮正強學長走過來,說要去運動,看見我在這裡一定要和我說幾句話。
我對他微笑,想起了舊事。6月份,大家在臺北書院開這次行程的籌備會,我看到他手裡拿著一個棕色袋子,一面寫著“奉元書院”,一面寫著“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旁邊還有爺爺拄著拐杖的像。我當時眼眶發熱,完全忘記自己根本不認識他,就沖過去問他能從哪裡找到這個袋子。他說他讀過我寫爺爺的文章,他知道我,便把袋子送給了我。我很不好意思地接受了,很感激他。後來,我才知道,他聽過君祖學長的《佛與易經》,他聽過呂世浩學長的《論語》,他也參加了奉元學會。
此刻,他說:“我問了孫鐵剛教授,他說今天的祭文是你寫的。你的至情至性,天地都會動,鬼神都會泣。你為毓恩師做的事,大家都看得到……”
我看著他,一時羞愧地不知道說什麼。
我為恩師做了什麼事?倒是學長們為恩師做了許多事吧。
張哥照顧陪伴恩師那麼多年,完全做到了無私無我無欲無求。
徐泓學長,接受恩師囑託和清華大學協調溝通許多事情,在恩師晚年和學會早期勞心費力……
白培霖學長、阮品嘉學長,張羅處理奉元學會的註冊登記等手續和檔……
黃德華學長,整理同學們的通訊錄,協調講課安排,編輯書籍稿件……
孫鐵剛學長,帶著大家做讀書會,張羅學會集體活動,捉摸租房子,組織東北行和祭拜……
蔡明勳學長,為讀書會提供場地和溫馨聚會機會,為恩師的苗栗土地花費心神智慧……
許晉溢學長、陳美錦學姐,無私把筆記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整理編輯修訂……
王鎮華學長、劉君祖學長、呂世浩學長,身體力行講課傳道,將恩師的智慧在學會平臺上傳播更遠更系統……
劉義勝學長策劃思考許多實際活動,認真整合人心和經營恩師留下的文化事業,還任勞任怨給許多難題收尾和協調……
賈秉坤學長認真投入建設學會網站,在未來網路傳播恩師精神方面功德無量……
沙平頤學長處理學會財務事宜盡心盡力……
陳明哲學長將我從悲痛中喚醒,使我在恩師兩周年時能夠很好的反思許多事情。他以管理大師的高度和深度傳承恩師精神,將文化和企業經營管理做深入無縫對接,找到更快更好的傳播之路……
孫中興學長在台大指導奉元社,支持設計恩師的開通形象、T恤,協調讀書會許多規範……
龍思明學姐無私分享恩師的刻章、資料和過去上課的珍貴記憶……
周國蘭學姐細緻認真整理每次讀書會筆記,不辭辛苦發給每個人……
何丹曦學姐帶頭給大家講英文,使得學會對年輕人更多吸引力……
許仁圖學長,一本接一本寫著和恩師相關的書,使得更多人包括學生們更好瞭解恩師的生平和智慧……
張輝誠學長,延宕寫博士論文的時間,專心寫作關於恩師的書,找回恩師早期學生作序……
顏銓潁學長,在恩師晚年奔走很多細節,全心全力為恩師付出,而且總是秉持著年輕人的謙卑恭敬,不怎麼多說自己……
周正成學長和吳榮彬學長,主動為學會捐款支持學會的發展……
這些是我看得到的學長學姐們做的事情,還有我看不到的人和事呢?許多人為恩師做了許多事情,未必一定急著讓其他人知道。還有許多想為恩師做事情還沒有找到途徑的弟子呢?
和大家相比,我為爺爺做了什麼事情?
爺爺在的時候,我當然為爺爺做了許多事情。
爺爺走後,我確實沒有為他做太多事情,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根本不知道我的角色應該如何扮演。
在人世間,我對爺爺的那顆真心、癡心、孝心、敬心,還能夠移情到哪個個體生命上?
就算我願意如此移情,誰能夠聽得懂受的住?
心靈和心靈的契合,生命和生命的對話,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求到的。
甯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我,在爺爺走後,把自己的心靈關在了監獄裡面,一直在悄悄等待爺爺說的那個“大勢至”。
時間,是可以改變一切的魔術師。
兩年多了,我看見那麼多學生熱情的真誠的百折不回的為恩師做事情,想盡辦法在傳承,我真的很感動,也很慚愧,於是,我悄悄打開了監獄的門,將自己的心靈重新放逐人間。
我試探著先寫了兩三篇文章幾首詩歌,先從感情上給自己著落和梳理。和爺爺希望我發揮的作用相比,這些實在是太雕蟲小技了,還是不足掛齒的“術”。至於那個“天道”和“大勢”,還靜靜地,在看得見的遠方,等待著我,等待著我們。
就是在這些用眼淚鋪就的文字裡,我漸漸明白—
爺爺把他自己的生命,分成了許多份,傳遞給了他的每一位學生,分享給了天地萬物有情類。他的生命從來沒有消失,只不過換了一個存在形式。
我對他的情義,也從來沒有消失,現在也必須要換個存在形式,也要分成許多份,傳遞給他的每一位學生,分享給天地萬物有情類。
若是我還依然偏執於他的肉體音容和自然生命,還將自己封閉在個人世界裡,我實在是對不起爺爺的調教和栽培了。
當爺爺與世界同化、與日月合流的時候,我也要逼著自己與他的一切同化合流了。我要向每一縷風中,聽他的聲音;我要向每一瓣花中,觀他的笑容;我要向每一個學生中,尋他的心靈;我要向每一寸時光中,傳他的生命。
天人交匯之時,乾坤互動之處,爺爺已無所住,卻生其心,因此而無所不在,我何必再為心畫牢?
14. 依依惜別共師業
我一個人靜靜的寫這個文章,從淩晨3點一直寫到8點,才匆匆忙忙去吃早餐,匯入大團隊之中。
白天,我們從瀋陽驅車100公里,到達本溪水洞。
水洞隱于遼東群山之中,是數百萬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內深邃寬闊,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長的充水溶洞。水洞面積3.6萬平方米,已開發長度3200米,融山、水、洞、泉、湖、古人類文化遺址一體。
我們乘遊船入洞,蕩舟河上,欣賞洞內形態萬千的各種鐘乳石,感歎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造化了洞內瑤林仙境般的鐘乳石奇景。
導遊指給我們看幾個六七十萬年的鐘乳石,她說鐘乳石每增長1釐米需要1萬年時間。我想起了我在十年前寫了一個文章,其中我曾比較了蜉蝣、蟬、鐘乳石、古樹的生命週期,來說明人類生命的珍貴和時間的意義。
這十年,我對生命和時間的珍惜態度一點都沒有改變。這十年,我生命裡多了一個毓爺爺。他的106歲生命在人壽裡算長的,在天地萬物中不過一瞬。但他把自己修煉成了一顆璀璨的流星,照亮了這個世界的許多人許多心。和他相比,我們這卑微短暫的生命,如何深刻?如何延長?如何明亮?
傍晚,我們驅車180公里,抵達中朝邊境的丹東市。
丹東地處遼東半島東南部鴨綠江與黃海的匯合處,地處東北亞的中心地帶,是連接朝鮮半島與中國及歐亞大陸的主要陸路通道,是中國萬里長城的最東端起點和中國萬里海疆的最北端起點,具有沿海、沿江、沿邊的獨特優勢。丹東與北朝鮮的新義州市隔江相望,是中國最大最美的邊境城市。
25日淩晨3點到7點,我續寫這個文章。
白天,我跟著大家去登虎山長城。
這是中國明長城東端起點,峰頂是萬里長城的第一個烽火臺。
我們站在烽火臺上環顧四周。朝鮮的義州城、中國的馬市沙洲和連接丹東與新義州的鴨綠江大橋清晰可見。中朝界河“一步跨” 名副其實,兩國風光美景只有一步之遙。
山風吹來,仙氣飄渺,我俯瞰碧水青田高山莽原,忍不住又想起爺爺來了。我多麼希望此刻他就站在我身邊,好好給我指點一下這萬里江山。
一個人,只有站得夠高望得夠遠,才能夠有對江山社稷的熱愛與責任。爺爺一直是在最高境界向最遠願景處看中華民族,他的社會責任感和道濟天下的情懷讓歷史動容,我雖不能至但心嚮往之。
我寫小詩記景。
《丹東虎山長城》
風清林密虎山高,
咫尺中朝跨步遙。
鴨綠江邊長城頂,
白雲為友任逍遙。
我們乘船遊覽鴨綠江,欣賞中朝兩國風光。
之後,我們登上了“斷橋”。大橋於1909年由當時的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連接中朝兩國,十二孔,長944.2米,寬11米,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90度,便往來船隻航行。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大橋被美國轟炸機炸毀,僅存靠中國丹東一側,被重新維修開發利用,並改名為“斷橋”。橋上面大炮和子彈的痕跡清晰可見,讓我們彷佛回到了戰火硝煙的年代。
我想起了爺爺的一些話。他曾給我講述中國邊境在過去百年中在各個方向上的增損減益,重點告訴我邊疆問題和民族問題的重要性。
此時此刻,我能夠體會戰火無情和爺爺的用心良苦。和平與戰爭,是世界永恆的波峰低谷。看得見硝煙的戰爭固然可怕,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更應該提防。
我寫小詩留念。
《鴨綠江》
江闊天高浪弄潮,
中朝邊界水迢迢。
紛飛戰火百年逝,
血淚江山祭斷橋。
25日下午,我們驅車330公里,趕往大連。
26日淩晨5點到7點,我續寫這個文章。
26日中午,大連午餐,我給大家敬酒,感謝大家在這段旅程中給我的照顧和關心,告訴大家我要提前離隊半日趕往青海。
午飯後,我站在大巴門口,和學長學姐們一一告別,心裡很捨不得。
龍思明學姐最後一個上車,我擁抱了她,心裡充滿感恩。她知道我很喜歡“奉元書院”的袋子,特地從臺北帶了兩個來給我。這一路上,我用這個袋子裝著爺爺的書裝著對爺爺的思念,心裡雖然沉甸甸的,卻很充實完滿。
雖然我沒有辦法擁抱爺爺的每個學生,但我感恩所有能將爺爺重新帶回我身邊的學長學姐們。他們所親歷的爺爺的生命片段是我永遠無法重回親歷的歷史,卻是我內心深處渴求的文化甘泉。
爺爺的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都太博大恢弘,我們每個弟子都只能窺一斑難見全豹,總要大家合力拼圖,才能向世人展示一個真正完滿豐富真實的百歲文化大儒。
我們每個人都不可或缺。
我們每個人都責無旁貸。
大家都上了車,我也上車再次告別。
我和大家說:“多保重!我們臺北見啊!”
我下了車,拉著兩個行李箱,站在馬路旁邊,看著他們的汽車漸漸遠去,淚水慢慢滑落。
學長學姐們明明是我的文化大家庭的兄弟姐妹,我卻在他們走後才知道他們多麼重要。
爺爺明明給了我一生最好的文化導引和生命啟蒙,我卻在他走之後才知道他多偉大。
華夏文化明明是哺育我的母親,我卻在全世界流浪一圈在多國文化衝突共生之後的覺醒裡才愛上它。
雖然受恩受教于先知先覺的爺爺,我自己竟然一直都如此後知後覺。
隨風飄落的眼淚,伴著我千山獨行的腳步,變成一首告別詩。

《惜別》

兄弟同門結伴追,
情如姐妹為師歸。
浮雲千里逐晴日,
協力齊心書院回。
15. 尋根溯源薪火傳
26日下午,我從大連飛青海西寧。
26日下午,祭拜恩師的弟子們從大連去了旅順,晚上從大連飛回臺北。
27日,淩晨3點至7點,我續寫這個文章。
27日至30日,我在青海開會,抽空去尋中華文化的根脈體系。
我請當地朋友帶我去了紮麻隆鳳凰山,這是聯合國文化發展委員會的中華昆侖文化研究中心。
我終於順著天緣尋溯到這裡並見到了韓生魁恩師,他給我系統講述了這裡的由來和未來。站在高高鳳凰山上,面對九龍朝鳳的山巒水系,我鮮明感受到臺灣就在我眼前,兩岸文化的根系脈絡如此清晰。我向韓恩師討要了無數書籍和資料,問了他許多問題。在這裡,我思考九天玄母娘娘、玄龍大帝、盤古、伏羲、西王母、炎帝、黃帝、堯舜禹等神話經典與真實中華歷史的親緣關係,回溯伏羲畫卦的易經源流,反省爺爺的思想體系及他念茲在茲的“華夏”。
爺爺說過,每個人都不是神,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只有跳脫自己的個體生命局限,站在人類歷史制高點上談民族文化共業,我們所思所做才真正有價值。中華文化要從父系社會向前推移到母系社會,要從顯史向前推移到隱史,要從單純的人類世界向前推移到天人合一乾坤混沌的一刻。只有深入中華文化的大樹根基順著繁複體系向前向上摸索,才是真正的奉元復性。
31日,我到了烏魯木齊,再飛伊寧,換汽車到特克斯八卦城,和君祖學長會合,參加“世界周易論壇”。
特克斯縣城按照《易經》八卦佈局而成,以城中心太極陰陽為兩儀,用相等的距離,相同的角度,按八卦方位向外輻射八條主街,以乾、坤、震、撰、坎、離、艮、兌來命名,每條主街長1.2公里寬60余米,每隔360-380米設一條聯通八街的環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設四條環路。一環八街,二環十六街,三環三十二街,四環六十四街,六十四條街按八卦方位形成六十四卦,被認為是“滿卦”。
縣城在完全運用古典堪輿理論選址基礎上,依據《周易》的八卦和六十四卦,並吸收了近代地質勘探和城市選址的科學理論,使該縣城成為“中國城市規劃建設史的一個精品”。其一心居中、軸軸遞進、路路相通、街街相連的放射形格局,與周邊山川巧妙結合,構建了一個類似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維提出的“理想城市”的模式。縣城整體呈放射狀圓形,面積為8平方公里,以其“建築正規、卦爻完整、規模最大”而榮庸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國易經學會會長劉大鈞在八卦公園手書“循道得城”。
8月1日,淩晨5點,我在睡夢中驚醒,因為想著幫爺爺做事的一些關鍵點,有了新的體悟和方案,趕緊記錄下來。
8月2日,在世界周易論壇上,我認真學習記錄各位專家的論文和觀點,君祖學長的主持和演講讓我格外懷念爺爺。
爺爺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我閉鎖的生命大門,將我引入了易經的神奇世界。易經是群經之王,是天人合一的偉大科學與精細哲學,是中華文化最古老的源頭,是乾坤中最高的道理,是最通用簡便的國際語言,對人類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響無遠弗界。
爺爺用生命體悟和傳承易經。
爺爺四十歲時自號“安仁居士”(仁者安仁),母親希望他改為“慰蒼”(撫慰蒼生),七十歲時自號“仁匃遯者”,八十歲時自號“明不息翁”,九十歲時自號“奉元老人”,一百歲時自號“仁匃遯叟”。
“明不息翁”典出《易經》明夷卦六四“箕子之明夷,利貞”,《象傳》解釋為“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明夷”就是火(明)入地中,象徵世局昏誾,賢者不能用,宜堅守自貞。箕子,是商朝宗師,官太師,封于箕,曾勸諫紂王,紂王不聽,反而將他拘禁。以箕子為例,說明君子之靈明仁德似火而不曾停息,而天地之光明也只會遭到掩蓋一時,終究永照人間。
爺爺在的時候,給我講易經,我聽得很高興,如沐春風,如飲甘霖,洗濯心靈,啟悟天性。
《易經.乾卦》初九,爻辭為“潛龍勿用”。孔子解釋為“龍德而隱者,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一個有龍德的人卻隱藏自己,不受世俗改變,不想著大時代成名,因此遯世隱居,卻不鬱悶,不被人認同,也不鬱悶,喜歡就做,不喜歡就不做,意志堅定,完全不可動搖,這就是潛龍之德。
我永遠記得那一天,爺爺說:“我六十年就守這一爻!”
我說:“我第一次聽爺爺講到這個,很震撼。潛龍勿用,也是在積蓄在歷練,某天還是會用,而且會大用。潛龍者非永潛,該顯的時候還是會顯,若無顯,何以謂潛?若是永遠潛著,還是龍嗎?在德行上可以潛龍遠世,在行為上不能永遠隱遁吧?隱和潛,要看空間標準如何設定,若與大陸對比,在臺灣或者可以算潛,若在臺灣島內看,在書院講學或者可以算潛,但在我看來,只要是龍,就不可能永遠潛沉,還是在隨時布雨施德,只是說受惠受眾的範圍總在取捨之中不斷變化罷了。龍行天下,龍隱陋室,都還是龍啊。龍德浩浩,不以時間空間而變易。潛龍勿用,大象無形,但早晚要顯像而出。孔聖人解釋重潛龍的德行,固然很了不起,但我更重視那個‘勿用’。潛龍勿用,顯龍大用,這裡有個時機選擇價值取捨的大玄機。天道昭昭,若時不我與則安心沉潛,若大勢所趨則當仁不讓,都是龍德。爺爺,這當然是胡說八道,但你覺得有沒有一點點道理?”
爺爺哈哈大笑:“當然有道理!你時時刻刻想方設法勸我顯世出山,這份苦心我早就知道了,你放心就好……”
那一天,我走出爺爺的家門,行在人海裡,心裡湧蕩著浩然之氣,暗暗對天發誓,未來一定要把爺爺這條潛龍請出山,在華夏大地神州萬里行雲布雨濟世慰蒼。就是因為這一爻給我的震撼,後來才有了我在大陸為爺爺奔走佈局的更多故事,也才有了清華大學和爺爺的機緣。
當天時真的來到,誰都擋不住。
爺爺已經欣然接受順應天時了,然而,卻改不了天命。
天命所在,人力何為?
爺爺還是狠心離我遠去了,只留下我一個人,魂斷神傷,以淚洗面,以苦濯心,躑躅大地,無所歸依,只有仰望天空,尋找爺爺的身影。他已複性為大象無形的真龍,在萬里蒼穹遊蕩,心系著人間的冷暖陰晴,關切著我的一舉一動。
爺爺這一生,終究還是守了“潛龍勿用”;我這一生,卻忍不住要追隨著他“明而不息”了。
當我不斷回溯爺爺的文化生命時,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深入到易經的奇文奧質之中。雖然我在易經上還未達到爺爺希望的深耕精進程度,但是,天緣已然開啟,天道已在昭示,思想的漫漫長路循著自己的方向和節奏悄悄往前鋪展,總要配合上閱歷豐富和智慧通達和心性靈悟,一點也急不得。值得慶倖的是,在這條路上,我只要仔細尋找和跟隨爺爺的腳步,就能少做許多無用功。
在這個易經之城,我追憶爺爺對我的易經教誨和文化震撼,確定了未來為爺爺做事的可執行計畫,也許真是冥冥中的天意了。
8月5日,我們從伊寧飛烏魯木齊。
8月6日,在烏魯木齊舉辦“天山論道”活動。
君祖學長作為重要嘉賓演講,口氣鏗鏘,深入淺出,經倫事務又觸類旁通,高屋建瓴又悲天憫人,顯示了大師方家的氣象萬千與道濟天下的文化情懷。
我仔細聆聽君祖學長的演講,看著他的中式白衣,突然覺得他有一種“頂天立地”的氣勢和力量。
爺爺依經解經的獨特傳道模式已至經典。像爺爺這樣的時代大儒,是百年歷史風雲激蕩中無法重複的文化現象,他將個人先天悟性與後天系統修行訓練結合在一起,達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境界,並通過弟子們實現天道傳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薪薪之火,可以相傳。
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們,包括爺爺和所有往聖先賢,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形成了強大氣勢彰顯了厚重力量,超越了時間和空間,傳給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

待續
本期目錄
【學會公告】奉元學會講座與活動
一、【奉元學會冬季講座】
【講座一】史記:呂不韋列傳、貨殖列傳 | 孫鐵剛老師
週一晚間七時至九時2013/12/23~ 2014/1/27課程及講師簡介:https://fongyuan.org/?p=862
【講座二】西方經典 | 成 仁 老師
週三晚間七時至九時2013/12/25, 2014/1/8, 1/15, 1/22, 2/19, 2/26(元旦 1/1及農曆年間停課)課程及講師簡介:https://fongyuan.org/?p=879
【講座三】公羊春秋 | 林義正老師
週五晚間七時至九時2013/12/27, 2014/1/3, 1/10, 1/17, 1/24, 2/14(農曆年間停課)課程及講師簡介:https://fongyuan.org/?p=896
【講座四】飲食覺醒 | 蔡明勳老師 週六上午十點半至十二點半2014/1/4, 1/11, 1/18, 1/25, 2/15, 2/22(農曆年間停課)課程及講師簡介:https://fongyuan.org/?p=907
 
【地點】 奉元書院
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77號四樓 A側 ,
臺電大樓正對面
距捷運臺電大樓站 2號出口步行約 5分鐘
【報名】
http://goo.gl/qBjfCI 亦可課程現場直接報名
若有疑問請聯絡 [email protected]
二、【龍顏講堂奉元講座】
【講座】孟子 | 蔡嘉麟老師週二晚間七時至九時 2013/12/24 ~2014/1/21課程及講師簡介:https://fongyuan.org/?p=871【地點】金石堂信義店臺北市信義路二段 196號 5樓距捷運東門站 5號出口步行約 2分鐘
【費用】開放任選一堂試聽推廣五堂演講,一般人士 1,500元學生憑學生証 750元( 不含進修及推廣教育班 )單堂演講 400元,連續三堂 1,000元
【報名】請於現場直接報名
三、【元月演講預告:淺談慎獨-政治與媒體之間】
講者:屠乃瑋學姐  任職公視時間:1/12(日) 下午二時至四時地點:奉元書院 (羅斯福路三段277號 4樓,臺電大樓正對面)交通:距捷運臺電大樓站 2號出口步行約 5分鐘
地圖:https://fongyuan.org/?page_id=56
本期目錄
【更新啟事】

【夏學與行知專欄】:
王鎮華四篇文章全載:「奉元書院」自我介紹、最後一次理事會發言及奉元大方向討論、經典人才之發掘與儲備、生命的架構,文章更新連結網址如下:https://fongyuan.org/?p=1122

【奉元懷師專欄】:

董華春兩篇文章全載,包括〈人間心間毓爺爺〉、〈再見老師〉,文章更新連結網址如下:  https://fongyuan.org/?p=960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編輯室敬上
本期目錄
【毓老師說】
 元文化,開創新局面,不容易;我們照著元文化去做,叫奉元。奉元文化,民胞物與,人人皆可為堯舜,亦即群龍無首。
- 恭錄自《禮元錄‧奉元錄》
本期目錄
© Copyright 2013 中華奉元學會奉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