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1~25期

中華奉元學會電子報 第二十三期

中華奉元學會 電子報

中華奉元學會 電子報 第二十三期
公元2015年11月05日 夏曆乙未年九月廿四
■ 【奉元新猷】第三屆會員大會 文/編輯小組
■ 【奉元薪傳】史學如何「有用」 文/邱澎生
■ 【奉元新語之一】《毓老師講莊子》讀後感 文/熊羿
■ 【奉元新語之二】 一封給新生命的信 (下) 文/蘭言
■ 【奉元同道】道東書院介紹 文/鄧洪波
■ 【學會公告之一】秋季班新課程暨演講資 文/秘書處
■ 【學會公告之二】學會新書與紀念品介紹 文/秘書處

 

 

【奉元新猷】第三屆會員大會 文/編輯小組

 

中華奉元學會於2015/10/18日下午假耕莘文教院大禮堂舉行第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本次大會應出席人數340人,實際出席人數含委託書共191位,達到過半的法定開會人數,會中通過將理監事任期延長為三年的議案、103年度決算案以及105年度預算與工作計畫,另外完成第三屆理監事改選。會中並播放毓老師上課影片,讓同門重溫當年老師講課的風采。之後由學會各委員會報告工作,包括課程委員會孫鐵剛學長說明秋季班第二階段的課程;學術委員會黃德華學長報告今年度還有兩場月演講;出版委員會白培霖學長介紹新書《毓老師講學庸》,並提出未來的出版規畫;台大奉元社副社長曾遠鵬說明社課推動概況與社團未來展望,最後由祕書處介紹目前運作中的讀書會。大會結束後,於奉元學會召開第三屆第一次理監事會,會中推選新任常務理監事以及正副理事長。

第三屆理監事當選名單如下:

理事長 劉君袓

副理事長 吳榮彬

常務理事 潘朝陽 白培霖 黃德華

理事 賈秉坤 陳明德 龍靜國 王國慶 呂世浩 許仁圖 吳孟謙 孫鐵剛 林明進 蔡嘉麟

候補理事 黃大炯 鄒依純

常務監事 周正成

監事 陳藹玲 顏薫齡 林義正 沙平頤

候補監事 阮品嘉 陳復思

以下為活動精彩花絮:

志工於書院進行分工討論

準備會員大會的相關用品

大會現場布置

會員編號大字海報

會員報到服務台

大會司儀

新書與作者

會員報到

全體向 毓老師行禮

徐理事長致詞

議案通過

票箱與監票

會員投票

觀看 毓老師紀念影片

觀看 毓老師紀念影片

計票

計票

計票

課程委員會報告

月演講報告

出版委員會報告

台大奉元社報告

宣布選舉結果

大會圓滿結束

理監事合照

理監事交接

 
 

本期目錄

【奉元薪傳】史學如何「有用」 文/邱澎生

 
剛做歷史系本科生時,我很喜歡錢穆先生的《中國史學名著》和《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因為自己當時讀書理解能力有限,這兩本類似講演授課的著作,想來應是比較容易親近錢先生精深學術的利濟津梁。
對剛接觸現代史學的新生而言,我覺得余英時的《歷史與思想》很有助益,該書展現一位秀異史家如何精彩結合傳統史料與當代歐美史學、社會科學概念的分析綜合功力。大三左右,林毓生帶回經他消化詮釋的哈耶克、邁克爾‧博蘭尼,在臺灣掀起些風潮。我由林先生的《思想與人物》獲益不少,對他介紹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如何嚴格要求研究生細索各種「原典」的教育理念,以及林先生以此經驗為基礎而提倡的「比慢精神」,很是神往;我至今仍依稀記得,當時半生半熟地咀嚼柏拉圖《克裡同》的樂趣。
大四畢業前夕,原欲改讀農業經濟學的志願因故未能貫徹,我終於報考了歷史研究所。當時我抱定決心,就算未錄取,至少也要在離別歷史系前好好讀本中國通史。大概是考前兩個月吧,除了準備西洋通史等應考科目外,我把力氣主要花在《國史大綱》上,這項決定使我對中國史自身變遷大勢有進一步理解,至今仍覺受益無窮。
進入臺灣大學歷史所第一個學期,修習古偉瀛老師的「西方中國史學名著選讀」,與古老師合譯了美國史家柯保安(內地譯為柯文)甫出版的新作:《美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回顧與前瞻》(內地譯為《在中國發現歷史》)。研讀此書至少對我有兩個好處:一是其標舉的「以中國為中心的研究取徑」,正好堪與《國史大綱》所論中國歷史變遷精義相比較;二是這書介紹的種種中國社會停滯論,正好成為我讀書思考時的主要論敵,這些論敵隱約激發我以《國史大綱》所習精義與其辯駁的動力,並勾起我修課與寫論文的熱情。
當時台大歷史所的明清史師資陣容很強大,除了我的指導老師徐泓先生外,劉翠溶、鄭培凱、劉石吉、梁其姿、石錦等先生都陸續開課,使我對明清史的興趣愈來愈廣。除了明清史外,中國上古、中古史的重要海內外學者,也常是當時系主任徐泓教授邀約開課的對象,我十分慶幸,趕上了當年台大歷史所辦學的盛況。
無論是老師們介紹的明清史重要研究,或是讀《美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愈知曉這些作品的基本理路,便愈讓我感到《國史大綱》傳遞的中國歷史內部變遷動力仍有許多可發揮處,這直接影響了我的碩士論文對「行會」問題的討論。
寫博士論文時,我將研究重心放在明清蘇州商人團體與社會變遷間的關係,研究取徑則側重都市史「公共領域」與經濟史「制度創新」等議題,這些研究取徑的發展,與閱讀社會科學著作有較多關連。
在社會科學之外,我自本科生起,即在校外隨一位老先生讀「四書五經」與幾部子書,老先生講「夏學」、宗主熊十力先生學術,懵懂之間,我在這樣一種每週上課一到兩個晚上的「夏學」私塾待了好多年,直到博士班三年級某天,那是個大雨滂沱的週六午後,研究生室一片清肅,我讀著熊十力先生《讀經示要》,對老先生經常耳提面命的「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等「群學」要旨,以及「見群龍無首,吉」、「使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等傳統政治理想,似有會心。此後,這種經驗似也形成一種時隱時顯的綜攝力量,對自己後來的研究甚至是抉擇未來志業,都有一定影響。我想,若拿《讀經示要》配合《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閱讀,未嘗不是認識自己所屬人群如何想像「理想社會」的好方法。
我主要研究經濟史,以目前的有限閱讀經驗論,我覺得交易成本經濟學與制度經濟史,以及經濟人類學,都是很可推介的次學科。前者以科斯為首,他的《企業、市場與法律》所收多篇論文已是經典之作,我常拿張五常的博雅詮釋對照科斯著作閱讀;至於制度經濟史,我很喜歡道格拉斯·諾斯說故事的方式,也努力研讀其著作 (目前已有三部中譯:《西方世界的興起》、《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臺灣「清華大學」經濟系的劉瑞華,對諾斯著作有較地道說明)。
經濟人類學方面,黃應貴先生的授課大綱深具體系與脈絡(可在網路上找到);而對歷史系學生而言,卡爾·博蘭尼的《巨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臺灣出版的 中譯本導論很精要,既可看到這位與哈耶克針鋒相對的學者如何剖析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史,也可引導讀者認識「實質論」經濟人類學如何看待「市場」與國家間的複雜關係);另外,選編英國史學家愛德華·湯普森重要論文的專書《共有的習慣》也極富洞識。兩書都是這方面較易親近的經典。
近年來,明清經濟史也出版了幾部很好的專著:王國斌《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00-1850》、彭慕蘭 《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這些書都將明清經濟變遷放在近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架構下,進行比較與討論,使得原先肇因於「歐洲中心論」的種種中國經濟發展「停滯、困境」論述,益發顯得破綻百出。在我看來,這些發展正和《國史大綱》倡議以「溫情與敬意」觀看中國歷史發展若合符節,而且也和人類學早已視為基本教義的尊重與體察「當地人觀點」,彼此實屬聲氣相通。
以「溫情與敬意」看待自己或他者人群的歷史,不必然是想為既得利益者文過飾非,也並非就是「幫閒」的文人,相反地,以「溫情與敬意」看待歷史,更有可能區別不同地區歷史文化間的相似與相異處,進而平等地對待人類各地不同的歷史遺緒。
歷史有用嗎?「生於其心,害於其政」,觀看歷史的心態不同,有時即導致對自己與他人文化歷史傳承的偏見與仇視,難免使自己心中的理想社會日趨狹隘。我們的歷史自有其值得珍惜的文化遺緒,不需自慚形穢,也毋須自大自慢,如果「見群龍無首,吉」或是「使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這些政治人生哲學,算是值得把玩細聆的「陽春白雪」,那麼,明清市場經濟與都市文化的新發展,便算是有待重新估量的「下里巴人」,而無論「陽春白雪」或是「下里巴人」,我們對這些歷史遺緒的音符結構與演奏方式,不僅常先入為主地盲目拒斥,更不用說是聞其音、辨其旨而賞其美了!皇帝制度、生產力低下……這些長久以來人云亦云被冠以「封建、專制、停滯、落後」的中國歷史形容詞,誇大甚且扭曲了我們的歷史文化,儘管有些人之所以使用這些負面形容詞,背後的確也存有意欲加速解決現實政治與經濟難題的良善願望,但是,即便是良善願望,也不該厚誣古人,當代政治與經濟沉痾,不能一律栽到傳統文化頭上,不斷地歸咎自己的歷史傳統,只是反映當代人逃避自己應負責任的怯懦,這也是一種自我怠惰。我們歷史上有各種政經制度上的創造性轉換,也不乏人情事理上的相互尊重,以及文化藝術上的活潑與細緻,無論是「陽春白雪」抑或「下里巴人」,如何辨識其在歷史發展上呈顯出來的盎然生機,有待努力的學術研究工作。即使不能讓所有人都喜歡這些傳統的樂章,但也該給人們更多憑藉,使其有較多機會認識並決定是否呵護我們豐富的歷史文化傳統。這是我認識到的歷史如何「有用」。史家可以為此志業貢獻心力,而無需將現實政治目的投射到詆毀古人或是他者的歷史文化上。
 

本期目錄

【奉元新語之一】《毓老師講莊子》讀後感 文/熊羿

 

逍遙遊篇

《莊子》一書,概分內篇、外篇與雜篇三大部分。其中,內篇有七,普遍被認為是莊子本人所作,也是研究莊子學說最核心也最重要的文本。歷代對《莊子》一書的注解,以郭象的注最具有代表性,毓老師就說「注《莊子》沒有比郭象更高的」、「莊子有餘言、餘音,郭象就發其未盡之言,發其未盡之音。」因此,我們在讀《莊子》的時候,應當將郭象的注當作了解莊子思想的敲門磚,細細研讀,細細體會。
內七篇當中,以〈逍遙遊〉為第一篇,全篇的主旨即如標題所言,是「言逍遙乎物外,任天而遊無窮也。 」此篇乃是莊子說明自己的心境即是逍遙自在、優遊物外,全篇圍繞在這個關鍵點上,去做描述。支氏逍遙論曰:「夫逍遙者,明至人之心也。 」莊子在本篇中闡明逍遙物外的代表乃是「至人」的境界。本篇提出的三種境界「至人、神人、聖人」,是逍遙物外的代表,代表一種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絆。本篇當中,莊子利用許多動植物來做譬喻,例如蜩(蟬)、鳩(斑鳩)與大鵬,還有朝菌(蕈芝)、蟪蛄(夏蟬)與靈龜、椿樹,由這些事物帶出了小知與大知、小年與大年的對照,換言之,就是微小的事物與巨大事物間的對比。郭象在注解此篇時就明確地說出這種小大對比之間的寓意:「夫小大雖殊,而放於自得之場,則物任其性,事稱其能,各當其分,逍遙一也,豈容勝負於其間哉! 」認為物無分大小、境界不分高低,只要隨順天性、發展稟賦,則同樣可以逍遙自在,不分高下。毓老師評郭象這段注文時說:「這幾句話道盡自由之真諦。」老師更進一步解析說:「小大皆有自得,其自得之性以形言有小大,以性言無小大之別。」老師認為,人必須要認識自己的本能,將本能發揮出來,這就如同儒家所說的「盡性」。老師引用《中庸》的話:「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真正能夠「盡性」,就是把自己稟性的本能完全發揮,就不會去分大小、善惡、好壞,如此每個人都能盡其責,就是逍遙遊,就是真正的自由。老師更進一步舉出楊子「人人為我」、「貴生重己」的觀念,如果能將自己調理到無所缺乏,就不需要他人來為自己負擔,達到這樣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逍遙。總而言之,老師借用儒家「盡性」和楊子「貴生重己」的觀念,來解釋郭象的注,同時更扼要地說明了莊子「逍遙遊」的精神。
毓老師還特別說明莊子思想的特色:「儒家和佛家一樣,都是想盡方法來克制自己。莊子的思想就不同,莊子在乎逍逍遙遙,得自自由由。此莊子與儒佛不同。」儒家講禮和佛家講戒,都是條列非常多的規矩來克制自己,不使自己走偏。而莊子則強調身心靈的逍遙自在、無拘無束,不是用許多條文來強制約束,這與儒佛的觀念有區別。因此,老師更進一步強調,要達到「逍遙」,必須要能夠做到「自得其性」,也就是順自然之性而自得。近人黃錦鋐在《新譯莊子讀本》當中詮釋莊子的性情時說:「莊子的情感,是對天地間的至情,而不是個人的私情,他看整個宇宙,都是充滿生機,天地間的一草一木,甚至一塊石頭,一具髑髏,都是有生命的東西。對它們都能夠發生情感,也因為他對萬物都有感情,所以對萬物就沒有厭惡、愛憎、是非的觀念,對任何物體都一視同仁,物我之間,沒有什麼差別,既然沒有差別,那就不必要加以情感上的區分,所以就變成無情,其實莊子的無情,正是他對於宇宙的大感情。 」這段話裡面所說的莊子對於宇宙的「大感情」,或者也可以說是對於天地的一種無私的大愛,或許也就是毓老師所引《中庸》當中所說的「盡己之性」到最後而能夠「與天地參」。正因為有這樣涵養,莊子就能夠達到他所謂的「逍遙」的心靈狀態。以儒家的「盡性」來詮釋莊子的逍遙自在的境界,可說是毓老師別出心裁的獨到之見,頗值得後生如我輩等細細探究。
對於郭象的注解:「夫小大雖殊,而放於自得之場,則物任其性,事稱其能,各當其分,逍遙一也,豈容勝負於其間哉! 」其實後代也有不同看法,筆者於此稍微補充,以供參考。清朝劉武在《莊子集解內篇補正》當中有針對郭象的注提出異議:「郭氏此說,自樹一義則可,若次之釋本篇,則失其旨矣。 」接著,劉氏又進一步從〈逍遙遊〉整篇的脈絡上來做申論:「遊有大小,特設鵬鷽之喻以明之。蜩鷽自以為遊之至而逍遙矣,然侷促數仞之高,搶攘榆蓬之間,以視鵬之一舉九萬里,其遊固至小而有限也。鵬之遊較大矣,然必積九萬里之厚風,而後乃今掊之以圖南,則其遊猶有所待也。夫遊有限與有待,烏在其能逍遙也?⋯⋯斯之為文,由小以至大,由淺以及深,喻之以物,襯之以人,旁敲側擊,反托正喻,無非說明無為之道而已。郭氏乃謂大小雖殊,逍遙一也,按諸文旨,豈其然乎!」劉氏這段話是從〈逍遙遊〉一篇的思想理路來分析,認為莊子的想法從小到大、由淺至深,這是一種有層次、有次第的提升,從篇首「鯤化為鵬」開始,直到篇末「有用無用」皆然。劉氏以為,莊子的用意是說人應該了解自身認識的狹隘,進而跳出那個狹隘的框限,這是有先後次第的。因此,對於郭象「各適其性」的說法,認為只是光從對文字表面去詮釋,跳過中間按照層次向上提升的過程,而直接用超越小大、圓滿無礙之境界去解讀,並非莊子此篇文字的原意。其實,〈逍遙遊〉的中間,莊子有說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若加以直譯,就是「知識淺薄的不瞭解知識深厚的,壽命短暫的不瞭解壽命長久的」。這句話似乎也可以解釋為:人的所知有限,應該要明白有超越我們能理解的事物。莊子於「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同段的結尾更反問:「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順著上面的思考來講,彷彿也在說明,世人的價值觀有很大侷限,難以認識真理。此說言之亦成理,謹補充於此,提供前輩與同好們參考。

王先謙、劉武:《莊子集解》《莊子集解內篇補正》〈逍遙遊第一〉(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頁1。
郭氏:《集釋卷一逍遙遊》,頁1。
郭氏:《集釋卷一逍遙遊》,頁1。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78年),頁5-6。
郭氏:《集釋卷一逍遙遊》,頁1。
劉武:《莊子集解內篇補正》〈逍遙遊第一〉(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頁1。
錄自《莊子‧逍遙遊》。

 
 

本期目錄

【奉元新語之二】一封給新生命的信 (下) 文/蘭言

 
第四站  厚實的母愛
親愛的寶貝,我們都是有福的人。打從妳在媽咪的肚子,就有許多可愛的媽咪關心我們兩個的身心狀況。有百分百小玉姨,她是一位很細心的媽咪,不論是孕前保養到產後坐月子,以及小孩的照顧都有非常仔細的SOP指導。託小玉姨的福,介紹爸爸媽媽七田真胎教法,是一套實用的父母親與胎兒的溝通書籍,從懷孕初期就了解父母的身心狀況對於胎兒的影響,建立父母親與胎兒的溝通模式,讓我們面臨胎兒檢測的考驗都能平安通過,包括胎內體重增加、胎盤位置調整、遺傳基因檢測、唐氏症檢測、妊娠血糖檢測,最後,包括出生前與妳溝通要靠著自己的力量來到這個世界,也很順利。
母親為了孩子能演變出千萬種模式,小君姨和小春姨陪伴媽咪走過整個孕程,因為媽咪屬於高齡產婦,孕吐比較明顯,兩位阿姨給予媽咪適時了解的支持,媽媽努力撐過了進食就吐的時期。小君姨是一位生活得很可愛的母親,她給孩子許多童年的樂趣,包括一起認識繪本、大自然與童趣遊戲,用輕鬆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也讓媽咪感受到育兒的樂趣。小春姨則是媽媽從小的童年摯友,她從小就是十分堅強的人,她不斷給媽咪鼓勵與打氣,分享自己的孕程心得,也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讓媽媽對於妳的出生充滿期待,也感謝小春姨將蛻變為母親的勇氣傳遞給媽咪。
麗華師母是我看過最溫柔又堅強的妻子,不僅有著很好的事業,也把家庭照顧的很好。師母在得知媽咪懷孕之後,除了給媽咪打氣外,還分享了自己也是高齡產婦,不但克服帶孩子的體力不足,同時她也給了媽咪一個新的期待。師母說雖然高齡媽咪年紀大,帶孩子會有需要克服的種種功課,但是可以跟著孩子一起成長,隨時都在學習新的事物,讓自己保持年輕,心態上不會有退休與衰老的現象,這是十分棒的生命傳承。麗華師母也在懷孕之後,辭去工作親自帶孩子三年,再回到職場工作,也並未因為撫育孩子而讓自己的事業就此中斷,這也給了身為現代職場婦女的媽媽一顆定心丸:只要自己的態度堅定,花三十年投入於自己熱中的領域,身為必須兼顧家庭與事業的現代婦女,還是能在職場上有所成就。
還有外婆、奶奶、外曾祖母與許多學姊的打氣,她們分享各自的育兒經,每一位媽媽都是好母親,用愛守護家庭、用心傳承生命。妳誕生的當下,媽媽第一次感受到如此貼近「生」、「死」,生命的真實就在妳身上發生。媽媽認知到過去所學習的經驗知識,不足以面對新生命的變化,開始學著傾聽妳的需求,在過程中體驗了生命源頭的美好,走過從小姐成為母親的過程。
第五站:爺爺的智慧
「隨時隨地傾聽孩子的需要,不用刻意強調成長,貼緊孩子的節奏就會成長。」、「生命出生,把生命的源頭帶給大人小孩,越貼近生命的源頭,什麼都在裡面」這是來自於一位充滿生命修養的長者給予爸爸與媽媽的叮嚀,囑咐我們要傾聽生命的韻律,貼緊著妳的需求而成長。
王鎮華老師的家不同於現代知識分子家庭的氛圍,更像是文化精神傳承的道場,有著豐富的精神生活,厚養著家人的精神世界。老師與師母很認真扮演家中乾與坤的角色,師母總是默默地守護在老師身旁,當年老師辭去大學教職專心辦道,師母也是牙根一咬就撐了這麼多年。而今,兒孫成群,老師也成為一位有智慧的慈祥爺爺。除了原有的文化傳承教育,老師回歸重視兒童教育的重要,結合蒙特梭利教育的理念,關懷父母與兒童的互動,並提出孩子是母親生的,但不是妳造的,是上帝造的;孩子不是要讓你愛的,而是要讓你發揮第二種愛。「在為人類的精神效勞中,妳敢敞開自我,自己有所成長,慢慢進入孩子的境界」,這就是母親可以為孩子付出的第二種愛。
前三個月是新手媽媽成長最快的時間,懷孕期間的關鍵時刻,都會浮現王老師與學姊們的叮嚀,思考自己要做一個怎樣的母親,以及「不管好的、壞的,生命的反面,也是正面」、「生產過後,要注意小姐病」、「孩子出生後,會引起家人累積的習氣,要懂得預防」。這段時間媽咪全心投入學習用心貼近妳的需求,與爸爸共同看到彼此的成長,妳的出生也讓家中每個人都感受到生命源頭帶來的元能量。
親愛的寶貝,在大家的關懷下,媽媽用心傾聽妳的聲音,除了早期胎教使用七田真的溝通,在忙碌的育嬰生活中,主要還是以一句「貼緊孩子的需求」為心法,配合傳統經典的蒙養法,與蒙特梭利的幼教哲學,隨時調整適合妳的方式。在日常生活則著重媒體識讀,戒除最愛的恐怖片,避免收看腥羶色的媒體。在試著貼緊妳的需求,我發現自己從未如此真誠與細緻的對待生命,學習不用概念分析妳,以及給人貼標籤,只是細細感受妳的心性與一顰一笑,世界因妳而柔軟。
這趟尋「家」之旅,很難說出媽媽改變什麼,只知道自己想事情的方式與過去不同。媽媽從問自己要當一位怎樣的母親開始,到思考什麼是夫妻、什麼是家庭、如何傳家、家如何傳。因為有妳,媽媽開始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我們現在的家庭不同於以往的大家庭,也很少家庭有家學傳承,但是在論家學之前,更重要的是夫妻之道的相處,先生與太太之間的感情與互動,如何讓好的互動模式給妳帶來厚實的成長基礎,同時也注意男的、女的、老家的家庭對自身在家庭角色扮演的影響,讓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有所改善,家庭的成員也有了重新成長的機會。爸媽期許從我們自身做起,夫妻雙方有共識的營造家庭和樂的氛圍,妳才能在耳濡目染之下,最為受益,方能建立起良好的家風,這也是媽媽需要學習的功課。
喚醒媽媽對家的想像的是毓太老師,太老師每每叮嚀,除了青年勵志、做人處世、學習之道外,有半堂課都在講夫妻之道有多重要。從哪種太太不要學,到怎樣的母親不要學,總結是結婚不能昏頭,選錯對象一生完了,做錯太太害了先生,做錯母親孩子受苦,老了最終受苦的就是自己。對於生在二十世紀強調女性自我成就的媽媽,只覺得太老師好嚴肅,但是面對一位百歲老人,捻著一髯白鬚,兩眼炯炯盯著你,眼神宛如深潭般清澈,媽媽打從心底相信,聽智慧長者的話沒錯。親愛的寶貝,媽媽期待妳健康快樂長大,陪伴妳的成長是爸爸媽媽這一生的寶藏,我們都是家的一分子,別忘了我們是一個團隊,妳是爸媽可愛的小夥伴,讓我們大手牽小手,一起努力往前走。

妳永遠的大夥伴  媽媽筆

本期目錄

【奉元同道】道東書院介紹 文/鄧洪波

 
道東書院在臺灣彰化和美鎮和鄉路。清咸豐七年(1857),邑中儒士阮鵬程、紳士陳嘉章、貢生王祖培、廩生黃際清等,以大陸移民子弟學無所處,倡捐創建書院,取朱學道東,王道東來之意,命名道東書院。正殿兼講堂,奉祀朱熹,東西兩廡則配祀檀越祿位、福德正神,俗稱「文廟」,又頗具地方特色。時阮鵬程以秀才而中武舉人的身份被公推為正總理,掌管院務,並任第一任山長,招鄉人子弟肄業其中,文風由是日盛。同治十年(1871)、光緒十二年(1886),鵬程之子監生阮傳芳兩度董事擴建、修葺院舍,並築院牆,道東生徒增加,影響擴大。惜乎甲午戰敗,清政府割讓臺島給日本,殖民侵略者的鐵蹄踏碎了其發展藍圖。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日本治臺實施土地登記法,書院基業強作祭祀業登記,以阮傳芳之子阮夢熊為管理人。阮氏三代心繫書院,雖夢熊意欲振作,但迫於日本殖民政府壓制政策,難有成就,不久,書院隨夢熊故去而形荒蕪。1920年(民國九年),道東書院學生許在泮任和美線區區長,倡議重修書院,制訂法款,以作後人崇祀的準則。1925年,又創「漢文研究會」,聘請許逸漁先生主講中文經典。1930年,公議撰修道東沿革志,敦請漢文研究會老師黃文鎔主修,並由許逸漁作序,勒石嵌於正殿左右,以示紀念。在殖民統治之下,弘揚中華文化,其膽氣意志,難能可貴,而書院繫華夏文明於不墜,此其一例。有斯民也,日寇其奈我何!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臺灣光復,然年久失修,書院幾成危樓。1961年起,經歷任鎮長努力與宣導,書院於1981年10月收歸鎮有,次年即開始大規模整修工程,1985年竣工。今天,占地2500坪的書院已作為三級古蹟得到妥善保護,並向公眾開放。
修復後的道東書院,有前後二進,由門廳、正殿和兩廂圍合成一個四合院,前有照牆、泮池、惜字亭、山門,其建築修舊如舊,和原來一樣,是原汁原味的閩南風格。書院山門側開,按當地風俗,書院學生若有奪元中魁,高中狀元者,即可在照牆處洞開山門。進山門側身可見門廳,過門廳即為書院主體建築正殿。正殿兼作講堂,今奉孔子和朱子,神龕兩側有對聯,其稱:

集解析疑,傳斯文正印;
繼往開來,為萬世宗師。

殿中高懸光緒十五年陝甘總督莊俊元所書之「精之聖舍」、「梯航絕學」等匾額。殿外門柱,亦有對聯:

六經注腳,秦漢以來獨步;
千聖傳心,孔孟而後一人。

門廳、正殿兩側分開方、圓之門,與作生徒齋舍的兩廂相通。左廂門廳今奉歷任山長神位,右廂門廳則祀福德正神。正殿左圓門題聯:
至教遺千載;

微言播六經。
右圓門題聯:
詩書資博約;
禮教至中和。

正殿門外左、右壁分刻〈道東書院沿革敘〉、〈道東書院沿革志〉兩碑。尋覽其間,我們既可體味書院文化之精萃,更能感知閩臺血脈相通之氣息。

本期目錄

【學會公告之一】秋季班新課程暨演講資訊 文/秘書處

 

本期目錄

【學會公告之二】學會新書與紀念品介紹 文/秘書處

 


奉元紀念衫
男:M、L、XL、2XL
女:M、L、XL

奉元紀念杯墊


書名:《毓老師講學庸》
講述:愛新覺羅毓鋆
記述:蔡宏恩
整理:許晉溢
出版社:中華奉元學會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本期目錄

© Copyright 2015 中華奉元學會奉元書院